對鹽城市農民收入發展的分析與思考
第一階段,從1978至1992年,為平穩增長階段。改革開放後,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生產關係的重大變革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新品種、新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力,糧棉油等產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這一時期,全市糧食、棉花、油料平均單產分別增長了43%、14.3%和194%。因此這一時期主要特點是增速快、持續時間長、但增量小。農民收入從141元增長到848元,雖然年均增速較快,達到13.7%,但增長的絕對量較低,為低水平的較快增長。這一階段,農民收入增長主要來自第一產業。第二階段,從1993年至1997年,為快速增長階段。主要特點是增幅大、增長快。從848元增長到2958元,5年時間,收入分別躍過1000元、2000元大關,接近3000元,年均增長28.4%。這一階段,農民增收既有增產因素,又有提價增效因素,其中農產品價格大幅度提升是農民收入增長的最主要原因。1992年,我國開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農產品購銷體制和價格有了重大變革,取消了指令性種植計劃限制,部分農產品市場放開,主要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揚。同時,這段時期,鹽城大力進行農業結構性調整戰略,實施多種經營工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農業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第三階段,從1998年至2003年,為徘徊增長階段。主要特點是增長徘徊,增速明顯放緩。農民收入從2958元上升到4451元,年均增速只有6%,遠遠低於前兩個階段的遞增速度。1997年以後,由於農產品的供求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糧食、棉花等大宗農產品普遍供大於求,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出現了增產不增收甚至減收的現象,依靠農業增收難度加大。這一時期收入增長主要來自於非農產業經營和轉移勞動力,一部分農民開始進城打工,工資性收入逐步成為增收的主要來源,農民收入結構開始發生較大變化。第四階段,2004-2005年,恢復增長階段。主要特點是增速加快,增量加大。2004年開始,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農、惠農的政策措施,大力進行農村稅費改革,「一免三補」等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民增收措施的落實到位,同時鹽城農村經濟結構繼續進行戰略性調整,農民收入經過幾年低速徘徊增長,有了大幅度提高,2004、2005兩年,農民收入的增幅都超過了10%。這一時期農民收入的增長,既有政策性增長因素,更重要的是由於農民增收渠道的拓寬和增收機制的逐步建立,即使遇到自然災害,也能保證農民收入的快速穩定增長。二、鹽城農民收入構成變動分析1997年以前,農民收入的增長主要依賴於農業生產的發展,通過挖掘農業自身潛力以及增產、提價等因素實現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但當農業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增長的空間就越來越小,農民收入結構性矛盾就凸現出來了。因此,從1998年以後,農民收入的內部構成開始發生明顯變化,呈現「二升二降」的規律性變化,即:家庭經營收入所佔比重下降,工資性所佔比重上升;第一產業收入所佔比重下降,非農收入所佔比重上升。1、家庭經營收入占農民收入份額逐年下降。1997年家庭經營收入占農民總收入達81%,到2005年時已下降到61.6%,八年下降了20個百分點。雖然家庭經營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仍然較高,但呈逐年下降趨勢,而且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也逐步降低,由1997年的67.2%降低到2005年的39.7%。 2、工資性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份額逐年提升,其平均增幅快於農民收入增幅。1997年農民收入中工資性收入為558元,佔19%,到2005年工資性收入已增加到1705元,農民純總收入的34.8%,平均增長貢獻率達到59.3%。3、第一產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份額呈逐年下降趨勢。1997年,一產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比重達71%,到了2005年下降到51.3%,由「主體地位」退居為「半壁江山」。這表明,第一產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明顯在下降,占農民收入的份額也在明顯下降。4、非農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份額逐年上升,對增收貢獻率明顯增大。1997年,農民非農行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的比重不到30%,到2005年提高到48.7%,占農民純收入的份額有了明顯的提高。三、鹽城農民增收緩慢原因分析農民增收難,是多年來困擾鹽城農村經濟發展的難點問題,也是實現鹽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難度最大的一項指標。1978年,鹽城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41元,江蘇省為155元,鹽城是全省平均水平的91%;2005年,江蘇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276元,鹽城是全省平均水平的92.7%。但絕對差額從14元上升至383元,差額反而增大。多年來,鹽城農民人均純收入一直處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基本在這一水平上下波動,未有突破。當前鹽城農民增長緩慢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增長慢,慢在一產收入增長慢首先,當前鹽城種養殖業「靠天吃飯」的局面未有重大改觀,傳統農業的面貌沒有得到徹底改變,受自然災害影響仍然較大,從種養殖業中建立長期穩定的收入增長機制難。其次,農產品價格上漲空間狹小。隨著農業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多數農產品實現了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餘。農產品數量的增長明顯地受到需求的制約,而且國內多數農產品價格已經高於國際市場價格。近年來,在農產品市場供求平衡的市場背景下,特別是入世後,國際優質低價農產品將大量湧入我國,農產品價格很難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第三,提高單產難度較大。如果沒有重大農業技術創新,農業單產提高的潛力十分有限,況且目前鹽城農業單產水平在全省、全國都是領先的。第四,農業生產成本升易降難。在現有的農村土地制度下,鹽城土地資源少,人均耕地少,小規模經營,加之能源趨緊,農資價格上漲,農業生產成本不僅難以降低,反而面臨上升的壓力。由於一產收入比重較高,其增長緩慢,直接後果是農民收入增長幅度小.2、收入小,小在工資性收入小鹽城農民純收入比蘇州市農民低,就低在鹽城農民工資性收入遠遠落後於蘇州市農民。2005年,鹽城農民工資性收入人均1705元,蘇州市農民工資性收入人均高達5923元,低了4218元。換句話說,如若鹽城農民的工資性收入達到蘇州市的水平,則我們的農民純收入會比蘇州市多出718元。因此,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大量轉移農村勞動力,開闢非農就業渠道,提高工資性收入比重,是今後農民最經濟、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渠道,應該成為今後解決農民增收的主攻方向。3、收入弱,弱在農民創業意識弱2005年,鹽城農民家庭經營非農產業純收入為502元,比蘇州低562元,只有蘇州的47.2%。鹽城農村經濟發展滯後,因此二三產業發展一直滯後。另外由於長期以來鹽城農民收入水平本來就不高,存量資產不多,再加上農業生產經營需要和傳統保守意識,農民創業的情況很少見。 4、收入低,低在本地就業低在工資性收入中,蘇州是以農民在本地企業和非企業組織中得到的收入為主,而鹽城則以農民外出務工收入為主。2005年,蘇州農民在本地企業中收入為4961元,而鹽城農民在本地企業收入為585元,僅是蘇州農民的零頭,相差了4376元。外出務工收入方面,鹽城農民外出務工收入為964元,而蘇州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僅為73元。工資性收入構成差異說明了鹽城農民與蘇州農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所在。由於蘇州工業比較發達,充分解決了當地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農民從本地企業的發展中得到了很大的實惠;而鹽城農村企業發展滯後,對本地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吸納不足,因而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外出務工只能成為他們短期內最經濟、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渠道。5、收入差,差在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差從以上比較可以看出,蘇州農民收入主要來自工資性收入,靠非農就業增收;鹽城農民收入主要來自傳統農業,靠傳統種養業增收。蘇州的農民與鹽城農民相比,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不再依賴土地等農業原始生產要素而生存。可以直接從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獲得收入的穩定增長。相對而言,鹽城仍是一個農業佔有較大比例的城市,在進入工業化社會,發展城市化進程中,促進和保證農民增收,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四、促進農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和對策建議農民增收困難是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既是農業和農村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實反映,也是城鄉二元結構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的集中反映。按照經濟學家的研究和分析,工業化、城鎮化、非農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縱觀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歷史,結構演變和經濟發展一般經歷四個階段的變化:先是農業在經濟生活中居於統治地位;然後在分工和生產力發展基礎上,進入農業為主體、非農產業為主導的階段;進一步發展,進入農業和非農產業共同發展、以非農產業為主體的階段;最後,隨著生產力發展、農業和非農產業及外部聯繫的日益緊密,城鄉經濟走向一體化。經濟發展和結構演變的四個階段,同時代表著農民收入增長的四種不同模式:1、農業推動型收入模式。特點是農業在農戶家庭經營處於絕對統治地位,農業收入幾乎是農村居民收入的惟一來源。這是農民收入的初始模式。2、農業主導型收入模式。這是非農產業得到一定發展但還不發達,非農產業的收入貢獻及其占農民收入的比重不斷上升,糧食和農業的收入貢獻份額持續、較快下降,但在農民收入中仍然保持著主體或優勢地位的收入模式。3、非農業主導型收入模式。特點是不僅非農產業收入增量占農民收入總增量比例較大,成為推動農民收入增長的基本動力,而且非農產業收入接近以致超過農業收入所佔比重。4、城市帶動型收入模式。特點是城市化程度較高,城鄉差別趨於縮小,經濟和社會生活逐漸融為一體,來自非農產業和城市的收入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基本來源。按照這一理論,鹽城正處於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發展的過程。今後一個階段,鹽城農民增收的總體思路是: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競爭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鞏固農業增收基礎;加快發展二、三產業,擴大非農就業,主攻非農增收;加大城鄉統籌發展力度,著力構建農民收入增長的長效機制。在推進重點和措施上,突出抓好以下四個方面:(一)大力推行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民增收的現實保證。雖然農業增收的份額和貢獻率在下降,但是農業在農村經濟中仍佔有較大的份額,對農村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影響。因此,並不能因為農業在農民收入份額的下降動搖農業的基礎地位和基本功能。圍繞農民增收,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大力實行產業化經營,提高產業競爭力。首先要鞏固農業增收基礎。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通過優化農業結構,強化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核心競爭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產品綜合競爭力。其次要大力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由於分散經營,土地規模小,既限制了農業資本投入,又限制了勞動生產率提高,不利於農業結構調整和開拓市場。客觀上要求農業生產實施規模經營,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是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土地制度的前提下,實現土地流轉、建立和完善農村土地經營制度,通過組建土地股份公司對農業資源進行優化配置,農民以承包的土地或土地承包權投資入股,按股分紅。二是因勢利導,創新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公司制農業企業,尤其是發展集市場營銷、引導生產、深加工、完善服務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將資金、技術、管理、信息等現代生產要素吸引到農業中來,運用現代生產方式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三是抓好先進農業公司的引進工作,有目的地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大公司、大企業參與農業開發,提倡與當地公司或農業經營大戶進行合資或股份制改造,建立適應競爭要求的現代農業企業。四是對農業企業化經營給予重點扶持,解決企業化經營中在資金、人才、服務等多方面面臨的困難。三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加工業既是工業化的重要產業,也是城市化的重要載體,不僅可以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效益,還可以有效地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具備多重功能。鹽城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市,工業基礎薄弱,但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基礎好,資源豐富,可以作為重點產業來發展。要充分利用農業部實行「農產品加工業行動計劃」和江蘇實施 「沿海經濟帶建設」的有利契機,積極爭取項目扶持,加快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園區,爭取國家和省的資金支持,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全民招商引資的重點來推進,培植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群,把鹽城建設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二)大力推進勞動力轉移,是實現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勞動力轉移是今後農民增收的最大空間和現實途徑。以工業化、城市化帶動農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是跳出農業抓農業、跳出「三農」抓農民增收的戰略之舉和具體體現。要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統一協調勞動等各職能部門,建立健全勞務輸出服務網路,為外出農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變單個外出為集體組織,減少農民外出務工的盲目性,提高針對性。要進一步健全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技能培訓和中介服務體系,結合農村實際和勞務需求特點開展瓦工、木工、電工、油工、廚師、家政服務、綠化、園藝、駕駛等各種從業技能培訓和法律、社會保障等必備知識的培訓,提高農民工的素質,降低勞動力就業成本,提高就業收入。要大力發展工業園區建設,繁榮小城鎮經濟,將小城鎮建設同壯大縣域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移民變遷結合起來,增強小城鎮吸納農村人口、帶動農村發展的能力,實現勞動力就地轉移。(三)大力推進農民創業,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打工只能謀生,創業才能致富。蘇南和浙江一些富裕地區的農民人均資源遠遠低於鹽城,但其收入水平卻高於鹽城,其根本原因就是發達地區的企業氛圍,居民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遠遠強於鹽城。要縮短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必須在全市開展思想大解放、全民大創業的運動,破除小農經濟、小富即安、守家戀土的傳統保守意識,樹立大開發、大創業的加快發展意識,在全市興起農民大創業的熱潮。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首先帶頭解放思想,強化服務,優化創業環境,鼓勵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進入農村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在稅收、投融資、資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對他們給予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合法經營的農村流動性小商小販免於工商登記和收取有關稅費,鼓勵和服務農民創業,努力為農民創業提供便利條件。要借江蘇省加快開拓農村市場和商業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的契機,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推進農村市場的開發力度,創造條件,鼓勵農民創業。(四)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是解決農民增收的根本措施。農民增收問題的根本解決,僅抓見效快的工作是不夠的,由於農民增收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必須立足長遠,尋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特別是科技文化素質,適應工業化、產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需要,是促進農民致富、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根本措施。必須把農民綜合素質特別是科技文化素質培訓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工作。要大力實施農村教育培訓工程,切實加強基礎教育,普遍提高農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實行農科教結合,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統籌,有針對性地通過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和各種不同類型的短期培訓,增強農民掌握先進實用技術的能力。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農民收入增加應強調自身「造血」功能
※我國初次收入分配結構變遷的探討
※去年全市財政總收入、支出分別突破180億元和3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