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節日的來源(習俗與詩句)
我國傳統節日的來源(習俗與詩句)圖文:網路 編輯:小美美i
除夕時間:農曆一年最後一天,即十二月廿九或三十,當年十二月是小月則在廿九,逢大月則在三十。各大傳統節日標誌由來:除夕,最早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疫癘之鬼」,來年才會無病無災。習俗:守歲、放煙花、吃粽子。詩句:《除夜》-(唐)來鵠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春 節即夏曆(農曆)新年時間:狹義農曆正月初一,廣義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由來:古代的「春節」,是指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才正式把夏曆(農曆)新年定為「春節」,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叫過年。習俗:守歲放鞭炮 貼春聯 拜年 吃餃子詩句:拜年-(明)文徵明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元宵節 時間:農曆正月十五由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因此又稱「上元節」,即農曆正月十五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習俗: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舞龍、賞花燈、舞獅子等風俗詩句:《上元夜》 (唐)崔液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立 春由來: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種風俗,每年立春這一天,人們穿上節日的服裝,抬著一頭紙糊的大耕牛,載歌載舞上街遊行。遊行後,把紙糊的耕牛抬到縣衙的公堂上,由縣官親自執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趕緊耕種。因此,人們就把立春叫做「打春」。習俗:吃春餅、春卷,詩句:「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
寒食節 時間:清明節前一天來歷:春秋時已出亡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封賞隨其逃亡的臣子,唯獨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於是攜老母隱居綿山。晉文公得知後欲加封賞,尋至綿山,找不到他,便想燒山逼他出來。但介子推堅持不出,結果母子二人俱被燒死。晉文公規定全國禁動煙火,以寒食表示紀念。習俗:不生火、吃寒食、掃墓詩句:《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清明節時間:農曆三月初八來歷:又叫踏青節,又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最適合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習俗:燒紙、上墳、踏青詩句:《清明》(宋)王禹俏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端午節 時間:農曆五月初五來歷: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人們拿出準備的食物,丟進江里,以免傷害屈大夫的身體,後發展成粽子。習俗:吃粽子、賽龍舟。詩句:《和端午》(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七夕節時間:農曆七月初七來歷:陰曆七月七日的晚上稱「七夕」。中國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鵲橋相會習俗:婦女比賽針線活詩句:《七夕》五代(楊璞)未會牽牛意如何,須邀織女弄金棱。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中秋節 時間: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節來歷:元朝末年,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里,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習俗:中秋夜人們會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到庭院賞月。相關詩句:[宋]米芾《中秋登樓望月》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重陽節時間: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習俗:登高、吃重陽糕、賞菊並飲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陽酒詩句: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冬至 時間: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來歷:《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詩句:《邯鄲至冬至》唐(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到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臘八節 時間:農曆臘月初八來歷:古代十二月祭祀「眾神」叫臘,因此農曆十二月叫臘月。臘月初八這一天,舊俗要喝臘八粥。傳說釋迦牟尼在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這一天煮粥供佛,以後民間相沿成俗,直至今日。習俗:喝臘八粥,祭祖敬神,腌制臘八蒜。詩句:《臘八》清.夏仁虎「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聖慈已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點擊閱讀:古代人生活大揭密點擊閱讀:中國抱拳禮 與 拱手禮(匯總)點擊閱讀:顛覆傳統的婚禮(經典)點擊閱讀:世界奇葩(匯總)點擊閱讀:節日習俗(匯總)幽默情趣成人笑話囧人糗事無厘網文神秘窺視奇聞怪事黑客秘聞民間絕技絕色美景閨密男女男女破事貪官秘史和尚開葷小三情史娛樂星聞花言巧語洞房奇招虐待女星午夜騷客性感明星水中美韻人體彩繪極限表演古典艷情醫食保健兩性探秘文秘技巧報刊大全詩歌典籍傳世名畫絕色天香甜言蜜語色色影視風水命理星座物語人文史地宗教探秘歷代帝王網路應用武功秘籍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六親十神的來源
※姜姓的起源,姜姓的來源
※關於調整CSSCI 來源期刊目錄更新時間的說明
※抗生素耐藥性的來源與控制對策
※日核事故升至七級意味著什麼?(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