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知識分享—大眾傳播負面效果

新聞傳播學知識分享—大眾傳播負面效果

5 人贊了文章

本中影人藝考編導學院給大家帶來新聞傳播學基礎知識中的大眾傳播負面效果

麻醉理論

提示:反思現在的「低頭族」

麻醉理論是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的大眾傳播社會功能觀的主要內容之一。

該理論認為,現代大眾傳播具有明顯的負面功能,它將現代人淹沒在表層信息和通俗娛樂的滔滔洪水當中,人們每天在接觸媒介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降低了積极參与社會實踐的熱情。他們把讀、聽、看、思考等活動當成行動的代替物。他們有知識、有興趣,也有關於今後的各種打算,但當他們吃完晚飯、聽完廣播、讀完報紙以後,也就到了睡覺的時間了。

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把這種現象稱為大眾傳播的「麻醉作用」,認為過渡沉溺於媒介提供的表層信息和通俗娛樂中,就會不知不覺失去社會行動力,而滿足於「被動的知識積累」。

"電視人"

「電視人」是日本學者林雄二郎在將印刷媒介環境和電視媒介環境中完成社會化過程的兩代人加以比較後提出的概念,強調電視對現代人社會化過程的巨大影響,是對現代人行為方式特徵的一種概括。

「電視人」是指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他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下長大,是注重感覺 的「感覺人」,在與印刷媒介環境中成長的他們父輩重理性、重視邏輯的行為方式形成鮮明的對比。

同時,由於收看電視是在背靠沙發、面向熒屏的狹小空間中進行的,這種封閉、缺乏現實社會互動的環境,使得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 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較弱。

「容器人」

日本學者中野收用來描述現代人行為特點的概念。

他認為,在打字傳播特別是以電視為主的、媒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現代日本人的內心世界類似於一種「罐狀」的容器,這個容器是孤立的、封閉的;

「容器人」為了擺脫孤獨狀態也希望與他人接觸,但這種接觸只是一種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對方的內部,因為他們相互之間都不希望對方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於是保持一定距離便成了人際關係的最佳選擇。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對任何外部強制和權威都不採取認同的態度,但卻很容易接受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他們的行為也像不斷切換鏡頭的電視畫面一樣,力圖擺脫日常繁瑣性的束縛,追求心理空間的移位、物理空間的跳躍。

這一概念強調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個人社會化和人格形成過程的影響。

媒介依存症

「媒介依存症」是現代人一種社會病理現象,其特點有:

①過度沉迷於媒介接觸而不能自拔;

②價值和行為選擇一切必須從媒介中尋找依據;

③滿足於與媒介中的虛擬社會互動而迴避現實的社會互動;

④孤獨、自閉的社會性格。


推薦閱讀:

北大「健康傳播前沿」講座
2——2007年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研究
《偶像練習生》中的傳播學原理 | 熱點分析09
環夏傳媒:把中國好故事講給世界聽

TAG:傳播學 | 大眾傳播 | 新聞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