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自己的行為
來自專欄社會心理學1 人贊了文章
自己的行為需要控制么?這聽起來根本不是問題,但仔細深思確實是一個問題。
人的行為由意識和本能驅動。能夠自主控制的只有意識驅動部分,本能驅動是不受意識控制的。而且意識驅動相比本能驅動只佔很小的比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結果。意識驅動行為,雖然能夠自主控制,但卻是低效、笨拙的。用意識控制行動,就如同指揮機器人走路一樣。每一個動作都需要意識確認、判斷,這不僅會浪費大量的腦力,而且反應太遲鈍。與之相反,本能驅動則顯得高效快速。本能驅動之於意識驅動,就像自動模式和手動模式。自動模式不需要任何確認等待,完全是應激反應,自然會顯得高效快速。然而,本能驅動也不是沒有缺陷,其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糾錯能力。如吸毒,即使意識到毒品的危害,可是上癮的身體還是會不由自主地驅使去吸毒。還有像學習,大多數人都會有本能的排斥反應。
控制自己的行為,並不是將行為模式全部切換意識驅動。這不僅沒有必要,而且還顯得愚蠢。控制行為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並維持良性本能驅動,改變或戒除不良的本能驅動,以及建立新的良性本能驅動。要做到這些,首先要了解本能驅動。
本能驅動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觸發因子,驅動行為和強化驅動記憶。比如,遇到難學的知識點,大腦立即會產生排斥反應,表現為精神萎靡,發困、轉移注意力等行為。如果順其發展,很可能的一種可能情況是,拿起遊戲玩。半個小時候,想起學習,拿起書,還是看不下去。於是,又投入到遊戲中。身體會自動記憶這種行為。隨著行為次數累積,身體記憶會不斷強化。像這種阻礙學習的本能驅動,就是為什麼要控制自己行為的根本原因。
控制自己的行為,大多數時候都表現為跟不良的本能驅動做鬥爭和建立良性的本能驅動。最有效的方法是隔離觸發因子和破壞驅動行為。然而,這兩種方法都是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非得大毅力、強意識才能完成。控制自己的行為,往往意味著生活模式的改變,而這常常是由於意識發生了改變。普通人一旦生活模式確定,基本很難做出大的調整。這種模式也許不是最好的,但是對於個人來說卻是最舒適的。只有對現狀強烈不滿的人,才會積極尋求改變生活模式。也只有這類人才能凝聚強意識和大毅力去改變自己的本能驅動。
推薦閱讀:
※心理學,教你怎麼去看懂人心。
※情緒管理課程展示
※【心理分析】榮格分析心理學中「情結」的結構、功能及意義(上)| 范紅霞、申荷永、李北容
※戒了吧!拖延症 | 寫給年輕人的拖延心理學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衰落和人本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的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