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朋友孩子買輔食被拒,觀念上的不同解釋一下
朋友的孩子5個月了,需要開始吃輔食了。朋友有時候會叨叨,說做輔食好麻煩,老公不頂事,買的菜不知道農殘多不多,會不會吃壞了孩子······反正自從有了孩子,她的重心和聊天重點就全變了。
我沒孩子,也不知道怎麼聊下去,聽到她抱怨,就在網上買了速凍的南瓜丁和胡蘿蔔丁郵寄給她,讓她給孩子做輔食用。我一直覺得做飯麻煩的就是買菜,洗菜,切菜,這種速凍蔬菜不用洗不用切,經過嚴格的檢測,高溫殺過菌,也沒農殘,煮煮就可以做成蔬菜泥了,我覺得挺適合她這種狀況的。
然後接到朋友電話,說收到了,但這種速凍的蔬菜沒什麼營養,大人吃就好了,還是不給孩子吃了。
說實話,聽了之後挺詫異的,速凍蔬菜沒營養這種觀念,是怎麼來的?難道大部分人都這麼認為嗎?
我問了一下身邊的朋友,真的有很多人有這樣的觀念,頓時很無奈,國外超市遍地都是的速凍蔬菜,在國內怎麼就變成沒有營養的殘次品了?
所以,我還是跟朋友普及了一下知識,
首先,我們要確認一件事,不是放在冰箱里的就是速凍食品,因為把食物放自家冰箱的這種冷藏冷凍操作,食物是緩慢降溫的,這其實叫做緩凍食品。
緩凍食品由於需要比較久的時間降溫,食物中的水很容易形成大塊冰晶,從而破壞食物細胞,導致口感變差!
舉個簡單的例子,自己在家中冰箱冷凍過後的米飯再次加熱口感會非常乾燥,這就是因為水分流失了。
而與「緩凍食品」相對的「速凍食品」就不同了,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速凍食品是快速冷凍的一個過程。
按我國《速凍食品技術規程》中的規定:在<-30℃的凍結溫度中,快速完成凍結過程的食品才稱為速凍食品。
而且速凍食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全程都對溫度有嚴格要求,且必須保持在-18℃下進行。
所謂的新鮮蔬菜,除非你是守著自家的菜園子,準備吃的時候再去摘,否則蔬菜也同樣受著等待時長的考驗。
成熟的蔬菜很多都柔軟,而且不能放置太久,否則就會枯萎。為了避免運輸過程中腐爛或者「破相」,蔬菜水果通常是在未完全成熟就被收割掉了,也就是說蔬菜水果的營養度並未到達峰值。
而在漫長的運輸過程和在超市貨架上待售等待期間,蔬菜的營養每分每秒也都在繼續流失,所以商販們持續向蔬菜水果噴水處理。
如果蔬菜買多了,你可能要分幾天才能吃完。據估算,整個過程蔬菜營養流失50%以上。
而速凍蔬菜,則是在食材完全成熟之後收割,並在收割完成之後兩個小時之內完成清洗並用極速冷凍技術降溫。
整個過程當中,蔬菜水分發生顯著變化,會影響食材口味。但從營養角度上來說,除了非常脆弱的的維生素C會受到一定量破壞,其他營養損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速凍蔬菜完勝超市「新鮮蔬菜」。
也許這個結果會讓很多人吃驚。很多人認為冷凍蔬菜沒營養,但實際上正確的排序是:自種蔬菜 優於 速凍蔬菜 優於超市生鮮蔬菜。
所以,「冷凍食材沒營養」很大程度上是人們的消費誤區。
跟朋友解釋了一通,不知道她聽沒聽進去,很多時候觀念的改變需要一個接受的時間,但好的產品總會被人接受的。
推薦閱讀:
※又一款寶寶鞋的編織方法!寶媽們趕緊來看!
※產後催奶哪些美食靠譜?這5道美食寶媽都說好用!
※寶媽別犯糊塗,這些話跟老公講,可能會逼他出軌的
※辛苦了寶媽們:3個鏡頭揭秘媽媽們的順產過程
※四個辣招告訴寶媽們如何學理財 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