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友來稿——民族習慣與民族疆域
來自專欄綠皮談史2 人贊了文章
群友提議:農耕的漢族始終不習慣游牧的遊盪才沒有遠征更遠的疆域是不是民族性使然,就算是大清,發跡於白山黑水之間,卻痛失黑龍江以北的疆土,和沒有領土概念大大有關,由此為題,有了這片文章。
首先感謝該群友提供的議題,得以有此篇小文。按照我的作文慣例,在正式展開緒論前,會先釐清議題指涉。下面就開始吧。縱觀該議題,我們不難發現「疆域(領土)」是其核心。該議題想要討論的是疆域或領土的得失問題。而影響疆域或領土的得失的因子,該議題也已經給出了一定看法,並以「漢族」和「大清」舉例。其中幾個相互關聯的辭彙,將之串聯,即為「生產生活方式(習慣)-民族性-領土概念」。
如此,議題地指涉就已初步釐清。接下來,我便將試著論述「生產生活方式(習慣)-民族性-領土概念」是如何影響疆域或領土得失的。
生產生活方式(習慣),更多地可以劃歸為經濟基礎。人群聚居,必然會根據不同的環境形成相適應的生產生活方式(習慣)。而當不同的族群人數越來越多,一定區域內的資源便會「稀有」起來,族群為了佔有「稀有」的資源,便開始標示領域。
當然,領域的出現也有可能源於動物性的本能,而出現在更早的猿人時期。
但這不是本文的議題,就不深究了。
不管怎麼說,在人類社會中,為了佔有生產生活所需的資源,是族群標示領域的重要原因。以至於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習慣)也會導致不同的領域標示模式。
典型成熟的農耕生產需要相對集約的土地,並長期觀察勞作,可以儲備大量糧食,以預防災禍。所以農耕文明的領域標示就相對比較清晰穩定,但人均佔有面積也較為狹小。
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則不適宜一直定居於固定的地點,需要按季節輪轉牧場,且難以儲備充足的糧食,使其氣候惡劣時容易大規模遷徙或劫掠。
所以游牧部落的領域標示就比較模糊不定,但穩定時期的人均佔有面積會比較大。
而在建立在這樣大相徑庭的經濟基礎之上的民族性自然也有較大差異,也即議題所言之「農耕的漢族始終不習慣游牧的遊盪才沒有遠征更遠的疆域,民族的生活方式有一點的關聯。」典型成熟的農耕民族一般都是安土重遷的,而漢族對「孝」的再三強調,「父母在,不遠遊」也進一步強化了漢族在領域競爭性擴張上的保守性。
不過,儘管農耕民族在領土概念方面具有相對保守的民族性,但在人口增值、人均耕地不足的現實面前,也不得不為了生計「開疆拓土」。
因我為黔人,茲以黔省為例,黔省因偏僻多山,歷來為「百苗」眾處之地,明朝以前皆「夷多漢少」。
漢人大規模地開闢此地,則自明代始。今黔省許多高山苗族都流傳漢人殺其苗王,據其故城良地,逐其於高山的傳說。
而縱觀中國歷代的疆域變遷及行政變化,不難得知,無論是漢族前身華夏族,還是後來的漢族,在今神州大陸上的殖民擴張,實際一直未有停歇,乃至能從最初的中原腹地發展到今天,得有「幅員遼闊」之稱。
只不過這種農耕式的擴張較為緩慢,自然不比游牧民族掠奪毀滅式的擴張。但是由於擁有較為全面發達的上層建築,對於所擴張領域的統治一般也就更為持久。
而大清之所以在北方失去諸多領域,則有許多原因。嚴格來說倒不是因為沒有「領土概念」,因為凡是標示了領域的人群,對於「領土」,或多或少都有些個「概念」,差別實際上在於是什麼樣的「概念」。
那麼大清對於領域是個什麼概念呢?首先,和當時的其他許多國家一樣,是「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的國土為國王私有的概念。
在中央集權皇帝專制發展至高峰的大清,儘管由於人口和疆域也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期,同時又伴生各種問題,使得皇帝一人對於偌大帝國難以駕馭,但至少名義上皇帝是天下之主,自然有權決定其「私有」領土的去留。
故而,有時領域的得失,很可能就在君主一念之差。其次,是大清對於所轄領域不同的定位、劃分,以及相應的不同態度。
大清發源於東北,所以視之為「龍興之地」,數百年封禁,不許漢人涉足。除非為滿洲八旗包衣或者犯罪被發配到寧古塔,否則內地漢人一般無緣「闖關東」。
所以數百年間,東北沒有太大的發展,難以形成能令皇帝高度重視的收益。嚴寒的外興安嶺便更是如此了。
故而,在大清國力尚存之期,兩國邊界還穩得住。到了大清「藥丸」的時候,那頭蟄伏已久的「俄熊」也就迅速結束「冬眠期」,南下「覓食」了。
實際上漢民族的遷移伴隨著大規模的戰亂或者饑荒,海洋文明的特徵是人才高流動性,船的成本決定了遷徙的人群不會是吃不飽飯的平,而是在感到其生活質量的下降就遷徙。
而海洋的危險性導致到達目的地很有可能是一個人,一個具有不同語言(發色)的人的到來會引起歧視與誤解,所以其文明特性強調個人英雄主義,利己主義與其個人族群特徵的強識別。
而河流文明的特徵是人口的低流動性,其遷徙的成本決定了遷徙的間隔就是長,遷徙的規模大,遷徙的人數多與階層廣,而遷徙的時候是土地不能承受人口或者人得不到安全的時候。
當到達一個新的地方時,由於遷徙人數導致了衝突是具有集體性的。其文明的特性是集體主義,利他即是利己與其個人特徵的弱識別,這就是漢民族遷徙的特徵。
而我們歷史上著名的遷徙行動就是「闖關東」與「走西口」,但是因為東北與蒙古的地理狀態不同,一個是經商致富,另一個則是種地經商致富,雖然山東與山西有著不同的習慣,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人要往東北跑?
實際上原因有三點,一是政府控制力的下降,中國古代的大規模遷徙標誌著政府控制力的下降,而面對極端的土地兼并,實際上鎮壓饑民起義是一件雙敗的事情,在鎮壓起義的同時,也意味極大的破壞了當地的經濟。而恢復經濟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各地的叛亂,就算鎮壓了,也會破壞當地的經濟,而下一次怎麼辦?隨著起義的不斷發生,鎮壓對全國經濟的破壞到達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國家沒有稅收,沒有金錢供養軍隊,無力鎮壓,然後國家gg。
第二點山東的重要性,一旦山東長時間處於動亂之中,國家對南方控制力度會降至最低點,無論是南下進一步影響清政府的經濟,還是西進獲得更多的兵源,對於清政府來說,不解決山東問題,亡國有日。所以為這些民眾找到出路是清政府的第一號任務,而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自己的龍興之地,開了禁令自己還能苟一苟,不開禁令沒命啊。
第三是東北本身有著非常好的土地,還有就是移民成本,中原到四川需要經過秦嶺,向江南有大別山與江淮,而向東北沒有山脈與江河。
東北屬於中國不光有清王朝的功勞,東北本身土地適合耕種,還有張作霖一火車一火車的拉人分不開關係,關錦地勢的平坦。。與許多的說法相反,東北的開發是源於清政府控制力的下降,而東北成為我國重要的地區是因為張作霖一車皮一車皮的拉人,而不是清政府的遺產,法理沒有人重要啊。
歡迎加入 水友群:110851018,我等待你的加入。
推薦閱讀:
※孔子公開課第一講:孔子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導師
※美總統說: 毛澤東是一個挽民族於危難中的鐵血巨人!
※聚焦時代生活 彰顯民族特色(文藝觀象)
※徐賁:民族主義、公民國家和全球治理
※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