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貴:「男孩危機」是存在的,而「拯救男孩」是一項系統的工程

李希貴:「男孩危機」是存在的,而「拯救男孩」是一項系統的工程

8 人贊了文章

讀者

有人認為,中小學教師嚴厲的教育、對規矩的過分強調,導致男生過早地喪失了陽剛之氣,且在學業和能力上大大落後於身邊的女生,以至於有專家呼籲「拯救男孩」,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李希貴

應該承認,目前校園裡男生在學業和能力上落後於女生的情況確有存在,而且比較普遍,關於「拯救男孩」的呼籲也不時地見諸媒體,但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卻是複雜的,我們切不可一味地歸因於中小學教師的嚴厲教育或對規矩的過分強調。

首先,我們不能無視不同年齡階段的性別差異。一般而言,女生的行為易受暗示的影響,她們在知識性、技能型的學習中,很容易學會,且準確率較高,而這一點恰恰特別順應當前學校學科教學的主要特徵,她們在學科學習和考試成績表現出來的優勢,可以說是天然的。性別特徵的表現,普遍地說,這些與後天的教育並無太多的關聯,而男孩在學齡初期所具有的較強的視覺能力、平衡能力、競爭心態反而對學科學習沒有太多的幫助。坦率地說,目前我們的課程體系和考試方式本身相對還是有利於女生的特徵,這一點也是大部分專家所承認的,儘管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一直在想方設法解決,但實際效果卻並不明顯。

當然,學齡初期,女生髮育較早,其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明顯早於男生,也是造成「男不如女」的重要原因。同一年級、同一年齡的孩子,女生顯得特別懂事、早熟,同樣情況下,她們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高於男生,思維能力更加全面、周密。經驗告訴我們,在小學、初中階段,在生理或心理年齡上,總體上女生會比男生早熟一年左右,如果我們的老師和家長不能理性地看待這一點,對男生沒有一點特別的等待,就很可能把他們打入後進生的行列,使他們過早地失去若干成長的機會。

所以,男生不如女生更多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是評價制度的偏頗帶來的假象,男生身上的許多特質和優勢沒有進入我們的考試評價體系,而這些恰恰是未來人生中很重要的品格。

至於男生身上所缺少的陽剛之氣,也是我們必須承認的現實問題,但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同樣是複雜多樣的。

不得不承認,我們長期實行的獨生子女政策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諸多難題,孩子一出生,風險管理就成為家庭的重要任務,一根獨苗,冒不起任何風險,來不得半點失誤。學校教育同樣不敢無視這樣的現實,很長一個時期,學校取消了校外活動,在一些學校取消了稍有風險的體育課,在一些小學裡,甚至不允許小學生課間活動,全天候由老師守護在教室里。試想,這樣的環境怎能讓孩子生長陽剛之氣?即使他們有一點陽剛,也沒有機會表現出來。我想,這樣的情形已不僅影響到男生,連女生身上應有的一些品格也同樣失掉了鍛造的機會。

拯救男孩,確有必要,也是一項系統工程。

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客觀上給家庭教育帶來了一個轉機,家庭教育中如何給男孩不一樣的成長空間、提供適切的鍛造平台,此處不再贅述。單從學校教育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在學校課程構建和教學組織方式上,應該有「性別意識」。應該充分考慮男女生突出的特徵,既有一些根據性別設計的課程,又有一些根據性別設計的教學方式。同樣是舞蹈課,可否引入一些能夠體現男生陽剛之氣的作品,同樣是體育課,可否有一些男女生分別訓練的項目。

第二,為男生增加更多可以培養抗挫能力和冒險精神的課程和活動。每年的拉練活動,不再男女生同樣的距離和強度,而為男生增加一段路程,甚至讓那些體力超眾的男生背負一些重量,同時增加實驗課和課外實踐的機會。在體育課程的規劃和設置上,盡量增加一些對抗激烈和冒險性的課程,如攀岩、爬樹、擊劍、飛盤、橄欖球等,讓學生在不斷經歷冒險之後形成敢於冒險的品格。當然,在男生中,還要有意開展一些馬拉松、接力賽、跑酷等活動。

第三,應該有男孩的必修作品,培養男子漢的英雄氣慨。讓男生從名人成長的經歷中汲取營養,特別是一些屢經磨難、堅忍不拔、勇敢無畏的英雄人物的電影、傳記作品。

第四,創設失敗的機會,讓男孩在體驗失敗中養成不懼怕失敗的品格。社團組織不配備指導教師,讓他們自主策劃,甚至有意不馬上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有意使其誤入陷阱,短時間的痛苦會讓他們受益終生。

推薦閱讀:

【活動】開啟個人預約通道——WE Kids「世游闖關」活動
養育女孩第二階段(2歲-5歲)
如何找出「有機的關聯」?

TAG:教育 | 男性主義 | 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