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選專業,你給女兒怎樣的建議?

面臨選專業,你給女兒怎樣的建議?

來自專欄智能觀8 人贊了文章

快出高考成績了,你已經開始跟孩子討論選專業的問題了吧?你給了孩子什麼建議呢?如果你的孩子是女孩,你會給出什麼建議?

只願女兒安穩一生?

三年前,跟一個朋友聊到他女兒。朋友一臉慣常的微笑,雲淡風輕地說:「一個女孩子,讀個差不多的大學,畢業找個事業單位,別太累,然後找個人結婚,安安穩穩相夫教子就很好。別太操心太折騰了。」

聞言,我是頗吃驚的。

朋友在當地某銀行工作,做到了負責人級別。朋友妻子是老師。兩個人給我的印象是比較前衛的。他們的女兒聰明好學,我一直以為她會有很多不同的選擇。

希望女兒少操心少折騰,安安穩穩歲月靜好,是大部分為人父母的心愿。

有一次,老爸來京出差,順便看我。送他的路上,我挽著他胳膊說「我一定努力工作,好好學習,爭取在喜歡的領域做出一番成績。」

聞言,老爸竟淡然地說:「不需要,我跟你媽只希望你開心幸福。」我沒有想到,這句話是從工作狂老爸口中說出的。也由此知道,天下大部分的父母,對孩子,尤其對女兒,只是希望她們能安穩一生。

可是,所謂的工作安穩,相夫教子為上,真的可以讓女人少操心並安穩過活嗎?真的可以讓一個女人的幸福感增加嗎?

你的人生最想刪除的是什麼?

曾經有人做過一份關於「你人生最想刪除的是什麼?」的調查。回複比重最大的,竟然是無數女生想刪掉自己的婚姻。

這一點,幾個爭議較多但又很火的公號可以作為側證。一檔語音情感類欄目,在所有公眾號中排名第一;一個情感技巧類欄目(前段時間被封半年),雖然所教的那些技巧讓很多人鄙夷,但依然追隨者眾。

這兩個號的一個共同特點:受眾以女性為主。類似的女性情感、成長等大號還有很多。關注這些號的女性希望被安慰、被鼓勵、被溫暖,或者希望得到指引。這所有的希望背後,映射了多少女性內心的問題。

為什麼彷彿這個世上不幸福的多是女性?是女性本身傷春悲秋的感性特點?還是我們從小傳遞給女孩的信息,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我們給孩子的設限太多了

如果你關注童書市場,一定會發現,給男孩的貼紙類啟蒙書,內容多是各種車、各種飛機、坦克、各種探秘探索;而給女孩的,多是公主、娃娃、衣服等內容。

曾經我在負責一套童書時,看到這樣的內容,內心是悲涼的。彷彿男孩天生就是探索未來,改造世界的;女孩天生就是居家傻白甜。

我們這個社會,不僅給男孩子賦予了太多期望,也給女孩子設了太多限。

當孩子們需要建議時,社會、家庭、甚至學校,能給他們的是什麼呢?

當年,我大學選專業時,尚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父母建議我學財會。我清楚記得父親當年的話:你不怎麼喜歡說話,會計工作也不需要說多少話;每個公司都需要會計,而且會計通常比較受重視,文文靜靜的,適合你。

對於那個尚不到20歲的我來說,這個建議是比較中肯和權威的。

但我沒有想到,自己並非不喜歡說話,只是從小沒在父母身邊,剛回去的日子,還不適應;而且,自己對數字並不敏感,換言之,我並不適合學會計。

後來,當我表達轉專業的想法時,被母親痛斥。

當然,我畢業後,又去讀了喜歡的專業,包括後來的十多年一直在學習。這是後話。

我想表達的是,在追尋夢想的求學路上,很多人的經歷是比較波折的。雖然我們這代人註定是終身學習者,但假如當年在選擇專業之前能有更多信息,更多鼓勵,或許會少走一些彎路。

而一個人20歲之前,對決定自己人生方向的重大選擇多是迷茫懵懂的,對自己的認識也是不確定的,這就決定了父母和老師的建議有多重要。

偏見,何以正?

近幾年有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參加高考的女生比例已經大於男生。反映在高校攻讀各學位的女生人數上,除了女博士生僅佔36.93%之外,女碩士佔51.65%,女性本專科生達到52.12%。

但從整個人口比例來看,我們知道,女生是少於男生的。這一點在基礎教育層面可以表現出來。全國高中女生所佔比例為49.98%,初中和小學生比例則不超過47%。

儘管高學歷女生比例提高,但大學各個專業的男女比例並沒有太大改觀。女生更多還是選擇了文科或經管類。一眼望過去,理工科還是男生的天下。

在一份關於創業投資的統計中,所有投資,只有2%投給了女性創業者,而98%給了男性創業者。哪怕女性創業者同樣拼搏,甚至更努力。

這樣的現象說明了什麼?

儘管現在家長們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女生的受教育程度與質量絲毫不比男生差。但女生從小接受的觀念還是相對陳舊且設限的;社會對女生的期望與認識還是有各種局限與偏頗的。

記得2000年,那個將自己生命後期記錄成《死亡日記》的作者陸幼青,在日記里寫到關於女孩兒的內容。

「每逢朋友聚會便有了小女人開會的奇觀,我望著滿地跑的女孩,個個漂亮、聰明、厲害、還各有特長,於是,每每心中發奇想:天哪,以後她們長大,會有那麼多出色的男人嗎?」

後來,我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女生,她們上進、勤奮、好學、聰明。她們有的在某世界銀行,工作光鮮,收入不菲,房車不止一套;有的在某央企,工作強度不大,每天有足夠多的時間照顧家庭和孩子;有的在某地做公務員,每天做著忙不完的重複性工作,但收入穩定。

她們過著世俗眼中成功的生活,但偶爾聊起來,也會流露出很多無奈。她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另一個自己,但現在已然沒有勇氣去追尋和改變。

她們今天的生活,大部分取決於當年父母給的建議。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某女團選秀節目大火的原因。看到那些不服輸的年輕女孩們為了夢想而拼搏、努力,很多人已經到了只能看看羨慕卻無法改變現狀的年齡。

向前一步

是的,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在之前的人生中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女性之所以沒有勇氣躋身領導層,不敢放開腳步追求自己的夢想,更多是出於內在的恐懼與不自信。她在《向前一步》中鼓勵所有女性,要大膽地「往桌前坐」,主動參與對話與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

恐懼與不自信,更多是來自從小的教育與環境傳遞給女孩的信息。如朋友那種普遍思想,導致了女生在頭腦中種下了「這個世界不需要我來探索和改變,我終究是以家庭為重」的思想。

為什麼這個世界不需要女生的探索與改變?誰說女生更適合做支持、服務、安穩的工作?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男生都理性,都聰明,都有創造力和創新力。很多男生被賦予的這些期待壓垮;很多女生又因為不被期待而埋沒了天分。

別再對孩子暗示

我中學時的理科成績很糟糕。只因為一個男生的一句話。

初二時,前桌男生有一天忽然對我說:「這學期有物理化學了,我成績終於要超過你了。」

「為什麼?」我一臉懵。

「因為女生在物理化學方面就是沒有天賦,就是不如男生啊。」他得意地說。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彷彿發現了新大陸般思考了許久。當時內心不服,但那個聲音卻如幽靈般久久不去。

從此,像中了魔咒,我的物理化學真就沒有好過。越不服,越緊張;越緊張,越學不好;那句「女生在物理化學方面就是沒天賦」的聲音越來越大,內心反而釋然了,也就接受了自己理科不好的事實。

直到大學高數考了滿分時,我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我也可以學好理科。

這是比較恐怖的事。

我們不要再給孩子們各種有意無意的暗示了。

鼓勵更多女生進入科技圈

梅琳達·蓋茨近幾年致力於推動讓更多女性進入科技領域。她在一次活動中這樣說:「我們不想教計算機種族歧視、性別歧視、自私或貪婪。我們想教計算機人類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東西。我們需要構建人工智慧的人,不僅僅代表人類經驗的一小部分,還代表所有性別、種族和背景。這個世界該停止各種告誡了!什麼計算機科學領域很難,這個領域充滿了『書獃子』,而且女孩們就是不適合這個領域,云云。」

是的,人們的刻板印象里,彷彿科技界就是男生的天下。女生很難在這裡有所成就。即便從事科技領域,也只能是輔助性的崗位。

而事實上,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階段,恰恰需要更多女性的加入。

「如果我們想形成一波女性參與科技的浪潮,我們就需要打開這道禁錮的洪水閘門。」

現在哪個專業好?

這幾天面臨報考,先後幾個朋友問了我這個問題。

大家的特點是直接問,而不是先介紹孩子的情況。這一點很符合中國式父母的特點。

選擇專業的邏輯,不該是從孩子本身的興趣愛好以及擅長的領域考慮嗎?

現在的80、90後,有一多半從事的職業與大學的專業無關。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這代人當初所選的專業並不是自己喜歡或擅長的。擅長或喜歡與熱門與否無關。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選專業之前,讓孩子充分了解自己,了解意向專業和學校,選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呢?

停止告誡;關注愛

是的,我們真的應該停止對孩子們的很多告誡了。

什麼理工科很難;藝術類不容易成名;歷史不好找工作;考古不適合女孩子,等等。曾經被公認的一些告誡,或許並不是事情本來的樣子。尤其在智能時代,那些所謂的不易、不適合或許恰恰相反。

這個時代,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我們能做的,是陪孩子研究每個有傾向的專業,了解想就讀的學校;鼓勵孩子講出內心真實的想法;能給孩子的建議,是尋找、發現自己,做自己。不跟風、不設限。一個具備足夠創造力,有超強學習力,有熱愛的領域,具有開闊的視野與良好溝通能力,充滿自信與愛的孩子,不管選擇了什麼專業,都會有一個無限美好的未來。

當然,如果可以,別忘了告訴女孩子,你未來的生活有無限可能,相夫教子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你還可以參與並改變這個世界;你也可以去創造很多讓你驕傲並充滿幸福感的成就。

就像梅琳達對想進入科技領域的女孩子說的:「值得高興的是,她的才能會讓她開心。她應該聽到屬於她的喝彩,她的觀點會被重視,她的偉大想法會得到資助。世界應該為她提供機會,看看她能為人類做些什麼。」

—完—

親愛的朋友:

又是一年出成績,選專業的時候。

今年問我建議的朋友多了起來。大家或許認為我們關注AI+教育以及教育創新,會有比較前瞻性的建議。

於是,乾脆寫了一篇文字。

沒有具體建議某個專業,但希望我的思考可以對你有所啟發。也歡迎你留言,與我探討。

夏安!

智能觀 一米

2018-6-22 於北京中關村

想知道AI加教育領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

想要AI領域更多的乾貨?

想了解更多專家的「智能觀」?

請在對話界面點擊「找找看」,去獲取你想要的內容吧。

推薦閱讀:

趕緊看看:澳洲這麼多緊缺職業,你還迷茫如何選專業嗎?
大學專業選錯了怎麼辦?

TAG:教育 | 選專業 | 大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