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我們的黃金時代

「窗上灑著白月的時候,我願意關著燈,坐下來,沉默一些時候,就在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鐘似的來到我的心上,這不就是我的黃金時代嗎?」 ——蕭紅

七月十五的夜,我看了篇《黃金時代》電影海報創意設計的文章,突然勾起我要觀看電影《黃金時代》的慾望。這部2014年上映的人物傳記文藝片,長達三小時,講述一個生活在抗戰動蕩時期的女作家蕭紅短暫的一生。導演許鞍華,一個女導演以女性的視角拍攝一個獨特女人的一生,也許更能洞察身為女性的悲哀和矛盾吧。

蕭紅,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原名張乃瑩。1932年,結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於香港,年僅31歲。

她的生平:母親早逝、父親凶暴、逃婚、私奔、懷孕、被棄、滿城流言與白眼、饑寒交迫、貧病交加、新生兒送人、背井離鄉、愛人出軌、被家暴、懷著前任的孩子再婚、戰爭、嬰兒死亡、逃難、病入膏肓、早逝......人世間有千難萬苦,每一種,都鋪在她的生命前方,等她去一一領略滋味。

童年記憶的花園裡伴著祖父的歲月,無憂無慮,無傷無悲,蟲鳴鳥叫,明晃晃的花開,日子是應當這樣過的。然花盛花衰,祖父終逝,蕭紅的生命就像一隻風箏經不住狂風的摧殘離了線,呼蘭河的記憶就像那條線離她越來越遠。

蕭紅說:「我的緋聞,將會永遠流傳。」提起蕭紅,就會聯繫到她的情感經歷。她一生渴望愛情,卻又一次次被拋棄。她的一生都在疲於奔命和動蕩不安中掙扎,文學創作雖然部分成全了她,卻沒有徹底改變她的悲慘命運。最終含恨而死,年僅三十一歲,成為文學界一曲悲歌。

少女時代的蕭紅,曾被家裡訂了婚,未婚夫叫汪恩甲。這人相貌堂堂,師範畢業。但是,蕭紅在初中畢業後跟隨初戀情人表哥陸哲舜搭伴去北京讀高中,這件事情在當地引起了軒然大波,未婚夫的哥哥汪恩厚因此逼迫弟弟跟她分手。蕭紅不服,到法庭狀告汪恩厚代弟休妻,汪恩甲為保全哥哥在教育界的名聲,表示解除婚約是他自己的要求,令蕭紅敗訴。不過,蕭紅後來走投無路居然又投奔了汪恩甲。1934年,兩人住進哈爾濱東興順旅館,不久蕭紅有了身孕。但是,當蕭紅臨產期近,汪恩甲卻突然失蹤,令蕭紅獨自被困在旅館,承受賒欠旅館600元巨債的現實。

在被汪恩甲拋棄後,蕭紅貧困潦倒走投無路的時候遇到了蕭軍,她的生命就像枯木逢春,活著便有了希望。和蕭軍在一起,他們談經歷,談哲學,談人生,純精神的愛情世界,沒有絲毫物質的牽絆。蕭軍沒能帶給她富足的生活,他們依舊貧窮著,可精神上的慰藉帶給她的點滴快樂足以讓她感到幸福。但再完美深刻的愛情都會面臨現實的無情考驗。蕭軍大男人粗獷的性格和蕭紅細膩的性格不合,蕭軍始於才華愛上蕭紅,後來卻不能忍受蕭紅的文學成就高過他。蕭軍不甘於只做一個小說家,他更渴望奔赴於轟轟烈烈的實戰,一場場動人心魂的挑戰。蕭紅沒想那麼多,她只想安安靜靜地寫作,渴望安定的生活。追求不同,註定他們之間沒有所謂的將來,永遠的分開是必然的結果。

蕭紅最終選擇了端木,雖然他懦弱膽怯,可他能夠滿足蕭紅平民生活的願望。蕭紅在婚禮上說:「只想過正常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然而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是她最大的企盼,又是她一生的遺憾。以後的事實證明,在男女情事上一再犯錯的蕭紅,又一次做出了錯誤選擇。兩人婚後不久,日軍轟炸武漢,端木蕻良留下大腹便便的蕭紅,一人前往重慶,蕭紅歷經磨難後到達重慶。1938年年底,蕭紅在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不久即夭亡。1940年,蕭紅隨端木蕻良離開重慶飛抵香港。香港淪陷,端木再次拋下蕭紅,獨自逃亡,一個男人在一個女人最需要她的時候都不在身旁,顯然從此以後都不需要他在身旁了。她在貧病交迫中堅持創作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2年12月,病情加重的她被送進醫院,因庸醫誤診而錯動喉管手術,不能說話。據駱賓基的《蕭紅小傳》記載,蕭紅臨終前在一張紙片上寫下:「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1942年冬,蕭紅在醫院裡再也沒有醒來……

蕭紅說:「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蕭紅追求愛情,追求自由,她只想做自己,卻又永遠做不好自己。在每一段感情的起初,蕭紅似乎都是以自己的身體作為資本,得以依傍一個男人。她所依賴的愛人——陸振舜、汪恩甲、蕭軍、端木蕻良,還有她所敬重的魯迅,都沒有也不可能成為她永遠的救星。蕭紅的一生是被家庭、愛情和社會所放逐的一生。 她短暫的生命之旅, 飽嘗了太多愛的幻滅和悲哀, 每一次的愛情都讓她傷痕纍纍, 不堪重負。因而在其內心深處,始終深藏著難以排解的無家和無愛的悲涼感。

影片自始至終是以懷舊的氛圍渲染整個畫面,老舊的背景就像還原的歷史,每一個場景都是那麼真實,但無論是童年生活還是成年經歷的種種,都散發著傷感的基調,都在預示著一個悲傷的結局,是對蕭紅悲涼一生的寫照。影片通過蕭紅舊友的回憶以及蕭紅作品中的自述展開故事情節,一幕幕畫面交織呈現出世態變遷,人走茶涼之感,更是多視角多層面的展現了蕭紅的人物性格及其坎坷一生。

湯唯蒼白的臉無歡的面孔卻堅定決絕的目光讓我們彷彿看到了真正的蕭紅,歷史上的蕭紅大概就是這樣的吧!無論生活給了她多大的磨難與痛苦,都依舊摧殘不了她堅定的內心,她永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明亮的瞳孔閃爍的是對生活的不甘。可是蕭紅的心夠狠,第一個孩子生下來連一眼都沒看就送了別人,第二個孩子生下來不到三天就被她生生害死,作為一個母親她是心狠的,但想來她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可能她不想孩子以後承受她的痛苦抑或她不想面對自己失敗的愛情的結果吧。

蕭紅一生寫了《生死場》《商市街》等多部作品,對於貧窮與飢餓,沒有人能夠像她那樣寫的那麼觸目驚心,那源於她對貧困的極大的深刻的體會,她總是善於從現實生活中提煉人物,因而她的小說總是那麼真實感人。她有天才的靈感和寫作能力,她有滿腹的才華,她喜歡平平靜靜的寫作,當所有作家都為了抗日救國而涉筆於政治題材時,她依舊堅持寫自己所想,風格不落俗套,所以她的作品流芳百世,永不被忘卻。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蕭紅說:「人和動物一樣,忙著生,忙著死。我不能決定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蕭紅的一生是傳奇的,蕭紅永遠是寂寞的,愛她的人並不真正懂她的心,她人生的大部分光陰都是在無邊的寂寞與空虛中度過的,好在文字讓她的靈魂得到一點點慰藉。然而所謂的虛名不值得貪戀,蕭紅所寫只是極盡心中所想,不與世俗同流。奈何人生幾多風雨摧殘,伴隨著病痛的折磨,她就像童年記憶里後花園裡的花一樣黯然失色。

蕭紅走了但又沒走,她的黃金時代依舊閃耀在那有著白月的夜晚,而那不也是我們的黃金時代嗎?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金牛大師:」美元「一枝獨秀」 黃金「機會渺茫」?
秦靳錦:黃金能否藉助加息重回千三,中長線契機
訓練後30分鐘是營養吸收黃金期,這個說法準確嗎?
8大黃金健身動作,讓身體24小時處於燃脂狀態!

TAG:黃金 | 時代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