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記載了中醫學初期病因決定論"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這是病邪決定論的階段,和其相應的思想,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把壓制對抗療法當做常規。這種療法臨床證明療效不好,往往舊病未去,新病復起,即使暫時治癒複發率也很高。中醫從失敗中認識到,光是注重外因致病是面的,一定要尋找機體內部的抗病反應。因此在診斷上強調"謹守病機各司所屬"。仲景是臨床理論家,他從臨床療效出發,以六經辨證為綱,將病因冷處理,注重方證相合,建立了方證辨證的初步體系。溫病學說是發展與補充了仲景的體系,但在以病因定病名方面,給後學者留下遺憾,如春溫,冬溫,暑溫,濕溫等等病名,使人們對疾病的診治,更加模糊。葉天士席氏治驗就不說了,這裡有一個真實的故事,用以說明這亇道理。l943年萬有生初學醫時,其母發熱,大概是腸傷寒,萬有生請一名醫診治,診斷為濕溫,給她服用清熱化濕的方葯上,病勢日趨嚴重,神衰力疲少氣懶言不思飲食舌上白苔久久不化,一日脈數每分鐘達億l2o次,萬提出用人蔘,但名醫說:"濕溫病無補法",僅在原方中減去苦寒葯,第二天身熱忽退,而四肢厥冷,踡卧欲寐,少陰危象畢露,名醫才用四逆湯加人蔘救急,萬毌不及服藥而亡,萬抱恨終天。這個病案告訴我們,將痛因視為決定性必要條件是不可靠的,雖名醫也會犯錯,臨床上方證葯證樸素無華,雖初學者也能把握。 但我們也不能由此而走向另一個極端,象日本漢方家的古方派一樣,主張"方證主義"。因為病因反映了疾病的基本矛盾,而方證所反映的是人在健病之變過程中的主要矛盾。仲景辨證以方證為主要目標,也要顧及病因因素。 凡能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稱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多種多樣,諸如六氣異常、癘氣傳染、七情內傷、飲食失宜、勞逸失度、持重努傷、跌仆金刃、外傷及蟲獸所傷等,均可成為病因而導致發病。然而,在疾病過程中,原因和結果是相互作用著的,在某一病理階段中是結果的,而在另一階段則可成為新的致病因素,即病理產物可成為病因,又稱繼發性病因,如痰飲、瘀血、結石等即是。此外,醫、葯失當及先天因素等,也可成為病因。病因分類的方法很多。現代對病因的分類,基本分為外感病因、內傷病因、病理產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大類。中醫學歷來重視病因在疾病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的作用,認為任何臨床癥狀和體征都是在某種病因的影響和作用下,患病機體所產生的一種與病因相對應的異常反映。中醫除了解發病過程中可能作為致病因素的客觀條件外,主要以臨床表現為依據,通過分析病證的癥狀、體征來推求病因,為治療用藥提供依據。這種方法稱為「辨症求因」,又稱「審症求因」,為中醫探究病因的主要方法,所以,中醫病因學不但研究致病因素的形成、性質和致病特點,同時也強調各種病因所致特徵性病證的臨床表現。為了說明各種致病因素的性質和致病特點,古人曾對病因做過分類學方面的研究。如秦國名醫醫和提出的「六氣致病」說,謂「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左傳 昭公六年》)。六氣以陰陽為綱,而淫生六疾統於陰陽,故「六氣致病」說被稱為病因理論的創始。《內經》更以陰陽為總綱,對病因進行分類,如《素問 調經論》說:「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將病因與發病部位結合起來,明確分為陰陽兩大類,即來自於自然界氣候異常變化,多傷人外部肌表的,歸屬於陽邪;凡飲食不節,居處失宜,起居無常,房事失度,情志過極,多傷人內在臟腑精氣的,歸屬於陰邪。《內經》還提出了病因的「三部」分類法,如《靈樞 百病始生》說:「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 東漢張機將病因與發病途徑相結合,指出:「千般疢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金匱要略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晉 葛洪《肘後備急方 三因論》則認為疾病的發生,「一為內疾,二為外發,三為它犯。」 隋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首次提出了具有傳染性的「乖戾之氣」。宋 陳言在《金匱要略》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因學說」,他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簡稱《三因方》)中指出:「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臟腑,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動之則先自臟腑郁發,外形於肢體,為內所因;其如飲食饑飽,叫呼傷氣,盡神度量,疲極筋力,陰陽違逆,及至虎狼毒蟲,金瘡踒折,疰忤附著,畏壓縊溺,有背常理,為不內外因。」 即六淫邪氣侵犯為外所因,七情所傷為內所因,飲食勞倦、跌仆金刃及蟲獸所傷等為不內外因。「三因學說」 進一步明確了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侵襲和傳變途徑。這種將致病因素與發病途徑結合起來進行分類的方法,使中醫學病因理論更趨完善,對後世影響很大。現代對病因的分類,基本沿用此法,分為外感病因、內傷病因、病理產物形成的病因,以及其他病因四大類。本文根據目前公認的分類,按病因的來源、形成、發病途徑及致病特點的不同,將病因分為外感(六淫、癘氣)、內傷(七情)、飲食失宜、勞逸失度、病理產物及其他病因六類。第一節 外感六淫為外感病因之一。當自然界氣候異常變化,或人體抵抗力下降時,六淫則可侵害人體,導致外感病的發生。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點(一)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熱)六種外感病因的統稱。在正常情況下。風、寒、暑、濕、燥、火是自然界六種不同的氣候變化,是萬物生長變化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稱為「六氣」。人類長期生活在六氣交互更替的環境中,對其產生了一定的適應能力,一般不會致病。但在自然界氣候異常變化,超過了人體的適應能力,或人體的體質下降,抵抗力降低,不能適應氣候變化而發病時,六氣則成為病因。此時,傷人致病的六氣便稱之為「六淫」。淫,有太過和浸淫之意。由於六淫是致病邪氣,所以又稱其為「六邪」。自然界氣候變化的異常與否是相對的。這種相對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與該地區常年同期氣候變化相比,或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如冬應寒而暖,或夏應熱而寒等,或氣候變化過於劇烈急驟,如嚴寒酷熱,或暴冷暴熱等。此時六氣則變為六淫而侵人發病。二是氣候變化作為致病條件,主要是與人體正氣的強弱及調節適應能力相對而言的。若氣候劇變,正氣充盛者則可自我調節而不病,正氣虛弱之人則可發病;氣候正常,個體正氣不足,仍可發病,這時對於病人而言,六氣即成為致病邪氣,所致病證也屬六淫致病範疇。(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六淫致病一般有以下共同特點:1.外感性六淫致病,其致病途徑多從肌表、口鼻而入,或兩者同時受邪。如風寒濕邪易犯人肌表,溫熱燥邪易自口鼻而入。由於六淫病邪均自外界侵犯人體,故稱外感致病因素,所致疾病即稱為「外感病」。2.季節性六淫致病常有明顯的季節性。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多濕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六淫致病與時令氣候變化密切相關,故又稱之為「時令病」。由於氣候異常變化的相對性,故夏季也可見寒病,冬季也可有熱病。3.地域性六淫致病與生活、工作的區域環境密切相關。西北多燥病、東北多寒病、江南多濕熱為病;久居潮濕環境多濕病;長期高溫環境作業者,多燥熱或火邪為病等。4.相兼性六淫邪氣既可單獨致病,又可兩種以上同時侵犯人體而為病。風熱感冒、暑濕感冒、濕熱泄瀉、風寒濕痹等。《素問 痹論》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著)痹也。」六淫致病,除氣候因素外,還包括了生物(細菌、病毒等)、物理、化學等多種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所引起的與之相應的病理反映。二、六淫各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風、寒、暑、濕、燥、火各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主要是運用類比和演繹的思維方法,即以自然界之氣象、物象與人體臨床表現相類比,經過反覆臨床實踐,不斷推演、歸納、總結出來的。(一)風邪1.風邪的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善動不居、輕揚開泄等特性的外邪,稱為風邪。風為春季的主氣。風氣淫勝,傷人致病,則為風邪。風雖為春季的主氣,但終歲常在。風邪為病,四季常有,以春季為多見。風邪來去疾速,善動不居,變幻無常;其性輕揚開泄、動搖,且無孔不入。風邪侵人多從皮毛而入,引起外風病證。風邪是外感病極為重要的致病因素,稱為「百病之長」。2.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1)風為陽邪,輕揚開泄,易襲陽位:風邪善動不居,具有輕揚、升發、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屬於陽邪。其性開泄,指其易使腠理宣洩開張而有汗出。故風邪侵襲,常傷及人體的上部(頭、面)、陽經和肌表,使皮毛腠理開泄,出現頭痛、汗出、惡風等症。故《素問 太陰陽明論》說:「傷於風者,上先受之。」(2)風性善行而數變:「善行」,指風性善動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無定處的特徵。風寒濕三氣雜至而引起的痹證,若見遊走性關節疼痛,痛無定處,則屬於風邪偏盛的表現,稱為「行痹」 或「風痹」。「數變」,指風邪致病變幻無常,發病迅速。如風疹塊(蕁麻疹)就表現為皮膚瘙癢時作,疹塊發無定處,此起彼伏,時隱時現等特徵。同時,以風邪為先導的外感病,一般發病急,傳變也較快。如風中於頭面,可突發口眼歪斜;小兒風水證,起病僅有表證,但短時間內即可現頭面一身俱腫、小便短少等。《素問 風論》說:「風者,善行而數變。」(3)風性主動:「主動」,指風邪致病具有動搖不定的特徵。如風邪入侵,常現顏面肌肉抽掣,或眩暈、震顫、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兩目上視等。臨床上因受風而面部肌肉顫動,或口眼 斜,為風中經絡;因金刃外傷,復受風毒之邪而出現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症,也屬於風性主動的臨床表現。《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說:「風勝則動。」(4)風為百病之長:長者,始也,首也。風為百病之長,一是指風邪常兼他邪合而傷人,為外邪致病的先導。因風性開泄,凡寒、濕、暑、燥、熱諸邪,常依附於風而侵犯人體,從而形成外感風寒、風濕、風熱、風燥等證。《臨證指南醫案 卷五》說:「蓋六氣之中,惟風能全兼五氣,如兼寒則曰風寒,兼暑則曰暑風,兼濕曰風濕,兼燥曰風燥,兼火曰風火。蓋因風能鼓盪此五氣而傷人,故曰百病之長……由是觀之,病之因乎風起者自多也。」二是指風邪襲人致病最多。風邪終歲常在,故發病機會多;風邪侵人,無孔不入,表裡內外均可遍及,侵害不同的臟腑組織,可發生多種病證。將風邪作為外感致病因素的總稱。故《素問 骨空論》說:「風者,百病之始也。」《素問 風論》曰:「風者,百病之長也。」(二)寒邪1.寒邪的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結、收引特性的外邪,稱為寒邪。寒乃冬季之主氣。若寒冷太過,傷人致病則為寒邪。寒邪常見於冬季,當水冰地坼之時,傷於寒者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為病也可見於其他季節,如氣溫驟降、涉水淋雨、汗出當風、空調過涼,亦常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寒邪侵人所致病證,稱為外寒病證。寒客肌表,郁遏衛陽者,稱為「傷寒」;寒邪直中於里,傷及臟腑陽氣者,稱為「中寒」。2.寒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為陰氣盛的表現,故稱為陰邪。機體的防衛功能健全(陽氣奮起抵抗,可制陰祛寒),不會得病,但若致病因素太強(寒邪亢盛),則機體就會被傷害(陽氣不僅不足以驅除寒邪,反為寒邪所侵害)。所以,中醫認為,感受寒邪,最易損傷人體陽氣。寒邪傷陽,可致寒遏衛陽的實寒證,或陽氣衰退的虛寒證。如見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清涕等症稱為外寒侵襲肌表,衛陽被遏;如見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稱為寒邪直中脾胃,脾陽受損;如見惡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長、精神萎靡、脈微細等症。稱為心腎陽虛,寒邪直中於少陰。(2)寒性凝滯:凝滯,即凝結阻滯。寒性凝滯,即指寒邪侵人,易使氣血津液凝結、經脈阻滯之意。人身氣血津液之所以暢行不息,全賴一身陽和之氣的溫煦推動。一旦陰寒之邪侵犯,陽氣受損,失其溫煦,易使經脈氣血運行不暢,甚或凝結阻滯不通,不通則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臨床表現。因寒而痛,一則有明顯的受寒原因;二是其痛得溫則減,遇寒增劇。由於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現多種疼痛癥狀。如寒客肌表經絡,氣血凝滯不通,則頭身肢體關節疼痛,痹證中若以關節冷痛為主者,稱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胃腸,則脘腹劇痛;寒客肝脈,可見少腹或陰部冷痛等。正如《素問 痹論》說:「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因此又有「寒性凝滯而主痛」之說。若寒遏陽氣,溫煦蒸化失司,則津液凝結而為痰飲。(3)寒性收引:「收引」,有收縮牽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襲人體,可使氣機收斂,腠理、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如寒邪侵及肌表,毛竅腠理閉塞,衛陽被郁不得宣洩,可見惡寒、發熱、無汗等;寒客血脈,則氣血凝滯,血脈攣縮,可見頭身疼痛,脈緊;寒客經絡關節,則經脈收縮拘急,甚則攣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如《素問 舉痛論》說:「寒則氣收。」「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 縮蜷、絀急,即為寒邪所傷,經絡、血脈收引而致。(三)濕邪
1.濕邪的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重濁、粘滯、趨下特性的外邪,稱為濕邪。濕為長夏的主氣。長夏即農曆六月,時值夏秋之交,陽熱尚盛,雨水且多,熱蒸水騰,潮濕充斥,為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若濕氣淫勝,傷人致病,則為濕邪。濕邪為病,長夏居多,但四季均可發生。濕邪侵人所致的病證,稱為外濕病證,多由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水中作業等環境中感受濕邪所致。2.濕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濕為重濁有質之邪,屬陰,其性粘膩、停滯、瀰漫,其侵人多隱緩不覺,導致多種病變。
本文來自網路,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不代表本網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濕為陰邪。易損傷陽氣,阻遏氣機:濕為重濁有質之邪,與水同類,故屬陰邪。陰邪侵人,機體陽氣與之抗爭,故濕邪侵人,易傷陽氣。脾主運化水液,性喜燥而惡濕,故外感濕邪,常易困脾,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從而使水濕內生、停聚,發為泄瀉、水腫、尿少等症。清 葉桂《溫熱論 外感溫熱篇》說:「濕勝則陽微。」《素問 六元正紀大論》說:「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月付)腫。」 因濕為重濁有質之邪,侵人最易留滯於臟腑經絡,阻遏氣機,使臟腑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如濕阻胸膈,氣機不暢則胸膈滿悶;濕阻中焦,脾胃氣機升降失常,納運失司,則脘痞腹脹,食慾減退;濕停下焦,腎與膀胱氣機不利,則小腹脹滿、小便淋澀不暢。(2)濕性重濁:「重」,即沉重、重著,指濕邪致病,出現以沉重感為特徵的臨床表現,如頭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濕邪外襲肌表,困遏清陽,清陽不升,則頭重如束布帛,如《素問 生氣通天論》說:「因於濕,首如裹。」 濕邪阻滯經絡關節,陽氣不得布達,則可見肌膚不仁、關節疼痛重著等,稱之為「濕痹」或「著痹」。「濁」,即穢濁不清,指濕邪為患,易呈現分泌物和排泄物穢濁不清的現象。如濕濁在上則面垢、眵多;濕滯大腸,則大便溏泄、下痢膿血;濕濁下注,則小便渾濁、婦女白帶過多;濕邪浸淫肌膚,則可見濕疹浸淫流水等。(3)濕性粘滯:「粘」,即粘膩;「滯」,即停滯。濕邪致病,其粘膩停滯的特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癥狀的粘滯性。濕病癥狀多表現為粘滯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滯澀不暢,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證的小便滯澀不暢,以及口粘口甘和舌苔厚滑粘膩等,皆為濕邪為病的常見癥狀。二是病程的纏綿性。因濕性粘滯,易阻氣機,氣不行則濕不化,其體膠著難解,故起病隱緩,病程較長,反覆發作,或纏綿難愈。如濕溫、濕疹、濕痹(著痹)等,皆因其濕而不易速愈,或反覆發作。所以吳瑭《溫病條辨 上焦篇》謂:「其性氤氳粘膩,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溫熱之一涼即退,故難速已。」(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濕邪為重濁有質之邪,類水屬陰而有趨下之勢,人體下部亦屬陰,同類相求,故濕邪為病,多易傷及人體下部。如水腫、濕疹等病以下肢較為多見,故《素問 太陰陽明論》說:「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另外,寒邪也屬陰邪,同氣相求,侵人也常傷及下部,如《靈樞 百病始生》說:「清(寒)濕襲虛,病起於下。」(四)燥邪1.燥邪的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乾燥、收斂等特性的外邪,稱為燥邪。燥為秋季的主氣。秋季天氣收斂,其氣清肅,氣候乾燥,失於水分滋潤,自然界呈現一派肅殺之景象。燥氣太過,傷人致病,則為燥邪。燥邪傷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衛,發為外燥病證。初秋尚有夏末之餘熱,久晴無雨,秋陽以曝,燥與熱合,侵犯人體,發為溫燥;深秋近冬之寒氣與燥相合,侵犯人體,則發為涼燥。2.燥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燥邪為乾澀之病邪,侵犯人體,最易損傷津液,出現各種乾燥、澀滯的癥狀,如口鼻乾燥,咽干口渴,皮膚乾澀,甚則皸裂,毛髮不榮,小便短少,大便乾結等。故《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說:「燥勝則干。」(2)燥易傷肺:肺為嬌臟,喜清潤而惡燥。肺主氣司呼吸,直接與自然界大氣相通,且外合皮毛,開竅於鼻,燥邪多從口鼻而入,故最易損傷肺津,從而影響肺氣之宣降,甚或燥傷肺絡,出現乾咳少痰,或痰粘難咯,或痰中帶血,甚則喘息胸痛等。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津耗傷,大腸失潤,傳導失司,可現大便乾澀不暢等症。(五)火(熱)邪1.火(熱)邪的基本概念凡致病具有炎熱升騰等特性的外邪,稱為火熱之邪。火熱旺於夏季,但並不象暑那樣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也不受季節氣候的限制,故火熱之氣太過,變為火熱之邪,傷人致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火熱之邪侵人所致的病證,稱為外感火熱病證或外火證。火與熱異名同類,本質皆為陽盛,都是外感六淫邪氣,致病也基本相同。火邪與熱邪的主要區別是:熱邪致病,臨床多表現為全身性瀰漫性發熱徵象;火邪致病,臨床多表現為某些局部癥狀,如肌膚局部紅、腫、熱、痛,或口舌生瘡,或目赤腫痛等。如《素問 五運行大論》說:「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 火熱皆為暑性,二者相較,熱屬陽,火屬陰,故熱性彌散,火性結聚。另外,與火熱之邪同類的尚有溫邪。溫邪是溫熱病的致病因素,一般只在溫病學範疇中應用。2. 火熱之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1)火熱為陽邪,其性趨上:火熱之性燔灼、升騰,故為陽邪。陽邪侵人,人體之陰氣與之相搏,邪氣亢盛則致人體陽氣病理性偏亢,「陽勝則熱」,故發為實熱性病證,臨床多見高熱、惡熱、煩渴、汗出、脈洪數等症。火性趨上,火熱之邪易侵害人體上部,故火熱病證,多發生在人體上部,尤以頭面部為多見。如目赤腫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糜爛、牙齦腫痛、耳內腫痛或流膿等。(2)火熱易擾心神:火熱與心相通應,故火熱之邪入於營血,尤易影響心神,輕者心神不寧而心煩、失眠;重者可擾亂心神,出現狂躁不安,或神昏、譫語等症。故《素問 至真要大論》說:「諸熱督瘛,皆屬於火。」「諸躁狂越,皆屬於火。」(3)火熱易傷津耗氣:火熱之邪侵人,熱淫於內,一方面迫津外泄,因氣隨津泄而致津虧氣耗;另一方面則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傷人體的陰氣,即所謂熱盛傷陰。故火熱之邪致病,臨床表現除熱象顯著外,往往伴有口渴喜冷飲,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津傷陰虧的徵象。陽熱太盛,大量傷津耗氣,臨床可兼見體倦乏力、少氣懶言等氣虛癥狀,重則可致全身津氣脫失的氣脫證。(4)火熱易生風動血:易引起神經系統癥狀和出血證。「生風」,是指火熱之邪侵犯人體,燔灼肝經,耗劫津液,筋脈失養失潤,易引起肝風內動的病證。由於此肝風為熱甚引起,故又稱「熱極生風」。臨床表現為高熱神昏、四肢抽搐、兩目上視、角弓反張等。「動血」,指火熱入於血脈,易迫血妄行。火熱之邪侵犯血脈,輕則加速血行,甚則可灼傷脈絡,迫血妄行,引起各種出血證,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膚髮斑、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等。(5)火邪易致瘡癰:易被細菌感染產生瘡癰癤腫。火邪入於血分,可聚於局部,腐蝕血肉,發為癰腫瘡瘍。《靈樞 癰疽》說:「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名曰癰。」 由火毒壅聚所致之癰瘍,其臨床表現以瘡瘍局部紅腫熱痛為特徵。(六)暑邪1.暑邪的基本概念暑邪致病,有傷暑和中暑之別。起病緩,病情輕者為「傷暑」;發病急,病情重者,為「中暑」。凡夏至之後,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熱、升散、兼濕特性的外邪,稱為暑邪。暑乃夏季的主氣。暑為火熱之氣所化,暑氣太過,傷人致病,則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顯的季節性,主要發生於夏至以後,立秋之前。故《素問 熱論》說:「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2. 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易出現發熱、血管擴張,代謝增快。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熱屬陽,故暑邪為陽邪。暑邪傷人多表現為一系列陽熱癥狀,如高熱、心煩、面赤、脈洪大等。(2)暑性升散,擾神傷津耗氣:易引起神經系統癥狀和水鹽代謝失衡。「升」,即升發、向上。暑為陽邪,其性升發,故易上擾心神,或侵犯頭目,出現心胸煩悶不寧、頭昏、目眩、面赤等。「散」,指暑邪侵犯人體,可致腠理開泄而多汗。故《素問 舉痛論》說:「炅則氣泄。」汗出過多,不僅傷津,而且耗氣,故臨床除見口渴喜飲、尿赤短少等津傷之症外,往往可見氣短、乏力,甚則氣津耗傷太過,清竅失養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素問 刺志論》說:「氣虛身熱,得之傷暑。」(3)暑多挾濕:暑季氣候炎熱,且常多雨而潮濕,熱蒸濕動,水氣瀰漫,故暑邪致病,多挾濕邪為患。其臨床表現除發熱、煩渴等暑熱癥狀外,常兼見身熱不揚、四肢睏倦、胸悶嘔惡、大便溏泄不爽等濕滯癥狀。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屬暑邪兼挾濕邪而致,治療當用「濕去熱孤」 之法。癘氣古人觀察到,許多烈性傳染病都是由空氣傳播,故把這種具有很強傳染性的空氣,統稱為癘氣。「夫瘟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明 吳又可《溫疫論 原序》癘氣是有別於六淫而具有強烈傳染性的外感病邪。自然環境變化劇烈時,癘氣易產生流行,侵人發為疫癘病。一、癘氣的基本概念癘氣,指一類具有強烈致病性和傳染性的外感病邪。癘氣可以通過空氣傳染,經口鼻侵人致病;也可隨飲食、蚊蟲叮咬、蟲獸咬傷、皮膚接觸等途徑傳染而發病。在中醫文獻中,癘氣又稱為「疫毒」、「疫氣」、「異氣」、「戾氣」、「毒氣」、「乖戾之氣」 等。 指出癘氣是有別於六淫而具有強烈傳染性的外感病邪。癘氣侵人,導致多種疫癘病,又稱疫病,瘟病,或瘟疫病。如痄腮(腮腺炎)、猩紅熱(爛喉丹痧)、疫毒痢、白喉、天花、腸傷寒、霍亂、鼠疫,以及疫黃(急性傳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愛滋病(AIDS)等,都屬感染癘氣引起的疫病,實際上包括了現代臨床許多傳染病和烈性傳染病。二、癘氣的致病特點(一)發病急驟,病情危篤一般而言,由於癘氣多屬熱毒之邪,其性疾速,而且常挾毒霧、瘴氣等穢濁之邪侵犯人體,故其致病比六淫更顯發病急驟,來勢兇猛,變化多端,病情險惡。因而發病過程中常出現發熱、擾神、動血、生風、劇烈吐瀉等危重癥狀。《溫疫論》述及某些疫病,「緩者朝發夕死,重者頃刻而亡」,足見癘氣致病來勢兇猛,病情危篤。(二)傳染性強,易於流行癘氣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和流行性,可通過空氣、食物等多種途徑在人群中傳播。當處在癘氣流行的地域時,無論男女老少,體質強弱,凡觸之者,多可發病。癘氣發病,既可大面積流行,也可散在發生。(三)一氣一病,癥狀相似癘氣致病,具有一定的特異性,而且其臨床表現也基本相似。癘氣對機體作用部位具有一定選擇性,從而在不同部位產生相應的病證。癘氣種類不同,所致之病各異。每一種癘氣所致之疫病,均有各自的臨床特點和傳變規律,所謂「一氣致一病」。例如痄腮,無論男女,一般都表現為耳下腮部腫脹。說明癘氣有一種特異的親和力,某種癘氣可專門侵犯某臟腑、經絡或某一部位而發病,所以「眾人之病相同」。三、影響癘氣產生的因素影響癘氣產生的因素有多種,主要有氣候因素、環境因素、預防措施和社會因素等。氣候因素:自然氣候的反常變化,如久旱、酷熱,洪澇、濕霧瘴氣、地震等,均可孳生癘氣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如霍亂等病的大流行與此類因素有關。環境因素:環境衛生不良,如水源、空氣污染等,均可孳生癘氣。食物污染、飲食不當也可引起疫病發生,如疫毒痢、疫黃等病,即是癘氣通過飲食入里而發病的。
我曾醫治過這樣一個病人,他全身肢節疼痛,下肢關節紅腫熱痛.苔黃膩,口苦口乾飲冷,尿黃,脈數,一派濕熱之象,屬蒼朮白虎湯方證,但投方無效,反增痛苦。仔細詢向方知病因淋冷雨而起,寒濕的病因隱蔽在深處,左右著病機的發展.於是改投五積散,5劑有顯效,再lo劑而痊。 也雖正是這個原因,萬有生這個終生研究經方的人,到了晚年反而轉向時方的研究;劉渡舟晚年也主張經方時方合軌。其中的甘苦,只有他們自己內心知道。 預防措施不當:由於癘氣具有強烈的傳染性,人觸之者皆可發病。若預防隔離工作不力,也往往會使疫病發生或流行。故《松峰說疫》告誡說:「凡有疫之家,不得以衣服、飲食、器皿送於無疫之家,而無疫之家亦不得受有疫之家之衣服、飲食、器皿。」社會因素:社會因素對癘氣的發生與疫病的流行也有一定的影響。若戰亂不停,社會動蕩不安,工作環境惡劣,生活極度貧困,則疫病不斷發生和流行。若國家安定,且注意衛生防疫工作,採取一系列積極有效的防疫和治療措施,疫癘即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綜上所述,我認為一般情況下審症求因是方證辨證中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但是也不排除特殊情況下,病因在辨證過程中所起的主導作用。
本文來自網路,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不代表本網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古代人沒有降壓藥怎麼降血壓?中醫按摩這10個穴位能降壓
※百歲老中醫長壽秘訣是什麼?
※《太平聖惠方》 [宋·淳化三年] 王懷隱、陳昭遇等(公元992年) 中醫古籍 | 39康復網 | 醫源世界
※中醫的未來發展之路
※長庚書庫—中醫良方—男科 4
TAG:中醫 | 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