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張遼為何在知道呂布謀殺丁原的情況下,還繼續多年追隨呂布?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給大家作一個簡單的比喻。
丁原好比一個師長,丁原下面肯定會有幾個副師級、幾個團級軍官。用英雄傳奇的眼光看歷史,我們難免會覺得,那些曾殺人如麻、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副師級、團級軍官,都是一些打醬油的。因為類似的原因,我們難免會認為,丁原一聲令下,他們就會無條件的聽丁原;呂布火併了丁原,他們就會無條件的聽呂布了。
問題是,用現實的眼光去看歷史,那些曾殺人如麻、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副師級、團級軍官,哪個也不是白給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呂布敢殺丁原,不要說他想讓丁原手下的人,全跟著他投靠董卓了,就是他想著活著離開丁原的軍營,也是難之又難的。
從這層意義上,呂布火併丁原的行為,肯定是得到丁原一系普遍將士的支持;甚至而言,呂布火併丁原,就是在丁原一系普遍將士推動下實現的。
否則,呂布火併丁原並不困難,但是想把丁原的部隊帶到董卓一邊,那可實在太難了。因為一切是顯然的,丁原手下的副師級、團級將領,哪個也不是白給的。呂布想讓他們跟著自己一塊投靠董卓,總得有個說法吧!
我們常常有一種錯覺,那就是呂布只是一個打手型的武夫;而且他火併丁原,就是因為貪圖董卓的金銀寶馬。其實呢,如果呂布真是這種人,呂布想殺丁原並不難,但是他想把丁原的隊伍拉走,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最簡單而言,許褚想火併曹操,肯定是有機會的,但是許褚火併曹操後,能把曹操的隊伍拉到袁紹那裡嗎?估計是不能的。許褚敢這樣做,他能活著離開曹操的軍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再簡單而言,趙雲想火併劉備,肯定也是有機會的,但是趙雲火併劉備後,能把劉備的隊伍拉到曹操那裡嗎?趙雲敢這樣做,他能活著離開劉備的軍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為不論哪個軍政集團,上上下下的人,都也長著腦袋。關鍵是,能在前排就坐的人,哪個也不是白給。
事實上,張遼就是那種頭上長角的人。呂布想讓張遼這種人聽自己的話,總得有個說法吧。
張遼早期的資料不是很多。張遼投靠曹操後,資料比較多,所以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張遼是一個多麼兇悍的人。
張遼與自己軍隊中的政委一度弄得水火不容[注],更與同級將領一度弄得雞飛狗跳,誰也不服誰。[注]
[注]:將軍張遼與其護軍武周有隙。遼見刺史溫恢求請質,質辭以疾。[注]:時于禁屯穎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
事實上,不只是張遼如此,那些亂世的軍人,只要能混個團級、副師級,甚至是混個連級,哪個也不省油的燈。
這就好像,一個稱霸幾個縣城的大哥,能是省油的燈嗎?甚至是一個能稱霸幾個村、幾條街的所謂大哥,會有一個省油的燈嗎?
按英雄傳奇的觀點看這段歷史,丁原一系只有丁原、呂布長著腦袋,所以呂布火併了丁原,大家就會聽呂布的。在這種背景下,呂布想投靠董卓,大家就會跟呂布投靠董卓;呂布想投靠袁紹,大家就會跟著呂布投靠袁紹。總而言之,丁原一系的人都是打醬油的,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
其實呢,事情哪有這樣簡單呢?
要知道,當時的丁原部隊,並不是只有一種選擇,如果他們不支持呂布,完全可以接受袁紹、曹操等人的拉攏。要知道,當時的袁紹、曹操肯定也會想盡辦法讓丁原的部隊站在自己一邊。
丁原一系進入洛陽後,有兩種選擇。
一種選擇,就是堅定的站袁紹為代表的豪門貴族勢力一邊。這種選擇以丁原為代表。因為支持這種選擇的人很少,所以丁原被人火併了。
另一種選擇,就是堅定站在董卓為代表的涼州軍閥一邊。這種選擇以呂布為代表,因為支持這種選擇的人很多,所以呂布火併丁原後,大家就跟著呂布投靠董卓了。
從這層意義上,呂布火併丁原,並不是他們私人之爭,而是集團內部兩條路線之爭。最後支持呂布的力量佔據上風,所以呂布才敢火併丁原,更在火併丁原後,能把丁原一系的部隊全部帶到董卓一邊。
更誇張的還在於,張遼是什麼時候投靠董卓的呢?據說,在呂布投靠董之前,張遼就選擇了投靠董卓。
[注]:張遼字文遠,......漢末,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何進遣詣河北募兵,得千餘人。還,進敗,以兵屬董卓。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張遼作為丁原的舊部,願意投靠董卓;呂布作為丁原的舊部,也願意投靠董卓;關鍵是,呂布殺掉丁原後,振臂一呼丁原舊部都跟著他投靠了董卓。這一切是偶然的嗎?
大約不是偶然的。事實上,在此之前,洛陽禁軍也都選擇了投靠董卓。
事實上,正是因為洛陽禁軍、丁原舊部都選擇了站在董卓一邊,所以在洛陽城內,袁紹、曹操再也無法與董卓競爭了,最後只能選擇跑路。
袁紹之所以無法拉攏住丁原一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代表著既得利益集團;所以,讓他們把本來屬於自己(或是他們認為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分給別人,實在難以做到。
在這種背景下,那些處於底層、邊緣的軍人勢力,自然認為跟著袁紹混,估計不會有什麼前途。而董卓一系呢?他們顯然沒有背負這樣沉重的歷史包袱,換而言之,那些處於底層的、邊緣的軍人勢力,自然認為跟著董卓混,更有機會打出一片廣闊的天地。
事實上,洛陽禁軍普遍倒向董卓一系,主要原因也在這裡。
當然了,董卓率領三千小弟進入洛陽城,可以一舉控制洛陽城,主要原因也在這裡。
董卓在勸說呂布背叛丁原時,絕不可能拿什麼金銀寶馬說事,如果呂布是這種東西能買的人,那他就不是呂布了。因為一個能用金銀寶馬收買的人,也許有機會殺丁原,卻絕不具備把丁原隊伍拉走的能力。
所以,董卓在勸說呂布背叛丁原時,肯定是拿呂布的前途說事,更是丁原一系的前途說事。在這種背景下,呂布火併丁原之後,自然可以馬上把丁原的隊伍拉到董卓一邊;因為呂布當時的行為,並不是他與丁原私人之間的事,而是丁原一系兩條路線之爭,關鍵是普遍人都支持呂布代表的路線。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