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時期做好群眾工作的著力點

新時期做好群眾工作的著力點

作者:姜瑋 黎康

來源:學習時報

我們黨所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正處在一個極為重要的改革攻堅期和戰略機遇期,這不但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要階段,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好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關鍵階段。在這樣一個大變化、大變革和大挑戰的時代背景下,新時期的群眾工作也面臨著以下新情況、新特點、新挑戰。

——主體多元。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由於管理體制、經濟成分、經營方式的變化和發展,造就了新時期多元化的群眾主體。這一構成多元的群眾主體,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社會價值觀念訴求的不斷分化和群眾民主意識的不斷增強,會相應地生髮出一些矛盾和問題。由此給執政黨和政府在整合社會各階層利益的實踐中具體如何定位「群眾」和堅持群眾路線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巨大的挑戰。

——目標繁複。過去的群眾工作,主要是圍繞政治問題而展開,當然其中也會涉及其他問題,但政治利益始終是居於中心地位的。然而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則主要圍繞經濟問題而展開,經濟利益居於中心地位,但同時也還涉及群眾的政治權利和文化權益。因此,這就使人民群眾在政治、思想、經濟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問題相互交織,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更為複雜,需要調整的關係和解決的問題更為複雜和綜合。

——隔閡加深。干群之間原本應該是魚水關係,彼此之間應該是思想一致、感情融洽。但由於少部分幹部的腐敗以及基層黨組織在執行黨的政策中出現的偏差,有時相當程度上傷害了群眾的樸實情感,引起了群眾的誤解和不信任。特別是一些群眾因經濟生活貧困沒有得到很好解決而產生抵觸情緒,也有群眾因社會財富分配不公而導致心理失衡,使新時期有的地方的干群之間的矛盾有擴大趨勢,甚至成為社會衝突、事變的導火索。這無疑加大了群眾工作的難度。

——共識滯後。階層分化使形成社會共識帶來困難,這樣的結果使得在各種思潮互相激蕩下的社會思想信仰、文化取向、道德倫理、生活方式、價值準則呈現出多元化甚至去主流化趨勢。在難以形成社會共識的情況下,以何種共同性較強的核心價值觀來團結公眾、振奮人心和凝聚力量,就成為至今未曾破題的嶄新而複雜的課題。顯而易見,如果不能在實踐中解答好這個課題,貫徹群眾路線和做群眾工作的實效性就一定會遭遇到困難和挑戰。

——規範失效。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民主法制建設的進程也在加速推進,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民主意識有了顯著的增強。但在一些群眾懂得用黨的方針、政策致富和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有一些群眾不習慣也不願用法律和道德來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言行,往往以非理性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這無形之中也給黨的群眾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和阻力。

——處置粗放。群眾工作涉及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因而這是一門極其高超的藝術。作為我們黨的制勝法寶,其必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而不斷得到補充和完善。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群眾工作的好機制、好方法還沒有被許多領導幹部所掌握,部分同志至今繼續沿用過去機械、粗暴的工作態度和簡單、單一的工作方法,未能充分認識群眾工作的重要性,依然採取強迫命令的方式,甚至出現過激行為,這不僅不利於做好新時期的群眾工作,反而還會引發新的矛盾、激起新的事端和形成新的對抗。

總之,上述這些新情況和新特點的存在,對於我們繼續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做好新時期的群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黨應當發揮與時俱進的品質和改革創新的精神,圍繞著「更加註重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具體要求,不斷進行理論創新與方法創新,對群眾路線這一傳統政治優勢賦予新的時代內容,並切實運用到實踐中去。

1.正確把握時代賦予群眾觀點的新理念、新定位。黨的執政地位在客觀上使黨與群眾處於領導與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的相互關係之中。如何在長期執政中始終保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變,就成為問題的核心與關鍵所在。在貫徹群眾路線的理念上,要改變那些認為黨的組織和領導幹部是「主導者」和「支配者」,而群眾則是「被動者」和僅僅只是需要「深入」的對象這樣的錯誤觀念。必須切實糾正群眾「落後」的陳舊觀念,樹立與群眾平等的思想,肅清封建等級觀念的餘毒,突出人民群眾是發展主體的觀念,與時俱進地樹立群眾工作的新理念。關注民生是我們黨的性質所決定的。面對諸多民生問題,黨對「群眾路線」的認識應當更加自覺,並注入更多的民生因素。由於黨的領導本質是領導和保證人民群眾當家作主,而群眾工作又蘊含在整個政治體系運作之中,因此,從根本上樹立群眾工作的新理念,就成為新形勢下執行和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的關鍵所在。

2.充分發揮群眾在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和創造精神。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既表現為在革命和建設中發揮出的巨大現實推動作用,同時又體現在其所潛藏和蘊含著的主動性和創造力上。顯然,只有實現兩者的有效結合,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展現。我們黨歷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並積極為群眾實踐創造條件。應當說,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實踐中,許多經驗都是人民群眾首先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而我們黨所開創和領導的改革開放事業,所進行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以及各方面的體制改革,就是要把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舊體制的束縛下解放出來。為有效激發和調動人民群眾的創造潛力和創新精神、進一步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開闢廣闊道路,這應當成為我們黨新時期群眾路線的一個新取向。

3.完善民主形式以擴大群眾有序的政治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群眾只有真正地參與政治,才能實現當家作主的願望。從一定意義上說,有無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形式以及這種形式是否充分、完善,這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進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讓人民群眾在更加廣泛的領域、更深層面和更多形式上有序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的管理,這不僅使人民當家作主在本質上得以堅持和固守,而且以實際形式獲得了真實的體現,使人民的意願和要求得以落實和滿足。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深化,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意識不斷增強,要求我們黨必須從現階段中國民主政治的現狀出發,科學、合理地設計出體現中國特色的實現民主的具體路徑和制度,從而能夠有效地引導群眾有序地參與政治及社會管理,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而這也是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標誌。

4.以制度建設來切實保障群眾路線落到實處。群眾路線是黨的制度性要求,堅持和貫徹群眾路線,必須依靠制度建設來加以保證。特別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要保證群眾路線的真正實施,就應該在黨內把群眾路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具體化,用切實可行的制度把群眾路線的要求確立下來。黨作為掌握著國家權力的執政黨,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就要接受群眾對黨員幹部的監督,並建立起一整套制度來確保這種監督能有多種途徑且切實有效地進行。這就要求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前提下,黨要通過拓寬各方面渠道來主動按規定接受來自人民群眾的監督,而群眾對領導幹部的監督建議、投訴、意見也都可以用法制來保證其經由安全有效的途徑傳送到黨內。

5.重視培育更多具有自治性質的群眾組織。群眾組織在國家和社會之間起著極為重要的中介作用,它能自下而上地傳送群眾的各種各樣的訴求,同時又能自上而下地送達黨和國家對民眾的具體要求。在改革開放利益呈多元化的今天,對於群眾組織的中介作用尤其要加以重視。黨的群眾工作要重視和培育形式多樣的群眾組織,鼓勵而不是壓制,正確領導而不是放任自流,通過有意識的培育,使那些具有自主性、創造性及自治性的充滿活力的群眾組織不斷湧現,由此可以開拓並疏通更多的利益表達渠道。黨要密切與群眾組織的聯繫,通過廣泛地參與群眾組織的活動,不斷擴大和增強黨在群眾中的影響和基礎,提高黨的形象和威望,培育群眾對黨的情感認同和政治歸屬。

6.不斷探索和創新黨的群眾工作的新形式。由於網路具有大眾性、開放性、便捷性和時效性等特點,因此網路現已成為黨和政府聯繫群眾的重要載體、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和凝聚民智的重要方式。廣大人民群眾通過網路真實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喜、所憂、所怨、所盼;而黨委、政府則可以利用網路最直接地聽到社會各方面的反映,做到下情上達,上情下傳,由此增進網民和幹部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了解,從而使政府與群眾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應當說,利用網路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是新形勢下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體現,也是黨委、政府工作的創新之舉。關注網路、重視網路、充分利用好網路,是各級黨委政府深入群眾、發揚民主、推動發展的一種嶄新方式。毫無疑問,只要加以充分利用、完善和引導,互聯網將為實現公眾有序政治參與、政府汲取民間智慧提供一個重要平台,成為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建設性力量。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各地區群眾歡慶新年
從保釣群眾運動看中國現代的「主義之爭」(上)
群眾早已過了網約車的河 他們非要把群眾砸暈抬回去繼續摸石頭
群眾舞台腰鼓歡(新春走基層)

TAG:工作 | 群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