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甘草不只是和事佬!醫家必讀

導讀:甘草曾號稱「國老」,但在現在的各種教材,卻是常常頂著「調和諸葯」的閑差出現在眾多處方的末尾。難道甘草真的只是和事佬嗎?當然不是!甘草可是大有用處。

炙甘草溫補之用不可丟甘草古今運用差異大甘草又名「國老」,有中藥「四大天王」之一的稱號。《中國藥典》載甘草用量在1.5~9克左右。《中藥大辭典》載「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煎水洗。」而在《傷寒論》113方中,配伍甘草的有70方,居諸葯之首。藥量為4兩(筆者認為傷寒方中的1兩相當於現在的14克,4兩即56克)佔5方,3兩(42克)佔9方,2兩(28克)佔45方,6銖至一兩十八銖(4~22克)佔11方。可見《傷寒論》中甘草的配伍量分為三個等級量:大劑量42~56克,常用量22~42克,調和量4~22克。此外,《傷寒論》以甘草命名的方劑佔5方:甘草瀉心湯(甘草四兩炙、56克),炙甘草湯(甘草四兩炙、56克),甘草乾薑湯(甘草二兩炙、28克),甘草附子湯(二兩炙、28克),甘草湯(甘草二兩、28克)。其代表方炙甘草湯用了炙甘草56克,且方後言以清酒7升,水7升,共煮取3升,溫服1升,日3服,這是1日1劑的劑量。如此大劑量重用甘草,煎藥、服藥的方法,均值得研究和重視。古今甘草用藥量差別之大,足以說明《傷寒論》方葯配伍的特點是:獨特、奇重、隨證施藥施量、重病重葯。而葯與量正是臨床關鍵之關鍵,是醫者求效之中心。筆者又查閱了多種中醫藥學術雜誌,用甘草大都囿於3~10克,22~42克少見,42~56克罕見。《本經》列為上品、《別錄》列為無毒藥的甘草為何反而用量很小很輕?這說明今人臨床用藥時,常把甘草作為調和葯運用,卻大大忽略了甘草作為治療葯或主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放棄重用甘草有歷史原因由此,筆者開始思考造成漢時方藥劑量減少的歷史原因。公元1107年陳師文校正《和劑局方》,改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多以溫補香燥,小藥量為方;當時醫事制度,嚴考試,起度量,重規矩,稱權衡,分六科。方書用藥,多從方圓立案,考取合格始准報官掛牌行醫,既行之後,又每月嚴課,或有荒謬,小則撤牌讀書,大則令其改業。在如此背景之下,宋時之醫為生計或名譽,當然方葯從小從輕,不敢越雷池一步。然此風既行,一刮千年,不知束縛了多少醫道之人的手足和思維,時至今日,甘草也由「天王」貶為調和諸葯而已,難以登堂入室。炙甘草可溫補後天之氣從甘草的性味主治辨析,《本經》有:「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日華子本草》有:「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通九竅、利百脈、壯筋骨、解冷熱。」甘草之所以能有如此眾多的功效,在於它稟坤土之氣最厚,蜜炙更可溫中以補後天之氣。經方所用甘草幾乎都是炙甘草,可見仲景用炙甘草之意重在坤土之運,建中氣以厚德載物,故而有胃氣者生,無胃氣則死,救胃氣,保腎氣,乃仲景《傷寒論》之聖旨。筆者認同某些醫家的觀點,認為甘草生用乃半陰半陽,甘草炙用就是純陽之品。炙甘草其味甘,其色黃,是稟坤土之氣最重最全的一味藥物。一旦陽氣歸沉坎水,以炙甘草扶土則可伏藏坎陽,伏藏生命立極之火,伏藏好了坎陽,坤土之氣又在坎中。故炙甘草配伍桂枝可上溫心陽,炙甘草配伍乾薑可破群陰,溫中土脾陽。統觀四逆湯輩,炙甘草配附子,乃扶陽回陽救陽,伏腎火坎陽之氣,先後天之氣旺,以達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病案舉例筆者在謹守病機,辨證論治的前提下,炙甘草常用量為20~40克,大劑量為40~60克,均未出現不良反應,且常有良效。例舉如下。夏某,男,教師。曾在某綜合醫院診斷為:竇性心動過緩原因待查(心率最低時42次/分)。住院治療1個半月(用藥不詳),收效甚微。轉求中醫診治。刻診:患者自汗、易感冒,飲食減少,自覺四肢乏力,勞則心悸心累,走路有晃蕩之感,二便尚可。查:面色暗淡無華,形體消瘦,舌質淡,苔白膩,舌體偏胖。辨證:心腎陽虛,寒濕浸淫,脾土失運。治宜溫陽益氣,散寒除濕,方用炙甘草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組方:炙甘草50克,制附片30克,細辛15克,桂枝20克,生黃芪50克,麥冬30克,五味子15克,姜半夏15克,熟地30克,茯苓30克,白芷15克,甘松15克,生薑50克。3劑,水煎服,1天半1劑。患者服藥後良效,此方加減共服藥10劑而愈。多年隨訪,未複發。

加入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中醫文化平台——「蘇偉養陽增壽長壽堂」公眾微信:woaisudewei

 「蘇偉養陽增壽長壽堂」義工團隊每天都在微信值守,為大家解答各種健康知識問題。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人蔘10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黃芪25克,棗仁12克,大棗3隻,山藥12克,鹿 50
炙甘草湯治心悸
藥方 | 身心太累,防止心臟「偷停」,喝「炙甘草湯」來調理!
腎著湯(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
可解藥毒的甘草茶

TAG:甘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