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首驚心動魄的偈語:不念彌陀更念誰

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苦趣實堪悲;

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這首偈語可說是讓人驚心動魄!

「日落西山」就是太陽下山,好比人生由青年、中年而進入老年,猶如日落西山。

所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過去的苦樂,已經過去;現在苦盡甘來,應該能安享晚年,可是卻無常逼近。

無常是不選擇對象的,並不是病了、老了才會死,無常一到,人就會死。

「暮鼓催」,佛門都有晨鐘暮鼓,鼓聲一開始是緩慢的,然後愈敲愈快,好似在催迫著我們。所以一個進入暮年,光景無多的人,就應該對世間的事情放下,包括家業等等,該交代的交代,該傳承的傳承。一旦無常到來,自己早有準備,就可以撒手而行,了無繫纍。

「娑婆苦趣實堪悲」,「娑婆」就是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六道輪迴,可說是純粹而巨大的「苦」。「趣」就是六道,三惡道固然是苦,但阿修羅、人道、天道,也同樣是苦。若說在三惡道純粹是苦,在天界純粹是樂,那麼人間就是苦樂參半。但推論起來,最後都是苦。

佛陀開示說,人的感受有三種:一種是苦受,一種是樂受,一種是不苦不樂受。

所謂「苦受」,就是所面對的境界,本身就是苦的,包括身體病痛、感情不如意、事業不順利種種,因為本身就是苦的,所以叫「苦苦」。

「壞苦」即是「樂受」。樂受怎麼說是壞苦呢?現在我們身體健康,人生美滿如意,但終將面臨生離死別,最後一定是「從前恩愛,至此成空;昔日榮華,而今不再」。到那時候,就是深切的痛苦。

再來「不苦不樂受」,就是既沒有苦的境界,身體健康,沒有挫折、逆境,也沒有特別快樂的感覺──不苦不樂。但內心隱隱有一種孤獨、寂寞、無聊的、莫名其妙的不安,那叫「行苦」。「行」就是「念念遷流」,念念遷流也是苦。

這樣推究起來,人生無時無處不苦,所以「娑婆苦趣實堪悲」。這個「苦」,就是人生的實相。人生的實相是什麼?就是「苦」一個字。

「世出世間思惟遍」,這裡有兩個「世」字,第一個「世」,是「世間法」;再來的「世」,就是「出世間法」。「世間法」是五戒、十善;「出世間法」是四諦、十二因緣,還有三學六度。亦即整個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世出世間法」。

詳細的分別、甄選這所有的法,結果怎麼樣?

「不念彌陀更念誰」。不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往生極樂世界,那麼我們還學什麼法,還念哪一尊佛,還持什麼咒呢?世間法不能解脫,出世間法學不成,這樣我們豈不是永無出離之緣嗎!

道綽大師解釋這段法語時說,如果「念」大乘的「真如實相,第一義空」,我們根本想都不用想。那麼,退而求其次,「念」小乘阿羅漢的境界,包括出家人或在家人,也都沒有份。再退而求其次,天乘、人乘,也是成就了五戒、十善,才能得到的果報,但能夠成就五戒、十善的,卻又非常稀少。

這樣的話,會有什麼結果?道綽大師說:

若論起惡造罪,何異暴風駛雨。

也就是說,「五戒、十善」我們做得到的很少,如果論我們造罪造惡的話,就如刮大風、下大雨那樣的猛烈。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種自覺:世間法都不能圓滿了,更何況出世間法!如果沒有阿彌陀佛救度的話,不管出家在家,到最後都是很激烈的痛苦,都是一片黑暗,沒有希望。

我們都是必墮地獄,常在輪迴,無力解脫的;而彌陀願力無窮,毫無條件的救度我們。諸佛、諸法中,唯獨彌陀一佛,念佛一法,能救我們!

彌陀是我們的無量生命,無量光明。在世上有苦難,在佛里有平安。在彌陀懷抱中,我們舊事已過,重獲新生;黑暗永離,光明常照。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20件事增加心動力
【童裝系列】分享兩款漂亮的童裙,好看又好鉤,心動就開工吧!
看到你的那一刻 我心動了。

TAG:心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