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學精選

《一》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xīn)(3),在止於至善。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止(4)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l);慮而後能得(5)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注釋】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人小學,學習「洒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人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後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道「的本義是道路,引申為規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裡,也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後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親民:根據後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圖新。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5)得:收穫。

《二》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1);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3);致知在格物(4)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shù)(5),壹(yī)是皆以修身為本(6)。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7)。其所厚者薄(bāo),而其所薄者厚(8),未之有也(9)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注釋】

(1)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達。(2)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性。(3)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4)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5)庶人:指平民百姓。(6)壹是:都是。本:根本。(7)末:相對於本而言,指枝末、枝節。(8)厚者薄:該重視的不重視。薄者厚:不該重視的卻加以重視。(9)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四》湯之,《盤銘(míng)(1)曰:「苟(gǒu)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

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

《康誥(gào)》曰:「作新民。」(3)《詩》曰:「周雖舊邦(bāng),其命維(wéi)新。」(4)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康誥》說:「激勵人棄舊圖新。」《詩經》說,「周朝雖然是舊的國家,但卻稟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追求完善。

【注釋】

(1)湯:即成湯,商朝的開國君主。盤銘:刻在器皿上用來警戒自己的箴言。這裡的器皿是指商湯的洗澡盆。(2)苟:如果。新:這裡的本義是指洗澡除去身體上的污垢,使身體煥然一新,引申義則是指行精神上的棄舊圖新。(3)作:振作,激勵。新民:即「經」裡面說的「親民」,實應為「新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4)「《詩曰》」句:這裡的《詩》指《詩經.大雅.文王》。周,周朝。舊邦,舊國。其命,指周朝所稟受的天命。維:語助詞,無意義。(5)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時候指貴族,有時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據上下文不同的語言環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八》

所謂誠其意者(1),毋(wù)(2)自欺也。如惡(wù)惡(è)臭(3),如好(hào)(hǎo)(4),此之謂自謙(qiān)(5)

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6)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小人閑居(7)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yàn)(8),揜(yǎn同「掩」)(9)其不善,而著(zhù)(10)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fèi)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11),形於外。故君子必慎(shèn)其獨也。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裡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別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見你的心肺肝臟一樣清楚,掩蓋有什麼用呢?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曾子說:「十隻眼睛看著,十隻手指著,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

富潤(rùn)(12),德潤身(13),心廣體胖(pán)(14)。故君子必誠其意。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注釋】

(1)其意:使意念真誠。(2)毋:不要。(3)惡(wu)惡(e)臭(xiu):厭惡腐臭的氣味。臭,氣味,較現代單指臭(chou)味的含義寬泛。(4)好(hao)好(hao)色:喜愛美麗的女子。好(hao)色,美女。(5)謙(qian):通「謙」,心安理得的樣子。(6)慎其獨:在獨自一人時也謹慎不苟。(7)閑居:即獨處。(8)厭然:躲躲閃閃的樣子。(9)掩:遮掩,掩蓋。(10)著:顯示。(11)中:指內心。下面的「外」指外表。(12)潤屋:裝飾房屋。(13)潤身,修養自身。(14)心廣體胖(pán):心胸寬廣,身體舒泰安康,胖,安泰舒適。

   《九》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zhì)(1),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jù),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huàn),則不得其正。

之所以說修養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為心有憤怒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恐懼就不能夠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憂慮就不能夠端正。

心不在焉(yān),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樣:雖然在看,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雖然在聽,但卻像沒有聽見一樣;雖然在吃東西,但卻一點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所以說,要修養自身的品性必須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注釋】

(1)身:程頤認為應為「心」。忿懥(zhì):憤怒。  

《十》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1),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jīn)(2)而辟焉,之其所敖(ào)(3)而辟焉。故好(hào)而知其惡(è),惡(wù)而知其美者,天下鮮(xiǎn)矣!

之所以說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養自身,是因為人們對於自己親愛的人會有偏愛;對於自己厭惡的人會有偏恨;對於自己敬畏的人會有偏向;對於自己同情的人會有偏心;對於自己輕視的人會有偏見。因此,很少有人能喜愛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點,厭惡某人又看到那人的優點。

故諺(yàn)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shuò)(4)。」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所以有諺語說:「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壞,人都不滿足自己莊稼的好。」這就是不修養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注釋】

(1)之:即「於」,對於。辟:偏頗,偏向。(2)哀矜:同情,憐憫。(3)敖,驕做。惰:怠慢。(4)碩:大,肥壯。     《十一》  

……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tān)(lì)(1),一國作亂。其機(2)如此。此謂一言僨(fèn)(3)事,一人定國。

一家仁愛,一國也會興起仁愛;一家禮讓,一國也會興起禮讓;一人貪婪暴戾,一國就會犯上作亂。其聯繫就是這樣緊密,這就叫做:一句話就會壞事,一個人就能安定國家。(yáo)(shùn)(4)(5)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jié)(zhòu)(6)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hào),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7)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shù)(8),而能喻(yù)(9)諸人者,未之有也。

堯舜用仁愛統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隨著仁愛;桀紂用凶暴統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隨著凶暴。統治者的命令與自己的實際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會服從的。所以,品德高尚的,總是自己先做到。然後才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先不這樣做,然後才要求別人不這樣做。不採取這種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讓別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故治國在齊其家。

所以,要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注釋】(1)貪戾:貪婪暴戾。戾,暴惡、罪過。

(2)機:本指弩箭上的發動機關,引申指關鍵。(3)僨(fen):敗,壞。(4)堯舜: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兩位領袖,即堯帝和舜帝,歷來被認為是聖君的代表。(5)帥:同「率」,率領,統帥。(6)桀(jie):夏代最後一位君主。紂:即殷紂王,商代最後一位君主。二人歷來被認為是暴君的代表。(7)諸:」之於」的合音。(8)恕:即恕道。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讓別人去做,這種推己及人,將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學所倡導的恕道。(9)喻:使別人明白。

《十二》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1)而民興孝;上長長(2)而民興弟(tì)(3);上恤(xù)(4)而民不倍(5)。是以君子有絜(xié)(jǔ)之道也(6)

之所隊說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是因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會孝順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長輩,老百姓就會尊重自己的兄長;在上位的人體恤救濟孤兒,老百姓也會同樣跟著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行以身作則,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所惡(wù)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如果厭惡上司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下屬;如果厭惡下屬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你的上司;如果厭惡在你前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後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後面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右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左邊的人;如果厭惡在你左邊的人對你的某種行為,就不要用這種行為去對待在你右邊的人。這就叫做「絜矩之道」。

……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7)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養德行。有德行才會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給使用,

德者,本也;財者,未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8) 

德是根本,財是枝末,假如把根本當成了外在的東西,卻把枝末當成了內在的根本,那就會和老百姓爭奪利益。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所以,君王聚財斂貨,民心就會失散;君王散財於民,民心就會聚在一起。

是故言悖(bèi)(9)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悻而入者,亦悖而出。

這正如你說話不講道理,人家也會用不講道理的話來回答你;財貨來路不明不白,總有一天也會不明不白地失去。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10)。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有德的人愛憎分明,發現賢才而不能選拔,選拔了而不能重用,這是輕慢:發現惡人而不能罷免,罷免了而不能把他驅逐得遠遠的,這是過錯。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11)人之性,菑(zāi)必逮(dǎi)夫身(12)

喜歡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歡的,這是違背人的本性,災難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13)以失之。

所以,做國君的人有正確的途徑:忠誠信義,便會獲得一切;驕奢放縱,便會失去一切。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guǎ),為之者疾(jí),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生產財富也有正確的途徑;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省。這樣,財富便會經常充足。

仁者以財發身(14),不仁者以身發財。 

仁愛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15)財非其財者也。

沒有在上位的人喜愛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卻不喜愛忠義的;沒有喜愛忠義而做事卻半途而廢的;沒有國庫里的財物不是屬於國君的。

(16)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17)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著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那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結果是天災人禍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

【注釋】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個「老」字作動詞,意思是把老人當作者人看待。

(2)長長:尊重長輩。前一個「長」字作動詞,意思是把長輩當作長輩看待。

(3)弟:(古同「悌」) 敬愛哥哥,引申為順從長(zhǎng )上。

(4)恤:體恤,周濟。孤,孤兒,古時候專指幼年喪失父親的人。

(5)倍:通「背」,背棄。

(6)絜(xie)矩之道:儒家倫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範作用。絜,量度。矩,畫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為法度,規則。

(7)此:乃,才。

(8)爭民施奪:爭民,與民爭利。施奪,施行劫奪。

(9)悖:逆。

(10)命:東漢鄭玄認為應該是「慢」字之誤。慢即輕慢。

(11)拂:逆,違背。

(12)逮:及、到。夫(fu):助詞。

(13)驕泰:驕橫放縱。

(14)發身:修身。發,發達,發起,

(15)府庫:國家收藏財物的地方。

(16)長(zbong)國家:成為國家之長,指君王。

(17)無如之何:沒有辦法。

  《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池 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憶 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小 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憫 農》 二首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山 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清華大學金融系-關於我們-學科聚焦
這群北大學霸醫生專唱各種疑難雜症專治各種不服!
朱熹<大學章句序>(譯文)
大學是女生的江湖

TAG: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