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寶訓
登山寶訓
2007/5
《1.登山寶訓簡介》
一.登山寶訓
1.馬太五~七章被稱為「登山寶訓」,又有人稱它「基督教教義摘要」、「天國君王的宣言」、「天國的大憲章」、「按立門徒的教訓與勉勵」等等,Hamilton則寫了一本書,稱之《天國的律例與法則》(錫安堂出版)。
2.這是聖經所記,耶穌基督最長的講論;但很多學者認為這是祂在加利利多篇講道的摘要,大概不是一次講完的,因為聽眾可能無法一次吸收這麼多內容。我們也要慢慢講它,盼望你也能每周思想一小段,學習去遵行。
3.歷世歷代曾有許多人從這些寶貴的教訓中得著祝福。比方許多人因著主教導不要為明天憂慮,而從憂慮中得著釋放。戴德生因六章33節,確立了他事奉的樣式,也成為《中華內地會》(今天的《海外基督使團》)這多結果子的差會事奉的樣式。
4.Eerdmans聖經辭典說,傳統認為主所上的山是靠近加利利海的哈丁角山(HornsofHattin)。摩西的律法是在山上立的,天國的律法也是。但二者有不同:前者是主從山上下來,臨到祂的百姓;後者是主帶著門徒上山,要教導他們天國的道理。
5.前者是主在閃電中說話,帶來聖潔之神的威嚴可畏;後者是主以人子身份,用微小聲音對人說話,帶來恩典與真理。前者是神百姓被吩咐不可靠近那山,免得遇見審判;後者是人得以到主跟前來,要領受恩言與祝福。
6.文士與法利賽人坐在摩西位上,衣著華麗,又舒適又尊貴;但主穿著一般百姓的衣服,在山上在曠野講論。山上一直是學習真理之處,歷代神的僕人也常被聖靈帶領或催使到山上或曠野講道。
二.登山寶訓教導些什麼?
1.施洗約翰跟主耶穌出來傳道時,馬太福音用兩句話總括了他們傳道的內容:「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亨利.馬太說,登山寶訓是要說明:1)要悔改什麼?要轉向什麼?2)天國像什麼?一方面讓我們知道我們所信的是什麼,一方面讓我們去實行。
2.人對天國的觀念常是錯誤的,所以主要教導之。有些宗教的天國是很屬物質的,說那裡美女如雲等等!有的基督徒說,主耶穌來的時候,原來要建立一個以以色列為中心的天國,這些山上的教訓就是為這天國而訂的律例。但後來猶太人失敗,主只好改變計劃,著手建立教會,所以這些教訓要等到所謂千年國度才再有用。但我不同意這《時代主義》的論點,因為登山寶訓的教訓,幾乎全部在使徒寫給教會的書信中都出現過!
3.有人說天國與神的國不同,但我看不出聖經有這樣的證據。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人的,而猶太人對神國的觀念常是物質性的,他們期待彌賽亞要像大衛一樣,來帶領他們勝過羅馬帝國,建立一個偉大的以色列國。所以馬太要他們知道這國是屬天的。
4.登山寶訓正是要啟示我們天國的觀念,主所教導的天國與世人對國度的觀念極其不同,祂沒有提到民族意識、強大的軍備、與繁榮的經濟等。耶穌基督沒有像希特勒練習演講,煽動群眾,號召他們來為他賣命;祂也不像斯大林以強大武力作後盾,來成為超級強國;或是像日本靠經濟繁榮來擠身世界列強。祂的旗幟是虛心、清心、溫柔、愛心等等。(美國立國時曾一度很接近這樣,但早已不再如此了。)
三.登山寶訓的用處(太五1~2)
1.英國曾有一位大主教Magee發表言論說,人無法依據登山寶訓來治理英國,引起宗教界與非宗教界很大的反對與爭議。但這句話並沒有錯,你無法以登山寶訓來治國;若不相信,你可以拿幾條登山寶訓到議會去,看他們會不會通過這樣的議案!這世界不會像傳社會福音的人所以為的,只要教導登山寶訓,戰爭就會自動消除!
2.正如美國第二任總統,也是起草美國憲法的開國元勛之一,約翰.亞當斯說:「這部憲法是為一群有道德有信仰的百姓立的;若是另一種百姓,這部憲法就絕不夠用!」現在美國以及其他國家都正在應驗這話。登山寶訓也是這樣。它不是拿來做社會改革用的,它是表明人心改變才是惟一的道路。事實上登山寶訓不是為廣泛大眾說的,乃是對基督的門徒說的,你必須先跟隨耶穌,這些話才對你有益處,才產生力量。摩根說:「主將閑雜人撇在山下,帶門徒上山,然後教訓他們這些話。」
3.其實登山寶訓不是講到得救之路,乃是得救的結果。你不遵行其上的教訓就被定罪,但當你想靠遵行這些來得救時,它又不能救你!對一個已經是基督徒的人,登山寶訓教導你怎樣活出基督。鍾馬田登山寶訓的講章中譯本就訂名為《活像基督》。
4.登山寶訓可以成為天國子民的試金石;當你不同意登山寶訓中某個點時,可能若不是你錯了,就是你對那項教訓的了解與銓釋是錯的。而且當你批評某一點時,可能正表明你是怎樣的人。當你發現有某一項教訓你無法遵行時,很可能你對那項教訓的了解與銓釋是錯的;因為主講登山寶訓,正是要人去遵行的,而且還要門徒去教訓別人也遵行(參太廿八20)。
5.登山寶訓不是要增加重軛在你身上,使你因無力遵行神的道而痛苦、背負重擔。因為主耶穌是以「有福了」做開頭的,也可以譯成「快樂了」!
四.登山寶訓的對象(太五1~2)
1.主耶穌在加利利傳道,因為祂行出醫病趕鬼的神跡,所以吸引了許多人來跟隨祂。這些人中有些只是好奇,甚至有些是來找碴的;但也有真實渴慕神與真道的人,以及病人和有需要的人。
2.稅吏雜在法利賽人中間,妓女與罪人擠在德高望重的人中間,目不識丁的粗人莽漢雜在佩戴著經文的學者身邊。但主耶穌從來不被人華麗的衣裳,或是滿腹經綸,或是身上佩戴的經文所吸引。祂是被憂傷痛悔的心、受傷困苦的靈魂、因病受折磨的百姓、靈里貧窮的人所吸引。無論貧富、貴賤、智愚,只有那些有需要的心靈會吸引祂駐足。祂看他們流離失所,像羊沒有牧人一般,就憐憫他們,幫助他們,醫治他們。
3.當他們得著幫助,或是看見祂所行的就來跟隨祂,歸向祂,成為祂羊圈中的羊時,祂就要以天國的教訓教導他們。坎伯.摩根說,主不是教導那些閑雜人烏合之眾,祂將那樣的人撇在山下;祂乃是教導那些已經得救的百姓,教導那些已經起來跟隨祂的門徒,帶祂們上山。
4.當人真實起來跟隨祂,願意讓祂改變他們的生命與生活,祂才以天國道理來教導他們。所以你如果想從登山寶訓得最大幫助,不只是當它是道德規範,乃是成為生命活道,變成你生命中真實的樣式,那麼你必須先來信靠基督而重生得救,先起來跟隨基督為祂而活!
5.主將閑雜人撇在山下,但顯然聽這些教訓的人包括一些眾人(參太七28),我相信主必然抓住機會,在教訓門徒之中也留心這些眾人,盼望其中也有人被漁網撈到。亨利.馬太說,看見有還未被主得著的人在場,會為傳道人裡頭注入生命,因為你會渴望他們得福音的好處。
五.眾人與門徒(太四23~五3)
1.當神子在地上傳道時,祂身旁圍繞的許多人,很明顯區分為三大類:一種是被稱為猶太人的,以及法利賽人、撒都該人等,他們彼此各不相同,甚至經常吵鬧不休,但遇見耶穌時就為了自身的既得利益,站在同一陣線上反對耶穌!
2.第二種常被稱為「眾人」,他們有來看熱鬧的,有喜歡說說聽聽的,有喜歡參加宗教聚集這種高尚社交活動的;但也有那些真心渴慕神、渴慕真道的人,後者一遇見耶穌,或聽見祂的聲音,常常就撇棄一切來跟隨祂,成為第三類的門徒。
3.但在第二類的眾人中,還有一些是因本身很大的需要而來,他們多半是因身體的疾病、心靈的軟弱、被鬼附或被魔鬼壓制、以及其他需要而來追隨耶穌,指望從祂得著幫助。這些有需要的人,常常在得著幫助,看見基督奇妙的作為後,就跟隨祂。其中有些成為真實的門徒,像撒該、格拉森被鬼附之人;但也有些只是盼望看見更多神跡,使他們生活改善或是更方便,像那些經歷五餅二魚神跡的人一樣(約六章)。
4.主耶穌沒有因為這些人的存心或動機,就決定不幫助他們。事實上馬太記著說,凡來到祂跟前的,祂都治好了他們!庫爾曼小姐提到,有些根本不信有神的人來到她的聚會,他們完全不信神跡,卻得了醫治;另有一些看來無可指摘的聖徒卻死了。
5.庫爾曼說,她不知道為何如此;「在我廿歲那年,我可以給你一大堆答案,當時我的神學觀是很肯定的,認為只要你遵循一些規條法則,努力作工,遵行一些誡命,使自己過某種程度的屬靈生活,神就會醫治你。但我們看神常是透過毛玻璃來看的,神活在永恆中,我們卻常只能抓住現在的一瞥,而這一瞥卻常是充滿了錯誤的觀念。」
6.我們不要給神設限,你只管帶著需要來,祂充滿了慈愛憐憫,祂也充滿了生命大能。不要在意你還對祂沒多少認識,不要在意你生命中的不完全,不要在意你的教會沒有顯出醫病恩賜,甚至不要在意你還是個佛教徒!祂都樂意幫助你。
7.但在主身旁的第三類人「門徒」,就不同了;主耶穌將其他眾人撇在山下(雖然仍有跟著祂的),卻帶門徒上山,教導他們天國的道理。這是因為門徒不是只要醫治的神跡,他們跟隨祂是因愛祂,而且願意受教學習;並且他們會明白所教訓他們的,他們也會去教導別人。盼望這些日子當我們教導登山寶訓時,你已經是一個這樣的門徒。
8.過去許多年代,祂藉眾先知說話,現在祂自己親自說話了;祂有時默然無聲,藉祂的生活說話,但現在祂開口說話了!願我們這些日子留心聽!
《2虛心:八福1》
一.醫治傳道與教導(太4:23~25、5:1~2)
1.馬太記述神兒子耶穌基督,以肉身行走在世上時的三大職事,教訓(教導)、傳道、醫治。他將教導擺在前頭,似乎認為那是最重要的。保羅可能也是這樣認為,因為他提到教會領袖的資格時,除了品格外惟一提到跟服事有關的就是「善於教導」(提前3:2)。
2.但馬太先記述主耶穌醫治的事工,祂治好了許多人身體心靈的疾病。可能是因為病得醫治的神跡,最快吸引人的眼目。聖經提到神跡signs和奇事wonders,奇事是要使人覺得驚異,停下原來做的事而來注意之;神跡則是一個記號,要使人思想、明白更要緊的事。
3.馬太記著,許多人看見主所行神跡奇事,就從各處聚集來跟隨祂。主卻沒有在那裡開始一個教會,推展一個事工;祂乃繼續往上走,直到上了山。這過程,有一部分人以為精彩的時段已過,離開了,他們喜歡的是希奇的事;另一些人開始覺得不方便,累了,不合他們意,回家去了。
4.但有一些人跟隨耶穌,直到上了山。摩根說:「主醫治凡來到祂面前的人,賜福一切有需要的人;但祂將閑雜人留在山下,上山教導門徒天國的道理。」這些人將要成為真實的門徒,天國的子民,他們的生命將改變轉化,他們也將改變世界。
5.祂上了山,就坐下。現在不是跳來跳去,吸引人注意,挑動人情感,不是閃爍著聚光燈,要將眾人眼目都移轉到這裡之時,那是傳道的功夫,是有時藉醫治神跡帶來的結果。但現在是要接受教導,是預備長期栽種、耕耘,忍耐等候地里寶貴出產,直到得秋雨春雨之時。天國道理是像種子一樣的。
二.主上山坐下教導
1.我們不要稱那些吸引人的聚會就是成功、是復興,然後在那裡被吸引來信主的人,就開始學習如何做一樣的事來吸引人。這可能會造就出一些作基督徒多年,告訴人信耶穌有平安喜樂,有一天卻要覺得自己生命沒有滿足的人。
2.17世紀被稱為是「牧師的牧師」的RichardBaxter認為,教會應該是醫院,也是學校。醫院只要醫好人就任務達成,你不會想一直留在那裡,打針、吃藥、住院。但學校不是只讓你聽一堂很棒的演講,參加一個社團活動。你須要長期規律地到學校上課,課外花時間學習,並應用到生活生命中,也儲備將來一生會用得著的東西,事實上一個成功的人是一輩子都在學習的。教會也是如此,你是否這樣預備好,要領受從主來的長期教導與栽培?
3.祂坐下,你不要毛毛躁躁地站著,急著快點畢業,好離開去開創一番大作為;祂坐下,如煉凈銀子的,以神的道一天過一天潔凈我們,塑造純凈的屬神生命在我們身上;祂坐下,將餅擘開,要我們停下一切煩躁,與祂一同坐席,享受祂的無窮無盡。
4.馬太看重教導,巴克萊說馬太本人是個教師,他知道如何教導,他不會一口氣將太多教導塞給你,他會來一段基督事迹的記述,然後插入一段教導,交替記述,免得聽的人厭倦。馬太也知道如何用簡單精鍊的話來教導、來起頭、或是強調,來吸引注意力、挑旺注意力,像一句格言、一個例證小故事、一句發人深省的話等等。我常這麼做,但不要變得嘩眾取寵。
三.有福了!
1.登山寶訓以所謂《八福》起頭,英文稱為theBeatitudes。beatitude意思是至福,通常以「…有福了!」的型式出現,表達一種福氣的宣告,或對某人的一種稱讚。在聖經中有幾個地方出現這個,像詩篇119:1、箴8:34、路1:45、啟示錄的七福。最有名的就是登山寶訓的起頭,所以用了大寫theBeatitudes。
2.主耶穌教導人,不是像今天的教會常在散會時給會眾祝福;祂是一開始先擺出祝福來,以此教導他們,吸引他們。舊約聖經以咒詛結束(瑪四6),新約聖經卻以祝福開始。祂來矯正人對福氣的錯誤觀念,人以富有、偉大、享樂為福氣;「我的孩子是醫生!」「真有福氣!」這樣的人自誇為有福,別人也因此誇獎他們,佩服他們的話(詩四十九18)。但主給我們指出真實福氣之道,祂打開一條通往無窮祝福的路,祂說:「天國是他們的!」這是通往天堂之路,通往無窮喜樂之路;以賽亞說那是大道highway,是高速公路。
3.「有福了!」(mak"arios,新約出現58次)有快樂之意,是像神一樣的喜樂,是赴筵席一般的喜樂。福音是一場筵席的呼召,天國是呼召祂子民來得國享受的!英文的快樂happy,其字根hap古文意思是「機會、運氣」;人的快樂常來自機會與命運,但基督所告訴我們這種在神里的快樂,卻是永恆的!
4.主提到怎樣的人是有福的,是快樂的呢?「虛心的人」!「靈里貧窮的人」!在人看來,虛心與貧窮並不帶有福氣的意義,也不帶有快樂的味道。但這地上確實有一些人,是貧窮的,是虛心的,但他們充滿喜樂,他們也帶給許多人喜樂。
四.虛心(太5:3)
1.馬太(耶穌)用一句簡單明確、使人必須駐足思想的話,來開始天國道理的教導:「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虛心?心虛是好事?踏實、紮實不是比較好、比較安穩?荷包滿滿的、存款數目大、心中滿溢快樂幸福的感覺,不是我們追求的嗎?但主說虛心的人有福!
2.你心中空虛是一個祝福,偉大的祝福,因為將臨到你的是天國,是再沒有眼淚、病痛、死亡,使一切乾渴止息之處,不再有試探咒詛,不再會失敗滑跌之地。心中空虛使你預備好承受、進入神的國。
3.「虛心」原文直譯是「靈里貧窮Poorinthespirit」,神喜歡貧窮?貧窮應該拿來歌頌嗎?基督的信仰真是叫人絆跌啊!當你沒錢使兒女受更高教育,或多學各種技藝,參與更多活動,而能在多元化入學的競爭中多得分數時,貧窮該拿來歌頌嗎?
4.當你因為生活所需,必須忍受苛刻老闆的壓搾,超時的工作、過重的負荷時,貧窮該拿來歌頌嗎?但從天降下,熟悉神國的神兒子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路6:20)怎麼會這樣呢?
5.因為窮人比富人會更留意外來的幫助,而無助是禱告第一要素,是吸引神恩典水流的空處。因為窮人比富人會更知道抬頭仰望,知道要禱告。雅各說他們在信心上富足。
6.事實上這裡主用的字ptouch"os,是指赤貧如洗,一無所有,甚至指乞丐!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用的就是此字(討飯的)。他們是無權勢、無財富、無倚無靠的人,甚至是受人欺壓踐踏的人;那些別無倚靠,絕對信靠神的人有福了!快樂了!
7.這些絕對貧窮的人,如何有福,如何快樂呢?他們的快樂與幸福並不依附於會變的人事物,他們已從這些得了釋放,神自己是他們的喜樂與泉源,
五.貧窮
1.其實窮人並不都預備好承受神的國,因為主說的貧窮是靈里貧窮。這給在今生財物上富足的人盼望,他們不是因財富而受咒詛,如果他們持守靈里貧窮,仍是蒙福的。天主教譯成「神貧」,神貧不該只是修道士與修女發的願;主啊,使我靈里貧窮。
2.靈里貧窮的人,並非以貧窮本身為樂,刻意追求沒有財富,甚至以此為教義的人(像聖法蘭西斯)。事實上有時貧窮會產生驕傲。真實的靈里貧窮是以神為樂,他會像保羅一樣,知道如何處缺乏,也知道如何處豐富。
3.聖經並不宣傳貧窮是好的,神並不喜悅看見人貧窮。摩西律法清楚表明貧窮是不遵守神律法帶來的咒詛之一,並宣告如果神百姓遵行神的道,他們將脫離咒詛得著祝福,包括從貧窮變為富足!(申廿八章)
4.在教會歷史中,主常使用人在將福音帶給人時,也解決他們貧窮的問題;事實上常是那些貧窮的人更快對福音有回應。約翰.衛斯理的工作使許多窮人轉為富足。救世軍創辦人卜威廉幫助東倫敦的窮人,甚至促成大批製造安全火柴,使窮小孩免因此中毒。台灣宣教工作使早期不少人成為醫生律師等。
5.但聖經確實指出富足的危險,就是會使人倚靠無定的錢財(提前六章)!所以箴言教導人禱告不要太富或太貧(箴卅章),意思是將心思放在比這更高的事上!甚至神有時允許屬祂的人遇見貧困缺乏,要賜更大福氣給他們,像約伯!有時物質貧乏會促使人靈里貧窮。聖經說財主進天國是難的,可並沒有說窮人就容易!
6.靈里貧窮?我們不是應該追求靈里富足、被聖靈充滿嗎?啊,神想要使我們原來所充滿的那些東西先倒空。那些因美好環境、感情順利、事業成功、家庭美滿、富裕而充滿你心的喜樂,常看不出是否純凈,是否屬天的喜樂,是否能進入神國的喜樂。
六.靈里貧窮
1.所以神有時將這些倒空,取走這些,看看你剩下什麼。你不要等神挪去那些暫時的事物,你要主動俯伏在祂腳前,禱告說:「主,使我靈里貧窮,使我死去。」然後真實的、屬天的喜樂、愛、安息將要充滿,那是神的國。
2.主不是要我們貧窮,也不是說富足是蒙神悅納的標記;主乃是要我們靈里貧窮,要我們虛心。這是一切福氣大道之始,且是全程的軌道,是一切福氣的基礎;虛心是一種倒空,以後一切是一種充滿。天國的寶訓是登山之路,一起頭就使你發現太高上不去,好使你謙卑來投靠神。
3.這樣的謙卑不是在人面前表現或宣稱的,不是經常對人說我是貧窮的,我不行,我污穢;有時那是另一種自義,或是要討人喜歡、博人敬佩。
4.謙卑是向著神的,像摩西、以賽亞、耶利米等都曾向神推辭,承認他們的不配。但當他們接受神的託付時,卻都剛挺地站在百姓面前,無所懼怕。謙卑乃是對神說:JustIAm...(就是這樣,乏善可陳;主流寶血,為我捨身!主愛高深,召我得生;神的羔羊,我來!我來!)
5.虛心重點不是強調治死自己,有時那帶來更大自己,因為他們整天談論治死己;乃強調看神。當你真實靈里貧窮時,天國乃是你的;你要嘗到天國的豐富與權能,你自己預嘗天恩滋味,並有能力幫助人。
6.主似乎不是說,靈里貧窮是進入天國的條件,而是說靈里貧窮的人擁有天國!他們是王子,是國度,他們已擁有這些。
《3哀慟:八福2》
一.有一種哀慟是罪(太5:1~4)
1.台語聖經將這裡的「哀慟」譯作「憂悶」,我想這不是很適當的繙譯;事實上「憂悶」是一種罪,跟主「常常喜樂」的命令相反。憂悶是人很普遍的經驗,卻是很傷害人的。憂悶使人沒精神沒力氣,有時甚至使人有自殺的念頭。
2.有的人憂悶是有原因的,像事業失敗,本來的理想未達成,婚姻出問題,你所愛也曾山盟海誓的人傷害了你的心,學業使你感覺有壓力,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經濟上的需要,為今世的掛慮煩惱憂悶。
3.但也有時我們會無緣無故憂悶起來,人生實在多多有憂愁痛苦的事,我們因為是罪人,有罪性在裡面,所以脫不出這個痛苦。「罪」在希臘文是未射中目標的意思,人沒有達到上帝造人的目的,所以時常活在憂悶中。
4.主耶穌來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聖經說祂要用喜樂油來代替悲哀,用讚美衣來代替憂傷之靈。那時我們被教導帶領,在聚會中、在平常生活中有學習,後來對我們一生有很大幫助,現在我們很少失去喜樂。若你過去未如此操練,現在遇見使你大大憂悶的事,你還是要來學習交託給主,學習讚美,趕出一切黑暗憂悶,活在主的光明和喜樂中。
5.但是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所講的「哀慟」不是憂悶,保羅說那是「屬上帝的憂愁」(godlysorrow),是照上帝的意思來憂愁(林後7:9~10)。這種憂愁是正面的、積極的、有盼望的,是要引導到喜樂釋放的;事實上是要領我們脫離世俗的憂愁憂悶,進入永生無窮的喜樂。
二.哀慟是一種為罪的憂傷痛悔
1.當一個人感覺他的罪是嚴重的事,他會開始有一種憂傷,這就是主所講的哀慟。就像人忽然打開電燈,才看見本來未看見的東西,看見我生命中的欠缺,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欠缺;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未達到上帝造我們的目的。
2.一個人知道為罪憂傷哀慟,是他得著醫治的開始。主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有的人什麼都不在意,E.g.一人提兩桶東西向東方跑去,人問他幹嘛,他答道:「我要用右邊這桶火將天堂燒掉,用左邊這桶水將地獄的火澆熄!」但你可以不在意神、不理會祂,卻無法忽略祂。有一日我們都會來到人生的盡頭,都將發現靈魂的欠缺使我們如同孤魂野鬼一樣,沒有安息,只有永遠的驚惶、永遠的憂悶、永遠的痛苦。但丁的《神曲》中地獄門口寫著:「到這裡來的人,都要將希望放在門外!」E.g.牧師傳福音給一位農夫,他說他不需要上帝,他知道怎樣過生活,他知道怎樣自己解決問題;牧師問他:「你一生都不會有想祈禱的時候嗎?」答:「我永遠不會去祈禱,我發誓!」回去後不安,次日去跟牧師收回起誓的話。
3.「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聖經中特別合神心意的大衛也曾犯大罪,但是以後他誠心認罪,甚至作詩歌給百姓唱;他完全服在上帝手中,以後更多跟定主,所以主赦免他,賜他完全的恢復。主的恩典和憐憫浩大,像以色列王亞哈那麼壞的人,有一點悔改的表示,主就放他過去(王上21:27~29)。
三.哀慟是一種感覺自己的軟弱而向上帝的倚靠
1.主所說的哀慟,並不是只有在罪中才有的感覺;一個人從罪得著赦免與釋放後,仍然應該是一個常常哀慟的人。哀慟是靈里貧窮的表現,清楚看見自己一無所有,有一種謙卑的感覺,想要投靠主的感覺。
2.有時人很容易失去這個,開始滿不在乎地過生活,雖然也有歡樂,卻沒有真實滿足的快樂。有人說為了吸引未信主的人,基督徒應該有一種歡樂的表現;但喜樂若不是從心靈的深處來的,就是假的,不會有什麼永遠的效果。
3.耶穌自己被稱作「憂患之子」,保羅彼得及教會歷史上主大大使用來救人靈魂的人,還有像衛斯理等人,都是嚴肅的人,誠實的人,為靈魂認真的人。他們多多禱告,而不是多多跟人交接;他們常常關心窮人,關心有需要的人,自己過簡單的生活。
4.我們容易失去這種生活的態度,所以有時主安排我們遇著困難,使我們不致失去哀慟的心,不失去天國的福氣!希西家王是很好的例子,他剛剛得勝亞述王,大大成功,看見主的大能力,可能他的心開始不像遇見亞述的威脅時那麼謹慎,所以主略為放開保護的手,使他生重病。當他得著醫治時,作詩說:「我因心裡的苦楚,在一生的年日必悄悄而行(穩穩地走)!」(賽38:15)
5.但願我們時常穩穩的走,不要輕浮隨便。E.g.榮教士最後的年日就是如此,很小心說話,常跟人道歉等;她常帶大家唱「求攜我手」(頌讚詩選146)。有時死能使人進入哀慟的感情中而蒙福(傳7:1~4),有一日我們都要為一生交帳,到那時,但願你不會因為你生活的方式而懊悔。這種哀慟的生活,不是愁眉苦臉,乃是穩重安靜、心思清明。在罪惡中和虛空中的歡樂,使人哀慟憂愁;但是在主里真實的哀慟,使人有深深的喜樂!而且幫助人不會放縱私慾,能與罪斷絕。
四.哀慟是一種為別人的靈魂憂傷的感情
1.我們為自己的軟弱哀慟是好事,保守我們活在主面前,主也能作工在我們身上。像雅各,主摸著他的大腿窩,使他一生有一個記號,來倚靠主。其實你不可只靠這些,你應該平時就操練過一個親近主的生活,心才不會放蕩。有時我們像亞哈王,聽見先知傳災禍的消息,心就謙卑下來,像希西家一樣「悄悄而行」,主也因此延遲他的災禍;可惜這種謙卑的感覺未保持很久!我們也會如此,所以平常就操練親近主,小心與主同行。
2.這種哀慟的感情,是為使自己能過一種主喜悅的生活之秘訣;但是有另外一種哀慟是為著別人。先知但以理為上帝的百姓有負擔,為他們來禁食祈禱,這是一種最高尚的感情,是像主耶穌一樣的感情。當我們為自己時,還不會得著最大最深的安慰,當我們開始為別人時,才得著最大福氣與安慰。E.g.一婦人每天送花去她兒子的墓地,一位管墓地的先生放膽說:「這裡都是死人,不能聞花香;還有很多活人有需要。」那婦人沒說話,那位先生想他得罪了她。但兩個月後,那位婦人充滿喜樂回來,她現在每天送花去老人院。
3.主也教導我們禁食時不要想讓別人知道而稱讚你,禱告與救濟窮人也是(太六章)。有時我們為一個人迫切禱告,卻不時地想著:「我正在這樣付代價,那人知道嗎?主一定會垂聽禱告罷!」但你需要的是撕裂心腸,而不是撕裂衣服;不是作外表的功夫。哦,當你真實哀慟時,無論是為自己的罪,是為自己的軟弱,或是為別人,主應許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五.哀傷是王者的尊貴(太5:4)
1.哀傷是王者的尊貴,哀傷使王者避開自大與狂傲,帶著一種謙卑與柔和、恩慈與同情心。耶穌基督被稱為憂患之子,或是哀傷之子(參賽53:3)。我們是天國子民,更正確說,我們是神的國度,是神的王子,也應當有哀傷的樣式,王者的尊貴。
2.哀傷使人身體坐在寶座上,心卻是下寶座的;擁有頭銜、地位,被人稱讚誇獎,作事順利,他裡頭的生命卻是靜伏於主腳前。上帝想將這種君王的樣式,放在祂兒女身上,祂想保守祂的聖徒在這樣的光景中,所以祂讓大衛多經憂患,使保羅有一根刺(林後12:7)。
3.連那邪惡的亞哈王,神說他自賣,但當他聽見先知所傳達的審判訊息時,表現出哀傷來,他的哀傷使神鬆手,不立刻將審判臨到他身上(王上21:27~29)。如果他繼續持守哀慟,以色列歷史將要如何改觀啊!主說:「哀慟的人有福了!」就是盼望我們能持守在其中,不要變得習慣了,張狂起來,失去靜伏主前的靈。
4.將失去晚年得來之獨生愛子的哀傷(創22章),使亞伯拉罕變得更安靜、更堅毅,眼目更明亮,心卻更俯伏於塵土中,然後那清澈的溪流悄悄潛入心中,使裡面的種子預備著要經歷復活與新生的喜悅。
5.自己孩子病重的哀傷,使創立《中華內地會》的戴德生與妻子瑪麗亞,能寬容同工的反叛,愛使他們放下自己的小孩,去探視病情被誇大了的心存不滿的同工,然後經歷了自己小孩的逝去;這加倍的哀傷與愛,化成濃厚的汁漿,深深觸摸到其他同工的心,拯救了面臨四分五裂的內地會,並成為邁向更偉大事工的門檻。
六.他們必得安慰
1.其實哀傷不是人類的產物,而是上帝的特權,當人在哀傷中,神看他為自己的同伴,所以祂靠近傷心的人。哀傷是上帝的特權,所以當那些尊貴的人哀傷時,他們分享了神那王者的尊貴,成為一棵大樹,使許多人得歇在其蔭下。
2.為自己哀傷,使人預備好迎向神的安慰。那不只是紓解哀傷感覺的安慰,更是聖靈的提升,為大衛帶來清潔的心、正直的靈,使他能帶著極大的愛慕仰視神的面,聖靈滿溢他生命中,他得著救恩之樂,得著樂意的靈,使他與神聯合(參詩51篇)。
3.為自己哀傷,使彼得經歷一場新生的喜悅,他在三次否認主的大失敗後,發現迎著他的是主充滿恩慈與同情的眼光(這正是憂患之子王者的尊貴表現),他出去痛哭,眼淚洗去他的傷痕。不,他的傷痕可能跟著他一輩子,大衛失敗的傷痕也是,但那是神奇妙的恩典,保守祂的孩子留在哀慟中。「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4.為別人哀傷,則使我們認同神的心腸,也因此與祂的尊貴有份,在這不住往下墜落的世代中,成為一股力量,吸引人流歸神的山;轉化這世界,使人能碰觸到天。國語、特別是台語,將愛與疼說在一起。有人說,傷痕成為神與人相交的一吻。人受傷時,神安排了身體的機能,會立刻著手修補療傷;當神自己哀傷時也立刻會開始自我療傷,有王者尊貴的人也是如此。哀傷、疼痛本身就是一種醫治與安慰,就像一位平凡的婦人說的:「吃苦是好的,將來想起來是甜的。」
5.願主賜我們一點東西,使我們能被保守在哀慟中,使我們持守謙卑,不輕看人,能寬容,有恩慈。在生命中作王的人,擁有天國的人,都是在哀傷中有喜樂,且是極大的喜樂,屬天的喜樂。他們也會在喜樂中,有一種謙卑的哀慟,保羅在腓立比書四章中將謙卑與喜樂聯結在一起。當你歡樂時,不要過頭了,停下來有點感恩會有幫助。非必要,盡量避免說太多話也有幫助。
《4溫柔:八福3》
一.溫柔的意義(太5:1~5)
1.耶穌基督在世上一起頭教導的事,聽起來跟這世界的觀念多麼不同;祂說福氣與快樂都是臨到那些虛心(靈里貧窮)、哀慟、溫柔的人。今天世界卻教導你如何充滿自信,如何在競爭中勝過對手。有些人覺得主耶穌這些教訓不合常理,不合潮流,不實用;人會這麼想也是有些道理的,因為事實上神的兒子並不來講世界上的事,祂是在教導天國的事。你覺得這些教訓不合潮流,正因你所思所想都是屬世的。
2.但這不是說它們在世上行不通,不,你實行這些也許在世人看來是愚拙的,至終卻將證明是能長久站立得住,甚至影響這世界的。有些父母說:「我那孩子那麼老實,在社會上會吃虧。」但你看亞伯拉罕,他在羅得相爭時讓羅得,讓撒拉安排夏甲給他,後來又讓撒拉趕出夏甲與以實瑪利,然後不質疑地預備要將以撒獻上。剛開始看起來是羅得佔便宜,他得了肥美的地;但最後吃虧的是汲汲營營的羅得,得地土(產業)的是亞伯拉罕!主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3.主所說溫柔,並非指天生的溫柔,或是刻意裝出的溫柔。有時這種人會在你沒想到時有非常硬的表現。我認識過一些人,看起來非常溫柔,講話也是,卻有一些固執的表現,使他旁邊的人抓狂。
4.亞里斯多德認為:「溫柔praus是:在適當時發怒,在不適當時從不發怒。」E.g.SmithWigglesworth最溫柔,勝過脾氣,但對仇敵的作為,像疾病,卻會大怒,而發出能力!praus是用來形容一馴服了的野獸,或受管制的牲畜,亦即「每一種天性、每一個衝動、每一樣慾望都在控制之下。」主所說的溫柔顯然不是叫每一個人都變成小貓咪。你原來也許像一匹野馬,任意賓士;甚至像一頭野驢「慣在曠野,欲心發動就吸風,起性的時候誰能使牠轉去呢?」(耶2:24)這是神用來形容祂百姓的話。
5.但如今神使我們被馴服了,我們仍是一匹馬,但能在神手中榮神益人了。像摩西,顯然是個有豪俠之義者,但神沒有使用他天然的力量;等到在曠野鍛煉過後,摩西成為最謙和的人。但《摩西五經》中的摩西絕不是只小貓咪!他充滿神的大能站在法老面前,也站在百姓面前。
6.虛心,是人看見自己、看見神,知道人的本相,認識並接受了自己原本的地位,使他覺得需要神,不能倚靠自己。慕安得烈在《謙卑》一書中說:「謙卑不是一種我們要帶到神面前的東西,也不是祂要賜下的東西;謙卑乃是意識到自己毫無所有,真正看見神是一切,遂讓路以便讓神成為一切。」
7.但溫柔則是人天性被神馴服,生命被製作過之後的光景。虛心是一種神的啟示,可能藉著一個光照,也可能藉著一個對付,人若接受了、降服了、心領神會了,就會帶著虛心行走於世上。但溫柔是一種人的操練,是人跟神合作,決意要治死己生命,以至於對神、對人都能有一種柔軟的態度。其實謙卑也一樣是可以操練學習的,主說祂心裡柔和謙卑,叫我們負祂的軛、學祂的樣式。謙卑雖是裡面的一種啟示、認知、降服,但有時可以藉著外面的姿態,帶動裡面,來成就謙卑虛心。
二.負主的軛學祂樣式(太11:29)
1.你渴望成為溫柔嗎?主教導我們說,要去負祂的軛、學祂的樣式。負軛不一定使人變得虛心,或許還使他更覺得自己付很大代價,自己所做的是很有價值的。因為虛心是神的啟示,是一種看見。但溫柔是一種生命的操練,藉著負軛,藉著行原來不那麼願意行的,一旦我們願意降服,就會成就溫柔在我們身上。能從年幼學習這個是多麼好的事,耶利米說:「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哀3:27)
2.溫柔或許不是世界推崇的樣式,卻是天國的樣式,是主的樣式,你要像耶穌,必須追求這項天國的質量──溫柔。主耶穌從不輕看卑微的人,祂對待他們正如對待其他人一樣。像祂停下來幫助衣衫襤褸、又臟又臭的瞎子巴底買,就像祂花時間幫助公會成員尼哥底母一樣。
3.主耶穌責備拒絕祂的法利賽人,因為他們是教法師,卻能說不能行,假冒為善;但祂善待拒絕祂的撒瑪利亞人,因為他們不認識真道,祂遇見釘祂十字架又嘲笑祂的人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我們能不能用同樣態度對待拒絕我們、反對我們的人?主以恩慈對待犯淫亂的婦人(約8章),當我們自己還常活在情慾、脾氣中時,如何對待陷在情慾中的人,如何對待同性戀者呢?
4.雅各將溫柔說成一種智慧,而真實的智慧應該是溫柔的(雅3:13~18)。「智慧主要的目標,是使人可以忍耐無知之人的愚昧。」(PopeXystusⅠ)有人說:「有兩種無價的智慧,一種是及時說出合宜的話來,另一種是及時閉口不言。」這跟溫柔的意義很接近。
5.司布真論到脾氣說:
1)脾氣是暫時的瘋狂。
2)我既然成為基督徒,就沒有權利讓脾氣住在我裡頭,如同沒有權利讓魔鬼住在我裡頭一樣。
3)人生氣時,向著別人有何等尖刻的思想啊!他們藉此殺人千百次,那一瞬間的罪,很快被我們自己所忘記,但神並未忘記。
4)你問:「一個人怎能控制得住自己的脾氣啊?」我說:「一個人怎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呢?」若神的恩典在這事上不足以束我們的腰,那麼神的恩典還能做什麼呢?
6.彼得是個常與同儕比較爭先,也常能勝過同儕的人,但主不時教訓他、糾正他,神又允許他大大失敗。五旬節那日他被聖靈充滿,後來彼得成為一個頂溫柔的人。在保羅公開指正他之後,他在他的書信里公開肯定保羅書信的價值(彼後3:15~16),而他所推崇的保羅書信裡頭包含了指正他的記述(加2:11~14)!
7.大衛對神說:「你的溫和使我為大。」(詩18:35)神的溫柔能改變人的生命,也能改變世界。像印度德蘭修女帶著主的溫柔謙卑服事窮人,她因著多多與神同在,生命充滿了溫柔恩慈,但當她面對真理議題或是一些領袖時,像她的主一樣言詞犀利,無人能敵。那是真實的溫柔,她因此改變了世界。你說世界還不是老樣子,不,世界上有許多人因著她生命完全不同了,世上沒有哪一個政治人物、歌星能這樣改變人的生命的。
三.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
1.詩篇37:11說:「但謙卑人必承受地土,以豐盛的平安為樂。」謙卑與溫柔一向是在一起的,謙卑人通常是溫柔的,溫柔的人也通常是謙卑的。大衛提到承受地土,說的不是地上的產業,而是豐盛的平安與喜樂。溫柔的人,知道打理自己的心,活在平穩安靜中,不煩躁、不受脾氣轄制(不是沒有脾氣)、不被嫉妒管控(不是沒有嫉妒的試探),那是真實的產業。
2.陶恕弟兄A.W.Tozer在他寫的《渴慕神》中說:「一個柔和的人,並不是因自卑而成為一個膽怯的人。毋寧說,在德性中他乃是如同獅子般的勇敢,和參孫一樣的有力,只是他不會幹愚蠢的事情。他已經接受了神對於他生命的評價,他知道他就像神所說那樣的軟弱和無所倚靠。相反地,他同時知道自己在神眼中比天使重要,在他裡面,他沒得著什麼;在神裡面,他有一切的一切。這就是他的座右銘。他清楚知道,這世界看他絕不會像神那樣看他,他也不再理會這世界如何看他。他非常滿意地安息下來,讓神來決定他的價值。他會忍耐等候那一天,每一樣東西都要得到真實的標價,那時候義人要在他父的國里發出光來。他只願意等候那日子的來臨。同時,他得到了使他的心享安息的地方,他以柔和的態度行事,他有喜樂的心情讓神來保衛他。以前那種為己的爭鬥已經過去了,他得到了柔和所帶來的平安。」
3.溫柔使我們不會井底觀天,孤芳自賞,乃知道神產業的廣大,即使別人跟我樣子不同,作法不同,也可能是神的作為,我們也能欣賞稱讚。這就使我們的產業不侷限在自己的一份,也能跟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長闊高深,一同在光明中得基業。多年前主使我學會這功課,用寬大眼光看神的國度,雖然自己小心走在主所量的窄路上。我的心變得寬廣,覺得別人擁有的產業是「我們」所擁有的,保羅說:「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林前12:26)而且主有時量給我更寬大的門,使我能服事其中一些人。
4.溫柔使我們會去注意、去得著邊緣地帶的人,包括那些貧窮人、困苦人、受患難的人、街頭流浪的人、在社會上遇見異樣眼光的同性戀者等等。溫柔使我們會再思社會或我們的天性對這些人的評價與感受,使我們與主有一樣的心腸。主在世時常在意這樣的人,並得著他們,我們也可以得著他們,這是天國的產業。
5.溫柔的人已學會一件事,就是神完全掌權,現在的得失不一定是要緊的,所以不太受外物攪擾,心中常常平靜安穩,那是偉大產業,是神在永恆里的產業。而且因此身體更健康,能活更久一些,有更多年日可以多得地土,多得產業。箴言11:17說:「仁慈的人善待自己。」
6.溫柔的人,因為愛心有見識,不會固執己見,死守傳統背景,守舊頑固;雖自己有原則,卻能向人鬆手,能安靜微笑地看著你的丈夫、妻子、孩子、同事、同工、一個未信主的人等等,甚至欣賞他們,無論他們弄出什麼你的天然並不喜歡的事來。那樣,你將得著許多人,而且你自己將得著完滿的安息為產業,那是神所應許的美地。
7.當我們還像野馬時,雖然自由無拘束,力量強大,但不能集中成就什麼事,或是成就的事又被自己所毀壞了。但溫柔的人,像被馴服了的野馬,能在戰場上賓士,勝過仇敵,能在原野賓士,負重物,成為許多人的祝福。「溫柔的人有福了,快樂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5飢渴慕義:八福4》
一.缺乏與滿足(太五1~6)
1.人類最大的快樂之一,乃是人生而有一種不滿足的感覺。我們會餓會想吃,美味的食物帶給我們多麼大的滿足跟快樂呀!我們已經有不少衣服,當人再送我們一件,我們還是非常高興。(尤其許多姐妹們是「飢渴慕衣」的!)我們想住在更好的地方,現在也變得很方便。
2.但人類最大痛苦與禍患之一,也是這種不滿足的感覺。我們想生活得好一點,可能就去走旁門左道,或是去賭,最後弄得家破人亡;有人娶妻生子,後來開始貪戀別人的妻子,弄得家庭破碎,帶給社會大問題。國家的領袖不滿足於權力與財富,就發動戰爭,帶來多麼大的悲劇與痛苦。其實人類最大的缺欠是:「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我們墮落失了神的形像,生命沒有射中紅心,沒有達到神造我們的目的。這也是一切帶來禍患之飢渴的根源。
3.主耶穌將我們人類裡頭的飢渴,引到正確的方向,祂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快樂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主知道我們要的是福氣與快樂,但主沒有要我們渴慕福氣與快樂,或者說祂沒有要我們優先追求這個;祂乃是要我們優先尋求義,自然會帶向福氣與快樂。因為義是福氣與快樂的源頭。希伯來書論到基督自己說:「你喜愛公義,恨惡罪惡,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樂油膏你,勝過膏你的同伴。。」(來1:9)
4.一個病人當然盼望解除病痛,但如果他一切所想的就只是要除去病痛,可能就有危險。就像你覺得身上痛,醫生給你開了嗎啡,然後說:「不痛了吧!沒事了!」那痛至終還會再來,而且可能演成嚴重的疾病!好醫生不會只解決你當前的痛,而會解決病根。其實痛是神使我們知道危險的警戒信號。E.g.痲瘋病人神經系統被破壞,不知疼痛,所以常使自己受更大傷害,有些人甚至表演玩火!
5.基督徒若只追尋快樂舒暢也是危險的,有人從一個聚會跑一個聚會,追求一些經歷,尤其大場面更容易有感動的感覺。但主清楚說哪一種人會得著真實的滿足快樂,乃是飢渴慕義。
二.義
1.義是正正噹噹的行為,是對的,飢渴慕義包括了渴望做對的事,也喜歡人做對的事。當你給小孩說故事時,盡量多提正面的、美好的,少提負面的、邪惡的;因為小孩(其實許多大人也是)傾向模仿,過於以意志選擇是非。
2.當小孩做了對的事時,即使你看來很有趣,也不要笑他,他可能會不敢再做那樣的事。當人做了對的事,至少動機是好的,即使做出你不高興的事,也應當稱讚他、肯定他。稱讚肯定甚至獎賞,會幫助人想做對的事。有些母親就是這樣待孩子,那時孩子會因使媽媽高興、能得稱讚而做對的事,長大後則因為知道是對的而去做,信主之後則因討上帝喜悅而做。
3.而當人做錯了事又認錯時,你要放手,那會鼓勵他誠實,不會遮掩他的過錯。我從神在拿伯的事上如何對待亞哈王,學習這個法則,多年用在治理教會上。
三.飢渴慕「義」
1.巴克萊指出主在這裡講到的飢渴慕義,是一種對完全的義的飢渴,而不是部分的義。義不只是指著義務,不求賞報的服務,像義工、義交、義消等。其實有許多這種似乎不求賞報的義務舉動,背地裡卻是爭名奪利的。主指出有些人在做禱告、禁食、或賙濟人等這些美好舉動時,動機卻是求人的稱讚(太6:1~18)。
2.主所講的義也不是江湖道義,只注重江湖道義的人定規會向某些人有義,對另一些人卻沒有義。像「水滸傳」之類的書,將江湖道義美化了,(我想其中有些好漢若生在今天,我們大概不會喜歡他做我們的鄰居!)其實如果你不是這些道上弟兄利益所及的同道,可能就會是受害者了。
3.中國人將義與忠放在一起,但神所說的義不是忠臣不事二主的忠義,但以理在改朝換代之後,仍被委以重任高位,因為他是服事百姓的,是對人民有益的。古代的君王或獨裁者要的卻是自己的權位,所以強調不事二主;而今天的政客也不脫其窠臼,其實如果照他們口中所說,人民才是主,那麼改朝換代或是政黨輪替,為何不能用對百姓有貢獻的人呢?哪裡有不管黨派,全心只為民服務的人呢?
4.義不只是「正正噹噹的行為」,不只是遵行規條,那有可能變成自以為義。義也不只是沒有做錯事情,還必須完全得著潔凈,脫離罪,並蒙神悅納。神造我們是有目的的,在神那裡我們的生命是有個藍圖的,主期待使我們被模造成祂的形像,沒有達到這個就不會蒙神悅納,就是罪,就沒有射中紅心,就不是完全的義!
5.所以你必須渴慕明白神的道,遵行祂的道。像大衛為什麼成為合神心意的人,又成為被神稱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呢?因為他渴慕神的道,甚至將之作成詩來吟唱,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吟唱。像詩25,63篇等。一個飢渴慕義的人,必然是個渴慕神的話的人,他們的心變得很專一。要學習遵行神的道,像常常喜樂、不發怨言、凡事謝恩、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等。這些都會矯正我們生命中扭曲了之處,不合神心意、沒有神形像之處,也就是將神的義帶給我們。有一天新婦將穿上的光明潔白的細麻衣,正是「聖徒所行的義」(啟19:8)。
6.其實聖經中講到的神的義是更完全的,因為神使耶穌基督自己成為我們的義(林前1:30)。我們靠自己不能完全達到神的義,所以主自己來成為我們的義。聖經中神的義是有位格的,你要被神稱為義,不但要遵行神的道(太5:17~20),而且要藉著信心接待耶穌,讓聖靈將祂的生命吹在我們裡面。
7.然後你要常親近祂,住在祂裡面,讓祂常充滿在你裡面,這樣祂自己要成為你的義。所以飢渴慕義不只是渴慕神的道,也是渴慕主自己,渴慕祂的同在。亞伯拉罕是最好的榜樣,也是聖經用來做我們稱義的典範的;他向羅得有道義,向神有信心的義,他又注重親近神,以致成為神的朋友!
四.義者,宜也
1.義不是一般以為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中國古人說:「義者,宜也。」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我常覺得,神以祂的智慧將絕對的對錯、是非、律法,濃縮在十條誡命里了,其他我們生活所遇,常是要以智慧,依人事時地來分辨合宜否,有時要知道的是優先次序,像保羅在林前七章說:「與其…寧可(倒不如)…」。
2.飢渴慕義應該包含對這樣真理的渴求。比方,性是上帝造的,是美好的,但婚前的性就會變成有傷害的、痛苦的。也要認識「時代良心」,比方你的時代對服裝合體統的標準,在你祖母的時代可能是很驚世駭俗的,那麼你是否應該用另一個眼光來看你兒女對服裝的標準呢?
3.又比方才差不多一百年前,中國人對妻妾的看法跟今天已有很大差異,那麼主耶穌針對當時人對婚姻的態度(特別是猶太拉比的教導),對休妻(離婚)作出了教導與禁止;但今天有那麼多婚姻暴力,你能因為不是外遇,而是主未提及的婚姻暴力,就禁止人離婚嗎?
4.我們也要認識,主不許我做的事,不一定不許別人做,你要分辨哪些是絕對的準則,哪些是因人事而異的。也要認識人成長的過程、次序各有不同,使我們能傾聽、體貼,以恩慈相待。認識不同文化,在良心、背景、習俗上,都各有不同,這是作異文化宣教不能不注意的事。
五.基督是我們的義
1.保羅將是非標準最高準則,歸到基督身上。義的極致是有位格的基督,保羅說:「神使祂成為我們的…公義…。」(林前1:30)他自己是這樣實行的,他說:「我指著信實的神說,我們向你們所傳的道,並沒有是而又非的。因為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總沒有是而又非的,在祂只有一是。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林後1:18~20)
2.所以保羅竭力追求,要遵基督而行(西2:6),要叫基督的平安在心裡作主(西3:15),立志要得主喜悅(林後5:9)。一個飢渴慕義的人,也會是渴慕主自己的人。神既然不是給我們一些規條,就成為完全之義的準則,而是將祂兒子給了我們,所以天國子民所追求的,是要更豐滿地得著基督。慕迪說:「我們都是有裂縫的器皿,除非一直靠近活水泉源,否則不會常常被充滿。」
3.為此你會花時間親近祂、等候祂,竭力維持心中平靜安穩,因主住在安息的心裡。你會留意遵行主的命令,常常喜樂、不為明天憂慮、不批評論斷等等,因為這使我們跟基督的心意相和諧,能住在祂裡面(約壹3:24),使我們能更貼切地遵祂而行,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是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啟9:8)。
4.這世界正竭盡心力,推陳出新地發明各種誘人眼目的事物,許多人跟在流行後面;惟願主將跟世人不同的、這個神聖的渴慕放在我們心中,這是屬天子民的樣式。費伯FrederickFaber(詩歌《啊耶穌耶穌》的作者,《頌讚詩選》31首)對於基督的愛極其熾烈,幾乎要把自己吞滅了。這種愛在他裡面燃燒,如同一種甘甜而聖潔的狂熱,又如同熔解的黃金液一般,從他口中流了出來。在他的一篇講章中他這樣說:「我們在神的教會中,無論面向那一個地方,都有耶穌。祂之於我們,是一切事物的起初、中間以及終結。…祂是祂僕人的一切;凡是良善的、聖潔的、美麗的、可喜樂的,主耶穌就是。…永恆無窮的時間,都不足夠叫我們認識祂的一切,或是稱頌祂的一切作為。不過,這些都不要緊,因為我們可以時常與祂在一起;此外,我們沒有其他願望。」
《6憐恤:八福5》
一.憐恤(太5:1~7)
1.有人說前四福都是講到我們個人裡頭的質量,現在開始論到我們對人如何。但其實前面四種福也影響與人的關係,而憐恤人仍然是說到一個人裡頭的質量,而非只敘述表現在外的行為行動。
2.鍾馬田說,憐恤並非指著一個人很隨和,覺得每一個人有神所賜的自由與尊嚴,我們不應給他什麼要求,「有什麼關係呢?讓他去吧!」他從不或很少糾正人(但他可能會批評不是這樣待人的人,至少用很隱諱的方式來批評),他蠻討一些人喜歡的,常被稱讚是很有愛心的人。這不是主自己的生命質量,當然也不是主在此所論的天國質量。事實上主耶穌在世上時,最突出的表現之一,就是祂如何責備法利賽人,如何叫門徒因被糾正而臉紅!祂有恩典也有公義。
3.憐恤、憐憫、同情,都是主生命的質量。希伯來文此字的意思是「進入人內心深處,使我們可以藉他的眼光來觀察,藉他的見解來思想,以他的感覺來感覺事物。」所以這比情感上受波動的同情深刻得多。英文的「同情」(compassion)源自希臘文兩個字的組成:sun(一同)跟paschein(受苦或體驗)。也就是跟另一個人一同體驗甚至一同經歷受苦。
4.當然最好的榜樣就是主自己了,在舊約時代祂看見百姓因悖逆的罪而受苦,先知說:「他們在一切苦難中,祂也同受苦難。」(賽63:9)道成肉身則是主的憐恤最偉大的行動!祂看見長大痲瘋的,就動了慈心;但祂不是高高在上地表達憐憫,乃是體察他那受傷的心靈甚於身體的惡疾,而伸手摸他。
二.人普遍缺少憐恤
1.憐恤人似乎不是太難的事,我們似乎都有同情心;但其實憐恤人是人類最缺少的天國質量之一。自私是墮落的人類最主要的表現之一,我們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實應該說:「人專為己,天誅地滅!」即使天地不殺你,你的結局也是至終要墮入永遠的黑暗中。
2.你今天在世上,每天只將你的關注放在自己身上,就是在對別人好、對別人表達同情時,仍是為私己的名利。今天你身上多少被財富、名聲地位、光鮮的服飾外表、刻意學出來的禮節應對所照亮,事實上還包括神恩典的光照著你,使你不覺得自己在黑暗中。但有一日來到,這一切都將離你遠去,連神恩典的光也哨子吹響,「終場時間到!」(當然那日天使不是吹哨子,而是吹更震憾人心的號筒!)你將發現你裡頭是何等黑暗。主說:「我知道你們心裡沒有神的愛。」(約5:42)
3.而且你沒有讓愛在你生命中掌權,你仍留在自私當中。老約翰說:「恨弟兄的是在黑暗裡!」(約壹二9~11,三14)悔改你的自私吧!從自己裡頭起來,張開眼睛看看你旁邊的世界,嘗試用別人的立場、感受來感覺,好讓主將憐恤人的美好質量吹在你心中。這是最值得恭賀的福氣,是最大的快樂。
4.有些人甚至得救了,主仍無法使他進入這偉大的質量中,所以主只好允許他遇見苦難,好使他能同情。連保羅這樣甘心放下身段,放下自己,去擔當別人的事的人,主也使他遇見超過常人的苦難。他在林後一章中提到這事。他又說他是為教會,要在肉身上來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西1:24)。
三.真實的憐恤(西3:12)
1.憐恤似乎不難,你在餐廳吃飽喝足後,出來見一乞丐,丟個銅板給他。但這是出於憐恤嗎?憐恤不只是施捨一點東西,而是生命的一種質量,是天國子民常穿在身上的衣袍;他們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
2.神憐憫如塵土的人(詩102:13~14,103:13~14),祂並不因比我們強大而威嚇我們,或要求我們讓祂。在基督教世界裡,比較會有一個習慣,就是大車讓小車,車子讓行人;我們東方非基督教世界,即使立法也很難使人有這習慣。天國子民也應該像神一樣,憐恤那些能力不足的人,不太聰明靈巧的人,看起來容易被人責罵輕看的人。讓我們留意對待這樣的人,以微笑鼓勵,忍耐他的笨拙與遲慢。
3.神憐恤罪人,主知道撒該隱藏在可惡的外表裡頭,是一顆多年受傷、飢渴的心,祂以恩慈得著他的心。主憐恤因著人類的罪與千古的咒詛,而流離失所、如羊沒有牧人一般的罪人,幫助他們,並要我們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作祂所作的事(太9:35~38)。E.g.十年前Iowa州一個優秀的中國留學生盧剛,殺了毫無冤讎的同學與女副校長。她是中國宣教士之女,平常很愛護中國學生。在全美瀰漫著反中國學生的氣氛中,她的兄弟用她遺留的錢財,成立一個基金會,要幫助東方學生的心靈輔導。還特別寫信給盧剛的父母,安慰他們。這些都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他們是屬天的子民。
4.父母不要嘲笑你的小孩,你長大了也不要藐視你年老的父母。忍耐他沒有用公筷,甚至夾食物給你的小孩,忍耐他講重覆的話,忍耐他不懂新科技;要常提醒自己,你小時候他們怎樣照顧你。婆婆要想到媳婦是外來的人,你一點責備或挑剔,都會帶給她惶恐或受傷,要記得你也曾為人媳婦;罵一下女兒沒關係,不要輕易罵媳婦。作媳婦的要想到婆婆年紀大了,可能會缺少安全感,怕失去兒子,所以要格外尊重她,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地孝順她。
5.憐恤會使我們尊重窮人,而不只是同情他們,施捨什麼給他們(約壹3:17)。E.g.一位被主重用的弟兄,提到他十歲時跟父親一起走在紐約街上,遇見一流浪漢乞討,他憎嫌地避開。父親給他一塊紙鈔,要他回頭拿給他,並且要鞠躬說:「我奉基督的名為你祝福。」那位乞丐摘下帽子,也鞠躬說:「我奉基督的名謝謝你,為你祝福,小紳士。」印度德蘭修女不但服事窮人,而且住在他們中間,稱他們為YourPoor,或HisPoor,如同在稱閣下、殿下、甚至陛下一般。
6.有時我們會為了一個遠大目標,整體的利益,業績,而忽略了一個按神形像受造的人。我們也容易為了某個屬靈服事的責任,而輕忽了發生在我們面前一個人的需要。主為此說了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路10章),那是憐恤最好的例子之一。你不需要為了世界某處還有飢餓的人,而不吃飯(除非主給你一個特別的感動,也許要託付你一個能真實關懷他們的責任);但你身旁偶然遇見的需要,主希望我們有同情心,且有真實行動。
7.憐恤會使我們學習愛心要有見識(腓1:9),常常想,如果我是他會如何。在公眾場合講話聲音小一點,入夜放低音響音量。聚會時走進來一位新來的人,或是你旁邊坐了新來的人,你會以微笑使他放心,留意在他不熟悉之處幫助他。他不一定因此會繼續來聚會,但至少你沒有留下絆腳石,也許還撒了美好種子。
四.必蒙憐恤
1.我遇見年長的,或是軟弱有需要的人,會儘可能幫助他們,體貼他們,心中有個沒說出來的祈禱:「願我年老的父母有需要時,也有人幫助他們,尊重他們。」
2.主的兄弟雅各曾經不認識神的兒子,曾經不明白屬天的事,但多年浸沐於主的道以及主的同在之後,晚年成為頂有憐憫心的人,他說:「我的弟兄們,你們信奉我們榮耀的主耶穌基督,便不可按著外貌待人。若有一個人帶著金戒指,穿著華美衣服,進你們的會堂去,又有一個窮人,穿著骯髒衣服也進去,你們就重看那穿華美衣服的人,說,請坐在這好位上,又對那窮人說,你站在那裡,或坐在我腳凳下邊,這豈不是你們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么?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神豈不是揀選了世上的貧窮人,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祂所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國么?」(雅2:1~5)
3.雅各又說:「因為那不憐憫人的,也要受無憐憫的審判,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雅2:13)這是一個多麼大的安慰啊!當那日我們站在審判台前,想起我們一生諸多虧欠時,若是主能說我們曾經如何帶著憐恤人的生命質量活在世上,這些將為我們受的審判說話,使我們能向審判誇勝。主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快樂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4.主又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6:38)你說你不需要人憐恤,但你所愛、所關心的人可能需要,你那年老的父母,或是有身心障礙的兒子,或是遲鈍不靈巧、容易被欺負的弟弟,你如何量給那些有需要的人,神也必這樣量給你所關心、為他們禱告的人。
5.你說你不需要人憐恤,但你很可能有一天需要的,我們如塵土的世人、我們每一個人,至終都是需要得憐恤的。但願到那時,我們遇見不是神的審判,而是憐恤,如果我們曾經憐恤人的話。「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快樂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7清心:八福6》
一.必得見神(太5:1~8,來12:14)
1.聖經頂希奇的一件事,就是宣稱人可以看見神!我認識一位女宣教士說她年幼時看見主,趕快去拉母親的衣襟,以為主再來了。小孩能這樣看見神(常發生在敬虔安靜的家庭),對他一生有很大影響。但不只小孩能看見神,有些大人也看見神,並為他們自己甚至為許多別人帶來祝福。
2.最偉大的例子是大數掃羅遇見主的故事(徒9,22,26章),那件事徹底改變了保羅一生,改變了教會歷史,也大大改變了人類歷史。他看見大光,聽見聲音,我們不知道他是否看見一個人的形狀,可是他知道那是主。在這異象中,同行的人也看見光,卻未聽明那聲音的內容。
3.但聖經所說我們可以看見神,主要並不是指著這種肉眼看見的情況,或是特別的異象,那是少數人經驗的;新約聖經講的看見神主要是心靈眼睛看見的,那並不比肉眼看見較不真實或較不希奇。事實上主將這樣的看見,說成是祂賜給那些愛祂之人最奇妙的賞賜(約十四21)。保羅得救多年後,見證他裡頭有極大的榮光,勝過摩西在山上所見,所說的就是這種看見。榮教士常在聚會中說:「耶穌在這裡!」那時我們幾乎可以真的看見耶穌在那裡。今天在我們聚會中也一樣,並沒有比那時差;當聖靈澆灌下來時,你幾乎抬頭就可以看見祂,你知道祂在這裡,甚至有人一進來就開始哭。
4.其實聖經說:「從來沒有人看見神。」那是指著沒有人看見神的本體,那是多麼奧秘,多麼榮耀的。但聖經接著說:「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耶穌基督到世上來時自己說:「你們看見我就是看見父!」現在耶穌復活升天,我們看不見祂了,祂不在世上了;不,祂應許說祂要差聖靈來,我們將可以在聖靈中再看見祂!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那種心靈的看見。
二.清心的人必得見神
1.但顯然並非每一個人都自然地看見神,希伯來書12:14說:「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不是神故意躲起來不讓人看見(如果祂真如此,人無論怎樣尋找必尋不見!),而是人不聖潔,以致將神遮住了。為此神的兒子來,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罪孽,使我們信靠祂的人,心得潔凈,能看見祂,展開生命的新樣式。
2.你也要這樣來求告祂,投靠祂。祂很樂意除去萬國蒙臉的帕子(賽25:7、林後3:14~18),事實上祂渴望我們能脫離罪所帶來的咒詛跟不幸的命運,能看見祂,並看見祂為我們預備的是怎樣的豐盛福氣(弗1:17~19),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是神藉聖靈賜給我們的(林前2:9~10)。
3.我們要再進一步講,即使一個基督徒,仍然可能並未常常看見神;不是你得了基督寶血潔凈,就能時常活在主顯現的榮光中。主耶穌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主潔凈了我們的心,但你必須繼續倚靠祂,不使你的心再被什麼事物玷污了。要常讓基督的救恩洗滌我們全身,但你必須不時地洗腳,潔凈你在世俗所沾染的污穢與灰塵(參約13:10)。
4.舊約時代百姓進到會幕聖所朝見神,先要經過門,要放下世上的活動,來聚會來聽道;然後經過祭壇,這是獻祭牲之處,代表基督的救贖;然後還要經過洗濯盆,不時得潔凈。我們已經得救的基督徒,在世度日最要緊的事可能就是追求清心了,箴言4:23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生命的泉源)是由心發出。」
三.追求清心
1.我們身上有許多窗口,像眼睛一睜開,就彷彿打開一扇窗,許多事物盡收眼底,也進到你生命中來。E.g.有一次我們在日本,臨離開前我們夫婦從東京搭新幹線到大阪,兩個人都閉著眼休息,忽然我的妻子醒過來,看到窗外一座漂亮的山,山頂積雪,我也醒過來,她指給我看,我說這一定是富士山,想一想位置,確實是。我們去日本多次,這還是第一次清楚地、近距離看見富士山呢!
2.有些人忽然發生意外而失明了,才發現他身上另一扇窗,以前都不曾敏銳地使用之,就是我們的耳朵。突然地,他好像開了另一扇窗,進入另一世界,聽見許多過去從未曾留意的事物。又像海倫凱勒,眼睛、耳朵的窗戶都是關閉的,但上帝在她生命中打開了別的窗戶,領她也因此使別人一同進入許多奇妙領域中。
3.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還有個偉大的窗口,就是我們的心,不完全是心臟,就是心,似乎不完全說得上來,卻是真實的。我們會說痛心、擔心、煩心、扎心、艱苦心,也會說心得安慰、心滿溢喜樂、心中有愛。我們的心這扇窗如何能敞開而明亮呢?主說,當人喜愛神的話,往祂命令道上直奔時,他的心就得以開廣(詩119:32,希伯來詩可以對調來讀)。而主在這裡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4.我們若尋找感官刺激,像電影感人的情節、節奏輕快的音樂、震憾你的身體與心靈的重金屬音樂、毒品,這些都是仿造天堂的;甚至那些奇妙感人的見證,發生在你面前的神跡,都不見得會使明亮愉悅或是看見神的歡愉,長留在我們生命中。惟有當這一切止息了,我們進入真實的安靜,在平淡甚至荒漠曠野的感覺中,神在其中,或者說我們才真實與神面對面,看見祂。
5.你可以讓你的心充塞著繁忙的工作與壓力、思考與計劃、各樣知識與信息,你覺得裡頭有東西,似乎是豐富的,但那不是神。但你可以在心裡發現另外一個地方,是安靜的、沉澱的,不受外物攪擾;即使有時高昂起來,甚至如波浪翻騰,你的心仍然有一處與神相連,沒有分開。你與神在那裡相會,那是一顆清純的心,使你得以看見神。
6.男人常比較不容易看見神,他們有很多事要注意、要忙碌。以掃每天有許多活動,打獵與戶外活動佔據他的心與許多時間,有成就感;當他覺得飢渴時,像電視廣告一樣,打開一杯冰涼飲料,無限滿足!但主說他是貪戀世俗的,是淫亂的,就是在那裡主說:「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12:14~16)
7.女人比較容易看見神,當門徒想著許多偉大的展望與抱負時,伯大尼的馬利亞只注意主耶穌。主兩次向參孫的母親顯現時,他父親都正忙別的事,沒有看見(士13章)。但男人當然也可以看見神,參孫的父親瑪挪亞雖然錯過主的顯現,但他去禱告,主就再一次給他機會,他這次還是不在場,但他願意隨著妻子去找主,就找著了。
8.當馬利亞注視著主,心緊緊跟隨祂時,門徒們沒有注意主;但後來他們願意花時間等候,不用別的事填補空虛的心,終於在五旬節那天遇見主。彼得說:「我看見主常在我眼前。」(徒2:25)約瑟是個義人,他聽見未婚妻懷孕,卻能不讓忿怒、苦毒、嫉妒充滿他的心,反而帶著虛空、憐憫的心;就在那天他看見主,得以明白真相,改變了他的命運,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讓我們常像但以理一樣,一直看、一直望,直到見有寶座設立(但7:9另譯),直到看見那駕著天雲、在榮耀里顯現的人子耶穌基督(但7:13~14)。「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8使人和睦:八福7》
一.拆毀中間隔斷的牆(太5:1~9,弗2:13~16)
1.使人和睦是神兒子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祂使我們與神和好,為我們人與神之間的深淵鴻溝搭了一座橋。(當然不是祂使神愛我們,乃是神愛我們,差祂兒子來做成這救贖的大工。)
2.主不但使我們與神和好,也使我們人與人之間和睦。祂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我們成為新人,不再以種族、智愚、貧富、身份地位區分人(弗2:13~16,加3:26~28,西3:10~11)。種族問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保羅時代猶太人看外邦人是狗,外邦人當然也不示弱。但真基督徒不再如此,事實上這是用來區分你是否真實活在基督福音中的證據之一。你若看重你因信得救的身份過於地上任何其他身份頭銜,你就不會用種族膚色區分人。
3.人不再以財富區分人,如果你看見天堂,地上的財富你將再也看不上眼。你在地上寶貴黃金,但那不過是天堂的地磚。我想在天堂人不再佩戴寶石珍珠,我們自己要被神製作成寶石珍珠。
4.基督的福音也使人不再以智愚區分人。我講過一個智障孩子,在運動會上回頭幫助輪椅卡住的對手而失去獎牌的故事,他並不智障不是嗎?有一天,主不只是看我們是否忠心,是否能幹,有多少成就;主也看我們是否良善。
5.在基督里所造成的新人,也使我們不再以性別區分人;當然不是說不再有性別之分,但不會有性別歧視,而且我也相信不再絕對區分某種性別不能做什麼的規條。
6.還有,在基督里不再以星座區分人!(參1985年10月的《讀者文摘》。)當東方博士看見嬰孩耶穌之後,就不再管那顆星了;太陽已出,眾星皆暗淡隱退了。你是屬太陽的,是光明之子,人類的命運不再是如星一般的神秘,乃是在日頭的照耀及醫治之下。你若真與神和好,也會與人和好。
二.使人和睦
1.神的兒子來到世上,要為人帶來和睦,這包括使人與神和好,包括使人心裡得著平安,也包括使人和人之間和睦。當我們也留心使人平安、使人和睦時,將與神的兒子站在一起,主說:「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2.留意不要傳話,那是最容易帶來不和睦的事,是與魔鬼同工。若要傳話,常留心聽某人對另一位的看法說法,找到其中美好的、正面的話,找機會不著痕迹地轉述。
3.金碧士(或譯肯培斯)在《效法基督》一書中說:要成為帶給人平安、使人和睦的人,必須先自己內心有平安、有和平。有些人為促進世界和平、為維護人權而流人血,但印度聖雄甘地主張不流血抗爭(他是從聖經中主耶穌學的),後來美國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從甘地學,為著美國的種族歧視而奮鬥。要流血,就流自己的血,後來二人都為此流出自己的血,與主耶穌一樣。
4.內心有平安,也因此使你周遭的人平安愉快,比致力於鼓吹世界和平更有力量、更積極。印度德蘭修女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回答記者的問題,「如何促進世界和平?」「回家去,愛你的家人。」
三.基督在一切人之內(西3:11另譯)
1.基督在一切之內。《AmplifiedBible》譯作inall-everythingandeverywhere,toallmen,withoutdistinctionofperson.《Message》則用FromnowoneveryoneisdefinedbyChrist,everyoneisincludedinChrist來詮釋.你要在每一個人裡頭看見基督,在最尊貴與最齷齪的人身上,都可以看見基督。
2.當教會中有人行出你覺得不對的事時,也許有時我們需要去糾正,甚至責備,但我們仍應看他是有基督的。我們是互為肢體的,會彼此相顧,也不會彼此說謊。他也許講話很沖,但你能否想到他是很認真執著的人?他也許脾氣不好,但你能否想到他是忠心服事的?他也許在聖潔上失敗,但你能否想到他很有愛心?
3.你如果在人身上看見基督,就會對他們有盼望、有信心、有包容、有忍耐。而且你會去禱告。當你開始為一個人禱告,你才停止論斷、抱怨,或著急、惶恐,你的心會安靜下來,並且產生對主的信心。你如果在人身上看見基督,你就會覺得彼此是基督肢體,大家都在一個偉大行列中,都有一個偉大異象,你就會忘記別的,無論個人得失,或是吃了虧,你都會覺得不重要。你會甘心犧牲自己,不讓肉體出來。
4.你如果在人身上看見基督,就不會分門別類,你會看見別的教會的人是親愛的弟兄,彼此真誠相待。你如果在人身上看見基督,你就會常常看見基督自己;因為世上人那麼多!你若常只在你喜歡,或你認為屬靈的人身上看見基督,你將落在狹窄之處;你若在平凡人身上看見基督,你就寬闊,因為世上平凡人那麼多!
四.使人和睦之道
1.有時人以為要達到和睦,就是將不和睦者除掉,將不和睦者殺光。「聯合國和平部隊」就是一個諷刺的名字。用戰爭來止息戰爭嗎?當年猶太人就是期待這樣的彌賽亞,今天許多人也仍是如此,但彌賽亞本人並不這麼做,祂來是要尋找使人和睦的人,那是內在質量,是一個不跟人爭競,而且播散和平的人。
2.使人和睦也不是凡事讓步,有時人促成兩國締結公約,可能因此得諾貝爾和平獎,但那是要這國讓一點步,那國也讓一點步,鍾馬田說,其實這樣並不真的解決問題,只是可能延後了戰爭罷了,像中東以阿之爭就是最好例子。除非我們解決人內心的衝突、分門別類、自私自利、驕傲(來自種族、財富、智慧的區別)等問題,否則不會有真實的和睦。為此,主要將我們作成一個新人,先有一個一個新造的人,才有一個整體的新人,是基督的身體。
3.言語是和睦的關鍵,一個「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1:19)的人,是和睦的人。言語,包括尖刻傷人的話、批評論斷的話、傳舌、閑話,都可能帶來許多嫉妒、紛爭、苦毒、爭鬥。但我們也可以帶來和睦,當有人誤會你、得罪你、背後說你時,你可以這樣想:「總有一天主會使你落在我手中。」不是讓你去報復,而是讓你有機會對他好!這是神兒子作的事,「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4.林肯以美國總統的身份,藉戰爭解決南北的紛爭;其實至終並未完全解決,50年後甚至100年後還必須為種族岐視而流血。但他本人是使人和睦的,他曾說:「我死後,但願人論我時會說,我是個經常拔除莠草,並在可生長花卉之處種植花朵的人。」摩根說:「使人和睦是一種傳播性的品格,它具有八福一切特性,所到之處就帶來和睦。」這正是神兒子在世上所做的,祂稱自己是一個撒種的,在仇恨之處撒下愛,在不安之處撒下平安,在鬱悶陰暗之處撒下喜樂光明。「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9為義受逼迫:八福8》
一.追求義(太5:6,10~12,17~20,44,6:33)
1.當你打開福音書,你會發現神的兒子到地上來時,經常責備法利賽人。他們很有敬虔的樣子,他們留意律法,但他們常只遵守律法中的禮儀條例,卻不夠注意那些內在的道。所以主責備他們假冒為善,只重外貌。
2.有些人讀聖經就因此藐視敬虔的樣子,甚至刻意做出隨便的樣子;或是看見有人嚴謹地遵行神的道,他們會不以為然,甚至嘲笑或批評。但主在這裡講的話完全不是這樣,主說你要遵行神的誡命,而且還應該教訓人這麼做!你不應當只教不做,像法利賽人;但你也不要只做不教,更不要不做也不教!事實上,主說我們的義至少要像法利賽人。
3.法利賽人以外在行為要在神面前稱義是不對的,但主沒有說,我們不再需要有外在行為,只要信耶穌就得稱為義。不,主是要將我們帶入更完全的行為中,藉著信,使我們能行完全的義(參來13:20~21)。
4.主要求我們追求義,而且應將追求義放在最優先的位置上(太6:33)。你追求財富、名位、學識、幸福家庭、享樂,但這一切都不如對義的追求來得急迫。世界上的人如何專心為財富、名位、學識、幸福家庭、享樂而汲汲營營,抓住每一個機會來追求這些,你也應當如此專心追求義,追求遵行神的旨意,追求耶穌自己。
二.為義受逼迫
1.主要我們追求義,祂說我們會因此不缺飲食、不缺衣裳(太6:33);但祂沒有說我們會一切通達,財富滾滾而來,步步高升。祂要我們飢渴慕義,祂說我們會因此得飽足,但那是裡頭的滿足、平安、與喜樂,不是外在的平順。
2.事實上,主要我們追求義,卻又告訴我們說你會為義受逼迫;祂要我們追求祂自己,到祂面前親近祂,遵行祂的道,卻又說你會為祂的緣故受辱罵,被毀謗,人會講你的壞話,甚至逼迫你。
3.這樣,你還要追求主嗎?你還要追求義嗎?主說,你不但還是要追求,而且應當以此為榮, 以此為樂。你為義受逼迫,並不是一件不幸的事、倒霉的事,而是顯明你已經更多從世界《將亡城》出來,更多離開罪惡死亡的道路,更走上屬天道路,更靠近神,更靠近永恆的城邑,更靠近永生的喜樂與榮耀。
4.你看,古代的先知怎樣不隨從世俗,也不隨從許多人都走的潮流道路,他們在他們的時代獨排眾議,常常不被人了解,遇見譏諷,甚至迫害,還有的因此殉道,包括摩西、以賽亞、耶利米等人;但今天他們的賞賜是大的,連猶太人都給他們桂冠。只是主耶穌說,他們讚揚以前的先知,卻仍逼迫今日的先知!保羅說,你若要敬虔度日,就當預備好,因為一定會遇見逼迫(提後3:12)。
三.逼迫的形式
1.逼迫有各種不同的形式,1)人會以你為怪,或將你從他們中間區分出來。其實這正是我們的榮耀,因這表明我們不與他們同奔那放蕩無度的道路,那在世上為名利汲汲營營的生活(彼前4:1~4,14~16)。一個人信了主,遇見朋友,他們說:「哦,他現在信阿們了!」這是恭維的話,阿們意思是真實呢!
2.2)嘲笑甚至辱罵。如果你明白主所說的,就會以此為榮為樂,就不會灰心或自以為走錯了,或是跟人起爭論。
3.3)捏造毀謗的話。戴德生、司布真等人,都曾經歷這些,特別是他們才剛開始被主使用,還未站立得穩時;仇敵想要用牠的尾巴將他們的腳掃離地面!但感謝主,他們都曾站住,沒有被毀謗擊倒,沒有苦毒的反擊,因此今天有多少人繼續從他們一生的工作承受產業啊!現在來想,就知道那些逼迫是榮耀的事,那麼何不在遇見時就這麼想呢!有時神給祂忠心的兒女一個賞賜,就是有一天叫毀謗他的人來求於他,使他能以恩典回報他的惡。雨果說:「那些從不禱告的人,很需要那些常常禱告的人。」
4.4)有時是不公平的待遇。我聽說台灣某個大公司,如果員工不去聽一貫道講論,不容易升遷。5)傷害、毆打、甚至殺害。主從來不曾說,祂的兒女不會遇見這個;你可以在一場大災難中倖免而作感恩見證,但仍不時有基督徒遇見災難而死!有些人在迫害中奇妙地得保全,如但以理及其三友,但也有人殉道,如司提反。我們不知道誰會如何,但我們都應像但以理的三友一樣說:「即或不然…!」
四.哪些情形不是為義受逼迫
1.並非基督徒受苦都是為義受逼迫,都有賞賜。有些情形不是為義受逼迫,1)因犯罪作惡而受苦(彼前4:15)。2)因好管閑事而受苦(彼前4:15)。我們不時會遇見神兒女犯這毛病,比方一位弟兄或姐妹聽說教會某人受了牧師或同工不公義的對待,就到處去講(惟獨沒有去找當事人),或是心中很痛苦,比那個受不公對待的人還痛苦!
2.3)想靠肉身成全(加3:3~4)。加拉太人為福音受了許多苦,但當他們想靠自己來往前,不曉得將一切交託在主手中時,(你只要住在主裡面,讓祂來成全一切;)保羅擔心他們所受的苦會白費了!
3.4)因行事不合宜而受苦,有時基督徒沒有用智慧,只是徒有熱心,結果行事不合宜,因此被人糾正、責備、甚至拒絕,他們到教會來說他們被逼迫,請求代禱,但事實可能不然。你如果常遲到,滿口奇怪的屬靈術語,在不信主的公司環境中動不動就大聲說哈利路亞,那我很難為你禱告說,要主為你受逼迫伸冤。古人說:「義者,宜也!」
五.主給門徒的教導(太10章,耶29:7)
1.主說,要為你所在處求平安。百姓被擄到巴比倫,那是仇敵的國家,那是拜偶像盛行之處,但神沒有叫他們去跟巴比倫敵對,或是竭力去糾正他們,或甚至去作屬靈爭戰來對付,卻叫他們為那地求平安(耶29:7)。不要常以敵對態度看你所在不認識主的環境,你是蒙召來發光的,而不是來定罪的。而且神不但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
2.靈巧像蛇,馴良如鴿(太10:16)。這特別表現在言語中,講話之前先想一下、仰望主一下,讓聖靈賜你溫柔、智慧的話。但以理在巴比倫,不時遇見會違背他信仰的威脅,他卻沒有義正嚴詞地表達他聖潔的立場,說:「我不吃祭偶像之物,我不吃拜鬼的東西!」他乃是溫和地,以抱歉的語氣,求對方讓他不這麼做(但1章)。在另一個場合中,他婉言回答要來殺害他們的人(但2:14)。
3.另一方面,主提醒門徒要防備人(太10:17),祂沒有叫我們刻意一頭栽進逼迫中,故意尋找試煉苦難、受迫害或殉道的機會。比方留意照主所說的去做,不要輕易為人作保(箴6:1~2),當公司有人違法圖利時,要當心不被對方陷害或卷進去,當你的配偶想離婚時,留意法律常識,留意孩子的監護權或贍養費等。
4.當遇見逼迫時,要忍耐,要知道那不是恆久的,要知道有祝福跟賞賜在前頭,主說要歡喜快樂!因為不但是先知,連主自己也受這些對待。我們遇見這些,不容易自動覺得喜樂,所以雅各說「要以為大喜樂!」(雅1:2~4)彼得說:「不要以為希奇,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歡喜。」(彼前4:12~13)學習置身事外,彷彿跟主攜手站在更高的山上,一起觀看你在世上的這齣戲,因為我們本來就屬於另一世界,而不屬於今世。
5.不要怕那能傷害甚至殺身體的,要信靠那位掌管不朽壞之靈魂的神。所以無論環境多麼險惡,要承認主,要忠心。這樣,不但你要得賞賜,那些接待你的也要得賞賜;你要成為主的見證人,成為福音的使者。
《10世上的鹽與光》
一.世上的鹽(太5:13~16)
1.主沒有說,我們要做世上的鹽和光,而是說我們就是。《登山寶訓》似乎不是將重點放在我們應如何做得像個天國子民,而是說當我們跟隨主時,我們的生命就會像這樣。可能主沒有要我們努力想著怎樣作鹽作光,而是當我們活出這些天國樣式時,自然會成為光鹽,我們只要不將自己藏起來,不失去味道即可了。
2.我們是世上的鹽,不是芥茉。有些基督徒急於表現出自己是世上的鹽,開口閉口都是上帝、感謝主等等;稍有一些成功,他就說是上帝的幫助,下一次遇見失敗挫折,不認真去解決問題,只找借口或遮掩;當別人遇見工作上的困難,很快地說去禱告就好了,卻不想自己遇見困難並不每次都這樣。他們常叫尚未認識主的人幾乎不能呼吸,一呼吸就會嗆到,像芥茉一樣。
3.我們是世上的鹽,不是醋。有些基督徒沒有分清楚「神的物歸給神,該撒的物歸給該撒」((參太22:21),他們覺得在世上工作時,優先著重的是讀經禱告傳福音,教會一有活動就請假去參與,在自己的職責上不殷勤,不下功夫去做好,動不動就以「順從神不順從人」(徒5:29)作指標,使老闆、主管、或同事不高興。其實這是一種懶惰,「懶惰人使差他的人如醋倒牙,如煙薰目。」(箴10:26)
4.我們是世上的鹽,不是香煙。有些基督徒在公司擔任主管或是老闆,要求員工參與宗教活動,並藉此決定加薪升遷。他們像在公共場合吸煙的人一樣,旁邊的人都被勉強要吸進他的二手煙!你想想看,如果你進一個公司,老闆或主管是傳統民間信仰的,他要求所有員工都要拜拜,你會喜歡嗎?有人說:「那不一樣,我們所信的是真神。」沒錯,你有時可以「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路14:23),但真理的福音卻不當用職權勉強人。這就像我們不允許人以教會弟兄姐妹為他直銷或推銷保險等的對象與市場,因為若是一般推銷員,人可以拒絕,但自己的弟兄就會不好意思拒絕了。有時就因此帶來混亂或麻煩。
5.主說,我們是世上的鹽,用得合適時是大家都喜歡的,不像芥茉、醋、香煙,都不是所有人喜歡的。你吃到沒放鹽的食物,有時會覺得無味而難以下咽。天國子民在世人中間也應該常常留意使人舒暢,跟你在一起不會覺得呼吸困難,不小心就會被你嗆到。對還不認識主的人,盡量避免使用屬靈術語,將你跟神的關係更多專註於內室隱密處,一旦對外就當以微笑、體貼、恩慈、禮貌、愛心助人,來表現出你裡頭真實生命的能力。我們是世上的鹽,應該使人和睦(可9:50),我們是天國子民,「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西4:6)
6.但以理是美好的榜樣,他清楚分辨將該撒的物歸給該撒,神的物歸神;他在巴比倫王宮活出敬虔的生活,卻能以溫良柔順面對世人,面對各種為難的情況。他作行法術之人的領袖,卻能不勉強他們改換信仰。但我們相信他影響了身邊許多人。他在職責上那麼忠心殷勤,沒有人挑得出毛病來。
7.這不是消極的,事實上當神兒女這樣過生活時,世人會來探究為何這個人(或這群人)與眾不同,他們會來問你盼望的緣由,彼得說:「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而那些沒有主動來探究的人,也會在遇見特別需要時,知道應該找誰尋求幫助與安慰。神正在世上以祂的攝理,在合適的時機使人感覺到人的軟弱與缺欠,而這缺欠只有永恆的事物能填滿,那時他們去哪裡尋找永恆事物呢?在那些有永恆樣式的天國子民身上!
二.世上的光
1.我們是世上的光,但不是刺眼的探照燈,常常要指出人的錯、糾正別人。但一個常「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實為糧,以耶和華為樂,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並倚靠祂」的人,他的公義將如光發出,公平將明如正午(詩37:3~6)。慕迪說:「聖潔的生活帶給人最深刻的印象;燈塔並不吹號角,它只是發出亮光。」
2.我們是世上的光,應該像柔和的公義太陽,其翅膀有醫治之能(瑪4:2)。主的同在會像陽光一樣帶來潔凈與醫治,哈列斯比在《禱告》一書中說:「禱告不是別的,乃只是向主舉起禱告的眼目;禱告不是別的,乃只是躺卧在祂恩典的陽光之下。作基督徒,老實說,就是得以在陽光中佔了一席之地。」當神兒女身上彰顯出神同在時,也會像和煦的陽光一樣使人得造就、得醫治。
3.我們是世上的光,但不是未經臭氧層過濾,帶著過多紫外線的光。那樣的光帶來的是傷害。當一個基督徒對員工苛刻,對同事自私,在職責上偷懶,卻又熱心傳福音時,他就成了這樣的光。當一個基督徒開著上面寫滿福音文字或車尾有福音貼條的車子,卻橫衝直撞、不禮讓行人、不守交通規則時,也成了這樣的光,使世人絆跌,延緩了他們向福音敞開心的時間。
4.可是當基督徒常帶著謙卑溫柔的心,待人有恩慈,遇見人有需要就伸出援手;注意禮貌,不將你的習性強加在別人身上;細心一點,不要傷害了人而不自知;言語柔和,說造就人的好話;願意花錢花時間,以一個愛心的禮物栽種一點東西在人心中。這些都會帶給世人神的真光,栽種福音種子在他們心田裡,在合適的時機將發芽滋長。
5.我們是世上的光,主說不要將燈放在斗底下,要放在燈台上,照亮我們所在環境,照亮一個家、一個公司、一個學校班級、一個地區,使人看見神,看見福音。我們是世上的光,主說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當我們的生命像一座大君王的城,居高華美時,人自然會看見、會羨慕、會想進來。當我們的光這樣照在人前時,人將因我們的好行為(而不是因我們很熱心傳福音),將榮耀歸給神,跟我們一起來尋求神。
三.法利賽人的義(太5:17~20)
1.主耶穌來,帶來新的時代,但不是要廢掉律法與先知,也不是繼續要求人遵行律法,而是要成全。祂自己來成為肉身,在人的身位上遵行了神的旨意,帶著這個身位進入復活永恆的生命中,今天藉聖靈將這生命,也就是祂自己給了我們,祂自己要住在我們裡面來成全神的旨意(來13:20~21)。
2.主不要我們效法法利賽人的行為,是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世人不會因我們教導得很敬虔就受感動,而是因為我們實行這些教導而受感動。當神兒女跟法利賽人一樣假冒為善、能說不能行、沒有令人欽佩的好行為時,他們傳福音是沒有多少感動力的,事實上他們越是熱心傳福音,就可能越成為世人認識主的攔阻。
3.法利賽人也熱衷於給律法下定義,像安息日不能背的擔子包括:一個干無花果的重量、一口吞得下去的牛奶;他們爭論裁縫可否在安息日身上帶一根針,媽媽可否抱起一個小孩等等。基督徒也可能將敬虔定義成許多規條,那不是世上的光。
4.要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就是不但談論神的道,而且真實遵行神的道。當一個基督徒宣稱他要順服神,卻因此使別人受虧損時,世人如何認出基督和祂的福音呢?愛心、禮貌、喜樂明亮、與安息的生活,才會感動人。不要那麼多想到自己,包括自己的追求、敬虔等等;只要多想到耶穌,也想到別人,你的生命自然會發出光來。
《11更高的標準》
一.向弟兄動怒(太5:21~26)
1.律法十誡第六條是「不可殺人」,神對挪亞解釋說,那是因為人是按神形像造的,無論他長得多醜陋,生得多卑賤,變得多卑鄙下流,他身上仍有神的形像!托爾斯泰則認為生命是大家共有的,你對別人作惡多端,其實是害了自己;只有當你打破自己和別人生命之間的界限,愛人如己時,才能為自己帶來真實的好處。
2.但主將律法帶到更深、更源頭的意義中,祂指出不只殺人的行為,連罵人的言語,以及懷怨的意念,都難免受審判。向人動怒,通常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言語上,有時是直接罵人、跟人吵架,有時是嘲笑與諷刺,像主在此所說的「拉加」與「魔利」。「拉加」是在罵人「空腦袋」,巴克萊說它很難繙譯,主要是說時的腔調;「魔利」則是罵人你這笨蛋Youfool!但顯然這裡不只是罵人笨,像父母常罵孩子一般(最好父母也避免這樣);而是極其藐視一個人,並使他在別人面前受侮辱。這些都是會引起紛爭的。
3.主進一步提到內心懷怨是更深的源頭,你沒有讓它過去,你緊緊抓住,後來就可能表現在言語,以致於行為上。有時我們覺得退讓隱忍,是示弱的表現,會被人欺負,許多星星之火就是這樣成為燎原大火的。E.g.托爾斯泰講一個故事,提到兩家鄰居如何結怨,不聽老父親的忠告,最後兩家都幾乎燒個精光,甚至燒掉半個村子!
4.今天許多兄弟之間、婆媳之間、朋友之間、甚至同工之間就是如此,人不願隱忍,誰怕誰啊!結果犧牲了和睦、時間、喜樂,犧牲了天堂!但剛剛那個故事,其中一人後來聽了老父親的話不去告發放火的鄰居,以後兩家逐漸恢復和睦,神也使他們再興旺起來。主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5.你一定要爭個你對我錯,你在別人面前批評我,難道我不會也這麼做嗎?我的理難道比你少嗎?美其名曰辨明真理,其實爭論將永無止息。一定要有一方情願吃虧,隱忍下來,就會止息爭競。夫妻起爭執時,你願意讓對方說最後一句話嗎?許多人因著壞脾氣,將自己建造的工作拆毀了,將家弄得雞犬不寧,而受最大虧損的是我們自己。但願我們追求勝過自己的脾氣,像箴言說的:「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16:32)
6.隨意向妻子兒女、同事、同工動怒的,常是弱者,因為他們不肯用心、用功夫、用智慧,去解決問題,去達成他們的期望。常使用暴力的,無論是行動暴力或言語暴力,都是裡頭沒有力量的表現。但真有天國權能的人,就是那些溫柔的人!他們必得他們的地土,他們的產業。
7.西緬與利未沒有勝過暴怒,他們的產業是不明確的,如雅各所預言的(創49:5~7)。一個沒有制服己心,無法止住怒氣的人,不會認識內在生命的產業,就是那種滿足的喜樂,身心靈都安居在指望中的境界;就外在產業而言,他也不能給妻兒安定的家。憤怒曾毀掉多少人的生命啊!
8.連摩西都曾因為發了脾氣,說了急躁話,而不能進應許之地。大衛也曾怒氣滿懷地,拿起刀就要去殺拿八,幸虧他肯聽人的勸,一個婦人亞比該平息了大衛的憤怒。主盼望我們要趁早與人和息爭端,如果你早上起來尚有氣息,或主尚未回來,你就還有機會。所以有人勸我們在睡前務必解決與人之間的嫌隙,事實上保羅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含怒到你裡頭的太陽落下了!
二.追求清心與聖潔(太5:27~32)
1.主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許多教訓都跟追求清心有關,在這裡主提到有關婚姻方面的清潔。十誡的第七誡說:「不可姦淫。」神的兒子說,這還不夠,見婦女就動淫念即是犯姦淫了!或者換一句話說,祂要指出人會違背這誡命的根源問題,那就是人的心與思想。
2.我相信主所說包含了許多今天變得很普遍的事,但主這些話並不因時代而變,凡引發人的慾望,容易導致正常婚姻之外一切不正常行為的,都是我們應該逃避的。像婚外情,婚前性行為(即使是跟你所愛、預備結婚的對象)。有統計資料顯示,婚前就發生關係的婚姻,走向問題甚至破裂的比例高過婚前守身的情形。而許多色情圖片、影片,都會挑起人不正常的情慾(在婚姻配偶之外),也是我們應當避開的。一位作者說:「女孩子怎麼穿著,決定了男孩子是因她的身體或心靈來喜歡她。」
3.1960年代,連美國這基督教國家都喊出「性解放」的口號(這是因人離棄了真實的信仰,或是說沒有真實經歷信仰帶來的喜樂與滿足);電視電影書刊又刻意喧染,使得大家都以為這已經是普遍情形,所以既然大家都如此,我這麼做也沒關係了(人一向覺得人多的地方是安全的)。但數十年來,人並未因此更快樂,並未真實得著解放,倒是因此釋放出更多邪靈在世上,許多邪惡的事增多了。
4.人以為性解放會使大家成為習慣,就不會那麼好奇;事實卻正相反,人在性泛濫中反而得不著真實的滿足,像毒癮一樣,必須更大劑量才能滿足(事實上當年毒品泛濫跟性解放是同時進行的!),所以人尋求更刺激更邪惡的做法。E.g.美國一大學校長回應一位家長建議男女同宿舍以減少神秘感,說:「這神秘感正是我們竭力想保有的。」
5.我相信同性戀也須要這項法則。有些人有同性戀傾向,是因幼年受過傷害或父母不健全,甚至有人是生下來就有此傾向,但那仍是不健全的,是人的罪性傳承下來的。有些具同性戀傾向的人並不陷入放縱情慾中,但他們要守住清潔比別人付更多代價。我相信同性戀跟異性戀有一件事都一樣,就是必須真實遇見主,心被祂擄掠,因祂著迷,才能以神為樂,不再放縱情慾,生命變得健全豐盛。我們應當一樣地為兩種人禱告,並忍耐著看見他們在主里成長。
6.主提到離婚(休妻)的事,我相信是為了改正猶太人或當時羅馬世界的外邦人,對婚姻鬆弛的觀念。他們離婚再婚的情況非常普遍,主耶穌提醒他們對離婚的事要更慎重。對今天世界的光景而言,不要輕易說,一個人若其配偶沒有外遇就不該離婚,因為她可能遇見很嚴重的婚姻暴力呢!也不要以為若配偶有外遇,主就要我們一定得離婚。有些人選擇不離婚,後來贏回她的丈夫,或是自己學習了生命美好的功課。
7.我們相信主耶穌並不是真要人砍手挖眼,而是表達天國子民願意付代價來追求清心聖潔。比方如果我無法勝過電視帶來的負面東西,就寧可不買電視,犧牲可以從其中得著好東西的方便。其實砍手挖眼並不會解決問題,小飛俠PeterPan對也想飛的孩子們說:「你只要想著可愛、奇妙的思想,它就會將你帶到天上。」
8.摩西是聖經中看見神的代表人物,他身上有兩個特點,都是追求清心的秘訣,可以做我們的榜樣:1)渴慕看見神的榮耀,為此他常花時間到神面前。2)渴慕神的話,到山上安靜之處從神領受神的話,並去遵行。願我們像摩西,也像庇哩亞人,「甘心領受這道,天天考查聖經,要曉得這道是與不是,所以他們中間多有相信的。」詩篇119篇9節說:「少年人用甚麼潔凈他的行為呢?是要遵行你的話。」
三.不可起誓(太5:33~37)
1.主在這裡提到一件重要的律例法則:不可起誓。E.g.貴格會創立人GeorgeFox堅持按字句遵行主的吩咐,連在法庭上也不起誓,而遭遇許多迫害。但主賜福他的見證。言語不是小事,因為那是船的舵(雅各3:4~5)。
2.主為何說不可起誓呢?當人說:「若非事實,就叫我死無葬身之地!」或是斬雞頭,他這麼做是要表明我說的是實話,你應該相信我。那麼,主為何說不可起誓呢?因為人若在說某些話時起誓,表明他有時所說的話不真實!你看那些動不動就要斬雞頭的人,常是那些我們對他們的話通常半信半疑的官員啦、議員啦、委員啦這類人。
3.今天藉著主耶穌的救贖而成為神國子民的人,不再有起誓的必要;因為他們平常講話就都是真實的,他們這個人本身就是誠實無偽的(腓2:15)。這世上有一些人,他們說一句話比別人鄭重立契約還更可靠!E.g.一個年輕人去辦一件棘手的事,需要一位大人物幫忙,但希望並不大,因為他提不出什麼保證來;但那人偶然得知他祖父是誰,就說:「沒問題,我能信任你,你祖父說一句話比別人訂立契約更可靠,這個家庭的人我能信任!」所以人說:「父親的誠實是兒女最寶貴的產業。」
4.但另有一些人並不如此,他們不認為誠實是絕對必須的,如果這一刻表現誠實能達成某項目的,我就斬雞頭起誓;若說點謊看起來能得著好處,就說點謊。重要的是成功而非誠實。連純樸的鄉下人也會如此,很可惜有時連自稱是基督徒的都會這樣,一位弟兄在一份刊物上表達他的人生觀:「有時在有需要時說謊,是生命成熟的一種表現。」這不是主的教訓。主很清楚地說,喜好說謊言編造虛謊的,不能進聖城(就是神的國)。
5.主耶穌曾在別處提到起誓的事(太23:16~22),祂用最嚴厲的話責備法利賽人,說他們為起誓的效力定出範圍,那是非常虛謊的事;如果你發咒起誓斬雞頭,手指卻在背後交疊,那有什麼意思呢?其實主所講的,本來就是許多猶太教法師所知道的。他們一向認為說實話是人生最崇高的責任,他們說:「不能進到神面前的有四種人:嘲弄者、偽善者、謊言者、毀謗傳舌者。」「改變自己的許諾的人,與拜偶像者同樣邪惡。」有些教法師甚至教導說,你在婚禮上看見新娘子並不漂亮,也不可說謊。
6.我們如何能真正成為一個誠實的人呢?第一,說話前要頓一頓,讓你的舌頭有約束,不要隨意開口,後來被自己的話語纏住。希律安提帕就是因此而不得不殺了施洗約翰。學習約束舌頭是一大祝福!第二,要認定「誠實比後果重要。」說個謊似乎可以解決眼前一個難題,但若誠實其實天也不會塌下來;但你必須想到不誠實會遇見永恆的審判。
7.第三,一發現自己講話不精確,立刻去道歉(不只跟主認罪),雖然很不好意思,但這會幫助你下次講話更小心。不時地想一想,我們平常說出口的話是否真確。我們常說要打死孩子,或叫警察,真的嗎?我們常在忽然遇見人的詢問時說:「沒有什麼!」真的嗎?我們甚至輕易說:「我會為你禱告。」放下電話後繼續看你的書。
8.在商場上不說謊能立足嗎?我無法給你完全的保證,只是我深知主曉得如何保守敬虔的人脫離試探(彼後2:9)。主是真實的,如果我們要討祂喜歡,一定要誠實;新耶路撒冷是透亮的,你必須除去一切虛謊詭詐。當你使自己成為真實的人,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你將變得輕省,不用花時間精力去擔心、去圓謊,你能更真實地過生活,你會更喜樂平安,你裡頭會有不能震動的國。
《12多走一里路》
一.寧願吃虧(太5:38~48)
1.這世上有些人從不肯吃苦,凡事揀輕鬆的做,這種人常是懶惰的;但在肯吃苦的人中,有些人從不肯吃虧。溫柔的人就是肯吃虧的人,人卻認為那是弱者的表現,但主在此說出令人瞠目結舌的話,事實上是《登山寶訓》最引人物議的話。
2.主的意思當然不是叫你整天等著讓人多打你幾下(祂自己也曾被打卻未將另一面給人再打),乃是說明在責任之外多做一些。聖經中一個精彩的例子,就是波阿斯不但允許路得拾取麥穗,而且要僕人特意抽出麥穗讓她拾取(得2章)。另一個新約的例子是撒該,他不但賠償四倍,並將財產分出一半(路19:1~10)。這就是天國的精神,怪不得撒該得了救恩,他的故事傳頌萬代,至今感動許多人;波阿斯則成為建造以色列國(天國之代表)的大衛之祖先!
3.饒恕仇敵是我們該做的,因為主也饒恕了我們;事實上你若不饒恕,最後自己也必受害。但能去愛仇敵就是更大的得勝,你將承受天國的產業。這裡有新約聖經第一次教導禱告的話,可能也是主最先教導禱告的話,而主說的是「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
4.享受你與愛你的人之間的彼此相愛,有時是一個假象,以為自己挺有愛心;惟有去愛那不愛你的人,那不可愛的人,會有主的賞賜。這樣我們的愛才會成為像神一樣的完全,因為神自己就是這樣做的。當你的朋友占你的便宜,你的兒女悖逆你,你的同工毀謗你,你有恩於他的人不知感恩甚至傷害你時,你會怎麼做?想想看,我們也是這樣悖逆神時,神是怎麼對待我們的。
5.跟人有爭執時,總要有一方願意停止爭辯,試試看讓對方說最後一句話,你不要以這樣的話結束爭執:「不跟你談了,你那樣做實在不合理…」這樣只會沒完沒了!試試看將你的話吞下去,像主一樣被罵不還口,你才能真實使人和睦,做神的兒子!在家庭里這是最常遇見的,許多夫妻就是這樣最後鬧得要離婚,其實開始時是很小的事。總要有一方先停下來,不是因自覺有虧,乃是要與人和睦。後來你會發現你並未吃虧,因你裡面的人會變得更剛強有力,你的生命會更鎮定平穩,你會更有智慧,你會從生命的混亂中出來。
6.司布真指出,聖經中有三個人,都曾面容發光,這三位都是溫柔的人,都曾為逼迫他們的人禱告,一個是摩西,一個是司提反,還有就是我們的主自己,祂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主給這樣的人的賞賜,就是使他們得著祂的榮光,祂榮耀的形像。
7.主要我們在愛上像神一樣地完全(太5:48)。神造我們是要我們分享祂的形像,要我們像祂。祂並未要我們在每一方面像祂一樣的完全,比方能力,我們不會具有創造萬有的能力,但我們在有需要時會有夠用的能力(林後12:9),甚至可以分享一點祂創造的能力,在一個充滿仇恨的人身上創造出愛來,在病人身上創造出健康來。我們也不會在智慧上像神一樣完全,但在需要時可以得著夠用的智慧(雅1:5)。可是神確實要我們在愛上與祂一樣的完全!祂也指出秘訣來,就是超過律法規定,甘心樂意地多做一些。
二.多走一里路(太5:38~42)
1.主在這裡提到一項非常寶貴的天國子民的樣式,是神的王子們應有的樣式。祂要我們不是因律法要求而做什麼,乃是越過律法,甘心做得更多。祂希望不再用嚼環轡頭來勒住我們,而是以眼神就能引導我們(詩32:8~9);祂希望能不再以律法束縛我們,而是用慈繩愛索來牽引我們(何11:4)
2.主人要避免牛不專心,叫牠工作時就專心工作,給牠加上兩腮夾板,到下工時才放鬆,工作完才有東西吃,盡過責任才有報酬,乖才有糖吃。但神說祂不是這樣對待我們的,祂不是用兩腮夾板,也不是用嚼環轡頭來勒住我們,乃用慈繩愛索。祂是讓我們受造的人先有安息日才有六天的工作,先給我們吃才工作,而且一邊工作一邊吃。
3.祂不要我們是因法規的要求、別人的約束、或是團體的力量,而行走在祂的道中;雖然有時我們需要,但那是為孩子、為不成熟的人、為受傷不健全的人設立的。我們當然都還不成熟,但主要我們學習放開支撐的杖,學習在生命中作王。祂盼望我們會自己禱告說:「求你賜我約束。」而不是期待人的約束。祂期待我們甘心順服,作愛的奴僕,心被祂的愛擄掠,因祂著迷。主從最深墮落中拯救我們,並使我們在祂的國中有份,與祂一同服事。但祂並不看我們如奴僕,而是如兒子,如朋友。
4.我們遵行主的道,我們去愛,不是不得已的;雖然那是我們的責任,但我們是甘心去做的,因為牽引我們的是慈繩愛索。綁住我們的不是懲罰、規矩、災難,而是祂的愛與恩慈。神以愛來對待我們,以慈繩愛索牽引我們,這是祂製作天國子民的方式,是祂使我們能在生命中作王的秘訣。
5.就像那天撒該在主的愛、饒恕中遇見了主,他歡歡喜喜地從樹上下來,不顧四周人的閑言閑語(過去他很在意的),他的心已被主擄掠,因祂著迷,以致忘記自己的敗壞,牢牢地抓住主,成為他此生至愛至寶。他站著對主說:「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這是律法規定的,過去許多年人的批評指責並沒有使他改變,但現在慈繩愛索將他帶回神的道面前!
6.他又說:「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這就不是律法規定的了,撒該超過律法做這事,像主在登山寶訓中說的,他願意行第二里路,那是天國子民的樣式,是天國的律例法則。當我們這樣時,人自然會看見主,會歸向祂。那天在耶利哥城裡有大歡喜,被撒該訛詐過錢財的人歡喜,沒有被他詐過的窮人也歡喜,大家都稱頌神,使神得榮耀。
7.神要我們作天國子民,我們是屬天的,是王子公主,讓我們像主自己一樣,像撒該一樣,先去愛、先去給,作在看來不配得的人身上。天國子民會比該做的多做一些,比該得的少拿一些,你打球不要打在在線引起爭議,你要打在線內十公分以上!當神兒女這樣行時,世人將看出我們不是屬地的,是屬天的人,他們將因此歸向主。
《13內室生活》
一.進你的內屋(太6:1~18)
1.主耶穌清楚教導說,施捨、禱告、禁食,都不是要做給人看的,我相信也不是特別要做給神看的,而是內心真實的表現。這世界不認識神,所以也不認識這種內在生活;他們不曉得神的稱讚與賞賜,是我們生命的終極目標與真實的滿足,(因為我們是受造物),所以他們追求人的肯定、稱許、喝采、推崇。HenryBeecher說:「許多富人給,但給的時候如同母雞下了蛋就咯咯叫,要通知人。」但天國子民不是這樣。
2.禱告不是要做給人看的,所以不用擔心我這樣禱告可以不可以。但這也不是說你不應該在人面前禱告,不,你看保羅跟西拉無視於周遭的人,大聲禱告歌頌,甚至吸引了眾囚犯都側耳而聽。主所不喜悅的是你刻意期待有人看見你虔誠的禱告,主耶穌在一個比喻中說,那樣的禱告不過是自言自語(路18:11)!主說禱告不可用重覆話,其實有時我們重覆禱告的話,是使我們自己的心跟上去。主不喜悅的是我們以為只要多說幾遍,主就會聽。
3.但真實的禱告是你面對面來到神兒子面前。也許你旁邊有人,甚至許多人,但你來到你心中的內屋,你也關上門。哦,這是禱告最要緊的功課之一:關上門,將那些煩擾之聲、世俗的慾念,甚至將你自己的許多雜念與煩躁,都關在門外,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一個人可以獨自身處孤寂的荒郊野外,心中卻充塞許多紛擾與雜念;但一個人也可以身處眾人之中,卻關上門,單獨與神同在。E.g.勞倫斯弟兄說他在忙亂的廚房工作時,感覺到神浩大的同在,好像跪著領受聖餐一樣。
4.你若想禱告,一定要學習關上門,用神的話、詩歌、禱告、讚美等,預備好你的心,像在聖所一樣,讓主耶穌來趕出那些買賣牛羊鴿子等的聲音,然後你能進入真實的禱告。有時你需要刻意安排好禱告的環境,將手機關掉,離開計算機。當你知道神是在你裡面時,你的禱告生活將不一樣了。聖奧古斯丁說:「當我尋找神時,我發現神在我裡面;當我往我裡面去尋找神時,我發現神在我裡面的更裡面。」
5.你的心思太多在別人身上或世界的事務上,就不容易進入禱告的內室。你怕會有人找你,你怕錯過一個生意,你在意人家怎麼看你的容貌、穿著、講話的聲音,你太在意人家對你的看法,甚至在意人家有沒有注意你的禱告等,都是進入內屋的攔阻。
6.另外,你的心思若太多在自己身上,也是如此。你會想將禱告的話講漂亮一點,講多一點,強調一下,你以為是靠這個來到神面前,來蒙神垂聽。不,你只要按你的本相,像小孩一樣,小孩知道就是他的軟弱無知,使他可以到父親面前來!事實上,禱告能達到神面前,不是因為你怎麼樣,乃是因為祂怎麼樣!
7.所以主教導的《主禱文TheLord』sPrayer》(太6:9~13),要我們先求神的國,先敬拜神,先求神的旨意。WilliamLaw說:「最偉大的聖徒並非最常禱告,最常禁食,以及施捨最多的人;乃是一個在凡事上尋求遵行神旨意,接納每一件事都是神良善安排的人。」所以他又說:「所有的禱告、悔改、以及默想,都僅僅是為了使我們的靈魂順服神,充滿感恩,並對每一件從神而來的事都很滿足。」
8.所以我們無論是施捨、禱告、或禁食,都不是要從人得什麼報償或稱讚,而是從神得著。但那不是只發生在將來的天堂,而是現在就可以在我們心裡得著報償與滿足。
二.禱告
1.《登山寶訓》教導我們天國的事,其中好幾次提到禱告。最先的教導,就是要我們「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44)我相信在天堂我們仍禱告,你看今天主耶穌就是在天堂為我們禱告著呢(來7:25)!禱告是天國子民一種最奇妙的生活藝術,司布真說:「基督徒的信仰可以用一個詞總括,那就是禱告!」
2.我相信在天堂,我們的禱告不再像今天一樣;我們不再會有口無心,不再會禱告給別人看,不再被人說:「那位弟兄好會禱告哦!」因為我們與人的交通不再有虛假與隱藏,乃是完全赤露敞開的。我們會不住地禱告,卻不再注意我們的禱告!
3.我們無論開口或不開口,都立刻能彼此了解對方的心思與想說的話,我們跟神的交通一定也是這樣。所以我們的禱告,成為一種心靈真誠而甘甜的交流。當我們發現自己完全沒有遮掩時,也許起頭覺得尷尬,一旦我們讓神來審視、來醫治,就進入完全的自由中。
4.今天我們在地上的禱告,都是為了使我們學會在天上的禱告。所以那些裝腔作勢,喜歡禱告得讓人讚賞的人,真是庸俗已極,真是愚蠢。但那些覺得自己不會禱告,而真心來學習禱告的人,卻正在使自己逐漸合適住在天堂。
三.禱告的金言雋語
?神所聽見的禱告,不會超過你心靈深處所說的話;如果你的心靈沒有什麼聲音,神當然聽不見你的禱告了。(ThomasB.Brooks)
?禱告乃是藉著基督,靠著聖靈的能力與幫助,帶著認真、貫注感情的態度,將心靈向神傾倒,要得著神所應許的事物。(本仁約翰)
?當你禱告時,寧可帶著一顆沒有話語的心,勝過帶著一些沒有心在其中的話語。(本仁約翰)
?禱告是一種渴望,渴望神所要我們渴望的;一個人的禱告若不是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渴望,就是獻上了虛謊的禱告。(芬乃倫Fénelon)
?一個那麼沉入神裡面,以致沒有意識到他正在禱告的人,是禱告的最好的人!(St.FrancisdeSales)
?祈禱不是一種操練,乃是一種生命、一種生活。(章伯斯OswardChambers)
?禱告,就是讓耶穌進入我們心裡;不是我們的禱告感動了主,乃是主感動我們去禱告。(哈列斯比)
?禱告不是別的,乃只是向主舉起禱告的眼目;禱告不是別的,乃只是躺卧在祂恩典的陽光之下。作基督徒,老實說,就是得以在陽光中佔了一席之地!(哈列斯比)
?禱告不只在乎說話,它比說話更深。在你沒有說出以先,它已出現在你心靈里;在你禱告的話說完之後,它還存留在你心靈里。(哈列斯比)
?禱告是我們內心的表現和態度,是我們的心靈對於上帝的作為一種肯定的態度,上帝在天上即刻認為這種態度就是禱告,是對祂的心所發出的祈求。禱告用不用話語,對於上帝並無分別,只對於我們有分別。(哈列斯比)
四.眼睛是身上的燈(太6:22~23)
1.我們用眼睛看什麼,會為生命帶來不同的東西。我相信主在這裡說的眼睛,也包括了心靈、內在的眼睛。你裡面的眼睛定注在何事上,會為你的生命帶來多麼大的不同啊。
2.一些很好的聖經譯本將這裡的「了亮」譯成不同的字,都很有意思:1)了亮。2)單純專一single。3)健全sound。4)美好good。
《14積財在天》
一.神與瑪門(太6:19~24)
1.主耶穌將渴慕列在屬天生命的質量中,但你的渴慕必須有正確的方向。你不可能渴慕埃及的財富,同時又渴慕神的應許美地;你必須像摩西一樣,輕看埃及的榮華富貴,才能成為「神人摩西」!
2.你的心放在哪裡,你所渴慕的就在那裡。當你將你的財寶藏在地里時,你就會在那塊地上看見別人沒有看見的東西。當你將你的財寶放在股票上時,你的心就貼在那兒,隨著爬升或跌落!
3.如果你常關心的是錢財的問題,你無法同時渴慕瑪門,同時又渴慕義,渴慕天堂,渴慕主自己。你要起來說:「任憑世人都貪世福,追求今生虛榮耀;並且誇獎富貴溫飽,我倒以主為珍寶!自我眼睛註定耶穌,世界富貴願丟棄;每逢想到十字寶架,我心真感恩無已。」(《宣道詩157首》
4.競爭或甚至只是比較,也可能使我們失去渴慕,因為我們渴慕的是別的;我們渴慕人的肯定稱讚,渴慕別人有的東西,我們不曉得主要給我們的才是我們最需要的。當別人的表現、成就使我們臉一邊發熱時(那是嫉妒,不是嗎?),我們要說:「主,我要你為我所定的旨意與道路,別人如何與我何干?」更多進入神話語中,更多親近主。這是主教導彼得的功課(約21:22)。
5.有時塞住我們渴慕之泉源的,乃是我們的疲倦,或是灰心,或是憂悶的老自己,讓我們像參孫一樣地將爭戰用的驢腮骨暫時拋開,大聲呼求禱告,或大聲讚美,直到泉源再次涌流,直到主帶你到隱哈歌利(士15:17~19,意思是「呼求者的泉源」)。也有時塞住渴慕之泉源的,是我們煩躁的老自己;請來進入居謙谷,安靜下來,一直安靜到你覺得主如鷹展翅覆庇著你,祂賜給你祂的屬天翅膀,使你也能展翅上騰!來親近祂吧,祂應許必親近你。今天來迎向聖靈的運行膏抹!
二.有關錢財的金言雋語
?錢能做最好的事,也能作最壞的事。
?世界以金錢衡量人,神的國也是;但世界是看你擁有什麼(Whatyouhave),神的國是看你如何給(Howyougive)。(慕安得烈)
?沒有錢是窮人,除了錢沒有別的是更窮的人。(BillySunday)
?靈魂的必需品,是不須花錢去買的。(梭羅)
?金錢給聰明人作奴僕,卻給愚昧人作主人。(辛尼加)
?金錢是個很好的僕人,卻是個很壞的主人。(波厄爾士)
?將金錢奉為神明,它將像魔鬼一般降禍給你。(菲爾丁)
?一個人成為基督徒,必須經歷意志、心思、以及對金錢態度的改變。(馬丁路德)
?你不能用錢買生命,叫你得著一個真的兒子,卻需要用錢來使之長大;在屬靈上亦然:你不能用錢使自己重生,但你如何使用金錢將影響你靈命的長進。(慕安得烈)
?你拿一窄口瓶子裝沙,又將沙倒出來,你會發現倒的很慢,裝的也慢。你若拿一寬口瓶裝沙,你會發現倒得快,裝得也快!我們給的快,主也會使我們得的快。(彭柯麗)
三.財寶在哪裡心也在那裡
1.可能很少有經書那麼多講到錢財,像聖經一樣;可能也沒有一個宗教像主耶穌一樣,多多教導有關錢財的事。中國人愛錢,又不願表現出來,就用隱諱的方式稱錢,或將錢講少一點,說「五十」意思卻是五十萬!其實越隱諱,可能表示越想要。就像越常發咒起誓,可能人越不誠實。多多強調不做某件事的人,可能正是最想做那件事的人。有時看似最謙卑的言詞,可能內里是很大的驕傲。
2.但主耶穌看重錢財,祂的教導中不避諱地常提到錢財。有一位傳道人拿了一把椅子,坐在奉獻箱旁,邊看人奉獻邊點頭,你說他怎麼那麼愛錢,但那位傳道人是主耶穌呢!祂曾坐在奉獻箱旁,而指出奉獻的真義來。其實財寶影響人至巨,如果一個宗教信仰要真實進到人生活中,它必須講論錢財的道理。你看,社會上許多的事都跟錢有關。雅各什麼都有之後,拉結卻死在路上!但如果你稍為瞥見將來的世界多麼榮華美麗,你就會很願意死去了。就像雅各後來那麼安祥地死去。
3.其實財寶不單指錢財,它包括了股票,也包括了你的丈夫、兒女、工作事業、以及你的名聲。許多人把心放在這些事上,但主在登山寶訓里的這段話,將成為你生命的試金石:「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4.今天世上許多人將心放在錢財上,沒有錢的窮人為了一點錢,可以不顧靈魂永恆的需要,對福音漠不關心;有了一些錢的人則將心放在穿戴與享受上,其實人生命裡頭不富有,才會想用外面的財富來表現自己,但至終它將長翅膀飛走。就像人裡頭不強,才會用外面的強來表現自己、肯定自己,或藉此壓倒別人。那些要用吼的、用尖銳的眼神、甚至用暴力,來對待妻子、部屬、旁邊的人的,都是最懦弱的人。你需要的是耶穌,祂看你不像世人的眼光,你不須要強裝門面。
5.有許多人把心放在事業上,有人問許多有成就的人,若重新來過最想做什麼,多半人說要多花時間與家人相處。但另一方面,你若過份將心放在孩子身上,他們就是你的財寶。其實他們是神的產業,是托你管的,你只不過是管家而已。就像耶穌到十二歲時,祂的父母必須知道現在是放一部分手,讓祂獨自進入與父神甚至與這世界的關係之時機了,雖然還不是全部放手。我想,今天太多父母將心過分放在孩子身上,使他們自己甚至也影響孩子,不能好好追求與事奉。
6.你也可能將心放在異性身上,我們事奉主的年歲中,看過不少例子,一個原來開始起來認真追求主的人,忽然結交了一個男孩子,然後就看不見她來聚會了。聖經創世記說那是人犯罪後的咒詛之一,女人要戀慕丈夫(男人),但我今天奉主的名請你來到主面前,讓祂來釋放你。
7.這些都不是不該做的事,但當你將全心放在其上,你忘了自己只是世界的過路客。這世界有個傾向,就是想盡辦法款待你,留你住下來,一夜再一夜,最後像士師記那個住伯利恆的利未人一般,落到極悲慘的境地。但多年後,伯利恆出生了另一位嬰孩,祂註定要成為萬王之王,但祂選擇生在客店馬槽中,向我們表明這世界非久居之所,這世界所提供的也非長存的事物。你是你生命的管家,包括你的事業、孩子、妻子、丈夫、身體、錢財,你要忠心,但你不要過度專註於此,因為那些有一天都會脫離你的手。耶穌基督告訴我們,只有積存在天上的才會永存。
四.積財寶在天上
1.主說,你不要將財寶積存在地上。主的意思應該不是說你不可以存一點錢在銀行里,主自己並未花掉所有婦女們供應他們的錢,否則就不會需要猶大來管錢囊了。約翰衛斯理教導金錢之道時,第一是為主賺錢。事實上教會歷史學家指出,他是那時代最會賺錢的人之一。他當然不是去做生意,但他的事奉與管理教會的才幹,加上神的賜福,使他成為當時代最富有的人之一。許多人也因為加入循道會而致富。事實上他教導人要如何為主而賺錢!
2.衛斯理指出這個工作興起時,其對象多半是礦工之類的窮人,但他們信主後,經過廿、卅、四十年,就富足了,原因在於:
1)福音使他們變得勤勞(懶惰是許多人貧窮的原因)。
2)福音使人冷靜、心思變得敏捷有智慧。
3)福音使人心胸更開放,而能彼此交換經驗與心得。
4)他們學會藉著禱告來解決經濟問題。
5)他們遵守神的道,合乎了申命記28章中蒙福的條件。
6)他們樂意給,所以就多得,這是另外一個屬靈的律(林後9:6~11、路6:38)。
3.但衛斯理也教導人如何為主存錢。當他教導為主賺錢時,教堂里的有錢人都注目而聽;等到他教導存錢時,他們更是傾身前聽!以前榮教士在我們剛出來事奉主時,提醒我們不要將收到的奉獻都拿出去(她知道我們為著主和祂的國度,都是拚命三郎似的!),要讓主帶領,以備有特別需要時用(如建堂)。你不要隨意花錢,若主沒有帶領你用在合宜的事上,就當存起來,這是好管家應做的。
4.講完為主賺錢及存錢後,約翰衛斯理提到為主給出去!座中一部分有錢人都嘆息說他糟蹋了一篇好道!但這正是主在這裡的教訓:你將財寶放在哪裡?約翰衛斯理晚年認為,神藉著他所興起的循道運動沒落了。其實那時這工作可能已有上百萬個信徒,但他們不再那麼愛神、不再多參加聚會、不再常有受教的心;衛斯理認為,原因在於貪愛錢財。他在世最後三年,講論錢財多過於前五十年。他自己在初事奉主時,每年個人的花費只有幾十鎊,多年後他經手的錢非常多時,他的花費仍是那麼多。
5.你若將錢財放在能改變人心的事上,幫助人尋得永生之道,那是長存的,有一天他們要起來稱你是有福的。事實上這些人才是你真實的財寶。E.g.德修皇帝迫害教會時,一行政長官命教會牧師拿出教會的財寶來,牧師指著那些窮人、寡婦、病人說:「看哪!這就是教會的財富!」
6.主耶穌來時說,福音是要傳給窮人的,許多窮人在信心上富足(雅2:5)。保羅指出信心、愛心、盼望是長存的,你準備將生命歲月放在哪裡?
《15生命的優先次序》
一.憂慮(太6:24~34)
1.憂慮、愁煩、憂悶、懼怕,都是現代人的重大問題。我們比我們任一代祖先都生活得更好、更富裕、更方便,但我們不但沒有比他們更平安,可能還更不平安!有人說,英國今天醫院病床上的病人,有一半是精神病人。我想其他國家也差不多。
2.今天凡是幫助人防範未來、未雨綢繆的行業,都生意很好;像保險業、儲蓄存款等。人類從始祖以來的憂慮,並未因人類科技文明或精神文明的發展而改變,並不因人類用聰明智慧所達致的成就而消失,有可能還更加嚴重。
3.但神的兒子用很普通的話來講這件事,卻是充滿權柄能力;一樣的話由祂來講,就有說不出來的權威!因為祂是神的兒子,是我們生命的創造者,是我們生命的維持者。祂說:「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
4.主說,我們人所憂慮的常是吃喝穿的問題,但祂說,生命重於飲食,身體重於衣裳。而祂寶貴我們的生命,你可以放心交託給祂;祂寶貴我們的身體,甚至以我們的身體為祂聖靈的殿,所以我們不用為身體憂慮。
5.然後主耶穌用了一個比較,天上的飛鳥是不種也不收的,又不知道要積存食物,但神還養活牠;你這按神樣式造的人,也種也收,又積存食物在倉庫里,卻仍憂慮!請注意,主不是說不要為生活所需勞苦殷勤,乃是說不要憂慮;飛鳥其實也要殷勤覓食,但牠們一邊覓食,一邊快樂歌唱呢。
6.憂慮使你精神緊張,使你鬱悶懼怕,使你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全副武裝,如臨大敵。如果你常如此,一定會影響身體健康,也會使你的心靈受損。更重要的是,憂慮使你失去對生命的信心,失去對生命之主的信心,將我們的地位放在錯誤的光景中。我們將背朝向神,我們將通往神和祂一切豐盛與能力的橋拆掉,我們將神放在一邊。我們對父親說:「你在這兒待一會兒,我有事要傷腦筋,你幫不了忙的!」
7.主不賜我們明天所需恩典,但今天的需要祂必賜夠用恩典,祂說:「不要為明天憂慮。」讓我們一次只管一天就好了,Onedayatatime。
二.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
1.野地的草花很快凋殘,神還是給它這樣美麗的妝飾。有時神賜下一些妝飾,我們被這外表所欺,我們說:「它既然這樣美好,當然是對的,是神的旨意了。」我們不明白神的心多麼廣大,就是那些短暫的,甚至虛空的,神還是會給它美好的妝飾。
2.所以你不要只看外表,只看暫時的、目前的,你要駐足想到永恆。有人說他太忙,沒有時間想宗教的事;但永恆是那麼長,今天你花一點時間來想到永恆,豈不是恰當而且須要的嗎?
3.如果你看見永恆,就會覺得主所說的「這一切東西」都不足介意了。這不是說你一定要刻意過刻苦缺乏的生活,我相信有時神使人富裕,保羅也如此說;但你的心不要系在這裡,你也不要奢侈放蕩。E.g.我曾在相當富裕的人家度聖誕節,牛排又大又好吃,他家小女兒收到的禮物就堆滿了一地。我們在那裡唱詩交通,為他車禍傷了腦部的兒子禱告,覺得天堂很近。我也曾在窮苦人家的病床邊,唱詩禱告,一樣覺得天堂降臨。
4.事實上今天我們所過的生活,不但勝過所羅門,就是一世紀前的君王都會羨慕的!可是我們還是抱怨,還是憂慮。如果你看見永恆,就會無論遇見什麼,或順或逆,或飽足或飢餓,或富裕或貧困,都覺得滿足而感恩。
三.如果你看見永恆
1.如果你看見永恆,就不會為兒女今生的事,為他們將來的前途等憂慮了。你會更關心他們永恆的事。但願父母不再那麼在意他們兒女的成績,考上什麼學校等等,而在意他們是否殷勤、專心、認真、忠心、喜樂光明、對人有愛心、也愛神。
2.如果你看見永恆,你就不會過度在意你的身體,而為此憂慮。當聖靈來,神就來了,祂要將你的身體當作祂的殿。你如果做得到,當然會選擇最好的房子來居住,但神選的是你我的身體,就是聖經所稱是卑賤的身體。
3.但當祂住進來,祂要開始改變我們,祂要整理修飾,好適合祂居住。如果短暫的花草,神都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要做神居所的身體,神豈不更加照顧嗎?祂將無窮之生命的大能放在你身上,你何必為身體憂慮呢?祂知道如何作工。
4.如果你多看見永恆,就不會太為年老而憂慮。E.g.葛理翰的母親,晚年多多禱告。(《如何面對死亡》P.135~137、142~144)。如果你看見永恆,你不但不再為「這些東西」憂慮,不再為兒女憂慮,不再為身體或年老憂慮,你也將不再為生命憂慮。當你先尋求神的國和祂的義,你必要尋見,你要看見永恆,那時連世上的生命也就不值得留戀了。
5.今天這世上仍有人因為走在神的旨意中,而不怕死;或者說他們那麼獻身於神的旨意中,他們覺得如果遇見什麼事而死了,也是神的旨意,應當歡喜讚美主。E.g.葛培理BillyGraham說,常有人威脅要殺他,但他從無貼身保鑣,他說:「我完全不在意他們的威脅,我覺得我穿的是神的全副軍裝;但如果神要我被殺,我會很高興的被殺!」
6.很有趣的是,有些人說他不怕生病,不怕死,天不怕地不怕,卻為明天憂慮!他們怕明天!如果你真的認識主,你會知道祂掌管明天;事實上宇宙里只有祂掌管明天!
7.來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吧!尋求公義,渴望遵行神的旨意,渴慕神的話。尋求愛,獻上自己來愛吧!讓基督的愛涌流在你心中,使你對人充滿了愛。尋求一顆感恩讚美,喜樂知足的心,每天敬虔度日,你將不怕夜間的驚嚇,也不怕白日飛的箭,你可以從憂慮中被釋放出來,那是一種何等的釋放!你的生命要進入神造你時的模樣,祂要使你預備好進祂的天國。
四.不要論斷人(太7:1~6)
1.我們常比自己所以為的更自以為是!我們總覺得我的判斷不會有錯,我看得一清二楚!但主說你眼睛上可能有梁木呢。你如果是那種常常對人與事,都立刻有一套正確無誤之看法的人,你最好小心了。
2.批評論斷常是破壞和睦的元兇!當你在人面前講到另一人時,都應該先安靜一下,緩一緩,思想一下這話會不會在對方心中造成對那人不好的印象,或引起他的猜疑等。也許你無心,卻可能造成很大問題。那些刻意毀謗的人就更不好了。
3.東家長西家短,或喜歡給人出意見、發表自己的看法,也常惹出事端。這不只是女人的專利,大衛哥哥的兒子中就有一個這樣的人;大衛長兄示米亞之子約拿達給暗嫩出主意,使他犯罪,事後又在大衛面前展現他的無所不知,最後使大衛家刀劍不斷。那些常批評論斷,喜歡說是非的人,你最好遠離他,不要自信說你能分辨是非,其實你多少會受影響的。
4.其實我們都有時必須作出一些判斷,像主耶穌教導我們要防備人(太10:17),這個人看來不懷好意或是詐騙集團,我要小心;我的小孩可能是說謊,我要去查一下;這個人很不穩定,不合適擔任此項工作等等。也不是批評都不對,主就曾批評希律是「那個狐狸」。(路13:32)。我們須要用智慧判斷,主耶穌在指出一些人憑外貌論斷人之中,提到活水江河(約7章),這是很好的原則,讓我們優先選擇心中有活水涌流,而不是論斷是非;如果是我們的職責,須要作出判斷,或是正確的批評,都不會使我們失去活水泉源。
5.關於第6節,可能是在講到即使你想把好東西給人,比方福音,如果對方不能領受,而且可能會說一些批評甚至褻瀆的話,我們不必跟他爭論,或是要為主、為真理爭一口氣;只要笑一笑讓它過去就好。也許那人會有他的時候。
五.金科玉律(太7:7~12)
1.禱告生活的法則,第一就是開口求。我們為一件事擔心憂慮,我們琢磨思想,我們痛苦哀號,甚至抱怨神沒有照顧我們;其實我們得不著是因我們不求(雅4:2)。E.g.R.A.Torrey提到一婦人來述說她的兒子如何使她傷心,他問:「你可曾為他禱告?」;她說有;「那麼,你可曾將他能改變這事,化成很有把握地、很有盼望的禱告?」那天起她開始這樣禱告,很快看見孩子有改變,長大後成為很好的基督徒!
2.我們沒有帶著尋找的態度去禱告,是禱告生活能成功的攔阻。有些人在知識的探求上,事業的發展上,在服裝的流行上,都常有進展;惟獨禱告生活一直是那樣的。他們沒有想在禱告上追求進步。有的人禱告後,發現神沒有照他禱告的去做,立刻說禱告蒙垂聽是假的,甚至神也是假的;他們沒有想去尋找,像人尋找金礦一般。
3.E.g.三百多年前,法國一位姐妹開始不滿意於那些徒具虛文的教會禱告詞,她開始尋找,後來神將她帶入祂的內室,她不但學會真實偉大的禱告,而且成為內在生活的使徒。後來這位蓋恩夫人寫了一本小書《簡易祈禱法》,要教導神兒女禱告的藝術。
4.接著主講出12節這被稱為《金科玉律GoldenRule》的話。主用「所以」來連接,表示這與前面禱告的教導相關。禱告顯然不是多多想到我要什麼,乃是想到給出去;當你放開手,願意給出去,你就更多打開神賜福的通道。路11章開頭提到的比喻有些話跟這裡相似,但那裡提到人禱告是為他人的需要。
5.主要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先想到別人,那麼你的需要主會負責,這是生命很重要的優先次序。
《16神國與世界的對比》
一.窄門與小路(太7:13~14)
1.門使人感覺有希望、有興趣,想知道門那邊有什麼。門也說到分別,門這邊跟那邊可能是不一樣的。耶穌在此說到天國的道理之後,提到門;祂是在說到什麼門與路呢?祂是在提到走向天堂的門路,是走入救恩的門路。
2.但是並非每一個人都會自然走入這個救恩的門、天堂的門;因為主說有兩個門,窄門跟寬的門,路也有兩條,大路跟小路。看起來當然應該走大路,進寬門,何況似乎大部分人都走在那兒!但是耶穌說那是通到滅亡的路。
3.並不是很多人走的路就是安全的,是對的路;主說真實通到永生,帶我們進入救恩、進入上帝面前的,是較小的路,那個門也是窄門。雖然走在上面的人較少,卻是正確的路,是帶我們進入永遠喜樂光明的路。
4.其實你若真實進入這個窄門,你會發現裡面是寬闊之地,你越走心會越開闊,越走越喜樂,感覺人生是光明有希望,有目標的。這個門就是耶穌自己!祂說:「我就是羊的門(祂看我們是祂所照顧的羊),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約10:9)
5.這條路就是上帝的道,我們若照祂的道去行,生命中很多羈絆我們的,會逐日除去,主會救我們脫離憂悶、緊張、壓力,賜下喜樂、甘甜的愛、心裡的大平安等等。
二.門有多窄?路有多小?
1.主耶穌說這條通往永生福氣的路是小的,門是窄的,走在上面的人不多,因為真正有價值的事物常非容易得著的,也不是很多人都得著的。
2.這個門到底有多窄?窄到你不能帶你的財富進去,你在世上有時用錢能買很多東西,但是錢不能買到天堂的住所。這個門窄到你不能帶你的名聲地位、世上的權勢進去,你什麼董事長、工程師、律師、老師、醫師、牧師,在天上都沒有意義,天使要看的是你身上有耶穌的生命否,你身上有信靠耶穌寶血救恩的標記否?這不是說信耶穌就不能有錢,但是那不是你的倚靠。有許多人進入了這個窄門,走上了這條小路,主仍使他們很富裕,但是錢財不再綁住他們的心。
3.這個門到底有多窄?窄到你不能帶家中大大小小一同進去,你必須像亞伯拉罕,要離開本地、親族、父家。你若因為家裡的人或是朋友反對你走這條路,入這個門,你就縮回去,你就走上那條大路,進入那個寬門,結局將是滅亡。這不是說耶穌教人沒有親情,不孝。當然不是!聖經教訓我們要孝敬父母。但是大部分的情形,你信主的時候,你家裡的人都還不願意走上同一條路,跟你一同走進窄門。但是你若先走上去,雖然開始被他們誤會,但是最後你會有機會看見他們也走上來。
4.這個門到底有多窄?窄到你不能將你在世界所沾染的味道一同帶進去。在那永遠光明喜樂的所在,世俗的一切都變作朽爛的、長霉的。你今天在世上所追求的、所看重的,都不能進到那裡。有的人覺得這真不容易,怎麼可能做到呢?但是耶穌不是給你一個很難走的路,出一個難題給你;祂是自己先走過這條路,而且現在要陪你走。
5.當你決心來跟隨祂,祂就進入你心中,與你同在,你的需要變成祂的需要,祂要擔當你一切重擔,與你同行。就像兩個相愛的男女立婚約,洗禮就像婚約;當你說:「我願意跟隨耶穌!」時,就像新娘說:「我願意嫁給這位愛我的人為妻!」一般。
三.虛假與真實的對比(太7:15~29)
1.主在登山寶訓中做了一些對比,不但讓我們看見什麼是真實而永存的,也給我們看見什麼是虛假的、短暫的。比方祂指出,人的稱讚不是我們當太在意的(參路6:26),得神的稱許才值得我們留意。
2.主在登山寶訓將結束時,提到另一種對比:真假先知的對比。當你追求義、追求天國時,你將顯出跟世人的分別,你會遇見逼迫,你會有外來的反對。但現在主要提醒我們,還有一種危機,就是從裡頭來的虛假。
3.主指出這種危機是更大的危機,因為它不是直接的攻擊,而是披著羊皮來。所以主不是提到世人,而是假先知!主要我們認出它來。摩西在申命記指出幾個分辨假先知的方法,一個是看他的預言是否應驗(申18:20~22),一個是即使所說有應驗,還要看他會不會影響百姓去拜偶像或違背神的道路(申13章)。
4.主在此則提到另一種分辨的方法,主說,你要看果子,而不要只看樹。你不要看它似乎很高大、似乎很溫柔、很屬靈的樣子,乃要知道它裡面如何;不要只看它如何表現在外,乃要看它結出的果子。
5.雖然每個人恩賜不同,但我常覺得要衡量一個在教會弟兄姐妹中表現得很屬靈的人裡頭如何,可以看他對尚未認識主的人有多少影響力,有多少權能。只吸引那些已經被別人帶領來愛主的聖徒,是不準確的。保羅說:「我所要知道的,不是那些自高自大之人的言語,乃是他們的權能!」(林前4:19)
6.主的意思應該也包含這個。但似乎主還有一個意思,就是強調他們是否遵行神的旨意,是否結出生命中的果子。像保羅所說聖靈的果子。E.g.我遇見過一個團體,有許多權威的教導,但轄制人心,沒有表現出愛、喜樂、與和平來;如果有,也只表現在他們自己一小撮人中間!
7.有時人表現得似乎很有聖靈的果子,很有愛心、很會讚美、很溫柔的樣子等等;但保羅曾提過另一些果子:「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弗5:9)
四.禱告與假先知的靈
1.還有一種假先知的靈,會表現在禱告上,且是表現在很熱中禱告的人身上。翟辛蒂CindyJacobs在《得著仇敵的城門》一書中,提到代禱者若有下列這些現象,就是脫軌的禱告:幾個人聚集禱告,卻開始指責傳道人,甚至帶來混淆與分裂。這是錯誤的。當你在為自己教會以外的神國度禱告時,仍必須服在你自己教會的權柄之下。如果你發現你的教會或傳道人不行神的道,已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時,你可以考慮離開(若神如此帶領你);但不應該留在那裡卻批評攻擊,或散播不滿言論。
2.不應禱告要使罪惡的場所遭火燒毀,或罪人被神擊殺等。有些教會走向這樣的極端,如果人不聽他的預言,就恐嚇人會死會受咒詛等;或是不讓人離開他的團體。當一個團體這樣教導時,就是你離開的時候了!
3.有些人代求時,會說得著啟示,神要她與某人結婚(但對方並無如此感動),或主說什麼錢是要給她的(但那錢目前還在別人手中,他也無意給你)等,有時這是出於錯謬的靈。初代教會稱那些說預言要人奉獻,卻是為自己或自己事工拿這奉獻的人為假先知。
4.翟辛蒂還提到一種她稱之為「洞房」的情形,就是禱告的人(多半是姐妹)覺得主將她們帶進內室,甚至與她們發生很親密的關係(彷彿性行為等)。也許翟辛蒂說得有點過火了,這樣做的人或許不見得到了「假先知」的地步,但我們講新婦的呼召特別要留意這個,不要太露骨地形容跟主親密的關係,最好只講到聖經講到的程度即止。
5.有一天主要看我們是否遵行神一切旨意,否則即使我們傳道趕鬼,行許多異能,我們有什麼奇妙經歷,我們講起話來多麼奇妙,我們多麼得人喜愛與稱讚,在那全宇宙的時間都停下來的時刻,主說祂從來不認識我們!那將多麼可怕!
五.兩種根基
1.我們正活在一個世上充塞著各種靈的時代,許多花樣,非常混淆。使徒約翰年老時勸教會:「親愛的弟兄啊,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上帝的不是,因為世上有許多假先知已經出來了!」(約壹四1)現今的世界可能更是如此。
2.但感謝神,我們不須在其中徬徨困惑,因為神的兒子早已將生命之道表明,祂早已將天國的道理講明,讓我們知道當行之道,讓我們能認出通往永生的門路。即使那是窄門是小路,走在其上的人少;卻是正確的、是純正的,是得救的道路。主清楚說,凡聽見這些話又去行的,是聰明人,因為將根基立在堅固的磐石上,經得起生命的風浪及一切考驗。否則就是蓋在沙土上,像海沙屋一般,經不起歲月的考驗。
3.人能開始稱呼「主啊!主啊!」是一件奇妙的事,從此你生命向神打開,向神行去。但主說有些人這樣稱呼祂,卻可能是祂不認識的,因為沒有留意遵行祂的道。《登山寶訓》都是平鋪直述的道,那是真實的敬虔之道,按字面遵行將引我們到生命泉源去。約翰.加爾文說:「我們都應該明白一件事,就是聖經真實的意思乃是那些自然而明顯的意思,我們應該定意擁抱並守住它。」
4.我們這一系列《登山寶訓》的信息將告一個段落,但那對你我都才是另一個新的開始。讓我們繼續讀它,繼續學習遵行它,有時需深深地挖地,讓你的生命有美好而穩固的根基。約瑟與大衛都曾如此,聖經說:「神的話試煉他,直等到他所說的應驗了!」(詩105:19)
《聖經》
?對聖經有更豐富的認識,比進大學受教育更值得。(小羅斯福總統)AthoroughknowledgeoftheBibleisworthmorethanacollegeeducation.(TheodoreRoosevelt)
?沒有人會長大到不需要聖經,這本書會隨我們年歲的增長更顯寬廣與深邃。(司布真)NobodyeveroutgrowsScripture;theBookwidensanddeepenswithouryears.(C.H.Spurgeon)
?這本書是神的道,最重要的證據是它溫暖並照亮我的心靈。(司布真)ThebestproofthatthisbookistheWordofGodisthatitwarmsandlightsmysoul.(C.H.Spurgeon)
?我們都應該明白一件事,就是聖經真實的意思乃是那些自然而明顯的意思,我們應該定意擁抱並守住它;對於那些引我們離開自然的含意之解釋,我們不只要質疑並忽略它,甚至要勇敢地視它為敗壞的事而拋棄之。(約翰.加爾文《加拉太書注釋》)Letusknow,then,thatthetruemeaningofScriptureisthenaturalandobviousmeaning,andletusembraceandabidebyitresolutely.Letusnotonlyneglectasdoubtful,butboldlysetasideasdeadlycorruptions,thosepretendedexpositionswhichleadusawayfromthenaturalmeaning.(JohnCalvin,CommentaryonGalations)
?那些以為自己已經懂得神聖的經文的人,若沒有因此在愛神與愛鄰舍上得著建立,他就還是不懂聖經。(希坡的奧古斯丁)WhoeverseemstohimselftohaveunderstoodthedivineScripturesinsuchawaythathedoesnotbuildupthatdoubleloveofGodandneighborhasnotyetunderstood.(AugustineofHippo)
?哦,主,天上的父啊!在你裡面充滿亮光與智慧,請藉著你的聖靈點亮我的心智,賜我們恩惠好恭敬而謙卑地領受你的道,否則沒有人能明白你的真理。奉基督的名。阿們。(約翰.加爾文)OLord,heavenlyFather,inwhomisthefullnessoflightandwisdom,enlightenourmindsbyyourHolySpirit,andgiveusgracetoreceiveyourWordwithreverenceandhumility,withoutwhichnoonecanunderstandyourtruth.ForChrist』ssake,Amen.(JohnCalvin)
?我跪著開始讀聖經,放下一切其他書,倘若可能就為每一行、每個字禱告通。這對我的心靈而言實在是肉與酒,我就是這樣每天從上頭領受新鮮的生命、亮光、與能力。(喬治.懷特腓)IbegantoreadtheHolyScripturesuponmyknees,layingasideallotherbooks,andprayingover,ifpossible,everylineandword.Thisprovedmeatindeedanddrinkindeedtomysoul.Idailyreceivedfreshlife,lightandpowerfromabove.(GeorgeWhitfield,Journal)
?全宇宙沒有任何事物能與真理的道-聖經相比擬,沒有任何別的事物能那樣豐富我們的思想,那樣使心靈得益。將神的道積存在我們思想的寶庫中,是每天最愉悅的事了。你不能白度一天而沒有增加這有福寶庫的積蓄,不只積蓄在思想中,也積蓄在心靈里。(查理.西緬)ThereisnothinginthewholeuniversetobecomparedwiththeScripturesoftruth,nothingthatwillsoenrichthemind,nothingthatwillsobenefitthesoul.Totreasurethemupinourmindsshouldbeourdailyandmostdelightfulemployment.Notadayshouldpasswithoutaddingtotheirblessedstore,andnotonlyinmemoryandmind,butinheartandsoul.(CharlesSimeon)
?誦讀聖經實在是件偉大的事!你不可能讀盡聖經的思維內涵,它是一個無底的井。(金口約翰)Itisagreatthing,thisreadingoftheScriptures!ForitisnotpossibleevertoexhaustthemindoftheScriptures.Itisawellthathasnobottom.(JohnChrysostom)
《金科玉律》
【TheMessage之譯文】
1.太7:6:不要輕忽聖物聖事,戲謔與愚弄並不尊崇神。不要將神聖的事降格為口號標語,你想做的得體,卻落入褻瀆聖物里了。
2.太7:12:這是我們的行為簡單而優先的法則simple,rule-of-thumbguideforbehavior:問問自己,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然後抓住先發制人的機會,照樣去對待別人。將律法和先知加總起來,你得著的就是這項道理。
【愛與責任的界限】
1.神愛我們,祂像一位好父親會將好東西給求祂的兒女,只要他們求就必得著。祂希望我們也這樣對待別人,帶著愛心,預備好要將最好的給人。
1)我們希望人家不要用外貌、用別人傳的話、用他們自己的觀點、用我們生命現在仍施工中的不完全,來論定我們,那麼我們也要常提醒自己,用同樣態度對別人。
2)E.g.一個人對猶太拉比說:「你能用單腳站立的時間教導我全部真理,我就歸信猶太教。」一位拉比將他趕走,另一位Hillel以雙關語說:「不要將你所恨惡的事加在別人身上,這就是律法的全部,其他的都是註解,你去學習吧。」一希臘哲人勸君王:「不要拿你從別人受的怒氣,去對待別人。」婆媳、上司與部屬都須學這個。
3)這些跟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是消極面的,主耶穌講的是積極面的。有些人知道一般人外出,都不喜歡身上有多西累贅,就會主動多提一些;主動作一些較麻煩的事。對人講話有禮貌,先假設別人是好的,而不帶懷疑的語氣等等。
2.但天父並不都照我們所要的給我們,因為有時我們所求的對我們並無好處,祂乃是給我們「好東西」。祂也會留意時機,有些好東西這時候給對我們沒好處,那就不是好東西了,像性、金錢、權力;可能在另一個時候祂就會給我們,因為對我們有益。
3.祂也要我們這樣對待別人,所以祂說了馬太7:6的話。當丈夫正在發牢騷時,或是批評神、基督徒、或教會時(即使他自己可能也是基督徒),不要急著為主辯解,否則你會自討沒趣,而且激發他說更多負面的話,將他推入更深黑暗或褻瀆中。不要總是覺得為真理爭辯是你的責任;不,只要安靜,盡量不要走開,不時地對他微笑,但你的心可以回到內里深處,找到基督里寧靜的隱密處。
4.當你的青少年或青年兒女,不願意去聚會,或是對信仰質疑,或是對教會與教會的服事有意見時,不要急著教訓他、糾正他、責罵他、命令他。試試看先安靜聽他講,甚至柔和地問個問題,讓他暢所欲言。
1)如果他真的有問題,而且帶著尋求的心,我們可以告訴他會為他禱告(這樣他不會因你的反應生出防衛與辯護,而會被引導來尋求神)。
2)如果他只是要批評,或是冷嘲熱諷,或是說些褻瀆的話,我們最好不說話,安靜在一旁,帶著柔和的表情與心情,心中默默禱告。若沒機會說什麼有建設性的話,聽完默默地走開即可。
5.當你傳福音的對象有上述反應時,也是這樣。當你看為寶貴的,對方帶著踐踏的態度否定它時,不要急著證明它是寶貴的,不要勉強他跟你一樣寶貴這個。你能不受他牽動,仍住在主的安息與甜美中,正是你擁有寶貝的最好、最有力的證明。E.g.一個來自各國的青年大會,在小組裡大家談論傳揚基督的方式,問一非洲貧窮國家的女孩,她安靜地說:「我們沒有材料給人,只是派一兩個基督徒家庭住在那個村子裡,後來就會有人信主。」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楊公不登山
※劉邦被困白登山,陳平奇計解圍,後人至今不知是何計
※文藝志‖雨中登山
TAG:登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