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歐亞兩種風情 澳門十大必去景點
澳門,一個具有歐亞兩種風情的地方,很多人只知道這裡發達的賭場文化,卻忽略了人文歷史風景。這裡就盤點去澳門不能錯過的十個景點。
大三巴斜港,已有350多年歷史,是澳門旅遊最為眾熟悉的標誌,是聖保祿教堂前壁的遺迹。"三巴"是"聖保祿"的譯音,又因教堂前壁遺迹貌若中國傳統的牌坊,所以稱大三巴牌坊。
東望洋炮台位於澳門半島的最高點,建於十七世紀。炮台上的小聖堂──聖母雪地殿教堂──約建於1622年,具有十七世紀葡國修院的建築特色。經過1996年的修繕,恢復了聖堂和廳院的原貌。修繕過程中,在牆壁上發現被覆蓋了許久的壁畫,這些壁畫糅合了中西文化的特色,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東望洋燈塔是中國沿海地區的第一座燈塔,由一名澳門土生葡人所建。燈塔旁有一望遠鏡,供遊客俯瞰市內景色。
澳門漁人碼頭是澳門首個主題文化創意娛樂旅遊綜合體。座落於外港新填海區海岸,佔地超過111,500平方米,集美食、購物、娛樂和主題公園、住宿及會展設施於一體,結合不同建築特色及中西文化,務求使澳門旅遊遊客突破地域界限,體驗不同地區的特色。
民政總署大樓是澳門最突出的葡式建築物。大樓內的市政圖書館位於二樓,在會議室的旁邊。館內有一個室收藏當代文學作品,報紙及雜誌,布置簡潔;另有兩間內室,是仿照葡國科英布拉大學的圖書館建成的,充分表現出葡國木刻的藝術水平。天花板呈金白兩色及懸有古典的燈架,非常優雅,圖書館內還珍藏著自十五世紀以來在澳門或其他地方印刷的典籍。民政總署大樓(前市政廳大樓)的前身是中式的議事亭,建於1784年,目前的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具有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一樓的圖書館保存有中國第一份外文(葡文)《蜜蜂華報》。
由澳門中華媽祖基金會策劃興建的媽祖文化村,其主體建築——天后宮早前舉行落成慶典。天后宮的建築風格按照中國古建築的傳統規制設計和建造,是集閩南古建築藝術、宗教、民俗、文化、休閑等價值於一身的旅遊設施。
議事亭前地佔地面積為3700平方米,整個廣場路面由碎石子鋪就,組成波浪形的圖案。廣場四周的建築物(旅遊局、郵政局和仁慈堂等)屬典型的歐陸建築風格,充滿異國風情。廣場中央有一噴泉。廣場上的碎石路一直延伸到澳門旅遊聖母玫瑰堂和大三巴牌坊前。議事亭前地坐落在民政總署總部對面,附近道路已闢為行人專用區,周圍有長椅,所以人們都喜歡聚集在這裡憩和休閑。這裡商店林立,從以往到現在都是繁盛的商業區,更因設有不少手信店而吸引旅客到此購物。
澳門有兩座四面佛:一座在氹仔澳門賽馬會停車場的旁邊;另一座在澳門客運碼頭附近的國際中心內。兩處都吸引了不少善男信女前往膜拜。
去澳門旅遊就會知道,西灣大橋是連接澳門半島與氹仔島之間的第三座大橋。它不但進一步完善了澳門整體的交通布局,更透過其雙層及隧道式設計,正式的建構起半島與離島之間的全天候交通網路。西灣大橋總投資五點六億澳門元,全長二千二百米,大橋線條優美,外觀宏偉壯觀。大橋主結構為混凝土箱型梁斜拉橋,在箱梁頂層設置六條車道,箱內底層設置兩條輕軌和兩條避颱風車道,這類結構形式是世界首創。在平常,大橋開放上面六車道,當颱風來臨,上面的車道全面封閉,車輛改走下面密封的四車道,使澳門半島與離島之間的交通不受影響。為滿足橋樑的通航需要,設計大橋時提出了採用主跨為一百八十米的斜拉橋設計方案,是目前世界上雙層混凝土橋樑的最大跨度。面對大型自重混凝土橋樑不利於抗震的特點,工程師特別為西灣大橋設計了超大型減震隔震橡膠支座,直徑為一百卅二厘米,承載力一千三百噸,刷新世界紀錄。
位於宋玉生公園和何賢公園盡頭對開的人工島上。觀音像高20米,由青銅製成,觀音蓮花寶座是一所佛教文化中心。去澳門旅遊一定要看一下這座神像。中心內的展品為觀眾提供了有關儒家學說、佛教和道教等思想和宗教方面的資料。觀音蓮花苑內除出售與蓮花苑及澳門博物館有關的紀念品外,還出售文化局的書籍和刊物,如有關澳門歷史的著作、檔案資料、文學作品和文化雜誌等。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世界另一端,24個美得不似人間的仙境,此生必去!
※西班牙五大必去的旅行地標
※周潤發成功之道:人生不必去計較的20件事!很多人都中槍了!不看一定會後悔!
※瑞士必去景點推薦
※寫在即將再次出發前:一生必去之地 紐西蘭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