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築2
朗香教堂又譯為洪尚教堂,位於法國東部浮日山區的一個小山頂上,1950年由勒.柯布西耶設計。它是勒.柯布西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重要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創作風格的轉變,對現代建築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朗香教堂勒規模不大,僅能容納200餘人,教堂前有一可容萬人的場地,供宗教節日時來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朗香教堂這個教堂的設計中,勒.柯布西耶把重點放在建築造型上和建築形體給人的感受上。他摒棄了傳統教堂的模式和現代建築的一般手法,把它當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教堂造型奇異,平面不規則;牆體幾乎全是彎曲的,有的還傾斜;塔樓式的祁禱室的外形象座糧倉;沉重的屋頂向上翻卷著,它與牆體之間留有一條40厘米高的帶形空隙;粗糙的白色牆面上開著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著彩色玻璃;入口在捲曲牆面與塔樓的交接的夾縫處;室內主要空間也不規則,牆面呈弧線形,光線透過屋頂與牆面之間的縫隙和鑲著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來,使室內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氣氛。在朗香教堂的設計中,勒.柯布西耶的創作風格脫離了理性主義,轉到了浪漫主義和神秘主義。
朗香教堂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Eastwing of National Gallery, Washington D.C. )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美國國家美術館(即西館)的擴建部分,1978年落成。它包括展出藝術品的展覽館、視覺藝術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機構用房。貝聿銘設計。東館周圍是重要的紀念性建築,業主又提出許多特殊要求。貝聿銘綜合考慮了這些因素,妥善地解決了複雜而困難的設計問題,因而蜚聲世界建築界,並獲得美國建築師協會金質獎章。東館位於一塊3.64公頃的梯形地段上,東望國會大廈,南臨林蔭廣場,北面斜靠賓夕法尼亞大道,西隔 100餘米正對西館東翼。附近多是古典風格的重要公共建築。貝聿銘用一條對角線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西北部面積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邊朝西館,以這部分作展覽館。三個角上突起斷面為平行四邊形的四稜柱體。東南部是直角三角形,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機構用房。對角線上築實牆,兩部分只在第四層相通。這種劃分使兩大部分在體形上有明顯的區別,但整個建築又不失為一個整體。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展覽館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個長方形凹框中。展覽館入口寬闊醒目,它的中軸線在西館的東西軸線的延長線上,加強了兩者的聯繫。研究中心的入口偏處一隅,不引人注目。劃分這兩個入口的是一個棱邊朝外的三稜柱體,淺淺的稜線,清晰的陰影,使兩個入口既分又合,整個立面既對稱又不完全對稱。展覽館入口北側有大型銅雕,無論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來說,都與建築緊密結合,相得益彰。東西館之間的小廣場鋪花崗石地面,與南北兩邊的交通幹道區分開來。廣場中央布置噴泉、水幕,還有五個大小不一的三稜錐體,是建築小品,也是廣場地下餐廳藉以採光的天窗。廣場上的水幕、噴泉跌落而下,形成瀑布景色,日光傾瀉,水聲汨汨。觀眾沿地下通道自西館來,可在此小憩,再乘自動步道到東館大廳的底層。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展覽館美術館館長J.C.布朗認為歐美一些美術館過於莊嚴,類若神殿,使人望而生畏;還有一些美術館過於崇尚空間的靈活性,大而無當,往往使人疲乏、厭倦。因此,他要求東館應該有一種親切宜人的氣氛和賓至如歸的感覺。安放藝術品的應該是「房子」而不是「殿堂」,要使觀眾來此如同在家裡安閑自在地觀賞家藏珍品。他還認為建築應該有個中心,提供一種方向感。為此,貝聿銘把三角形大廳作為中心,展覽室圍繞它布置。觀眾通過樓梯、自動扶梯、平台和天橋出入各個展覽室。透過大廳開敞部分還可以看到周圍建築,從而辨別方向。廳內布置樹木、長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藝術品。大廳高25米,頂上是25個三稜錐組成的鋼網架天窗。自然光經過天窗上一個個小遮陽鏡折射、漫射之後,落在華麗的大理石牆面和天橋、平台上,非常柔和。天窗架下懸掛著美國雕塑家A.考爾德的動態雕塑。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東館的設計在許多地方若明若暗地隱喻西館,而手法風格各異,旨趣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東館內外所用的大理石的色彩、產地以至牆面分格和分縫寬度都與西館相同。但東館的天橋、平台等鋼筋混凝土水平構件用樅木作模板,表面精細,不貼大理石。混凝土的顏色同牆面上貼的大理石顏色接近,而紋理質感不同。東館的展覽室可以根據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圖調整平面形狀和尺寸,有些房間還可以調整天花高度,這樣就避免了大而無當,而取得真正的靈活性,使觀眾覺得藝術品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的要求,視覺藝術中心帶有中世紀修道院和圖書館的色彩。七層閱覽室都面向較為封閉的、光線稍暗的大廳,力圖創造一種使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寧靜的氣氛。戴高樂機場(Aeroports de Charles de Gaulle)世界最大的機場之一,在巴黎市東北郊,離市中心24公里,以法國前總統戴高樂的名字命名。
戴高樂機場戴高樂機場建於1967~1974年,總建築師P.安德魯。機場佔地約30平方公里,設計高峰容量為每小時起降班機 150架次,客運量為每年5000萬人次。機場有兩座候機樓,分別供國際和國內旅客使用。1號候機樓供國際航線使用的11層圓形大樓(其中兩層在地下)。地下第1層設有商店、郵局、酒吧和餐廳等服務設施。地下第 2層為離港和進港的行李分檢處所。候機樓首層為離港層,旅客在此辦理行李託運和離港手續後,經自動步道到第2層的轉運層,然後經自動步道到衛星登機廳準備登機。第3層為進港層,進港旅客經自動步道到2層轉運層,再經自動步道到3層,辦理進港手續和認領行李。在離港層和進港層外緣的不同高度上,各有一條環行汽車道,以利旅客出港、進港。第4層設有空調機房和配電室等技術用房。第5層至第8層為停車場。第9 層有停車場、瞭望平台和附屬辦公室。整個候機樓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觀渾厚和諧,不施多餘裝飾;內部裝修簡潔明快,色彩鮮艷。 1 號候機樓布局高度集中。它的圓形平面和雙層環行車道,便於大量旅客進出候機樓。在圓形平面周圍設置7個獨立的衛星登機廳和約40座可伸縮的登機橋,解決了大量旅客只由一座候機樓接待起降飛機的難題。缺點是旅客在候機樓內行動路線複雜,離港、進港和轉運層之間的自動步道交叉跨越圓形平面中心的天井,缺乏一目了然的方向感。轉運層至衛星登機廳之間的自動步道長達170米,雖然樓內有許多路標,還設置了廣播、問訊系統,仍不免使旅客迷惑、焦急。戴高樂機場2號候機樓供國內航線使用,採取分散的單元式布置。每個單元擔負某一航班旅客乘飛機的全部程序,每6 個這樣的單元組成一個弧形的單元組。候機樓內側是車道,外面兩側是機坪。這種布置形式縮短了旅客由車道邊到登機口的距離和離港、進港的路線。但是也相應帶來各單元之間的聯繫困難,以及縱向水平交通和問訊系統隨之複雜化等問題。昌迪加爾規劃(planning of Chandigarh)印度東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爾,是從平地興建起來的新城市。 1951年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受聘負責新城市的規劃工作。他制定了城市的總體規劃,並從事首府行政中心的建築設計工作。 昌迪加爾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乾旱的平原上,佔地約4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規模近期為15萬人,遠期為50萬人。昌迪加爾的總體規劃貫穿了勒·柯布西耶關於城市是一個有機體的規劃思想,並以「人體」為象徵進行城市布局結構的規劃。
昌迪加爾規劃示意圖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當作城市的「大腦」。主要建築有議會大廈、邦首長官邸、高級法院等,布置在山麓下全城頂端,可俯視全城。博物館、圖書館等作為城市的「神經中樞」位於大腦附近,地處風景區。全城商業中心設在作為城市縱橫軸線的主幹道的交叉處,象徵城市的「心臟」。大學區位於城市西北側,好似「右手」;工業區位於城市東南側,好似「左手」。城市的供水、供電、通信系統象徵「血管神經系統」;道路系統象徵「骨架」;城市的建築組群好似「肌肉」綠地系統象徵城市的呼吸系統「肺臟」。 城市道路按照不同功能分為從快速道路到居住區內的支路共7個等級,橫向幹道和縱向幹道形成直角正交的棋盤狀道路系統。此外,全城還有一個安排在綠地系統中的人行道和自行車道交通系統。由城市幹道網劃分成的矩形街區,每塊面積約為100公頃(800×1200米),按鄰里單位的概念進行規劃,居住人口各為 5000~20000人。鄰里單位內的商業布局模仿東方古老的街道集市,橫貫鄰里單位。鄰里單位中間與綠帶相結合,設置縱向道路,綠帶中布置小學、幼兒園和各種活動場地。城市行政中心附近設置廣場。廣場上的車行道和人行道布置在不同的高程上。各建築物主要立面向著廣場,經常使用的停車場和次要入口設在背面或側面。在建築方位上考慮了夏季的主導風向和穿堂風。廣場上設置水池,以增加空氣濕度,豐富景觀。在設計中強調了建築空間尺度和人體尺度的關係。昌迪加爾的規劃設計功能明確,布局規整,得到一些好評。批評者認為城市布局過於從概念出發。從建成後的效果看,建築之間距離過大;廣場顯得空曠單調;建築空間與環境不夠親切;對城市居民的生活內容考慮不夠。城市建成使用後的幾十年中,已作了一些調整。昌迪加爾高等法院位於印度旁遮普邦省會昌迪加爾,由勒.柯布西耶設計,建成於1956年。
昌迪加爾高等法院它的外形輪廓簡潔,建築物的主要部分用一個長100多米,由11人連續拱殼組成的巨大頂棚罩了起來,頂棚斷面為V形,前後檐翹起,既可遮陽,又不阻斷穿堂風。頂棚以下有四層,底層為門廳和並列的8個小法庭以及一個大法庭。法院入口沒門,只有三個直通到頂的高大柱墩,形成一個開敞的門廊,柱墩分別塗以紅、黃、綠三種顏色,鮮明地突出了入口。主要立面上滿布尺寸很大的遮陽板,法院外表是裸露著的混凝土,上面保留著模板的印痕和水跡。大門廊之內有坡道,牆壁上點綴著大大小小不同形狀的孔洞,並塗以紅、黃、藍、白等鮮艷色彩。怪異的體形、超乎尋常的尺度,粗糙的混凝土表面和不協調的色塊,給建築帶來了怪誕粗野的情調。它是現代建築流派中粗野主義的代表作之一。巴西議會大廈(National Congress Building, Brasilia)
巴西議會大廈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市的三權廣場上,建於1958~1960年,設計人是巴西建築師O.尼邁耶。大廈由兩院會議廳和辦公樓組成。前者為一長 240米、寬80米的扁平體,上面並置一仰一覆的兩個碗形體,上仰的眾議院會議廳,下覆的是參議院會議廳。會議廳的後面是高27層的辦公樓。為了加強垂直感,辦公樓設計成並行的兩條,平面和正立面都呈H形。整幢大廈水平、垂直的體形對比強烈,而用一仰一覆兩個半球體調和、對比,豐富建築輪廓,構圖新穎醒目。(巴西議會大廈,1958~1960年建,O.尼邁耶設計)巴西利亞規劃(planning of Brasilia)巴西新都巴西利亞是從平地建設起來的新城。為了改變巴西的工業和城市過分集中在沿海地區的狀況,開發內地不發達區域,1891年巴西憲法規定遷都內陸。1956年,巴西政府決定在戈亞斯州海拔1100米的高原上建設新都,定名為巴西利亞;同年,通過競賽選取巴西建築師L.科斯塔設計的新都規劃方案,規劃人口50萬,規劃用地152平方公里。
巴西利亞規劃1957年巴西利亞開始建設,由巴西建築師O.尼邁耶擔任總建築師。至1960年,建設初具規模,正式從里約熱內盧遷都新址。巴西利亞的建設當時在世界的城市規劃界和建築界傳為盛事。巴西利亞規劃頗具特色。城市布局骨架由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條功能迥異的軸線相交構成,平面形狀猶如有後掠翼的飛機。 東西向的主軸線長6公里,東段布置巴西中央政府各部的辦公大樓,嚴整地排列在大道兩側。主軸線東端是三權廣場廣場平面基本呈三角形,議會大廈、最高法院和總統府鼎足而立;在布局構圖上、建築空間上都是視線集中的地方。主軸線西段主要布置市政機關,西端是城市的鐵路客運站。 南北向軸線呈弧形的翼狀,兩翼各長5公里許,有一條主幹道貫穿其間,與公路連接。主幹道兩旁布置著長方形的居住街區。每一街區內有高層、多層的公寓以及商店等設施,布置格式基本統一。城市兩條主軸線的交匯處,有一座 4層的大平台,在不同層次上形成立體交叉道口,以疏導各個方向的交通。在這裡設立全市的商業中心、文化娛樂中心,公共客運也大多在這裡轉站換乘。稍西有體育場。東西軸線的南北兩片地段分設動物園和植物園。城市的北、東、南三面有人工湖圍繞,人工湖附近散布著若干片獨戶住宅區。城市有少數小型工廠,布置在火車站的一側。巴西利亞的規劃設計構思新穎,反映了現代城市規劃研究的一些成果。廣場建築群特別是矗立在三權廣場上的主要的政府機構建築,具有挺拔、開闊的氣魄。批評者認為它過分追求形式,對經濟、文化和歷史傳統考慮不足,未能妥善解決低收入階層的就業和居住等問題。巴黎德方斯區規劃(planning of La Defence of Paris)德方斯區位於巴黎西北,塞納河畔,距凱旋門5公里,與盧佛爾宮、星形廣場(現名戴高樂廣場)在同一條東西軸線上。
巴黎德方斯區規劃1932年,塞納省省會曾舉辦過一次對歷史上形成的東西主軸線和星形廣場到德方斯一帶的道路進行整治美化的「設想競賽」。在1958年成立了「德方斯公共規劃機構」,提出要把德方斯建設成為工作、居住和遊樂等設施齊全的現代化的商業事務區,以作為公元2000年巴黎的「櫥窗」。1963年通過了第一個總體規劃,包括東部事務區和西部公園區,規劃用地760公頃。1962~1965年制訂的《大巴黎區規劃和整頓指導方案》中,德方斯區被定為巴黎市中心周圍的九個副中心之一;80年代初已經基本建成。德方斯區規劃注意利用城市空間,通過開闢多平面的交通系統,嚴格實行人車分流的原則:車輛全部在地下三層的交通道行駛,地面全作步行交通之用。在區的中心部位建造了一個巨大的人工平台,長600米,寬70米,有步行道、花園和人工湖等,不僅滿足了步行交通的需要,而且提供了遊憩娛樂的空間。 商業服務設施採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布置方式。九個鄰里商業中心,下面約有100個小商店,分設在辦公樓和住宅底層。居民可以就近購買生活用品。集中的商業中心規模巨大,如歐洲最大的「四季」商業娛樂中心,設有百貨商店、超級市場、電影院、飯店和舞蹈學校等,總面積105000平方米。在德方斯區,每座建築的體型、高度和色彩都不相同。有高 190米的摩天辦公樓、跨度 218米的拱形建築,有各種外牆裝飾,景觀豐富多彩。 德方斯的規劃建設在技術上有較高的水平,並有所創新,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巴黎市中心區的擁塞狀況。但有人認為,德方斯區大量的高層建築和大面積鋼筋混凝土平台造價貴,能耗大;大平台上的人行廣場、綠化設施等使用率不高,沒有發揮預期的作用。在藝術上也有不同的評議,有人認為高大的建築群會破壞巴黎古城的傳統風貌和自然景色;也有人認為,德方斯將會同埃菲爾鐵塔一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終將為人們所喜愛。新奧爾良市義大利廣場(planning of La Defence of Paris)
新奧爾良市義大利廣場是美國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查爾斯·摩爾的代表作,也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群和廣場設計的一個例子。新奧爾良是美國南方城市。1973年,市政當局決定在該市意商居民集中的地區建造義大利廣場。義大利廣場中心部分開敞,一側有祭台,祭台兩側有數條弧形的由柱子與檐部組成的單片「柱廊」,前後錯落,高低不等。這些「柱廊」上的柱子分別採用不同的羅馬柱式,祭台帶有拱券,下部台階呈不規則形,前面有一片淺水池,池中是石塊組成的義大利地圖模型,長約24米。新奧爾良市的意裔居民多源自西西里島,整個廣場就以地圖模型中的西西里島為中心。廣場鋪地材料組成一圈圈的同心圓,即以西西里島為中心。廣場有兩條通路與大街連接,一個進口處有拱門,另一處為涼亭,都與古代羅馬建築相似。廣場場上的這些建築形象明確無誤地表明它是義大利建築文化的延續。
新奧爾良市義大利廣場整個義大利廣場的處理既古又新,既真又假,既傳統又前衛,既認真又玩世不恭,既嚴肅又嬉鬧,既俗又雅,有強烈的象徵性、斜事性、浪溫性。建成後,意裔居民常在這裡舉行慶典儀式和聚會,它同時也是一處休憩場所,受到群眾的歡迎。但建築界貶褒不一。有文章說:「建築難得使人快樂、浪漫、高興和有愛的感情,義大利廣場是難得的便外作品之一」,另外又有人說它「極端令人厭惡」,「噴泉是一連串的玩鬧,總起來說,它不過是後現代主義的一出滑稽戲。」柏林愛樂音樂廳
柏林愛樂音樂廳柏林愛樂音樂廳的前廳安置在觀眾廳的正下面,由於觀眾廳的底面如同一個大鍋底,其下的前廳的空間高矮不一,其中還布置著許多柱子、傑梯和進口,因而這個音樂廳的前廳的空間形狀極其複雜,路線非常曲折。初次來此的人會產生撲朔迷離、摸不清門路而豐富誘人的印象。及至進入觀眾廳內,看到的又是如同山口袋中葡萄園似的景象。聽眾席化整為零,分為一小塊一小塊的「哇田」似的小區,它們用矮牆分開,高低錯落,方向不一,但都朝向位於大廳中間的演奏區。由於化整為零,一般大觀眾廳中常有的誠大的大尺度被化解了,確實呈現出親切]隨和、輕鬆、細開展巧、瀟洒的氣氛。
柏林愛樂音樂廳聖莫尼卡的蓋里的自宅
聖莫尼卡的蓋里的自宅蓋里自宅原本是一幢普通的兩層荷蘭式小住宅,木結構,坡屋頂,位置在兩條居住區街道的轉角處。蓋里大體保留原有房屋,但在東、西、北三面擴建單層披屋。東面擴建部分是一小狹條,成為進入老房子的門廳;西面擴建部分也是一狹條,是老房子的又一門廳,面對內院;北面臨街的一邊擴充最多,中間一段為廚房,廚房東面為餐廳,西面為日常進食的空間。三面擴建的面積共約74平方米。從所用的材料來看,有瓦楞鐵板、鐵絲網、木條、粗製木夾板、鋼紆玻璃等等,全都裸露在外,不加掩飾。這些添建的部分形體極度不規則,可以說是橫七豎八、旁出斜逸;不同材質、不同形狀硬撞硬接。最引人注目也是蓋里最得意的一筆是廚房天窗的奇特造型。天窗用木條和玻璃做成,好像一個木條釘成的立方體偶然落到凹入的房頂上,不高不低,正好卡在廚房上空。其餘的屋頂上安置著若干鐵絲網片,支支稜稜,使添建部分的輪廓線益加複雜錯亂。所有這些處理同保留下來的老房子的上部,無論在材料上、形體上,還是在風柞、觀念上都形成強烈的對比。
聖莫尼卡的蓋里的自宅在室內處理上大體也是如此。添建部分沒有天花板,木骨袒露。廚房所在地跨在原來的汽車道上,車道的瀝青路面就保留下來做了廚房和餐廳的地面。老房子內也經過一些處理,原有的天花吊頂被拆去,有些牆面,如卧室的一個牆面也打掉抹灰層,露著木板條。蓋里改建後的自用住宅確實與眾不同。蓋里說他自己的房子、預算、工期都由自己掌握,可以充分地按自己的要求和觀念來做,因此可以自由地「研究和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聖莫尼卡的蓋里的自宅哥根翰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 in Bilbao)
哥根翰博物館這座建築物建築面積達2.4萬平方米,位於勒維翁河濱,下部有石質牆面的較方正的管理用房等,而主要的建築體量異常彎扭複雜,那些難以名狀的流動彎曲的體量,內部是鋼架,外表覆蓋鈦板,鈦板的總面積達2.787萬平方米。結構設計由SOM事務所承擔。結構方式同造船相近。
哥根翰博物館這座建築幾乎不用人工繪圖,全部依靠電腦。如果沒有電腦,這樣造型複雜的建築物是難以完成的。由於造型極度不規則,工程人員說內部鋼構件沒有兩件的長度是完全相同的。建築物的造價達到1.357億美元.由於工程複雜,建築師時常召到工地上去,蓋里說:建築師可能再度成為建造大匠(master builder)。
哥根翰博物館1996年7月蓋里到工地察看,他說建造中的建築物與原來的構想吻合,他驚嘆道:「我看到那30米高的空中曲線準確地與草圖相同,我驚住了。……用電腦畫的建築圖是有生命的設計作品,純凈利落,表達出我的建築構思的力度。」當地有人認為這座建築外形象「一艘怪船」,有人說它像「一朵金屬花」。
哥根翰博物館通用汽車技術中心通用汽車技術中心由小沙里寧設計,基地約一英里見方,其中共有25幢樓,環繞著中央的一個長方人工湖,自由但又富於條理地進行布局。它的建築風格、鋼和玻璃的「純凈形式」、「全面空間」、「模數構圖」和到處閃爍著的在技術上的精益求精,使人聯想到密斯密斯.凡.德.羅。但是小沙里寧在尺度的掌握,空間界面的處理上較密斯密斯.凡.德.羅更為成熟、豐富、精緻與接近人情。其中有兩幢樓:工程館與食堂的效果甚佳,榮獲1955年的AlA獎。工程館包括有車間、製圖室、辦公室等,位於人工湖的一端,它功能合理,外型簡潔,一望而知是最新的一件工業產品。事實上,它在廠方的支持下的確是第一次大規模地試用了當時的新產品——隔熱玻璃,然而尺度宜人、構圖清新、細部處理細緻,在人工湖水和綠化的交相映輝之下卻別有特色。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古建築設計作品經典欣賞
※十一國內最擠景區建築
※近期活動 | 尋師問築:溯源之旅 從羅馬到巴黎
※全國最任性的古建築物,每年只露面一回,其他時候全都沉入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