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悄然興起的『茶』文化

悄然興起的『茶』文化 悄然興起的『茶』文化

徐高荷/文

提起茶館,許多人並不陌生,一些電影、電視劇中茶館濃郁的氛圍和京腔京韻早已讓人們領略過茶館的神韻。如今,茶館開始在城市的街巷蔓延開來,悄然復興著「茶」文化。

茶道曰:「福者享茶,祿者用茶,壽者飲茶,喜者樂茶。」說起茶的飲用大約要追溯到公元前2700餘年的神農時代了,它是中國人的國飲。茶是由中國佛教僧人當作藥物介紹到日本的,而把喝茶提高到「道」的地位的,是日本茶道大師千利休。沏茶的水質、水溫、色澤、香味、茶具、浸泡、飲用的時間、方式等種種在現代人看來似乎繁瑣的講究茶道一直是日本人身份、地位、修養的象徵之一,其儀式也在一代代茶人的努力之下變得精巧雅緻。近代,日本茶道傳到祖國台灣,再由台灣回到大陸。茶葉中含有纖維素、澱粉、蛋白質、氨基酸、多酚類、有機酸和咖啡因等,飲後令人神情氣爽,精力充沛。

隨著人們對茶館、茶藝接觸增多,了解加深,茶館的生意日趨好轉。如今,光顧茶館的客人主要是年輕的公司職員,或為找一個清靜所在洽談生意,或周末與三五好友相約聊天。人們來這裡不僅可以更多地了解傳統文化,而且有利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茶館內擺設幽靜雅緻,絕無喧嘩之聲。糊滿麻布的牆,掛了排排竹簾的落地窗,鋪了草席的榻榻米,上了年代的舊蓑衣和破斗笠,罩了蟋蟀籠的小燈,連茶的名字也是濃濃的韻味:雨前綠、橫枝香、白沙綠。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側耳細聽,隱隱有樂聲傳來,更有一些傳統的曲藝節目助興。看服務小姐的茶道,又是另一番享受:先用溫水浸鋤茶具與茶葉,捋去浮於表面的泡沫與茶渣,然後將茶葉放入茶具內用開水浸泡;再聽溫溫婉婉的小姐前來講解台灣茶道,頗長見識,泡綠茶和花茶的水溫以80℃為宜,烏龍則需100℃,普洱茶則是水溫越高越有味。品茶也有講究,一杯茶須分三口喝,第一口試茶溫,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真正喝下去。茶客們悠閑地一手托起茶具,一手捏著蓋兒輕掠飄浮茶麵的葉兒,不時嘬上一口,頓覺茶香撲面,神清氣爽。再慢慢欣賞氤氳霧氣中那唱京戲的、說鼓書的,一曲一段,古風可人,你不由感嘆鬧市中的這一方仙境。心情也如茶葉一樣緩緩舒展開來,城市的喧嘩與浮躁也漸漸遠去。

在許多人眼中,茶館的興起,不過是生意人捕捉了時下現代人懷舊情結的一次商機而已。事實上,茶館所蘊含著更深層的原因。茶作為一種現代人的流行滋補品,具有一般飲料所無法替代的功能。茶館這一古老的文化遺產,在經歷了千載歲月之後,依舊煥發著青春的光芒。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李銀河 裴諭新:當下異性戀文化已不能滿足年輕群體
中國神秘文化解讀,從面相上看一個人的印堂的氣色分析
李白存世唯一書法《上陽台帖》:要是能重來,我不當李白
【臘八文化簡述】
佛教文化雜誌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