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寶典還是霧霾?
隨著民間學習《弟子規》熱情的不斷高漲,網上有關《弟子規》的爭論風波再起。輿論對於這本傳統蒙學教材的看法,顯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兩極景觀:有人視之為萬能寶典,有人則把它比喻為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霧霾。這樣尖銳的觀點對立,好像再一次表明國人已經患上了嚴重的價值觀分裂症,甚至在教導小孩子方面都是如此,以至於某些人士痛心疾首,哀嘆人心不古了。其實,觀點的分歧並非全是壞事,一個現代國家也不會只允許它的國民對於一本書只能有一種看法,圍繞《弟子規》的爭論恰恰表明了民族理性的長足進步,這也是近代以來啟蒙運動的重要成果。儘管如此,《弟子規》的廣受歡迎卻不是無疑的。
《弟子規》何以走紅大江南北?《弟子規》是清代康熙年間山西絳州秀才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寫的一本蒙學教材,原名《訓蒙文》,全文只有1080個字,由於相對較為晚出,它在蒙學教育方面的影響本不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更早的蒙學教材。但是,在本世紀初葉以來蔚為大觀的這一波傳統文化熱中,《弟子規》的影響卻有超越《三》《百》《千》的聲勢。《弟子規》的誦讀聲遍及大江南北,在民間熱心人士的推動下,它步入家庭、企業、機關、學校甚至監獄,媒體上屢屢見到有關這本小冊子感化了監獄囚犯的報道,甚至一些佛家的代表人物也加入到弘揚《弟子規》的行列中來,成為以佛弘儒的重要推手。不管人們如何看待《弟子規》的走紅,它已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文化現象,其背後具有深刻的社會歷史動因。
近代以降,數千年間維繫中國人日用倫常和人生信仰的儒家思想被連根拔起,受到全民大批判,是中國現代歷史中的最為重大的事件。這固然是儒家文明面對西方文明挑戰屢屢遭遇重大挫折的結果,對於傳統文化中不適宜現代轉變的成分進行反思清理也完全必要,五四運動由此開出的民主科學路更是意義重大,但是,從近代到文革的反傳統也存在一個重要的偏頗:混淆了傳統文化中的變與常。
變與常是傳統中國哲學的一對重要範疇,變就是那些傳統文化中的時代性的內容,有必要在今天加以變革的成分;常就是常道,如仁、義、禮、智、信五常和禮、義、廉、恥四維等,它們是超越民族和時代的。因此,傳統文化中並非全都是過時的東西,其中有的是現代甚至是超現代的,尤其是那些古代聖賢對於宇宙人生大道的根本覺解,那些洞悉本源、直指人心的永恆智慧,值得浮躁功利的現代人反覆拜讀領會。托克維爾說過,如果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摸索,誠哉斯言!
《弟子規》總結了儒家數千年來童蒙教育的經驗,它主要講述孩童在家裡家外接人、待物、處事和讀書的修養、規矩與方法,尤其注重禮儀教化,這正是近代以來被破壞殆盡的傳統。當然,它不僅僅適合孩童。在經歷的一百多年的反傳統運動尤其是文革的掃蕩之後,還有哪一個成年人,不管他是大學教授或者位居三公,還能力行甚或聽說過這些本來在孩提時代就該學好的人生禮儀呢?家教傳統的中斷和數代人的禮義缺失才是《弟子規》走紅的時代動因。正是由於中國文化的悲劇性命運和一陽來複的特定情勢,喚起了時代對於這本小書的注意,也使得它超越於《三》《百》《千》的意義展露無遺。至於有些主張自由主義的朋友完全將其視為封建遺毒,認為它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那是誤會。修養和禮儀並不是民主法治的對立物,發達國家的民眾大多彬彬有禮。相反,一個不知廉恥的民族是建不成民主法治的。
「《弟子規》中的有益教誨
《弟子規》系根據孔子在《論語·學而》中的一段話寫成:「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段話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它要求青少年首先要學習和實踐好孝悌、誠信、仁愛、恭謹、博愛等儒家基本道德,養成君子人格,還有空餘時間的話再去學習知識,人格養成優先於知識傳授,這與當代的中國教育形成鮮明對比。
《弟子規》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入則孝」,主講孝道。儒家認為仁愛始於家庭,一個有愛心的人是從家庭親情中培養起來的,一個人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愛卻去愛別人,古人謂之「悖德」,其中飽含著古人對於人格養成規律的洞察。該部分講述了冬溫夏清、晨省昏定這類日常事親禮節,也有「出必告,反必面」這樣的注意事項,一直到「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這樣的喪祭要求。可謂叮嚀反覆,諄諄告誡,體現了長輩教化後代的一片苦心。其中個別內容已經不再適應於當代,比如「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時變世異,要求今人停下工作為父母守喪三年已經不可能,但是,為父母舉行莊重的葬禮依然有必要,據說韓國人在父母去世後還可以有兩個月的葬親假期,這便是古為今用的典型例子。孔子一向注重禮要與時更化,禮的形式可以更化,但禮的精神不能丟棄。
其次是「出則悌」,主要講如何處好家中同輩兄弟姐妹的關係,以及在家外如何尊敬長輩等。除了父母長輩,家中相處最多的就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和睦相處才是孝道:「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相爭,古人謂之骨肉相殘,最傷父母之心。該部分的一些教誨對於今天的孩子依然有益,甚至不可或缺:比如「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要求兄弟姐妹之間重義輕財,不為錢財傷害親情;說話不要刻薄,以免傷害對方。「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要向尊敬父親那樣得尊敬叔叔伯伯,要向友愛親兄弟一樣友愛叔伯兄弟這些教育,這是培養與擴大孩子的愛心。這些教誨,對於孩子的修養做人都十分有益。
再次是「謹」。謹有謹嚴、謹慎之意,孩童天真無邪,不知檢束,家教的責任之一是將他們的行為納入文明的軌道,這一部分講的是孩童日常生活中行為規範與注意事項,比如「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是讓孩子早起惜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是教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是教孩子衣冠整齊有序;「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是說孩子不要追求衣服的奢華;「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是要孩子不挑食且不過食;「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講的是行走坐卧的規矩,在日常行為中養成一身的正氣;「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講的是處事的藝術,處理問題要有條有理,從容不迫,既不懼怕困難,又不麻痹大意;「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要孩子遠離邪僻,以防止近墨則黑;「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教育小孩子要分清人我,小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和別人的界限,看見自己喜愛的東西就想拿來,群己之間的界限啟蒙必須從幼小開始。該部分的教導既具體詳細,又切實可行,關係到孩子的基本素養,不少內容是文明世界的育兒通則,絕大多數都可適用於今天。
接下來是「信」。孔子把誠信看得比生命還重要,說過「人生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這一部分相當部分內容都是教導孩子如何說話才能不失信,比如「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守信要從基本的規矩即不說謊開始。「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年輕氣盛,易於許諾,不能兌現,則後悔晚矣,這是很多年輕人都有過的教訓。「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教孩子從小要養成嚴謹求實的習慣,不要隨便跟風,以至於三人成虎。今人給孩子講誠信,往往講出一通莫名其妙的大道理,連自己都不信,如何能哄騙過孩子?與此對照,本段對於信的培養可謂實用又入微。本段還有一些話是講儒家的修身之道,比如「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教育孩子從小見賢思齊,見不善則自我反省,這對於孩子日後的進步十分重要。「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是教給孩子應該從小比什麼,現在很多孩子比老子、比房子、比車子、比飲食,這裡教導孩子要比德行、比學習、比才幹,是否更好一些?本段的最後一句:「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將過與錯區分開來,目的是告訴孩子如何對待錯誤,人人都會犯錯誤,沒有錯誤就沒有進步,問題在於是否有意犯錯才重要,以及犯了錯誤之後對於錯誤的態度,說的是存心的重要,孟子講君子與人的區別在於存心,儒家的人格修養最終要落實到心性上方有所成。至於最後一句話,實在儒家修養的千古格言,有人說,儒學是寡過之學,這抓住了要害,但是能夠以如此簡練生動的韻語表達出來,十分可貴,這也是這本小冊子如此受人推重的原因之一吧?
第五部分是「泛愛眾」。「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是博愛之為仁的境界,儒家並非一味地讓孩子只知道愛親,愛親是為博愛大眾作準備。教人相愛和教人相憎相鬥,都是需要一個世界觀作基礎,這裡從宇宙論的角度給出了儒家博愛的理由,其實是總結了孟子的「仁民愛物」和王陽明的「仁者以天下萬物為一體」的思想,意境高遠。後面的一些教導,似乎是教導孩子世故,但如果結合第一句的開場白,便能明白其中的意義,如「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等都是,所以要如此等等,是因為「凡是人,皆須愛」的博愛思想,這說明《弟子規》的思想境界並不低,對於小孩子的教誨中其實包含著修身做人的大道理。「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是教孩子將己心比人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是教導目前孩子們所缺少的報恩觀念。上面的種種行為規範,都是基於儒家的仁愛之心,如果孩子從小沒有接受這樣愛與敬的教育,甚至是相反的教導,長大了以後會怎樣,就可想而知了。
第六部分是「親仁」,指親近仁德之人。「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稀」,告訴孩子世間仁者稀少難遇,故要珍惜。接下來講了是親近仁德之人的好處和不親近仁德之人的壞處,「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正是發揮孔子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之意。
最後一部分是「餘力學文」,主要講讀書學習的方法。開頭告誡孩子學文當與力行並重,「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讓孩子明白儒家的學問是知行合一之道。接下來介紹了一些古人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講的是讀書要心眼口並用,全身心投入;「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是講精讀的方法,朱熹讀書法特彆強調一書未完,不讀另一書;「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講的是讀書的法門和順序。此外還講了做札記,以及擺放筆硯書籍以及磨墨、寫字的規矩。「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是本章也是全篇的結束句,似乎是專門為那些讀書成績不太好的孩子說的,告訴他們考試成績一般也不要緊,因為儒家學習的主要目的是修身做人,只要持之以恆,改過遷善,就會逐漸達到聖賢的境界,這恰恰是儒家最看重的。這一部分,看似尋常,卻包含了古人重要的為學之道,其中總結了不少大儒的讀書為學方法,又講得十分貼近兒童的學習實際。
總起來看,《弟子規》講解了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學文等為人、為學、處事的基本規矩禮儀,可貴的是,它並沒有將道德教育停留在抽象的理論上,而是落實為具體行為規範,不離生活本身,緊扣人倫日用,如果孩童果真如此行之,持之以恆,君子風範就會不期而至。有人嫌本書規矩太多,其實,孩子需要在人生特定階段學會那些重要的人生規範,就像學考駕駛員要首先學好交通規則一樣。要想成為大書法家,就要先認真臨摹古人的書帖;要想成為大詩人,就要先背誦古詩詞名篇,如果有人認為這是浪費時間甚至束縛孩子的天性,那他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真正的詩人或者書家,因為任何創造性人才的出現都需經歷一個轉益多師的過程。從人格養成的角度看,缺少了這些訓誡,對於孩子來講,其實是比缺鈣更為嚴重的事情。因為缺鈣可以補,但是,孩童的人格與心理教育一旦錯過了合適的時機,就難以彌補,日後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今天比比皆是的青少年心理與品德問題已經提供了足夠多的案例,證明了傳統經典教育缺失的後果。我曾經遇見一位惡補國學的母親,自稱是上大學的孩子出了問題之後才停職來學國學,她反省說,連考駕照都要經歷嚴格系統的訓練和考試,可是,沒有任何人曾告訴過她應當如何做母親,直到她從自己痛苦的教訓中明白了,其實做母親是一件比當司機更困難的事情。
「《弟子規》的實踐效果
那麼,《弟子規》果真有效嗎?
2013年6月17日,我在福建省霞浦縣一個村莊調查時,聽七八十個老人用國語齊聲背誦《弟子規》。他們中的好些人不識字,從前也不會說國語,此刻,她們卻用國語熟練而有韻律地背誦著《弟子規》,一些人一邊背誦一邊有節奏地晃著腦袋,彷彿是私塾里的小學生,顯然已經陶醉於其中了。其實,他們學習《弟子規》完全是自發行為。該村村民數年前開始學習《弟子規》和《三字經》,幾年下來,從一個六合彩與賭博盛行、打架鬥毆不斷、車匪路霸橫行的村子,變成一個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兩年多來,我和尼山聖源書院的部分同道們給村民公益講授《弟子規》,在聖水峪鎮設立了七個鄉村儒學講堂,半個月講一次,一年下來,家風和村風有了顯著改善,尤其是不孝敬老人的風氣為之一變,有的兒媳婦原來公然在大街上打婆婆耳光,現在卻在年底主動給婆婆買了一身新衣服,還用三輪車帶著婆婆去趕集,喜得婆婆合不攏嘴。某老婆婆有三個兒子,說好每人每年贍養費二百元,但二兒子從來不給,學習一年後,兒媳婦年底主動送來了二百元,還破天荒地請婆婆回家過年。村裡小偷小摸明顯減少,衛生大為改觀,罵街現象近於絕跡。於是,出現了村民扶老攜幼學習《弟子規》的場景。《弟子規》本來是教導孩子孝敬老人的,可是,現在卻是祖孫同學《弟子規》,這是為一個時代補課。我們還在泗水和濟南選擇部分小學進行《弟子規》教學實驗,頗受學校和學生的好評,學生的文明素養有了顯著改善。另外,這幾年的調查發現,因這本小書感化而迷途知返的青少年還有很多。
《弟子規》何以有效?因為它是從父子親情和兄弟友愛這些最為基本的人倫關係談起,從生活本身開始,在動之以情的基礎上曉之以理,使人容易接受。孩子們無法理解抽象的思想,也不懂得政治,但是,對於和他們密切相關的人和事有著天然的興趣。只要講解時緊扣現實,生動活潑,就能入腦入心,涵養品德,改善氣質。
《弟子規》中有沒有霧霾?把《弟子規》說成是精神霧霾的主要理由,是說它會毒化青少年的心靈,把他們變成唯唯諾諾的奴才,因此將《弟子規》視為強化專制制度的工具。那麼,《弟子規》里有沒有奴化教育的內容呢?平心而論,《弟子規》中有些說法的確已經不合時宜,引起質疑和批評的主要有以下內容:「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續順承」,有人說,這是讓孩子完全聽從父母的,但父母也會犯錯誤,這豈不是誤導孩子?父母當然會犯錯誤,但是,不懂事的孩子要先聽從父母的教導,乃所有文明中的通則,不能因為相反的個例而否定普遍適用的原則。同時,「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這句話表明,《弟子規》並沒有否定孩子們有懷疑和拒絕父母錯誤決定的權利,不過要求他們在這樣做的時候,依然不失對於父母的尊敬。「居有常,業無變」,本來是為了教導孩子免做居無定所的無業游民,在農業社會中更為合適,但是,現代社會已經是個高流動的社會,現代人大多身不由己搬遷移居,職業也不得不常變,自然不應再按照這老黃曆要求子女了。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有人說這違背了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筆者以為,這句話確實過於以父母為中心的味道,照搬到今天已經不合適,但其中的孝道精神卻不能否定。「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且莫說」,確實有些明哲保身的味道。「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這對於孩子的要求過高,對於父母的要求卻過低,父母總不能憎恨自己的孩子,不管出於什麼理由。「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這句話同樣有它的問題,現代社會不允許父母鞭撻孩子,況且要求孩子「撻無怨」呢?
「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本意是勸說青少年不要把精力浪費在非短流長上,但是,民主法治社會鼓勵公民參與公共事務,所以這句話的主要意思已經過時。
作為宗法社會的產物,《弟子規》確實有一些過於強調以父母為中心的內容,其中有的內容已經不再適合於今天,需要我們本著古為今用的精神加以處理。但總體來看,《弟子規》的教誨是長期歷史中總結出來的家教經驗,屬於「門內之治」的範疇,重在培養孩子的禮儀修養和君子人格,可以定性為精神霧霾的東西很少,即使有霾,《弟子規》中也只有一點輕度霧霾而已。那麼,為什麼還有人不分青紅皂白地全面否定《弟子規》呢?其主要依據是近代以來將儒家的人倫道德與自由、平等和人權完全對立起來的思想,這其實是近代思想界的一大誤讀,如果儒家政治思想中有不少與現代政治相抵觸之處,儒家的人倫與五常則多是適用於各時代的人倫道德底線。另外,自由、平等是政治權利,仁、義、禮、智、信和禮、義、廉、恥是人倫道德,二者分屬於不同領域。比如,我和我爺爺是平等還是不平等?我們從政治權利上講是平等的,從家族輩份上又是不平等的,我給我爺爺鞠個躬就侵犯我的人權了?這實在是笑話,笑話背後是思想的誤讀與混亂。先秦儒家將門內之治與門外之治區分開來,認為「門內之治恩掩義,門外之治義掩恩」,表明社會政治原則與家庭原則有所區別,不能混淆。可是,完全混淆政治與人倫的的思維定勢依然還盤踞著許多人的頭腦。
那麼,《弟子規》有無可能變成真正的霧霾?可能。筆者最近在鄉村調查,發現某村主任,已經將村裡所有土地賣完,老百姓拿到的補償很少,因為他是黑道兒上的人物,村民們敢怒不敢言,他的叔叔看不下去,說了幾句公道話,被他當眾痛揍一頓,讓那老傢伙懂事。該主任以此為戒,開始讓村民學習《弟子規》,出席一次獎勵五十元現金,據說頗有學者前來助陣。在他手裡,《弟子規》豈不成了霧霾,而且是重霾!
古人云,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看來以什麼動機講《弟子規》,站在什麼樣的思想立場講才是關鍵。如果僅僅是為了讓人順服,《弟子規》就會變成霧霾;如果抱著開明理性的態度,意在培養君子和現代公民,《弟子規》就變成了教化的好課本,如果教得適宜,說不定真變成了寶典,亦未可知!果然,如佛所言:三界唯心,物隨心轉!人們所說的《弟子規》中的那些問題,說不定就出在教它的人身上,還是反求諸己罷。
(作者為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主任,儒教研究中心秘書長)
中華讀書報授權轉載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霧霾肆虐,這款高端車載空氣凈化器伴你放心出行
※駱家輝宣布將辭職 網友:被霧霾趕走的?
※最權威證據 | 霧霾導致肺癌毫無懸念
※穹頂之下,藍天再現,我們該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