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信札管窺 | 民國學人的日常學術交流

一 求學經歷

王國維自幼出生於書香世家,他的父、祖都是讀書人,尤其是父親王乃譽,博洽多才,專攻書畫篆刻、詩詞古文等,著有《游目錄》、《娛廬詩集》、《畫粕》、《古錢考》等書。據王國維自己回憶,父親在做生意的十餘年中,「遍游吳越間,得盡窺江南北諸大家之收藏,自宋、元、明、國朝諸家之書畫,以至零金殘石,苟有所聞,雖其主素不識者,必叩門造訪,摩挲竟日而去,由是技藝大進。」(1) 由此可見,王乃譽對書畫金石的痴迷。王國維稱其父「君於書,初學褚河南、米襄陽,四十以後專學董華亭,識者以為得其神髓。畫,無所不師,卒其所歸,亦與華亭、婁東為近。」(2)

王靜安先生遺照明信片 香港翰墨軒提供

在王國維的眼中,父親王乃譽的書法能得到褚遂良、米芾、董其昌的精髓,而繪畫則與董其昌和以王時敏、王原祁、王鑒、王翚為核心的婁東畫派相近,已經是很高的評價。這些豐富的鑒賞經歷及藝術實踐促使王父在督責王國維在學好私塾課程,以備科舉考試之外,亦特別注重對他的詩詞寫作、臨帖習字、鑒賞古器等方面的培養。在王乃譽自己的日記中便隨處可見其親授王國維習字的情景:

(辛卯正月十三日)初為靜(按:靜安)指示作字之法。游衍隨意,尚不足囗。蓋久閑欲驟坐定甚難。可知懶惰害人,而人不自覺,猶馬之脫韁,鷹之脫韝,一縱不可復收。少年宜自懲戒也。(3)

(同月十四日)早作字,並改靜兒字。(4)

(甲午四月十八日)上樓,見靜兒作書,竟無是處。稍示之,猶不見其工整,況腴潤端厚何可得耶!(5)

(辛卯七月十七日)伯氏又送輓詩來請,遂囑靜踵成之,併兼書楷焉。蓋教其不可畏事,亦不可魯莽。即此小事,亦猶磨鏡然,極至精光,落筆何難耶?(6)

王迺譽日記 靜安先生後人提供

不僅如此,王乃譽還親自教導其懸腕、運筆、施墨的功夫,並傳之「筆、墨、力」作為書法的「三字金箴」,如此啟蒙為王國維以後的書法藝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事實上,王乃譽對王國維的培養在他幼年的時候便已十分用心用力,尤其是詩詞古文方面的誦讀和創作,據王國維同父異母的弟弟王國華追憶:「丁亥,先大父嗣鐸公棄養,先君遂里居不出,以課子自娛。發行篋書,口授指劃,每深夜不輟。時先兄才十一(歲)耳。詩文時藝,早洛洛成誦。復令從同邑陳壽田先生讀,月必課駢散文、古今體詩若干首。是為先兄治詩文之始。」 (7) 王乃譽的辛勤培育,造就了王國維的早慧聰穎,也為他日後的傑出成就打下了旁人難以企及的舊學功底。

有意思的是,王國維此後得到終其一生的貴人羅振玉的賞識,也正是這種舊學功底發揮了作用。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初二,羅振玉到《時務報》館給館主任汪康年拜年,偶遇王國維,繼而又看到他為同捨生撰題的扇面上的詠史絕句:「西域縱橫盡百城,張陳遠略遜甘英。平生壯觀君知否,黑海東頭望大秦。」乃「大異之」,認為王國維確實有過人之才,於是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二月初六東文學社正式開學之時,推薦其入社學習。

王國維書贈朱自清詩軸 清華大學檔案館藏

東文學社是羅振玉在上海興辦的第一家有影響的專業日文學堂,王國維在此不僅學習日語,也在日本學者藤田豐八(1869~1929)和田岡佐代治(1870~1912)的影響下開始系統學習西方文化,康德和叔本華著作的日譯本最早便是在東文學社開始研讀的。東文學社的學習經歷為王國維日後成為學貫中西的大學者,提供了重要的契機,他也以此為起點逐步結識了不少聲名卓著的碩學鴻儒,比如沈曾植、沈兼士、唐蘭、吳昌碩、繆荃孫、鄭孝胥、胡適、容庚、陳垣、馬衡、朱自清、黃賓虹等人,他們日常往來的詩書唱和,於潛移默化中互相影響,也使王國維如沐春風般受益匪淺。

王國維的絕大多數手札,便是與上述這些人物的書信往來。我們知道,中國的信札文化自古以來就十分發達,這種傳統已經延續了幾千年。正處於新舊交替時期的這些民國學者,雖然也有極個別者如胡適等人大力推行並實踐白話文的寫作,但在有教養的知識人之間,在不能經常見面的時候他們還是更願意採用傳統的書信方式來進行日常交流。這種形式極其講究禮數,如何具禮、稱謂、祝頌,乃至書寫格式及字體等,都要遵循約定俗成的規矩。從這個角度看,王國維與他的友人們往來的信札,都是十分古雅而講究的,包括寫給法國漢學家伯希和的信件,也是非常標準的文言書信。

二 書信往來

在王國維與這些大學者的書信往來中,寫給羅振玉的信是在數量上最多的,現存國家圖書館羅、王之間的往來書信就有一千多封。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羅振玉便決定自我放逐,前往京都做寓公,和他東行的,有他自己一家,他的親屬,以及王國維一家。直到1916年1月4日離開日本返回上海,入哈同創辦的倉聖明智大學主持《學術叢編》的編輯工作,在隨後的一兩年間,王國維在學術工作之餘的主要任務,便是充當羅振玉的「耳目」,替遠在東洋的羅振玉代購各種古玩字畫,尤其以南宗繪畫為重點。這與此時羅振玉通過各種商業渠道收藏、整理和出售南宗繪畫,打開行銷這一特殊藏品的日本市場,從而獲得經濟自立的策略有關。

王國維致羅振玉書札 上海藏家提供

在王國維寫給他的好幾百通書信中,就有大半是在敘述這些字畫的搜購細節,宛若一部詳實的「販畫報告」。王國維絲毫不敢懈怠地向羅振玉報告經他目鑒的古畫,與他經常接觸的有汲修齋老闆程冰泉、博古齋的柳蓉村、有政書局的老闆鄧秋枚,蟫隱廬舊書店的羅振常(羅振玉的弟弟)等字型大小,以及沈曾植、陸樹藩和鄒安等個人。羅振玉得信後,從中選出自己想要的物件,由王交涉寄到日本,有時也託人或由羅的兒子帶到日本,讓羅過目定奪,最後經羅確定,由王安排付款。那麼,這些向羅振玉彙報的書畫行情到底是些什麼內容呢?寫清書畫的品目、價格和初步的真偽判定是最基本的,如在1916年2月11日寫給羅振玉的信件中說:

次早往訪緯公,已將畫件交楚。出過汲修齋,冰泉出示諸畫,中有趙昌花鳥軸(內府藏本)、趙榮祿夫婦畫蘭卷,元人題跋甚多,均佳;雲林山水卷一,似不如尊藏立幀。而趙卷價二千,倪卷一千,似均非可留之物。許道寧大幅系舊畫,維不能定其真偽。又有徐熙等幅(有宋高宗題字),似偽。又宋元花卉冊(即內府藏者),似亦無驚心動魄之觀,與尋常宋元冊殊無大異。其餘偽物大多。渠有派人赴東之語,未知果否?前次被關吏將畫件掠去,失去北苑畫一件(其伙雲直數十元),又罰銀四十兩,並諸種小費,共出百餘元,因此遂意興蕭索。維告以公語,渠雲當即派人。後有便,當再過之。(8)

王國維致羅振玉書札 海寧一得軒美術館提供

不僅如此,王國維也大量查閱相關資料,提出一些頗有見地的鑒定依據。在眾多畫家中,王國維對董源、巨然的畫風比較有研究,對於鑒賞他們的作品十分有把握,在尚未接觸到巨然畫的前提下,便自信可以從氣象和墨法兩個方面來鑒定真偽,如他在1916年11月1日致羅振玉的信件中便說道:「巨師畫,乙老前言半似河陽,維已疑董、巨同出右丞,巨公當有此種筆法。……維於觀明以後畫無絲毫把握,唯於董、巨或能知之;且如此大卷,必然有驚心動魄之處,以『氣象』、『墨法』二者決之,可無誤也。」(9) 乙老即沈曾植,別號「乙盫」。

羅振玉致王國維書札 海寧一得軒美術館提供

不過,羅振玉與王國維販賣書畫的主要目的卻並非是出於藝術探索或某種商業目的,而是憑藉古物收藏和交易來支撐其宏大的學術出版計劃。羅振玉自負能夠以有限的財力來實現一個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歷史使命,他彙集、保藏、流傳、考釋殷商甲骨,搜羅頒布金石器物、古籍佚書,為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提供了無數真實的史料,王國維曾強調只需列舉三種文獻,便可看出其過人的成就:《殷墟書契前後編》(1912年和1916年),《流沙墜簡》(1914年),《鳴沙石室古佚書》(1913年和1917年),認為它們是「有功於學術最大者」。

王國維羅振玉題跋金石拓本 嘉興吾寐齋提供

羅振玉在流亡日本後,既失去了各種專業機構的依靠,也無任何俸祿可言,全憑他的藏品來維持其生計與學術。王國維對此曾有精闢的提示:「辛亥以後,流寓海外,鬻長物以自給,而殷墟甲骨與敦煌古簡佚書先後印行。國家與群力所不能為者,竟以一流人之力成之,他所印書籍,亦略稱是。旅食八年,印書之費以鉅萬計,家無旬月之儲,而先生安之。舉力之所及,而惟傳古是務,知天即出神物,復生先生於是時,固有非偶然者。」(10)

《古史新證》講義 清華大學檔案館藏

在羅振玉雄心勃勃地實踐自己「傳古」使命的過程中,王國維作為其得力助手,也積极參与到這項宏偉的計劃中。在他寫給羅振玉的信件中,隨處可見其對甲骨金文的釋讀,王國維在上古史研究方面的名作《殷虛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和《續考》、《殷虛卜辭中所見地名考》等文,有不少材料便是在這種天長日久的文字訓詁中逐漸積累起來的。除此之外,王國維在給羅振玉的信件中還有對若干史事、史籍和古佚書考證的心得,羅振玉亦在複信中一一提出見解。

可以說,王國維其後所實踐的由陳寅恪提出的「把地下的實物和紙上的遺文互相釋證」、「外來的觀念和固有的材料相互參證」、「異國的古書和吾國的古籍相互補正」的二重證據法,很大程度上還是得益於羅振玉新材料的啟發。

三 學界對話

當然,作為20世紀傑出的世界級學者,王國維的影響絕不僅限於中國學界。20世紀初,隨著西方列強的文化策略逐步向外擴張的時候,中國的知識分子群體不得不以積極和汲取的態度開始全方位打量西方人文社科知識體系,並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自我審視。以歐洲學者為主體的漢學和以中國學者為主體的國學被認為是相遇於1909年9月4日,來自中國官僚階層的寶熙、劉廷坤、柯劭忞、惲毓鼎、江瀚及來自學界的王仁俊、徐坊、董康、蔣黼、吳寅臣等在北京六國飯店宴請了一位黑髮碧眼、清瘦朗俊的法國青年;同月,錯過這一盛宴的羅振玉又在董康的引薦下,偕同董康、王國維等學界同仁到法國青年租住的北京住所拜會。

王國維致伯希和信札之信封 周祖艷馥女士提供

據說,引起中國學界集體關注的,「當然不是伯希和的黑髮碧眼表徵或流暢深厚的漢語功夫,而是伯希和行篋中的敦煌斬獲,及其斬獲必須延展到的中亞當代考古運動。」(11) 但是,這次相遇以後,真正能與其時在國際漢學界當值三十餘年的西方漢學家伯希和進行學術對話的,恐怕寥寥無幾,而王國維則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從他寫給伯希和的兩封郵件中略可看出端倪。

王國維致伯希和信札 周祖艷馥女士提供

而作為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成就自然也不會僅限於文字訓詁,這從民國學界不少名頭響亮的人物寫給他的求教信中略可窺得一斑。如胡適在1924年7月4日寫給王國維的信中向他請教宋代劉克莊詞《賀新郎》中的「殺雞拍袞」所指為何,在得到王國維的答覆後,又進一步檢索史書中的記載,再提出意見謂「拍袞」是二事,並進一步向王國維求證,不久以後又就《教坊記》中的曲目再次請教王國維。(12)另如顧頡剛在讀《尚書·顧命》時,曾兩次向王國維請教關於康王受冊命之地記載的相關文意問題(13) ,亦得到王國維詳盡而耐心的指導。

而在與他書信往來討論學術的學者當中,我們亦會驚奇地發現,原來這些人在自己的主攻方向以外,居然還掌握了如此多樣的學術方法,了解如此宏富的掌故與史實,放在今天學科藩籬越來越嚴重的高等教育中,這樣全面而精深的文史修養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

結語

其實,我們不少人僅僅只是在閱讀王國維與友人們往來的書信時就已經產生了疏離感和陌生感,這一方面是因為對文言表述的不熟悉,更多的則是對他們所探討的文史問題的不了解。不過,這並不影響一般人感受他的手札中的書法美學和日常瑣事中好玩的地方。

王國維的手札中,也有不少是寫給長子王潛明的,你可以看到,在這些信件中的王國維,自始至終都是一位慈父的面目,他關心愛子的工作、生活,兒媳的生產、恢復,孫女的病情,以及對物價和時局的憂慮等等,細緻、耐心、小心翼翼、情深義重,他也像歷史中和今日的父親或家長,既享受家庭的天倫之樂,也無時不刻地應對著時代的苛責和機遇。這些碎片化的生活原狀在信札中娓娓道來,為我們提供機會了解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懷與情趣。

而對於他的手札中數量龐大的與前輩時賢討論學問的書信,從事學術研究者或許更會心有戚戚焉,這種大師的宏偉氣象和他所敏銳地提出的問題,則需要我們能夠心領神會的人進一步闡發和探索,這些風景有人曾經指出,它們的美妙是留給那些願意深入其間、親身感受的有心人的。

注釋:

(1)王國維:《先太學君行狀》,見姚淦銘、王燕主編:《王國維文集》(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頁。

(2)同上。

(3)陳鴻祥著:《王國維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版,第20頁。

(4)同上。

(5)同上。

(6)參見劉克蘇著:《失行孤雁——王國維別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頁。

(7)《王國維年譜》,第18頁。

(8)王慶祥、蕭立文校注、羅繼祖審定:《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頁。

(9)《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第180頁。

(10)參見《雪堂校刊群書敘錄序》,1918年。

(11)參見祖艷馥、[西]達西婭·維埃荷-羅斯編著:《史與物:中國學者與法國漢學家論學書札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版,第24頁。

(12)馬奔騰輯註:《王國維未刊來往書信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48~54頁。

(13)《王國維未刊來往書信集》,第55~57頁。

本文選自《獨上高樓 · 王國維誕辰140周年紀念展》圖錄,文字略有刪節。

獨上高樓·王國維誕辰140周年紀念展

展覽時間

2017年12月30日– 2018年5月4日

展覽地點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二層4號展廳

展覽總策劃 

馮 遠

策展人

談晟廣 杜鵬飛

策展顧問

劉 東 劉 石 范寶龍 蔣耘中

主辦單位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聯合主辦 

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 

清華大學檔案館

清華大學校史館

清華大學圖書館


開館時間:

9:00—17:00(16:30停止入館)

周一閉館(春節期間,除夕至初十閉館)

地址: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校內,主樓東側,近鄰學校東南門。

地鐵路線:

13號線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號線 清華東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線: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429、549、562、630、86、運通126。

清華東路西口 333、355、438、466、594、運通110、快速直達專線82。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官網: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圖文編輯/垚夢

圖片攝影/肖非

視覺統籌/王鵬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帶您走進藝術的殿堂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9)「學術規範」
江平:兩岸法學學術交流不應受政治影響
2016年道教學術事件盤點
7本當代世界學術名著:語言、敘事與思想 | 薦書
學術類辭(詞)典系列書籍薈萃·七十四冊

TAG:學術 | 國學 | 交流 | 日常 | 王國維 | 王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