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一場信貸緊縮
ZUMAPRESS.com中國青海的工人們正在鋪設鐵軌。在無需付出任何明顯代價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官員在下一年調任其他職務之前,爭相更多地爭取貸款來為大型項目提供資金,而銀行則是依靠向資金緊張的借款人發放新的貸款來防止原有貸款變成不良貸款,繼續向借款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大量放貸。中國過去也曾經歷過這樣的問題。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央政府中堅決的技術官員(包括陳雲、姚依林和朱鎔基)果決地令地方政府和銀行雙雙付出了高額的代價。按照所謂的「一刀切」的做法,中央政府官員下令銀行停止向大部分投資項目放貸,只有為數不多的項目例外。為防止地方政府從非正式的銀行借款,數千家非正式銀行被關閉。地方政府官員眼看著充滿希望的項目變成了爛尾樓,而銀行則看著不良貸款大幅增加。儘管「一刀切」的後果慘重,卻使地方政府官員認識到,不能在不考慮激增債務的情況下再推出新的項目。銀行也嘗到了一味地向地方政府放貸所帶來的苦果。實際上,由於「准計劃經濟」中的金融機構喜歡向國有企業隨便放貸,中央政府中的技術官員定期策劃信貸緊縮,以提醒人們經濟中貸款過多的風險。儘管這種方法有些笨拙,但對控制貸款規模卻非常有效。但是,自從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晚期承認銀行系統內存在大量不良貸款以來,還沒有出現過一場由中央政府主導形成的持續信貸緊縮。2008年有過一場信貸緊縮,但全球經濟危機促使北京把洪水般的信貸注入經濟體系。銀行在數月之內貸出數萬億的資金,地方政府歡欣鼓舞。如果債務總量不再擴大,當前的債務水平或許是可持續的。但從最新估計來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一年的付息成本至少有1萬億元,實際上應該是在2萬億元以上。由於地方政府大多常年維持赤字,它們只有繼續從銀行或投資者手中借款,或通過征地、收費而把更大財政負擔轉嫁到家庭身上,這樣才能償還這些利息。雖然存在日益嚴重的償債問題以及通脹壓力,中央政府並未向地方政府發出必須停止借款的信號。銀監會新規只是強制地方政府會同銀行重組債務。審計署發現平台貸款接近5萬億元,而這些貸款又是地方政府直接或間接擔保的,這說明地方政府在很多情況下並沒有遵守銀監會禁止政府直接擔保平台貸款的規定。因為違反這些規定而被免職的官員即使有,數量也是非常少的。雖然央行在近幾個月採取了一些限制信貸增長的措施,但它明顯是接到了不要引起任何信貸緊縮的指示。近幾天銀行間利率過高時,央行停止發行回籠現金的票據,以便向銀行系統注入流動性。銀行業監管方曾經發布禁令,不準以借給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為基礎推出信託產品,但這條禁令並未得到執行,從而導致近幾個月與房地產投資掛鉤的信託產品迅猛增加。最近一段時間有可靠傳言說,北京將對地方政府平台債務實施一輪2萬億到3萬億元的救助。如果真是這樣,銀行和中央政府就要分擔困難融資平台的救助成本。但事實證明,北京沒有實施這種有限計劃的決心。更為嚴重的是,高層領導人已經聲明說,貨幣供應的增長已經回歸正常的高水平,這等於是跟銀行和地方政府說,新一輪信貸擴張即將開始。如果不能可靠地約束地方的借款行為,那麼地方債務泡沫就會繼續膨脹,影響到經濟體中越來越大的部分。與此同時,債務人的償債能力繼續惡化,因為現金流仍像以前一樣微弱,而需要支付利息的債務卻越來越多。雖然在明年第18屆黨代會前夕發生信貸緊縮會非常麻煩,但北京的高層領導人必須像他們的前任一樣下定決心,向地方官員發出清晰的、有代價的信號:夠了。(編者按:本文作者史宗翰(Victor Shih)為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政治學副教授,著有《中國的派系與財政:上層衝突與通貨膨脹》一書(Factions and Finance in China: Elite Conflict and Inflation,劍橋大學出版社,2008年)。)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錢穆:中國人都該讀這七部書
※這個國家忘不了中國恩情: 硬氣強拒西方要求 把軍艦大單交給中國
※羊年生肖到底是什麼羊?專家稱中國最早養的是綿羊|羊年|生效
※美看了中國海軍直稱太夢幻:052D艦受青睞
※中國名勝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