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姓的祠堂文化及黃氏的祠堂建築
08-09
黃姓的祠堂文化及黃氏的祠堂建築黃姓的祠堂文化 黃氏祠堂作為先祖崇拜與神靈崇拜的產物,是黃氏先祖精神和英靈棲息的殿堂。祠堂是歷史的教科書,閱覽本章節,如同閱覽一卷綿長的歷史畫軸。而黃氏祠堂文化作為一種相當有地方特色的黃氏家族文化,它既蘊涵淳樸的傳統內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 祠堂,舊時又稱為「祠廟」或「家廟」,多建於墓所,故把祠堂稱為「祠室」。按《禮記》規定,只有帝王、諸侯、大夫才能自設宗廟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開始允許老百姓建「家廟」。後來,祠堂多建於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於發族尚不多,便先置祠於宅中,隨著族丁的繁衍,便開始專門建起宗祠乃至支祠。 祠堂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象徵和民俗文化的代表。從民俗學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詮釋時代文明」。作為中國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群體,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千秋功過,於祠堂可見一斑;黃姓祖先,從黃氏祠堂可知譜序流傳。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其傳統文化不僅獨特,而且淵源流長。黃姓的祠堂文化作為黃姓家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遠在幾千年前的夏商周便開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發展到了高峰。從某種意義上說,祠堂文化的繁榮側面反映了這個歷史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是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具體體現。 黃姓最早的祠堂始建於哪朝哪代已無從考證。現存的祠堂大都經過重修,能保存舊貌的幾乎沒有。廬陵有座黃氏義城祠堂始建於元初,算是比較久遠的。一般黃氏祠堂盛於明清。尤其清代中後期,大小祠堂遍布城鄉,其構築宏麗、工藝精美,大多集建築、雕刻、繪畫、書法、文學於一體,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久遠的傳統風俗,千百年來為族人所重視。完全可以說,黃氏祠堂是中華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最突出的部分,它所顯示出的強大生命力長久不衰。現存的黃氏祠堂,大多保留明代以來的建築風格。即使重修或重建過的祠堂,其結構、色彩乃至雕飾,也基本保持明代以來的基本特徵。所不同的是,重修或重建過的祠堂,多以石料和鋼筋水泥為主,間以木質架構。據統計,遍布全國城鄉每個角落的黃氏祠堂有數十萬座。這些祠堂或精巧端莊,或古樸凝重,雖然建築規模大小不一,風格亦有所不同,但它都極具濃郁的地方特色。 黃氏祠堂一般都採用軸線對稱布局。院落大都為三進,偶見單座、兩進、四進或五進。明代《魯班經》記載:「凡造祠宇為之家廟,前三門(山門),次東西走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後明樓、茶亭,亭之後即寢堂。」因此,黃氏祠堂一般也由大門、儀門、走廊、明樓、享堂、寢堂等組成。有些祠堂在後部開闢庭院、花園,不少祠堂還附設戲台。享堂是祠堂的正廳,又稱祭堂,是舉行祭祀儀式或宗族議事之處,因此空間最大、用材最考究。寢堂為安放祖先神位或紀念對象之所,在裡頭均設有神龕。以上這些特徵標誌著福清祠堂作為公共建築的性質得到了加強。 黃氏祠堂具有分布廣、規模大、建築形式傳統、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等特徵。由於祠堂是祭祖的神聖場所,因此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群體。隨處可見的黃氏祠堂,不但巍峨壯觀,而且注入地方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等相映而成中華大地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 黃氏祠堂一般分為兩大類:黃氏祠堂、歷史名人專祠(即歷史名人紀念祠)。其中前者約佔98%以上,在城鄉均有分布,尤其在農村更為普遍。黃氏祠堂,有「總祠堂」和「分祠堂」之別,「江夏黃氏大宗祠」是全宗族的祠堂,即大祠堂;「宗祠」和「支祠」屬於「分祠堂」。無論建造「總祠堂」還是「分祠堂」,都是為了追祖德、報宗功,敦睦族誼,加強宗族的凝聚力,並更好地傳承血脈、延續榮光。有人將祠堂的地位和社稷相提並論,足可見祠堂地位的重要性。 黃氏祠堂最大的特徵是:內部——設有神主龕,供置祖先的神主牌,而且龕前都有香爐、燭台等祭器;祠堂內都有覆竹狀的祠聯或行第序列;橫樑或四周牆壁上懸掛有牌匾。外部——一般都有三個門:中門為大門,門上寫有黃氏祠堂的名稱,如全國的「江夏黃氏大宗祠」、地方的「黃氏宗祠」、以名人的「黃XX公祠」等;左右兩邊為儀門,門上寫有「入孝」、「出悌」字樣。另外,黃氏祠堂每隔一段時日均進行大規模的拜謁祖先的祭祀活動;每過幾年或幾十年一般都組織族人專修族譜。 由於宗族的凝聚力往往來自宗族的實力。在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一人得道,同族皆榮,祠堂的規格也遵循王法制度,族中有人金榜題名或「青衣換紫袍」,那麼這個宗族建造的祠堂就能「豎旗杆」、開「三山門」、設置「門當戶對」,各種設置還要與其官位相應。從這個意義上講,「廬陵黃氏第一名祠」要數位於吉安固江的「義城宗祠」。這並不是因為它有近1200年歷史,而是因為曾出過一位官至朝廷歷官翰林大學士,戶部尚書,以賓文閣直學士兼秘書監,贈太太師,金紫光祿大夫、吏部尚書的顯赫人物——黃應。 廬陵黃氏「義城宗祠」始建於元初,該祠明代進行擴建清初被火毀,該祠第三次修建時,清進士廣東巡撫黃贊湯親自卜地興建的。祠堂始建時為三進八扇一後院,規模較大,寬24米,深69米,佔地1656平方米;外牆為磚石結構,內為木質結構的宮式斗拱建築。現祠內大廳之彩繪、浮雕、鏤雕等十分精緻;大廳正中上方高懸著黃贊湯題詞「義城宗祠」,黃氏「義城宗祠」雖歷經重修,但仍保留元代建築風格。從其宏偉的氣魄、精美的飾物,仍可感受到昔日的繁華。特別是祠堂前依舊挺立的旗杆碣,彷彿猶在見證廬陵黃氏家族的榮耀。該祠被列為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吉安縣敖城功閣「黃氏宗詞」,始建於明朝正德十年即1515年間,為磚木建築。2008年本族村民捐資將祠堂翻修一新,功閣祠堂的建築,富有獨特風格。樓為磚木結構,長65米寬20米三進二井,二層高。上、下二層皆採用通天柱、直貫樓頂,外廊明柱、斗拱交錯,碧宇飛檐,雕梁畫柱,極盡精土之巧。四面通風,上下通行,上層皆有走廊桿。面面有景,風光不一、門前遠眺,心曠神怡。近見禾河江水東流,碧波粼粼,阡陌交錯,綠浪滾滾。遠視江岸楊柳,浩渺如煙。在本地同類建築中可謂壯麗之景,為千年古村功閣增色不少。功閣祠堂其建築之美,樣式之新,工藝之精,構造之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目前準備申報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功閣祠堂結構精緻,規模雄偉,裝飾豪華、門前均有大理石階,祠內門廊、廂房、天井,兩旁花園俱全,牆上壁畫構圖美觀,線條流暢,工藝精湛,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功閣祠堂文化。功閣祠堂也是文豪題詞和書法家手筆之處。大門正面匾額,由功閣族人清代舉人,曾任江西某報社總編,振興功閣第一人黃尚珍題詞的四個鎦金斗大字「黃氏宗祠」。功閣祠堂的建築以小見大,繁而不亂,布局嚴謹,精雕細刻是古寺祠院建築藝術特色。雖經300多年的風雨侵蝕,至今仍然平滑如鏡。石龜、石獅.栩栩如生,常年守候在功閣祠堂門前,顯得雄偉峻峭。頂天明柱,均有楹聯、聯聯精華、字字生輝,木扇畫面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功閣祠堂可謂文人薈萃。功閣祠堂亦俗亦雅的藝術風尚。功閣深厚的文化沉積與如詩如畫的自然環境,帶給藝術家藝術創作之靈感。這種以山水龍鳳為基礎的藝術靈感無不在功閣祠堂的詩聯、建築、雕刻、書法、繪畫之中體現,給功閣以永恆的藝術生命。使功閣祠堂成為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藝術殿堂, 黃氏祠堂在黃姓家族文化中別具意義。由於它是最重要的建築形式之一,往往集中了一族人最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因而成為所有建築藝術和各種工藝藝術的精華標本,是蘊涵豐富內容的珍貴文化遺產。 因為古代村落是由一個家族逐步繁衍發展而來,這種濃縮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態古村落」,記錄了家族制度的沿革和變遷,具有強烈的宗族色彩,因此可以說,祠堂是所有鎮、村中最靈動的部分。在以血緣為坐標的宗族關係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聯結點。假如讀懂了黃氏祠堂,也就讀懂了黃氏祠堂文化,乃至黃姓家族文化的真諦。 在黃氏,無論姓氏宗祠還是歷史名人專祠,大都宏偉壯觀,顯得既肅穆莊嚴又溫情脈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令人興發無限思古之幽情。由於黃氏祠堂融入許多地方傳統文化的精髓,自然成為人們牢不可破的精神紐帶。尤其是族中優秀人物的人生軌跡、才識德范,往往成為激勵後代奮發向上的動力。 黃氏祠堂是家族的中心,「它以血緣為基石,以親情為紐帶,穿越漫漫時空隧道,保持著後人與祖先心靈的溝通,是連接後人與母體文化的血緣臍帶」。祠堂黃氏象徵著祖先和家族心靈的「長城」,是子子孫孫一條永走不完的鄉戀之路……為了緬懷和追憶先賢,不論古代還是現代,功成名就人士的後代,往往在祠堂內為其前輩懸掛各種牌匾,以彰顯家族的榮耀。這些牌匾大都質地考究,或顯得凝重肅穆,或顯得金碧輝煌。在「黃氏宗祠」內,懸掛「進士」、「狀元」、「恩賜翰林」、「文魁」、「監察御史」等牌匾。 黃氏祠堂是家族系統的一種硬標誌,是一個宗族的精神核心、宗族的精神家園。黃氏祠堂主要功能就是祭祖或緬懷先賢,而祭祖或緬懷先賢實際是強化人們不忘根本、回報根本的一種教育手段。它讓族人「孝」字當前,一代「反哺」一代。黃氏祠堂作為一族聖地的象徵,雖然存在一定封建族權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不能與時俱進,但它卻牽動每一位遊子的心。當遠居海外的赤子回到故鄉,頭一件事便是到祠堂向祖宗告知其平安歸來。從這一點意義上講,黃氏祠堂具有維繫海內外血脈親情和加強海外宗親同祖國聯繫的不可替代的橋樑作用,因此也可以說, 黃氏祠堂又是一條 黃「根」的紐帶。許多黃氏華僑為了本宗的榮譽,都會不遺餘力地投身於建設家鄉的各種公益事業中去。 改革開放以來,黃氏祠堂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許多宗親紛紛將祠堂加以改建、擴建,甚至重建,成為中華大地上一大人文景觀。如今,如今黃氏祠堂的封建色彩已逐漸褪去,越來越成為單純的民間活動場所。不少宗親遇上紅白喜事,都喜歡選擇在祠堂里,或擺酒設宴或演戲或放映電影。更有不少棋曲同好,經常聚集在祠堂里開展各種富有意義的活動。不少祠堂,還設有閱覽室、展覽室、棋牌室、音像室等,成為老人和孩子的樂園、曲藝愛好者的聚集地。祠堂里或蘭花或玫瑰,散發出悠悠芬芳,每個人都彷彿沉浸在祥和而愉悅的情境中。 在黃姓農村,祠堂在社會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以至政治生活中都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各級政府十分重視祠堂這個特殊「載體」,充分利用祠堂資源,挖掘祠堂文化積澱和傳統道德積澱,「以德育人」功能,培育時代道德風尚,為用先進文化佔領農村祠堂陣地作了有益的探索。許多祠堂都設立了諸如理事會、監事會、老人會等民間管理機構,其成員作為祠堂活動的「掌舵人」,為灌輸新鮮血液、拓寬文化內涵、調解鄰里糾紛、宣傳思想道德和科普知識身體力行、不辭奔波,對社會安定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黃娃祠堂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是敬奉祖宗、教育子孫,它帶有宗族中特有的文化內涵及審美情趣,並通過民俗活動的形式表現出來,以至現在不少黃姓祠堂都很重視家訓、祖訓在教育後代上的獨特作用。 由於現代黃姓祠堂文化活動具有一定的傳承性和創新性,所以群眾每逢節慶日,如春節、清明、冬至、中秋等,充分利用其地域性、歷史傳承性等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帶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易於被群眾所認同、所接受,併產生共鳴的民俗文化活動,做到雅俗共賞,起到宣傳教育和凝聚人心的作用。在許多南方黃氏祠堂的老人會經常組織各種群眾性民間文藝活動,並進行觀摩、比賽等,起到非常明顯的社會宣傳效果。 在新的歷史時期,黃氏祠堂文化活動必須賦予時代性。是最具個性特徵的文化,有著突出的地域性,它所承載的是千百年來歷史文化的積澱。由於在農村,群眾對姓氏宗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較為強烈,不少祠堂還設置了功德榜、能人榜、成才榜、壽星榜等,大力弘揚尊師重教、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里團結、勤勞致富、誠實守信、健康樂觀的典型人物。 黃氏祠堂文化瓜瓞綿綿、源遠流長,黃氏祠堂建築古香古色形態各異,風格各有獨特,下面選擇幾個典型黃氏祠堂,見證一下黃姓家族在宗祠建築方面的巨大變化。黃姓的祠堂建築東莞市企石鎮江邊村黃氏宗祠 江邊黃氏宗祠位於東莞市企石鎮江邊村的隔塘自然村和大圍自然村交界處,佔地面積654平方米。據《江邊黃氏族譜》記載,江邊黃姓先祖南宋時因戰亂從江夏(今湖北漢口一帶)幾經周折南遷定居於江邊,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0年),族裔黃學伊中舉出仕為官(官至江西撫州通判),倡議之下,興建黃氏宗祠。清咸豐九年(1859年),族人黃龍韜因征剿太平軍有功,受朝廷封賞後,對祠堂進行重修。祠堂面寬五間,進深三間,硬山頂,抬梁式混穿斗式結構,中軸線對稱布局,庭院式設計,使用36根石柱作支撐梁架。正門是斗拱牌樓,高寬各12米;二、三進各設有明天井兼迴廊,三進另闢有左右廂房。布局合理,寬敞、明凈、莊嚴、大方,具有早期珠三角建築文化特色。祠內保存有明朝海瑞題贈的楹聯(仿製品)一副,有黃學伊題書的正門牌匾,有清光緒皇帝嘉獎族人黃龍韜為「振威將軍」的木刻聖旨,還保留有一批木雕、石雕、灰塑等建築構件,工藝考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黃氏宗祠於1992年由江邊村村民集資進行了修葺,1998年被列為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馬來亞聯邦黃氏宗祠 本堂前身為雪蘭莪江夏黃族公所。成立於一九二六年。而在未成立之前。早在1900年(清光緒廿七年)已有江夏堂之組織(有總墳可證明)惜當時未有正式會所。主持者為值理制。每年選出有名望之宗親為值理。管理祭祖事宜。過後即失卻聯絡。先賢有鑒及此。迨至1925年春。郎由雲帆、益堂、暢南、寶之、介微、若呆、欽江、必趁、祖三、振秀、秋舫、奕庚、陽泰、合龍……諸公發起組織公所。起草章程。申請註冊。 該年秋獲政府正式批准註冊。遂於次年1926年元旦正式開幕。所址設在蘇丹街(即現今華益旅社原址)敷年後又搬至希律。後因屋祖較貴。不久再搬至金楞亞答卅八號。至1941年。不幸日本南進。一切史跡紀錄。蕩然遺失。無從稽考。戰後復辦。至1956年。因本堂附設互助部。不能與本會合作。遂將名稱更改為雪蘭莪江夏黃氏宗族會。並向社團註冊局備案。於1960年七月廿八日正式獲社團註冊官批准。從此互助部即與本會無關。1961年福建宗親再組織馬來亞聯合邦黃氏宗祠。當時拿督奕歲先生並在李旺記酒家。自備款項。設宴四十餘席招待宗親。成立籌備會。一呼百應。成績裴然。1962年獲政府正式批准註冊。至1964年宗祠發動興建會所。本堂亦發動興建會所。當時宗祠及宗族會會長皆系拿督奕歲先生一人。為此奕歲先生倡議合併做事。並聯合興建會所。 至1968年。本堂四層新會所全部落成。而名稱更改為雪蘭莪江夏堂。福安陽頭街黃氏祠堂 黃氏祠堂位於福安市區陽頭街黃厝上巷,為朱熹門徒黃干宗祠。據陽頭《黃氏宗譜》,祠堂始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重修於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1920年拓建戲樓和升修大廳。後堂於清光緒二年(1876)拓構大修。坐西向東,佔地面積2516平方米。由泮池、照壁、戲台、前座、后座和南側祭祀廳等組成。前座、后座均為硬山頂,穿斗式木構架,面闊五間,進深七柱。明間、次間採用減柱造,形成高大的敞廳。前、后座之間建有覆龜亭。戲台立面為四柱三樓牌坊式,歇山頂,穿斗式木構架。兩側為二層的戲樓。後門牆連結左右鞍式封火山牆。後堂南牆外緊鄰建一座祭祀房。祠堂規制完整,尤為難得。戲台後廊額有「理學傳薪」橫匾,上款:「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部御史加三級紀錄七次盧焯為」,下款:「乾隆元年(1736)十月日穀旦立」。大廳次間懸掛「文魁」、「進土」匾各一方,正間懸掛「浙閩兩祀」匾一塊,上款:「明進士通議大夫鳳洲王世貞原贈浙江布政使司左參議黃釧」,下款:「皇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壬辰陰月月之吉」,「賜進士銓錄內閣中書吳瑞焉述書」。後寢堂明間額枋上懸掛橫、豎匾各一塊,橫匾書頌朱熹門徒黃乾的文章,款識:「乾隆辛丑(1781)孟夏,溫麻使者瀋陽范宜恆敬書並識」。豎匾額書:「欽點」,豎書:「翰林國子監」,上款:「嘉慶己巳(1809)恩科會試」,下款:「辛未(1811)黃天恩立」。2005年5月公布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泉州開元寺黃氏祖庭檀樾祠 開元寺位於泉州西街北側,佔地300餘畝,規模宏偉,構築壯麗,景色優美,名揚海宇,是福建規模最大的佛教從林之一,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高聳寺內的東兩雙塔,也稱紫雲雙塔,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石塔。它每天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人、學者到此觀瞻,舉行學術研討。1982年3月,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原址為唐初黃守恭故宅與桑園。據《泉州府志》、《開元寺志》及唐代黃滔《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所載:黃守恭少習詩書,博通經史,蜚聲士林,時稱「郡儒」。他初事貨殖,後務農桑,辟桑園七里,養蠶紡綢,富甲一方。為人倜儻仗義,樂善好施,濟貧扶危,咸稱「長者」。唐垂拱二年(686年),守恭園中桑開白蓮,有司上報朝廷,表為嘉瑞,他遂舍宅建寺,延匡護大師主持。 科舉時代,紫雲五安黃氏子孫簪纓弈世,科第聯芳,曾定祠規:凡狀元、榜眼、探化三鼎甲及第者,才能在祠中獨立懸匾,中進士、舉人者儀列於總牌之上。據初步統計,紫雲五安黃氏歷朝高中進士者170餘人,舉人近300人,尚有房份待考的進士近50人。檀樾祠始建於唐,歷代均進行重建或重修,至今尚保存清代建築風格,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海內外近千幾紫雲五安黃氏裔孫尋根拜祭之祖祠。保護和宣揚檀樾祠,具有積極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明月灣黃家祠堂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磚木結構四合院落,由門廊、門廳、廊房、正廳、議事廳、輔房、花園等組成,平面呈長方形,佔地面積一千平方米。正廳為抬梁式構架、單檐懸山頂、楠木大柱。保存有大量清代的磚雕、木雕、石雕,精緻典雅,富麗堂皇,是江南地區清乾隆年間鄉村祠堂建築的代表作,也是西山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祠堂。深坑黃氏永安居 深坑黃氏開基始祖是黃世賢。他在乾隆年間率四子(來台後再生一子)自安溪渡海來台,由滬尾上岸後,落腳於三芝土地公埔,購地十餘甲,墾植稻、茶三十餘年。黃世賢去世,五兄弟便遷來深坑發展,並將黃世賢遷葬在阿柔村。他們是深坑黃氏入墾的開始。 五兄弟初居深坑草地尾,並建造了第一座宅第。後來黃氏族人因經營稻、藍靛與茶而漸富,第三代黃連山乃率六子(頂六房)至麻竹寮開墾,仿原鄉形式建一座三合院定居,即「連山祖厝」。黃連山的派下有六房,原先都住在「連山祖厝」,後因人口眾多,於光緒15年(1889年)夏,於古厝前不遠新建三合院「福安居」(今麻竹寮2號)。後來六房協議分家,抽鬮的結果,大房、四房分得「連山祖厝」,二房、三房分得「福安居」,五房、六房獲資金;不久五房建新屋「潤德居」(今阿柔洋33號),六房建「黃厝」於坑溝西畔(今阿柔洋35號)。民國元年左右,二房黃守禮的四個兒子:慶諒、則水、則頭、則虎合建永安居於萬順寮,四房黃選禮則另建「興順居」於深坑街頭(今深坑子68號)。閩清湖峰黃氏宗祠 湖峰黃氏宗祠坐落於閩清坂東鎮紫坂村。十七世紀初葉始建於閩清湖頭塢墩,為長遠發展,於1921年又遷建六都(今坂東)紫坂敦之高地。祠堂背倚五台雄峰,面環梅溪秀水,可謂鍾靈毓秀之地。 宗祠系土木結構,六間三廳二弄,火牆包,佔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五十年代,宗祠一度他用,兼之年久失修,外牆風雨剝蝕,祠貌蕭然。為緬懷宗功祖德,於1994年成立修祠機構,籌募資金。旅馬宗親守光率先樂捐馬幣3萬元,德春、仕燦、淑珍、天書諸宗親積極獻資募資,梓里宗親同心協辦,集資近20萬元。裝飾了虎頭門,重修了屋面,添設了行台,粉刷了外牆內壁,油漆雕畫了頂棚,牌匾高懸,楹聯貼金,使祠煥然一新。 1994年12月29日,宗祠舉行重修竣工典禮。馬來西亞沙撈越州第一副首席部長拿督阿瑪順開等海內外宗親,參加慶典,舉族歡騰。1997年10月31日,宗祠舉行晉主儀式,實現十八代同堂,盛況空前。蘇州明灣古村黃氏宗祠 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坐北朝南,佔地930平方米。其門廳、享堂等主要建築均為原構。2004年由西山鎮人民政府斥資整修,重建照壁、客廳等。2005年公布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築。明月灣黃氏祖籍福建邵武,南宋明經博士、著作左郎黃明善為遷山始祖,其八世孫、太學生黃銃山於明初由本鎮秉常里遷居明月灣,子孫繁衍,今為明月灣大族之一。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丹山黃氏宗祠 資陽市雁江區(原資陽縣)位於川東南地區,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文薈萃。明初至清末,峭公後裔黃揚、黃竹期、黃載岳、黃奇緒、黃彥楚、黃立功等先後從湖北、湖南、江西等省遷往金帶、丹山、東峰、回龍、中和、祥符、龍潭等地安家落戶,成為雁江的入川始祖。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黃氏族人已發展到4.5萬人。清朝同治六年,黃峭子楚公之後裔黃瑛(進士)在黃儒開、黃儒松等宗賢的配合、支持下,主持修建了這座全縣的黃氏總祠堂,至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 黃氏宗祠距雁江城40公里,距丹山鎮約1.5公里,位於五龍井長溝的中部(現屬丹山鎮橋溝村八社管轄),佔地近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整個宗祠呈正方形,面對水田,背倚淺丘,三重大殿,懸山斗式小青瓦木石混合結構;主殿脊頂的兩邊,塑有黃氏宗族的遠古圖騰黃鸝鳥。山門呈重檐牌坊門樓式格局,兩扇裝飾門分列於大門左右,上面雕刻著栩栩如生的彩色龍鳳,三幅對聯分列門的兩邊。跨三級台階進入大門,頭頂原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大戲台,戲台邊緣上曾雕刻著多姿多彩的圖案,可惜後來被人拆毀;朝里走,邁上三級台階,就是弧頂廊式的「駿奔亭」,這是族人開會議事和教育學習的地方;亭子兩邊是長方形的天井和廂房。再上兩級台階,就是安置祖宗靈位的「祖宗殿」(「祖宗殿」牌匾下面是一長排木製的棱花格條窗帶門,以深淺浮雕技法刻著各種傳說和"二十四孝"等歷史故事,現已不存),祭祀祖先的儀式在這裡舉行。殿內高大寬敞,房梁均是硬木穿逗式結構,幾根兩抱大的木柱上刻著寓意深刻的對聯,兩邊的石板牆上刻著"家法禁碑十二條、建宗祠序、建祠落成碑序、捐款名錄"等文物古迹。 全國解放後,黃氏宗祠先後被丹山區五龍鄉政府、糧站、小學徵用。2001年,學校遷新校搬出了祠堂,並賣給私人拆除。經本地族人積極爭鬥,最終收回了祠堂。後來他們又組織族人捐款捐物, 利用有限的資金對祠堂進行維修,重鑄祭祀台,恢復了部分文物。並積極組織全縣族人開展新春祭祖、清明掃墓、重陽敬老及資助、慰問黃姓貧困大學生等有益活動。為了使黃氏宗祠能得到長久的保護、修繕、管理和利用,現當地族人正在積極申報縣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廣東香山長洲黃氏宗祠 在我國眾多類別的古建築寶庫中,祠堂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建築物。祠堂和佛教寺廟、道教宮觀、天地祭壇等一樣都屬於祭祀性質的建築,而祠堂建築在歷史上出現的時間,卻遠遠早於佛教寺廟和道教官觀。其數量之多,分布之廣以及受人們重視的程度,都不亞於佛寺和道觀。祠堂文化是我國人文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民間保存最多的一種古建築群體,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信息,直接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血緣倫理、宗族觀念、祖宗崇拜、典章制度、堪輿風水、建築藝術等方面的內涵。因此說,中國祠堂是一類意蘊豐富的民俗建築,也是一項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註:本文摘自黃俊德撰寫《中華黃氏通史》草本,第一卷「黃姓淵源」,第八章「黃姓的家族文化」,第十節「黃姓的祠堂文化及黃氏的祠堂建築」。
推薦閱讀: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
※Expedia 用復古旅行風格海報重現古代七大奇蹟
※【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酒文化】酒的別稱
※吸收文化精華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
※白菜被豬拱一一黃聖依一朵鮮花,插在宋小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