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泉源 等級 二級網友魅力 1紅網幣 5663經驗 6284文章 1017鏈接:個人文集 我的秀客註冊 04-04-30 12:37 |
|
發表 2006-02-08 12:03:16 |
第9樓 |
|
二、蚩尤、九黎、三苗、三危 姜姓西羌族還有幾個重要的部落,它們是蚩尤、三苗和三危。他們是西北甘青高原的三個部落,隨著炎帝沿著黃河東遷至魯中一帶。 1. 蚩尤 蚩尤不僅是苗族的先祖(苗族已經確認),而且他與黃帝、炎帝同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三大人文初祖。 蚩尤部落原為風姓系統,《從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國最早文化的年代》作者唐蘭認為蚩尤屬少昊族,「少昊的英雄是蚩尤」。 蚩尤是東夷人方陽夷、風夷中的黑蛇支。這一支本作儵(音速即黑蛇或玄蛇),也作修、攸,即帝修、帝尤、帝攸或帝儵。蚩尤同時又是女媧黑虎族的苗裔。因此是黑蛇黑虎部族。古代「闞」即虎,尤闞合文又作虎儵(音速或育),黑蛇黑虎部族又作虓(音哮),這就是九黎族的來歷。九既是蛇(象形),又數九,因之又名九黎氏、九黎族。蚩尤是九黎族君長的稱號。黎是青黑色的海河淤土,又是黑「狸」、「李」(虎)之名,又是黎(犂)地、種黍、稻等作物的黑牛。九黎族的牛是黑水牛,又名修狃,公牛名牯子牛,母牛名水沙,水牛可以犁田,又可作涉水之坐騎,又可以角抵禦各種野獸,故被蚩尤氏尊崇為聖牛。 傳說蚩尤四目六手人身牛蹄,就是因為蚩尤兵把整張牛皮或羊皮覆在身上,頭尾完好,把它的頭作為頭盔,牛羊頭均有二角,遠望如像人頭上長了二角,牛羊各有二目,加上人的二目,故有四目,牛羊四腳,加上人的雙手,故有六隻手,蚩尤兵人身,皮垂牛足,所以說是人身牛蹄。又傳蚩尤八肱、八趾、疏首,這是把三重皮披在身上的結果。疏首即歧首,是因為三張皮有三首不能全戴在頭上只能保留一個加上自己頭,看上去就成人身兩首。歧首即分叉之首。 一說蚩尤,是神農炎帝的臣子,原是三苗部落聯盟的首領。宋羅泌《路史·後紀四》「蚩尤傳」曰:「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錢謙益《初學記》引《歸藏·啟筮》說:「蚩尤出自羊水。」羊水即羌水,亦即姜水。從圖騰上來說,炎帝的圖騰為牛,蚩尤的圖騰是牛首牛蹄並有尖利的牛角的也是牛,「蚩尤」的「尤」字,魚鼎七銘的銘文寫作[岑],分明是人戴牛角帽而帽中有利劍的象形。這說明蚩尤部落後來轉入炎帝系統。 後人又稱蚩尤為阪泉氏。「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而喜亂,逐帝而居於濁鹿,興封禪,號炎帝」 《路史·後紀·蚩尤傳》。據《山西通志》和《安邑縣誌》載:蚩尤是安邑「蚩尤村」人,因蚩尤村位於安邑鹽池邊上,距虞阪不遠,故南宋羅密《路史·後紀·蚩尤傳》又稱他為阪泉氏。《周書·史記篇》說「阪泉氏徙居獨鹿」,獨鹿即涿鹿。《太平御覽·州郡部》引《帝王世紀》轉引《世本》,說涿鹿在彭城南,彭城是今江蘇的銅山縣,此說不對。皇甫謐、張晏謂在上谷,則因漢上谷郡有涿鹿縣而云然,皆據後世的地名附會,不足信。一說應是山西運城縣的解鎮。服虔謂涿鹿為漢之涿郡,即今河北涿縣。漢涿鹿縣即今河北涿鹿縣。梁玉繩《史記質疑》指出:「阪泉之戰即涿鹿之戰,是軒轅勤王之師,而非有兩事,故《逸周書·史記解》稱蚩尤曰阪泉氏,斯為確證。」 蚩尤稱帝號帝尤,蚩尤冠為童翎雞翅長羽冠。名異,取義氏族不斷分衍,異地本在山東河北,再向燕北發展、拓荒,異又作冀,天下號冀。建都在河北龍門澗、東暖泉、涿鹿、懷來、灤平、欒城等地。蚩尤下傳六世。與黃帝戰於涿鹿的蚩尤是三世蚩尤,而黃帝則是第十世卉(音匯),在此以前,蚩尤與炎帝、神農、夸父已經逐鹿了三百多年。其間蚩尤與黃帝爭戰最激烈的時期也有一百五十多年。至黃帝卉時才被擒殺,帝芒始在涿鹿稱帝。 傳說黃帝、蚩尤、炎帝間發生過三次比較大的戰爭。第一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戰爭。神話中說,開始和蚩尤戰爭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一個氏族共工氏。由於蚩尤向西發展,奪取了共工氏的土地,雙方發生利益衝突,爆發了激烈戰爭。《逸周書》描寫這場戰爭說:「蚩尤乃逐帝(指共工),戰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涿鹿在今天河北涿鹿東南,「阿」是山麓的意思,即今太行山東側。「九隅」是九州、九土的意思。大意是說共工九個氏族的土地全被蚩尤部落佔領了。炎帝部落覺得自己的嫡系部落受到欺負,助共工,蚩尤逐炎帝參盧而自立,自稱炎帝。炎帝就向黃帝部落求救,黃、炎部落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蚩尤。於是發生了第二次更為激烈的大戰。 第二次戰爭以黃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為主戰的雙方,地點仍在涿鹿。歷史上把這次戰爭稱為涿鹿大戰,大概這是我國上古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戰爭了。 據古代神話傳說,這場惡戰十分激烈。蚩尤是東南方著名的勇猛善戰的首領,《太平御覽》引《龍魚河圖》說他「獸身人語,銅頭鐵額」,就是上面所說的披著獸皮或是身上畫著野獸的圖紋,用銅作兵器或護身盔甲,反正是有非凡的作戰能力,這是傳說「蚩尤銅頭鐵額、吃砂石、獸身人語,齒長二寸(佩飾之獸牙)不碎戰則以角抵人、人不能敵」的由來。《述異記》還說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龍魚河圖》說是八十一人)。《竹書紀年》沈註:「屬於蚩尤各族,有熊氏、羆氏、虎氏、豹氏。」,大約這是蚩尤部落的七十二個(應該是八十一個)氏族,各有不同的動物圖騰,個個強悍能戰。蚩尤時已知冶銅,用銅作兵器,兼并二十一位諸侯。《世本·作篇》說:「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用金屬做武器,在遠古時期,可算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中華古今注》說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駑」,大駑(弩)即弓箭,說明他們的武器眾多而精良。《太白陽金》也說:「伏羲以木為兵,神農以石為兵,蚩尤以金為兵。」甚至可能已有機器人之類的先進武器。這種「銅頭鐵額」、「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等形象是非常怪異的,於是有人破解為:它的骨骼和外殼都是金屬製造的,並非血肉之軀,頭上有角,是不是天線、探針?四隻炯炯發光的眼睛,是不是各種光學測管?「八肱」是不是從事不同性能的機械臂?牛蹄而且8趾,當然是進退自如的運行裝置了。它們起飛或著陸的時候,尾部噴口曳出紅焰,有如一條赤鏈,這就是人們所稱道的「蚩尤旗」,它常常採集礦石標本,或者裝進礦石就地化驗、熔煉,人們沒法理解,就認為是食沙吞石。顯然,這是一具智慧生物製造的智能機器人,至於呼風喚雨、作霧,對於一台智能機器人來說,也就不足為奇了。蚩尤是戰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發明乃泊自農具和其他生產工具。 這些都是黃帝部落所不及的。正因為如此,黃帝和炎帝的聯盟開始一連打了幾次敗仗,《黃帝玄女戰法》云:「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 「黃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 有一次,雙方正在原野上酣戰時,忽然天上起了大霧,黃帝和他的部落被圍困在霧中心,手持銅兵器的蚩尤部落卻大顯身手,左砍右殺,黃帝部眾損失很大。後來虧黃帝部落里的大臣風后造出了指南車,辨別了方向,黃帝部落才逃出重圍(《太平御覽》引《志林》)。 黃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後一次決定性戰役打得最為激烈。黃帝蚩尤之戰的古戰場,位於涿鹿礬山鎮龍王塘(古稱蚩尤城)村西50米處的黃土塬上,史稱蚩尤寨。雙方動員了全部兵力,蚩尤還請來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也是姜姓)部族來幫忙。戰役開始,黃帝敵不過善戰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聯盟,因此敗退了五十里。後來,黃帝運用了巧妙的兵法,布下出奇制勝的陣式,才轉敗為勝。軒轅派風后與少昊,天吳談判,意在分化炎夷聯軍,條件是只要少昊中立,雙方便不再以干戈相見,於是少昊、天吳應允。這樣軒轅便集中兵力追剿風伯、夸父,風伯、夸父聽說少昊反水,回師北上在南陽盆地與神農軒轅聯軍相遇,夸父屯軍鄧縣,桃林,風伯屯軍桑庄,共工屯新野黑龍鎮,雙方激戰,夸父北轍,以後在潼關戰死在應龍(以長有雙翼的龍為圖騰)氏軍前,時為公元前四五一四年十月。榆罔佔領桃都桃村。夸父被殺死,蚩尤逃跑,黃帝緊追不捨,終於在山西地區捉住了蚩尤。黃帝斬下了蚩尤的頭,肢解了他的屍體。所以至今山西還有個解縣,據說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縣附近的鹽池,則據說是蚩尤的血聚成的(《路史後記》、《夢溪筆談》)。上述當然都是無稽的神話,但反映了這次戰爭的殘酷。 蚩尤被擒殺後,刑天帶人沖入刑場,掄走蚩尤屍骨運至邢台,轉給奢龍氏(闞姓蚩尤民),返身與軒轅神農氏再戰。奢龍氏把蚩尤屍又運到河南濮陽西水坡秘密下葬,當年為公元前四五一四年。一九八七年在濮陽西水坡發現了蚩尤真身墓,證明史載為實。這個奢龍氏氏族表面歸順黃帝,實為蚩尤守陵,永世住在這一帶。奢龍族住在東平湖梁山北的黑虎廟和台前村闞鄉城,在那裡還建立了一個高七丈的蚩尤冢(《皇覽·冢墓記》說蚩尤冢高七丈,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因蚩尤姓闞,故其後代亦姓闞,他們每年十月都祭祀蚩尤,有赤氣出亘天,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又《續夷堅志》:「華州界有蚩尤城。古老言蚩尤闞姓,故又謂之闞蚩尤城,城旁闞氏尚多。」按:華州在今山東費縣,東北六十里是古九黎部族活動之地。據考證,壽張,戰國時為齊地壽邑,西漢置壽良縣,東漢改名為壽張。唐曾置州,後一直為縣,1946年撤縣為鄉,曾先後劃歸梁山縣和東平縣,現歸陽谷縣管轄。蚩尤墓準確位置應在壽張鎮西南3華里的後三里河村。頭葬在壽張,身葬在巨野。所以又有肩髀冢在山東鉅野,由娵(鄒)訾氏守護。鉅野,指山陽鉅野縣(今濟寧縣)重聚,大小與闞冢等。(《經史答問》) 刑天為掩護蚩尤屍骨轉移,於邢台,迎戰軒轅人馬,寡不敵眾,被軒轅斬首,屍首不倒,血柱衝天,遂以乳為目,臍為口,舞干戚,又戰,志不可奪。故傳刑天舞干戚,猛志常在。刑天死後葬於常羊山,相伴炎帝。 蚩尤、刑天死後,炎夷聯軍軍無統帥、兵敗如山倒。於是舉族南逃。南逃途中,又被力牧、應龍南北夾擊,族民只好沿黃河北岸逃難。大部涉黃逃入山東本土,一部過黃河到東壩頭,於是東壩頭就成了榆芒與南逃炎夷聯軍背水一戰之地,結果聯軍大敗,一分為三各自逃生。 第三次戰爭是黃帝和炎帝之間的戰爭。(略,見前) 「故老言蚩尤闞姓。」見《續夷堅志》。今天北方的闞姓、鄒姓、屠姓等居民都是其後裔。 黃帝打敗蚩尢後,遷蚩尢族善者於鄒屠之地,惡者於有北之鄉。所謂善者既懦弱者,惡 者既強悍者。居鄒屠的以地命族,為鄒屠氏,後分為鄒氏和屠氏。 「有北之鄉」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見於《詩·小雅·巷伯》,也穎達疏:「北方太陰之氣寒涼而無土毛,不生草木,寒凍不可居處」。說明曾經有一部份蚩尤遺裔被遷到北方。蒙古族學者陶克濤著《氈鄉春秋——匈奴篇》,論蚩尤是匈奴在傳說時代的稱號,被黃帝北逐的葷粥當是蚩尤(部落遺裔)。司馬貞《史記索隱》釋葷粥:「匈奴之別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漢曰匈奴」,《周書·帝紀第一》:「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諱泰,字黑獺,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朔野」。《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單于之裔」。 被軒轅流放到東北的蚩尤一支以後到達了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 蚩尤在涿鹿大戰中被黃炎聯盟擊敗後,他的子民一部份留居當地,歸屬黃炎聯盟,漢代古籍《越絕書》曰:「炎帝有天下以傳黃帝,黃帝於是上事天;下治地,故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這是說歸屬黃帝的蚩尤部仕於黃帝,輔佐少昊,為主管金屬冶煉官,主持金屬兵器的製造工作。少昊之地,在今山東曲阜之帶,與九黎活動地區一致。 蚩尢在涿鹿之野與炎黃聯軍決戰中失敗被殺,他的遺族在商代時分為蚩和尢雙胞族。(兩個方國,尢地當在山東,蚩在河南。河南魯陽有滍水。)尢,即猶,犬子,尢人以牧羊為生,故以牧羊犬為圖騰。因此蚩尢的後裔分為蚩氏和尢氏。 引用 編輯 第 10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1 10:43:29 2. 九黎與三苗 九黎部落(簡稱黎,為山東、河北、河南三省接界處的一個部族)就是蚩尤的八十一兄弟。九黎原屬東夷集團,相傳共有九部: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合稱九黎或九夷,每個部落有九個氏族,共有八十一個氏族。古沁州有一座綿延不絕的大山,叫九黎山,現在叫九連山。遠古時候,沁州還沒有人類的蹤跡時,南方強大的九黎族,進入中原地區.他們大概是沁州的第一批居民。傳說這些九黎族人獸身人面,銅頭鐵額。能吃沙石,這大概是以猛獸為圖騰帶假面具的勇悍部落(見前)。他們過著原始人的生活,不僅善於狩獵,而且英勇善戰,是東方一支龐大勢力。蚩尤為其首領。蚩,蟻卵,是以蚩為圖騰的民族,後來東遷到海濱,便演化為海獸圖騰。蚩尤是一個有非常作戰經驗,勇猛無比的人。傳說他耳上生毛如鐵,頭上有角能觸人。在東遷途中蚩尤、九黎與驩兜等部落聯合起來,組成三苗,由蚩尤統率。 向西北方向流竄的九黎,後來在今山西壺關縣一帶(今山西省長治縣西南)建立起黎國,蚩尤在北方建立的黎國(冀國)是三苗九夷的統一聯盟國,當時與黃帝族炎帝族同為方國,直至商末才被周并吞。還有一個黎國,在山東鄆城縣西。《姓纂》指出:「黎侯,殷周時國,周初為西伯所平,後武王封帝堯之後於此,因氏」;《路史》也指出:「西伯勘黎(滅黎),武王后以封湯後,黎候豐舒之後有黎氏,犁氏」。這是說周朝以帝堯族的黎國和子姓黎國取代了這兩個姜姓的黎國。《風俗通義》說這兩個黎國都是九黎之後。根據《風俗通》的記載,九黎的後裔之中的確有人以黎為姓。 向南逃亡的蚩尤氏族分作兩支:一支自兗州地區南下,落腳於揚州地區,以大茅山為靈山與南方太湖地區居民隔江而居成為揚州苗民。另一支自兗州豫州南下,進入荊州地區,炎帝祝融和三苗九黎就在這一帶住下來,各民族各據一山或各據一水分為:夸父銅柏支巫支祁;大別山西南稀水為封稀氏;巴水為蚩尤修氏;舉水為舉父氏;其西雞公山南聶水為聶耳國(儋耳國);其西環水為來自涇河支流環江遷來的共工氏;其西桐柏山南渦水上游為天吳虞氏;中游為厲山氏;下游為祁姓神農氏;其西大洪山區為共工氏;漢水襄陽為朱襄氏;宜城為常宜氏;鍾祥為鐘山氏;其西南漳、朝陽、漳水為自太行山漳河遷來的太昊句芒重氏;其西沮水為自太行沮水遷來的女媧虘(女虘)虎支;濁漳河為重(句芒) 虘合居之地;又其西黃柏河為由太行山丹河、柏山柏鄉遷來的柏皇氏後裔;其南長江西陵峽為西陵氏常宜;以宜昌為都,又遷宜都,是蚩尤和少昊的聯姻族娵訾氏常儀或常羲(昌意)。 這樣他們在淮河,長江中、下游、中游以北地區重建了炎帝文化,三苗九黎文化。把東夷的大汶口文化,炎姜的仰韶文化傳統帶到了淮河流域和湖北地區創造了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以後桐柏山和大別山系的蚩尤氏族繁衍生息,又遷入鄱陽湖(古彭蠡湖)地區。原在大洪山、荊山水寨各氏族由於同樣原因,遷入洞庭湖地區分布在湘、資、沅、灃、酉水,以三苗九黎部族為眾,蚩尤王族則居位在安鄉縣,重建三苗國。 三苗是國名也是國君名和部落名。三苗又叫有苗,堯舜時稱三苗,春秋時稱蠻。三苗為蚩尤氏先祖三苗(柯約、柯挪、柯烏)。蚩尤時代三苗從大地灣進到張家口一帶與黃帝族為鄰。據《戰國策》吳起說:「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彭蠡即今鄱陽湖,洞庭即今洞庭湖。文山已不知今為何山。衡山是今湖南之衡山,或是今安徽之霍山。據此,三苗主要分布於西起三峽、南至衡山的廣大地區,主要活動地域在今湖南、江西鄱陽湖一帶、湖北以及安徽、河南南部等地。 蚩尤部大部分遷江淮流域(江漢、彭蠡、洞庭),組成的「三苗」部落聯盟,後來又被堯、舜、禹擊敗。兵敗後有的被遷至三危,有的南逃雲貴湘黔為今三苗。即湘西、黔東北東部苗支、黔西北中部苗支、雲南西部苗支。 研究者對三苗來歷爭議很大。有的認為屬於華夏集團,有的認為是苗蠻集團,有的說應該歸屬東夷集團, 三苗這支中國南方強大的部族,直接承襲九黎,三苗族以貓為圖騰,「苗」的讀音古代是讀作「毛」音的,今天的西部方言苗族自稱「蒙」,因此三苗國就是 「三毛國」( 《大荒南經》:「赤水出昆崙山。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郭濮註: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有苗民叛入南海,為三苗國。一曰三毛國。」)。三苗為姜姓之國,而非種族之名(非今日的苗族)。《舜典》的「傳」中,曾將當時三苗的來龍去脈加以介紹說:「三苗,國名,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號饕餮。」另外,其《名義考》也指出:「三苗建國在長沙,而所治則江南,荊、揚也。」三苗者:馬融王肅云:「國名也。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蓋饕餮也。」(《書·堯典》釋文)《史記集解·五帝本紀》引賈逵云:「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高誘云:「帝鴻氏(共工部落)之裔子渾敦,少昊氏之裔子窮奇,縉雲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故謂之三苗。」(《淮南子·修務訓》注)韋昭云:「炎帝之後,諸侯共工也。」(《書·呂刑正義》)所謂縉雲氏,則是黃帝時的夏官之名,其封地就在今浙江省縉雲山的仙都山一帶,算是黃帝名下的一個諸侯(炎帝的後代)。三苗指的是三支苗族,即炎帝神農氏的姜姓苗和蚩尤,包括三危,後來又加入了黃帝系的厘姓驩兜(丹朱),還有黃帝系的祝融氏黎與九黎部落。 這三個部落留在中原的成員在商周時建立苗、鄧(湖北襄樊市西北部,周初北狄族的姜姓土方取代了子姓的鄧,周昭王前,又被曼姓取代)、曼、蠻子、尢、丹、黎、酄等小國。 《五帝本紀》漢代鄭玄注曰:「苗民,謂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於少昊氏衰,而棄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變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後,顓頊代少昊誅九黎,分流其子孫為三苗國。高辛之衰又復九黎之德,堯興又誅之,堯未在朝,舜臣又竄之。後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合,禹又誅之。」 《韓詩外傳》卷三:「當舜之時,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說苑·君道》有類似記錄。)可見經過顓頊、堯、舜、禹的多次征伐,一步步把三苗趕到西南蠻荒之地。三苗的一部分融入堯舜禹部落中,而「三苗」西北部一部分則發展為荊蠻,後建立了楚國;後來楚國的大部分人都融入華夏族群之中。三苗的大部分分別向西、向南、向東南遷入山區,形成苗族、瑤族、畲族。苗族公認祖先為蚩尤。後來又從荊楚地區西遷南進,分散在西南邊疆雲南、貴州、四川的山區甚至南遷到海南島和東南亞的不少國家之中。西到前藏、伊朗和阿富汗。他們中還有一部分融入了北方諸如北狄、匈奴、鮮卑等民族中,最後又融入華夏民族中。所以說,華夏民族,更準確地說中華民族就是以黃炎聯盟為核心,先後融入了「九黎」、「東夷」、「北狄」、「鮮卑」等眾多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少數民族群體,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體格局的大家庭。誰也分不清你是那位始祖的後裔。我們既然承認黃帝、炎帝是我們的祖先,當然要承認蚩尤也是我們的祖先。 西部方言苗族經過四百年前「土人存十之一、二」的平播戰爭,以及長達六年的「安奢之亂」,相當一部份被迫遷徒去了雲南,並在隨後兩百年內流入了東南亞半島。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印度支那局勢的變化,十多萬寮國苗民淪為難民,最後散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多個國家。中國苗族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民族。 三苗與堯舜禹的鬥爭: 堯舜禹與三苗之戰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堯與三苗戰 三苗在堯時早已立國。堯時,堯以天下讓舜,三苗與堯同為羌人,反對把權力讓給東夷族的舜,「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堯發兵征討,戰于丹水之浦。(《呂氏春秋·召類》曰:「堯戰于丹水之浦。」)堯曾封子丹朱于丹水,「有丹山,此山出丹朱也。」是丹朱為封地,以封地而名「丹朱」。這一帶後來的姬姓國有隋、唐、曾、巴以及熊姓的羅國(後遷岳陽)。丹水流域,即河南西南部和河南浙川西、湖北交界的地方。三苗被打敗後,首領驩兜被流放到崇山(「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驩兜」是三苗一支的名稱和該支首領的名稱,據說就是堯的太子丹,此說恐怕不當。丹朱可能是驩兜失敗後由堯封在此的。後來堯禪讓給舜,太子丹才與驩兜部聯合起來,於是太子丹成為與禹大戰時驩兜部落聯盟的新領袖。《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有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 《史記·五帝本紀》:「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渾沌。賈逵註:帝鴻黃帝,其苗裔驩兜也。」看來驩兜是黃帝的後裔,厘姓。 三苗部分人眾被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竄三苗於三危」 《史記·五帝本紀》)。一般認為三危是地名,即現在的甘肅敦煌一帶。 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屬武陵山區,行政建置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簡史》說,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與驩兜有親緣關係。石姓有大小之分,大石姓在苗語中被稱為「驩兜」,瀘溪、花垣有驩兜墓、驩廟。萬曆《慈利縣誌》卷十二:「驩兜墓在崇山,舜放驩兜於此,後遂葬于山下。」即放逐於湘西的山區。驩兜(丹朱)族遠達越南中部和廣西南部。 第二階段:舜伐三苗與分北三苗。 相傳上古時帝堯因兒子丹朱行為不檢,故而把帝位禪讓給舜。所謂堯禪讓,根據史書及考古發現,實際是舜軟禁了堯,《汲冢竹書》說:「舜篡堯位,立丹朱城,俄又奪之。」《竹書紀年》說:「舜囚堯,復偃丹朱,使不與父相見。」 《駱史·發揮》引《紀年》:「堯末德衰,為舜所囚。」 舜奪取堯的職位後。三苗與華夏集團的衝突進入了第二階段。 據史書記載,舜為了使三苗臣服,一面發展生產,鞏固聯盟內部團結,採取了文教感化和武力征服相結合的政策,一面進一步採用分化、瓦解的策略,即「分北三苗」。 《尚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咸熙,分北三苗。」《史記·五帝本紀》同。王肅云:「三苗之民有赦宥者,復不從化,不令相從,分北流之。」 鄭玄曰:「流四凶者卿為伯子,大夫為男,降其位耳。猶為國君,故為三苗為西裔諸侯。猶為惡,乃復分北流之,謂分北之西裔三苗也。」 分北三苗的「北」字,可作「甄別」解,又作「背,留善惡去。」意思是舜命官員對三苗進行考績,針對其君臣表現實行所謂「五流三居」的分散瓦解政策。 被「五流者」為「暗」:愚昧、糊塗、凶頑、復不從化。於是,三苗之中的大部又面臨舜的軍事擠壓而被迫離開三危,向東南,渡西漢水,翻過終年積雪疊山以東的西秦嶺(今徽(縣)、成(縣)盆地),再渡過嘉陵江上游而進入漢水流域。 而那些未隨大部遷徙的「三居」者,則與當地羌人融合,演化成了中國古代的「羌」。古史稱「西羌之本,出自三苗」。 《帝王世紀》:「有苗氏負固不服,舜乃修文教三年,執干戚而舞之,有苗請服。」 《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 其實,「執干戚而舞之」,是以強大的武力作後盾,「三苗乃服」 。 《呂氏春秋·上德》:「三苗不服,禹請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 《苟子·賦篇》:「干戈不用三苗服。」 《說宛·君道》:「當舜之時,有苗氏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許日:諭教猶未竭也。乃諭教焉,而有苗氏請服。天下聞之,皆非禹之義而歸舜之德。」(參見侯哲安:《三苗考》,載《貴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左傳·昭公元年》:「虞有三苗……諸侯遂進,狎主齊盟。」 可見,在虞舜時代,舜採取感化和分化兩手,分北三苗,這一階段三苗與華夏聯盟雖曾一度妥協,但三苗仍較強大,始終是華夏集團強有力的競爭者。 第三階段:禹伐三苗,給三苗以摧毀性打擊。 兩大集團決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禹與三苗進行了一場歷時七十天的大戰。 禹繼位後,三苗仍為心腹之患,禹對三苗又進行了大規模的征討,這是雙方戰爭的第三階段。禹征討的主要理由是: 《竹書紀年》:「有苗負固不服。」《尚書·益稷》:「苗頑弗即工。」按:工與貢古通,即三苗之民反抗剝削,不給舜禹進貢。 禹在誓師動員時說:「三苗不敬鬼神,濫用刑罰,違背天意作亂,上天現在號令我們要對它進行討伐。"《墨子·兼愛篇》載有禹出師伐三苗的誓言,其詞曰:「濟濟有眾,咸聽朕命,蠢茲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貢,反道敗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這裡列舉了三苗的「罪狀」,作為對其征伐的理由。這些罪狀內容空洞,不過是借口而已。 概括起來大約是不恭(不尊王),不貢(不進貢),敗德(不用君子用小人)。 禹同三苗的戰爭進行得相當激烈殘酷,是消滅種族的戰爭,其結果是三苗國被滅,社會生產力遭到重大摧殘。 當時,三苗地區發生大地震,禹乘機發動大規模進攻。交戰開始,戰鬥十分激烈,互有勝負。突然,戰場雷電交加,三苗領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師大亂,潰不成軍。《墨子·非攻下》云:「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於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電誘祗。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待,鐿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這段話前面說的是天變(天崩地坼的大地震),後面是說射中了苗師首領,苗師大敗,從此三苗一蹶不振。 《古本竹書紀年》云:「三苗將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圻及泉,青龍生於廟,日夜出,晝日不出。」 《隨巢子》云:「昔三苗之亂,龍生於廟,犬哭於市。」 《論衡》云:「三苗之亡,五穀變種,鬼哭於郊。」 西漢竹簡<<六韜>>:"有苗日蝕月斷,三日不解","有苗三日不見日".三苗大亂,天災降臨.戰前已充滿了可怖的氣氛,自然怪異,災變頻繁,百姓驚恐。這種災害很可能是真的發生了.夜裡出太陽,當然不會是太陽,而是發生了外來天體撞擊地球的大爆炸.爆炸之時,亮光照如白晝.而後灰塵遮天蔽日,三天不見日是可能發生的. 以上都是形容三苗地區的天災人禍以及戰事的殘酷,殺戮慘極,血流滿地,幾無人煙,故龍(蛇)出於曠野,犬哭於市郊。(參見侯哲安:《三苗考》,載《貴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巴基斯坦的摩亨佐達羅遺址,5000年前有過輝煌的印度河文明,那種高度的文明程度足使今人大吃一驚.後來.這個文明毀滅了.考古發掘證實,當地曾發生過多次猛烈爆炸.時間正與三苗大亂同時。看來天災的中心在印度,三苗地區受到嚴重影響,天災很不利於三苗對禹的戰爭,因此三苗以慘敗告終。 戰爭結束以後,三苗作為國家的芻型已不復存在了,但作為民族的芻型則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今本竹書紀年》云:「三十五年,帝命夏後征有苗,有苗氏來朝。」《墨子·非攻下》云:「後乃遂幾。」幾是衰亡的意思。由此可見江漢地區的三苗被禹打敗以後,只有一部分留在江漢地區,逐漸融化在後來的蠻人之內。而大部分向西南逃避的,仍保持「三苗」作為民族芻型的一些特徵,發展成為後來的苗、瑤、畲等民族。還有一部分變為奴隸,這部分後來則發生異化,逐漸融合於華夏族,成為漢族來源的一部分。 《中國古代及中世紀史地圖》上,朝著南方遷徙的有苗氏出現在公元前11-前8世紀的西周王國的地圖上,以「矛」的部落形式被標定在岷江及嘉陵江之間的長江以南廣大區域,即今川南、黔北一帶,已有兩千八百年的歷史。 留居在河南濟源的一支苗人,建立苗國,即《左傳》襄公26年的苗(河南黃河以北,濟源以西,後來成為春秋晉國羋姓苗賁皇的采邑)。後裔有以族為氏的,遂為三苗氏,《路史》中三苗作三鱙(miáo)。 3. 三危 危,原是一種動物,《山海經·中山經》說:「其狀如魚,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這是一種大腳的大毒蟹。三危部落奉蛫為圖騰。三危最早的根據地大約在甘青川交界的岷山、鳥鼠山、西傾山一帶。三危為西裔,一說在今甘肅省敦煌市,敦煌市東南25公里,山上怪石磷峋,寸草不生。在烈日爆曬下,象熊熊大火焚燒過一般,所以又名「火焰山」。三危山主峰與莫高窟隔(大泉)河相望,或雲在該省烏鼠山之西或天水市一帶等。三危地與三危山有很大區別,三危山是敦煌一帶的一座山體,三危地則是以三危山而得名的一個廣大地名,包括今新疆羅布泊以東、蔬勒河以西地域,不局限於以後所稱的州、郡區劃範圍。由此可看出三危地並不包括今酒泉市。舜流四凶,「遷三苗於三危」 「三苗」失敗後,一部分被驅逐到自然環境最差的「三危」,即今陝甘交界地帶,後又離開「三危」向東南遷徙,經過很長時間逐步進入今川南、滇東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後來西部方言的苗族,在東遷途中留下了許多以危為名的山川地名。(商代危在安徽毫縣東面;危方在內蒙集寧以南長城一帶;下危在危方南面、河北桑乾河的上游一帶) 三危的後代有危氏,定居在今江西南城、臨川一帶,湘西苗族也保留危氏。 三危後來在遷移中形成強大的盧戎部落,在周伐紂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在中原建立了好幾個盧子國,是盧姓的來源之一。 附,有關三危的區域 中國學者對古三危的地望說法也不一致,一說是今甘肅敦隍附近的三危山;二說是甘肅天水附近的鳥鼠山;三說在今陝甘川三省交界嘉陵江附近;四說在川甘交界岷江、岷山一帶。後兩種說法地理位置比較接近。《詩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後,居三危,今疊、宕、松諸州皆羌地。」疊山:甘肅南部,與岷山相接;宕:今甘南宕昌,與岷江相近。 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10-1 10:47:17 引用 編輯 第 11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11 11:40:32 三、四岳 四岳是一人還是多人?自古爭訟不已。 認為是一個人的: 《尚書.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內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堯舜時已有百官,但百揆不是百人,而是一人。《注》:「禹登百揆之任,舍司空之職。」同理,四岳也只能是一人——四方諸侯之長。《左傳.庄公二十二年》:「姜,太岳之後也。」《隱公二二一年》:「許,太岳之胤也。」《國語.周語天下》則說是四後之後。這裡的四岳是官職,與因四座高山得名的人(多人)無涉。《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至今在本地敬拜的姜太公,留在靜海的民俗、地名、故事非常多,姜、尚、呂三姓自稱太公之後,有子牙河,子牙鎮及村,西釣台、小釣台相傳為太公垂釣處。太公的祖先不是叫四岳,而是官職叫四岳。江林昌先生說四岳封於申、呂,地在嵩山。後代遷移,商朝時在陝西,周代又回到嵩山。太公望是「東海上人」,是渤海岸邊或黃海岸邊,已與商代申、呂之地相距很遠了。既有「子牙」地名,又有後裔聚於一地,全國再找不出第二處可與靜海相比。因此,太公生活在這一帶,後來其後裔代代相傳,是可信的。 文獻中職為四岳的這位共工之從孫(從孫指旁系後裔),只是歷任四岳中的一位。但被人們紀念的就是這一位。《尚書》和《史記》都把他看成是四個人,誤導了古今學人。《尚書》中「共工」的官名,與人名、族名不是一回事。 認為是多人的: 《尚書.堯典》:「帝曰:『咨四岳.......』」孔安國認為四岳指羲和四子,而孔平仲和楊慎認為四岳為一人。從下文敘述堯與四岳對話,用「僉」,與《史記》「四岳咸薦虞舜」(《五帝本紀》)。「舜問四岳曰......皆白......」(《夏本紀》)說明四岳不止一人。 從《國語.周語下》:「昔共工棄此道也......共之從孫四岳佐之......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此一王四伯......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四岳是共工的從孫,封國為一個,則四岳為一人。可下文又稱「一王四伯」,一、四對舉,使我們相信四岳為四人。 《尚書.堯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五月南巡守,至於南嶽,......八月西巡守,至於西嶽,......十有一朔巡守,至於北嶽......」舜時已有到四岳巡守的制度。這是四方、四時觀念的反映,與羲和在四方觀測四時的理論一致。四岳之實已有,那麼四岳可以指四個人。《山海經.大荒西經》:「南嶽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壽麻;壽麻正立無景,疾呼無響。爰有大暑,不可以往。」南嶽指人。壽麻之國的地理位置應在赤道一帶,因為那裡「正立無影」,「有大暑」,北回歸線上夏至日能達到「正立無影」,但並沒有熱到「不可往」。《海內經》:「伯夷父生西嶽,西嶽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合姓。」伯夷父為顓頊師,可知西嶽作為人名出現很早。有這二例,說四岳為四人(諸侯或族名)是可以成立的。 孔安國雲:「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諸侯,故稱焉。」 「堯既分陰陽為四時,命羲仲、和仲、羲叔、和叔等為之官,又主方岳之事,是為四岳。」(聖賢群輔錄注。)然則四輔入為王官,出主方岳,皆依放堯典為之。堯典孔疏云:「顓頊命掌天地,惟重、黎二人。堯命羲、和則仲、叔四人者,以羲、和二氏賢者既多,且後代稍文,故分掌其職事。四人各職一時,兼職方岳,以有四岳,故用四人。顓頊之命重、黎,惟司天地,主岳與否,不可得知。設令亦主方岳,蓋重、黎二人分主東、西也。」然則羲仲、羲叔分主東、南,皆南正重之事,故云羲近重;和仲、和叔分主西、北,皆北正黎之事,故云和近黎也。 綜上所述,我贊同四岳是共工的四支旁系後裔部落,四岳是部落名也是首領名和官職名,是掌管四方部落的首領,是專管祭祀三山五嶽的官。最初的首領是羲仲、和仲、羲叔、和叔。 四岳是帝顓頊之師,帝堯時輔政,掌管禮儀,堯曾經想把位讓給四岳,四岳卻向堯推薦了舜,說明四岳是位品德高尚的人。帝舜時正式任命他為秩宗。禹代行天子之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的心腹之臣。四岳由於是共工的後代,所以也善於治水,四岳曾協助禹治水。為嘉獎伯夷,帝舜晚年賜伯夷姓姜,賜氏為呂,並封他為呂侯,形成呂氏部族。伯夷的後代,早年活動於甘青山嶽地區,由於崇拜山嶽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堯、舜、夏禹時代,四岳成為部落聯盟的山嶽祭司。呂與申,皆為四岳部落之後,屬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 原始社會末期,呂部族由羌人分出,與親族申部族由甘肅東部向東遷。遷至上申川之北的呂川(今志丹縣東北的杏子河)。杏子河發源於靖邊縣的白于山,東流注入延河,後流入黃河。呂人順著延河河谷,東渡黃河,與申部族同時遷至今山西中部的呂梁山。今山西鄉寧縣東南4公里地有呂鄉廢城,是呂姓進入山西的落腳點。呂人在夏、商時世有其國,後又東遷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今存古呂城遺址。 引用 編輯 第 12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11 11:44:23 四岳後裔的姓: 1、 伯氏、岳氏---鄂氏、(上山下丘)(yà)氏 四岳的伯夷之後有伯氏。 四岳的後裔有岳氏。炎帝之後節莖又傳七世生垂。垂於堯時作共工水官,生伯夷,伯夷為秩宗,祚「四岳」。又因佐禹治水功高,禹封其為呂侯(今河南省南陽縣)《說文》呂部上說:「昔大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呂侯功高如山嶽,旨為「太岳」官,其後裔長子襲父封,遂以國為呂氏;仲子官「太岳」,賜「馮翊」, 仲子的後裔即以官命岳姓,此得岳姓「馮翊堂」之來由也。 岳飛遇難,兒子岳霆、岳震逃於黃梅(黃梅大河鎮,後遷聶家灣。今湖北東端,位於長江北岸,臨接安徽、江西處),改岳氏為鄂氏(岳飛遇害後,寧宗追封他為鄂王)岳飛平反後,岳霆、岳震等恢復岳姓,但黃梅有一支卻仍為鄂氏。岳姓還有的改(上山下丘)(yà)氏,這個姓現在雲南和遼寧都有存在。 2、呂氏、甫氏----旅氏、李氏、呂相氏 太岳之後分為齊、呂、申、許,因訛太岳為四岳。此節的四岳實際都指太岳。 大禹時四岳的首領是伯夷,伯夷是共工氏的後裔,他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堯「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也。」(《國語·周 語下》) 太岳之後有在夏朝封於呂的(又叫有呂、甫,今河南南陽西部西董呂村一帶及今新蔡縣), 呂,姜姓大國,與申並稱。殷代姜族活動在今豫西晉南,始封時受土本在霍太山附近,亦屬晉南。其後擴及嵩山附近,又移河南新蔡,終於移河南南陽宛縣附近。可能又有一部分移殖山東莒縣及江蘇銅山縣境內。西周中期呂國族首領,名剛,穆王時任周王朝司寇,呂侯曾作《呂刑》。《尚書?呂刑》云:「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偽孔傳云:「呂侯以穆王命作書,訓暢夏禹贖刑之法。」又曾率領部族隨毛公班征伐東國 戎,周宣王時,呂改為甫國(陝西隰縣北),呂、甫都為侯爵,呂人以云為圖騰。《說文》:「呂,脊骨也,象形,昔太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此說不當,從甲骨文看,呂作,金文作,像是建築物的省形,「宮」字便從呂,大約呂人善建築。春秋時甫國為楚所滅。南陽呂國滅亡後,部分遺民被遷至今湖北蘄春,史稱東呂。春秋時,東呂為宋所滅。新蔡呂國亡國後,遺民主要分布於今河南南部及安徽北部,後裔以國為氏,有的為呂氏,有的為甫氏。姜太公又叫呂尚,他的兒子齊丁公叫呂伋。哀公17年,衛庄公夫人呂姜,便是姜姓呂國人。 呂侯的後代還有旅氏。旅氏衍生出李氏,成為李姓中的一支。 秦相呂不韋,本為陽翟商人,因當了秦國的國相,子孫以官為氏,遂為呂相氏。 呂氏客家------有一支是宋朝呂文靖公裔孫,呂正獻之仲子呂希續,以度支省副謫堯州。與第三子仲興偕行,即僑居堯州槎平鄉,仲興官刺史(即州官),致仕後,攜幼子寅游廣州,樂其風土,就居城南,次子世斌擇居崗州南門外(即新會),斌子良弼及孫允甫與子侄二十餘人,以元末兵燹散居各鄉,今鶴山石之呂氏分:乙遜、穎純、斯明、善樂四大房。 3、申氏---申屠氏、申徒氏、信都氏、申都氏、勝屠氏、宇氏、謝氏、射氏 夏朝時,四岳之後被封於申,為侯爵位,世稱申侯。申部落申人以電為圖騰(呂以雲,申以電,申字就是閃電形,說明兩族的雙胞關係),曾居於陝西山西之間。周武王仍封伯夷的後人為申侯(今河南南陽市。遺址在唐河縣湖洋鎮蒼台鄉謝家莊),其子孫以封地為姓氏,稱為申氏。傳至周宣王時的申伯、申甫兄弟,一部分族人東遷,宣王五年,玀狁入寇到涇水之北,震撼京師,申伯與尹吉甫奉命討伐,終於挽狂瀾於既倒,救民族於危亡。把玀狁趕回北方。周宣王為了加強對"南土"局勢的控制,念申伯立此大功,又念太公開國之功,改封王舅申伯美妵(申伯即齊武公妻弟也,以姜後兄弟和國舅的身份。)於陳留郡謝邑(今河南唐河縣南,今河南省南陽市,遺址在河南省南陽市金華鄉東謝營村),在原任姓謝國的土地上建邑立國。號申伯。此申國遂稱"南申",也可仍叫謝國,因此西土之申國可稱西申。申國由陝西榆林發展到河南南陽地區,當時申侯政治勢力最大。周幽王(公元前781--771年)廢申太后和太子宜臼,引起申太后父親申侯的不滿,便聯合鄫國和游牧民族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於公元前771年將西周第12世幽王(姬宮涅)殺死在驪山,申侯同魯侯、許侯等主持共立宜臼為平王,西周滅。平王東遷以後,南申是東周王室的南大門,為了防備荊楚侵犯,周在此駐紮了軍隊。申國也加強了與中原內地諸侯的聯繫,曾將申女嫁於鄭武公。春秋早期,楚國北上,地處要衝的申國成了楚國攻擊的目標之一。魯庄公六年(前688年)楚師假道於鄧伐申。大概在楚文王時,申國被滅,設為縣。楚滅申後,曾將申國的部分貴族平民遷往東面的信陽一帶安置,成為楚之附庸。這就是春秋時期信陽之申國的由來。信陽之申稱東申。《左傳·昭公十三年》載:"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沉、道、房、申於荊焉"。東申被遷往楚地,楚平王時申又在信陽恢復。後裔以國為氏的也為申氏。春秋鄭有申繻,晉有申書,齊有申鮮虞,其子申傅摯,齊人申蒯,魯大夫申豐,韓有申不害等。 按,楚國也有申氏,但卻是羋姓,兩個申氏不同源。楚國滅申後,楚國的王族大夫申叔,受封於申邑(故址同上),後代有申公巫臣、申包胥(按《永康姓氏志·包氏》說,包氏之先,由楚大夫申包胥起,由羋(音米)姓的申氏分出。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包氏為戰國時期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以王父字"包"為氏。亦作"苞"、"雹"等。申包胥,楚國君蚡冒的後裔,故又稱王孫包胥。)。 另外,炎帝的後裔有封在申地者(今上海一帶,上海市簡稱申)建立過申國,稱申呂,為伯爵。申的得名,因黃浦江叫春申江,或叫申江。申呂的後裔也為申氏。 那些仍留在陝西、山西一帶的族人,稱西申,或稱申戎,也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聯合犬戎攻打周朝,並擁立周平王。後來為秦國所滅,子孫也為申氏。(《竹書紀年》有「平王奔西申」 和「宣王征申戎,破之」的記錄,西戎在陝北。西戎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濱於賜支,至於河首,緜地千里。至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周穆王遷戎於太原。) 為了酬謝申侯的援立之功,周平王把申侯的小兒子封在屠原(今陝西合陽縣東)。居於 屠原的申姓人,就加上地名屠命姓,稱申屠氏。 申屠氏又隨音改為申徒氏、信都氏、申都氏、勝屠氏。 周朝申伯的後代還有宇氏。 南申又叫謝國,被楚吞併後,申伯的子孫也就按照當時的習俗,以國為氏,於是後裔子孫有謝氏(與任姓的謝氏異)。申伯為謝姓始祖,申甫一支則仍為申氏。 《三輔決錄》雲漢末大鴻臚射咸,本姓謝名服,天子以將軍出征,姓謝名服不祥(以為謝服有「謝絕服從」之意),改之為射氏,叫射咸。 宋竟陵王劉誕反,伏誅,孝武帝改其姓為留氏。(留與劉同音也)又改晉熙王母謝氏為射氏。 謝氏客家史------謝氏世居中原,至西晉末年才分居於江南。史稱,申伯36世孫謝衡,於西晉太康七年(公元286年)任國子監祭酒(全國最高學府校長)。時逢「八王之亂」及「永嘉之亂」,中原擾攘,不能安居。謝衡乃率族人從陽夏(今河南太康縣)遷於揚州會稽郡之東山(會稽郡治在今浙江省紹興市,而東山則在今浙江省上虞縣東南),謝衡遂成為謝氏會稽派始祖(東山一世祖)。東晉至南朝,東山謝氏是江南望族(江南望族王謝並稱),出將入相,世代簪纓,是東晉王朝的重要支柱。重要歷史人物謝安、著名詩人謝靈運、謝朓都先後生活在這一時期。宋代以還,謝氏由江南分支到福建、江西、廣東等省。宋代末年,謝應秀(申伯68世孫,會稽派33世孫)任潯州通判,遂開居於江西省廣信府弋陽縣新正鄉。 謝應秀子謝枋得(名儼,字君直,又號迭山)於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登進士第,與文天祥同榜,後知信州(今江西上饒市),據信州抗禦元兵,與文天祥的抗元鬥爭相援應,失敗後隱居。宋亡,謝枋得長子謝定芝遷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鄉。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謝孟春(申伯73世孫,會稽派38世孫)由福建寧化遷入廣東省長樂縣琴江都厥鄉上,是為謝氏廣東開居祖之一,其後裔稱他為一世祖。從謝孟春起計,傳至謝國寶為12世,謝子耕為13世。至謝國寶兄弟,適逢「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時期(清政府動員湖廣人民遷入四川以充實因明末戰亂而劇減的四川人口),國寶之兄國遂先行遷去四川重慶府榮昌縣,國寶及另外兩兄弟也擬隨後前往,但遇戰事路途不通,僅在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來到清遠縣清平鄉泮涌暫住。清遠是石灰岩地區,山瘠土薄,難謀發展。僅住十年左右,謝子耕又往外尋找較理想的遷居地,終於在鶴山縣(市)紮根。 唐朝末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起義,率領數萬人入福建,有謝氏人隨往。有的經江西寧都進入閩西,定居龍岩適中、雁石等地。 引用 編輯 第 13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11 11:51:44 4、許氏---文氏 周武王封堯臣四岳伯夷的後代文叔(姜信)於許(今河南許昌東部,後多次遷徙),建立男爵許國,以為太岳之後。伯夷傳至文叔,起碼經歷了夏、商兩個朝代。此伯夷並非孤竹國的伯夷,堯四岳伯夷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300年前後,孤竹國伯夷大約生活於公元前1140年前後,倆人的生活年代相距一千多年,但現在的許氏宗譜差不多都搞混了,誤把孤竹國的伯夷當作許國的先祖。 許,古又作鄦。「許」字,古人慣於寫成「無」字,像《史記·鄭世家》便有「無公惡鄭於楚」之句,所以不明就裡的人,便很可能無從在古籍中找到有關古許國的記錄。古文的「無」字,跟「許」字的讀音也不相同,是讀作廣韻的「虎」音,跟「滸」字相通。一直到現在,廣東的瓊山、澄邁、定安、文昌、會同、樂會、臨高等地,仍然把「許」字讀成「虎」音。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周武王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至春秋時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遷徙,前576年,許靈公被迫南遷於葉(今河南葉縣西南),許國稱為楚國的附庸。前538年又遷荊山,前534年許憚公又遷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東南七十里廢城城父縣),前529年復遷葉,前524年遷析(即白羽,今河南西峽內鄉縣),前506年許男斯再遷容城(今河南魯山東南、葉縣之西),至戰國初期,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一說滅於魏)。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文叔與許由(一作許繇,)是什幺關係?許由,字武仲,生於公元前2155年。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於箕山(今河南省登封市東金店鄉境內,距市區15公里。);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污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箕山頂,所以箕山也叫許由山。堯號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嶽。這說明許由曾在今河南許昌一帶活動。《急就篇.注》說許姓就是「許由之後」。 帝堯在位的時候,許由率領許姓部落活動在今天潁水流域的登封、許昌、禹州、汝州、長葛、鄢陵一帶,是率領其部族開拓許地即後來許國的奠基人,這一帶後來便成了許國的封地,他從而也成為許姓的始祖。因此許氏"祖乃許由,根在箕山"。許由是炎帝二十代孫,許文叔是許由的三十九代孫。河南登封、許昌、鄢陵是許姓發源地,那裡是許氏文化的發祥地。 許氏客家由來:唐朝初年,許陶、許天正父子跟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到達漳州,許天正輔佐開漳聖王陳元光,死後被謚為殿前太尉、昭應侯,許姓於此落戶,發展到台灣、新加坡、泰國等。許天正的後人,又由福建南下,分布到廣東潮汕和珠江三角洲。 汕頭市月浦街道的旅遊景點——溝南許地,其先祖是初唐開創福建漳州的許氏先賢許天正(649—718,其父許陶),系許氏由中原南遷第六十二世,至七十三世許烈遷徙潮州韓山,其長子許申天才實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應詔賜鼎甲進士第一名,為粵東前八賢之一,至七十七世許珏官拜廣南西路兵馬都監、武功大夫,尚宋英宗皇旁之女德安公主趙氏為妻,為粵東出了個附馬。這座小小村莊歷史上哺育出一批出類拔萃之才,如抗英英雄許祥光,清代禮部尚書許應〓,清代官宦許應〓,勤政為民、秉公執法的許應鏘,廉政清官許乃泳,學界名賢許夢板,農民革命領袖許懷仁,科研雙星許慧君等,都出自這個村莊,成為溝南許地的驕傲。巾幗英豪、魯迅先生夫人許廣平(為開漳唐將許天正第40世孫,其祖先許永名於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自潮州溝南遷至番禺經商,後繁衍發展為廣州名門望族。許永名為周朝許國諸侯文叔第96世孫,許天正第35世孫,許廣平正好是許文叔第101世孫,許天正第40世孫),清惠州河源縣訓導許夢榜,工部尚書、禮部尚書許應〓,浙江巡撫許應〓(許廣平祖父)、許崇禧、民國名將許崇智,中山大學校長、後任廣東省副省長許崇清、紅七軍政委許卓,均為許永名後裔。 許國庶出子孫以許國開國君主文叔之字為氏,就是文氏,成為文氏來源之一。 5、函氏----函冶氏 函國,太岳之後,建國於公元前21世紀,遺址扶風,在關中古屬雍州,在今陝西咸陽市東。春秋時有函氏,在許國範圍內,屬今河南葉縣。後裔以國為氏,為函氏。 函氏後分出函冶氏,《戰國策》中有「函冶氏為齊太公買良劍。」註:函,姓;冶,官名,後以之為氏。 6、葛氏--諸葛氏 伯夷的後裔葛伯在夏、商、周有封國(地處豫東平原寧陵縣),滅亡後,有葛氏。 原居於琅邪郡諸縣之葛氏有一支遷徙至陽都,因陽都已有葛姓,遂稱後遷來的葛姓為諸 葛氏。 7、宗伯氏---宗氏 四岳的後代,在周朝時,有人為宗伯官,掌握邦國祭祀典禮之職。也稱太宗、上宗,相當於後來的禮部尚書。太宗伯,輔佐天子管宗室之事,為六卿之首。周代有世襲宗伯者,其子孫以祖上官職命姓,先有複姓「宗伯」氏,然後才簡略為一個字的「宗」氏的。稱為宗氏。宗姓發祥地就在山西省永濟縣西蒲州鎮,後漸漸繁衍分布於全國。 引用 編輯 第 14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14 14:41:12 四、夸父 夸父是炎帝神農氏後裔.炎帝至夸父共傳九世。夸父的族徽為猴圖騰,夸父以狙猴「夔」----「夏」為圖騰。 夸父山,在現在河南靈寶市西三十五里,在陽平鎮東南靈湖峪和池峪中間,為夸父族原居地. 靈寶市古時候叫做桃林縣,從函谷關以西直到華陰,三百裡間桃林茂盛。 據說在與黃帝的戰爭中,夸父的部屬,紛紛戰死那裡,血染三百里,使這一帶長出了桃林,現稱「桃林塞」(在黃河大拐彎進入中原處,河南靈寶縣函谷關)。 商周青銅器上有銘文"誇"作為族徽,便屬於夸父族,到周代,夸父族仍有存在。又湖南也有夸父山,明月山、夸父山風景區位於五強溪鎮下游 2公里處,這裡是夸父族與蚩尤族南遷留下的地名。 夸父不光是一個酋長,而且是擁有天下的帝王, 是不少文獻中與黃帝並稱的第九代炎帝。黃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後一次(第三次)決定性戰役打得最為激烈。雙方動員了全部兵力,蚩尤還請來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部族來幫忙。戰役開始,黃帝敵不過善戰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聯盟,因此敗退了五十里。後來,黃帝運用了巧妙的兵法,布下出奇制勝的陣式,才轉敗為勝。炎帝九世帝夸父犧牲,蚩尤逃跑,黃帝緊追不捨,終於在山西地區捉住了蚩尤。黃帝斬下了蚩尤的頭,肢解了他的屍體。所以至今山西還有個解縣,據說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縣附近的鹽池,則據說是蚩尤的血聚成的。夸父和三苗一部分主力則離開華山西退至渭水。他的權力由衰而失.但其後裔分布到了世界許多地方.根據王大有、宋寶忠、王雙有等人研究,夸父逐日實際上是夸父族人中原北上,遷往北亞和美洲的大長征. 夸父逐日故事和后羿射日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反映了古時候曾經有一個特別乾旱的氣候階段。我寫炎帝和黃帝的後裔時發現黃帝、少昊、顓頊時代是乾旱為主的氣候,到顓頊、堯、舜、禹時代是以水災和地震為主的時代。夸父犧牲後其下代為夸父二世,二世住在涇河崇信後(其生父居地---「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覺得無發展餘地,於是便西行尋找新的居地,越過隴山、六盤山到達渭河,葫蘆河流域到了天水秦安大地灣。這裡水草豐美,宜於牧耕,全族大喜,但死傷也很多。天水是伏羲的老居地成績。後來子孫繁衍,又覺得這個地方不夠住了,於是聽從長老建議,西去湟水尋找新的福地。 夸父率領族人尋找綠地決定是:向西,去太陽落下的地方──禺谷。「逐日」不是迎著太陽走,而是向西追趕著太陽,「入日」也不是進入太陽,而是「夸父走進了落日的地方」, 「飲於渭河,河渭不足」,說明那時的河渭因乾旱而水源不足,不足於部族生存。夸父到了通天河,又繼續西進,不幸的是,他們卻走進了沙漠。最後,夸父和他所率領的族人都倒在沙漠之中。夸父逐日的傳說緣於此。夸父逐日徽銘、史跡、繪於大河村文化(距今四千五——三千年間)河南汝州紅山廟遺址陶缸上。夸父死前對隨從立下遺囑說:改通天河為洮河,祭天的靈台地為臨夏,我族以桃名姓可稱姚鄧,夏為狙猴神像,是我祖先神像,亦是我先祖圖騰。我族種的桃是華族的社樹,夏是我族的自稱,稱夸人,來自華胥的盤瓠,又可稱夏族。 後來經長老推舉立三位三世夸父,分別為渭水夸父、洮河夸父和夏河夸父。夸父譜牒還分送給華山、天水夸父和夏河夸父。 以後夏河夸父一支又向南進入岷山地區,順岷江進入成都平原在成都建立成都載天山,成為夏族中心。同遷的還有共工氏 。一支南下到邛崍、洪雅、珙縣、六盤水、關嶺。夸父另一支沿黃河谷北上,渭河夸父沿葫蘆河進入祖厲河流域,涇河夸父由涇河、浦河進入寧夏的清水河,繼續向北與少昊昌意會合,並結成聯盟。這三支夸父大約在公元前四千年前先後到達賀蘭山、陰山、黃河河套地區。夸父桃河部與涇河部同時在此地與少昊常羲娵訾氏聶耳國聯姻、常羲玉兔部入贅洮河部,在磴口建都於桃司兔城。常羲聶耳國居司兔河,即桃都司兔城。賀蘭山、桌子山岩畫都有聶耳國、夸父族人並出圖。在陰山岩畫中還有許多夸父與太陽合體人面像、祭日祭天太陽曆石聖跡像、夸父祖先像、少昊昌意(常羲)聶耳國圖騰徽銘,夸父與狙猴扶桃木合一像、夸父逐日、桃都扶木像等等。 夸父一支還到了貝加爾湖,這已是六世夸父之時了,形成貝加爾夸父支(五世夸父在陰山與貝加爾湖途中去世)。又過了許多年,七世夸父又率眾向黑龍江流域遷徙建立博父國。大夏又分出黑龍江博父支。《山海經》說:「博父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仍保持了夸父族的特徵。 黑龍江夸父、貝加爾夸父都留有岩畫可以佐證。後來,夸父人遷到黑龍江下游舍卡奇——阿蘭村附近,也在這裡留有石刻猴面人像。在可爾河口沃尼林斯可葉村民掘出的屬於仰韶文化的紅色陶器中也繪有上述人像,罐中又有一個類人猿的裝飾頭像和舍卡奇村石刻完全相同,經測定在公元前三千年。 夸父族以後從黑龍江下游沿鄂霍次克海到了堪察加半島,越白令海峽到阿拉斯加,再到加拿大西海岸,形成一個遷徙帶,且住且遷又形成一個個聚居區和都邑,相傳為《山海經》中所說的桃木三千里的桃都山、度朔山(度北山)。《山海經》記載說:「大荒之中,有山名衡天,有先民之山,有般木(即桃木)千里」。這些先民自海外西北至東北,依次有無膂國、燭陰(祝融)國、一目鬼國、柔利國、相抑國、深目國、無腸國、聶耳(儋耳)國,進入度溯山後又有夸父國(夸父死於桃都後始有度朔山),博父國、拘纓國「有尋木長千里,在枸纓南,生海上西北」 (夕)踵國(其為大人,兩足為大,又名大踵,夸父裔支)。度朔山是夸父族人渡太平洋或白令海峽之地。王充《論衡·訂鬼篇》:「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向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夸父族在此渡海,死亡甚多,故傳為鬼門。如果說在公元一萬年至一萬五千年前東渡美洲的新石器時代的主人燧人,稱為美洲土著人的話,中斷若干年後又由夸父族打通。 在加拿大西海岸的夸父人,仍稱夸父,但被歐洲學者譯為「誇丘」、「誇扣投」、「誇圭特」,他們把石圭發展為圖騰柱,樹立在村頭和墓地。海達、奇多望卡尼亞加、尼西加緬閃等族,都是夸父(誇扣)的族支。現今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存有海達人狙父圖騰柱(炎帝連山冠),中國黑龍江下游那地人博朗村出土青銅雷烏薩滿像,中國東北滿族女真薩滿木雕頭上鳩鷹雷鳥像可為佐證。同稱為「那地尼」、「那地人」,顯然都是來源於中國甘肅天水秦安「大地灣」,是天水夸父部將這一族稱帶到美洲的。 夸父族又繼續沿著美洲西海岸海陸並進遷到了南美洲秘魯,建立夸父查文國,時在公元前三千至二千五百年間。形成後來的秘魯查文文化,以及貫穿整個南美洲的殷地安文化。 在台灣,內蒙古和美洲各地大量的猴崇拜遺物就是夸父族存."大人國"即秘魯查文文化時代,人像都是猴頭.瑪雅碑銘中,"日"字用猴表示,"月"字用蟾蜍表示,猴夸父,蟾蜍即月神常羲。 小結:夸父族西遷黃土高原再拓殖東北亞又遷南美洲,於秘魯立查文國;夸父一支北上入河套,至於貝爾湖地區;向南的與三苗蚩尤共工等構成南方炎帝文化圈。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10-14 14:43:08 引用 編輯 第 15 篇 |
|
對於考慮購房朋友來說:不買,就是站著做老子。買了,跪著做孫子。 |
不良信息舉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