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帖]山也作證 水也作證——五說炎帝故里在會同2 - 紅網論壇

[客家源流][原創]炎帝與炎帝的後裔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9-15 11:09:56 從更遠的角度來看看客家與炎黃的關係.這是我寫的書中的一部分,因太長,採取邊整理邊發的方法 一、炎陵 與黃陵一樣,炎陵也有好幾座。 炎帝的陵墓,在軒轅氏黃帝時就已經有了,黃帝封參盧於潞(古上黨。今山西省長治市一帶),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在上黨地區太行、太岳之間就有一條河叫姜阝水。這裡是炎帝傳說極盛的地方。據《山海經·北次三經》說:在以「太行之山」為「之首」的群山中有座陸山,「姜阝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 同時還可以叫作「郯水」(見《山海經》郭璞注)。「郯」字從「炎」。 在上黨地區,即太行、太岳之野,分布著大量與炎帝族有關的村落地名,同時還有大量有關炎帝活動的遺迹與傳說。如《山海經·北次三經》說:「發鳩之山(郭註:今在上黨郡長子縣西),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古史記載炎帝一名伊耆氏,伊、耆疊韻,急言之可謂「伊」,亦可謂「耆」。羅泌《路史·國名記》及羅蘋《禪通紀》注,都認為神農所國之「耆」,就是文王所代之「耆」。「耆」《尚書·西伯勘黎》作「黎」。《周本紀》「明年敗耆國」,《正義》引鄒誕云:「本或作黎」。孔傳以為黎「在上黨東北」。孔穎達曰:「黎國,漢之上黨郡,壺關所治黎亭是也」。光緒《山西通志》卷五十《古迹考一》以為古黎國「蓋長治、壺關、黎、潞諸縣皆是也」。此一帶傳炎帝神農故事。所謂黎亭,即今長治縣北黎嶺,俗稱黎侯嶺為羊頭嶺,相傳炎帝建國處。沁水之濱,古有伊氏邑,戰國屬趙國,或亦伊耆氏之遺迹。。《元和郡縣誌》卷十五「長子縣」:「神農城,《後魏風土記》曰,神農城在羊頭山上,山下有神農泉,即神農得嘉穀之所」。《太平寰宇記》卷四十四「高平縣」:「羊頭山在縣北三十五里。《山海經》雲神農嘗五穀之所。山形像羊頭」。又說,「炎帝廟在縣(高平縣)北三十五里羊頭山」。卷四十五「上黨縣」也說:「羊頭山,《郡國記》云:有神農城,山下有神農泉。南帶太行,又有散盇(加「艹」頭),即神農嘗谷之所也」。又說:「神農井在縣(長子縣)南五十里,出羊頭山小谷中。《上黨記》雲,神農廟西五十步,有石泉二,一清一白,甘美,呼為神農井」。順治《潞安府志》卷一「長治縣」:「百穀山,在郡東北十三里,神農嘗百穀於此,立廟祀之」。順治《潞安府志》卷一「襄垣縣」:「百穀山在縣東南二十里,亦以神農嘗谷而名」。順治《潞安府志》卷一「潞城縣」:「鳳凰山,一名天冢岡,在縣西北五里。相傳神農時,有鳳凰棲止」。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七三「高平縣」:「上古炎帝陵,相傳在縣北四十里換馬鎮」。 上黨地區今有兩座以「羊頭」命名的山嶺。一是長治縣的羊頭嶺,也叫作黎嶺,傳說是炎帝建都的地方。一是高平、長治、長子三縣交界的羊頭山,山上有神農城、神農泉、神農畦、炎帝陵等。炎帝陵位於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處的莊裡村,俗稱「皇墳」。陵後有廟,謂之五穀廟。在山西省長治市區東北部的老頂山巔,有高達數十米的炎帝像,炎帝神農氏在此嘗百草食五穀。 另一個炎帝陵風景名勝區位於湖南省株洲炎陵縣(原酃縣)城西南15公里的塘田鄉鹿原陂。炎陵,雖然隸屬於株州,但實際上離郴州更近些,它離江西的井岡山也非常近。。古書上說,炎帝晚年南巡為民採藥,在湖南茶陵的雲陽山,誤食了一種叫鉤吻的新草藥,中毒而死。據晉皇甫謐著《帝王世紀》始載:神農「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葬長沙」,炎帝神農氏晚年,為民治病,採藥到湖南,味毒草而「歿葬於長沙。」宋羅泌《路史》載:「崩葬於長沙茶鄉之尾,是曰茶陵。」(酃縣系長沙茶鄉之尾,宋嘉定四年即公元一二一一年由茶陵分置)。唐代以前常奉祀,至五代十國而中輟。《離騷·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 疑。」朱熹《楚辭集解》:「南方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所以此處的「炎神」,既 指炎帝,也指祝融。「指炎神」即指向炎神,也就是指向南方。南疑,即九疑山。炎帝陵確切地究竟在哪裡?不知道。北宋初,宋太祖趙匡胤奉炎帝為感生帝,遂遣使遍訪天下古陵,這如同大海撈針。乾德五年(967年)終於在「茶陵縣南一百里康樂鄉白鹿原(即今酃縣塘田鄉鹿原坡)覓見帝陵。」便於「宋乾德五年(公元九六七年)建廟奉祀」。乃「立廟陵前,肖像而祀 。」皇帝旨意,誰敢不遵從。現在重修炎陵前進行的考古發掘表明,6000年前神農確來到炎陵。半坡與炎陵文物相似,使我們相信神農生活在6000年前,仰韶文化是炎帝文化為主。 還有一座炎帝陵座落在寶雞市(古稱陳倉)南郊七公里處的常羊山頂(在寶雞市峪家村)。炎帝陵又稱神農祠,南依秦嶺,西臨渭水,內有規模宏偉的正殿及東西廡殿、鍾亭和魁星亭等建築,祠外有九龍泉。《史記·封禪書》記述公元前424年秦靈公曾在寶雞境內吳山之陽「作下峙,祭炎帝」。 唐代寶雞境內的天台山、姜水畔有規模宏大的炎帝殿、神農祠,「十里長山,廟宇相連」,後雖因天災戰亂所毀,但至今九龍泉碑、燒香台玄關及天台蓮花頂神農骨寢殿等依然可見。炎帝原居姜水流域,母任姒游 常羊(山)感生帝,長於姜水 。因其母曾抱他到九龍泉沐浴,後人遂在九龍泉邊修祠祭掃。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炎帝陵?一個人怎會有幾個墓?是不是有的是假墓?原來炎帝氏族的每代氏族長都叫炎帝,何光岳先生在他的《炎黃源流史》等著作中,對炎帝的發祥地曾有過詳盡而精闢的論述。他說:炎帝有「八代」,第一、二代炎帝均活動在渭水中游的寶雞境內,真正稱炎帝是寶雞的第二代炎帝。「隨州是第三代炎帝烈山氏遷徙的地方。」「湖南的炎帝陵是第八代炎帝榆罔的陵墓。」 本主題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9-17 9:57:23 引用 編輯 第 1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9-15 11:27:56 二、炎帝的稱呼 為什麼稱炎帝? 一說中央為黃色,黃帝是正稱;南方為赤色,因而炎帝別稱赤帝。但此說有一缺陷,炎帝發祥地應該在北方渭河流域,與黃帝區域差不多,後來才向南發展,不應當在到達南方才號炎帝。 《帝王世紀》說:「有聖德。以炎德王,故號炎帝。」炎德是什麼?《左傳·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記,故為火師而火名。」 原來他改造了伏羲計時的方法,發明了以火紀時的火歷,尊奉太陽神,所以尊稱為炎。我認為可能也指善用火的氏族。 炎帝即赤帝,是日神之子,即火神。 炎帝又號「高辛氏」,「高辛」這一稱號的涵義,過去未有確解。據人解說,「辛」即「薪」的本字,辛在甲骨文像形為以斧斤析木之形(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有辛(薪)則能有火,所以高辛氏其實初義應該是火神之別號。 漢高誘注《淮南子。時則訓》,提到赤帝時又把赤帝與神農氏合起來,說赤帝即炎帝。 炎帝又號神農氏。我們知道神農氏比炎帝早得多,怎麼炎帝又是神農氏呢? 《世本。帝系篇》首把炎帝和神農氏扯在一起稱「炎帝神農氏」,謂炎帝即神農氏,炎帝為本身號,神農為代號。《呂覽·慎勢》言:「神農氏十七世有天下」,這說明神農氏不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一個部落。神農族為魚圖騰,半坡的人面魚紋即神農氏族徽。巴比倫文化之神奧安尼斯是神農圖騰。炎帝為什麼又是神農氏?炎帝與神農氏並為一名,合稱炎帝神農氏的事,大約發生在漢代,合併的原因或謂出自劉歆有意改作,或謂是兩漢的學者既知神農為黃帝以前的一個階段,又知黃帝獨強之前,炎帝族在中原影響甚大,遂誤以為炎帝便是神農了。晉皇甫溢《帝王世紀》說:「神農……本起烈山,或時稱之」,宋朝羅泌作《路史》,則更進一步斷言:「炎帝柱,神農子也。」二位一體終於變成了炎帝、神農、烈山氏三位一體。總之,炎帝與神農原本非一,他們的合併是學術思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此外,炎帝與神農合一以後,連帶著還發生了另一起合併。其根據是春秋《禮記 · 祭法二十三》:「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左傳 · 昭公二十九年》記春秋末年晉國太史蔡墨談到這段歷史時說:「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 柱(即農)為炎帝神農氏第三代的弟弟。《國語·魯語》曰:「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禮記 · 祭法》 把「其子曰柱」改為「其子曰農」。其原文為:「是故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 唐孔穎達作疏時作了解釋,他說:「其子曰農,能殖百穀者,農謂厲山氏後世子孫,名柱能殖百穀,故《國語》云:『神農之名柱,作農官,因名農是也。』」這就是說,「柱」也好,「農」也好,都是神農之名,其名雖異,其實則同。有的學者認為,柱,就是田主的「主」,它是由最早的農業工具——點種用的尖頭木棒演化而成的。農,甲骨文的寫法上是上從林、下從辰。辰者,蜃也,「辰」在甲骨文中正是蚌殼的象形。《說文》釋「農,耕也」,可能柱與農有同為農具的共性,因而可以互易。柱首先演化成了農,進而演化成神農。烈山氏之子柱(即炎居)其後裔臨隗代炎帝號,七傳至榆罔,史稱神農氏。烈山氏的柱能殖百穀百蔬,顯然對古代的農業發明作出過貢獻,夏之前柱為五穀之神,足以表明其對農業的功績。周的先祖后稷也精通農業,於是,把柱和后稷又混為一談,有人便說周出自炎帝,認為炎帝生黃帝。班固認為少典為炎帝妃,生黃帝(《漢書·古今人表》說:「炎帝妃生黃帝」。);司馬貞認為黃帝為少典後代,為炎帝之後。 大概合二為一的過程是這樣的:神農氏衰弱後,與炎帝部落組成聯盟,炎帝部落繼承了神農氏的漁耕傳統並發揚光大,於是人們先把炎帝與神農氏並稱,然後以炎帝為代表,神農氏便成為炎帝的稱號了。 炎帝又稱作烈山氏,那是炎帝東遷後,大概是第三代炎帝神農誕生於「湖北隨州厲山」(厲山座落在湖北省隨州厲山鎮九龍山(烈山)南麓。一說今安徽北部淮北市和濉溪縣境內,此說可能不對),隨州厲山鎮的烈山擁有九嶺,九條山嶺沿龍脈河一字排開,好似九條巨龍爭相到河中飲水;又像九龍捧聖,奉侍著厲山鎮。炎帝神農故里就坐落在烈山南麓。她東臨滔滔厥水,西接潺潺龍脈河,兩水環抱猶如二龍捧珠。史書記載「神農母安登(任姒、女登),感神龍而生炎帝」 於尚羊(即烈山,今湖北隨縣)一石室(古神農洞位於九農山腰)生下炎帝,取名石年。(按《春秋緯》記載:「少典安登游於華陽,有神龍首感立於常羊。」 《路史·後紀三》說:「炎帝神農氏,姓伊耆,名軌,一曰石年,母安登感神於常羊,生神農於烈山之石室。」. 《綱鑒·三皇紀》說:「少典之君娶有嬌氏女,曰安登,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東漢經學大師鄭玄註:「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或曰有烈山氏」。《水經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農氏相併,說謬水西南經過厲鄉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個洞穴,即神農洞,相傳是炎帝神農的母親安登娘娘在這個石洞里生下了神農,所以《禮記》稱神農氏為烈山氏。) 而有關烈(厲、列)山氏稱號的緣起,又有二說。《路史》認為,烈山原字當作列山或厲山,因神農氏「肇跡」於列山,故以列山、厲山為氏。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則認為炎帝為人神,放火燒山很猛烈,故為烈山氏。 烈山氏又作列山氏、厲山氏、賴山氏、釐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禮記 · 祭法》改「烈山氏」為「厲山氏」, 《漢書 · 古今人表》作「列山氏」。 「烈」、「列」、「厲」三字上古均為月部來紐入聲,王力擬音為[liat],讀音相同,故可通用)。 炎帝氏族烈山氏時代,已進入以華北為中心的南洛水、伊水、共水、汝水、太行山南麓,豫北地區。炎帝的後裔中便有烈山氏、列山氏、烈氏、列氏、山氏、厲山氏等。 炎帝又叫連山氏。《世譜》說,「炎帝一曰連山氏」;唐代著名學者賈公彥也說,「炎帝之兼號連山」。《通志·三皇紀》曰:"炎帝神農氏起於烈山,亦曰烈山氏,亦曰連山氏。"《後記三》曰:"安登生神農氏於烈山之石室。"又曰:"肇跡烈山,故又以列山、厲山為氏。以八卦為連山易,故亦曰連山氏。"《周禮-春宮-大卜》載:「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易贊》載:「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連山在湖南省會同縣連山鄉。「烈山氏」和「連山氏」又讀音相近,全國共有八處「連山」,除會同連山外,還有遼寧葫蘆島的連山、廣東韶關的連山、雲南富源的十八連山、四川廣漢的連山、陝西南鄭的連山、浙江奉化的連山和浙江蕭山的連山。遼寧、雲南、四川和浙江的五處「連山」和史學界認定的炎帝活動區域相距甚遠,應與炎帝無緣。廣東的連山大致在區域範圍,且文字記載較早,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就有「連山郡」,但史料明確記載「連山郡」是由古「連州」演變而來,因此也可以排除。陝西的連山與炎帝「北方說」地域吻合,似乎很有「竟爭力」,但陝西與炎帝代表的史前稻作文化不相匹配。關鍵的還有「連山」是和炎帝的《連山易》連在一起的,是炎帝在連山改進了八卦。而這七處「連山「都沒有此類關-聯。炎帝神農氏出生於沅水流域的會同,烈山與連山很近,而炎帝死後葬於「長沙之尾」的茶陵,也都在這一區域內。 炎帝也稱赫胥氏,後裔遂有胥氏(約公元前5070-公元前4171年)。按上古有 1,渾沌氏(7代) 2,葛天氏(4代) 3,女媧氏 4,伏羲氏 5,赫胥氏 6,東戶氏(17代) 7,皇覃氏(7代) 8,啟統氏(3代) 9,吉夷氏(4代),皆早於炎帝。 赫胥氏或華胥氏是伏羲氏的祖先氏族。《路史·太昊紀》:「伏羲母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嘗暨叔嫟(昵)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銓之,意有所動,因生伏羲。」 炎帝與赫胥氏是繼承關係,共同祖先是隧人氏。但炎帝為什麼稱赫胥氏,原因還不清。 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9-17 9:58:48

對於考慮購房朋友來說:不買,就是站著做老子。買了,跪著做孫子。

不良信息舉報

清泉源

等級 二級網友魅力 1紅網幣 5663經驗 6284文章 1017鏈接:個人文集   我的秀客註冊 04-04-30 12:37

發表 2006-02-08 12:02:37

第8樓

三、炎帝與黃帝的關係 炎帝居於姜水(即岐水,今陝西岐山縣西,源出岐山,姜水為寶雞渭水流域的一條支流,注入渭河。《水經·渭水注》說:「岐水又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按《世本》,炎帝姜姓。《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姜姓,母女登,游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於姜水,是其地也」。姜氏城即在今寶雞;姜水在寶雞地區,這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代,中國古地理學家評道元就明確地寫人《水經注》中。明代天順五年《一統志》記載:「姜水在寶雞縣南。」即今寶雞市區渭河南姜水邊的姜氏城。),遂為姜(羌)姓。以居地為姓是一般的傳統說法。我的理解是牧羊族為了游牧的方便,常居水邊,因此以族名命水名,所以叫姜水。以姜水命姓正好顛倒了因果關係。黃帝氏族也發源於渭水流域(源於姬水),姬姓。兩個氏族相距不遠。 炎帝部落的發祥地約在今陝西的渭水上游一帶,最早的發樣地在隴東,在陝西西部的黃土高原的溪谷中,即天水東向沿渭河一直到陝豫交界的溫關這一狹長的谷地中。炎帝成長於姜水流域(今陝西姜水)。炎帝部落是西戎羌族的一支。羌,甲骨文作,是羊角人身形,與姜字的羊頭同源。今陝西省寶雞縣的姜城堡均是羌姓村寨,是炎帝姜姓氏族的發源地。炎帝姜姓氏族由善於治水的共工四岳羌人起源,逐漸沿渭水、黃河流域向東發展到今河南、河北、湖北、山東一帶中原地區,由畜牧逐步轉入農耕。故任乃強教授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記道:「羌族是亞洲最早創造牧業文化和進入農業生產的民族。」 《帝王世紀》較詳細地記述了炎帝的誕生神話:「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為少典妃。游於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於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因以姓焉。有聖德。以炎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今河南淮陽),又徙魯(今山東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列山氏。」 氏族的圖騰常常不止一個。在原始時代圖騰是比較繁雜的,有個人圖騰,還有氏族圖騰、部落圖騰、性別圖騰等。 傳說炎帝牛頭人身(即以牛為圖騰的氏族)。按「姜」字應是羊頭,圖騰原應是羊,炎帝的氏族是牧羊族。大概牛羊常放在一起,所以圖騰後來改為 「牛」頭吧。或者「牛首」只是炎帝族所崇拜的形象,是首領的個人圖騰,而羊才是這個氏族的圖騰。 精衛為烏鴉的變體,也是炎帝族圖騰。(見《崑崙之謎》論述)加拿大印第安人有烏鴉與狐狸合婚氏族,為炎帝後裔。 傳說女登游華陽,感神而生炎帝。另一說少典娶於有蟜氏,任姒生炎帝,昊樞生黃帝。後一傳說說明炎帝和黃帝是雙胞族,姜、姬、姒三族互為婚姻關係,並不是說炎帝和黃帝就是兄弟。 在遠古傳說里,黃帝有四個妻子(正妃嫘祖,)和一夥小老婆,而炎帝的妻子卻邈無蹤跡。又如,相傳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而炎帝的後裔卻很少,而且還多是女兒。其中最著名最正宗的就是《山海經》記述的炎帝少女「女娃」。晚出的《列仙傳》卷上,則記有炎帝少女向赤松子學仙「亦得仙具去」,袁珂先生認為這個成仙的炎帝少女是炎帝的另一個女兒,不是化為精衛鳥的炎帝少女女娃(《中國神話大詞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此外,還有帝女桑、帝女屍的傳說,她們亦是炎帝(赤帝)的女兒。《國語·魯語上》上才記有烈山氏的兒子名「柱」。 對此,一個比較合情合理的解釋是,炎帝族長期處於母系社會,炎帝實際上是炎帝族的女性酋長。由於炎帝同時具有太陽神的神格(即太陽神的人間代表),因此炎帝亦即太陽女神。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炎帝的女兒女娃,也具有太陽女神的神格。炎帝處於母系社會向父氏社會過渡階段,而黃帝已開始跨進父氏社會。 炎帝繼承神農氏,比黃帝軒轅氏早。炎帝是在「三皇」時期,黃帝是在「五帝」年代。根據炎帝又叫神農氏,炎帝賜黃帝姬姓的傳說,以及據說炎帝的孫子當過黃帝的老師,都說明炎帝的時代比黃帝的時代早,最遲應在4700年以前。《史記·五帝本紀》記道:「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據甲骨文、金文記錄,《尚書》,《逸周書》等史籍記載,炎帝時代比黃帝時代早五百年左右。《二十四史》《莊子·盜跖·釋文》記有:「神農之後,第八世帝曰榆罔」。榆罔失國,有熊氏黃帝才得帝位,也說明黃帝在炎帝之後。 關於史籍記載炎(第八代炎帝)黃「阪泉之戰」(阪泉戰遺址就在京郊延慶境內的阪泉村)。 傳說黃帝、蚩尤、炎帝間發生過三次比較大的戰爭。第一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戰爭。蚩尤部落原是東夷族,後來加入炎帝部落。神話中說,開始和蚩尤戰爭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一個氏族共工氏。由於蚩尤向西發展,奪取了共工氏的土地,雙方發生利益衝突,爆發了激烈戰爭。《逸周書》描寫這場戰爭說:「蚩尤乃逐帝(指共工),戰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涿鹿在今天河北涿鹿東南,「阿」是山麓的意思,即今太行山東側。「九隅」是九州、九土的意思。大意是說共工九個氏族的土地全被蚩尤部落佔領了。炎帝部落損失巨大,就向黃帝部落求救,黃、炎部落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蚩尤。於是發生了第二次更為激烈的大戰。 第二次戰爭以黃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為主戰的雙方,地點仍在涿鹿。歷史上把這次戰爭稱為涿鹿大戰,大概這是我國上古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戰爭了。 據古代神話傳說,這場惡戰十分激烈。蚩尤是東南方著名的勇猛善戰的首領,《太平御覽》引《龍魚河圖》說他「獸身人語,銅頭鐵額」,大概是披著獸皮或是身上畫著野獸的圖紋,用銅作兵器或護身盔甲,反正是有非凡的作戰能力,《述異記》還說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個個強悍能戰,大約這是蚩尤部落的七十二個氏族。《中華古今注》還說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駑」,大駑即弓箭,說明他們的武器眾多而精良。這些都是黃帝部落所不及的。正因為如此,黃帝和炎帝的聯盟開始打了幾次敗仗。 有一次,雙方正在原野上酣戰時,忽然天上起了大霧,黃帝和他的部落被圍困在霧中心,手持銅兵器的蚩尤部落卻大顯身手,左砍右殺,黃帝部眾損失很大。後來虧黃帝部落里的大臣風后(伏羲的後代)造出了指南車,辨別了方向,黃帝部落才逃出重圍(《太平御覽》引《志林》)。 黃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後一次決定性戰役打得最為激烈。雙方動員了全部兵力,蚩尤還請來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也是炎帝族)部族來幫忙。戰役開始,黃帝敵不過善戰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聯盟,因此敗退了五十里。後來,黃帝運用了巧妙的兵法,布下出奇制勝的陣式,才轉敗為勝。夸父被殺死,蚩尤逃跑,黃帝緊追不捨,終於在山西地區捉住了蚩尤。黃帝斬下了蚩尤的頭,肢解了他的屍體。所以至今山西還有個解縣,據說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縣附近的鹽池,則據說是蚩尤的血聚成的(《路史後記》、《夢溪筆談》)。上述當然都是無稽的神話,但反映了這次戰爭的殘酷。 第三次戰爭是黃帝和炎帝之間的戰爭。歷史記載說,蚩尤戰敗不久,黃、炎的聯盟也破裂。這是因為「炎帝欲侵凌諸侯」,爭奪盟主的緣故。其實是炎帝在戰爭中實力大損,領導地位旁落,為了奪回領導地位而發動的戰爭。結果,許多部落都站到黃帝一邊,聯合起來向炎帝進攻。《史記》記載說:「(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三次戰爭後,黃帝部落得到了大發展,又向南進行了多次戰爭,征服了許多部落,所謂「五十二戰而天下咸服」。在這過程中,炎帝部落終於和黃帝部落結成了永久性的聯盟。炎、黃聯盟,不斷擴大自己的統治地區,東一直到海,南到長江流域,西至甘肅,北抵山西河北北部,基本上控制了整個中原地區,初定了中國的規模。後來人們把合併後的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統稱為華夏族。 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9-17 9:56:45 引用 編輯 第 3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9-17 9:52:46 四、炎帝文明走向世界 炎帝和黃帝都是由渭河流域向中原發展的,黃帝的路線偏北,炎帝的路線偏南。炎黃大戰後,中原成為黃帝的勢力範圍,炎帝部落便向南方和海外發展。 向南發展成為楚國的祖先,也成為彝、土家、苗、布依、侗、傣、壯等族的祖先。中南亞許多民族和國家都與炎帝有血緣關係,像柬埔寨。 越南人,「越南」二字就是南方的越之意,「越南人」就是南方的越人之意。越南自己最早的史料《大越史記》,就認為越南人祖先為炎帝神農氏之後裔徑陽王(後述)。是炎帝三世之孫「明」巡幸南方至五嶺時(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即南嶺山脈),與名叫婺仙(婺為名叫婺女的星座名,天文上比定越地分野)之五嶺百越民女交合後生子徑陽王,之後繁衍子孫而形成了越南民族。 日本的形成。 其中徐福東渡日本是最著名的一次。在此之前,帝禹時代曾考察過日本列島,黃帝時代曾接近或抵達日本島,炎帝時代的女娃部落曾遷徙、避難到日本列島,她們構成日本大和民族的基因來源的主體,女娃則成為日本天皇家族尊崇的太陽女神天照大神的原型。 華夏居民向日本島的遷徙活動,至少還有如下幾次。 一是帝禹時代的遷徙活動:帝禹對東海島嶼的考察。《山海經·五藏山經》乃是帝禹時代(公元前2200年)的國土資源考察白皮書,其中《東山經》的第三條考察路線,記述的是今日山東半島的膠萊平原(當時尚被海水淹沒),以及東海的一系列島嶼,它們包括今天的大黑山島、濟州島、福江島、下甑島、鹿兒島、琉球群島。 二是黃帝時代的遷徙活動:流動的島嶼。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共工撞倒不周山、常娥奔月、顓頊絕地天通等遠古神話傳說(包括由此而演化的民間故事),這是遠古發生的「天地大衝撞」事件。 1 、神獸白澤的傳說 《軒轅本紀》記有神獸白澤的故事:「(黃)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于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問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白澤圖相當於民族或部落分布圖(包括動物分布圖),顯然也是有其實用價值的。 與此同時,該傳說表明,黃帝活動的範圍曾經抵達東海之濱。由於黃帝對當地及其周邊地區的民族部落分布非常感興趣,因此不能排除黃帝族有越海考察和遷徙的可能性。 2 、流波山的傳說 《大荒東經》流波山: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流波山之名很像是海上大冰山,古代北冰洋的冰山有可能解體並穿過白令海峽,漂移至我國東海或太平洋西部,《列子·湯問》五仙山的傳說或亦與此現象有關。據此,所謂蒼身無角一足之夔牛,有可能是指海豹、海獅、海牛之類生活在冰山上的動物,這些動物四足退化而尾部發達,遠看即「一足」。至於夔牛「出入必風雨,其光如日月」者,則可能與模擬捕捉夔牛的巫術儀式有關。 古人乘坐冰山遷徙的可能性,大冰山上有淡水、有食物(海豹等動物)、食物可長期儲存不腐敗(冰山低溫保鮮),而且不怕風浪,是一種比當時人造筏舟更可*的越洋載體。至於冰山來源,既包括北冰洋來的冰山,也包括我國渤海、黃海、東海生成的冰山。 3 、東海五座仙山的傳說 許多人都知道《列子·湯問》記錄的東海五座仙山的故事,並把它當成虛構的文學創作。其實,所謂「五山之根無所連著,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聖毒之,訴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極,失群仙之居」,實際上描述的正是居住在巨大冰山上的人,及其所遇到的問題。此後海神派15隻巨鰲輪番馱著五座仙山,巨鰲又被龍伯大人釣走,結果「岱輿、員嶠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云云,則是冰山消融沉沒、乘冰山漂游者被迫遷徙的寫照。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和《封禪書》,直至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仍然有人在尋找海上飄浮著的仙山「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並相信「諸仙人及不死葯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形成了獨特的仙島文化現象。由此可知,遠古時期有人乘冰山漂游的故事,一直被流傳下來,並極大地激發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的想像力和神仙觀念。事實上,在世界各民族中,唯獨中國古人孜孜以求,試圖與神仙(實際上包括遠方異族)進行親密接觸,這應當與唯獨中國古人曾經乘冰山遠遊的經驗不無關係。據此可知,秦始皇是看到上述這些文獻記載,才相信了方士的說辭。 綜上所述,黃帝時代的自然環境與今日有很大的差異,當時中國沿海上漂浮著大量的冰山,冰山上有許多動物,人們為了捕獲冰山上的動物而登上冰山,其中有一部分人隨冰山漂游到東海諸島嶼(包括日本列島)以及更遠的地方。 三是炎帝時代的遷徙活動:女娃游於東海 1 、精衛填海的傳說 精衛填海傳說: 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餃。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漳水在安陽殷墟以北的地方向東流入黃河,漳水的上游有兩個支流,分別稱之為清漳水和濁漳水,發鳩山當在此地不遠。 《山海經》全書中,只有《北山經》、《大荒西經》和《海內經》提及炎帝,但是都沒有直接記述炎帝的事迹,而只是記述炎帝後裔的故事;此外,《中山經》記述的帝女名曰女屍,以及帝女之桑的故事,她們可能也是炎帝後裔。 在華夏民族的古老記憶里,炎帝有三種身份。其一是南方兼夏季之帝,又稱赤帝,《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淮南子·時則訓》:「南方之極,自北戶孫之外,貫顓頊之國,南至委火炎風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萬二千里。」其二是神農,即農作物和草藥的發明者。其三是與黃帝爭奪天下的部落聯盟首領,即此處的炎帝及其少女女娃。 在一萬年前,由於海平面比今日低數十米到上百米,我國渤海的全部以及黃海、東海的大陸架均為陸地。所謂「女娃游於東海」,即炎帝族的一支嫡系部落向東部拓疆,遷徙到當時的海邊居住。所謂「溺而不返」,是說由於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女娃部落遭到滅頂之災。所謂「故為精衛」云云,是說女娃部落的倖存者退到太行山脈居住,她們裝扮成精衛鳥,舉行巫術儀式,將太行山的木石象徵地投入東海,以期將海水堙平,恢復往日的美好家園。事實上,炎帝族與黃帝族的長期戰爭和衝突,正是在上述海侵事件導致的生存地域減縮的大環境變遷的基礎上展開的。 如果我們打開東亞大陸架海底高度圖,不難發現,當海平面降低100米的時候,我國東海(包括渤海、黃海)的大陸架絕大部分都將出露為陸地,其邊緣可以與朝鮮半島接壤,距離日本列島的九州島、本州島,大約也就只有100公里之遙。 在這種情況下,炎帝族的女娃部落向東海之濱的遷徙,不僅僅能夠在出露為新陸地的大陸架墾土拓荒,同時也有機會登上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有鑒於此,當海平面重新上升,東亞大陸架重新被淹沒的時候(7400年前,海岸線西進至今天的京廣鐵路線一帶),所謂女娃「逆而不返」,應當只是女娃部落退回到太行山的那一部分族人的說法。也就是說,女娃部落的另一部分族人,可能並沒有遭到滅頂之災,而是遷徙定居在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以及其它東海島嶼上。 2 、炎帝族的發祥地 炎帝族發源於流經今日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的桑乾河流域,其勢力所及,可達燕山山脈(太行山山脈)、呂梁山山脈(蚩尤族的發祥地)、遼河流域(包括著名的牛河梁女神),以及更東、更南的地方。 具體來說,當一萬餘年前海平面下降、東亞大陸架出露為陸地時,炎帝族的一部分族群受到新土地的誘惑,舉族向新的東海之濱遷徙,其中留下信息記憶的就包括女娃部落。當冰期結束,地球氣溫回升,海平面亦隨之上升,原本出露為陸地的東亞大陸架又重新被海水淹沒,甚至連原本是陸地的華北平原也被海水淹沒(大約在七八千年前),居住在上述地區的炎帝部落,一部分向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遷徙定居,一部分遭到滅頂之災,還有一部分則退回到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燕山、太行山一帶,甚至更西更遠的地方,從而與黃帝族發生了爭奪生存地的長期衝突、戰爭,並最終導致了炎帝族與黃帝族的交流與融合。(以上參看 北青論壇·熱點時評2004/7/9) 蚩尤一支以後到達了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美洲的赫比族和那瓦霍族則是共工的後代。 兩河流域最早的文明是蘇美爾人創造的。「夸父逐日」,是夸父族人從九州腹心地區到北亞,再從北美南下的英雄業績。夸父後裔依然生活在北美和南美等地。猴圖騰依舊陳列著。這麼多相同的形象來自中國上古的夸父。《山海經.大荒北經》:「北海之外.......皆出衛于山,丘方員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商代青銅器有包含「誇」和「日」字的,有被釋作「大於」的。畢沅說:「古從於字,皆訓大。」於字本身表示「大」當傳自上古夸父人。於、大於,就是誇字,就是夸父族。衛于山,或校刊作「于山」,就是夸父之山。當然與靈寶一帶的夸父之山不是一回事。這是地名隨人遷移的結果。《山海經》的「東北」指北美洲北部。這裡的印第安人是夸父族後裔。同樣,大人國,在秘魯一帶,出土文物早已證實其遠古居民為猴圖騰的夸父族。摩且墓葬中有超乎尋常的高個子——「大人」。《山海經》所言是實。 在眾多的印第安人文物中,神農、共工、后土、夸父的形象依然保存著。正因為印第安人相對完整在保存了中國文明的本來面目,今天我們才有可能加以分辨、認識、印證。 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9-17 9:55:18 引用 編輯 第 4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9-21 9:49:48 五、炎帝世序 史書載:帝在位百二十載,傳八世五百餘年(或說傳七代世襲神農之號,共計380年)。每逢古歷七月七日炎帝祭日(或說生於古歷四月二十六日)。曾建都山東曲阜。他的世序因傳說不同而有許多版本: 1、少典氏┬炎帝─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勗其─巨駓─芒昧─夷栗─柏堅-帝宜─帝來 └黃帝 └裔開基越南 -帝裹─節莖┬榆罔┬小帝-柏堅─節─赫胡─封胥─依盧─啟昆       └戲 └名器 2、《帝王世紀》:神農、帝承、帝臨、帝明、帝直、帝來、帝衰(哀?)、帝榆罔。共八代,530年平均每代66.25年。。 3、神農---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厘---帝哀---帝榆芒共八世,530年。 榆芒為最後一代。(《禮記·祭法》疏引《春秋命歷序》曰:「炎帝傳八世,合五百二十歲。」八世所傳,《易·繫辭》疏引《帝王世系》載:「神農氏在一百二十年而崩。納奔水氏女曰聽潑,生帝臨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軒轅氏。」) 4、《山海經》:炎帝、炎居、節並、戲器、祝融、共工、后土、信、夸父,共九代。 5. 《山海經》:帝軌→帝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衰(炎居)→節並→戲器→祝融(縉雲氏) 共十代,平均每代52年。 6、浙江溫州《蒼南章氏史志》: 炎帝神農氏(石年)→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衷→帝莖→帝戲→榆罔→帝器→祝融。共十二代,平均每代43.33年。 7、浙江溫州章均垟《章氏宗譜》: 女登感神農而生炎帝曰石年,……炎帝之始在位140年,傳十八世為帝。十世榆罔崩於長沙之茶鄉(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陂)。平均每代28.89年。 8、浙江蘭溪渡瀆《章氏宗譜》: 炎帝神農氏(帝魁)→帝嵬→烈山氏→厲山氏→帝臨→帝承→帝真→帝明→帝來→帝哀→帝克→榆罔→縉雲氏。共十三代,平均每代40年。 9、浙江蘭溪前陽《章氏宗譜》: 炎帝神農氏(帝魁)→帝嵬→烈山氏→厲山氏→帝臨→帝承→帝真→帝名→帝來→帝衰→帝克→帝榆罔→(缺八世)→縉雲氏。共二十一代,平均每代24.76年。 10、廣西欽州《章氏族譜》: 炎帝神農氏→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耒→帝衷→節莖→帝戲→帝器→祝融。共十一代,平均每代47.27年。 11、台灣李文章《炎帝神農氏的傳說》: 炎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鰲→帝哀→帝榆罔。共八代,平均每代65年。 下據台灣李文章撰炎帝神農氏的傳說。炎帝第一代衍傳至炎帝第五十四代為姜齊太公(本譜炎帝三十七代。錄考。) 炎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鰲─帝哀─帝榆罔─雷 ─共工─句龍→ 句龍─信 ─誇父─垂 ─伯夷─先龍─玄氏─王宣─王定─王懷─王恆 → 王恆─王宙─王宇─王高─王許─王宰─王禪─王啟─王蒯─王正─志道 → 志道─祖榮─杜成─濟公─林 ─承先─榮 ─永和─禹宣─恆車─海復 → 海復─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 ─仲調─訓元─先二─司會─輝前 → 輝前─公倫─豫仲─姜(齊)太公,另見炎帝第三十七代。待考。 12、炎帝神農氏 以火德王 元年 前6489年 壬子 桑柘木 ,~前6350年 辛未 ,在位140年 壽181歲 ,傳八世 共520年 臨魁 元年前6349年 壬申 ,~前6270年 辛卯 ,在位80年 ---承 元年前6269年 壬辰 ,~前6210年 辛卯 ,在位60年 ---明 元年前6209年 壬辰 ,~前6161年 庚辰 ,在位49年 ---宜 元年前 6160年 辛巳 ,~前6116年 乙丑 ,在位45年 ---來 元年前6115年 丙寅 ,~前6068年 癸丑 ,在位48年--- 里 元年前6067年 甲寅 ,~前6025年 丙申 ,在位43年--- 器 在位4個月--- 榆罔 元年前6024年 丁酉 ~前5970年 辛卯 ,在位55年--- 黃帝 以土德王 元年前5969年 壬辰 長流水 ,~前5870年 辛未 ,在位100年 壽120歲 ,傳十世 共2520年 13、章氏源流——炎帝世系圖譜 章壽發 編撰                    少                    典          黃帝支系      ┃      炎帝支系            ┏━━━━━━━┻━━━━━━━┓            勗               石            其               年            ┃       【炎帝一代,神龍氏。前3217年甲申年位】            ┃               ┃            巨               臨            駓               魁            ┃        【炎帝二代,神農氏。在位八十年】            ┃               ┃             芒            ┏━━┻━━┓             昧            承(炎帝三代)柱             ┃         【在位六十年】 【烈山氏】             ┃            ┃             夷            ┃             栗            明             ┃      【炎帝四代,在位四十九年】             ┃            ┃             柏            ┃             堅            直             ┃      【炎帝五代,在位四十五年】             ┃            ┃             節            ┃                                  來             ┃      【炎帝六代,在位四十八年】             ┃            ┃             赫            ┃             胡            衰             ┃      【炎帝七代,在位四十三年】             ┃            ┃             封            節             胥            莖             ┃          【炎帝八代】             ┃       ┏━━━━╋━━━━┓             依       罔    克    戲             盧       榆         ┃             ┃  【炎帝九代,在位五十五年】  ┃             ┃              ┏━━┻━━┓             啟              小     器             昆              帝     ┃             ┃                    ┃         ┃                    ┃             軒                    祝             轅                    融       (黃帝,姓公孫,後改姬姓)          (縉雲氏。黃帝司徒)        【前2697年甲子年位】                 本圖譜綜合參考資料: 1.漢·司馬遷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 2.台灣·詹招琳 《中華民族姓氏源流通用家譜譜系簡表》 3.浙江蒼南章氏史志編委會 《蒼南章氏史志》——章顯廣提供 4.浙江蘭溪女埠鎮渡瀆村 《渡瀆章氏宗譜》——庚午(1930)年重修譜 5.杭州大學歷史系 《中國歷史年代簡表》——1974年7月 6.台灣·李文章 《炎帝神農氏的傳說》——香港章駿明提供 14、公元前5534年(丁未):炎帝在位---公元前5517年(甲子):炎帝十八年創歷---公元前5394年(丁卯):帝臨魁在位---公元前5314年(丁亥):帝承在位---公元前5254年(丁亥):帝明在位---公元前5205年(丙子):帝宜在位---公元前5160年(辛酉):帝來在位 公元前5112年(己酉):帝哀在位---公元前5069年(壬辰):帝榆罔在位。炎帝合八世,520年。---公元前5014年(丁亥):黃帝在位---公元前4987年(甲寅):黃帝廿八年創《調歷》---公元前3490年:少昊在位---公元前3000年:顓頊在位---公元前2600年:帝嚳在位---公元前2257年(甲申):堯誕生---公元前2237年(甲辰):堯在位---公元前2197年(甲申):舜誕生---公元前2140年(辛巳):堯去世---公元前2137年(甲申):舜在位---公元前2098年(癸亥):舜去世---公元前2095年(丙寅):禹在位,夏朝開始。 小結:較為可信的是第一代炎帝離今7500—8000年比第一代黃帝早500多年,炎帝經八代,失去統治權,由黃帝取而代之。 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9-21 9:51:43 引用 編輯 第 5 篇 作者:阿狗八 發表時間: 2005-9-21 23:03:12 沒說出和客家人的關係呀!! 和大家一起學習客家文化 引用 編輯 第 6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9-24 9:32:53 我這是一篇又長又臭的文章,以考據為主,把與炎帝有關的幾百個姓都拉在一起認祖歸宗,屬於炎帝系的客家人在各個章節中可找到自己的姓,此文可能要幾個月才會發完,如果認為沒必要,可停止--------我的姓源於炎帝,所以就不發黃帝的.中國的姓氏雖多,實際只有三個根,風姓姜姓和姬姓 引用 編輯 第 7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9-26 17:09:18 六、炎帝的主要部屬 炎帝的後裔,發展中分為共工、蚩尤、四岳、氐羌四大支。 (一)、共工氏 姜姓中有一個大部落共工氏。 炎帝氏族子裔,分封立氏,別為二部:紅蛇部祝融,居鐘山;黑蛇部共工,居不周山(河南,山西,陝西的邊界一帶,即河華地區. 不周山位於祁連山尾(六盤山西側)是一座三面環山,東面有一谷口故名不周山)。二部分別司天司地(司,掌管負責)。 《漢書·律曆志》引古老的《世經》,其中古帝排列的次序為太昊氏(伏羲氏)、共工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少昊帝(金天氏)、顓頊帝(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等。《古今人物表》則列為帝宓羲氏(伏羲氏)、女媧氏、共工氏、容成氏等。共工氏列在神農氏之前,可見這個氏族形成之早。按圖騰分,黃帝是黃龍氏,炎帝是赤龍氏,共工是黑龍氏。黑龍在夏商周陶器、青銅器上為蜿蜒瘦曲的窮曲紋,所以《歸藏·房筮》說:「共工,人面蛇身,朱發。」 中國境內發現的共工氏圖徽圖像很多。 《山海經·海內經》說:「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壤,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此世序雖不足信,但說明共工氏屬於西戎羌族,與炎帝同族。《山海經》:炎帝、炎居(即 「柱」,)、節並、戲器、祝融、共工、后土、信、夸父,共九代。說明共工為炎帝後裔並曾身為炎帝。(節並是兩個山節,炎帝冠為椎形,節並取自兩山節並列的形象。「柱」為一個椎形,「節並」有了發展,金文中有「節並」。) 共工是炎帝族骨幹,在族內始終處於霸權地位。自伏羲、女媧之後王霸於伏羲神農氏之間。炎黃聯盟分裂後,黃帝族打敗了炎帝族。共工肩負著復興炎帝氏族文化的使命,繼續領導炎帝部落聯盟,與黃帝的繼承者的顓頊、帝嚳、堯、舜、禹等作不屈不撓的鬥爭。他「與顓頊爭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又叫昆崙山,即祁連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曰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高誘注《厚道訓》說:「共工以水行霸於伏犧、神農間者也;非堯時共工也。」 此時的共工氏首領帝江,稱涅(涅為共工自立的天表之地名涅丘)。因為古部落名與部落首領名相同,所以三皇五帝各代都有共工。當時共工氏處於優勢,善於築壩蓄水,然後決堤淹敵,使洪水泛濫成災。鬥爭激烈而殘酷,時間也漫長,又「與高辛(顓頊的後代帝嚳)爭帝」。(《淮南子·原道訓》)又「與祝融(也是顓頊之後)戰」。(司馬貞《補三皇本紀》)黃帝族為了戰勝共工氏造成的水患,於是有女媧鍊石補天(築堤壩擋水),鯀偷息壤(用土堵水)的傳說。這場漫長的鬥爭,使雙方都損失慘重,直到禹疏水道,才徹底戰勝水患。共工氏於4200年前被虞舜流放到幽州(現在的遼寧省)以後,共工氏中有部分加入黃帝部落,如共工氏的後裔四岳的伯夷,堯舜便利用他們熟識水性,讓他們參加治水,並稱水官為共工。至顓頊時官職共工改為司徒。 大約距今五千八百年至五千五百年間(即公元前三千八百年至三千五百年),這三百年當中,海浸又一次發生,終結了顓頊與共工氏的恩怨紛爭。少昊、共工等氏族紛紛乘船(蘆葦舟),向山地逃亡。在華北,他們沿太行山向北進入燕山,向東北轉入努魯兒虎山,輾轉又到了朝鮮半島、日本三千列島、阿留申群島,最後在今美國俄亥俄州亞當斯縣定居(後又轉到美洲西南部),築赫比人螭龍丘。美國境內的那瓦霍人、赫比人世代流傳至今的《四大世界遞升遷徙圖》,就是共工氏的族徽。那瓦霍圖為圓形,赫比圖為方形。 而留在中原境內的「涅氏」,則依「涅水」而居,其地在太行山西麓余吾、虒亭、襄垣、屯留、壺關一帶。這些古老的地名現今猶存。 「共工」是以德名族的一個大民族。共工是族名,也是領袖名,又是官職名.亦名共攻氏。 「共」之意為籌謀、齊舉齊攻、恭敬、供奉供給。共工之名是由於這個民族世代為木正、工正、水正。用斤伐木,築堤、挖溝、排水、建屋、建壇台造舟車,他們用的棍叫「杠」用手持斤伐木叫「攻」,用力作工叫「功」。長沙子彈庫出土戰國帛書中的「共工」二字作「共攻」,可知攻、功、工可以通用。共在甲骨文中作 ,好象兩手搬一塊方形物體狀,大約就是共工氏搬石壅防百川的圖像。甲骨文中的工字作,下面的口字為城郭,工的形狀為斤錛(斫木工具),說明工部落(又叫邛(qióng)方)在商代已有城郭,故址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北部,又叫恭國。後代有恭氏。明英宗時有麓川(雲南隴川縣)部酋長恭順,任宣撫使,其子恭立、恭國華,孫恭默。(按,一般說法是共姓改為恭姓,可與此對照。) 共工氏後分為共氏和工氏兩個雙胞族。 共工氏後裔遍及中國大部直到美洲,共工氏分化為工方、邛方、珙方、虹方、江方、龔方、湟方、(上工下口) 方、共方、土方(工方之子后土句龍氏之裔又名吉方)等部族和國家。大部分成為羌、藏、漢族;一部分成為彝、土家、苗、布依、侗、傣、壯等族。 工部落在商代稱為(上工下口) 方(邛方),後來有一部分人在河北唐縣建立虹國,後被東夷族的嬴姓(伯益的後代)所取代,改為江國。原來的虹國便南遷至現在的安徽泗縣,後又被徐夷所並。一部分人西遷,融入彝族;一部分人遷至山東荷澤市,仍立邛國,西周時被曹國所並。 (上工下口)實為工,吉方是 方、土方的訛變,是后土、句龍納入黃帝氏族的別稱。句町是句芒、句龍之後裔,帝江、帝鴻是共工氏族的傑出領袖。龔方是共方之先,是由共工向共方的過渡。僰人是共工後裔。 共國,商代時在甘肅泛川縣北,周與春秋時在輝縣共頭山(又叫共山)下。周夷王時,衛厘侯吞併了北鄰的共國,委任太子余為共伯。(太子余死後,由弟弟和為共伯,即周朝共和攝政的共和,也就是衛武公。共地收歸衛公室所有。平王時,衛武公因功由侯爵晉級為公爵。) 共工氏之後有共氏,春秋時楚大夫共雍、魯大夫共劉、鄭大夫共仲、晉大夫共賜、共華都是共氏的後人。 商末,部分姜姓共人由輝縣東遷至龔丘,與偃姓舒人共建舒龔國,周初遷到今安徽潛山縣北四十五公里的龍潭街,公元前574年後為楚所滅。後代為龔氏(按,一般說法是「共」氏為避難加「龍」為龔。(見《元和姓纂》)、《通志·族略》)這是以末為本)。部分龔姓加入西方蠻人部落。南遷的部分融入壯族、傣族。雍正四年,龔廷彩在蘇祿(菲律賓)經商,被蘇祿國王派為中國大使,他的子孫成為菲律賓國人。 共氏在東漢靈帝時,靈帝的從官共普為避十常侍之亂,「懼禍及己,乃從父偕亡,改姓洪」。推本水德之緒,所以加水於左而為洪氏。有的為避禍也改為龔氏,這是姜姓龔氏的另一個來源。 漢洪曩祖的兒子浦廬,一作葛盧,起兵佐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縣侯,廬讓封給弟弟文,自己南渡江,家於句容,為吳中的葛氏,這是江南葛姓的來源,與北方的葛姓(贏姓)不同根。 共工氏的兒子(或說炎帝十一世孫)句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這位后土的正名叫句龍。)為后土(任顓頊的土正官,主管土地社稷,就是平整土地、疏導河流。他立下大功,被後人尊為社神,迷信稱為土神)他的後裔遂為後氏。《禮記.祭法》中:「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在此處即將后土視為人名,《禮記》:「社,后土也,使民祀焉」,並疏「后土,即社神也」,又說明了后土為一神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此處則將后土認為是官名,且為五官之一,並由句龍擔任。句龍的圖徽即勾狀捲曲之龍。 句龍為后土,所以他的部落叫土方(商代在石家莊以北,其北是下危和危方,其西南為翳徒戎)。土方與工方為同族,常聯合侵擾商境,職卜辭:「土方征於我東鄙,二邑;工方亦侵我西鄙田。」 後裔遂為土氏 句龍的後代又分為句龍氏、勾龍氏(句、勾相通)、句氏、勾氏。 宋朝時因避宋高宗趙構嫌名,勾氏或加金旁為鉤氏,如鉤光祖;或加草頭為苟(芶)氏,職苟(芶)諶;或加絲旁為絇氏,如絇紡;或恢複復姓為勾龍氏,如勾龍淵;或為句氏,如句思。 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後代有噎氏。 相柳(又作相繇)為共工之臣。相本是原始社會看管山林之稱(相字從目從木)。相部落也是以蛇為圖騰,相柳是九個部落的酋長。相在河南安陽市西四十五里處,隋在此設相縣。相柳被禹殺後,後代為相(xiàng)氏,漢代改為向氏。川鄂湘黔一帶向姓為大姓。相柳死後,相人西遷到湘江流域,又稱襄人(湘江、襄陽源於相人所居),春秋時為楚國臣民。後又遷到川黔一帶。因與蜒族雜居,而被稱為獽族、獽蜒。 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10-1 10:51:38 引用 編輯 第 8 篇 作者:風雨無阻 發表時間: 2005-9-27 20:26:30 強帖留名,等待繼續.

對於考慮購房朋友來說:不買,就是站著做老子。買了,跪著做孫子。

不良信息舉報

清泉源

等級 二級網友魅力 1紅網幣 5663經驗 6284文章 1017鏈接:個人文集   我的秀客註冊 04-04-30 12:37

發表 2006-02-08 12:03:16

第9樓

二、蚩尤、九黎、三苗、三危 姜姓西羌族還有幾個重要的部落,它們是蚩尤、三苗和三危。他們是西北甘青高原的三個部落,隨著炎帝沿著黃河東遷至魯中一帶。 1. 蚩尤 蚩尤不僅是苗族的先祖(苗族已經確認),而且他與黃帝、炎帝同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三大人文初祖。 蚩尤部落原為風姓系統,《從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國最早文化的年代》作者唐蘭認為蚩尤屬少昊族,「少昊的英雄是蚩尤」。 蚩尤是東夷人方陽夷、風夷中的黑蛇支。這一支本作儵(音速即黑蛇或玄蛇),也作修、攸,即帝修、帝尤、帝攸或帝儵。蚩尤同時又是女媧黑虎族的苗裔。因此是黑蛇黑虎部族。古代「闞」即虎,尤闞合文又作虎儵(音速或育),黑蛇黑虎部族又作虓(音哮),這就是九黎族的來歷。九既是蛇(象形),又數九,因之又名九黎氏、九黎族。蚩尤是九黎族君長的稱號。黎是青黑色的海河淤土,又是黑「狸」、「李」(虎)之名,又是黎(犂)地、種黍、稻等作物的黑牛。九黎族的牛是黑水牛,又名修狃,公牛名牯子牛,母牛名水沙,水牛可以犁田,又可作涉水之坐騎,又可以角抵禦各種野獸,故被蚩尤氏尊崇為聖牛。 傳說蚩尤四目六手人身牛蹄,就是因為蚩尤兵把整張牛皮或羊皮覆在身上,頭尾完好,把它的頭作為頭盔,牛羊頭均有二角,遠望如像人頭上長了二角,牛羊各有二目,加上人的二目,故有四目,牛羊四腳,加上人的雙手,故有六隻手,蚩尤兵人身,皮垂牛足,所以說是人身牛蹄。又傳蚩尤八肱、八趾、疏首,這是把三重皮披在身上的結果。疏首即歧首,是因為三張皮有三首不能全戴在頭上只能保留一個加上自己頭,看上去就成人身兩首。歧首即分叉之首。 一說蚩尤,是神農炎帝的臣子,原是三苗部落聯盟的首領。宋羅泌《路史·後紀四》「蚩尤傳」曰:「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錢謙益《初學記》引《歸藏·啟筮》說:「蚩尤出自羊水。」羊水即羌水,亦即姜水。從圖騰上來說,炎帝的圖騰為牛,蚩尤的圖騰是牛首牛蹄並有尖利的牛角的也是牛,「蚩尤」的「尤」字,魚鼎七銘的銘文寫作[岑],分明是人戴牛角帽而帽中有利劍的象形。這說明蚩尤部落後來轉入炎帝系統。 後人又稱蚩尤為阪泉氏。「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而喜亂,逐帝而居於濁鹿,興封禪,號炎帝」 《路史·後紀·蚩尤傳》。據《山西通志》和《安邑縣誌》載:蚩尤是安邑「蚩尤村」人,因蚩尤村位於安邑鹽池邊上,距虞阪不遠,故南宋羅密《路史·後紀·蚩尤傳》又稱他為阪泉氏。《周書·史記篇》說「阪泉氏徙居獨鹿」,獨鹿即涿鹿。《太平御覽·州郡部》引《帝王世紀》轉引《世本》,說涿鹿在彭城南,彭城是今江蘇的銅山縣,此說不對。皇甫謐、張晏謂在上谷,則因漢上谷郡有涿鹿縣而云然,皆據後世的地名附會,不足信。一說應是山西運城縣的解鎮。服虔謂涿鹿為漢之涿郡,即今河北涿縣。漢涿鹿縣即今河北涿鹿縣。梁玉繩《史記質疑》指出:「阪泉之戰即涿鹿之戰,是軒轅勤王之師,而非有兩事,故《逸周書·史記解》稱蚩尤曰阪泉氏,斯為確證。」 蚩尤稱帝號帝尤,蚩尤冠為童翎雞翅長羽冠。名異,取義氏族不斷分衍,異地本在山東河北,再向燕北發展、拓荒,異又作冀,天下號冀。建都在河北龍門澗、東暖泉、涿鹿、懷來、灤平、欒城等地。蚩尤下傳六世。與黃帝戰於涿鹿的蚩尤是三世蚩尤,而黃帝則是第十世卉(音匯),在此以前,蚩尤與炎帝、神農、夸父已經逐鹿了三百多年。其間蚩尤與黃帝爭戰最激烈的時期也有一百五十多年。至黃帝卉時才被擒殺,帝芒始在涿鹿稱帝。 傳說黃帝、蚩尤、炎帝間發生過三次比較大的戰爭。第一次是蚩尤部落和炎帝部落的戰爭。神話中說,開始和蚩尤戰爭的是炎帝部落中的一個氏族共工氏。由於蚩尤向西發展,奪取了共工氏的土地,雙方發生利益衝突,爆發了激烈戰爭。《逸周書》描寫這場戰爭說:「蚩尤乃逐帝(指共工),戰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涿鹿在今天河北涿鹿東南,「阿」是山麓的意思,即今太行山東側。「九隅」是九州、九土的意思。大意是說共工九個氏族的土地全被蚩尤部落佔領了。炎帝部落覺得自己的嫡系部落受到欺負,助共工,蚩尤逐炎帝參盧而自立,自稱炎帝。炎帝就向黃帝部落求救,黃、炎部落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蚩尤。於是發生了第二次更為激烈的大戰。 第二次戰爭以黃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為主戰的雙方,地點仍在涿鹿。歷史上把這次戰爭稱為涿鹿大戰,大概這是我國上古史上一次規模最大的戰爭了。 據古代神話傳說,這場惡戰十分激烈。蚩尤是東南方著名的勇猛善戰的首領,《太平御覽》引《龍魚河圖》說他「獸身人語,銅頭鐵額」,就是上面所說的披著獸皮或是身上畫著野獸的圖紋,用銅作兵器或護身盔甲,反正是有非凡的作戰能力,這是傳說「蚩尤銅頭鐵額、吃砂石、獸身人語,齒長二寸(佩飾之獸牙)不碎戰則以角抵人、人不能敵」的由來。《述異記》還說蚩尤有「兄弟七十二人」(《龍魚河圖》說是八十一人)。《竹書紀年》沈註:「屬於蚩尤各族,有熊氏、羆氏、虎氏、豹氏。」,大約這是蚩尤部落的七十二個(應該是八十一個)氏族,各有不同的動物圖騰,個個強悍能戰。蚩尤時已知冶銅,用銅作兵器,兼并二十一位諸侯。《世本·作篇》說:「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用金屬做武器,在遠古時期,可算是一項劃時代的發明。《中華古今注》說蚩尤「造立刀戟兵杖大駑」,大駑(弩)即弓箭,說明他們的武器眾多而精良。《太白陽金》也說:「伏羲以木為兵,神農以石為兵,蚩尤以金為兵。」甚至可能已有機器人之類的先進武器。這種「銅頭鐵額」、「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等形象是非常怪異的,於是有人破解為:它的骨骼和外殼都是金屬製造的,並非血肉之軀,頭上有角,是不是天線、探針?四隻炯炯發光的眼睛,是不是各種光學測管?「八肱」是不是從事不同性能的機械臂?牛蹄而且8趾,當然是進退自如的運行裝置了。它們起飛或著陸的時候,尾部噴口曳出紅焰,有如一條赤鏈,這就是人們所稱道的「蚩尤旗」,它常常採集礦石標本,或者裝進礦石就地化驗、熔煉,人們沒法理解,就認為是食沙吞石。顯然,這是一具智慧生物製造的智能機器人,至於呼風喚雨、作霧,對於一台智能機器人來說,也就不足為奇了。蚩尤是戰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發明乃泊自農具和其他生產工具。 這些都是黃帝部落所不及的。正因為如此,黃帝和炎帝的聯盟開始一連打了幾次敗仗,《黃帝玄女戰法》云:「黃帝與蚩尤九戰九不勝。」 「黃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 有一次,雙方正在原野上酣戰時,忽然天上起了大霧,黃帝和他的部落被圍困在霧中心,手持銅兵器的蚩尤部落卻大顯身手,左砍右殺,黃帝部眾損失很大。後來虧黃帝部落里的大臣風后造出了指南車,辨別了方向,黃帝部落才逃出重圍(《太平御覽》引《志林》)。 黃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後一次決定性戰役打得最為激烈。黃帝蚩尤之戰的古戰場,位於涿鹿礬山鎮龍王塘(古稱蚩尤城)村西50米處的黃土塬上,史稱蚩尤寨。雙方動員了全部兵力,蚩尤還請來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也是姜姓)部族來幫忙。戰役開始,黃帝敵不過善戰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聯盟,因此敗退了五十里。後來,黃帝運用了巧妙的兵法,布下出奇制勝的陣式,才轉敗為勝。軒轅派風后與少昊,天吳談判,意在分化炎夷聯軍,條件是只要少昊中立,雙方便不再以干戈相見,於是少昊、天吳應允。這樣軒轅便集中兵力追剿風伯、夸父,風伯、夸父聽說少昊反水,回師北上在南陽盆地與神農軒轅聯軍相遇,夸父屯軍鄧縣,桃林,風伯屯軍桑庄,共工屯新野黑龍鎮,雙方激戰,夸父北轍,以後在潼關戰死在應龍(以長有雙翼的龍為圖騰)氏軍前,時為公元前四五一四年十月。榆罔佔領桃都桃村。夸父被殺死,蚩尤逃跑,黃帝緊追不捨,終於在山西地區捉住了蚩尤。黃帝斬下了蚩尤的頭,肢解了他的屍體。所以至今山西還有個解縣,據說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縣附近的鹽池,則據說是蚩尤的血聚成的(《路史後記》、《夢溪筆談》)。上述當然都是無稽的神話,但反映了這次戰爭的殘酷。 蚩尤被擒殺後,刑天帶人沖入刑場,掄走蚩尤屍骨運至邢台,轉給奢龍氏(闞姓蚩尤民),返身與軒轅神農氏再戰。奢龍氏把蚩尤屍又運到河南濮陽西水坡秘密下葬,當年為公元前四五一四年。一九八七年在濮陽西水坡發現了蚩尤真身墓,證明史載為實。這個奢龍氏氏族表面歸順黃帝,實為蚩尤守陵,永世住在這一帶。奢龍族住在東平湖梁山北的黑虎廟和台前村闞鄉城,在那裡還建立了一個高七丈的蚩尤冢(《皇覽·冢墓記》說蚩尤冢高七丈,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因蚩尤姓闞,故其後代亦姓闞,他們每年十月都祭祀蚩尤,有赤氣出亘天,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又《續夷堅志》:「華州界有蚩尤城。古老言蚩尤闞姓,故又謂之闞蚩尤城,城旁闞氏尚多。」按:華州在今山東費縣,東北六十里是古九黎部族活動之地。據考證,壽張,戰國時為齊地壽邑,西漢置壽良縣,東漢改名為壽張。唐曾置州,後一直為縣,1946年撤縣為鄉,曾先後劃歸梁山縣和東平縣,現歸陽谷縣管轄。蚩尤墓準確位置應在壽張鎮西南3華里的後三里河村。頭葬在壽張,身葬在巨野。所以又有肩髀冢在山東鉅野,由娵(鄒)訾氏守護。鉅野,指山陽鉅野縣(今濟寧縣)重聚,大小與闞冢等。(《經史答問》) 刑天為掩護蚩尤屍骨轉移,於邢台,迎戰軒轅人馬,寡不敵眾,被軒轅斬首,屍首不倒,血柱衝天,遂以乳為目,臍為口,舞干戚,又戰,志不可奪。故傳刑天舞干戚,猛志常在。刑天死後葬於常羊山,相伴炎帝。   蚩尤、刑天死後,炎夷聯軍軍無統帥、兵敗如山倒。於是舉族南逃。南逃途中,又被力牧、應龍南北夾擊,族民只好沿黃河北岸逃難。大部涉黃逃入山東本土,一部過黃河到東壩頭,於是東壩頭就成了榆芒與南逃炎夷聯軍背水一戰之地,結果聯軍大敗,一分為三各自逃生。 第三次戰爭是黃帝和炎帝之間的戰爭。(略,見前) 「故老言蚩尤闞姓。」見《續夷堅志》。今天北方的闞姓、鄒姓、屠姓等居民都是其後裔。 黃帝打敗蚩尢後,遷蚩尢族善者於鄒屠之地,惡者於有北之鄉。所謂善者既懦弱者,惡 者既強悍者。居鄒屠的以地命族,為鄒屠氏,後分為鄒氏和屠氏。 「有北之鄉」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見於《詩·小雅·巷伯》,也穎達疏:「北方太陰之氣寒涼而無土毛,不生草木,寒凍不可居處」。說明曾經有一部份蚩尤遺裔被遷到北方。蒙古族學者陶克濤著《氈鄉春秋——匈奴篇》,論蚩尤是匈奴在傳說時代的稱號,被黃帝北逐的葷粥當是蚩尤(部落遺裔)。司馬貞《史記索隱》釋葷粥:「匈奴之別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漢曰匈奴」,《周書·帝紀第一》:「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諱泰,字黑獺,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農氏,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朔野」。《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單于之裔」。 被軒轅流放到東北的蚩尤一支以後到達了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 蚩尤在涿鹿大戰中被黃炎聯盟擊敗後,他的子民一部份留居當地,歸屬黃炎聯盟,漢代古籍《越絕書》曰:「炎帝有天下以傳黃帝,黃帝於是上事天;下治地,故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這是說歸屬黃帝的蚩尤部仕於黃帝,輔佐少昊,為主管金屬冶煉官,主持金屬兵器的製造工作。少昊之地,在今山東曲阜之帶,與九黎活動地區一致。 蚩尢在涿鹿之野與炎黃聯軍決戰中失敗被殺,他的遺族在商代時分為蚩和尢雙胞族。(兩個方國,尢地當在山東,蚩在河南。河南魯陽有滍水。)尢,即猶,犬子,尢人以牧羊為生,故以牧羊犬為圖騰。因此蚩尢的後裔分為蚩氏和尢氏。 引用 編輯 第 10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1 10:43:29 2. 九黎與三苗 九黎部落(簡稱黎,為山東、河北、河南三省接界處的一個部族)就是蚩尤的八十一兄弟。九黎原屬東夷集團,相傳共有九部: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合稱九黎或九夷,每個部落有九個氏族,共有八十一個氏族。古沁州有一座綿延不絕的大山,叫九黎山,現在叫九連山。遠古時候,沁州還沒有人類的蹤跡時,南方強大的九黎族,進入中原地區.他們大概是沁州的第一批居民。傳說這些九黎族人獸身人面,銅頭鐵額。能吃沙石,這大概是以猛獸為圖騰帶假面具的勇悍部落(見前)。他們過著原始人的生活,不僅善於狩獵,而且英勇善戰,是東方一支龐大勢力。蚩尤為其首領。蚩,蟻卵,是以蚩為圖騰的民族,後來東遷到海濱,便演化為海獸圖騰。蚩尤是一個有非常作戰經驗,勇猛無比的人。傳說他耳上生毛如鐵,頭上有角能觸人。在東遷途中蚩尤、九黎與驩兜等部落聯合起來,組成三苗,由蚩尤統率。 向西北方向流竄的九黎,後來在今山西壺關縣一帶(今山西省長治縣西南)建立起黎國,蚩尤在北方建立的黎國(冀國)是三苗九夷的統一聯盟國,當時與黃帝族炎帝族同為方國,直至商末才被周并吞。還有一個黎國,在山東鄆城縣西。《姓纂》指出:「黎侯,殷周時國,周初為西伯所平,後武王封帝堯之後於此,因氏」;《路史》也指出:「西伯勘黎(滅黎),武王后以封湯後,黎候豐舒之後有黎氏,犁氏」。這是說周朝以帝堯族的黎國和子姓黎國取代了這兩個姜姓的黎國。《風俗通義》說這兩個黎國都是九黎之後。根據《風俗通》的記載,九黎的後裔之中的確有人以黎為姓。 向南逃亡的蚩尤氏族分作兩支:一支自兗州地區南下,落腳於揚州地區,以大茅山為靈山與南方太湖地區居民隔江而居成為揚州苗民。另一支自兗州豫州南下,進入荊州地區,炎帝祝融和三苗九黎就在這一帶住下來,各民族各據一山或各據一水分為:夸父銅柏支巫支祁;大別山西南稀水為封稀氏;巴水為蚩尤修氏;舉水為舉父氏;其西雞公山南聶水為聶耳國(儋耳國);其西環水為來自涇河支流環江遷來的共工氏;其西桐柏山南渦水上游為天吳虞氏;中游為厲山氏;下游為祁姓神農氏;其西大洪山區為共工氏;漢水襄陽為朱襄氏;宜城為常宜氏;鍾祥為鐘山氏;其西南漳、朝陽、漳水為自太行山漳河遷來的太昊句芒重氏;其西沮水為自太行沮水遷來的女媧虘(女虘)虎支;濁漳河為重(句芒) 虘合居之地;又其西黃柏河為由太行山丹河、柏山柏鄉遷來的柏皇氏後裔;其南長江西陵峽為西陵氏常宜;以宜昌為都,又遷宜都,是蚩尤和少昊的聯姻族娵訾氏常儀或常羲(昌意)。 這樣他們在淮河,長江中、下游、中游以北地區重建了炎帝文化,三苗九黎文化。把東夷的大汶口文化,炎姜的仰韶文化傳統帶到了淮河流域和湖北地區創造了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以後桐柏山和大別山系的蚩尤氏族繁衍生息,又遷入鄱陽湖(古彭蠡湖)地區。原在大洪山、荊山水寨各氏族由於同樣原因,遷入洞庭湖地區分布在湘、資、沅、灃、酉水,以三苗九黎部族為眾,蚩尤王族則居位在安鄉縣,重建三苗國。 三苗是國名也是國君名和部落名。三苗又叫有苗,堯舜時稱三苗,春秋時稱蠻。三苗為蚩尤氏先祖三苗(柯約、柯挪、柯烏)。蚩尤時代三苗從大地灣進到張家口一帶與黃帝族為鄰。據《戰國策》吳起說:「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彭蠡即今鄱陽湖,洞庭即今洞庭湖。文山已不知今為何山。衡山是今湖南之衡山,或是今安徽之霍山。據此,三苗主要分布於西起三峽、南至衡山的廣大地區,主要活動地域在今湖南、江西鄱陽湖一帶、湖北以及安徽、河南南部等地。 蚩尤部大部分遷江淮流域(江漢、彭蠡、洞庭),組成的「三苗」部落聯盟,後來又被堯、舜、禹擊敗。兵敗後有的被遷至三危,有的南逃雲貴湘黔為今三苗。即湘西、黔東北東部苗支、黔西北中部苗支、雲南西部苗支。 研究者對三苗來歷爭議很大。有的認為屬於華夏集團,有的認為是苗蠻集團,有的說應該歸屬東夷集團, 三苗這支中國南方強大的部族,直接承襲九黎,三苗族以貓為圖騰,「苗」的讀音古代是讀作「毛」音的,今天的西部方言苗族自稱「蒙」,因此三苗國就是 「三毛國」( 《大荒南經》:「赤水出昆崙山。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郭濮註: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有苗民叛入南海,為三苗國。一曰三毛國。」)。三苗為姜姓之國,而非種族之名(非今日的苗族)。《舜典》的「傳」中,曾將當時三苗的來龍去脈加以介紹說:「三苗,國名,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號饕餮。」另外,其《名義考》也指出:「三苗建國在長沙,而所治則江南,荊、揚也。」三苗者:馬融王肅云:「國名也。縉雲氏之後為諸侯,蓋饕餮也。」(《書·堯典》釋文)《史記集解·五帝本紀》引賈逵云:「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高誘云:「帝鴻氏(共工部落)之裔子渾敦,少昊氏之裔子窮奇,縉雲氏之裔子饕餮,三族之苗裔,故謂之三苗。」(《淮南子·修務訓》注)韋昭云:「炎帝之後,諸侯共工也。」(《書·呂刑正義》)所謂縉雲氏,則是黃帝時的夏官之名,其封地就在今浙江省縉雲山的仙都山一帶,算是黃帝名下的一個諸侯(炎帝的後代)。三苗指的是三支苗族,即炎帝神農氏的姜姓苗和蚩尤,包括三危,後來又加入了黃帝系的厘姓驩兜(丹朱),還有黃帝系的祝融氏黎與九黎部落。 這三個部落留在中原的成員在商周時建立苗、鄧(湖北襄樊市西北部,周初北狄族的姜姓土方取代了子姓的鄧,周昭王前,又被曼姓取代)、曼、蠻子、尢、丹、黎、酄等小國。 《五帝本紀》漢代鄭玄注曰:「苗民,謂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於少昊氏衰,而棄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變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後,顓頊代少昊誅九黎,分流其子孫為三苗國。高辛之衰又復九黎之德,堯興又誅之,堯未在朝,舜臣又竄之。後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合,禹又誅之。」 《韓詩外傳》卷三:「當舜之時,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說苑·君道》有類似記錄。)可見經過顓頊、堯、舜、禹的多次征伐,一步步把三苗趕到西南蠻荒之地。三苗的一部分融入堯舜禹部落中,而「三苗」西北部一部分則發展為荊蠻,後建立了楚國;後來楚國的大部分人都融入華夏族群之中。三苗的大部分分別向西、向南、向東南遷入山區,形成苗族、瑤族、畲族。苗族公認祖先為蚩尤。後來又從荊楚地區西遷南進,分散在西南邊疆雲南、貴州、四川的山區甚至南遷到海南島和東南亞的不少國家之中。西到前藏、伊朗和阿富汗。他們中還有一部分融入了北方諸如北狄、匈奴、鮮卑等民族中,最後又融入華夏民族中。所以說,華夏民族,更準確地說中華民族就是以黃炎聯盟為核心,先後融入了「九黎」、「東夷」、「北狄」、「鮮卑」等眾多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少數民族群體,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體格局的大家庭。誰也分不清你是那位始祖的後裔。我們既然承認黃帝、炎帝是我們的祖先,當然要承認蚩尤也是我們的祖先。 西部方言苗族經過四百年前「土人存十之一、二」的平播戰爭,以及長達六年的「安奢之亂」,相當一部份被迫遷徒去了雲南,並在隨後兩百年內流入了東南亞半島。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印度支那局勢的變化,十多萬寮國苗民淪為難民,最後散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多個國家。中國苗族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民族。 三苗與堯舜禹的鬥爭: 堯舜禹與三苗之戰共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堯與三苗戰 三苗在堯時早已立國。堯時,堯以天下讓舜,三苗與堯同為羌人,反對把權力讓給東夷族的舜,「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堯發兵征討,戰于丹水之浦。(《呂氏春秋·召類》曰:「堯戰于丹水之浦。」)堯曾封子丹朱于丹水,「有丹山,此山出丹朱也。」是丹朱為封地,以封地而名「丹朱」。這一帶後來的姬姓國有隋、唐、曾、巴以及熊姓的羅國(後遷岳陽)。丹水流域,即河南西南部和河南浙川西、湖北交界的地方。三苗被打敗後,首領驩兜被流放到崇山(「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驩兜」是三苗一支的名稱和該支首領的名稱,據說就是堯的太子丹,此說恐怕不當。丹朱可能是驩兜失敗後由堯封在此的。後來堯禪讓給舜,太子丹才與驩兜部聯合起來,於是太子丹成為與禹大戰時驩兜部落聯盟的新領袖。《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有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 《史記·五帝本紀》:「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渾沌。賈逵註:帝鴻黃帝,其苗裔驩兜也。」看來驩兜是黃帝的後裔,厘姓。 三苗部分人眾被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竄三苗於三危」 《史記·五帝本紀》)。一般認為三危是地名,即現在的甘肅敦煌一帶。 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屬武陵山區,行政建置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簡史》說,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與驩兜有親緣關係。石姓有大小之分,大石姓在苗語中被稱為「驩兜」,瀘溪、花垣有驩兜墓、驩廟。萬曆《慈利縣誌》卷十二:「驩兜墓在崇山,舜放驩兜於此,後遂葬于山下。」即放逐於湘西的山區。驩兜(丹朱)族遠達越南中部和廣西南部。 第二階段:舜伐三苗與分北三苗。 相傳上古時帝堯因兒子丹朱行為不檢,故而把帝位禪讓給舜。所謂堯禪讓,根據史書及考古發現,實際是舜軟禁了堯,《汲冢竹書》說:「舜篡堯位,立丹朱城,俄又奪之。」《竹書紀年》說:「舜囚堯,復偃丹朱,使不與父相見。」 《駱史·發揮》引《紀年》:「堯末德衰,為舜所囚。」 舜奪取堯的職位後。三苗與華夏集團的衝突進入了第二階段。 據史書記載,舜為了使三苗臣服,一面發展生產,鞏固聯盟內部團結,採取了文教感化和武力征服相結合的政策,一面進一步採用分化、瓦解的策略,即「分北三苗」。 《尚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咸熙,分北三苗。」《史記·五帝本紀》同。王肅云:「三苗之民有赦宥者,復不從化,不令相從,分北流之。」 鄭玄曰:「流四凶者卿為伯子,大夫為男,降其位耳。猶為國君,故為三苗為西裔諸侯。猶為惡,乃復分北流之,謂分北之西裔三苗也。」 分北三苗的「北」字,可作「甄別」解,又作「背,留善惡去。」意思是舜命官員對三苗進行考績,針對其君臣表現實行所謂「五流三居」的分散瓦解政策。 被「五流者」為「暗」:愚昧、糊塗、凶頑、復不從化。於是,三苗之中的大部又面臨舜的軍事擠壓而被迫離開三危,向東南,渡西漢水,翻過終年積雪疊山以東的西秦嶺(今徽(縣)、成(縣)盆地),再渡過嘉陵江上游而進入漢水流域。 而那些未隨大部遷徙的「三居」者,則與當地羌人融合,演化成了中國古代的「羌」。古史稱「西羌之本,出自三苗」。 《帝王世紀》:「有苗氏負固不服,舜乃修文教三年,執干戚而舞之,有苗請服。」 《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 其實,「執干戚而舞之」,是以強大的武力作後盾,「三苗乃服」 。 《呂氏春秋·上德》:「三苗不服,禹請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 《苟子·賦篇》:「干戈不用三苗服。」 《說宛·君道》:「當舜之時,有苗氏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許日:諭教猶未竭也。乃諭教焉,而有苗氏請服。天下聞之,皆非禹之義而歸舜之德。」(參見侯哲安:《三苗考》,載《貴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左傳·昭公元年》:「虞有三苗……諸侯遂進,狎主齊盟。」 可見,在虞舜時代,舜採取感化和分化兩手,分北三苗,這一階段三苗與華夏聯盟雖曾一度妥協,但三苗仍較強大,始終是華夏集團強有力的競爭者。 第三階段:禹伐三苗,給三苗以摧毀性打擊。 兩大集團決定性的一仗是禹伐三苗,禹與三苗進行了一場歷時七十天的大戰。 禹繼位後,三苗仍為心腹之患,禹對三苗又進行了大規模的征討,這是雙方戰爭的第三階段。禹征討的主要理由是: 《竹書紀年》:「有苗負固不服。」《尚書·益稷》:「苗頑弗即工。」按:工與貢古通,即三苗之民反抗剝削,不給舜禹進貢。 禹在誓師動員時說:「三苗不敬鬼神,濫用刑罰,違背天意作亂,上天現在號令我們要對它進行討伐。"《墨子·兼愛篇》載有禹出師伐三苗的誓言,其詞曰:「濟濟有眾,咸聽朕命,蠢茲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貢,反道敗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這裡列舉了三苗的「罪狀」,作為對其征伐的理由。這些罪狀內容空洞,不過是借口而已。 概括起來大約是不恭(不尊王),不貢(不進貢),敗德(不用君子用小人)。 禹同三苗的戰爭進行得相當激烈殘酷,是消滅種族的戰爭,其結果是三苗國被滅,社會生產力遭到重大摧殘。 當時,三苗地區發生大地震,禹乘機發動大規模進攻。交戰開始,戰鬥十分激烈,互有勝負。突然,戰場雷電交加,三苗領袖不幸被箭射中,苗師大亂,潰不成軍。《墨子·非攻下》云:「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於市,夏有冰,地圻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電誘祗。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待,鐿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這段話前面說的是天變(天崩地坼的大地震),後面是說射中了苗師首領,苗師大敗,從此三苗一蹶不振。 《古本竹書紀年》云:「三苗將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圻及泉,青龍生於廟,日夜出,晝日不出。」 《隨巢子》云:「昔三苗之亂,龍生於廟,犬哭於市。」 《論衡》云:「三苗之亡,五穀變種,鬼哭於郊。」 西漢竹簡<<六韜>>:"有苗日蝕月斷,三日不解","有苗三日不見日".三苗大亂,天災降臨.戰前已充滿了可怖的氣氛,自然怪異,災變頻繁,百姓驚恐。這種災害很可能是真的發生了.夜裡出太陽,當然不會是太陽,而是發生了外來天體撞擊地球的大爆炸.爆炸之時,亮光照如白晝.而後灰塵遮天蔽日,三天不見日是可能發生的. 以上都是形容三苗地區的天災人禍以及戰事的殘酷,殺戮慘極,血流滿地,幾無人煙,故龍(蛇)出於曠野,犬哭於市郊。(參見侯哲安:《三苗考》,載《貴州民族研究》1979年第1期。) 巴基斯坦的摩亨佐達羅遺址,5000年前有過輝煌的印度河文明,那種高度的文明程度足使今人大吃一驚.後來.這個文明毀滅了.考古發掘證實,當地曾發生過多次猛烈爆炸.時間正與三苗大亂同時。看來天災的中心在印度,三苗地區受到嚴重影響,天災很不利於三苗對禹的戰爭,因此三苗以慘敗告終。 戰爭結束以後,三苗作為國家的芻型已不復存在了,但作為民族的芻型則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今本竹書紀年》云:「三十五年,帝命夏後征有苗,有苗氏來朝。」《墨子·非攻下》云:「後乃遂幾。」幾是衰亡的意思。由此可見江漢地區的三苗被禹打敗以後,只有一部分留在江漢地區,逐漸融化在後來的蠻人之內。而大部分向西南逃避的,仍保持「三苗」作為民族芻型的一些特徵,發展成為後來的苗、瑤、畲等民族。還有一部分變為奴隸,這部分後來則發生異化,逐漸融合於華夏族,成為漢族來源的一部分。 《中國古代及中世紀史地圖》上,朝著南方遷徙的有苗氏出現在公元前11-前8世紀的西周王國的地圖上,以「矛」的部落形式被標定在岷江及嘉陵江之間的長江以南廣大區域,即今川南、黔北一帶,已有兩千八百年的歷史。 留居在河南濟源的一支苗人,建立苗國,即《左傳》襄公26年的苗(河南黃河以北,濟源以西,後來成為春秋晉國羋姓苗賁皇的采邑)。後裔有以族為氏的,遂為三苗氏,《路史》中三苗作三鱙(miáo)。 3. 三危 危,原是一種動物,《山海經·中山經》說:「其狀如魚,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這是一種大腳的大毒蟹。三危部落奉蛫為圖騰。三危最早的根據地大約在甘青川交界的岷山、鳥鼠山、西傾山一帶。三危為西裔,一說在今甘肅省敦煌市,敦煌市東南25公里,山上怪石磷峋,寸草不生。在烈日爆曬下,象熊熊大火焚燒過一般,所以又名「火焰山」。三危山主峰與莫高窟隔(大泉)河相望,或雲在該省烏鼠山之西或天水市一帶等。三危地與三危山有很大區別,三危山是敦煌一帶的一座山體,三危地則是以三危山而得名的一個廣大地名,包括今新疆羅布泊以東、蔬勒河以西地域,不局限於以後所稱的州、郡區劃範圍。由此可看出三危地並不包括今酒泉市。舜流四凶,「遷三苗於三危」 「三苗」失敗後,一部分被驅逐到自然環境最差的「三危」,即今陝甘交界地帶,後又離開「三危」向東南遷徙,經過很長時間逐步進入今川南、滇東北、黔西北等地,形成後來西部方言的苗族,在東遷途中留下了許多以危為名的山川地名。(商代危在安徽毫縣東面;危方在內蒙集寧以南長城一帶;下危在危方南面、河北桑乾河的上游一帶) 三危的後代有危氏,定居在今江西南城、臨川一帶,湘西苗族也保留危氏。 三危後來在遷移中形成強大的盧戎部落,在周伐紂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在中原建立了好幾個盧子國,是盧姓的來源之一。 附,有關三危的區域 中國學者對古三危的地望說法也不一致,一說是今甘肅敦隍附近的三危山;二說是甘肅天水附近的鳥鼠山;三說在今陝甘川三省交界嘉陵江附近;四說在川甘交界岷江、岷山一帶。後兩種說法地理位置比較接近。《詩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後,居三危,今疊、宕、松諸州皆羌地。」疊山:甘肅南部,與岷山相接;宕:今甘南宕昌,與岷江相近。 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10-1 10:47:17 引用 編輯 第 11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11 11:40:32 三、四岳 四岳是一人還是多人?自古爭訟不已。 認為是一個人的: 《尚書.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內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堯舜時已有百官,但百揆不是百人,而是一人。《注》:「禹登百揆之任,舍司空之職。」同理,四岳也只能是一人——四方諸侯之長。《左傳.庄公二十二年》:「姜,太岳之後也。」《隱公二二一年》:「許,太岳之胤也。」《國語.周語天下》則說是四後之後。這裡的四岳是官職,與因四座高山得名的人(多人)無涉。《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至今在本地敬拜的姜太公,留在靜海的民俗、地名、故事非常多,姜、尚、呂三姓自稱太公之後,有子牙河,子牙鎮及村,西釣台、小釣台相傳為太公垂釣處。太公的祖先不是叫四岳,而是官職叫四岳。江林昌先生說四岳封於申、呂,地在嵩山。後代遷移,商朝時在陝西,周代又回到嵩山。太公望是「東海上人」,是渤海岸邊或黃海岸邊,已與商代申、呂之地相距很遠了。既有「子牙」地名,又有後裔聚於一地,全國再找不出第二處可與靜海相比。因此,太公生活在這一帶,後來其後裔代代相傳,是可信的。 文獻中職為四岳的這位共工之從孫(從孫指旁系後裔),只是歷任四岳中的一位。但被人們紀念的就是這一位。《尚書》和《史記》都把他看成是四個人,誤導了古今學人。《尚書》中「共工」的官名,與人名、族名不是一回事。 認為是多人的: 《尚書.堯典》:「帝曰:『咨四岳.......』」孔安國認為四岳指羲和四子,而孔平仲和楊慎認為四岳為一人。從下文敘述堯與四岳對話,用「僉」,與《史記》「四岳咸薦虞舜」(《五帝本紀》)。「舜問四岳曰......皆白......」(《夏本紀》)說明四岳不止一人。 從《國語.周語下》:「昔共工棄此道也......共之從孫四岳佐之......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此一王四伯......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四岳是共工的從孫,封國為一個,則四岳為一人。可下文又稱「一王四伯」,一、四對舉,使我們相信四岳為四人。 《尚書.堯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五月南巡守,至於南嶽,......八月西巡守,至於西嶽,......十有一朔巡守,至於北嶽......」舜時已有到四岳巡守的制度。這是四方、四時觀念的反映,與羲和在四方觀測四時的理論一致。四岳之實已有,那麼四岳可以指四個人。《山海經.大荒西經》:「南嶽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壽麻;壽麻正立無景,疾呼無響。爰有大暑,不可以往。」南嶽指人。壽麻之國的地理位置應在赤道一帶,因為那裡「正立無影」,「有大暑」,北回歸線上夏至日能達到「正立無影」,但並沒有熱到「不可往」。《海內經》:「伯夷父生西嶽,西嶽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合姓。」伯夷父為顓頊師,可知西嶽作為人名出現很早。有這二例,說四岳為四人(諸侯或族名)是可以成立的。 孔安國雲:「四岳,即上羲和四子也。分掌四岳之諸侯,故稱焉。」 「堯既分陰陽為四時,命羲仲、和仲、羲叔、和叔等為之官,又主方岳之事,是為四岳。」(聖賢群輔錄注。)然則四輔入為王官,出主方岳,皆依放堯典為之。堯典孔疏云:「顓頊命掌天地,惟重、黎二人。堯命羲、和則仲、叔四人者,以羲、和二氏賢者既多,且後代稍文,故分掌其職事。四人各職一時,兼職方岳,以有四岳,故用四人。顓頊之命重、黎,惟司天地,主岳與否,不可得知。設令亦主方岳,蓋重、黎二人分主東、西也。」然則羲仲、羲叔分主東、南,皆南正重之事,故云羲近重;和仲、和叔分主西、北,皆北正黎之事,故云和近黎也。 綜上所述,我贊同四岳是共工的四支旁系後裔部落,四岳是部落名也是首領名和官職名,是掌管四方部落的首領,是專管祭祀三山五嶽的官。最初的首領是羲仲、和仲、羲叔、和叔。 四岳是帝顓頊之師,帝堯時輔政,掌管禮儀,堯曾經想把位讓給四岳,四岳卻向堯推薦了舜,說明四岳是位品德高尚的人。帝舜時正式任命他為秩宗。禹代行天子之政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的心腹之臣。四岳由於是共工的後代,所以也善於治水,四岳曾協助禹治水。為嘉獎伯夷,帝舜晚年賜伯夷姓姜,賜氏為呂,並封他為呂侯,形成呂氏部族。伯夷的後代,早年活動於甘青山嶽地區,由於崇拜山嶽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堯、舜、夏禹時代,四岳成為部落聯盟的山嶽祭司。呂與申,皆為四岳部落之後,屬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 原始社會末期,呂部族由羌人分出,與親族申部族由甘肅東部向東遷。遷至上申川之北的呂川(今志丹縣東北的杏子河)。杏子河發源於靖邊縣的白于山,東流注入延河,後流入黃河。呂人順著延河河谷,東渡黃河,與申部族同時遷至今山西中部的呂梁山。今山西鄉寧縣東南4公里地有呂鄉廢城,是呂姓進入山西的落腳點。呂人在夏、商時世有其國,後又東遷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今存古呂城遺址。 引用 編輯 第 12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11 11:44:23 四岳後裔的姓: 1、 伯氏、岳氏---鄂氏、(上山下丘)(yà)氏 四岳的伯夷之後有伯氏。 四岳的後裔有岳氏。炎帝之後節莖又傳七世生垂。垂於堯時作共工水官,生伯夷,伯夷為秩宗,祚「四岳」。又因佐禹治水功高,禹封其為呂侯(今河南省南陽縣)《說文》呂部上說:「昔大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呂侯功高如山嶽,旨為「太岳」官,其後裔長子襲父封,遂以國為呂氏;仲子官「太岳」,賜「馮翊」, 仲子的後裔即以官命岳姓,此得岳姓「馮翊堂」之來由也。 岳飛遇難,兒子岳霆、岳震逃於黃梅(黃梅大河鎮,後遷聶家灣。今湖北東端,位於長江北岸,臨接安徽、江西處),改岳氏為鄂氏(岳飛遇害後,寧宗追封他為鄂王)岳飛平反後,岳霆、岳震等恢復岳姓,但黃梅有一支卻仍為鄂氏。岳姓還有的改(上山下丘)(yà)氏,這個姓現在雲南和遼寧都有存在。 2、呂氏、甫氏----旅氏、李氏、呂相氏 太岳之後分為齊、呂、申、許,因訛太岳為四岳。此節的四岳實際都指太岳。 大禹時四岳的首領是伯夷,伯夷是共工氏的後裔,他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堯「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也。」(《國語·周 語下》) 太岳之後有在夏朝封於呂的(又叫有呂、甫,今河南南陽西部西董呂村一帶及今新蔡縣), 呂,姜姓大國,與申並稱。殷代姜族活動在今豫西晉南,始封時受土本在霍太山附近,亦屬晉南。其後擴及嵩山附近,又移河南新蔡,終於移河南南陽宛縣附近。可能又有一部分移殖山東莒縣及江蘇銅山縣境內。西周中期呂國族首領,名剛,穆王時任周王朝司寇,呂侯曾作《呂刑》。《尚書?呂刑》云:「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偽孔傳云:「呂侯以穆王命作書,訓暢夏禹贖刑之法。」又曾率領部族隨毛公班征伐東國 戎,周宣王時,呂改為甫國(陝西隰縣北),呂、甫都為侯爵,呂人以云為圖騰。《說文》:「呂,脊骨也,象形,昔太岳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此說不當,從甲骨文看,呂作,金文作,像是建築物的省形,「宮」字便從呂,大約呂人善建築。春秋時甫國為楚所滅。南陽呂國滅亡後,部分遺民被遷至今湖北蘄春,史稱東呂。春秋時,東呂為宋所滅。新蔡呂國亡國後,遺民主要分布於今河南南部及安徽北部,後裔以國為氏,有的為呂氏,有的為甫氏。姜太公又叫呂尚,他的兒子齊丁公叫呂伋。哀公17年,衛庄公夫人呂姜,便是姜姓呂國人。 呂侯的後代還有旅氏。旅氏衍生出李氏,成為李姓中的一支。 秦相呂不韋,本為陽翟商人,因當了秦國的國相,子孫以官為氏,遂為呂相氏。 呂氏客家------有一支是宋朝呂文靖公裔孫,呂正獻之仲子呂希續,以度支省副謫堯州。與第三子仲興偕行,即僑居堯州槎平鄉,仲興官刺史(即州官),致仕後,攜幼子寅游廣州,樂其風土,就居城南,次子世斌擇居崗州南門外(即新會),斌子良弼及孫允甫與子侄二十餘人,以元末兵燹散居各鄉,今鶴山石之呂氏分:乙遜、穎純、斯明、善樂四大房。 3、申氏---申屠氏、申徒氏、信都氏、申都氏、勝屠氏、宇氏、謝氏、射氏 夏朝時,四岳之後被封於申,為侯爵位,世稱申侯。申部落申人以電為圖騰(呂以雲,申以電,申字就是閃電形,說明兩族的雙胞關係),曾居於陝西山西之間。周武王仍封伯夷的後人為申侯(今河南南陽市。遺址在唐河縣湖洋鎮蒼台鄉謝家莊),其子孫以封地為姓氏,稱為申氏。傳至周宣王時的申伯、申甫兄弟,一部分族人東遷,宣王五年,玀狁入寇到涇水之北,震撼京師,申伯與尹吉甫奉命討伐,終於挽狂瀾於既倒,救民族於危亡。把玀狁趕回北方。周宣王為了加強對"南土"局勢的控制,念申伯立此大功,又念太公開國之功,改封王舅申伯美妵(申伯即齊武公妻弟也,以姜後兄弟和國舅的身份。)於陳留郡謝邑(今河南唐河縣南,今河南省南陽市,遺址在河南省南陽市金華鄉東謝營村),在原任姓謝國的土地上建邑立國。號申伯。此申國遂稱"南申",也可仍叫謝國,因此西土之申國可稱西申。申國由陝西榆林發展到河南南陽地區,當時申侯政治勢力最大。周幽王(公元前781--771年)廢申太后和太子宜臼,引起申太后父親申侯的不滿,便聯合鄫國和游牧民族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於公元前771年將西周第12世幽王(姬宮涅)殺死在驪山,申侯同魯侯、許侯等主持共立宜臼為平王,西周滅。平王東遷以後,南申是東周王室的南大門,為了防備荊楚侵犯,周在此駐紮了軍隊。申國也加強了與中原內地諸侯的聯繫,曾將申女嫁於鄭武公。春秋早期,楚國北上,地處要衝的申國成了楚國攻擊的目標之一。魯庄公六年(前688年)楚師假道於鄧伐申。大概在楚文王時,申國被滅,設為縣。楚滅申後,曾將申國的部分貴族平民遷往東面的信陽一帶安置,成為楚之附庸。這就是春秋時期信陽之申國的由來。信陽之申稱東申。《左傳·昭公十三年》載:"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沉、道、房、申於荊焉"。東申被遷往楚地,楚平王時申又在信陽恢復。後裔以國為氏的也為申氏。春秋鄭有申繻,晉有申書,齊有申鮮虞,其子申傅摯,齊人申蒯,魯大夫申豐,韓有申不害等。 按,楚國也有申氏,但卻是羋姓,兩個申氏不同源。楚國滅申後,楚國的王族大夫申叔,受封於申邑(故址同上),後代有申公巫臣、申包胥(按《永康姓氏志·包氏》說,包氏之先,由楚大夫申包胥起,由羋(音米)姓的申氏分出。據《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包氏為戰國時期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以王父字"包"為氏。亦作"苞"、"雹"等。申包胥,楚國君蚡冒的後裔,故又稱王孫包胥。)。 另外,炎帝的後裔有封在申地者(今上海一帶,上海市簡稱申)建立過申國,稱申呂,為伯爵。申的得名,因黃浦江叫春申江,或叫申江。申呂的後裔也為申氏。 那些仍留在陝西、山西一帶的族人,稱西申,或稱申戎,也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聯合犬戎攻打周朝,並擁立周平王。後來為秦國所滅,子孫也為申氏。(《竹書紀年》有「平王奔西申」 和「宣王征申戎,破之」的記錄,西戎在陝北。西戎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濱於賜支,至於河首,緜地千里。至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周穆王遷戎於太原。) 為了酬謝申侯的援立之功,周平王把申侯的小兒子封在屠原(今陝西合陽縣東)。居於 屠原的申姓人,就加上地名屠命姓,稱申屠氏。 申屠氏又隨音改為申徒氏、信都氏、申都氏、勝屠氏。 周朝申伯的後代還有宇氏。 南申又叫謝國,被楚吞併後,申伯的子孫也就按照當時的習俗,以國為氏,於是後裔子孫有謝氏(與任姓的謝氏異)。申伯為謝姓始祖,申甫一支則仍為申氏。 《三輔決錄》雲漢末大鴻臚射咸,本姓謝名服,天子以將軍出征,姓謝名服不祥(以為謝服有「謝絕服從」之意),改之為射氏,叫射咸。 宋竟陵王劉誕反,伏誅,孝武帝改其姓為留氏。(留與劉同音也)又改晉熙王母謝氏為射氏。 謝氏客家史------謝氏世居中原,至西晉末年才分居於江南。史稱,申伯36世孫謝衡,於西晉太康七年(公元286年)任國子監祭酒(全國最高學府校長)。時逢「八王之亂」及「永嘉之亂」,中原擾攘,不能安居。謝衡乃率族人從陽夏(今河南太康縣)遷於揚州會稽郡之東山(會稽郡治在今浙江省紹興市,而東山則在今浙江省上虞縣東南),謝衡遂成為謝氏會稽派始祖(東山一世祖)。東晉至南朝,東山謝氏是江南望族(江南望族王謝並稱),出將入相,世代簪纓,是東晉王朝的重要支柱。重要歷史人物謝安、著名詩人謝靈運、謝朓都先後生活在這一時期。宋代以還,謝氏由江南分支到福建、江西、廣東等省。宋代末年,謝應秀(申伯68世孫,會稽派33世孫)任潯州通判,遂開居於江西省廣信府弋陽縣新正鄉。 謝應秀子謝枋得(名儼,字君直,又號迭山)於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登進士第,與文天祥同榜,後知信州(今江西上饒市),據信州抗禦元兵,與文天祥的抗元鬥爭相援應,失敗後隱居。宋亡,謝枋得長子謝定芝遷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鄉。明朝洪武十二年(1379年),謝孟春(申伯73世孫,會稽派38世孫)由福建寧化遷入廣東省長樂縣琴江都厥鄉上,是為謝氏廣東開居祖之一,其後裔稱他為一世祖。從謝孟春起計,傳至謝國寶為12世,謝子耕為13世。至謝國寶兄弟,適逢「湖廣填四川」大移民時期(清政府動員湖廣人民遷入四川以充實因明末戰亂而劇減的四川人口),國寶之兄國遂先行遷去四川重慶府榮昌縣,國寶及另外兩兄弟也擬隨後前往,但遇戰事路途不通,僅在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來到清遠縣清平鄉泮涌暫住。清遠是石灰岩地區,山瘠土薄,難謀發展。僅住十年左右,謝子耕又往外尋找較理想的遷居地,終於在鶴山縣(市)紮根。 唐朝末年,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起義,率領數萬人入福建,有謝氏人隨往。有的經江西寧都進入閩西,定居龍岩適中、雁石等地。 引用 編輯 第 13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11 11:51:44 4、許氏---文氏 周武王封堯臣四岳伯夷的後代文叔(姜信)於許(今河南許昌東部,後多次遷徙),建立男爵許國,以為太岳之後。伯夷傳至文叔,起碼經歷了夏、商兩個朝代。此伯夷並非孤竹國的伯夷,堯四岳伯夷大約生活於公元前2300年前後,孤竹國伯夷大約生活於公元前1140年前後,倆人的生活年代相距一千多年,但現在的許氏宗譜差不多都搞混了,誤把孤竹國的伯夷當作許國的先祖。 許,古又作鄦。「許」字,古人慣於寫成「無」字,像《史記·鄭世家》便有「無公惡鄭於楚」之句,所以不明就裡的人,便很可能無從在古籍中找到有關古許國的記錄。古文的「無」字,跟「許」字的讀音也不相同,是讀作廣韻的「虎」音,跟「滸」字相通。一直到現在,廣東的瓊山、澄邁、定安、文昌、會同、樂會、臨高等地,仍然把「許」字讀成「虎」音。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岳伯夷之後。「四岳」(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姜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周武王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至春秋時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遷徙,前576年,許靈公被迫南遷於葉(今河南葉縣西南),許國稱為楚國的附庸。前538年又遷荊山,前534年許憚公又遷城父(今安徽亳州東南東南七十里廢城城父縣),前529年復遷葉,前524年遷析(即白羽,今河南西峽內鄉縣),前506年許男斯再遷容城(今河南魯山東南、葉縣之西),至戰國初期,傳至國君元公結時,被楚國滅掉(一說滅於魏)。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 文叔與許由(一作許繇,)是什幺關係?許由,字武仲,生於公元前2155年。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於箕山(今河南省登封市東金店鄉境內,距市區15公里。);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污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箕山頂,所以箕山也叫許由山。堯號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嶽。這說明許由曾在今河南許昌一帶活動。《急就篇.注》說許姓就是「許由之後」。 帝堯在位的時候,許由率領許姓部落活動在今天潁水流域的登封、許昌、禹州、汝州、長葛、鄢陵一帶,是率領其部族開拓許地即後來許國的奠基人,這一帶後來便成了許國的封地,他從而也成為許姓的始祖。因此許氏"祖乃許由,根在箕山"。許由是炎帝二十代孫,許文叔是許由的三十九代孫。河南登封、許昌、鄢陵是許姓發源地,那裡是許氏文化的發祥地。 許氏客家由來:唐朝初年,許陶、許天正父子跟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到達漳州,許天正輔佐開漳聖王陳元光,死後被謚為殿前太尉、昭應侯,許姓於此落戶,發展到台灣、新加坡、泰國等。許天正的後人,又由福建南下,分布到廣東潮汕和珠江三角洲。 汕頭市月浦街道的旅遊景點——溝南許地,其先祖是初唐開創福建漳州的許氏先賢許天正(649—718,其父許陶),系許氏由中原南遷第六十二世,至七十三世許烈遷徙潮州韓山,其長子許申天才實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應詔賜鼎甲進士第一名,為粵東前八賢之一,至七十七世許珏官拜廣南西路兵馬都監、武功大夫,尚宋英宗皇旁之女德安公主趙氏為妻,為粵東出了個附馬。這座小小村莊歷史上哺育出一批出類拔萃之才,如抗英英雄許祥光,清代禮部尚書許應〓,清代官宦許應〓,勤政為民、秉公執法的許應鏘,廉政清官許乃泳,學界名賢許夢板,農民革命領袖許懷仁,科研雙星許慧君等,都出自這個村莊,成為溝南許地的驕傲。巾幗英豪、魯迅先生夫人許廣平(為開漳唐將許天正第40世孫,其祖先許永名於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自潮州溝南遷至番禺經商,後繁衍發展為廣州名門望族。許永名為周朝許國諸侯文叔第96世孫,許天正第35世孫,許廣平正好是許文叔第101世孫,許天正第40世孫),清惠州河源縣訓導許夢榜,工部尚書、禮部尚書許應〓,浙江巡撫許應〓(許廣平祖父)、許崇禧、民國名將許崇智,中山大學校長、後任廣東省副省長許崇清、紅七軍政委許卓,均為許永名後裔。 許國庶出子孫以許國開國君主文叔之字為氏,就是文氏,成為文氏來源之一。 5、函氏----函冶氏 函國,太岳之後,建國於公元前21世紀,遺址扶風,在關中古屬雍州,在今陝西咸陽市東。春秋時有函氏,在許國範圍內,屬今河南葉縣。後裔以國為氏,為函氏。 函氏後分出函冶氏,《戰國策》中有「函冶氏為齊太公買良劍。」註:函,姓;冶,官名,後以之為氏。 6、葛氏--諸葛氏 伯夷的後裔葛伯在夏、商、周有封國(地處豫東平原寧陵縣),滅亡後,有葛氏。 原居於琅邪郡諸縣之葛氏有一支遷徙至陽都,因陽都已有葛姓,遂稱後遷來的葛姓為諸 葛氏。 7、宗伯氏---宗氏 四岳的後代,在周朝時,有人為宗伯官,掌握邦國祭祀典禮之職。也稱太宗、上宗,相當於後來的禮部尚書。太宗伯,輔佐天子管宗室之事,為六卿之首。周代有世襲宗伯者,其子孫以祖上官職命姓,先有複姓「宗伯」氏,然後才簡略為一個字的「宗」氏的。稱為宗氏。宗姓發祥地就在山西省永濟縣西蒲州鎮,後漸漸繁衍分布於全國。 引用 編輯 第 14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14 14:41:12 四、夸父 夸父是炎帝神農氏後裔.炎帝至夸父共傳九世。夸父的族徽為猴圖騰,夸父以狙猴「夔」----「夏」為圖騰。 夸父山,在現在河南靈寶市西三十五里,在陽平鎮東南靈湖峪和池峪中間,為夸父族原居地. 靈寶市古時候叫做桃林縣,從函谷關以西直到華陰,三百裡間桃林茂盛。 據說在與黃帝的戰爭中,夸父的部屬,紛紛戰死那裡,血染三百里,使這一帶長出了桃林,現稱「桃林塞」(在黃河大拐彎進入中原處,河南靈寶縣函谷關)。 商周青銅器上有銘文"誇"作為族徽,便屬於夸父族,到周代,夸父族仍有存在。又湖南也有夸父山,明月山、夸父山風景區位於五強溪鎮下游 2公里處,這裡是夸父族與蚩尤族南遷留下的地名。 夸父不光是一個酋長,而且是擁有天下的帝王, 是不少文獻中與黃帝並稱的第九代炎帝。黃帝和蚩尤部落的最後一次(第三次)決定性戰役打得最為激烈。雙方動員了全部兵力,蚩尤還請來了北方有名的巨人夸父(即「夸父追日」的夸父)部族來幫忙。戰役開始,黃帝敵不過善戰能跑的夸父族和蚩尤的聯盟,因此敗退了五十里。後來,黃帝運用了巧妙的兵法,布下出奇制勝的陣式,才轉敗為勝。炎帝九世帝夸父犧牲,蚩尤逃跑,黃帝緊追不捨,終於在山西地區捉住了蚩尤。黃帝斬下了蚩尤的頭,肢解了他的屍體。所以至今山西還有個解縣,據說是肢解蚩尤的地方,而解縣附近的鹽池,則據說是蚩尤的血聚成的。夸父和三苗一部分主力則離開華山西退至渭水。他的權力由衰而失.但其後裔分布到了世界許多地方.根據王大有、宋寶忠、王雙有等人研究,夸父逐日實際上是夸父族人中原北上,遷往北亞和美洲的大長征. 夸父逐日故事和后羿射日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反映了古時候曾經有一個特別乾旱的氣候階段。我寫炎帝和黃帝的後裔時發現黃帝、少昊、顓頊時代是乾旱為主的氣候,到顓頊、堯、舜、禹時代是以水災和地震為主的時代。夸父犧牲後其下代為夸父二世,二世住在涇河崇信後(其生父居地---「后土生信,信生夸父」),覺得無發展餘地,於是便西行尋找新的居地,越過隴山、六盤山到達渭河,葫蘆河流域到了天水秦安大地灣。這裡水草豐美,宜於牧耕,全族大喜,但死傷也很多。天水是伏羲的老居地成績。後來子孫繁衍,又覺得這個地方不夠住了,於是聽從長老建議,西去湟水尋找新的福地。 夸父率領族人尋找綠地決定是:向西,去太陽落下的地方──禺谷。「逐日」不是迎著太陽走,而是向西追趕著太陽,「入日」也不是進入太陽,而是「夸父走進了落日的地方」, 「飲於渭河,河渭不足」,說明那時的河渭因乾旱而水源不足,不足於部族生存。夸父到了通天河,又繼續西進,不幸的是,他們卻走進了沙漠。最後,夸父和他所率領的族人都倒在沙漠之中。夸父逐日的傳說緣於此。夸父逐日徽銘、史跡、繪於大河村文化(距今四千五——三千年間)河南汝州紅山廟遺址陶缸上。夸父死前對隨從立下遺囑說:改通天河為洮河,祭天的靈台地為臨夏,我族以桃名姓可稱姚鄧,夏為狙猴神像,是我祖先神像,亦是我先祖圖騰。我族種的桃是華族的社樹,夏是我族的自稱,稱夸人,來自華胥的盤瓠,又可稱夏族。 後來經長老推舉立三位三世夸父,分別為渭水夸父、洮河夸父和夏河夸父。夸父譜牒還分送給華山、天水夸父和夏河夸父。   以後夏河夸父一支又向南進入岷山地區,順岷江進入成都平原在成都建立成都載天山,成為夏族中心。同遷的還有共工氏 。一支南下到邛崍、洪雅、珙縣、六盤水、關嶺。夸父另一支沿黃河谷北上,渭河夸父沿葫蘆河進入祖厲河流域,涇河夸父由涇河、浦河進入寧夏的清水河,繼續向北與少昊昌意會合,並結成聯盟。這三支夸父大約在公元前四千年前先後到達賀蘭山、陰山、黃河河套地區。夸父桃河部與涇河部同時在此地與少昊常羲娵訾氏聶耳國聯姻、常羲玉兔部入贅洮河部,在磴口建都於桃司兔城。常羲聶耳國居司兔河,即桃都司兔城。賀蘭山、桌子山岩畫都有聶耳國、夸父族人並出圖。在陰山岩畫中還有許多夸父與太陽合體人面像、祭日祭天太陽曆石聖跡像、夸父祖先像、少昊昌意(常羲)聶耳國圖騰徽銘,夸父與狙猴扶桃木合一像、夸父逐日、桃都扶木像等等。   夸父一支還到了貝加爾湖,這已是六世夸父之時了,形成貝加爾夸父支(五世夸父在陰山與貝加爾湖途中去世)。又過了許多年,七世夸父又率眾向黑龍江流域遷徙建立博父國。大夏又分出黑龍江博父支。《山海經》說:「博父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仍保持了夸父族的特徵。 黑龍江夸父、貝加爾夸父都留有岩畫可以佐證。後來,夸父人遷到黑龍江下游舍卡奇——阿蘭村附近,也在這裡留有石刻猴面人像。在可爾河口沃尼林斯可葉村民掘出的屬於仰韶文化的紅色陶器中也繪有上述人像,罐中又有一個類人猿的裝飾頭像和舍卡奇村石刻完全相同,經測定在公元前三千年。 夸父族以後從黑龍江下游沿鄂霍次克海到了堪察加半島,越白令海峽到阿拉斯加,再到加拿大西海岸,形成一個遷徙帶,且住且遷又形成一個個聚居區和都邑,相傳為《山海經》中所說的桃木三千里的桃都山、度朔山(度北山)。《山海經》記載說:「大荒之中,有山名衡天,有先民之山,有般木(即桃木)千里」。這些先民自海外西北至東北,依次有無膂國、燭陰(祝融)國、一目鬼國、柔利國、相抑國、深目國、無腸國、聶耳(儋耳)國,進入度溯山後又有夸父國(夸父死於桃都後始有度朔山),博父國、拘纓國「有尋木長千里,在枸纓南,生海上西北」 (夕)踵國(其為大人,兩足為大,又名大踵,夸父裔支)。度朔山是夸父族人渡太平洋或白令海峽之地。王充《論衡·訂鬼篇》:「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向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夸父族在此渡海,死亡甚多,故傳為鬼門。如果說在公元一萬年至一萬五千年前東渡美洲的新石器時代的主人燧人,稱為美洲土著人的話,中斷若干年後又由夸父族打通。 在加拿大西海岸的夸父人,仍稱夸父,但被歐洲學者譯為「誇丘」、「誇扣投」、「誇圭特」,他們把石圭發展為圖騰柱,樹立在村頭和墓地。海達、奇多望卡尼亞加、尼西加緬閃等族,都是夸父(誇扣)的族支。現今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存有海達人狙父圖騰柱(炎帝連山冠),中國黑龍江下游那地人博朗村出土青銅雷烏薩滿像,中國東北滿族女真薩滿木雕頭上鳩鷹雷鳥像可為佐證。同稱為「那地尼」、「那地人」,顯然都是來源於中國甘肅天水秦安「大地灣」,是天水夸父部將這一族稱帶到美洲的。 夸父族又繼續沿著美洲西海岸海陸並進遷到了南美洲秘魯,建立夸父查文國,時在公元前三千至二千五百年間。形成後來的秘魯查文文化,以及貫穿整個南美洲的殷地安文化。 在台灣,內蒙古和美洲各地大量的猴崇拜遺物就是夸父族存."大人國"即秘魯查文文化時代,人像都是猴頭.瑪雅碑銘中,"日"字用猴表示,"月"字用蟾蜍表示,猴夸父,蟾蜍即月神常羲。 小結:夸父族西遷黃土高原再拓殖東北亞又遷南美洲,於秘魯立查文國;夸父一支北上入河套,至於貝爾湖地區;向南的與三苗蚩尤共工等構成南方炎帝文化圈。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10-14 14:43:08 引用 編輯 第 15 篇

對於考慮購房朋友來說:不買,就是站著做老子。買了,跪著做孫子。

不良信息舉報

清泉源

等級 二級網友魅力 1紅網幣 5663經驗 6284文章 1017鏈接:個人文集   我的秀客註冊 04-04-30 12:37

發表 2006-02-08 12:04:06

第10樓

五、羌、戎、狄、氐 1、羌、戎 「戎」本意指山間谷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于山間谷地之人,今之所謂「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 「羌」,漢應曛《風俗通義·四夷》說「羌本西戎,卑賤者,主牧羊,故 『羌』字從羊,人因以為號」。 「羌」即牧羊之男,「姜」即牧羊之女。歷史上羌戎或合稱或獨稱,可見淵源關係緊密,顧頡剛認為羌戎同族,羌保留游牧習俗,戎定居事農,差異不在心理素質,而僅在經濟生活。又因其多居我國西境而有時稱西羌、西戎、姜戎。 羌人屬於西戎,同殷商甲骨文卜辭中頻頻出現的「羌方」 (商時有羌方(方),在甘肅馬蓮河的上游與陝西吳旗以西一帶,還有羌,在蘭州以西,西寧一帶,西周時擴展到四川一帶。)以及商周時期見諸文獻的「羌戎」、「姜戎」等近似,都屬西戎中的一支, 炎帝與黃帝皆為少典之子,炎帝姜姓,黃帝姬姓,足見炎黃均出自古羌部族系統。東進的那部分羌人(炎帝與黃帝部落)自稱為「華夏」(義為「來自於華胥國之人」),保留了華胥傳說和崑崙傳說,卻忘記了華胥國在西方,也遺忘了自己的西方羌族兄弟,稱西羌為「西戎」——「戎」這個稱呼雖盛行於周代,但很有可能最早是殷商給西羌冠以的稱呼。 任乃強先生在《羌族 源流探索·序言》中指出:「羌族是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漢民族的前身--華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羌族演變為許多支系,其中一部分融合於漢族; 一部分發展為藏緬語族的若干民族,無論是歷史上出現過和現今仍存在的我國西北、西南各少數民族,溯其來源,大部與羌族有關。」 范文瀾綜合了史書記載的傳說後認為:「炎帝姓姜……姜姓是西戎羌族的一支,自西方游牧先入中部」,慢慢開始農耕。 古羌族屬於典型的游牧民族,孕育了包括「犬戎」、「白狗」、「白狼」等大部分西戎族,還孕育了漢族、党項、土蕃、藏族等民族,而且古羌族流入蒙古草原的分支部族還參與了蒙古草原民族的形成。 留在漢藏人發源地的那部分羌人後來進入南疆和青藏高原,漢代西域的一部分小國即為羌人所建,青藏高原的羌人自成「僰人」,一部分形成土蕃人,即今天藏族的祖先,其中一部分吐蕃人南下形成今天的緬甸人,另一部分「僰人」直接南下形成白族、彝族和納西族等民族。 可以說姜姓姬姓源於羌,卻不能說羌便是姜姓。羌戎中有姜姓戎,也有姬姓戎,還有其他姓的戎。下面所述的戎有的可確定為姜姓戎,有的無法確定。 黃帝族以武力征服炎帝族以後,對於被征服的炎帝族採取了幾個措施。一是將炎帝族中的桀驁部落驅逐出黃河流域,流放到邊遠地區。這些部落分居於中原的東南西北各邊區,總名為邾婁,又稱為夷,也分別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後來山東的邾、萊、莒,山西的潞氏、赤狄、白狄,陝西的姜戎、陸渾,江漢的三苗諸蠻等等,均為其後裔。 《後漢書卷八十七 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濱於賜支,至乎河首,撓地千里。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南接蜀、漢徼外蠻夷,西北*[接]*鄯善、車師諸國。所居無常,依隨水草。地少五穀,以產牧為業。其俗氏族無定,或以父名母姓為種號。 一般認為,從春秋戰國至秦漢,氐羌人活動在西起隴西,東至略陽,南達岷山以北的地區,即今甘肅省東南、陝西省西南、四川省東北交界處,包括渭水、漢水、嘉陵江、岷江、涪江諸水源頭。而這一帶也正是古三危之地,正如《詩地理考》所云:「羌本姜姓,三苗之後,居三危」。三苗被遷到三危去之後,一部分融入了西戎,還有一些繼續以苗存在。《史記·五帝本紀》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今日黔西北苗族流傳的古史傳說,言其祖先原住積石山以西,從日沒方向移到積石山,經過若干代的長途遷徙,渡過黃河,到了長江中游一帶,最後進入西南地區。說明西戎有三苗部落的成員。西周春秋時的戎多為姜姓,如姜氏(姜氏之戎,又叫申戎,在陝西扶風東面附近,西周末曾聯合犬戎攻打周朝,殺死幽王)、盧戎、茅戎(又叫貿戎,三苗之裔,商代的髳人,曾參加周武王滅商的戰爭,春秋時在河南三門峽市北部)、陸渾戎等。氐羌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形成彝族、白族、納西族、土家族等以虎為圖騰崇拜的民族,這些民族在語言上均屬藏緬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他們順著離嘉陵江不遠的漢水上游朝南遷徙,在公元前7世紀到達漢江中游,建立了盧國。這些逾越千年後從三危遷回到故地的苗裔,已經濃濃的融入了西戎氐羌的諸多習俗,他們和彝族、白族、土家族一樣尊虎崇虎。 1)、盧戎----- 盧氏、廬氏 盧字的甲骨文像一個人拿著飯籃,金文像飯籃里盛著食品。盧,訓為黑,這個部落崇尚黑,並以能製造盧這種飯器為榮,故自稱盧。盧戎系炎帝姜姓戎族,發源於盧水上游(即若水,今四川岷江),故名盧戎。商代已在湖北襄樊市西南建立盧國,商代有時稱它為盧方,周代稱「盧戎」。盧國歷經商代、西周、春秋,後滅於楚。商末,周武王聯合庸、蜀、羌、盧等八個部族攻滅商朝,盧戎有部分人隨著周朝大功臣姜族首領呂尚到山東,呂尚建立了齊國,盧戎則建立了盧子國,也作廬子國(今山東長清縣西南),公元前804年滅於齊,國土封給了齊文公的孫子高傒,所以高傒的後裔也有盧氏、盧胥氏、盧蒲氏。這個廬子國與安徽廬縣境內的廬子國不同姓,後者為媯姓國。 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楚師「盡行」伐盧戎,「羅與盧戎兩軍之,大敗之。莫敖(屈瑕)縊於荒谷,群帥囚於冶父以聽刑。」這場戰爭中,楚方以莫敖為最高統帥,並且傾全國之兵力,無奈盧戎當時十分強大,又有羅(在今湖北宣城縣境內的另一隻南蠻部落)的援助,楚國只能以慘敗告一段落。直到公元前690年,楚國滅了湖北襄陽一帶的盧戎國(《讀史方輿紀要》卷七九,南漳縣條記載:「在南漳縣東北部五十里有中廬城,為春秋時盧戎國。」南漳在湖北省襄陽南部不遠處。)和羅國,盧戎被迫南遷到湖南汩羅一帶或逃入荊山,盧戎人有的徙居平江一帶,廬洞、廬水、廬山當是盧戎人居住的遺迹。公元前613年,盧大夫盧戢黎(廬子戢黎)利用楚國內亂,聯合麋人麋叔,乘機誘殺了楚大將斗克和公子燮。盧人大多融入漢族,一部分融入布依族、彝族、苗族、瑤族。據1980年統計,盧人約3000人,主要分布在大方、黔西、畢節等縣。 盧戎國、盧子國(廬子國)後裔分別為盧氏、廬氏。 朝鮮古代有辰韓和弁韓,他們來自被秦滅國的楚國,是羅和盧戎之後,既有以熊為圖騰的羅氏族,也有以虎為崇拜的盧氏族,這就是新羅為什麼也稱斯羅、斯盧之原因。羅、盧氏族是跟隨著一個名叫韓終的方士在公元前215年渡海到的韓國。在秦滅楚後8年,韓終帶著羅氏、盧氏等楚國亡民有準備地逃離了秦國,渡海到了朝鮮半島東南部。羅、盧一起遷到了韓國,初期以虎為崇拜的盧氏族勢力強大,於是國名以來自楚地辰州的盧氏族命名為辰韓。之後以熊為圖騰羅氏族日益強大,在領土擴張中佔了上風,國名更改為新羅國,這也許是和原在楚國的故羅國以示區別。了解了盧、羅關係的變化,我們就不難理解韓國檀君神話中反映以熊和虎為圖騰的氏族的關係,在部落合併過程中,最終以熊為圖騰的羅氏族取得了主導地位,新羅之名由此而來。 黃巢領導農民大起義時,大學士盧惠攜家避難東渡到朝鮮,更名盧穗。盧穗的九個兒子就是韓國和朝鮮盧氏九大支系,至今已繁衍至四十多代,共三十多萬人。 盧姓客家歷史:第一次是黃巢領導的農民大起義時,盧姓裔孫紛紛避亂,向四鄰遷徙,其中向贛、閩、粵等南方地區疏散者為數不少。第二次是北宋時期,金兵侵略中原,對中原和江南大片地區實施擄掠。在動亂之中,盧姓族人紛紛四處逃難,其中以逃至今江西、福建、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南等省為多。第三次是明代與清代內亂外侵。明末,江、浙、閩、粵四省的盧姓子孫為逃避戰亂而四處奔走,有的散居內地,有的則赴海外謀生。清初,廣東人盧齊登成為最早移居台灣的盧姓,此後,閩、粵盧氏不斷有人入台。 引用 編輯 第 16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21 17:20:12 2、戎子氏、戎氏、允姓、陸氏 西戎的歷史與分布 「羌」或「氐羌」在商代已作為族稱,而且羌還用作對西方各族的通稱。 戎字由盾與戈組成,用盾與戈是西羌人的特長,東夷則善用弓矢,夷字乃由大弓二字構成。戎指強悍好戰尚武而遷徙無常的游牧或半農半牧部落,如犬戎、昆戎、邽戎、獂戎、義渠戎、綿諸戎、翟戎、獫狁戎、鬼方戎、呼衍戎、大荔戎、大戎、小戎、烏氏戎、山戎、樓煩戎、林胡戎、陸渾戎、陰戎、盧戎、申戎等,戎除姜姓之戎外,還有姬姓之戎等。他們都屬西羌族。 禹之為夏族宗神,實際是由先為羌族西戎(其族自稱羌,被稱戎)的宗神來的,故曾稱為"戎禹」,秦國則是夏戎雜處的國家。 在滅商以前,戎主要用來稱呼周原附近與周為敵的各部落,其勁敵集中於周原以西隴山地區,故稱為西戎。滅商以後,為表示對商的敵愾,稱之為「戎殷」或「戎衣」。至西周中葉,徐為西周東方勁敵,雖明屬東夷,仍往往稱之為「徐戎」,此稱延續到春秋戰國。自春秋時起,「戎」還偶而與「華」並稱為「華戎」。這些都是以戎作為對所有非華夏各族的泛稱。 確定以地作為戎族稱則始於周人。至於「西戎」,在西周到戰國,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秦漢以後,整個中國古代,狹義即指氐羌諸部,廣義則包括中國西部各民族。 西戎氐羌在起源時代,是由原始的農業各部落,到青銅時代才發展為游牧的各部落的,他們成為游牧民族是在中原已建立夏、商王朝的時期。 公元前21世紀至前11世紀,即夏商時期,包括在氐羌範疇中的各部,大致可分為今陝西子午嶺以西和以東兩大部類。 羌族在卜辭中,專稱指稱為羌的方國,泛稱則包括西方與西北各部落和方國。此外,還有北羌、馬羌等專稱。馬羌可能是馬方之羌,也可能是馬方與羌方。北羌與馬羌既是臣屬於商的羌人方國,總不出商的西邊和西北邊境的附近。 在被商王朝當作羌人或氐羌的方國中,也有和商朝關係比較好、甚至在商朝做官,參與商王對羌人的征伐,或者先與商處於敵對關係,後又成為商朝諸侯的。前者如鬼方,卜辭記錄表明不僅罕見商王對鬼方的戰爭,而且鬼族的代表人物良武丁時起就參與王朝的祭祀、征伐、掠奪羌人等活動,常與當時統治集團中的一些重要成員相提並論,連是否「得疾」都受到商王的關心。《史記·殷本紀》記述紂王曾「以西伯是、九侯、鄂侯為三公」。九侯即鬼侯。卜辭中有令鬼與周同參加商王祭祀活動作殺牲人的記載,證明商末鬼方與周的首領確曾在商王朝廷用事。 總括子午嶺以東被商王朝統稱為羌的部落與方國,大致有三種情形:一種是游牧的羌人部落,但受商的文化影響較多,在今山西北部、陝北至河套一帶發現商代這種游牧人的文化遺存頗豐富,他們是商朝在西方的勁敵,是商朝主要的征伐對象。一種是夏遺民之未臣服於商朝者,如土方,經過征服,可能大多與商融合,也可能有一部分往北成為匈奴人的來源之一,對龍的崇拜等文化特徵在匈奴人中流傳,大概與夏人遺裔土方加入匈奴族體有關。第三種即如周人、鬼方等,與商王朝關係較好。周人是華夏三支主要來源之一,鬼方與楚人關係密切,也和春秋時赤狄等隗姓狄人有淵源關係。 周人在古公亶父以前,分布於涇水上游,與戎狄雜處。古公亶父不堪戎狄的攻掠,舉部遷徙於周原,與姜姓部落世為婚姻,革戎俗,發展農業,奠定了立國之基。姜姓部落在文化上與周人還有一些差別。「姜」即「羌」,姜為周之舅族,周人自身也曾包括在商王朝泛稱的氐羌之中。當周人已農業化並且日益壯大興起時,本來也是氐羌的周便強調自己是黃帝姬姓的嫡派,是在夏朝衰亡時「自竄於戎狄之間」的一支夏人。 《說文解字》說:「戎,兵也」,兵即武器;應劭《風俗通義》說「:「戎者,凶也。」周人大概由「兵」、「凶」之義引而稱呼與之為敵的氐羌各部落為戎,一方面表示敵愾,同時也將他自身及舅族與氏羌人區別開來。 到周文王之父季歷時,已臣附於商,並依靠商朝的支持,展開了對周圍各游牧羌戎的兼并和征伐。古本《竹書紀年》載: 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 太[文]丁二年,周人伐燕之戎,周師大敗。 太[文]丁四年,周人伐無餘之戎,克之。周王季命為殷牧師。 太[文]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 太[文]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 周文王繼位後,為商西伯,曾被紂王囚於羑里,後來獲赦釋放,紂王「賜之弓矢斧鉞,使西伯得征伐」。於是伐犬戎、密須。 戎的支系部族因居的地方不同而名稱不同。殷周時有犬戎、緄戎、鬼戎、玁狁(又名獫狁、葷粥、獯粥、熏育、熏允等)。春秋時有巴氏之戎、北戎、西戎、允姓之戎、伊洛之戎、驪戎、茅戎等,在秦之西北還有狄、邽、冀之戎和義渠、大荔之戎、姜戎、姬戎、陸渾戎,戰國時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小戎等。這些戎的部落在與漢族或同族間的鬥爭中,均被消滅或融合了。如徐戎為吳所滅,鬼戎(鬼方)為周所逐,秦所滅,玁狁早在黃帝時就被逐北遷,其餘在後來均為齊、秦、楚、燕所滅。有些戎族如姬戎、姜姓之戎,本是周人,只是因文化,經濟比較落後,所以周人也把他們稱之為戎。犬戎在周秦時為漢族在北方的主要強敵,又是匈奴之先民。漢族史藉有時又把羌和戎連稱,把戎和狄連稱。 1)鬼方(薰育、熏鬻、昆夷、綿夷、串夷、畎戎、大戎、獫狁) 鬼方,商代在今內蒙集寧以北一帶,是帶面具的部落,所以叫鬼方,屬隗姓。商及周初的鬼族,按王國維先生考證當是畏族,與媿、隗等姓相通,是漢代隸定時寫為鬼,鬼方即畏方,是一個分布很廣的族群,商代北方的強敵鬼方,也就是後世隗姓狄人的祖先。赤狄隗姓不僅說明與鬼方有淵源關係,而且王國維先生還斷言他們是西周初唐叔受封時所得「懷姓九宗」的後裔。在今山西省境內,商代原有許多羌人部落與方國。周初,唐叔受封於晉南,仍「啟以夏政,疆以戎索」,受賜之民有「懷姓九宗」。可見當時晉南仍有不少羌戎,「懷姓」即鬼方之媿姓。在太行山東側,今河北省南部有鬼侯城,《史記索隱》引《括地誌》說:「相州滏陽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蓋殷時九侯城也。」滏陽即今河北省滏陽縣。鬼方也有東遷至太行山以車古黃河下游立國為諸侯的。 約在公元前13世紀時,延安屬獨立的方國鬼方之域。商帝武丁,曾發動大規模的討伐鬼方的戰爭。《周易·既濟》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西周初期,延安仍為鬼方之域。周康王在位時,曾兩次命盂率軍征伐鬼方。據小盂鼎(康王二十五年物)銘文記述,盂攻鬼方得勝,俘獲13000餘人。此後,鬼方銷聲匿跡。其中一部分被融合於華夏族,一部分被迫北遷,還有一部分成了以後分布在陝北、晉北和太行山東西兩側的狄人的祖先。 鬼方在商周之際與周初,是周人的勁敵,所以周人把鬼方當作遠方的通稱。商王遺族在周初曾聯合鬼方進行反周的戰爭,周對他征伐不遺餘力,也可見鬼方當是一個人眾較多的強敵。 在季歷與文王征伐的諸戎中,以西落鬼戎為最強,既稱「西落」,當在周原以西汧隴地區及其以西,大概是與鬼方有共同族稱的游牧民族。一次戰爭被俘獲「十二翟王」,可見鬼戎部落之眾,「十二翟王」即是十二位鬼戎部落酋長。「翟」以同音與「狄」相通假,本非族稱,是周人及諸夏加給鬼戎的蔑稱,與「戎」具「兵」、「凶」之義引申加之於各敵對部落相同。 在周人興起時,仍在隴濟及涇洛一帶游牧的鬼戎,其實也是許多部落的總名,並且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古公亶父在豳時,「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詩·小雅·採薇·序》說:「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採薇》有「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見戒,獫狁孔棘」等句,《孟子·梁惠王》下甚至說:「太王事熏鬻,文王事昆夷。」文王經過征服與爭取,戎狄「莫不賓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國以事紂」。實際上打著商王的旗號對周圍各部落與方國的兼并,有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為滅商準備了條件。獫狁、熏鬻都是鬼戎。其它如薰育、昆夷(夷也是諸夏所加)、綿夷、串夷、畎戎、大戎,實際上是同一稱呼不同時期不同的譯寫,王國維先生指出這些不同稱謂:「余謂皆畏與鬼之陽聲……故鬼方、昆夷、薰育、獫狁,自系一語之變,亦即一族之稱。」此一族不是一個部落,而是有相同族稱的族群,他們已進入階級社會,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在戰爭中各部落也許有一定的結盟統一號令。 犬戎,亦稱畎夷、昆夷等。犬戎族就是自稱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並以白犬為圖騰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屬於西羌族,是炎黃族先祖的近親。當時犬戎族的「犬圖騰」就等於「狼圖騰」,古犬戎就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最早崇拜「狼圖騰」的古游牧部族之一。早在炎黃時期,犬戎族就是炎黃族的勁敵。《後漢書》就有記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是黃帝的曾孫,堯帝的父親。 畎字從田,應是能耕種的少數民族。。周省畎字作"大戎"。其部族居於大丘,即關中地。殷周時,游牧於涇渭域(今陝西省彬縣、歧山一帶)。周文王與犬戎進行過戰爭。西周中葉,與戎狄相安共處的局面日益難以維持。周穆王時,周室尚稱強大,因「戎狄不貢,王乃西征犬戎,獲其五王,又得四白狼、四白鹿,王遂遷戎於太原」。 所謂四白狼、四白鹿可能是犬戎的八個部落名稱。遷戎於今甘肅平涼,寧夏固原一帶涇水上游之太原,大概是為了便於控制,後來太原之戎成為周室鄰近王畿的威脅,完全與穆王初衷設想背道而馳。。征伐緒果「自是荒服者不至」穆王西徵到了什麼地方?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穆王十七年西征,至崑崙丘,見西王母,乃宴。」崑崙丘所在,各家考證不一,肯定已超過隴山山脈,到達今甘青境內,見到了西戎的一位女酋長。宣王五年,獫狁(即犬戎)侵周至涇水北岸,宣王派南仲築城於朔方,尹吉甫擊敗獫狁,逐至太原,一時西戎臣服。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與申戎聯合攻殺幽王,迫使周室東遷。春秋初曾與秦晉作戰。後來一部分北遷,一部分逐漸與鄰族伊潞之戎融合。 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10-21 18:47:52 引用 編輯 第 17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21 18:14:38 2)申戎(姜氏之戎) 周考王時封非子於秦邑(今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境),為周附庸。同時接受申侯的要求,讓非子同父異母兄弟成繼承其父大駱的酋長地位居犬丘(也在天水市境),「以和西戎」。成的母親是申侯之女,申的這一支對西戎有重大的影響,與周也保持較密切的關係,大概是姜姓申國仍居隴山地區的游牧人,當他們與周為敵時,便被稱為申戎或姜氏之戎。 宣王三十一年,遣兵伐太原之戎,不勝;三十六年代條戎、奔戎,敗績;三十八年晉人敗北戎於汾隰;戎人滅姜侯之邑;三十九年,王伐申戎。《國語·周語》上記述,「(宣王)三十九年,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此役當與《竹書紀年》所記宣王三十九年代申戎是同一史實。千畝為周王之籍田,應距鎬京不太遠,宣王敗後「遂料民於太原」,也就是穆王遷戎於太原的那個太原,在鎬西北,實際上是周之遠祖在涇水上游與戎狄雜處的地區,與後世所說晉陽太原不同。戎人所滅姜侯之邑,大概是姜姓之封於周原境內者,《水經·渭水注》「岐水又歷周原下,水北即岐山矣。岐水又東經姜氏城南為姜水」。此姜氏城或許即戎人所滅姜侯之邑。 申的另一支,與周王保持密切的甥舅關係。宣王封其舅申伯於謝邑(今河南省南陽市東謝營),控制南方。幽王后也來自謝邑之申國,公元前781~前771年,周王在位期間,任用彪(國)石父執政,剝削嚴重,再加地震與旱災,人民流離失所,又進攻六濟之戎,大敗。幽王無道,失信於諸侯,寵褒姒,廢申後及其所生太子宜臼。公元前771年(幽王三十一年)申侯聯合增國(也在今南陽市境內)及犬戎攻鎬京,殺幽王,立宜臼為平王。為避西戎,遷都於雒邑(河南洛陽),史稱東周。 3)鎬京與岐周地區、伊洛地區、魯西及豫北地區的戎 進入春秋時期,諸戎分布很廣,而且在中原與周王及諸夏發生了錯綜複雜的關係。可分為鎬京與岐周地區、伊洛地區、魯西及豫北地區、晉國周圍地區、隴山與隴以西地區。 魯西及豫北地區,主要是戎州已氏之戎(已氏源於黃帝)。《左傳·哀公十七年》:「衛庄公入於戎州(今山東省曹縣東南)已氏殺之取其壁。」漢朝設已氏縣。 周朝時魯國的西南部有戎國(今山東曹縣東南),為齊國附庸,出自姜姓。戎國滅亡之後,其公族後裔以國名為姓,遂為戎氏。 伊洛地區,在平王東遷以前已經有不少戎人部落,其中見於《左傳》有名可考者有揚拒、泉皋、伊洛之戎。公元前649年(周襄王三年),王子帶作亂,招揚拒、泉皋、伊洛之戎攻王城,燒東門。此後,伊洛之戎曾與魯、晉會盟,又曾攻宋,在陸渾之戎遷來以前是伊洛地區主要的戎患。所謂"伊洛之戎",就是已入居東周畿內伊水、洛水山谷的戎人,是戎人深入最遠的一支。他與入居崤山的姜戎,和入居於王屋山中的六濟之戎,都是從雍州地界深入到冀豫州界的戎人。杜預註:「揚拒,泉皋皆戎邑,及諸雜戎居伊水、洛水之間者」。 4) 晉國周圍地區 晉國周圍,西周以來不僅有許多姬姓與異姓諸侯,也有許多戎狄部落雜處其間。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於唐,在河、汾以東,地方百里,唐在今山西省翼城縣境。其後分為翼城、曲沃兩支。公元前679年(周僖王三年),曲沃武公並晉湣侯之地,遷居翼城,統一晉國,並得到周王承認為晉侯。其境域仍限於汾涑平原。武公於公元前677年去世,獻公繼位,大肆擴張兼并,《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述晉國女叔侯說:「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晉是以大。」「若非侵小,將何所取?武獻以下,兼國多矣。」《韓非子·難二篇》記述晉燭過說:「昔者吾先君獻公,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可見獻公以前晉國周圍小國林立。即晉獻公並國如此之多,還是「戎狄之民實環之」,直到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晉國籍談仍聲稱:「晉居深山,戎狄與之鄰而遠王室,王靈不及,拜戎不暇。」此時已是春秋晚葉,籍談的話顯然有誇大,但也反映了晉國周圍戎狄分布的複雜情形。自夏代以來,直到春秋初葉,霍太山南北戎狄分布的基本狀況,沒有根本的改變。但到春秋中葉以前,戎與狄不加區分,至春秋中葉,始有「狄」的族稱,晉國及鄭、衛、邢等國北邊各部,一般都稱為狄,有赤狄、白狄、長狄各族群,將在北狄一節敘述。晉國境內雜居之戎及晉國南邊之戎,有名可考者有條戎、奔戎。晉穆侯「七年伐條,生太子仇」,此即前所述周宣王三十六年伐條戎、奔戎,敗績,故晉侯生子取名為「仇」。 狐戎(姬姓) 晉獻公一方面兼并許多小國,同時注意結好於諸戎。他「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預註:「大戎,唐叔子孫別在戎狄者。」「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大、小二戎是以戎之二女年次相對而言,不是部落名稱。按上引《左傳》杜《注》顯然出於不同部落,而《史記》說:「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春秋時戎狄經常相混,狐氏出於唐叔(姬姓),與晉同祖而在戎狄,從狐氏對重耳在外流亡及後來奪晉侯位是為晉文公並且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事業所作的突出貢獻看,狐氏的華化程度相當深。 驪戎(姬姓) 晉獻公伐驪戎,得驪姬,驪戎也是姬姓之在戎狄者。驪姬有寵,生子奚齊,晉獻公晚年殺太子申生,迫重耳與夷吾出亡,夷吾逃至秦國,在晉獻公死後得到秦穆公支持歸晉奪位,即晉惠公。驪戎一般以為分布在今西安市臨潼附近驪山,顧頡剛先生依當時晉東西諸國形勢推斷驪戎應是居於晉國絳都(在翼城附近為晉獻公所築新都城)東邊的「草中之戎」與「麗土之狄」,在今山西省翼城縣以東析城、王屋一帶。 戎曼 戎曼,西戎的一支,亦稱蠻氏。春秋時分布於今河南省境。 條戎、奔戎 條戎在今山西運城縣中條山北鳴條陌鳴條崗一帶,奔戎與條戎並列應相距不遠。汾、隰為晉中兩水名,漢代有隰縣(今山西省離石縣境),其地在晉國之北,故晉人稱之為北戎。宣王三十一年,遣兵伐太原之戎,不勝;三十六年伐條戎、奔戎,敗績。 允姓山戎,居於燕北,其後裔有不少人以族名為姓,形成戎姓的又一支。 申戎(姜戎---姜姓)戎子氏 晉國南部最活躍的是姜戎。 姜姓戎中後又分出允姓。如小戎,獻公一妃乃小戎允姓之女,生夷吾。襄14年范宣子便稱戎子駒支為姜戎氏。駒支之祖吾離因秦人稱霸西戎。遷於晉,晉獻公安置了他們。 姜戎,春秋時居於晉國,首領戎子駒子。為炎帝參盧之後,五帝時有允姓,其分支戎氏居於瓜州(今甘肅敦煌)。春秋時秦人貪其土地,被迫離附於晉國,秦穆公與晉惠公遷陸渾之戎於伊川的同時遷姜戎於晉南。晉惠公給封地,安置在晉國南部謂之姜戎。這一部落群,大概就是周宣王三十九年所伐的申戎。申,姜姓,故稱姜戎。姜戎於公元前638年南遷,公元前627年(周襄王二十五年)幫助晉國邀劫襲鄭未成功的秦師於崤,俘虜秦國盂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可見姜戎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晉國在文公稱霸以後,楚國強大起來,晉一度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69年(周靈王三年),晉國魏絳向晉侯建議和戎,以物產換取戎人的土地,並且得到諸戎的支持,數年間晉國重振霸業。戎狄與晉國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對晉國的興衰有一定的影響。其族戎津,晉為車右大夫,始以國氏。《左 傳·襄公十四年》(公元前五五九年):會於向,將執戎子駒支,范宣子親數諸朝。曰:「來,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與女剖分而食之。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蓋言語漏 ,則職女之由。詰朝之事,爾無與焉,與將執女。」 對曰:「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岳裔胄也。毋是翦棄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諸戎除翦其荊棘,驅其狐狸豺狼,以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於今不貳。昔文公與秦伐鄭,秦人竊與鄭盟而舍戍焉,於是乎有殽之師。晉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師不復,我諸戎實然。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來,晉之百役,與我諸戎相繼於時,以從執政,猶殽志也。豈敢離逖?今官之師旅,無乃實有所闕,以攜諸侯,而罪我諸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不與於會,亦無瞢焉!」賦《青蠅》而退。」 駒支之後有戎子氏。 陸渾戎---陰戎、九州之戎(姜姓中分出的允姓) 最值得一提的是陸渾戎。 春秋時期的陸渾國,是由一支名為陸渾之戎居於伊川(今屬河南境)得名。這支陸渾戎,是允姓戎的別部,允姓,因獫狁而得姓,與鬼方媿姓相同,陸渾戎即西周的玁狁(獫狁)、遠古的葷鬻(或作獯鬻、薰育、葷允),為羌族的一支,本與盧戎同族,與姜戎同屬而以地分。屬塞種人,西方史籍稱其為「薩迦」或「塞克」人。塞種又稱塞氏,活動在青海黃河河曲,《禹貢》稱為賜支,亦作析支,即塞氏的轉音。 允姓的來源:陸渾戎、陰戎、小戎、婼羌(來源於若人、羌人)等同族同為允姓。允姓人與華夏族關係密切。《左傳》昭公元年云:「昔金天氏有裔子曰味,為玄冥師,生允格、台驗。」《元和姓纂》云:允姓,「允格之後。允格,金天氏之裔。」金天氏指的是東夷氏族部落長少昊,約與黃帝同代,率眾與黃帝、炎帝裔族結合,共同組成了華夏族。《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後的杜預注曰:「四岳之後皆姜姓,又別為允姓。」四岳系姜姓炎帝後裔,帝嚳高辛及堯帝時為大部落酋長,均為華夏族。允姓的一支居於若水的便名若。《山海經》云:「南海之內,黑水之間,有木名若木,若水出焉。」《史記·五帝本紀》云:黃帝第二個兒子「昌意,降居若水。」《索隱》曰:「江水、若水皆在蜀,即所封國也。」若水又稱黑水,即今四川岷江。另一說在今山東。《世本》云:「若水,允姓國。」鯀部落的一支曾支居於若水,與允姓人雜處。允姓在文獻中被分別記載為炎帝、黃帝、少昊之後三說,是西、東方部族融合為華夏族的反映。楊寬《中國上古史異論》云:「允姓之戎與姒姓之夏族實本一體。」也是說的允姓人出自華夏族。若字左邊加女為「婼」,當系母系氏族尊重婦女的象徵。《太平寰宇記》引《世本》云:「婼,姬姓之國,黃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為諸侯,此其後也。」何光岳《炎黃源流史》釋:「可見婼部族是由華夏與羌族混合而來的。這個婼部族於東周初年大概也受到秦國的壓迫,其中有一支便沿著河西走廊向西北遷移」,並將他們歸入氐羌,約於戰國時代徙入陽關以西及南部山區。婼人在遷徙過程中與羌人的一部分相結合,稱婼羌。《漢書·趙充國傳》則省略為「婼」。其部落後來融合了許多羌氏族,習俗也羌化了,所以《說文解字》稱:「羌,西婼羌,西戎牧羊人也。」實際上至戰國末形成的婼羌國是華夏與羌融合後的民族。由此我們可知允姓戎是黃帝、炎帝、少昊等族融合而成的。其中陸渾戎、陰戎、小戎的姜姓成分多些,婼戎的姬姓成分多些。 陸渾戎最早活動於今陝西、甘肅、四川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年遷到陝西秦嶺以北。西周末年乘周王室東遷之機,東遷到今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帶。西戎本有九州之名,瓜州(敦煌一帶)大概為其中之一,在秦雍都附近,涇、洛二水中上游及陝北一帶。秦因陸渾與姜戎近都,務在驅除,而晉惠公原逃亡在外,得秦國支持才獲得晉侯地位,他的母親又是允姓戎之女,允姓戎是他的舅族,因而迎合秦國,公元前638年,招允姓陸渾之戎安置於今河南以南的伊水流域嵩山附近(「允姓戎遷於渭汭(今陝西涇水入渭一帶),東及轘轅(今河南偃師東南)」),又把姜戎安置於晉南(《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秦晉(秦穆公與晉惠公)遷陸渾之戎於伊川(今河南省伊河流域,河南嵩縣東北一帶)」)。並在朔方築城壘。漢在此置陸渾縣。襄十四年傳以為姜戎氏,謂 「諸戎是四岳之裔冑」,杜注﹕「四岳之後皆姓姜,又別為允姓。」昭九年傳雲﹕「允姓之奸居於瓜州,伯父惠公歸自秦,而誘以來。」按僖傳杜注﹕「允姓之戎居陸渾,在秦、晉西北,二國誘而徙之伊川,遂從戎號,至今為陸渾縣。」據疏,陸渾是敦煌之地名,徙之伊川,複以陸渾為名,非本居伊、洛徙置陸渾也。僖十一年傳「伊、雒之戎同伐京師」,杜注﹕「雜戎居伊水、洛水之閒者。」此又先居伊、雒,非秦、晉所遷者. 目前較一致的看法是春秋時期戎族支系有陸渾之戎、伊洛之戎、驪戎、冀戎等,他們都是以地名之。其中陸渾之戎,原屬於秦西陸渾之地,因遭受到逐漸強大的秦國的進攻,歸附於晉國。晉惠公十三年(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遷於伊洛地區,仍用原居地陸渾之名而稱陸渾之戎,因此有陸渾縣,它位於今河南伊川、嵩縣二縣之間。其他如陰戎屬陸渾之戎,居晉國陰地。九州之戎也屬陸渾之戎,居晉國九州之地。從地域分布上看,實際已深入諸晉的腹地了。 陳留風俗傳云:「陸氏,春秋時陸渾國之後。晉侯伐之,故陸渾子奔楚。(陸)賈其後。 」(按,陸賈為田氏後,非陸渾之後,陸渾氏則戎姓。)晉滅陸渾,陸渾子奔楚,見左傳昭公十七年(周景王20年公元前525年)。 陰戎。陰戎是陸渾戎之一支,允姓。東遷至陰(今河南盧縣東北),分布於熊耳、外方諸山之北,黃河之南,山北水南稱為陰,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654頁:「陰地,據杜注,其地甚廣,自河南陝縣至嵩縣凡在黃河以南、秦嶺山以北者皆是.此廣義之陰地。」因此黃河與熊耳之間稱為陰地,所以陸渾戎的這個分支又稱陰戎。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六年),楚遷之於下陰(今湖南光化西北)。(《左傳·昭公十九年》) 陸渾之戎,南遷後除伊川之外,還有一些,又因其原居地已有九州之名,稱為九州之戎。 陸渾南遷後,周王朝的地盤僅剩下方圓100多里的彈丸之地,陸渾成為周王朝新的威脅,在晉楚爭霸期間,依違於晉楚之間。公元前606年(周定王元年),楚莊王伐陸渾,遂至洛,觀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慰勞楚王。楚王問周鼎大小輕重。王孫滿對曰:「在德不在鼎。」這即是歷史上有名的「問鼎中原」之典。 陸渾戎居於晉、楚之間的緩衝地帶,由於與楚國交往甚密,於是對晉國形成威脅。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5年)秋,晉國策劃攻打陸渾戎。由晉卿士荀吳率軍攻滅陸渾戎,為防止暴露作戰意圖,晉頃公先派大夫屠蒯赴周,請求祭祀陸渾戎附近的雒水(今洛水)與三塗(山名,今河南嵩縣西南)。周人從屠蒯的言談表情中察知晉人的真實意圖,遂設防警戒。同年九月二十四日,荀吳率軍渡河南下,直抵陸渾戎境。荀吳讓祭史用牲畜祭祀雒水。陸渾戎不知是計,遂放鬆警惕。晉軍乘其不備,突然發起攻擊,於二十七日攻滅陸渾戎。陸渾戎亡國後,其君流亡至楚,餘眾逃奔周邑甘鹿(今河南伊川西北),被早有防備的周人俘獲殆盡。晉軍得勝而歸,獻俘於文公之廟。晉國滅陸渾,而餘眾屬晉,不久晉國即完全吞滅九州之戎而築城有其地。今河南嵩縣東北伏流城北三十餘里陸渾故城。 引用 編輯 第 18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0-28 15:49:03 5)隴山與隴以西地區 a、義渠戎 義渠戎,是諸戎中較強的一支。原居寧夏固原草原(見《中國上古史演義》)和六盤山隴山兩側,歸西王母管轄。商代,他們與居住在隴東和北方的狄族後裔獯育相互為鄰,又相互攻擊,後來又與居住在北豳地(隴東地區今寧縣一帶)的商屬先周部落(姬姓)經常發生衝突,不斷蠶食其領土。戎、狄人數雖少,但由於長期以打獵為生,剽悍好鬥,戰鬥力極強,先周部落和他們進行過多次殘酷的血戰。 商代後期,古公直父(周人祖先)南遷岐山周原以後,北豳(隴東地區)很快被狄人和戎人佔領。於是狄戎兩族在這裡展開角逐。義渠戎和狄人互相掠奪,互相征戰,在狄強戎弱的情況下,義渠戎為了生存,暫歸服於狄人獫狁。商武乙時代,季歷在商朝的支持下,於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即獫狁),迫使狄人放棄北豳遠移蒙古草原。另一部分投降戎人,與戎人雜居融合。這些戎人就是後來以義渠戎為代表的「五戎」, 即義渠戎、郁郅戎、烏氏戎、朐衍戎、彭盧戎。這五戎原先實際也屬西王母國國民。由於他佔領的地區是隴東大原地區,所以也叫大原戎。武乙三十年,季歷又伐義渠戎,「乃獲其君以歸」,迫使義渠等戎臣服於商周。 西周初期,由於周人早已南下,西北五戎便越過隴山,向東侵犯。從穆王到宣王,多次派兵攻伐義渠諸戎,時戰時和,周穆王曾率大軍征討,虜五戎王,宣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王料民於大原」,採取安撫政策,將五戎安置於大原地(即隴東黃土高原今慶陽、固原、董志塬、鎮原等地),五戎之中唯義渠戎留居今董志原中心及東南部涇水之北。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水沛草豐,宜耕宜牧,義渠戎和先周南遷後的遺民雜居,不斷學習周遺民的農業生產技術,學習周族文化,在生活風俗上逐步與周族同化,發展成為區別於其它羌戎的義渠族。 西周末年,戰敗後逃往朔方的犬戎(即獫狁)叛周,率兵南下,殺幽王於酈山。周平王懼狄戎,乃遷都洛邑。在此之前,義渠戎趁周室內亂,宣布脫離周王朝的統治,正式建立方國(都城在今寧縣城西北50里處的焦村鄉西溝村)有城郭,稱義渠戎國。。義渠建國不久,隨即出兵并吞了彭盧戎(在今鎮原彭陽和慶陽彭原)、郁郅戎(在今慶陽、環縣、合水)、朐衍戎(在今鹽池)、鳥氏戎(在今涇川、靈台),擴大了疆域。主要分布在今甘肅慶陽西北。其地包括寧夏賀蘭山、青銅峽以東及甘肅環縣、馬蓮河一帶。其國界西達西海固草原,東抵橋山,北控寧夏河套,南達涇水,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義渠戎經多年休兵養士,兵強馬壯,力量空前壯大。 自夷王以後,周日益衰敗,「荒服不朝」的局面越來越嚴重,而秦族在隴山地區逐漸壯大,周也逐漸倚靠秦人來制西戎。 平王東遷,封秦襄公為諸侯,命襄公從西戎手中收復岐周地區,並將岐以西賜秦。至公元前750年(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擊敗西戎,「於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實際上岐以東仍為諸戎所佔據。秦又經過幾十年與諸戎的鬥爭,至秦武公滅戎人彭戲(今陝西臨潼)和小虢,於是東至華山。公元前677年(周僖王五年),秦德公遷居雍(今陝西省鳳翔市),從此秦在崤函以西發展為強國,而秦與西戎的鬥爭轉向隴山及隴以西地區。 義渠為秦西北最強大之戎,義渠戎在春秋時勢力相當強大,因地與秦相接,互相間經常發生衝突。 秦穆公稱霸西戎後,野心勃發,時刻想「問鼎中原」,但當時晉國的勢力也很雄厚,象座大山一樣阻擋著秦國東進的道路。於是,秦國就想先廓清自己西北的地域,便把進攻矛頭轉向義渠。公元前444年,秦伐義渠,「執其君以歸」。義渠戰敗後,吸取教訓,厲兵秣馬,通過14年時間的養精蓄銳,於公元前430年(秦襄公十三年),傾全力攻秦,從涇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復了過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擴大到20萬平方公里。它的地域東達陝北,北到河套,西至隴西,南達渭水。此後數十年內,是義渠國最強大的時期。 公元前331年,秦趁義渠國發生內亂之機,秦惠王遣庶長操兵平定,義渠臣服於秦。但是,義渠國仍然明服暗不服,經常偷襲秦國。公元前327年,秦又伐義渠,將其郁郅城(今慶城)奪去,義渠失敗,再次向秦稱臣。 公元前318年,義渠趁中原諸國混戰,背叛秦國,朝貢於魏。魏公孫衍動員趙、韓、燕、楚四國與魏聯合攻秦。大戰當前,秦以「錦繡千匹、美女百名」拉攏義渠,義渠拒之,並趁勢起兵伐秦,「大敗秦人李帛之下。」這一重創,減緩了秦國東進的步伐,不得不把戰略重心重新轉向義渠國。 公元前314年,秦調集重兵從東、西、南三面入侵義渠,先後奪得25座城池,使義渠國疆域大大縮小,實力銳減。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為國君,昭王母宣太后攝政。她改變正面征討義渠國的策略,採用懷柔、拉攏的政策,以墮其志。義渠國大敗後,也想與秦重修舊好,以休養生息。義渠王就利用昭王剛即位的機會,親自到秦國去朝拜。但義渠王一到咸陽,就被早已盤算好的宣太后久留於秦,並長期與其淫亂,生有二子,。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接著發兵滅了義渠,在該舊地置北地、隴西、上郡。北地郡治義渠縣。此後,義渠戎逐漸被融合。不過,在西漢時仍有以義渠為姓的,如義渠安國。 義渠民族從商代武乙年間建部落方國算起,至秦昭王時共存史800餘年,其中在豳地建立奴隸制君國(前772—前272)達500年之久。 秦國從襄公受周王之命從西戎手中收復歧周鎬京地區,到秦昭王滅義渠戎,在隴山地區及隴以西今甘肅省東部原為諸戎分布之區均已設立郡縣,前後經歷了5個世紀。在這5個世紀中,秦族自身完成了由西戎而華化的過程,並奠定了統一諸夏的基業,秦國郡縣以內原有的諸戎也都華化,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來源。 諸戎遷徙到諸夏境內,當然會接受諸夏的文化影響,但直到春秋的中晚葉,仍大體保持游牧民族的特點。公元前559年(周靈王十三年)姜戎子駒支追述晉惠公因諸戎是四岳之後,才把諸戎安置在晉國南部,成為晉國「不侵不叛之臣」。然而此時距南遷已80年,駒支仍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蟄幣不通,言語不達」,民族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到春秋戰國之際,情況就不同了,伊洛地區諸戎已被韓、魏並滅,姜戎也不復見於記載,其它魯西豫北及豫南地區諸戎,也都已被楚國及齊、魯等兼并,崤山以東諸戎部落已被吞滅,戎人也都已加入華夏行列,被華夏所涵化。只有隴山地區及隴以西,或與秦長期交往被華化,或在隴以西逐漸形成氐羌族群,成為秦漢以後氐羌族群的前驅。 b、由氏、余氏、佘氏、徐氏、塗氏 秦自公元前627年,即穆公三十三年被晉國及姜戎大敗於崤山之後,即停止了向東方發展的進程,一直到戰國時期以前,秦國主要是向西兼并諸戎。當時從遼西、燕山地區,到晉北、河套及隴山東西諸戎「各分散谿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戎,然莫能相一」。《史記》戎與狄不分,實際上遼西、燕山地區是山戎,與東胡族屬相近。隴山地區及隴以西自夏商西周以來,都是羌戎分布之區。當時諸戎中自有君長,但無宮室積聚,也還不知詩、書、禮、樂、法度之治,酋長與部落民之間,「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一國之政猶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還是比較簡樸的。其風俗大異於諸夏的是火葬,諸戎中最強大的義渠國,其親戚死,積柴焚屍,熏燒煙往上沖,認為死者隨煙升遐,生者盡了孝道。由余的祖先是晉人,他本人也「能晉言」,在戎人部落中被稱為聖賢。秦國為了離間戎王與由余,遂給戎王「女樂二八」,戎王十分著迷,長年樂此不疲,由余屢諫不聽,終於受到戎王的排斥而投奔秦穆公。秦穆公用由余,封他為上卿,為秦穆公籌謀攻伐西戎策略,「西戎八國服於秦」。公元前623年,即秦穆公三十七年,「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為後來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辭源》載:「佘姓,姓氏尋源雲,古有餘無佘,余之轉音為禪遮切,音蛇,今通作佘」。「余姓,秦由余之後,系出隗姓」( 赤狄族的姓)。春秋晉哀公時,由余見晉國內亂,逃亡入戎,初在西戎國任職不得志,乘出使秦國的機會留在秦國而不返西戎。秦穆公見他賢德而重用。他的子孫便以王父字為姓,有的為由氏,有的稱余氏。另一說由余為姬姓,由余本來是晉國公族的後裔,是晉哀公的兒子。余氏祖先世居陝西西安府咸陽縣(世居歙州),食採下邳。 秦時有餘振魁仕秦,得罪秦王,秦王欲誅余氏家族。余夫人乃率靖寧、景宋、端寧、起寧四子出逃,並改立徐、塗、佘三姓,共分四姓,余居下邳,徐居東海,塗居南昌,佘居新鄭。自此余氏三族,支分派別,繁衍於後世。另外,東晉時,有個人叫余諷,他和晉明帝一起議論朝政,皇帝忽然說:「余者我也,諷者譏也。卿為此名,欲為朕之敵人乎?」余諷一聽,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忙叩頭謝罪,說自己姓得不對,名也有錯誤。明帝當場「賜」他姓「佘」。佘姓,初見於南朝宋人何承天的《姓苑》。 客家余氏是余淵海因避黃巢兵,自福建同安北遷邵武,於唐僖宗光啟年間再轉入韶州曲江縣(今屬廣東)武溪,是為余姓入粵始祖。此後不久余淵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長沙,三子余袞遷居浙江杭州,長子余從留居當地。其三子後裔又有遷江西之奉新、臨川、廣東之五華、梅州、大埔、平遠、海豐等地者。 中原諸夏也不把秦當諸夏,春秋時期不與秦會盟。被秦穆公所吞併的八國或十二國,未詳其名稱,其未被吞併的,隴山以西有昆戎、綿諸、邶戎(天水西南)、冀戎(今甘谷縣南)、翟(據今臨洮、渭源一帶)、豲([huán環]據今隴西一帶)等部,岐山以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等部。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陸渾之戎。在秦穆公以後到春秋末的百餘年中,不見秦與諸戎戰爭的記載,可能有一段相安時期,此期間距秦較近的大荔戎、義渠戎社會發展很快,戰國初「義渠、大荔最強,築城數十,皆自稱王」,大概已經定居,由游牧轉向了農耕。 根據《史記·秦本紀》、《六國年表》及《後漢書·西羌傳》的記載,戰國時期秦與隴山東西兩側諸戎的關係,列大事表如下: 公元前470年(周元王六年,秦厲共公六年),義渠來賂,綿諸乞援。 公元前461年(周貞定王八年,秦厲共公十六年),秦滅大荔,有其地。 公元前457年(周貞定王十二年,秦厲共公二十年),公將師與綿諸戰。 公元前444年(周貞定王二十五年,秦厲共公三十三年),伐義渠,虜其王。 公元前430年(周考王十三年,秦躁公十三年),義渠伐秦,侵至渭陽。 公元前395年(周安王七年,秦惠公五年),伐繇[綿] 諸。 公元前361年(周顯王八年,秦孝公元年),出兵,西斬戎之王。 公元前331年(周顯王三十八年,秦惠文王七年),義渠內亂,庶長操將兵定之。 公元前327年(周顯王四十二年,秦惠文王十一年),秦取義渠地,置縣,義渠王臣於秦。 公元前320年(周靚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五年),秦王北游戎地,至河上。 公元前317年(周靚王四年,秦惠文王更元八年),義渠敗秦於李伯。 公元前314年(周赦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侵義渠,取其二十五城。 公元前272年(周赦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五年),秦宣太后誘殺義渠於甘泉,因起兵滅義渠。 上述諸戎從黃河以西,涇、洛流域,到隴山東西,環秦分布,與西周時諸戎環鎬京王畿分布沒有根本的改變。所不同者,西周時諸戎部落名稱記載不詳,只籠統稱為西戎、鬼戎、獫狁、薰育等諸戎部落群的總名;戰國時諸戎部落與國家名稱比較詳細,這是由於諸戎社會有了發展,各部或立國稱王,或自成部落,名顯當地,而秦與諸戎的關係也比西周時與諸戎關係更為密切,了解得更加詳細。 諸戎最集中的地區,還是在秦的西方,以隴山山脈為中心。 c、大荔戎 大荔在最東,處北洛水、渭水入黃河三大河相匯的地方,分布於今陝西大荔縣一帶。芮伯國西境為同國,東周初大荔戎滅掉同國,築王城,建大荔戎國,臣屬於晉國。秦厲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秦伐大荔,在芮、同二國的基礎上設「臨晉縣」。 漢武帝時改為左馮翊,晉武帝時(公元265——公元290)更名為大荔縣。今陝西省有大荔縣,即古大荔戎的中心分布之區。大荔稍東北有彭戲氏之戎(今陝西省白水縣東北彭衙村),早在春秋初葉已被秦武公吞併,而大荔處在晉、秦兩大國之間,無論晉秦是和是戰,都未危及大荔在整個春秋時期3個世紀的存在,而且發展為諸戎中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其中奧秘史載缺略,能在晉秦兩強之間頑強地存在3個多世紀也說明了大荔戎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應變能力。 d、綿諸戎 綿諸大約是西周末年由西東遷而進人甘肅,最後定居秦地天水的。《括地誌》記載:"綿諸城,秦州秦嶺縣北五十六里,漢綿諸道,屬天水郡。"其綿諸故城,在今天水東50里之邽山下,至今仍保留有古城遺址。天水市北道區社棠鎮有綿諸村。綿諸是與秦早期立腳的秦邑及犬丘距離最近的一部,因與秦國相鄰,開始與秦保持著友好關係,後臣服於秦,最後為秦所滅。 當時,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是綿諸(在今甘肅天水市東)、義渠(在今甘肅寧縣北)和大荔(今陝西大荔東)。其中,綿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與秦疆土相接。正好,綿諸王聽說秦穆公賢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國壯麗的宮室和豐裕的積儲,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又用內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二八。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大批牛馬死亡,也不加過問。等到綿諸國內政事一塌糊塗,秦穆公這才讓由余回國。由余的勸諫,受到戎王的拒絕。在秦人的規勸下,由余終於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余,和他討論統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軍出征西 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綿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綿諸王。秦穆公乘勝前進,二十多個戎 狄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秦國闢地千里,國界南至秦嶺,西達狄道(今甘肅臨洮),北至朐衍戎(今寧夏鹽池),東到黃河,史稱「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過帶了金鼓送給秦穆公,以表示祝賀。 前457年 周貞定王十二年 秦厲共公二十年,秦厲共公率兵攻打綿諸戎。前395年周安王七年秦惠公五年,秦攻滅綿諸戎,此後,綿諸逐漸和秦人融合。西漢改稱設置綿諸道。西漢有綿諸道,屬天水郡。 e、翟戎 翟在今甘肅省臨洮縣,西漢有狄(翟)道,屬隴西郡。在今甘肅省隴西縣北,漢有道,屬天水郡。翟戎後叫狄,見狄章節。 f、烏氏戎 烏氏,在今甘肅省平涼縣西北,漢有烏氏縣,屬安定郡。《史記·匈奴列傳》有烏氏戎。戰國時,秦惠文王曾在六盤山腹地置烏氏縣(治所在今甘肅平涼西北. 今固原縣南東漢作烏支,北魏未廢, 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涇源也為烏氏居地)。考烏水,即現在的固原清水河。烏氏縣,地當清水河與涇河之間,這裡地勢高而水草茂,為游牧民族樂於徒居。烏氏戎,也是生活在六盤山境內的較早的戎族之一。這個民族不光是游牧,而且是早期商人的代表。《史記·貨殖列傳》里記載的"烏氏保",就是一個以善殖畜牧,與諸夏交易商貿而富甲一方的烏氏人,大受秦始皇的恩寵,"令保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活動在六盤山境內的月氏戎、烏氏戎,先後都融入秦族或中原華夏民族。 g、朐衍戎 朐衍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東南,漢有朐衍縣,屬北地郡。朐衍戎主要活動在現在六盤山以北的陝西定邊、寧夏鹽池一帶,期間與義渠戎彼此雜處;在六盤山境內也有朐衍戎的活動,雖然人數和規模不是很大,但它也是六盤山境內少數民族遷徒流變過程的民族之一。 h、塞氏 《漢書·西域傳》有塞種,是西羌的一支,允姓。又稱塞氏,《禹貢》稱為賜支,亦作析支,即塞氏的轉音來源。起於河曲、岷山一帶,其後為塞氏戎人。公元前8--9世紀,塞人曾廣泛分布於鹹海以東到帕米爾高原一帶,東端的一小支甚至遠居敦煌、祁連間,我國史書中稱為「允姓之戎」的,大概就是這些塞種部族。東支還南下浙川建立鄀國,秦滅鄀後,鄀遺民又南遷湖北宜城。西支塞種則沿河西走廊向西北不斷遷徙,漢在塞種所遷故址曾設允吾縣、允街縣,在今甘肅永登縣境。而新疆阿克蘇河古叫允護水。塞種在新疆曾建立西夜、休循、捐毒、蒲犁、子合、依耐、無雷諸小國,而西夜即塞允(音沿)之異譯。塞種還向西廣泛分布於中亞、西亞及西伯利亞一帶,如葉尼塞河、伊克塞湖、塞克蒂夫卡爾及高加索北的奧塞梯族,均與塞種有關。且塞種有一支南入印度、伊朗,所以至今有地名叫錫克斯但,後來的居民形成錫克族,信仰錫克教,人口達1000餘萬,其中就含有塞種人的血統。塞種和大月氏人在北印度與印度人通婚,形成拉其普特族群,先後建立過數十個大小王國,留下了許多塞種人的地名。《漢書·西域傳》中說:「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自此塞王南君罽賓,塞種分散,往往為數國。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屬,皆故塞種也。」這是追述的先秦、西漢的史實。休循與捐毒都是帕米爾山中的游牧小國,距疏勒國不過數百里,到東漢未期都歸屬疏勒國。因此,塞人活動的地域是應包括疏勒在內的。公元前176年左右,大月氏西遷,擊敗塞人部族,大批塞人被迫從伊犁河谷南遷,其中有一支曾通過喀什西北的鐵列克山口,先後定居疏勒與于闐二綠洲。 其後裔為匈奴人、鮮啤人、突厥人等。 j、鄀氏 允姓國有鄀國,在湖北鍾祥北面漢水邊,春秋時遷到河南淅川南邊內鄉縣境,稱為下 鄀。是秦楚界上的小國,後滅於楚,以國為氏的為鄀氏。 據人考證鄀氏源於少昊,這個允姓國祇能是少昊所建。蓋相傳少昊之子允格居鄀(若水流域),有子鄀姓,鄀之得名顯然是因為少昊曾居若水之故。3降生於若水的顓頊氏相傳東遷魯北窮桑輔佐少昊,也是少昊與若水淵源之明證。《爾雅·釋言》:「若,順也」。「允」之本義亦為順;《尚書·大禹謨》:「瞽亦允若」,乃同義連用。允姓之「允」、若水之「若」無疑皆為音譯,祇是在選用漢字時,已賦予他義;兩譯稱所選漢字本義均為「順」,自非偶然。另外,允姓與羌人的混血種名為「婼羌」。 以上戎族,多來於西方,但到達華夏區域後都融進了炎黃的成分,有的後來溶化在華夏族之中。 客家戎姓:潮汕戎姓亦屬小姓,人口約7000多人,主要集中居住在惠來縣6000多人,分布惠城、靖海、隆江等鄉鎮;其次是金平、龍湖、濠江區約600多人;潮南區峽山約200多人;潮陽區文光街道約20人。潮汕其他地區比較少見。 引用 編輯 第 19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2-12 15:41:57 2、狄 狄之見於記載始於《春秋》魯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狄伐邢」、閔公二年(公元前660)「狄入衛」。其時正當齊桓霸業初盛之時,《左傳》閔公元年云:「狄人伐邢,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請救邢以從簡書。」 狄作族稱,《春秋》所記始於春秋中葉,但《國語·鄭國》於西周末已有狄的記載。這是中原諸夏對北方一些部落與國家的稱呼,不是他們的自稱。《周易》卦爻辭及西周以前所流傳之故事中,實稱此族為易。狄與易古同為支部入聲開口字,故殷周之世稱狄或作易。 狄的本義,王國維先生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斷定,是由「遠」與「剔除」的含義,「後乃引申之為驅除之於遠方之義」。此外,狄還有強悍有力,行動疾快等含義。《爾雅·釋獸》說:「麋、絕有力,狄」,邢昺《疏》:「絕異壯大有力者,狄。」《禮記·樂記》說:「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鄭玄《注》:「狄、滌,往來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晉、鄭、衛、邢等國以北,即今陝北及山西、河北兩省的中部與北部,有許多強悍有力的部落,是對中原諸夏的威脅,但當時仍與西戎及伊洛地區之戎統一稱為戎,只在方位上稱為北戎。至春秋中葉,出現了稱上述地區各部落為狄的記載,因其在北,稱為北狄。在狄的族稱出現以後差不多100年間,又出現了赤狄、白狄、長狄等許多稱號。 狄 古代漢族史藉對住在北方各少數民族的泛稱。狄亦作翟。其先為葷粥,傳說在殷代為鬼方,周代為玁狁。春秋時長期活動於魏、宋、齊、魯、邢各國之間,公元七世紀時分為赤狄、長狄、白狄三部。他們又各有支系,統稱北狄。秦漢以後,也融合於漢族和其他民族之中。玁狁在春秋時叫戎或狄,是匈奴的先民。 狄氏,以國為氏. 據《廣韶》載, 周文王之舅父為孝伯, 又稱為考伯, 本為姜姓參盧氏. 成王時分封孝伯於狄國.(在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 一說在今河北省正定縣。一說山東博興縣西南高苑鎮)。此狄氏是姜姓,狄國應是狄人聚居地。 春秋中葉以後,狄與戎在地域上有明顯的不同,但整個春秋時期,乃至戰國中葉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稱,有些部落仍兼有戎與狄兩種稱號。這種情況以及春秋北狄諸部的姓族,陝北、山西、河北諸地的戎狄文化遺存,都說明春秋時期的戎與狄只是地域分布有明顯區分,族類卻比較接近。 春秋之世,中國與狄交接頻繁,故其族類見於《左傳》者亦較多。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四裔表序》云:「狄之別有三:曰赤狄、曰白狄、曰長狄。長狄兄弟三人,無種類。而赤狄之種有六:曰東山皋落氏、曰廧咎如、曰潞氏、曰甲氏、曰留吁、曰鐸辰。潞為上黨之潞縣,處晉腹心。宣十五年晉滅赤狄潞氏,明年並滅甲氏、留吁、鐸辰。留吁、甲氏俱在今之廣平,鐸辰在潞安境。白狄之種之有三,其先與秦同州,在陝之延安,所謂西河之地。其別種在今之真定、槀城、晉州者,曰鮮虞、曰肥、曰鼓。鮮虞最強,與晉數鬥爭,而肥、鼓俱為晉所滅。狄之強莫熾於閔、僖之世,殘滅邢、衛,侵犯齊、魯,其時止稱狄,未冠以赤、白之號。其後乃稍稍見於經傳。」蓋狄之種落不一,亦不相統屬,而赤狄尤雜,故《左傳》每稱之曰群狄,曰眾狄。長狄似以長大著稱,《穀梁傳》文十一年稱其兄弟三人佚宕中國,及死,身橫九畝,斷其首而載之,眉見於軾。(《魯語》稱長狄骨節專車,意謂骨節可專載一車。)左氏亦載其兄弟三人及其祖緣斯而不及其部屬,故顧雲「無種類」。至狄在赤白之分者,僅唐孔穎達《春秋正義》於宣公十五年下釋之云:「謂之赤白,其義未聞,蓋其俗尚赤衣白衣也。」孔氏去古已遠,不敢自信,雖謂俗尚赤、白衣,仍著疑辭。考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於赤狄下雲「今曰赤涉胡」,於白狄下雲「故西河郡有白部胡」。京氏西晉人,於此赤、白二字均不釋其義,當是其所見赤涉胡、白部胡,即尚赤、白衣仍與古之赤白狄無異。《三國志·魏志·夫余傳》稱夫余在國衣尚白,晉人稱鮮卑為白虜,今朝鮮衣仍尚白。《新唐書》稱黠戛斯之君阿熱氏建一纛,下皆尚赤。而西藏喇嘛今尚以紅教著稱,此中國邊裔部族尚白尚赤沿襲迄今猶未改者。據此知孔氏俗尚赤白衣, 實為赤白狄之正解。 《左傳》、《國語》、《世本》稱狄為隗姓。隗金文作鬼,古姓氏字皆從女旁,字以作鬼者為是。古以國為姓,鬼當是鬼方氏之後(鬼方亦稱鬼國,古方國並稱意同)。《易》稱「高宗伐鬼方」及《小盂鼎》所載之鬼方,並即此族。此族在周代屢與中國相為婚姻:《左傳》《國語》載襄王有狄後隗氏,晉文公納狄女季隗,趙衰母曰叔隗;東西周銅器著錄鬼姓之器不下十餘,皆其證。以此例之,《史記·殷本紀》稱契母曰簡狄,為有娀氏女,有娀氏又見於《商頌·長發》及《呂氏春秋·音初篇》。娀從女與姓氏字偏旁從女同,其本字當即戎。曰戎曰狄,明殷商之母系,實出北狄。是中國與狄相為婚姻,更遠在殷商之世矣。 隗姓為鬼方之姓,赤狄隗姓不僅說明與鬼方有淵源關係,而且王國維先生還斷言他們是西周初唐叔受封時所得「懷姓九宗」的後裔。 隗姓,羌族中的北狄部落,與允姓戎一樣,從姜姓中分出,成為隗姓狄。(柱農傳一百二十年或一百四十年不在帝位。到柱的後裔羭(口菕)(讀於哥)或臨魁時始稱帝。天下咸歸,號農或神農,是時,炎帝帝號雖有,卻名存實亡。從此炎帝氏族分裂為東西二部,西還有諸氏、槐氏、磈氏、隗氏等)隗部落西周時在陝西無定河東、呂梁山西一帶,春秋時遷到山西離石以北。 隗姓中的狄氏、潞氏、土方都屬姜姓,可見隗姓是從姜姓中分出去的。 土方,見共工氏一節,工方、土方本都屬共工氏系列,共工氏屬姜姓,但到周代時土方改為隗姓。 白狄、長狄乃黃帝之裔,赤狄隗姓為炎帝之裔,而允姓又屬於黃帝之裔,突厥則為炎黃的混合種。因此這裡只談赤狄。 引用 編輯 第 20 篇

對於考慮購房朋友來說:不買,就是站著做老子。買了,跪著做孫子。

不良信息舉報

清泉源

等級 二級網友魅力 1紅網幣 5663經驗 6284文章 1017鏈接:個人文集   我的秀客註冊 04-04-30 12:37

發表 2006-02-08 12:04:33

第11樓

赤狄中分布在今晉東南一帶。赤狄又分為六部: 1. 皋落氏。 炎帝參盧(即榆罔)的後裔有皋落氏,(共工生后土, 后土為句龍氏(勾龍氏),管理北方土地,句龍氏後來在春秋時又稱皋落氏,清代稱羅剎國,現譯為俄羅斯,從古到今一直在中國北方。后土生噎鳴,噎嗚就是末代炎帝榆罔)春秋時有東山皋落氏。 炎帝參盧後有落氏(落國在山西昔陽東南,接近河北省處),去草又為洛氏。又皋落氏單姓也為落氏,後省為洛氏。 皋落氏,晉人稱之為東山皋落氏。其居地,前人有三說:一說在今山西省垣曲縣。《水經注·河水》說:「河水東過平陰縣北,清水從西北來注之。清水東流逕皋落城北,服虔曰:『赤狄之都也……《春秋左傳》所謂晉侯使太子申生伐皋落者也。』」今垣曲縣東南有皋落鎮。一說在今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後漢書·郡國志》上黨郡壺關劉昭《注》引《上黨記》說:「東山在城東南,申生所伐,今名平皋」,漢壺關在今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一說在今山西省昔陽縣。宋《樂史》說樂平縣有皋落鎮,「即古東山皋落氏之地」,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及《山西通志·樂平縣》都指明,這個皋落鎮(村)在樂平城東南七十里。三說都認定是晉太子申生所攻打的皋落氏。申生伐皋落,在晉獻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60年,出兵的理由據獻公所寵愛的驪姬說:「皋落狄朝夕苛我邊鄙,使無日以牧田野,君之倉廩固不實,又恐削邊疆。」又說,「且夫勝狄,諸侯驚懼,吾邊鄙不儆,倉廩盈,四鄰服,封疆信,君得其賴」。當時晉獻公向狄人區域「啟土」還處在開始階段,晉國的實際控制僅汾涑平原,還未能越過沁水。今垣曲縣皋落鎮距晉都絳200里左右,正在晉獻公時晉國邊境的東方境外。除了當時晉國宮廷陰謀置申生於進退都不利的境地之外,晉獻公令申生「盡敵而返」,並在此以前東向伐驪戎,大概都出於驅除分布在晉國以東以南的戎狄,以便掃清通往周王境內的道路。後來晉文公收草中之戎與麗土之狄以「啟東道」,可以說是晉獻公東向狄入境內「啟土」的繼續。另一方面,晉國向東北的境土擴張,與狄、赤狄往東北退縮是同一進退過程。晉獻公時東境不過沁水,今長治縣及昔陽縣境內的皋落部落遺址,當與皋落往東北遷徙有關。《左傳》於閔公二年只記申生伐東山而沒有說結果如何。《晉語》只說晉軍「勝敵而返」。皋落顯然沒有被消滅,可能受到這次打擊以後即往東北遷,先至今長治縣境,再至今昔陽縣境。 2. 潞氏 黃帝封炎帝參盧的支庶於潞(今山西省長治市一帶)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姓纂》 「炎帝之後,黃帝封其支子於潞,春秋時潞子嬰兒是也,今上黨潞縣,子孫以路為氏,望出陽平、襄城、陳留。東陽、河南。」榆罔初都空桑(今河南陳留),後被徙於今山西長子,其地春秋時為赤狄潞子國,後稱潞州,春秋時稱潞氏。春秋有潞子嬰兒(潞城古時系赤狄部落,赤狄潞氏奪黎地立潞子國,為隗姓國。西周時在山西黎城西南,潞城東北的濁漳河邊。居地今山西省潞城縣東北一帶。)因國王叫嬰兒,習慣稱潞城為嬰兒國,建都古城村。位於城東北25公里石樑續村一帶,今此地有潞子嬰兒墓群。在皋落氏衰落以後,潞氏是赤狄中最強的部落,有君長,中原諸侯稱之為潞子。潞國是個小國,潞子嬰兒生性老實、懦弱,娶晉景公的姐姐為夫人,與晉國曾保持一段友好相處的關係。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作靠山,當時列國諸侯和臨近的部落,都不敢怎麼樣他。潞氏執政豐舒專橫暴戾,獨攬朝政。國君潞子嬰兒反倒常受豐舒的欺負,這個豐舒暗自投靠了秦國,為了獻好秦國,公元前594年他橫加罪名把晉景公的姐姐伯姬殺了,並刺傷嬰兒,殺死晉景公的姐姐,潞子嬰兒便派人和晉景公聯繫,叫晉國發兵捉拿豐舒。公元前594年, 晉國派兵在曲梁(潞城北部)與潞國軍隊激戰一場,殺了豐舒,把潞子嬰兒抓去,順手牽羊滅了潞國。這是晉國底定北方的重要戰役。潞國被晉國吞併,國人於是稱潞氏,潞又寫作路,也稱路氏。後裔遂為潞氏、路氏,他們當初是由於潞水之名而得姓。 潞氏又寫作露氏。 滿姓,此姓出自於赤狄隗姓之後。 3.留吁氏,春秋初葉居地不詳,春秋中葉居地於今山西省屯留縣。 4.甲氏,依《春秋大事表·四裔表》顧棟高的考證:「甲氏在今直隸廣平府雞澤縣」,即今河北省雞澤縣。其地在太行山以東,今河北省邢台市以南,可能是狄人佔據邢國故地以後遷居之地。 5.鐸辰氏,春秋中居地在今山西省長治市境內。 前593年,晉滅甲氏及留吁、鐸辰。 6.廧咎(qianggao)如氏,狄族的別種,隗姓。春秋之際,北狄人的一支無終和廧咎如居住在今太原東北方。他們與晉國毗鄰,在晉與楚爭奪中原霸主無暇北顧時,南下佔有了今太原地區。在春秋中葉晉獻公時,大概分布在今山西省中部。當時公子重耳從蒲邑出奔於狄,在今山西與陝西兩省之間。重耳在狄,曾與狄君在渭水附近進行田獵,這大概是白狄。狄又伐廧咎如氏,得其二女叔隗、季隗,叔隗嫁給重耳,季隗嫁給趙衰。在潞氏滅亡時,潞氏的余民散入廧咎如氏。可能廧咎如氏先居於今山西省中部的西側,後東遷今長治市附近已近太行山。晉國做了中原霸主後,向北擴張,擊潰了無終和群狄,《左傳》成公八年記載,公元前588年,晉、衛兩國聯合攻伐廧咎如氏。在廧咎如氏潰散以後,衛國收復了新築(今河北省魏縣)、馬陵(今河北省大名縣),是廧咎如氏又進一步遷到了太行山以東,今河北省的中部。從此赤狄餘眾大多被晉分賞諸將及諸大夫中的大族,其土地併入晉國。 引用 編輯 第 21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2-12 16:17:49 3、氐 氐羌與姜姓的關係: 《山海經·大荒西經》又記述:「有互(氐)人之國,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氐)人。」氐人與羌人一樣,是炎帝的苗裔。 《山海經》說:「太岳生先龍,先龍生玄氐。」後裔有玄氐氏。 《山海經·海內經》說:「伯夷父生西(四)岳,西(四)岳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與姜姓同奉伯夷、四岳為祖神而異姓,表明是四岳苗裔的分化。乞字像蹲於地上擠羊奶狀。乞姓在羌人中為貴姓。如晉有羌帥乞文泥。羌族融入鮮卑族後,鮮卑族中有乞伏部,以乞伏為姓建立西秦國。 冉人,是氐族的一支,為氐羌部落,以羊為圖騰,冉即髯,後演化為蚺蛇圖騰,或號蚺氐,或號青氐(青羌),或號白氐(白馬羌)。冉人的東支建立聃國(今湖北荊門縣境內)。商武丁的妃子為婦姌。周武王滅聃,周成王把這塊土地封給了文王的兒子季載。姓氏書只有姬姓的聃氏(冉氏),姜姓也應是聃氏(冉氏)的來源之一。冉又作,《說文》:「,西夷國。」是冉人西支建的冉國,為三峽、川、黔一帶土家族的先民。巴人後裔——土家族(稱「西戎」者,則是羌語系中從事農耕的部族。而稱「氐」者;卻是與其居地有關,氐處森林茂密的崇山峻岭之中,以農業和狩獵為生,與外界絕少往來。因而他們的習俗與羌人有些差異,信仰原始宗教——篤苯。因其崇尚黑色,而被稱之為青氐、冉駹等。)魚豢的《魏 略·西戎傳》(《三國志·魏志》卷30末附註)提到「蚺氐」,實即指的冉國。 姜姓駹人是冉人的雙胞族,駹是龍馬圖騰,尨像犬腹下修毛垂狀。駹人善牧馬,冉人善牧羊,兩族皆源於岷山。堯舜時駹人遷山西。駹人助夏禹治水有功(「黃龍負舟」、「黃龍曳尾於前」)。後來東遷至山東鉅野西南的龍堌集及泰安市西南龍鄉,後為姬姓魯國所並,魯國有龍邑,又叫隆邑,在今泰安市東南。駹人後裔為龍氏。一支成為布依族、彝族、苗族的先民。 商代時有龍方(陝西榆林、神木長城一帶),一支龍氏南遷,把今安徽宿縣西南的活動地帶命名為龍山湖,把懷遠縣西北75公里的居住地稱為龍亢集,漢代時把這一帶劃為龍亢縣。他們與舒入結合,西周春秋時龍人與舒人建立龍舒國(安徽六安南),此龍人部落疑即駹人,後被楚國所滅。今舒城縣有龍舒山、龍舒河,漢置龍舒縣於此(見何光岳:《群舒和偃姓諸國的來源和遷徒》,載《江淮論壇》1982年6期)。 龍方北羌義渠國國王犀首,羌族。建國於公元前16世紀。義古讀俄,渠羌語水。居住在黃河中游地區之羌人國家得名義渠。以北方龍氏族羌人為主體故稱龍方北羌。地域在今寧夏、內蒙南部、陝西北部、甘肅東南部; 國都在甘肅寧縣。《西羌傳》載:「義渠,大荔最強,築城數十,皆自稱王。」 《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年,商王朝「伐義渠,乃獲其君以歸。」 義渠輔佐周武王(姬發)討伐殷(商)紂王、羌周聯軍獲勝建立西周。義渠國出兵有功,被封侯。公元前475年的的東周戰國時期,全國出現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稱雄局面,義渠在陝西咸陽建都的秦國北面,成了秦稱霸西羌的主要對手,因而連年爭戰不斷。《西羌傳》記道:「至(周)貞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1年,秦歷公二十三年),秦伐義渠,虜其王。」「後十四年,義渠侵秦至渭陽。」「後百許年,義渠敗秦於洛。」秦侵義渠長達203年,不僅未獲勝,秦軍反被義渠軍隊打敗,並打到秦國的渭陽復地。秦昭王(贏則)之母宣太后便設「美人計」,與義渠王私通,先後生下二子。詐以許身聯姻。到公元前272年(秦昭王三十五年)「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因起兵滅之,始置隴西,北地,上邽焉。」義渠立國1872年。(此節內容可看戎中的義渠戎) 戰國時冉、駹在四川岷山流域松潘至茂汶羌族自治縣一帶,東漢時冉駹兩部落共建冉駹 國(岷江、涪江上游一帶),結合成冉駹族。冉駹國建於公元前771年,國都在茂縣小盆地的鳳儀鎮。冉駹國強盛時期,據《讀史方輿記要》記載,地域南到漢嘉(今四川樂山市),西到大渡河,北到甘肅酒泉,東到四川嘉陵江西岸。《太平環宇記》載:「冉駹羌國,領縣十。」又《華陽國志》載:「有戶25萬,125萬人口」。 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冉駹國置湔氏道,劍南道,冉駹國併入秦王朝版土。秦統天下之前,冉駹國民居安一方,在自己的國土上生活了五個半世紀。前130年漢武帝元光五年漢通西南夷。正月,使唐蒙通夜郎,置犍為郡,使司馬相如等通邛、筰、冉駹、斯榆,置十餘縣。一說「冉駹國」三字,應標點為「冉、駹兩國」。一般書籍把冉駹成一個國名,是錯誤的。因為冉駹故國恰是在今羌族自治縣境內,也正是今天自治縣的重要掌故。所以必須訂正。司馬相如《難巴蜀父老文》(《史記》卷117)說:「漢興七十有八載,……風之所被,罔不披靡。因朝冉、從駹、定筰、存邛、略斯榆、舉苞滿(蒲)。」這裡的朝、從、定、存、舉、略等字,都是侵略、征服或綏撫的含義。其下冉、駹、邛、筰、斯榆、苞蒲都是當時漢武帝派司馬相如去進行征服、綏撫的「國」名。從他自己的文章寫出來就是兩國。後人由於《西南夷列傳》(《史記》卷116)對邛筰等國常單舉,對冉駹則屢次都是連舉,遂誤會為一國了。這兩「國」原是同種、同俗的兩個氐族部落,又同在岷江上遊河谷區,同被漢武帝改流為汶山郡,《史記》屢次連稱是必然的。那時未有標點,致後人有此誤解。 引用 編輯 第 22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2-12 16:18:13 炎帝之孫,名曰靈恝(價)靈恝生互(氐)人。氐人國在建木西,能上下於天、人面魚身,無足(《山海經、大荒西經、海內南經》) 氐人為魚圖騰,。氐人氏(魚圖騰)繼承炎帝氏以建木為表,通天達地。制歷,是彤魚氏之後。氐氏(商代氐在嘉陵江上游) 氐族自稱「盍稚」,「氐」為它族對其之稱。魏晉以降,逐漸成為氐人自稱。由於氐與羌相鄰,先秦人乃視之為氐地之羌,又覺與羌有別,因稱之為氐羌,或單稱氐。孔晁在《逸周書·王會篇》「氐羌以鸞鳥」的注中就提到:「氐羌,氐地羌,羌不同,故謂之氐羌,今渭之氐矣。」氐,乃由地名而轉為族名,似與分布在秦隴、巴蜀之間峻峭相接的地勢有關。如隴阺等。其部落眾多,因地而異,有白馬氐、清水氐、略陽氐、臨渭氐、沮水氐、氐、隃麋(糜)氐等。又以服色而名之為青氐、白氐、蚺氐(一說即赤氐)等。 關於氐族的起源,主要有兩說:一說氐、羌同源而異流;另一說氐、羌雖自古關係密切,然而從來都是兩個不同民族。   第一說認為,殷和西周,氐族尚未從羌族中分化出來。據《大荒西經》,氐與羌均被認為是炎帝之後裔,炎帝為姜姓,氐人酋帥與羌人同,亦多姜姓。因而認為氐羌同源,氐出於羌。另外,或認為,氐與古老的三苗及冀、獂道之戎有淵源關係,同時,由於與羌族相鄰,又雜居共處,也吸收一些羌族成分。《舜典》提及的「竄三畝於三危」,遷徙到渭水上游和岷山以北的地區,亦即後來氐族的原始分布中心;而另一支向南遷徙至鄱陽、洞庭湖之間,後復向西移,逐漸分布於湘西、黔東一帶,其中一部分成為今天苗族的先人。因此,或認為三苗西徙和南遷的兩支分別成為氐族和苗族的淵源之一。從春秋戰國至秦漢,氐人活動在西起隴西,東至略陽,南達岷山以北的地區,約相當於魏晉的隴西、南安、天水、略陽、武都、陰平六郡及其南鄰,即今甘肅省東南、陝西省西南、四川省西北交界處,包括渭水、漢水、嘉陵江、岷江、涪江諸水源頭。起初主要聚居地區在西漢水、白龍江流域,此外,還與它族雜處。 引用 編輯 第 23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2-31 14:13:21 六、炎帝的其他後裔 炎帝的後裔除了向西北發展外,也向南方發展,勢力一直發展到東南的廣東福建。如炎帝後裔麥姓族約於商周時徙入廣東地區,「今廣東番禺、南海、香山(中山市)、四會、高要、三水、東莞、新興、吳川、台川、饒平、崖州諸縣,麥姓為大姓,人數以數十萬計,其始祖無疑皆來自中原」;炎帝裔支靈族,商周時部分徙入今廣東南海靈洲山; 周初,炎帝後裔林人遷於今廣東化縣70 里的陵水(又稱林水,水岸旁有林塵墟)、曲江縣的林源山、和平縣東南70 里的林寨墟及電白縣西北的林頭墟等地; 姜姓有薄氏,薄人的一支後與羅人結合而稱薄羅人,約於商周時遷於今廣東的羅定市及博羅縣等地。 根據當代史學大師郭沫若先生的研究,炎帝後裔主要有4支:列山氏、共工、四岳和台駘。他有一點說錯了,台駘不屬於炎帝系,屬於少昊系。大概是把台駘與有邰氏混為一談了。 1、榆氏、神氏、農氏、方雷氏、方氏、雷氏 炎帝榆罔失帝位,後裔遂為榆氏,其氏族部落居於晉中榆邦。春秋時期成為榆州國,後被曲沃國滅掉。《周書·史記解》中記載了有關榆州的事,說曲集(梁)之君,「伐智而專事疆力」榆州民乘其弊伐滅曲集(曲梁在潞城西十里)。榆州地次相接者有榆次(今榆次市)。解州有解榆,古亦為榆州。《博物志》中說:「榆州孤而無使,曲沃伐之而亡」。國亡而社存,故稱榆社。晉東南之榆州後設榆社縣,浮山縣有榆社村,臨汾縣有小榆鄉。可見神農榆罔之後裔古代遍布山西晉中、晉南之大部分地區。有的以神農為氏,遂為神氏、農氏。(《風俗通》、《姓解》) 炎黃二帝聯手打敗南方部落首領蚩尤,其中炎帝後裔榆罔的兒子阿雷(炎帝神農氏的九世孫)為黃帝左相,因為隨黃帝伐蚩尤有功被封於方山方(「方山」的是位於晉中汾陽一帶,河南省中北部,西起洛陽龍門,東至密縣東境,綿延於伊川、偃師、鞏義、登封、滎陽、密縣境內的嵩山一帶。漢置方利縣,隋置方山縣,後併入離石。),建立諸侯國。河南禹州是方雷氏發源地。其子孫以國為氏,就是複姓方雷氏,後又分為兩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姓苑》記載:「古有雷國,黃帝以臣雷公是也,因以為氏。」 黃帝時候有個大臣單姓雷,人稱雷公。雷公是個名醫, 精通醫術,發明了中草藥的製作,曾與黃帝討論醫學理論。宋人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云:雷氏"出自古諸侯方雷氏之後,以國為氏,後單姓雷。"由此可知,雷姓與方姓同出一源,都是方雷氏的後裔。 方國首領到堯時稱方回,修鍊大道,號為仙人。《列仙傳》中說:「方回,堯時隱人也。」方國夏商時仍為大邦,甲骨文載,方國經常侵擾商朝及其屬國缶、俞、唐,缶即陶,與唐皆為陶唐後裔,俞即榆罔後裔,皆居於河東一帶。方國逐漸南遷中條山一帶,故雷首山一名方山。商王武丁派兵伐方,未能獲勝。後方國仍為商之屬國,因其國力甚強,周初武王、成王都曾討伐方國,終使其降服於周,並向周王朝貢。《周書·王會解》載:「方揚以皇鳥」,方揚為方國之君,周王大會諸侯時,方揚曾前去參加王會,向周天子進貢雌鳳凰。 黃帝的次妃為炎帝的女兒方雷氏,曰女節,生子青陽氏。方氏另外還有兩個來源,一個是方相氏,另一支則源於姬姓周宣王卿士方叔(字方叔)。 春秋時姜姓國約有20個。《史記索隱·三皇本紀》云:「神農氏,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後。」《路史後紀四》云:「黃帝封參盧於路」,註:『亦作「露」。』又云:「伊、列、舟、駘、淳、戲、怡、向、州、薄、甘、隋、紀,皆姜國也。 」 2、列氏,烈氏、山氏、烈山氏、列山氏、厲山氏、厲氏、連山氏, 連氏,賴山氏、賴氏、厘山氏、麗山氏、麗氏、酈氏 列氏,烈氏、山氏、烈山氏、列山氏,這些姓氏前面已述。 《通志·三皇紀》曰:"炎帝神農氏起於烈山,亦曰烈山氏,亦曰連山氏。"《後記三》曰:"安登生神農氏於烈山之石室。"又曰:"肇跡烈山,故又以列山、厲山為氏。以八卦為連山易,故亦曰連山氏。" 連山在湖南省會同縣連山鄉,離烈山很近。「烈山氏」和「連山氏」又讀音相近,炎帝在此改進了八卦,作《連山》易(六十四卦),所以後裔有連山氏。(資料:連山為一河谷盆地,四面正好被「連連不絕」的群山所包圍。這說明《連山易》也有因地得名的因素。這裡的連山八廟與易經八卦也有著內在的聯繫。所謂八卦,是用陰爻和陽爻兩種基本符號重疊起來組成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組符號,這八組符號分別代表天、澤、火、雷、風、水、山、地八類自然物象。所謂八卦圖,就是八組符號按四面八方有規律組合的環形圖。連山八廟正好坐落在連山河谷中心點的四面八方,而且八廟與八卦所代表的自然物象相一致:坤卦代表地有地母廟,良卦代表山有山神廟,坎卦代表水有鎮江廟,巽卦代表風有風神廟,震卦代表雷有雷公廟,離卦代表火有火神廟,兌卦代表澤有蓮花(塘)廟,乾卦代表天有盤古廟(盤古廟居正西方,義取盤古已歸西「天」)。更有象義的是山神廟居西南,西南方正好有「艮山口」山名,山名與艮卦卦名同;鎮江廟居南,南方正好是河水流人連山的方向;風神廟居東南,東南方地勢開闊有利於東南風的吹入;雷神廟居東,由於連山特殊的地形,春夏雷電以東方居多,並有「雷公山」地名;火神廟居北,此廟正處在方圓數十里聞名的「火神坡」上。這麼多自然物象與八廟和八卦相對應,不可能是一種巧合,這說明了易經八卦是古人通過「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發明的說法是完全正確的。) 厲山——《國語·魯語上》說「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 春秋《禮記。祭法二十三》:「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東漢經學大師鄭玄註:「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或曰有烈山氏」。可見厲山即烈山,烈山氏、厲山氏皆指神農炎帝。厲國,商周姜姓厲國,相傳系厲山氏(即烈山氏)後裔所建,在河南鹿邑東部。周代湖北隨國東北也有一個厲國,那是姬姓厲國。因此厲氏應有一支源於姜姓,一支源於姬姓。王夫之《春秋稗疏·僖公十五年》已提出質疑:「齊桓率八國之兵以伐楚,尚次陘而不深入,安能輕率一曹,越江漢之北而向隨乎?」並認為齊、曹所伐之「厲」當位於《史記》所載老子生地苦縣之厲鄉。古苦縣在今河南鹿邑縣(《元和郡縣誌》卷7;《太平寰宇記》卷12;《大清一統志》卷193 )老子故里厲鄉在今鹿邑縣東5公里(《大清一統志》卷194), 其地恰與齊、曹之師由匡地東南救徐而伐厲的情勢相符。只是隨州有賴鄉、厲鄉、厲山,豫東鹿邑古代也有賴鄉、賴鄉溝、厲鄉,兩地為何有如此相同地名?這說明厲人的遷移。隨州的厲山(烈山)是炎帝的老家,原姜姓厲國所在地,姜姓厲國遷移後周朝封同姓於此,也叫厲國。後裔以國為氏,都為厲氏。商周之際漢東姜姓古國厲國又稱「賴國」,姜姓。 厲氏有兩支皆出於姜姓,主支是齊國六世厲公無忌,子孫以所謚之"厲"為氏。 驪山雖與列山古音相同,但只是列山氏的一個分支驪戎,或說驪戎為姬姓。 厲氏又衍生出麗氏和賴氏(《許氏公譜》) 酈氏有幾支來源,其中一支系出姜姓,酈,古國名。以國為氏。今永康酈氏便屬這支,今河南內鄉東北的酈國為姬姓國,不知姜姓酈國在何地,也許是為姬姓酈國取代。 一支遷於介休之烈山(即介山),後散處於晉南各地,洪洞西有歷山,永濟、垣曲亦有歷山,留下了舜耕歷山的典故。歷山初當與炎帝後裔烈山氏族的聚居活動有關。山西汾水中下游原來分布著許多姜姓部落方國,晉中有姜戎,洪洞現有明羌村,解縣亦有姜村,均與炎帝族人活動有關。 古時烈與厲通,與厘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厘山氏皆同。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後有一支從渭水流域東遷,於商代在河南鹿邑東的厲鄉(厲鄉縣。《史記·老子列傳》正義:「厲,音賴。」))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周武王敬重古代的聖賢,就封炎帝的後代到賴(今湖北省隨縣東北歷山店一帶,或說今河南息縣東北包信鎮。按,周武王封其弟叔穎於賴,也在河南息縣,屬於姬姓國。我估計姜姓賴國可能先封於息縣,後遷於隨縣),給子爵封號,為賴子國。公元前538年(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河南鄢陵),其後裔以國為氏,稱賴氏。 楚靈王滅賴國後,不少賴氏子孫跑到羅姓地區避難改姓羅。後來楚靈王又侵佔了羅子國,羅姓人家又跑到傅姓地區改姓傅,以避楚靈王追殺,經過數代之後.子孫眾多,誰是真羅或假羅,誰是真傅或假傅,已經混淆不清,故三姓相議,互不通婚,以示有血緣之親。 1996年5月5日,息縣賴氏文化研究會舉行了「紀念叔穎公受封立國(賴國賴姓所在地)3118周年大會」,此叔穎為姬姓。 附 客家賴氏來源之一 姬姓叔穎31世孫賴碩,於南朝宋元嘉末年遷至江西寧都,其第三子賴燦,生七子,分枝湘、閩、贛、蘇等省,形成一些支派:長子賴昭留居寧都縣城、湖田、七里、蓮湖、會同武村,次子賴德(得)徙居福建上杭古田,三子賴明徙居江西宜黃樂安,四子賴慶(庚)及其後代分衍於江西龍南、上猶等地,五子賴思及其後代分衍於江西石城、秋溪、建昌、廣昌及福建岩前等地,六子賴永(求)及其後代分衍於江西信豐、瑞金、於都、南康等地,七子賴彥任江蘇揚州通判,在當地安家。賴碩還有一孫叫賴定,因在潭州(今湖南長沙)做官而在當地安家。賴德的長子賴標,自上杭古田遷至福建寧華縣石壁村,其11世孫賴朝美徙居福建永定湯湖:另兩個11世孫賴祖華、賴祖三於明初由寧華石壁遷至程鄉(今廣東梅州),後又他衍出蕉嶺、平遠等支派。賴氏譜牒還記載:賴氏族人為避楚靈王之害,有改為羅、傅二姓者。川、滇一帶的賴氏多數人融入阿昌族。清朝乾隆年間,有賴雲從自福建漳州渡海至台中開基,此後,閩、粵賴氏陸續有人遷往台灣,有的進而移居海外,去新加坡等地謀生。 引用 編輯 第 24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2-31 14:15:55 3、有邰氏、邰氏、駘氏 勾龍生伯陽,伯陽的後代分出噎鳴、邰氏、墨氏、竹氏、孤氏 、伯氏六支。 姜姓有邰(tai台)氏部落是一個以蠑螈為圖騰的氏族,原在今河南偃師一帶。那一帶,也是帝嚳時的首都,稱為「西亳」(音「伯」)。其先在隴西,後遷武功,公元前26世紀,堯執政時,舜又把「有邰氏」封到「邰」(其地在陝西 武功一帶)。周族始祖棄是有邰氏姑娘姜嫄所生。有邰氏後代為邰氏。邰氏——《說文》:炎帝之後,姜姓所封。宮玉海教授研究猶太人本身就是從中國遷走的,「猶太」即是「有邰」, 這可能是猶太人又自稱「西伯來」(即「西亳來」人)的原因吧? 帝嚳娶炎帝部落有邰氏女姜原生棄(姬姓),長大以後,善長耕稼,堯舜任以為后稷,別姓姬氏,輔佐堯舜,教民稼穡,助禹治水,堯封他在邰,棄成了有邰氏部落的酋長。有邰氏部落由姜姓部落變成了姬姓部落。因此,我們現在說,邰氏來源於姬姓。另一部分有邰氏族人別徙他處。夏朝建立後,有邰氏世代事夏為掌管農業的官。商滅夏後,有邰氏與夏人一起向西北逃竄,到達了今內蒙古伊克昭盟的朱開溝。後來由於商人的繼續追擊,有邰氏和夏人繼續向西遷徙,到達了敦煌地區。在這兒有邰氏和夏人分開,在不窋的帶領下往東南返遷,抵達了甘肅省的慶陽一帶。不窋、鞠時代,有邰氏處戎狄之間,從其俗。有邰氏除了受戎狄之俗影響外,還有自己發達的青銅業、農業、家畜養殖業,這是其區別於戎狄的明證。到公劉時期,有邰氏開始強盛起來。前1450年,遷都於豳(陝西省彬縣西北)。前1150年,古公亶父受到了戎狄熏育的攻擊,被迫遷都周原岐邑(岐山縣),結束了和戎狄共處的生活;古公革除戎狄習俗,發展農業,設立五官,將有邰氏部落更名為周國。有邰氏又作有駘氏,《路史·疏仡紀》:"高辛氏上妃有駘氏女,曰姜嫄是也".所以又有駘氏。 4、默台、墨台氏、墨胎氏、默怡氏、墨氏、(女墨)氏、怡氏、台氏、孤竹氏、孤氏、竹氏、竺氏、覃氏、伯氏 伯陽的後代分出噎鳴、邰氏、墨氏、竹氏、孤氏、伯氏六支。 四岳之後許由的第九代孫許孫生子墨胎,字如夷,號胍竹。墨胎的孫子名叔,字如墨,號孤竹。叔的孫子名許立,生了三個兒子,長子許允,字公信,號(謚號)伯夷,二兒子伯仲(「憑」),三子叔齊。 禹有天下,封炎帝的後裔四岳之後(許孫生子墨胎,字如夷)於默台(今地不清)繼承列山,(《路史後紀四》)或說台(今遼寧朝陽市),後裔遂為默台氏,又作墨胎氏、默怡氏。《路史》說默台氏後代中「成湯元年正月三日丙寅析封孤竹(墨胎的孫子名叔,字如墨,地在今河北省盧龍縣南,今日河北東北部到長城外的遼寧西部、內蒙古東南一隅的範圍內;而盧龍則是該國族的中心區或首邑所在,)孤竹國的國都大概在灤縣、遷安、盧龍三縣交界處。孤竹也作觚竹,意思是偏遠的地方(《爾雅》:「觚竹、北屍、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 )。是商代北方灤河流域的一個諸侯國。 《史記·伯夷列傳》司馬貞索隱引應劭曰:「伯夷之國也,其君姓墨胎氏(墨台,音眉怡)。」 墨胎的後代子孫有的以祖氏為姓,後裔遂有墨胎氏,有的以國為姓,得孤竹氏。又有孤氏、竹氏。 《帝王世紀》中曾說,自商湯初封至殷紂王之時,孤竹侯共傳了九世(按《許姓公譜》只六代,從禹到商末,只六代,確實不當),這九世"竹侯"的情況雖史已失載。但有人根據甲骨文、金文及有關文獻的記載,考證出後三代的一些情況:第七代竹侯的廟號為"丁",歷任殷王朝的貞人和司卜;第八代竹侯名"微",亦即文獻中的"墨胎初",繼父業為殷王朝的亞官;第九代竹侯名"憑",亦襲父職為殷王朝亞官。微字子朝,生有三子,長子伯夷,名允字公信,次子佚名,已不可考(按應是第九代竹侯名「憑」, 這個新君的名字在《路史·國名記》中作「馮」,),少子叔齊,名致字公達,伯夷叔齊是他們的謚號。(伯夷叫作墨胎允,叔齊叫作墨胎智)孤竹君生前定了少子叔齊為王位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君位給哥哥伯夷,伯夷不接受。兄弟雙雙投奔周國的西伯,即後來的周文王。西伯死後,西伯的兒子周武王伐紂,伯夷兄弟叩馬而諫,武王沒聽勸諫。武王統一天下後,伯夷兄弟跑到首陽山(今山西永濟南),不食周粟,採食野菜,後來終於餓死了。伯夷的孫子後來封在許國。 孤竹國後遷之盧龍,一支徙西南建夜郎國。 墨台與目夷讀音相同,所以鄒衡等學者認為墨台即目夷。目夷就其宗族之「姓」而言為子姓,這是混淆兩個姓氏。(原因是《通志·氏族略》云:「墨台氏,子姓。」 春秋時宋成公的兒子墨台的後人,以墨為氏。此墨台氏源於人名,非源於國名。) 墨胎氏後因避難改為墨氏,又改為怡氏。 因為墨胎又作墨台,所以又有墨台氏,避禍改為台氏。 墨氏因事加女旁為(女墨)氏。 伯夷的後代與四岳的伯夷一樣有伯氏。 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封遠古顓頊帝的後代為譚地的首領,讓他們建立了譚國(在今山東歷城縣)。並封給子爵爵位,所以譚國歷代國君都稱為譚子。繼而兼并諸侯,廢了孤竹國,孤竹氏被改為有竹氏。先後被遣送到洛陽(今洛陽市東)和有褒(今陝西省南鄭縣)兩地修築東周城郭和抵宮。為周穆王貴族的奴隸。修築工程完成後,周穆王把修築抵宮的奴隸升為自由民,分配到各附庸國去耕田種地。有竹氏自由民被分配到譚國耕田種地,隨譚國而姓,歸宗譚氏。到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并吞譚國,國民分崩離析。國君譚子奔莒(今山東省莒縣),其公族子孫,以國名為姓,相傳姓譚;原有竹氏公族子孫,不甘做齊國的順民而相率逃亡,奔有褒,重返三百多年前的故地,在逃亡途中,以譚國名去言為姓,相傳姓覃氏。 《管子·小匡篇》載:「(齊桓公)北伐山戎、制令支、斬孤竹,而九夷始聽,海濱諸侯莫不來服。」這裡將孤竹山戎等族並提,說明在齊桓公時代他們依然保留著自己的族稱和國號,足見孤竹並沒有同其他民族完全融合,尤其沒有同山戎完全融合。大概由於孤竹與山戎地域相近、關係密切,從記載有關齊桓公北伐的文獻看來,孤竹曾與山戎等族結為聯盟而對燕、齊等國造成嚴重威脅,正因如此,齊桓公北伐時才沒有放過孤竹。 竹氏,後漢時樅陽侯竹晏認為竹姓出自孤竹國伯夷叔齊兩位賢人,於是不改姓,加二作竺氏。認為竹是出自孤竹國兩位賢人,即伯夷和叔齊於是在 「竹」字下面加個「二」字, 5、柱氏、節氏、戲氏、鉅氏、巨氏、封父氏、封氏、富父氏、富氏 帝柱生慶甲;慶甲生甲氏和帝臨;帝臨傳帝承;帝承傳帝魁;帝魁傳帝明;帝明傳帝直;帝直傳帝厘;帝厘傳帝居(亦稱帝哀);帝居傳節莖。節莖之後,有節氏、戲氏、克氏三支。戲傳器和小帝。 帝器的後代: 帝器┬長祝庸—長邀公 ├次伯陵┬長逢公 ----┬長延氏—  └次蜂氏— ├次鼓公  └三伯鉅┬長富父— └三許殳—長靈恝┬長互人— ├次封鉅— └次氐人— ├三鉅氏— └四封氏— 器的後裔為祝庸、伯陵、鉅三支。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延、鼓和殳,鼓生靈契(《許姓公譜》則為殳生靈恝),靈契生氐氏和互人。 柱氏,《史記·補三皇本紀》引《左傳》:「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歷山氏。」柱(即農)為炎帝神農氏第三代的弟弟。 姜姓有節氏,或說是因炎帝居的兒子叫節莖,所以為節氏。 戲氏族為炎帝後節莖的後代,以居地為姓。《路史·國名記甲》姜姓國條下有戲國:「戲,驪山之北,水名。今新豐有戲亭,幽王死焉。或雲幽、褒戲此而名,妄也。正音希」。戲族至夏,為戎人所逼,遷往今山西繁峙縣東120里之大戲山。「舟駘戲向薄(五個國家),至周猶存。」 伏戲氏的後裔也有戲氏,這兩個戲氏不同源。 戲生器,器生鉅。據說炎帝的孫子鉅是黃帝的老師。鉅之後有鉅氏。後鉅氏去「釒」旁簡改為巨氏。夏代,鉅的後代封在封父(今河南封丘。根據許氏宗譜記載,夔公生長子伯封,伯封為封父氏。今河南封邱西南有封父亭),後人曾經稱他為封父,實際上是以地名為人名。到周代,封父國被滅,子孫以國為氏,遂為封父氏和封氏。 鉅的後代有富父氏,春秋時魯國有魯國有公族大夫富父終甥、富父槐,,為炎帝之後,其後人以富父為氏,又簡為富氏。 引用 編輯 第 25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2-31 14:17:10 6、陵氏、蜂氏、逢氏、逄氏、殳氏、延氏 器生鉅和伯陵。 《海內經》說「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鍾,為樂風。」 逢伯陵是繼共工、四岳等部族之後而立的商代諸侯,是殷商時代東夷、齊地姜姓氏族的首領。近年考古發掘山東濟陽劉檯子村的逢國墓地,出土了屬於逢國的青銅器,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殷商時期,即為逢國所在地,春秋至南北朝為「逢陵」邑站所。有逢陵故城遺址。為商代逢伯陵建國之地,又作逢陵。位於山東周村城南二公里處。遺址面積二平方公里左右。逢陵、逢伯陵作為地名又被看作是夏、商時齊地的首都,但它的位置歷來有爭議。其實,早在《魏書》和《水經注校》中,就已經確定了它的地點是今山東周村城南郊的於陵(逢陵)古城遺址。當然,不能排除這個王國在長達千餘年的歷史中有遷徙,但是至少在商代它已經存在於於陵古城了。於陵,又作逢陵,南面是一座酷似鳥形的山,叫鳳山,即是古代的於陵。於是古代的烏字,也就是傳說中的神鳥三足烏,於陵在古代也叫烏陵。而逢氏正是以鳥為圖騰的爽鳩氏的後代,奉於陵為神山而建都於此,故歷史上這裡一地二名。 逄,上古時,逄和逢兩字是相通的,讀音也相同。所以唐朝時的學者顏師古說,逄姓的起源和逢姓相同,都是逢蒙的後代。上古夏朝時,有個出名的弓箭手叫逢蒙,逢蒙就是部落首領,他拜羿為老師,后羿則是最善於射箭的部落首領。逢蒙的的後代,至商代著名的歷史人物逢伯陵統一了齊地各族,為商代的英雄之一。被商朝廷封在逢地,建立逢國,逢氏是以國為姓。《國語.周語下》:「我姬氏出自天黿,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牽牛焉,則我皇妣大姜之侄伯陵之後、逢公之所憑神。......」逢公為大姜之侄、伯陵之後,為炎帝之後。姬氏以天黿為神,則為黃帝之後,姬姜聯盟是遠在西周建立以前就存在的,是炎黃聯盟的一個實例。西周武王的時候,逄國滅亡,改其地為齊,改封給姜太公。(《左傳.昭公二十年》:「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 ) 逢伯陵(凌)的後代有陵氏,以國為氏的有逢氏,又有蜂氏。逄姓是逢姓的一個分支。 《山海經·海內經》云:「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為侯,鼓、延始始為鍾,為樂風」。 伯陵的第三個兒子名叫殳,是箭靶的發明者,因此,帝堯封他為殳侯,賜他以殳為姓,稱殳氏。《通志·氏族略》云:「殳氏……望出武功」。殳人部分又由陝西武功遷居今耀縣、銅川。 延的後裔為延氏。延氏族,初居今陝西延安之延水流域。後延人有北遷入狄者,也有東遷入河南及山東者。 7、伊氏 許由的四代孫許明的兒子有申徒狄、伊尹和許敏。 今天我們都說伊姓來源於唐堯或伊尹。古代有一個伊國。唐堯的伊姓就與它有關,唐堯生於伊祁山,他出生時,寄養於伊侯長孺家,他的後代便以伊為姓,稱伊氏,也就是說唐堯是以養父的姓為姓的,伊侯長孺為姜姓。 約出於公元前299年前的竹筒編年體史書《竹書紀年》,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炎帝神農氏,其初國伊,又國耆,合而稱之,又號伊耆氏」。遠古帝王往往「以德為號」或「以地為號」。在這裡,伊耆氏顯然是以地為號,伊與耆當是兩個地名,意即炎帝初國於伊,繼國於耆。 伊在河南洛陽一帶。古字耆、飢、黎通用,故《尚書傳》注曰:「耆即黎也。」「繼國耆」亦即「繼國黎」。黎城縣的黎,系春秋以後之黎,非商周黎國之故地,而長治縣黎侯嶺下的黎才是商周以前的古黎國。傳說中炎帝建國的耆即黎,在今長治縣黎嶺村附近。黎侯嶺,今叫黎嶺,在長治縣城北。黎國滅亡之後,這裡的民眾被稱之為「黎民」,直到西周時還是專指名稱。後來所謂「黎民百姓」、「黎老」、「黎首」、「黎氓」、「黎庶」等皆是由此衍變而來的。 8、紀氏、郱(píng)氏、裂氏、帛氏、冀氏 許由的兒子分為五支:許犍、意而、紀後(紀氏始祖)、冀後(冀氏始祖)和誇父。 炎帝的後裔有封在紀的(今山東壽光縣紀台村),是商朝在東方的與國,為侯爵。周滅商,紀國又臣服於周.春秋初年,齊國強大起來,逐步向東發展,紀國成為主要障礙,經過長期戰爭,春秋庄公4年滅於齊(公元前690年),後裔以國為氏的為紀(jǐ)氏。 紀侯的後代還有郱(píng)氏。郱在山東臨朐東南。 隱公2年有紀裂繻,字子帛,為紀國大夫,他的後代有裂氏和帛氏。 姓氏書籍中沒有姜姓的冀氏: 唐堯之後有冀氏,此為冀姓起源之一支。西周后,周武王先封賢君遺孫,把堯的後裔封於冀(山西河津)建立冀國。春秋時,冀國為晉所滅,其後裔以原國名為姓,是為冀姓。冀姓之另一支出自姬姓,晉國滅冀國之後,晉封卻芮於冀國地,世稱冀芮。冀芮之後裔遂以祖上封地為姓,是為冀姓。兩支冀姓,均出自山西河津東北十五華里處。 大概因為堯是伊姓,按《許姓公譜》伊姓和冀姓同源,所以說「唐堯之後有冀氏」,因此冀姓應源於姜姓,而不是伊姓。

對於考慮購房朋友來說:不買,就是站著做老子。買了,跪著做孫子。

不良信息舉報

清泉源

等級 二級網友魅力 1紅網幣 5663經驗 6284文章 1017鏈接:個人文集   我的秀客註冊 04-04-30 12:37

發表 2006-02-08 12:05:07

第12樓

9、甘氏 長勾龍┬長子垂↓(接5) │次伯陽┬長噎鳴┬長薄渾—長木公—長升公—  ├次甘氏 ├三洲氏—長淳於—長於氏—  ├四向氏— ├五隨氏— ├六先龍 ├七申氏     ├八呂氏     ├九岳氏—長鄂氏      ├十宗氏—       └十一芮氏—   甘氏為岳族(今隴縣)後裔,遷居於甘谷水(今陝西乾縣)、甘谷(今周至縣)、甘(今長安縣)。夏朝時,諸侯國甘國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甘滅於夏。其君主家族在亡國後散居各地,以原封國名為姓,成為甘姓的一支。殷商中興名主武丁,年輕的時候,曾就學於一位叫作甘盤的學者。後來繼位,便禮聘甘盤為相。這位被後世推崇為賢相的甘盤,便被推為甘氏的始祖。甘氏還有一支來源於姬姓,那是周文王的後代。 10、州氏、淳於(於)氏、淳氏、於(於)氏 周武王滅商後,把原夏朝斟灌國姜姓封在州邑(今山東安丘縣),建立州國,因位居公爵,世稱州公。春秋時期有州公實,亡國於杞,亡國後,其族人以原國名命姓,稱州氏。州國公族定居於淳於(於)城(今安丘縣東北,原為州國都城),後來複國,名淳于國,仍為公爵,成為春秋時期的小國之一。亡國後,其族人以原國名命姓,稱淳于氏。到唐代中期,唐憲宗名李純,淳于姓的"淳"字與"純"字同音,遂在避諱之列,乃去淳為於(於)姓。五代以後,有部分于姓恢復祖姓,仍複姓淳于。於是淳于氏有淳于氏、淳氏、於(於)氏。州氏 還有一支來源於姬姓,那是晉國欒書的後代。 11、向氏 炎帝神農氏的後裔有一支建立向國,向國原在河南孟縣的向城,後遷山東莒縣。又經傳中屢見向地,地點分別在山東、河南(河南濟源的南面)、安徽(安徽懷遠)諸處。向小國寡民,數經遷徙。向,甲文金文是有窗子的房子形,說明向人善建築。春秋初年,隱公2年「莒子娶於向,向姜不安莒而歸。夏,莒人入向,以姜氏還。」莒子為嬴姓,娶了姜姓的向國女子為妻,因夫妻不和而引起了一場戰爭,向國被莒國所吞併。 12、隨 據《許姓公譜》噎鳴的後代分為薄渾、甘氏、洲氏、向氏、隨氏、先龍六支。 隋姓最早發源於春秋隨國(當今湖北隨州市)和春秋隨邑(當今山西介休,此為祁姓),應當是以國、以邑為姓兩支。據史料記載:隨國為周朝本姓諸侯國即姬姓,國君隨侯是炎帝後裔,這記錄明顯矛盾。隨國也可能先是姜姓國後被姬姓隨國取代了。 13、芮氏 商代芮國為姜姓國,在陝西境內風陵渡西北方,周代為姬姓芮國所取代。芮氏中應有一支為姜姓的後裔。 14、同氏 炎帝後裔同氏族初居於今甘肅成紀,後徙入同峪(今陝西眉縣)及同(今陝西大荔),同州(今大荔)之名也得於同氏族。 15、薄氏 據《潛夫論》上說,薄姓是姜姓的後代,上古時有薄國(在山東省曹縣東南,又稱毫),相傳是炎帝後裔的封國,薄國的後代子孫以國名為姓,稱薄姓。薄人的一支後與羅人結合而稱薄羅人,約於商周時遷於今廣東的羅定市及博羅縣等地。 16、蒲氏、蒲盧氏 姜氏之後有古蒲氏,建蒲子城(隰縣東北四十里)。蒲伊傳為古代之高士賢人,隱蒲子山,堯曾親往拜訪。漢置蒲縣,後周改石城為蒲子縣,隋改平昌為蒲川縣,移治故箕城,在今蒲縣境,唐置蒲縣於今治,後升為蒲州,元仍為蒲縣。蒲人後移於河東中條山一帶,故雷首山亦稱蒲山。山下漢置蒲坂縣,北周置蒲州,隋為河東郡,唐改河中府,清為蒲州府,戰國時魏置蒲津關。以上蒲山、蒲川、蒲谷、蒲城、蒲州、蒲縣均與蒲人居住有關。 炎帝後有蒲盧氏。 17、舟氏 炎帝的後裔有姜姓的舟國,興於何時滅於何時建都何地,皆不清。後裔遂為舟氏。閔公2年,虢國大夫舟之僑,因對虢公不滿而奔晉。在僖公28年的成濮之戰結束後,收軍回國,濟河時,因違紀先歸,被晉文公治罪殺掉。 18、焦氏 周武王封神農之後於焦。西周時有兩個焦國,一在安徽毫縣,一在河南三門峽西邊(今河南省陝縣南部焦城),此為後者。春秋時滅於晉,子孫以國為氏,遂為焦氏。 19、並氏 並國(太原簡稱並),姜姓國,後裔為並氏。明有並韶。最早記載並人的是《山海經·海內經》(《海內經》說::「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 」。 )節並為炎帝姜姓之孫,即並人的始祖,或許節並是一對雙胞眙孿生兄弟,他們後來一同當了部落的酋長,而使這個部落得名為「並人部族」!先居於陝甘地區,後東徙入今陝西大荔並藍鎮,後來部分又隨榆罔東遷山西、河南。舜置十二州,有并州,舜之并州就是以今太原為中心,北達忻、雁、南至昭余祁,西越黃河,北逾太行山的廣大地區。「并州」 當因並人的強大部落遷此而得名。 20、其氏(寫法:上己下其) (上己下其)(其)國,在山東沂水東北、莒縣南,西周大封姜姓時,有一支姜姓部落建立(上己下其)(其)國,直到春秋還存在,其國人以國為氏便為其氏。「城陽」是青島市區最早的古人類聚居區,屬「東夷之邦」,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相傳,早在龍山文化時期,這裡就生活著兩大夷族部落:「不族」和「其族」。這兩支部族因相互具有血緣關係,也就是說「同苗同根」,所以又被稱之為「不其族」。「不其族」早先生活在現在的鐵騎山一帶,因而該山就以「不其族」為名,叫做「不其山」。從現在的考古發掘來看,最早的不其人主要是以狩獵和打魚為生,尤其是製作弓箭和黑陶的技術非常發達。 引用 編輯 第 27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2-31 14:20:26 21、道氏 道國,大概是饕餮被流放四裔後留在中原的後裔。起源於甘肅渭源縣的首陽山,約在夏代時,經陝西至山西,商代遷至河南偃師,再東遷到睢縣東南的首止。首止即金文的道字被分為兩字。戰國時睢縣東南有首邑。商代道國又稱為首。首人有一部分繼續北上與東遷,到河北與遼寧,這支首人,有的東遷至日本。道字像手提一首級在路上行走。將人頭占卜後陳列於大氏族家居的住房走廊上,這種通道便叫道(道路義由此引申而來)。周武王滅商,道國便臣屬於周朝,不久,周武王封姬姓親族於道國,取代了姜姓的道國(見姬姓道國)。 22、夷氏 夷國,西周春秋時夷國在山東即墨西、膠縣東北。周朝稱青島為「夷國」。衛宣公夫人叫夷姜,說明她是夷國人,姓姜。夷國應該是夷氏的來源之一。 23、井氏 虞國有個大夫是姜子牙的後裔,封在井邑(今地不詳),稱為井伯(伯爵),後代以封邑為氏,遂為井氏。後晉國滅虞國,井伯之後井奚逃亡到秦國,被秦穆公封為百里邑的首領,即為百里奚。百里奚的後代,也以封地為姓,世代姓百里(另一說,周太王五世孫虞仲封於虞(山西平陸東),為晉所滅。虞之公族井伯奚作為晉國伯姬的陪嫁奴隸到了秦國,後來得到秦穆公的賞識,受邑於百里,因號百里奚。)。另外,炎帝的後代有取吉利意思為氏的,也為井氏。井是《易經》中的六十四卦之一,據後人解釋:「井之義,汲養而不窮。」就是取之不盡的意思。周朝有個大夫叫井利。 井氏族,炎帝後,以善鑿井而得名姓,至商為井方。井方最早得起源地,應在今山西寶雞縣渭水南岸磻溪南面的井兒村,正位於今寶雞市大散關之東,下臨磻溪河,為呂尚釣魚之地。其西鄰還有一條清姜河,即古姜水,可知這一帶是姜姓分布區域。井方當為姜姓。正因為這一帶地聳原高,水位很低,飲水十分困難,逼得人們創造了挖井取水得技術,便以井來命自己的部落。或說井方的起源地即今寶雞縣得井兒村。夏初東遷豫北、晉東南以及河北井陘一帶。周代受封諸侯國井國在山東安丘,據《廣韻》,井是姜姓之國。 24、彰氏 彰(山東東平)國。周武王把封侯活動推向全國,為了加強東南地區的控制,把羌氏申、呂、許等若干姜姓國封侯在今河南許昌、南陽一帶。封姜子牙為山東齊侯,還封了羌族姜姓的諸侯國紀(山東壽光)、向(安徽懷遠)、州(山東安丘)、彰(山東東平)、厲(湖北隋縣)。 25、浮萊氏、萊氏、浮氏 共工臣有浮游,見古文瑣語。萊國,商、西周、春秋時在煙台、即墨、威海、昌邑、龍口市(原黃縣。黃縣,萊州原名)、掖縣、蓬萊一帶,萊夷人自少昊以來,商周時期國都在昌樂、臨朐一帶,後由於齊國的強大,國都東遷到龍口一帶,稱為「萊子國」。公元前602年,齊魯兩國兩國聯合伐萊,逼萊東移,並於以後的三十多年裡,不斷向萊國發起戰爭,終於在齊靈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齊滅萊國,這一地區便併入了齊國。公元前567年《左傳·襄公元年》記載:齊滅萊,遷萊國國君於郳寄居終身,齊大夫高厚、崔杼為萊君劃定田界。齊國以強凌弱,侵佔萊國的國土,擄奪萊國的國民和財富,卻又以強暴的手段把萊君轉嫁到郳國,侵吞他國的利益。在齊魯兩國爭霸的年代,《左傳》對這次事件則記述得非常真實,這裡用的仍舊是郳國的名稱。其後有萊氏, 路史:春秋時有姜姓國萊國,萊共工浮柔出奔棠國,其後有浮萊氏,簡為浮氏。 26、吳氏 吳姓第一支源出姜姓。黃帝時代的吳部落以騶虞為圖騰,解釋為吳,作為氏族之名。騶虞是一種古獸,其聲音十分洪亮。吳氏族屬於炎帝部落,姜姓,活躍於今陝西隴縣隴山之東的姜水旁,所居之地稱吳山。炎帝時代的吳權是吳氏族的首領,其後裔吳樞是黃帝的生母。炎帝和黃帝同為古羌人的兩大分支,互相通婚,形成了華夏族的主體。夏朝時,姜姓吳氏族隨夏族東遷到觀津,今河北武邑東。曾與神射手羿期比射的吳賀,是其後裔。姜姓吳氏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比姬姓的吳氏早多了。 27、鑄氏 《風俗通》說:「鑄國,堯後。《左傳》:臧宣叔娶於鑄氏。」鑄國在西周時又叫祝國,春秋時又叫蛇淵國,在山東寧陽東北大汶河北岸。查臧宣叔娶於鑄氏的妻子死後稱穆姜,則鑄國在春秋時不是祁姓國,而是姜姓,立此存照。或可能與冀氏一樣,都因與堯的伊氏同源,而看作堯後了。 28、鉏丘氏 炎帝之後有鉏(chú)丘氏(夏時鉏在河南滑縣西面,濮陽的西南),為附庸國。 29、三烏氏 氏族略三引風俗通雲﹕「有三烏大夫,因氏焉。漢有三烏群。」 「以 職(為氏) , 三 烏、 五 鹿 、 青 牛 、 白 馬 也 。」元和姓纂又雲﹕「三烏,姜姓,炎帝之後,為侯國,因氏焉。」 著大概是少昊時以鳥名官,炎帝後代有擔任三烏大夫的,故以以職為氏。 引用 編輯 第 28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2-31 14:22:15 30、甲氏、縉雲氏、縉氏、雲氏、訾氏、鄒氏、屠氏、鄒屠氏、沙氏、白氏 次帝柱┬長慶甲┬長帝監—  └次甲氏— ├次董公—長曆氏—  ├三權公—長列氏—長列禦—長縉雲┬長蚩尢┬長諸氏—   ├四不浩—長烈氏— └次雲氏├次屠氏— ├五端公—長神氏—           ├三邵氏—  ├六邛公—長農氏—           ├四瑤氏— └七起公┬長雷氏—           ├五三苗┬長危氏— ├次訾氏—           └六蚩氏└次西羌—  ├三宇氏— ├四沙氏—  └五白氏—  炎帝神農氏第二代姜柱:玄字輩。柱生慶甲、慶甲生帝監和甲氏,甲氏的後代為甲氏。帝監生縉雲、縉雲生蚩尤 黃帝以云為官,夏官為縉雲氏。縉雲氏本是炎帝的苗裔。《世本》說:「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大約是姜姓的縉雲氏嫁到姬姓黃帝軒轅氏的氏族裡,擔任顯職,納入黃帝系的五個主要氏族中(青雲、縉雲、白雲、黑雲、黃雲)。縉雲氏以赤云為圖騰(縉,赤也),晉國所居的晉水(源於太原西南懸瓮山,東流入汾河),便是縉雲氏的始居之地,西周封給晉國之後,縉雲氏的一支遷到魯西,今山東濟寧縣西南有縉雲山,一名晉陰山,縉雲氏於此建立鄑國(山東昌邑西北),春秋初被魯所滅。縉雲氏的後裔遂為縉雲氏、雲氏、縉氏。古雲姓與雲姓不同。雲姓出自縉雲氏之後,今合而為雲。三苗、危氏,縉雲氏之後,古帝魁縉雲氏,《史記·正義》載:黃帝號縉雲氏,黃帝縉雲氏自然與縉雲山有關。仙都(浙江省麗水地區縉雲縣境內),古稱縉雲山,傳是黃帝夏宮縉雲氏的封地,後以「仙人薈萃之都」更名。北京延慶舊縣南也有縉雲山,相傳是黃帝兒子縉雲氏(所謂黃帝兒子指的是黃帝的部落)居住的地方,故山以縉云為名。北京延慶永寧古鎮在五帝時為縉雲氏所都,. 縉雲氏的一支後裔饕餮氏,帶著豬頭的頭飾,圖騰即商周時代青銅器上的饕餮紋,牙突出嘴外,橫目大眼,身像牛羊,有翼而又不能飛形。由於參加了反對派三苗聯盟,被舜當作四凶(渾敦、窮奇、檮杌和饕餮)流放到四裔,饕餮部落向四方不斷遷徙,其中一支跨過白令海峽冰橋,由阿拉斯加到達南北美洲,成為印第安人的一部分,圖騰一詞就是饕餮的音譯。另一支經東南沿海,遠航太平洋諸島,如加里曼丹的達雅克人、印尼的答厘島土人、紐西蘭的毛利人、馬紹耳群島之人、澳大利亞的阿內德民族,都有饕餮圖騰的祭祀活動。有一支與三苗放逐到甘川交界的三危,經川藏黔滇進入西藏以及印度支那半島,如柬埔寨、泰國、緬甸、越南等,有的到達印度的阿薩姆一帶。(參閱《南蠻源流史》)黃帝臣縉雲氏之子饕餮的後裔在舜、禹時,部分又徙入今雲南、貴州及廣西一帶。 娵(鄒)訾氏是一支歷史悠久上古「三皇」時期的一個古老的部落。娵訾氏是娵與訾的合婚族,所以也可叫訾娵(鄒)氏。娵訾又作鄒屠,即邾婁,所以有鄒屠氏。後來娵訾氏屬於蚩尤領導,蚩尤死後,娵(鄒)訾氏守護著蚩尤的肩髀冢。其後為鄒氏、訾氏、屠氏。春秋時期有地名為訾(在現今河南省鞏縣一帶),紀國(今山東省壽光縣紀台村)有訾城。 娵(鄒)訾氏後來與少昊系聯姻,「帝嚳卜其四妃之子,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曰姜嫄,而生后稷;次妃有 氏之女,曰簡狄,而生契;次妃陳鋒氏之女,曰慶都,生帝堯;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儀(就是嫦娥。「羲」,「儀」與「 娥」古音皆從「我」),生摯。」 沙氏,炎帝屬下有夙(宿)沙氏, 宿沙氏可能是山東半島一個部落的首領,夙沙氏是海水製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其後世子孫省文為沙氏。 白氏,《姓氏考略》及《姓氏尋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義之子,為神農通水脈,當為白姓之始。」 源於姜姓的邵氏和諸氏,不清。 31、丙氏 丙氏族,《路史·後記四》云:丙氏為姜姓之後。它系炎帝裔支南徙丙水者。《清一統志》漢中府條云:「丙水,在褒城縣西北」。《明一統志》云:「丙水在沔縣北八十里」,「大丙冊在略陽縣東南,與沔縣接界」。沔縣、褒城,即今陝西勉縣。丙水,丙山皆因丙氏族居此而得名: 31、巫氏、靈氏、 靈恝與巫咸。炎帝之孫靈契(恝),相傳為古代較早之巫史,占卜祈雨,或以將卜辭契刻於甲骨、簡冊為職事,故稱靈契。靈契族人原居於靈山(甘肅靈台縣),《山海經》載靈山有十巫。其中巫咸等後遷到河東。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時,靈契族支持蚩尤,黃帝命應龍氏平地興水,盡滅群巫及魑魅之屬。萬榮之汾陰、蒲坂的襄山均曾為靈人的居地。 昔黃帝與炎帝爭戰於涿鹿之野,將戰,讓巫咸筮後說:「果哉而有咎」。意思是能獲勝然而亦有兇險。說明炎黃時代,巫師已活躍在政治舞台上,到帝堯時,「太昊生咸鳥」,咸鳥即巫咸,巫咸是氏族首領的稱號,亦作族名、國名,從炎黃直到殷中宗千餘年間皆稱巫咸,可見其為世系名號,並非一人一世。巫咸為十巫之首,「群有十巫,巫咸所統,經技是搜,藝術是綜,採藥靈山,隨之登降」(《尚書·地說》)古代世官,世襲相傳,鑽研業務,總結經驗,成為專業世家。運城夏縣東五里有巫咸墓。《清一統志》「殷巫咸墓、巫賢墓,在夏縣東五里,巫咸山下。」巫咸在唐堯時為帝堯醫。《世本》宋衷註:巫咸以鴻術為帝堯醫。到殷商時,巫賢為賢臣。「昔殷帝大戊,使巫咸禱于山河,巫咸居於此,是為巫咸民,一去南海萬千里」(《太平御覽》卷390引)。《竹書紀年》載:「商祖乙三年,命卿士賢」。註:賢乃巫咸之子,此為巫咸族首領有名之始。巫人之後為巫氏,晉州平陽郡十二姓有巫氏,巫氏望出平陽。(《通志·氏族》) 按,巫始於伏羲。伏羲時代創造了天文觀測系統,並逐漸形成了一個掌握、傳播這個系統的人群——巫覡集團。女為巫,男為覡(音西)。巫覡的任務是觀測、記錄、歷算天人交通,她(他)們是柱下史,記錄觀測演算的結果,形成文獻,就有了典藉,他們是專門的典籍史官,是脫離生產的氏族法老,貴族,世代相襲。故把男覡集團叫有典氏,女巫叫有硚氏。所以說「太昊生咸鳥」。 巫覡從太昊時就成為一個獨立的專職的觀天,測天的氏族群體。巫、覡柱下史官則始於共工。 「巫人」是個部族概念,而不是一個宗教概念。「巫人」是南方苗蠻集團中以共同的巫教信仰而組成的一個民族部落,黃帝時代巫族部落便聚居和活動在三峽巫山地區,。但信仰巫教的民族並非就是巫族,例如楚人崇巫但不是巫人。《山海經》中有「巴人」而無「巫人」,但所載之「十巫」皆是巫人之屬,所謂「巫人」,乃是「十巫」的統稱。 《炎黃源流史·巫人的來源和遷徙》中認為:「巫人乃炎帝之孫靈恝之後,一說為伏羲氏之後,分為十巫,其後裔廣泛分布於川東巫山、巫溪及湖南巫水一帶。」他還進—步推斷:「靈恝即靈契,向天祈禱降雨以求豐收,用占卜求神將卜辭刻於甲骨或木片、竹片及岩石上,叫契。可見甲骨文並非殷人所發明,當為神農氏炎帝之孫靈恝所發明,故其名為靈恝。」將靈恝作為巫人先祖之說,尚值得商榷。靈恝可能也是巫人的—支(靈即巫),因發明占卜所用之恝而得名,正如巫咸部族因發明鹽泉而得名一樣。排列在十巫之首的巫咸成名很早,相傳為筮的發明人,《世本·作篇》說:「巫咸作筮。」 《山海經》的記載里他們已各自立國,一為「互人之國」,一為「巫咸國」,他們都精通巫教的占卜之術,可能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巫咸並非一人之名,若如此則其壽當在千歲以上。最合乎情理的解釋是巫咸乃氏族名、國名或巫部族酋長之名,後世相襲其名。何光岳先生指出:「則巫咸國乃一群巫師所組織之國家,所以自黃帝時延續到商代中葉。」「巫咸,乃巫人首領叫巫鹹的所成立的國家,歷經神農、黃帝、堯、商諸朝,達兩干多年。傳到太戊時,巫咸國為殷之屬國,巫咸、巫賢父子為太戊賢臣。」 32、關氏、龍氏和逢氏 長叔真—長許由┬長許犍—長許輝—長許遠┬長許明        ├次關氏—關姓始祖    ├三龍氏—龍姓始祖    └四逢氏—逢姓始祖 關氏:「夏臣關龍逢之後,望出隴西,東海。」 夏國都設於安邑,亦即現在的山西省夏縣北方。據說,關氏的始祖關龍逢,便是當時的安邑人。   關氏的始祖關龍逢,熟悉歷史的人必然都知道,是夏朝末年的著名賢臣。據說,當時的夏桀荒淫無道,像「作酒池槽丘,為長夜飲」等荒唐的行為,真是罄竹難書。這個時候在朝廷上毫無疑問的是奸佞當道,忠良遭災,而關逢龍卻一片赤膽忠心,時常引黃圖以諫,而且立而不去。可想而知,「忠言逆耳」是必然的後果。夏桀不但不聽他的金玉良言,而且把黃圖焚毀,公元前1767年還慘無人道地把關龍逢囚而殺之,留下了關龍逢的一片忠貞節烈照耀萬古千秋。 關龍逢的後代又有龍氏和逢氏。 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12-31 14:32:27 引用 編輯 第 29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5-12-31 14:34:58 33、赤氏、彤魚氏、魚鳧氏、(弓魚) 氏、魯氏、魚氏 赤氏族 ,炎帝後,初居今甘肅禮縣赤土山及隴西縣赤谷、赤水一帶,後遷入今渭南縣赤水、眉縣南赤故水、勉縣赤谷川及洋縣的赤阪。炎帝得名,應是嫁於赤水之子聽訞的緣故。他嫁到赤水氏而後又被推舉為氏族首領,這個「炎帝」義為赤水之帝,不是他原來的名字。 彤魚氏,炎帝後裔,初居虞山(今隴縣),堯舜時東遷至彤城(今陝西華縣西南之彤城)。流居者向東發展至寶雞市茹家莊、竹園溝一帶。黃帝「第三妃彤魚氏生子二:揮、夷彭(夷鼓)」。「揮造弧矢,封於張。」 明張浚《張姓統宗譜》:「吾張氏得姓者,自軒轅黃帝第三妃彤魚氏之子揮,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官封弓正,主祖弧星」。 氐人氏(魚圖騰)繼承炎帝氏以建木為表,通天達地。制歷,是彤魚氏之後。 傳說彤魚氏發明了烹調和筷子。 彤魚氏的圖騰由彤魚和太陽組成。實行大山天齊紀曆,如魚下「日」所示:「日」下一橫為水平,兩側的太極印為日升降軌跡;日上一橫為地平,中央為天齊建木,以此觀測太陽運行。彤魚氏尚彤與赤, 炎帝也尚赤, 炎帝以火和太陽為圖騰。彤魚氏是炎帝的一個分支,所以在魚下銘日,以示所出。彤魚氏先民主要生活在距今7000~5500年間甘肅大地灣——陝西半坡、姜寨——豫北山地——伊洛大河村一帶。彤魚氏分支有魚鳧氏和、(弓魚) 氏。魚鳧,是一種善於捕魚的水烏。今人多稱之為魚鷹,在動物分類學上屬鳥綱鸕鶿科之鸕鶿。鳧之名最早見之於《楚辭·九辨》,可見共為南方長江流域之水鳥。古代峽江魚民多有馴養,並呼之為「烏鬼」。 魚鳧氏的出現,反映了原始氏族社會時期聚居在峽江兩岸的魚鳧部落,已由採集經濟(採集野果野菜等植物為主)轉入漁獵經濟(以捕魚和捕獸為主)的發展階段,三峽地區豐富的魚類資源成為他們經濟生活的主要來源。幫助他們捕魚並給他們帶來財富的魚鳧,在「萬物有靈」的觀念下被神化為圖騰,而成為魚鳧氏族的族徽。魚人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氏族,其文字記載可追朔到商代。甲骨文卜辭中出現的「漁人」和「子漁」的記載,表明魚人部族已成為商王朝的諸侯國和封地。何光岳先生認為「漁氏即、(弓魚) 氏,亦即彤魚氏」,並說魚鳧氏「蓋由彤魚氏演變而來」。 、(弓魚) 氏乃因以弓射魚而得名,而魚鳧氏則是以水鳥——魚鳧捕魚而得名,它反映了長江流域漁獵經濟的特色(在水流湍急的江水裡是很難用弓射魚的), 氏和魚鳧氏都以魚為圖騰,都可稱之為魚人氏族。但他們顯然屬於不同的分支。魚人在春秋時期就已立國於江漢地區。唐·杜佑《迪曲·州郡》載:「夔州(註:今奉節縣):春秋時為魚國,後屬楚。」周成王之際,魚人參加了洛邑盛會.《逸周書·王會》載:「其西,魚復(獻)鐘鼓、鍾牛。」魚復為春秋時庸國(在今房縣、竹山一帶)之魚邑。《左傳·文公十六年》載:「楚師伐庸,禪、鯈、魚人逐楚師。」 1975年初春,寶雞市博物館的考古隊在茹家莊的黃土台塬上展開了考古發掘。從一號墓墓室出土的青銅器銘文表明,墓主為魚姓,他是西周的諸侯國國君。 彤魚氏觀日靈台名「魯」,因有「魯山」,並在此建魯國,後人以地為姓。到周朝時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旦的後代在此建立姬姓魯國。 34、信氏、略氏、葯氏、畜(xǜ)氏、籍丘氏、烏護氏、斛律氏、解毗氏、解批氏、解氏、斛律氏、律氏、俟汾氏、俟豆氏、宇文氏、宇氏 信氏族,炎帝後。《山海經·大荒北經》云:炎帝裔支「后土生信,信生夸父」。信氏族居今陝西大荔、合陽一帶。 炎帝的後代還有畜(xǜ)氏、籍丘氏。 略氏——《通志·氏族略》:「略氏,姜姓。」 姜之後還有葯氏【出姓原】 炎黃大戰,炎帝失敗後,神農氏末帝參盧榆罔則遷到湖南居住,是楚國人的祖先。也是瑤民的祖先。 炎帝參盧的後裔還有烏護氏、斛律氏、解毗氏.亦作解批氏。 解批氏後又改為解氏。斛律氏改為單姓律氏。 斛律氏,解批氏等都是後來高車(敕勒)族的姓,這些大概是歷史學家和統治者為民族大融合編造出來的。 神農氏為黃帝所滅,有一支遁居北方,鮮卑俗呼草為俟汾,以神農有嘗草之功,因自號為俟汾氏。 俟汾氏之後有俟豆氏。 因為音訛,俟汾氏又改為宇文氏。宇文氏曾建北周。宇文簡化成的宇姓。 本回復由 剛剛 編輯於 2005-12-31 15:11:21 引用 編輯 第 30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6-1-5 8:08:34 第二節 姜姓齊國 1. 尚氏、望氏、太公氏、齊氏、丘氏、邱氏 齊國簡史 炎帝54世後裔齊太公姜尚太公望所出東呂鄉。東呂鄉是西漢琅邪郡海曲縣所轄的鄉。(今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原日照縣)秦樓、石臼一帶地域)呂望為文王所用重臣,隨武王滅商有功,初封在今河南南陽市的呂地。周公東征之後移封營丘(山東淄博東北),佔有東夷族舊地,建立齊國。西周后期周夷王烹殺齊哀公,立其弟靜為胡公,遷都薄姑(山東博興)。齊獻公時又遷回營丘,改稱臨淄。春秋初,齊國向東西兩端發展,與魯國戰爭不斷。前686年齊襄公被殺,次年齊桓公就位,任用管仲為相,實行改革,國勢漸強,稱霸一時。春秋中期,齊桓以"尊王攘夷"為口號,聯合華夏諸國,討代戎狄,前664年,救燕,保邢護衛。前656年又會諸侯之師攻蔡伐燕,迫使楚國召陵會盟(河南郾城東)。前651年,齊國主盟葵丘(河南蘭考縣東)。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霸主地位漸為晉國取代。春秋晚期,齊國公室衰敗。卿士兼并。至前379年齊康公卒,媯姓的田(陳)氏代齊。 姜姓的主流在齊國。 姜(呂)尚的世系主幹: 神農---共工---四岳---呂氏---姜尚 四岳為官名,共工的從孫擔任過(從孫指旁系後裔)此職。治水成功,封國四岳,賜姓「姜」,氏「呂」。姜尚出自呂氏,所以又叫呂尚、呂望。呂、申、許都是四岳的後代,齊為呂氏,後絕祀,田氏代齊。 呂尚檔案 姓氏:姜姓,呂氏;名:望、尚;字:子牙;號飛熊 出生地:中國山東省日照市(日照、古東呂鄉,漢為海曲縣、) 門中:名門,炎帝神農皇帝51世孫,伯夷36世孫 出生年代:公元前1211年,殷朝殷王庚丁八年己酉年八月初三日 歲壽:139歲,卒於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代初康王六年,於周首都鎬京死亡,陵冢位置,陝西省咸陽市周陵鄉,距文王陵1km ;衣冠冢,山東省淄博市臨淄。 官職:周代天子國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師,齊王。 妻:申姜。 子:13名(丁、壬、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 女 息:邑姜(周武王妃、皇后) 呂尚的名字介紹: 齊國的奠基人姜子牙,是太岳的後裔,他的稱呼真多:呂尚、呂望、師望、姜尚、姜望、呂牙、太公望、師尚父、姜牙、姜子牙、姜太公等。姜為姓,因祖先封於呂,所以以呂為氏。周文王初遇呂尚,交談一番後大喜道:「吾太公望子久矣。」意思是我的父親盼望你這樣的人才已經很久了,所以又稱為呂望、太公望。後來他為周太師,所以又叫師望,或說是周文王尊呂尚為師。呂尚名尚,字子牙,又字尚甫,即尚父,或說是周武王尊呂尚為尚父,意為可尊尚的父輩,所以又稱師尚父。他督師於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大敗商朝軍隊,最後滅商,周成王時被封於齊(今山東省東北部)。 呂尚的支庶有尚氏,太公的次子為尚氏始祖。支庶還有望氏、太公氏。《廣韻》雲:「太公氏,有太公叔穎。」「《莊子》有太公任,太公調。」 齊國名稱考: 齊國東到海,西到黃河,南到穆陵關的泰山,北到無棣。據說齊國以「天齊淵水」而得名,但此說很明顯是後人的附會。齊字,甲骨文作,金文作,《說文》:「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按齊國近海,古為鹽滷地,禾麥難以生長,百姓以漁為業,因此禾麥吐穗之說不妥,從金文、甲文來看象切得整齊的肉塊,表示整齊、劃一之意,大概是周王朝對呂尚所建之國的期望。以國為氏的則為齊氏。 齊國國都: 齊國初都營丘(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昌樂縣東南),後改名為臨淄。穆公為姜太公三子,曾領鎮營丘(現臨淄),其後裔皆以丘為氏,穆公則為丘氏始祖。春秋成公2年鄭國有丘緩。同時齊太公姜尙又給三子穆以領地,名之曰封丘,世居河南封丘縣。 清代避孔子諱,丘或缺筆寫作( )(缺右邊的一豎),迨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歲御史陳黃永具奏丘姓有犯聖諱。應宜請更緣由,旨下該禮部議,時未果行,雍正三年乙已仲夏月望後四日,禮部楊爾德條奏前議,奉旨依議遂加旁,通令全國尊照,丘氏改作邱氏。(見《荼香室續鈔》卷三引《橋西雜記》雍正三年(1725年)的上諭:「孔子諱理應迴避,……後除四書五經外,凡遇此字,並加『阝』為『邱』。」) 齊國國君譜如下: 太公——丁公彶——乙公(叔乙,即乙公得)——癸公慈母——哀公不辰——(弟弟)胡公靜——(弟弟)獻公山——武公壽——厲公無忌——文公赤——成公脫(說)——庄公購——厘公祿甫(春秋時期)——襄公諸兒——(弟弟)桓公小白——孝公昭——(弟弟)昭公潘——(弟弟)懿公商人——(哥哥)惠公元——頃公無野——靈公環——庄公光——(弟弟)景公杵臼——晏孺子荼——(景公的兒子)悼公陽生——簡公任——(戰國時期)平公騖——宣公積——康公貸。國滅于田氏齊國。引用 編輯 第 31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6-1-5 8:11:24 2. 丁氏、丁若氏、崔氏、聶氏 丁公伋(呂伋,《左傳》作呂級),呂尚的兒子,支庶以謚為氏的遂為丁氏。 客家丁氏:進入福建等地的丁姓,其先世仍為「濟陽」丁氏這一支派系,於唐初有丁氏族人隨陳元光入閩。入閩。唐末時,又遷居泉州乃至廣東等地。北宋,有長洲人(今江蘇吳縣)丁謂,任崖州司戶參軍,其後裔分衍崖州(今廣東崖縣西北)及廣州。丁氏入粵始祖還有:丁允文,南宋時開基潮州;丁肇憲,明初由潮州徙梅州;丁侖,明代徙豐順。清嘉慶年間,閩粵丁氏有移居台灣者,此後又有人徙居泰國、新加坡、美國等國。 丁公的兒子懿伯食采於若,後裔有丁若氏。 丁公的嫡子季子讓國給叔乙,食采於崔(今山東章丘縣西北,《章丘地名志》記載:「土城,古名崔氏城。」《章丘縣誌》記有:「崔姓城在縣治(舊章丘城)西北70里,大清河(今黃河,清咸豐五年即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陽,今蘭考銅瓦廂決口,奪大清河道入海,大清河河道改為黃河河道)之濱,俗名土城。」 今土城位於山東省省會濟南所轄章丘市(縣級市)黃河鄉西南5公里處,村西靠黃河大堤,品字形聚落有四十來戶人家。這裡就是崔姓的發祥地。),後裔遂為崔氏。春秋時,崔氏曾掌齊國大權,到十三世崔杼(崔武子)弒殺庄公。惠公卒,高氏、國氏逐崔氏,崔杼奔衛,慶封滅崔氏。崔氏在爭權鬥爭中失敗,少子崔明當時躲入祖墳,幸免於難,後逃到魯國,生子良。崔良的十五世孫意如,為秦大夫,封為東萊侯,他的長子崔業到西漢繼封為東萊侯,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山東臨清一帶)。東漢以後清河崔氏成為山東望族。現代90%的崔姓人口都是崔伯基(崔業) 和崔仲牟的後裔. 唐初,高士廉等撰寫氏族志,列崔氏為第一等。唐太宗看後生氣地說:「崔氏自負門第,我貴為天子,難道還比不上崔氏嗎?」於是以皇族為首,外戚次之,降崔氏為第三。由此可見唐代崔氏名望仍高。僅唐代就有崔姓宰相28人,因此曾有「宰相之姓」的說法。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餘避亂入朝鮮,後發展成為朝鮮族大姓 春秋時期齊國丁公封其支庶子孫於聶城(今天的山東省境內,一說是河北省清豐縣北)。為齊國的附庸,成為聶國,於亡國後遷至衛。他的後代以原封地為聶氏。 3. 癸氏、厲氏、樂利氏 癸公的後代有癸(guǐ)氏。 厲公無忌的後代以謚為氏有厲氏。 胡公庶子有樂(yuè)利氏。 引用 編輯 第 32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6-1-5 8:14:15 4. 高氏、高堂氏、盧氏、盧胥氏、盧蒲氏、葛盧氏、傒氏、柴氏 文公呂赤的次子封在高邑(今河南禹州市鴻暢鎮東高村一帶。此為高夷部落曾居住過的地方,古址在今山東禹城。相傳黃帝時代已有高姓,高元為黃帝之臣,發明了房屋,為此而姓高。相傳同時代的高陽氏顓頊帝和高辛氏帝嚳之後裔中也有高姓,但是4000多年前的這段高姓淵源已無稽可查。在夏商時期,活躍在魯豫大地上一支以鵠為圖騰的高夷氏族,鵠就是白天鵝,高夷屬於東夷族。東夷族的先祖是高辛氏帝嚳,因此,高夷或許直接出自高辛氏。高夷最早居住在今山東莒縣一帶,隨東夷族入主中原而向西、向南遷移,到商朝時期,高夷已經進入了河南北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高夷位於周朝的東面,為周的屬國,史稱高句驪,也是後來東北的高句麗。春秋以後,高夷逐漸向東北遷移,處於冀北至遼東一帶。這支高姓至少已有4 000年的歷史。這支高姓到唐朝以後,主要向西北遷移,其中一部向東北,再而進入朝鮮),人稱公子高,他的孫子傒(見庄公22年)以封邑為氏,遂為高氏。傒在歷史中既稱齊傒,又稱高傒,高傒在齊國為上卿時,迎立公子小白為君,就是齊桓公。周代的齊國,有國、高二公,世代都是齊國地位最為崇高的上卿,他們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凡是齊國的一切大小事務,都必須經過他們二人的最後決定。這就是《左傳》註解上所說的:「國子、高子,天子所命,為齊守臣,皆上卿也。」高氏是中國第十五位姓氏。中國歷史上,高姓稱帝王者14人,曾建立北齊、燕、荊南、南平等政權。 北周宣帝時,皇帝自稱天元皇帝,不準人有天、高、上、大之稱,官名有犯者要改稱呼,姓氏有犯者要改姓氏,因此高氏改為老祖宗的姓——姜氏。 高傒(敬仲)食采於高堂(即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高唐東北),後代有高堂氏。高堂氏生(),字伯,魯人,本齊公族。唐時從祀孔子,宋封菜蕪伯。高堂氏後來改為單姓高氏。 高傒為齊大夫,立齊桓公有功,又被封到盧(今山東長清西南,盧本是姜姓盧戎的盧子國所在地,約前804年,盧子國為齊所並),後代有以邑為氏的遂為盧氏。 盧氏的庶族還有盧胥氏、盧蒲氏(《廣韻》云:「盧蒲氏,齊有大夫盧蒲癸、盧蒲就魁及盧蒲嫳(頃公的嬖人)。」)。 慶舍把女兒嫁給盧蒲癸,慶舍的手下人對盧蒲癸說:「男女辨姓,子不辟宗,何也?」盧蒲癸回答說:「親不余辟,余獨辟之?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宗?」這是一樁同姓結婚的例子。盧蒲癸的妻子叫盧蒲姜(盧蒲,丈夫的氏,姜,姓)。複姓的「盧蒲氏」後來也有改為單姓的「盧氏」(《通志·氏族略》:「盧蒲氏,出自桓公,亦為盧氏,范陽。」)。戰國後期,盧蒲氏改為單姓盧氏後,繁衍於今河北大興縣一帶,以後屬涿郡。至三國魏時,涿郡改為范陽郡,盧氏便以范陽稱,俗稱"范陽盧氏"。 另又有出自齊桓公的一支叫葛盧氏,後也改稱為盧氏。 高傒的後代有以王父字為氏的遂為傒氏。 高傒的後代世代為齊卿。高傒——高宣子固——高無咎——高弱。成公17年,因譖被逐,無咎父子奔莒。高固另一子高厚(死於崔杼之難(襄19))——高止(高子容)——高豎。高傒7世孫高止因自專遭到公孫灶、公孫躉排擠而奔燕,兒子高豎據盧邑反叛,提出「苟使高氏有後,請致邑」的條件。齊人便立高傒的曾孫酀,高豎於是放棄盧邑而奔晉(見襄公29年)。高酀(高偃)為齊大夫,兒子為高張(高昭子),在哀公6年被陳乞逐之奔魯。高止9世孫高量為宋國司徒,高量10世孫高洪為東漢渤海郡守。渤海高氏由此發軔,繁衍不息,成為當今高姓族群中最龐大的一支。高洪的一支後裔高隱、高瞻叔侄創立了漁陽高氏、遼東高氏,另一支後裔高悝創立了廣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後人高伯祥又創立了京兆高氏。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 姜太公的18世孫,公子高的8代孫高柴(季羔,衛國人,今河南濮陽市。高柴是太康縣高賢鄉人,墓在河南太康縣城西26公里處,太康古稱夏陽),是孔子的弟子,高柴的孫子高舉以王父名為氏,遂為柴氏,迄今2500餘年。漢朝棘蒲侯柴武是柴舉的後裔,柴武的後代柴榮在五代時為周世宗,也稱為柴世宗。光緒二十六年《富春屠山柴氏宗譜》云:「柴氏本仲尼弟子,高柴之孫舉,以王父名為氏,所謂以為氏者也。高柴齊人,其十世祖奚為齊文公子高之孫,故以王父名為高氏。而本姓實姜氏,出炎帝神農氏之系。神農氏生子十有三人,數世而有炎帝器。器生三子,其少子曰祝庸,生術囂。術囂生二子,曰條、曰勾龍。勾龍為后土,後世祀於社,生子二人,曰垂、曰信。垂生伯夷,伯夷生太岳,佐禹賓士水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太公呂尚其苗裔也。武王封之齊,舉太公二十二世孫也。柴氏得姓自舉始。」 引用 編輯 第 33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6-1-8 20:20:11 5. 隰氏、朋氏、夷氏、年氏、無知氏、毋知氏 齊有兩個齊莊公。齊莊公購的兒子廖,在桓公時封於隰(xí)陰(今山東臨邑縣西)為大夫,後代有隰氏(見《尚友錄》)。 齊桓公有一個得力的大夫隰朋(見僖公9年),隰朋以齊公族為大夫,管仲為相,得其助以成霸業。隰朋曾出使於晉。隰朋的曾孫有隰鉏(見襄公25年)。隰朋的後裔又分出朋氏。 庄公的兒子、僖公的弟弟夷仲年(齊桓公的祖父。夷仲,字;年,名),夷仲年的兒子公孫無知。公孫無知的後代以字為氏的為夷氏。後代有逸民夷逸。以名為氏的為年氏。《路史》載:「齊太公後有年氏。」 齊襄公是位昏庸荒淫之君,在他當太子時,就跟親妹妹艾姜私通。後來,艾姜嫁給魯桓公為妻,不久,魯桓公到齊國省親,這時齊襄公已經繼位,他利用這個機會又跟艾姜在宮中淫亂,後來這件事被魯桓公察覺,齊襄公怕醜事敗露,就暗殺了魯桓公,但這事還是被齊國大夫、齊襄公叔父夷仲年知道了,夷仲年長嘆道:「兄妹淫亂,已無廉恥,今後齊國必有大亂。」於是他辭去大夫之職,回到封地隱居起來,不再過問世事。過了不久,齊襄公果然被齊國大將連稱等殺死,他們立夷仲年的兒子無知為國君,可無知繼位一個月又被殺了,這又引起了齊國的內亂,幸好繼位的無知兒子小白非常英明,他使齊國轉危為安。小白就是後來的齊桓公。 公孫無知的後代還有無知氏,又作毋知氏。 6. 諸兒氏、齊季氏 襄公諸兒的後代有諸兒氏。 襄公被殺,他的兒子公子季奔楚.楚遂號齊季氏。(《元和姓纂》云:「齊季氏,有魯大夫齊季窺。昔齊襄公子季棄於楚,楚遂號為齊季氏。」 )引用 編輯 第 34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6-1-8 20:20:48 7. 桓氏、亘氏、旦氏、移氏、慶氏、賀氏、棠氏、大陸氏、陸氏、東郭氏 桓公的支庶有以謚為氏的,遂為桓氏。《通志·氏族略》載,唐代上元時有桓姓者改為祖宗的姜姓。(《通志·氏族略》載:「亘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為姜氏。」亘即桓) 桓氏因避仇與避諱(清張澍《姓氏尋源?先韻》:「澍按:亘姓因避桓字而改也。」(宋欽宗名趙桓))改作亘(Huán)氏、旦氏。亘(gèn)亘(xuān)二字,古形不同:「亙」為亘(gèn)的本字,「亙」中間是「月」字,則「亙」應是「如月之恆」之「恆」的本字;兩橫夾一囘字為亘(xuān)的本字,兩橫表示水的兩岸,囘象迴旋之水,亘(xuān)應是「旋」的本字。兩字因字形相近而混為一字。亘氏後改作姜氏(《通志·氏族略》所載:「亘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為姜氏。」)。 齊桓公的兒子有公子無虧(武孟)、惠公(公子元)、孝公(公子昭)、昭公(公子潘)、懿公(公子商人)、公子雍。 公子雍食采於移,後代有移氏。 齊桓公卒後,易牙與寺人貉立公子無虧,無虧生慶克,後代為慶氏,慶克與聲孟子(靈公母)私通,被國佐所殺。慶剋死後兒子慶封(慶季、子家)為大夫,慶佐為司寇。慶封生慶舍(子之),慶封之族有慶嗣(子息)、慶奊(慶繩)。襄公27年,慶封滅崔氏而當國,淫亂好酒,不自為政而付政給兒子慶舍。盧蒲嬖又趁機舉薦其同夥盧蒲癸、王何,兩人都被慶封當做親信。他們挑撥慶封與大臣們的關係,引起了大臣們對慶封的不滿。盧蒲癸、王何作亂,趁慶封外出打獵的機會,群起殺死慶舍,並且滅掉了慶氏之族。慶舍被殺,慶封奔吳,受封於朱方(今江蘇鎮江東部)。昭公2年,楚靈王伐吳,執慶封,盡滅其族。 慶氏在東漢時傳至慶儀為汝陰令,其曾孫慶純官拜侍中,為避漢安帝的父親劉慶的名諱因避安帝父諱,改為賀氏。 桓公的後代有食采於棠(今山東聊城西北、冠縣東北),稱棠公,後代遂為棠氏。 桓氏後代有食采陸鄉(今山東壽光縣東),號大陸氏。 大陸氏又分出陸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戰國時,媯姓齊宣王之子通受封於平原縣陸鄉(今山東平原縣陸鄉),子孫以封邑為氏,也為陸姓,是陸氏的主流。 齊有東郭賈,字子方,為齊大夫,因食邑大陸,號大陸子方。哀公14年,「成子將殺大陸子方」。子方因住在東郭,所以又為東郭氏。襄公25年有東郭偃,他的姐姐為齊棠公(棠氏大夫)的妻子,叫東郭姜。定公9年有東郭書。 8. 雍氏、易氏、松氏 齊太公的分支中有雍氏,齊桓公時有個親信大夫雍巫,字易牙,亦叫狄牙(據說是齊桓公第六妃生子名雍,但齊桓公與雍巫並非祖孫關係),其後裔以字為氏為易氏。易牙為齊桓公饔人,擅長調味。饔人為掌食之官,有內饔、外饔之分。饔、雍古為同一字,因此,齊國的雍氏出自官名,而易姓出自雍巫之字。易牙善烹調,他曾殺死親生的小兒子,烹蒸給桓公吃。桓公死後,易牙製造內亂。 有言易氏始於易牙者,有言始於易正(南仲)、易尚、易愷、易申(甲)者。其中易正公生活年代最早,為商朝帝乙時代,即3000多年前,是最早的始祖。如能查到其他四公與正公的世系關係,則此四公為正公後裔,正公為唯一始祖。但至今只查到尚公為正公後裔,而牙、愷、申三公與正公似無世系關係,故可暫且將正公、牙公、愷公、申公同時尊為易姓不同支的始祖,同時供奉於易姓的祖壇上。很多姓氏都是多源的,易姓也有多種起源。易姓的起源主要有四大支:姜姓、有易氏、姬姓和外族的改姓。第一支源出有易氏。以河為氏。易水在河北省西北,大清河上源支流,有北易河、中易河、南易河三支,均出自古冀州之地,今河北易縣境,匯合後入南拒馬河,東南流注大清河。相傳黃帝時代有一支游牧部落有易氏活動於易河流域,歷經堯舜夏商,仍活躍在華北地區。「商朝後期,殷主甲微假師於河伯以伐有易氏」 (該引文應為:「商朝先世,殷上甲微 ......」 易文鵬注),可見在商朝後期有易氏仍是北部地區的一支強部落。因居住在易河流域而稱有易氏,有易氏的後裔以易為氏。此易氏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 第二支源出姜姓齊太公的分支中的雍氏,齊桓公時的大夫雍巫,字易牙,亦叫狄牙,其後裔以字為氏。姜姓易氏的歷史至少有2600多年(據易氏譜《始祖易尚公考》太原易氏受郡始祖系出太原易氏,西周公元前300多年前仕齊(生於公元前四百多年)食采於易地,其郡太原府易城,後改為北直保定府治,尚公生子三,長曰穆,次曰稷(稷生子二,宏、介,介改松姓,為松姓始祖),次曰巫,字易牙(伢)。宜春易氏從尚公(尚公見東萍譜)開始到1995年已傳至86世。尚公出自有熊氏(豈不是姬姓?)。但有熊氏是否出自有易氏則不可知。尚公之孫若伯不仕田和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391年。易牙約生於前420年左右,尚公約生於前651年左右(時間有誤),雍糾生於鄭莊公時前707年前左右,卒於前697年。 第三支源出姬姓。周文王之十五子畢公高之後畢萬被封在魏,是戰國時魏國的先祖,其後裔中有魏愷為魏國上大夫因食采於冀州東境的易(冀州東境的易水),子孫以水名為氏。又,戰國時燕國有易邑,在今河北雄縣西北,處於易水注入大清河的交匯下游西南岸,居於此邑的姬姓燕人或以邑名為姓。姬姓易氏的歷史有2400年。 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外族血液流入易姓主要發生在明清際。雲南的臨安府和元江府,即今建水和元江地區的土著易姓,易先是來自內地的漢族,後融入了土著。今雲南、四川一帶多易姓,即與西南土著與漢族互有基因的流動有關。 9. 孝氏、懿氏 孝公的支庶為孝氏。 懿公的支庶為懿氏。杜預曰:「戚城西五十里有懿城,因姓以名城。」引用 編輯 第 35 篇 作者:剛剛 發表時間: 2006-1-8 20:21:29 10. 高氏、子尾氏、子良氏、彊(強)氏 齊惠公有個兒子公子祁,字子高,子高生公孫蠆(chài),字子尾,子尾生高彊(彊氏、子良、子良氏),高彊以王父字為氏,遂為高氏。此高氏與高傒的高氏是姜姓齊國中不同的兩個高氏。 高彊的後代有以公孫蠆的字為氏的,遂為子尾氏。 高彊的後代有以高彊的字為氏的,遂為子良氏。 高彊的後代有以高彊的名為氏的,遂為彊氏。彊今作強。又齊國公族有公叔強,其支庶孫遂以王父(祖父)的字「強」為氏,也為強氏。鄭國大夫強鉏即公孫強裔孫,其後自此皆姓強。 11. 欒氏、子旗氏、旗氏、子雅氏、子襄氏 惠公有個兒子名堅,字子欒,他的子孫用他的字為姓氏的為欒氏,堅的兒子叫公孫灶,字子雅,後代有子雅氏。子雅生欒施,字子旗。欒、高氏都好酒,信內多怨,強於陳、鮑氏而惡之,昭公10年,陳、鮑氏攻欒、高氏,欒施、高彊奔魯。欒施的後代分別為欒氏、子旗氏和旗氏。 惠公的兒子公子襄的後代有子襄氏。或說公子襄是桓公之子,按《左傳》介紹,桓公有六子,無公子襄。或說是齊襄公之子,齊襄公之子名字怎會與謚號同?(子襄氏,《世本》云:「齊桓公子,子襄之後」。) 12. 子夏氏、雍門氏、子淵氏、捷氏、接氏、子泉氏、子工氏、子公氏、子功氏、子韓氏、楂氏、查氏、子乾氏、於陵氏 子夏氏 《世本》云:「齊頃公生子夏勝,勝生子石青。」 頃公的兒子公子夏勝居雍門,後代有雍門氏。淮南子覽冥訓高誘註:「雍門,齊西門也。」 頃公的兒子公子湫,字子淵,後代有子淵氏。 子淵捷的後代有捷氏,又作接氏。 子淵氏在唐時因避李淵字,改為子泉氏。 頃公的兒子子工,是子尾之黨,昭公9年被子旗所逐奔魯,後歸國。後代有子工氏,又作子公氏、子功氏。 頃公的兒子公子韓,後代以王父字為氏,有子韓氏。昭公14年有大夫子韓皙。 頃公的兒子有一人封在楂(地點不詳),後代為楂氏,簡化為查氏。 子乾氏《古今姓長書辨證》云:「齊頃公子都,字子乾之後,以王父字為氏,春秋時有子乾晰。」 於陵氏,姜姓,齊頃公之後,有封於於陵者,其後以地為氏,稱於陵氏。 13. 靈氏、景氏、公旗氏、汲氏、鈄氏、斜氏 靈公的支庶有靈氏。 景公的後代有景氏。 悼公的兒子公子旗的後代有公旗氏。 宣公的後裔有封在汲(山東汲縣西,)的,後代有汲氏。 齊康公被放逐到海濱,穴居野食,以酒器鈄為釜,支庶便別姓為鈄(dǒu)氏,後改為斜氏。引用 編輯 第 36 篇

對於考慮購房朋友來說:不買,就是站著做老子。買了,跪著做孫子。

不良信息舉報

行雲攝影

等級 二級網友魅力 2紅網幣 4527經驗 41859文章 1238鏈接:個人文集   我的秀客註冊 05-01-12 17:07

發表 2006-02-08 13:20:42

第13樓

太長了,現在有一個問題炎帝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族的8屆領導人?這個問題先搞清楚後再去論證會同是僅有且只有一個炎帝的出生地,還是8個之一炎帝的出生地?

攜手行雲美麗處處綻放快樂翩翩起舞

不良信息舉報

mike222209

等級 二級網督魅力 9紅網幣 71257經驗 138619文章 13956鏈接:個人文集   我的秀客註冊 03-11-11 22:10

發表 2006-02-08 22:03:32

第14樓

下面引用由行雲攝影發表的內容:太長了,現在有一個問題炎帝是一個人還是一個族的8屆領導人?這個問題先搞清楚後再去論證會同是僅有且只有一個炎帝的出生地,還是8個之一炎帝的出生地?

一切都是個迷。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玄武門事變之後 |歷史天空 - 雅虎論壇
【武術論壇】練武術如何避免少走彎路?「習武八戒」太重要了
劉國斌著【弈林志】連載[秋雨夜論壇]
[討論] 中醫「狂人」談中醫--------------我與如意中醫之辯(華夏中醫論壇 張雷中醫)
謝泳:中國知識分子退步了 馬克思主義評論網論壇

TAG:炎帝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