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藝術可永生:是他讓維多利亞懂得什麼是愛情

談起維多利亞女王,大家腦海中可能浮現的是這樣的形象:一身襲黑、端莊肅穆。

維多利亞女王的肖像

晚年的女王長期隱居,甚少公開露面;即使露面了,也總穿著黑裙,鬱鬱寡歡。但若時光倒回1861年以前,你會發現年輕的維多利亞是個爛漫少女,性格直率又大膽。

年輕的維多利亞女王

從活潑少女到鬱鬱寡歡,一切都要從維多利亞20歲的那個秋天說起。

一見不傾情再見已傾心

1839年十月,倫敦初寒漸起,而剛登基不久的維多利亞內心卻熱情如夏。彼時的女王遇到了自己的未來夫君——來自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國的阿爾伯特王子。

阿爾伯特親王肖像

這不是兩人的初次見面,但這時的阿爾伯特已從當初稚嫩少年蛻變成穩重優雅的紳士,一下子便擄獲了女王的芳心。加上女王主動向阿爾伯特求婚,更是成為當時媒體爭相報道的熱聞。

在第二次見面之後,兩人畫下對對方的印象。維多利亞被王子深邃的雙眼深深吸引。

次年,兩人順利成婚。這一場婚禮,論其盛大排場,或因真愛加持,都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紀婚禮。

1840年2月10日,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的婚禮。

這場世紀婚禮可以說是西方現代婚禮的典範。大婚之前,阿爾伯特送給女王一枚祖母綠蛇形訂婚戒,靈蛇寓意著永恆的愛,而戒指上的祖母綠則是女王的生辰石。

阿爾伯特送給女王的蛇形訂婚戒

在歐洲,蛇造型的珠寶自古希臘時代就已經有出現,銜尾蛇代表永恆,兩蛇構成的神杖是赫爾墨斯的神物,女王大婚,從此掀起了佩戴訂婚戒和蛇形珠寶的潮流。

1845年的藍寶石和鑽石蛇形胸針,以120308英鎊的價格成交。

這件19世紀的祖母綠和鑽石首飾,既可做胸針,也可當作項鏈。鑽石為蛇形纏繞著祖母綠寶石。以185090英鎊的價格成交。

女王的白色婚紗和香橙花環,成為了西方婚紗的經典款式;婚禮上,女王佩戴起夫君設計的藍寶石胸針,亦是一段佳話。

這對香橙花形狀的胸針也是阿爾伯特設計的訂婚禮物,瓷器花朵襯以黃金枝葉。

為了和訂婚禮物配套,1846年,親王送給女王這件由陶瓷、琺琅和黃金製成的香橙花環,上面四顆青橙形狀的祖母綠寶石代表著他們當時的四個孩子。

阿爾伯特親自設計的藍寶石胸針,周圍嵌著12顆鑽石。這是女王最愛的珠寶首飾之一。

畫中的女王戴上頭紗和香橙花環,藍寶石的明亮光澤很是能襯托維多利亞的藍眼睛。

為了與藍寶石胸針配對,阿爾伯特設計的這頂藍寶石皇冠,一併送給女王。

女王佩戴藍寶石皇冠的這張肖像畫成為經典。

女王在婚禮上授予阿爾伯特的藍絲絨吊襪帶嘉德勳章,這是英國榮譽制度的最高等級。

「情人眼裡出西施」

在維多利亞看來,沒有比阿爾伯特更完美的夫君了。他知識淵博、多才多藝;不僅研修法律政治經濟,同時學習語言哲學詩歌藝術;擅長樂器演奏,還十分精通擊劍和馬術。當時的阿爾伯特因此被稱為「行走的百科全書」,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女王為親王定製的樂譜本,上面是親王自己譜的曲子。

1842年王室舉辦的化妝舞會。阿爾伯特扮演愛德華三世,女王則扮演愛三的妻子——艾諾的菲利帕。

1845年,親王和女王參加主題為1745年的化妝舞會。阿爾伯特扮演的是喬治二世,據說女王非常喜歡這套情侶裝。

兩人第一次私人旅行經過澤西島時,女王畫下了素描,而親王的則是水彩。吟詩作畫的日常十分甜蜜。

這件S & P Erard製作的鍍金大鋼琴如今置放於白金漢宮,但當初親王和女王要求將他們的鋼琴都放在私人住所。

新婚之夜的女王在日記里寫下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我最最親愛的阿爾伯特…他的英俊、他的甜蜜與他的溫柔——天吶!要多誠心祈求才能換來這般的如意郎君!」

但在當時的英國人看來,女王不過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區區一個小公國的王子,既沒有雄厚的家族實力,英語也說不流暢,光憑所謂俊朗外貌,又怎能配得上大英帝國的明珠呢?

外界的不看好讓親王壓力很大,有情不能飲水飽。作為「女王背後的男人」,才華毫無用武之地,親王自然是鬱悶不已。

初為親王的阿爾伯特感到自尊遭受打擊:「我感到高興與知足,但有一點難以彌補我的尊嚴。我只是一個丈夫,而不是這個家庭的主人。」

以藝術平天下

阿爾伯特雖然沒有女王的王冠,但在藝術的帝國里,沒有誰能稱王,也沒有誰是手下敗將。對藝術的熱愛是維繫兩人感情的細細紅線。

自然,這樣的熱愛之情極大影響了英國藝術文化的發展。兩人常一同參加皇家藝術學院的年展,不僅收藏了許多大家之作,也非常支持藝術界的新人,為如今皇室帶來大量珍貴的藏品。

19世紀最著名的英國畫家之一弗雷德里克·萊頓的作品《契馬布埃著名的聖母瑪利亞畫像》。女王的日記里提及:「阿爾伯特因太喜歡它,怎樣也要我買下來。」

愛德華·科博爾德是19世紀的歷史畫家,親王和女王任用他為家庭教師。這幅畫中,王室的公主和王子們在圍著修女玩耍。

親王非常喜歡德國新古典主義的雕塑,女王也常收到來自親王的雕塑禮物。他是英國雕塑家William Theed的忠實支持者,如今皇家收藏里許多他的作品便是來自阿爾伯特的收藏。

William Theed為女王和親王製作的大理石雕塑,這件全身雕塑是在親王逝去之後,他們的大女兒維多利亞公主委託製作的雕塑,1938年移到了溫莎城堡附近的皇家陵墓。

阿爾伯特19歲開始便學習藝術史,他曾到義大利遊學,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對他影響極深,藏品中有許多來自義大利、德國、比利時和荷蘭等地的早期畫作。拉斐爾、杜喬、德國老克拉納赫等,都是他鐘愛的藝術家。

杜喬的《三聯畫:耶穌受難及其他場景》 (c.1302-08) 。這幅畫是英國境內第一幅杜喬的作品,艾爾伯特將其買下放在奧斯本宮內,現屬於皇家收藏。

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貝爾納多·達迪的作品《聖母的婚禮》(c.1339-42)。這是維多利亞送給親王的生日禮物之一。

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彼得羅·佩魯吉諾的《懺悔的聖哲羅姆》(c.1480-85),同樣是親王的生日禮物。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的《阿波羅和黛安娜》(c.1526)

除了所學知識,親王的故鄉對他的藝術品味影響也非常大。親王出生於科堡的玫瑰宮,室內裝潢以哥特復興風格為主。到了英國後,思鄉情切的親王收藏了許多這樣的傢具。婚後維多利亞隨親王回到他的故鄉,並在日記里寫道:「若我不是女王,我倒是樂意住在玫瑰宮裡。」

親王的故鄉——玫瑰宮。

親王童年和哥哥恩斯特二世在玫瑰宮的閣樓間。婚後和女王一同拜訪時,女王令人將其畫下並收藏在她第三本薩克森-科堡-哥達紀念冊中。

親王熱愛哥特復興式傢具,這件哥特展示櫃和鍍金燭台便是他的收藏。

同時,親王著迷於新興的電鑄工藝,這件原作為公元2世紀的Townley Vase便是經電鑄複製而來的作品。

這件鍍金餐桌中央裝飾品(centerpiece),是親王親自參與設計的作品,上面是他與女王的四隻愛犬。

不僅是藝術,親王還非常關心科技和工業的發展。從1847年開始,親王便連續三年舉辦了英國製造業的小型工業展覽會;1851年,作為皇家藝術學會主席的阿爾伯特力排眾議,舉辦了第一屆世博會——萬國工業博覽會。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的開幕儀式。

這張博覽會門票屬於阿爾伯特,上面的數字「1」代表他是展覽的第一位訪客,比女王還要靠前,證明親王對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功不可沒。

1899年,女王為南肯辛頓博物館側廳舉行奠基禮時,將博物館正式更名為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簡稱V&A),以紀念親王為推動世博會做出的貢獻。

除此之外,親王還充分利用自己學習的經濟知識,使得王室常年財政充盈。在建築上,親王也表現出了不凡的天分,他購入懷特島的奧斯本宮,並將其改造成為義大利風格,親自設計庭院和農場,傢具也是親手挑選。比起富麗堂皇的白金漢宮,親王和女王更喜歡這片屬於他們的小天地。

奧斯本宮水彩畫。

不僅是私人別墅,親王也親自設計了溫莎城堡的家庭花園。

一世寵愛

有人會說,新婚生活自然是花好月圓,老夫老妻就不會再講究浪漫。但在阿爾伯特的眼裡,維多利亞始終是初識的那個少女,未曾改變。

女王的這幅肖像畫是送給親王的驚喜禮物。女王還在日記里甜蜜地記錄道,這是她這麼多肖像畫當中,親王最愛的一幅。

1846年阿爾伯特、維多利亞和五個孩子。這幅畫里的王室一家因過於親密,本打算私人收藏。

維多利亞長公主剛出生時,初為人父的阿爾伯特興奮不已,於是設計了這件長公主肖像胸針,同年送給女王做聖誕禮物。

長公主維多利亞7歲時,親王親自幫公主拔下乳牙,並嵌在薊植物形狀的胸針上,乳牙便是它的花朵。19世紀的貴族們非常流行用親人的頭髮或是牙齒做成首飾,寄託思念和愛意。

這對耳環和吊墜首飾是阿爾伯特設計的結婚六周年禮物,與當初的香橙花首飾配套。上面的嬰兒牙齒也是愛情結晶的象徵。

與這段王室愛情相映襯,維多利亞時期大興浪漫主義; 加上當時德國南部發現新的瑪瑙礦,佩戴珊瑚、母貝和瑪瑙製作的浮雕首飾成為了一種時尚。

「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瑪瑙浮雕徽章,配以鑽石、紅寶石、祖母綠以及琺琅。女王曾在日記里甜蜜地回憶道:「我親愛的阿爾伯特在我肖像之上。」 這件徽章很有可能是兩人一同設計的作品。

這套1850年代的浮雕全套首飾是經典的維多利亞風格,浮雕上的古典神話人物頗具浪漫色彩,以11875英鎊的價格成交。

1849年聖誕前往都柏林時,阿爾伯特送給維多利亞的古愛爾蘭歐甘字母胸針,鑲嵌10顆石榴石。凱爾特歷史、愛爾蘭珠寶交易。

1855年阿爾伯特送給維多利亞的聖誕禮物,胸針上的英法國旗象徵著克里米亞戰爭的勝利。

1859年維多利亞送給阿爾伯特的生日禮物。這隻懷錶是Aubert & Klaftenberger的作品,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常年委託工坊定製座鐘和懷錶作為禮物。

這頂印度莫卧兒風格的蓮花皇冠是由親王委託R.&S.Garrard&Co.製作,親王鑲嵌了最愛的歐珀石。女王的遺囑聲明其永久屬於王室。

女王向來有寫日記的習慣,和阿爾伯特的點點滴滴,她都想要書寫下來。除了日記,由於攝影藝術在19世紀快速發展,1850年代開始,女王非常熱衷於拍攝影像集。女王也是第一個用攝影記錄下自己在位生活的君主。

女王、親王與他們的九個孩子,1857年攝於奧斯本宮。

這張珍貴的照片拍攝於白金漢宮,身著婚紗的維多利亞與夫君深情凝視。

親王人生最後兩年與女王留下不少珍貴影像,記錄了兩人這段最後的時光。

阿爾伯特一生深情亦痴情,眼裡除了維多利亞再無他人。親王生前,藝術是維繫兩人的紅線;他離開之後,一襲黑衣是女王無言的宣誓。

失去了阿爾伯特,維多利亞的世界裡再無歡喜。幸而她還有阿爾伯特留下的定情珠寶,亦如記憶中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在她黑白的回憶里,閃耀著、微笑著,永遠陪在她的身邊。

「你永遠是我的最愛。」

小編 | Seattle

收集資料整理報道

不可錯過的精彩好文推薦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聊天的藝術
國際拍行蠶食中國藝術市場,你怎樣看?
水晶排列治療的藝術
紐約佳士得:哈里斯珍藏重要古代中國藝術
漫談白雪石的山水畫藝術

TAG:愛情 | 藝術 | 維多利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