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早已過了網約車的河 他們非要把群眾砸暈抬回去繼續摸石頭
10月8日國慶上班第一天,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同一天公布了網約車的地方細則。
這一細則,直接將火了兩三年,方便了億萬國人出行的網約車,送上了絕路
北京的網約車細則規定:網約車必須是北京號牌,駕駛員必須北京戶籍
必須取得北京的駕照,必須在1年內無駕駛機動車發生5次以上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
必須無交通肇事犯罪、危險駕駛犯罪、暴力犯罪記錄,無吸毒行為和記錄,無飲酒後駕駛記錄
必須在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
必須是年齡男60歲、女55歲以下,身體健康
說實話,就差規定司機必須身高1米83,腰細肩寬高鼻樑了
至於開的車,規定的更詳細:5座三廂小客車排氣量不小於2.0L或1.8T、車輛軸距不小於2700毫米;
新能源車軸距不小於2650毫米;7座乘用車排氣量不小於2.0L、軸距不小於3000毫米、車長大於5100毫米;
這意味著啥?
現在,北京的計程車大多是伊蘭特,軸距也就只有2610毫米,都不符合網約車的標準,排量也不到2.0。實際上,按照這個標準,很多中型車都不會達標 。現在市場上,也就帕薩特、奧迪A4、本田雅閣,豐田凱美瑞級別以上的車,才符合要求。
而上海,同樣規定,必須是滬牌滬籍,規定網約車為燃油車輛的,車距應達到2700毫米以上;為新能源車輛的,軸距應達到2650毫米以上。
這個要求有多麼的苛刻,一算便知
擁有北京或者上海戶口,恰巧開著高排量的中高端車,恰巧遵紀守法歷史清白,且又恰巧必須靠開網約車養家糊口的北京上海土著,能有幾人?
根據滴滴的統計,以上海為例,目前從事網約車的車輛符合新軸距要求的,不足1/5;同時,在上海已激活的41萬餘司機中,僅有不到1萬名司機具有上海本地戶籍。
也就是說,網約車細則一旦實施,100個網約車司機也留不下一個人。整個上海,最多也就剩下3000名網約車司機。北京的情況也差不多。
問題是,出台這個細則的交通部門不清楚這種後果嗎?
他們為何非這樣干不可?
其實,他們要的就是這樣的後果!
北京市交通委官方解釋說:他們之所以這麼干,是為了控制人口。北京人口無序過快增長,嚴重影響了首都核心功能的發揮。治理「城市病」首要的就是嚴控人口規模。
一下子趕走四五十萬網約車司機,也就是說,一下子趕走了四五十萬輛車。這下,好傢夥,城市可徹底清凈了
這樣,那些計程車司機們也不用老是再鬧啊鬧啊,畢竟收了他們這麼多年的「保護費」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一直被網約車欺負,也該對他們表示表示了。
但是,說好的戶籍制度改革呢?
說好的改革要啃硬骨頭要破除壟斷呢?
說好的要克服既得利益的阻礙呢?
不是說好了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嗎?
喊著這些口號震天響的今天,相關部門竟然最終要考戶籍這個原本早就應該被掃盡歷史垃圾堆里的東西來繼續把城市居民貼上標籤,分上三六九等。
這不僅僅是對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公然踐踏,更是對勞動者人權人格的侮辱,是典型的就業歧視。
不客氣地說,北京上海交通部門出台的網約車細則,是赤裸裸地在開歷史的倒車
是赤裸裸地在反對和阻礙我們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
是肆無忌憚地在歧視人民坑害群眾
是毫不掩飾地在保護計程車既得利益在牟一己私利!
他們的邏輯是
有北京戶口和上海戶口就一定是好人
開好車的就一定是好人。
這種邏輯是十分可怕的,今天,他們可以用這個來限制你的就業選擇、購房選擇
明天,她就可以用此限制你的教育,限制你的階層提升。
事情就是這麼奇怪
專車不合法的時候,群眾們照樣開照樣坐,
如今專車合法了,納入管理了,交通部門要來「服務」專車了,結果卻是開車的不能開了,坐車的也坐不起了。
其可怪也歟?
一旦北京上海細則成真,那麼,網約車就和計程車一樣,陷入了各種限制數量、限制人員、限制車型、限制價格的命運之中
網約車和計程車,已經沒有什麼區別
或者說,網約車,就是高端一點的計程車。
不得不說,交通管理部門也真是厲害,在把計程車管得如此一塌糊塗之後,只用了半年,就又成功把網約車管成了「計程車第二」
在這一點上,他們從沒讓人失望過
想當年,計程車領域的改革利益錯綜複雜,想改革,卻根本推不動。
後來,網約車興起,吹開計程車改革的一池春水,網約車用互聯網技術和市場化手段打破了計程車的壟斷,以更好的服務更好的體驗和更實惠的價格,勢如破竹,將計程車打得稀里嘩啦。對此,人民群眾也早已接受、認可並習慣了這一新鮮事物。
然而,有句話說得好,群眾早已過河了,某些官員還在那假裝摸石頭
這次,出台網約車細則的北京上海的交通管理部門,不只是在假裝摸石頭,而且要摸出石頭把早就過河的群眾都砸暈,然後再把群眾抬回去。讓所有人重新回到壟斷、落後的計程車時代。
對這種既違反創新精神,又嚴重傷害改革的行為
人民日報的俠客島已經發文怒斥
新華社也在夜裡,專門發表了標題為《網約車細則要留出「窗口」》已經朝網約車細則開火
對此,有人預測結局,說,市場一定會狠狠地抽開歷史倒車的某些交通部門一個耳光
這個耳光什麼時候打在他們臉上
我很期待。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