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合作學習理論

關於合作學習理論1.合作學習的內涵及其基本要素。合作學習的內涵(1)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2)合作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3)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4)合作學習是以各個小組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總體成績為獎勵依據的;(5)合作學習是由教師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教學進程的。對此,我們試將合作學習表述為:它是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目前,實踐中所運用的合作學習方法或策略種類繁多。約翰遜兄弟認為,任何一種形式的合作學習方法,有5個要素是不可缺少的。它們是:(1)積極互賴。要求學生知道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其所在小組的其他同伴的學習負責。小組成員之間是沉浮與共、休戚相關的關係。(2)面對面的促進性相互作用。要求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組內學生相互促進被此學習,以達成功。(3)個人責任。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並要掌握所分配的任務,分工明確,責任到人。(4)社交技能。要求教師必須教會學生一些社會交往技能,以進行高質量的合作。(5)小組自評。要求小組定期地評價共同活動的情況,檢討小組活動情況和功能發揮程度,以保持小組活動的有效性。 2.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1)社會互賴理論。該理論認為,積極互賴(合作)產生促進性互動,群體成員會彼此鼓勵和促進學習上的努力;消極互賴(競爭)產生對抗性互動,群體成員會彼此不鼓勵學業上的努力,而且會相互阻礙;在缺乏互賴的情況下,個人之間彼此便不會有互動.個人都是獨立工作而不受干擾。從社會互賴理論的角度來看,合作學習理論的核心可以用很簡單的話來表述:當所有的人實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工作的時候.靠的是相互團結的力量。相互依靠為個人提供了動力,使他們互勉、互助、互愛。(2)選擇理淪。此理論創立者哥拉斯認為,青少年學生有4種情況需要值得認真關注,這就是歸屬(友誼)、影內別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娛樂。他相信,學校的失敗不在學習成績方面,而在培育溫暖、建設性的關係方面,這些關係對於成功是絕對必要的。選擇理論是一種需要滿足的理論,學校則是滿足學生需要的場所。依照這一理論,不愛學習的學生,絕大多數不是「腦子笨」,而是他「不願意學」。只有創造條件滿足學生對歸屬和自尊的需要,他們才會感到學習是有意義,才會願意學習,才有可能取得學業成功。(3)發展理論。該理論基本假定是:兒童圍繞適宜的任務所進行的相互作用能促進他們對重要概念的掌握。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將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界定為:「由獨立解決問題所決定的實際發展水平與通過成人的指導或能力更強的同伴合作解決問題所確定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在他看來.兒童間的合作活動之所以能夠促進成長,是因為年齡相近的兒童可能在彼此的最近發展區內操作,表現出較單獨活動時更高級的行為。(4)精製理論;精製理論不同於發展理論。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如果要使信息保留在記憶中,並與記憶中已有的信息相聯繫,學習者必須對材料進行某種形式的認識重組或精製。精製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即是向他人解釋材料。長期以來關於同伴互教活動的研究發現,在學業成績方面,教者與被教者均能從中受益。(5)接觸理論:其代表人物阿爾波特認為,人際間的合作能提高小組的向心力及友誼。他還強調,單純機械的接觸,尚不能形成促進性學習,增進學習效果。只有發展成為合作性的關係,才能形成有效學習。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學而不厭:學習理論綜述(二)
四大經典學習理論
學而不厭:學習理論綜述(一)
奧蘇貝爾的有意義的學習理論

TAG:學習 | 理論 | 合作 | 學習理論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