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萬里長城萬里長第三輯

萬里長城萬里長第三輯人們都說,是秦始皇最早修的萬里長城。其實開始的長城並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有個燕王,他的國土小、兵馬少、力量弱,隨時都有被鄰國吃掉的危險。為了保住國土,燕王就徵用了民夫,在他的國土邊界山頂上築起高高的城牆,以防外敵入侵。因為那時還沒有石灰,他築的城牆,石、磚都是用泥抹的。為了搶時間,早日修好城牆,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熱水,因此,民夫們就把大鐵鍋抬到工地上,用三塊石頭支起來,添柴燒開水。天長日久,鐵鍋被燒了個大窟窿,滿鍋的水全漏光了;把鍋下的火澆滅了。可民夫們也意外地發現,水灑在支鍋的石頭上,熱石頭遇到水就炸開了,炸出許多白面面,民夫們瞅著、想著,好生奇怪。有個人把這白面面用水和和,覺得比泥還滋潤,還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條和磚縫裡。第二天,民夫們發現,用這白面面抹的石條和磚縫,要比用泥抹的結實的多。燕國人得到了啟發,從此,就燒石灰,來抹城牆縫。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了使中華民族不被匈奴所征服,也仿照燕王的辦法興工修起了萬里長城。動工時,他下了一道旨令,讓原來的燕國人包攬燒石灰的活兒。因此,那時修長城所用的石灰,全是燕國人燒的。長城修到哪兒,就在哪裡山坡上燒灰,而且燒的灰質量非常好,被後人稱為萬年灰,意思是萬年不變質。長城修完後,別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國人燒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銀,建了個城鎮,專為燕國人居住,這城鎮就是北京。因此,那時北京叫燕京,燕國人燒灰用過石頭的山統稱為燕山山脈。

響水湖長城響水湖長城位於懷柔慕田峪長城西,距縣城28公里,明代長城建關築堡的山谷之中,山谷兩側,峰巒起伏,怪石崢嶸、歷盡蒼桑而古貌依然的萬里長城,巨龍欲飛,直插雲霄,雄城險關,甚為壯觀。明代摩崖石刻也給古關要塞增添了幾分威嚴。而天然的連雲洞和圖騰閣,鬼斧神工般高深莫測,趣味無窮。奔騰的山泉,從山頂飛瀉而下,形成五十餘米落差的瀑布,甚有銀河落九天之美,觀後令人心曠神怡。

唐山古長城唐山古長城是指萬里長城在唐山境內蜿蜒的220公里,有名關險隘29處。其勢巔連起伏、奔騰浩瀚,薈萃了明長城的精華。長城沿線民風古樸,掌故傳說頗多,是唐山旅遊的精品。遵化鷲峰山長城、遷西潘家口水下長城、遷安大理石長城、青山關、喜峰口、冷口關、監獄樓、七十二券樓、水門、長城磚窯、養馬圈等皆為長城獨秀,近年來在國內外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鷲峰山山上長城高不足一丈,寬不過三尺,因為修長城的官吏貪占銀兩,偷工減料,是典型的「豆腐渣長城」。青山關城高一丈四尺,周六十六丈九尺,建於明萬曆年間,遠看玲瓏剔透,古色古香。72券樓由大小72拱組成,造型奇美;水門由青磚砌成拱形,經數百年風雨山洪沖刷仍保存完整。

龍泉關據《畿輔通志》載:「明正統二年(1437)建,景泰二年(1451)又於西北築上關城。天順二年(1458)及成化十二年(1476)皆添設官兵戍守。嘉靖二十五年(1546)改築關城,守御益密。」龍泉關上關在西北,下關在東南,相距約 5公里,沿山曲折,隘口很多,現存龍泉關城遺址為上關關城,原為周圍2.5公里、城高約 12米,磚砌城牆、遺存北門向南開,磚拱門洞,寬3.5米,深10米,大型條石砌基。龍泉關西10公里是長城嶺。長城嶺石砌長城,殘損嚴重. 阜平縣內長城由山西省靈丘縣的下關村向南入境,至吳王口村分為兩線:西線,以長城嶺、下庄鄉進靈壽縣李家溝村,入平山縣界;東線,以段庄、七里溝等村,進入山西靈丘縣謝子坪村,然後,與淶源縣長城連接,明長城在阜平境內120公里。這段長城為萬曆元年(公元1569年)至萬曆四年(公元1573年)修建。

紫荊關長城的關口之一。位於中國河北省易縣城西40千米的紫荊嶺上。為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東漢時名為五阮關,又稱蒲陰陘,列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 。紫荊關由五座小城組成:拒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關城、小盤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嶺城。

淶源長城淶源長城從山西靈丘的狼牙口入境,此處有兩座敵樓,分別為茨字壹號台、茨字貳號台,互成犄角之勢。兩座敵樓之間的山口處,砌有約800米的城牆。由此向東至七畝地村一段以山為險,未築城牆,由七畝地村開始又砌城牆,敵樓為插字型大小台,最西一座為插字46號台,向東至白石山林場止共計46座敵樓,此段統歸插箭嶺城堡守將管轄。

小河口長城在遼寧綏中的永安鄉,有一條古老的長城, 是遼寧境內的明長城主幹線,貫穿7個自然村的古長城,現在人們習慣稱她為小河口長城,小河口長城坐落在綏中縣永安堡鄉西溝村一帶雄險陡峭的燕山山脈上,由於雄居於險峻的山嶺,所以又有「第三八達嶺」之稱。是遼寧省與河北省的分界線。小河口長城是用青磚修建的,城牆上的石頭長滿了青苔,書寫著久遠的歷史。這段大約長8.9公里的長城至今依舊磚石堅牢,約有31座敵樓、18座戰台、14座烽火台。據史料記載,小河口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小河口長城位於葫蘆島綏中縣永安鄉西溝村,小河口是西溝村的一個自然屯,這裡的長城因遠處深山老林,鮮為人知,是原汁原味的野長城,小河口地勢險要,兩山夾一溝,長城扼守水關,這裡的原始森林景觀自然和諧,長城被森林掩映,敵樓上長著百年青松,氣勢雄偉,令人叫絕,更令人讚歎的是,這裡的敵樓門窗都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具有著獨特的陰柔之美,被專家學者稱為「女性長城」。

山丹長城張掖山丹縣長城分兩類:一為漢長城,建於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2000多年。全長98.5公里,呈東西走向。由壕溝、自然河烽燧構成。全線以壕溝代替牆垣,雖年代久遠,仍清晰可見。二為明長城,建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明長城由黃土夯築的牆、墩、列障構成。走向、長度都和漢長城相同。漢長城在北側,明長城在其里,兩者相距在10—80米之間,平行延伸,象這樣不同歷史年代修築而同時並行且至今留存較為完整的長城段在國內實屬罕見。山丹漢明長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長城,被譽為「露天博物館」。

武威長城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舉,被稱為世界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漢辟河西四郡後漢武帝為保住河西,切斷匈奴與羌族的聯繫保證「絲綢之路」暢通,即開始修築長城。每隔五里或十里築古烽燧台,設戊瞭望。在武威境內沿沙漠邊沿而築的漢長城,東與古浪縣境內圓墩子灘漢長城相接,沿紅水河岸,向西至九墩灘,計100餘公里,其中,長城鄉月城墩一段,保存良好,殘高6米,基寬2.5米,有烽燧20餘座,現仍可見。明萬曆年間,朝廷為了鞏固和加強武威這一軍事戰略要地,防禦元朝殘餘勢力的進攻,又在漢長城的基礎上增修了百餘里堅固的「邊牆」。現在,武威境內明長城大部分完好。漢、明長城可謂河西走廊的一大奇觀。

固原長城秦、漢王朝與雄踞蒙古草原的匈奴長期對峙,時有戰爭。秦惠文王時,拔義渠二十五城;秦昭王時,攻滅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這就是固原城北戰國秦長城。這條長城宛如一條巨龍,起自甘肅省臨洮縣的洮河谷地,途經渭源、隴西、通渭、靜寧縣,順葫蘆河東岸經北峽口從閆廟進入寧夏西吉縣,經黃家岔、玉橋、張結子、好水川口,單民、興隆鎮、謝家東坡、王家灣、韓家堡至將台,在將台以90度的角度轉折向東,順馬蓮河河谷至馬蓮水廟出西吉而進入固原縣的張易鄉,至黃堡東,轉折為東北方向,進入紅庄鄉政府。長城過紅庄後進入滴滴溝,出滴滴溝山口後至孫家莊、白家灣,在這裡又轉折向東,經過吳庄、閆家莊,至明庄西北,便分為兩道,形成"內城"和"外城"之分。寧夏固原市原州區素有 「古絲綢之路重鎮」美譽,境內一段戰國秦長城遺址長期遭到當地一些農民的耕地蠶食,有的地方已經變為耕地。據了解,這段戰國秦長城現存高度在1米至3米之間,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

榆林鎮北台長城鎮北台位於陝西榆林城北4公里之紅山頂上。據險臨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鎖扼邊關要隘,為古長城沿線現存最大的要塞之一。台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台基北長82米,南長76米,東、西各64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 鎮北台建於1607年,屬於萬里長城防禦體系之一的觀察所,是明長城中部的要塞之一,台為正方形,四層,外砌磚石,佔地5000平方米。第一層高10.20米,第二層高8米,第三層高4.10米,第四層高4.40米,台北額題「向明」二字,為萬曆時巡撫塗宗所書。台的每層有石台階可登,台依山據險,巍峨挺拔。站在鎮北台之頂遠眺,金沙藍天、碧澄水庫、逶迤長城、綠色林帶和欣欣向榮的城郊建設風貌相輝映,構成了無比絢麗的彩色畫卷。你看那碧波蕩漾的紅 石峽水庫,你看那榆林人民戰天鬥地的兩大奇蹟:治理沙漠的輝煌成果——沙地植物園和沙漠運河——西沙渠、榆東渠;你看那榆卜界沙漠海子風光和鬱鬱蔥蔥的林帶果園;你看那秦長城的烽火台遺迹和起起伏伏的黃土丘陵,還有16世紀漢蒙友好貿易的紅山市——易馬城、紅石峽和榆林古城,多麼壯麗的畫面!鎮北台是明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磅礴的建築之一,是長城三大奇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之一,有「天下第一台」之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

榆林長城榆林地區的明長城東起府谷,西至定邊,沿途城堡林立,規模宏大。雖屢遭破壞卻依然能看出其當年的雄偉,其中尤以榆林至神木一段保存最為完好。

神木長城長城由府谷縣陳家峁村向西南入神木縣界,其大致走徑為:由神木縣永興鄉的斗家峁村繼續向西南方向,經秦家燕灣村至紅墩村,向南經官地、新溝則村至紅石崖村。由紅石崖村沿窟野河東岸向西南至神木縣城北水輪村,過窟野河至鏵山村。由鏵山村向南偏西至解家堡鄉的大柏堡。然後轉西南經萬家溝至高家堡鄉的口子上村。繼續向西南經奧莊子、梁家界、南圪(土勞),再折向東南方向至禿尾河東岸喇嘛河村。過禿尾河繼續向西南經玄路塔、涼水井、草灣溝等村至三台界村南。由此繼續向西南,出神木縣境入榆林縣界。神木縣境內所轄長城約長一百八十華里。

三關口長城三關口明長城位於銀川市西40餘公里的賀蘭山南部。此關口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在關口處可看到殘斷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後人稱之為三道關。這裡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原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建有關隘。

水洞溝長城水洞溝遺址是由明長城、藏兵洞、邊溝、大峽谷、紅山堡、瓮城等共同構成的。明長城為土夯長城,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明長城西至入黃河巨龍的長城小龍頭稱為兩龍交匯處,東至鹽池境內。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景區地貌盡收眼底。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於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一舉奪回河套地區以及今甘肅以南大片土地,沿河「築四十四縣城」,於今長城北築渾壞障,是否於此築長城,歷來有爭論。但2005年3月25日,《銀川晚報》所載周興華先生《大麥地史前「岩畫維納斯」的由來與黑山峽長城的始築年代》一文中,引陳正祥教授在《中國文化地理》中說:「秦代長城的最西一段,大致是從今天靈武,金積、中衛、靖邊(系靖遠之誤)經過蘭州迄臨洮。」又引黃麟書先生《邊塞研究》中說:「秦長城位置所在……以今地言之,起自甘肅省岷縣城(臨洮)西20里……入寧夏省,經中寧(舊時中寧、中衛系一縣)縣城之北,金積、靈武、陶樂三縣城之西……」文章最後又引《漢書.匈奴傳》載:「楊雄:以秦始皇之疆,蒙恬之威,帶甲四十餘萬,然不敢窺西河,乃築長城以界之。」如果是這樣,秦於靈武築長城,與今之長城遺址有無關係,或有著怎樣的關係,我們不得而知,尚待研究。 

嘉峪關長城嘉峪關為明長城西端的起點,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它與被稱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遙相呼應,聞名於世。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是一個龐大的建築。關城層樓重疊,飛檐凌空,巍峨宏偉,氣勢壯觀。關城兩翼,堅固的長城爬山越嶺,蜿蜒逶迤,烽墩眾多,布局合理,形成了一個壁壘森嚴的軍事防禦體系。關城的設計十分考究,它由內城、瓮城、外城、樓閣和附屬建築組成,重城並守,易守難攻,固若金湯。內城是關城的心臟,當時的軍事指揮機關、輜重物資均在內城中。城兩側建有兩條寬闊的磚鋪面馬道,可直達關樓,通向城項各處。南北城牆中部,各建有三間通廊式敵樓一座。城牆四角有兩層式角樓四座。內城東西門頂上,各建有三層城樓一座;圍繞東西門還建有瓮城,面積各約550平方米;瓮城與內城城牆齊高,封存門均向南開,不與內城門直通,不但增加了關城肅穆幽深,也成為內城的一道防線。圍繞內城和瓮城,建有一道外城。外城西面叫羅城,城基全用石條砌築,上部牆體均用磚砌,正對著西瓮城開一道城門,門楣有「嘉峪關」三字,為關城的正門。此門頂上建有三層重檐城樓一座,莊重大方。東、南、北三面外城均為土牆,周長1100米。城外修有護城壕。外城東面建有「閘門」,上有一座三間式閘樓。閘門之內,有一個廣場,有明清建築文昌閣、關帝廟牌樓、戲樓等。出關西行百餘米處有「天下雄關」碑。

天下雄關碑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閱萬里大好山川——徐霞客旅行線路圖
萬里長城第一墩
《誠齋詩話》宋 楊萬里
(3)【南疆萬里行26】塔吉克人的婚禮

TAG:長城 | 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