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清東陵,探訪帝王陵墓建築群
無數部清宮戲的熱播勾起我對愛新覺羅家族的好奇心,估計人人都羨慕皇帝的生活吧,他一人獨享後宮佳麗三千,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為了長命百歲他派人尋遍世間不老的靈藥,被喊了無數遍的萬歲萬歲萬萬歲最終卻連百歲都沒有活到,與常人無異,到頭來還不是歸於塵土。
攝影/詹小二
攝影/詹小二
看世事浮沉,到頭來終成黃沙
那麼曾經輝煌了近300年的清王朝最終塵埃何處?這時候我就可以特別驕傲的說在我的家鄉遵化有這樣一塊風水寶地——清東陵,這裡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築群,從埋葬於此的人的身份來說,這裡簡直就是一座地下皇宮。
攝影/詹小二
攝影/詹小二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去過一次,那時候的東陵還未加諸多保護,沒有什麼知名度,但那時的水很清,魚很多,我們在水裡面釣魚抓蝦,那個年紀的我對陵墓、對歷史還沒有什麼概念。
攝影/詹小二
攝影/詹小二
說這裡是風水寶地還要從順治年間的某一天說起,順治帝帶著狩獵隊伍追趕獵物至此,順治帝環顧四周道「此地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隨即取下射御鉤弘用的扳指拋向空中,說:扳指落處,必是佳穴,可以作為朕的壽宮。「這裡就是清代的孝陵,後來擴充為清東陵,當時的風水先生稱此地為」萬年龍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上吉之壤。
攝影/詹小二
攝影/詹小二
沿著孝陵神路走著,遠遠就能望見這座石牌坊,是進入陵區的標誌物,在國內像這樣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已經不多見了。
攝影/詹小二
攝影/詹小二
裕陵聖德神功碑
重檐歇山式建築,黃琉璃瓦覆頂,厚重的墩台四面各闢券門,亭內高6.64米的兩統石碑分別豎立在兩隻巨大的石雕龍躍之上,此碑至今保存完整無損,字跡清晰。亭外廣場四角各豎一根白色大理石雕刻的華表,柱身上雕刻著一條騰雲駕霧的蛟龍,栩栩如生,八角須彌底座和欄杆上亦雕滿了精美的行龍、升龍和正龍,一組華表上所雕的龍竟達98條之多。
攝影/詹小二
攝影/詹小二
清東陵段長城斷開謎題之解
在清東陵西邊的北京城有八達嶺長城,而東邊的秦皇島有山海關,二者明明是同一條龍脈卻不相連從中斷開,至此之後才了解那一段缺失,原來是康熙二年為修建順治帝孝陵,將蜿蜒在清東陵後龍昌瑞山的長城拆除,使萬里長城從此斷開,代之而起的是皇家陵園的城垣建築。
攝影/詹小二
攝影/詹小二
十八對石像生
在影壁山至五孔橋的這段神路上,配置了石人和石像,孝陵前的石像生最多,一共18對,這是皇權儀衛的縮影。歷代皇帝生前光芒萬丈,排場浩大,死後,亦需要相同的排場,所以就在陵前設置了石像生。
攝影/詹小二
攝影/詹小二
頂著正午的烈日,此時行走在孝陵前的中軸線上的我,想很多事情,從生想到了死,從金錢想到物質,從轟轟烈烈想到了平凡,既然到最後終歸塵土,追尋這麼多帶不走的東西又有何用?
攝影/詹小二
到現在才明白,有的路只能一個人走。
一座會「唱歌」的拱橋
清東陵的拱橋有一孔、三孔、五孔和七孔,其中當屬七拱橋最為著名,並不是因它是清朝入關第一帝順治的孝陵的七孔橋,最令人感到奇異的是敲擊它的石欄杆,就會發出編鐘、編磬一樣的聲音來,因而才名聲大噪。
攝影/詹小二
橋下的水已經乾涸,橋上也禁止行人通過了,橋的兩頭被護欄圍住了,其實我還是蠻想去橋上走一走的,用腳步的力量感受它所經歷的風雨滄桑。
攝影/詹小二
滿族人是在馬背上打天下,這裡當然也不能少了馬,整個陵園的面積很大,各個陵園之間還有一段距離,除了乘坐觀光車遊覽,騎馬參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攝影/詹小二
清東陵里葬著100多位妃嬪,其中被大家所熟知的大概就是香妃了吧,瓊瑤的《還珠格格》里塑造了天賦奇香的香妃娘娘,劇情中她站在花叢中跳舞被蝴蝶圍住的場面至今記憶尤深,翻閱古書知曉,乾隆皇帝后妃中確有一名是來自回族,就是容妃,享年55歲,入葬清東陵之裕陵妃園寢。
攝影/詹小二
攝影/詹小二
大概是風水好的緣故吧,這裡到處都是果園和小動物,還有會開屏的白孔雀。
攝影/詹小二
是否推開了這扇大門,就能穿越到清朝看來往的車水馬龍,就可以解開許多未解之謎?當然不能,如果可以的話歷史早該改寫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了。
攝影/詹小二
攝影/詹小二
我站在原地,思緒隨著時光穿越回過去。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