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顯,只有法顯,才是真正的「一帶一路」第一人

晉南學者石耀輝先生髮來一篇宏文,《法顯「一帶一路」第一人——兼與《時代人物》雜誌商榷》,雄辯滔滔。

轉發此文,如石耀輝先生所言,旨在「弘揚堅定不移、捨身求法、百折不撓、虛心好學、眷念故土的法顯精神,對於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繁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對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據微信行文特色對石先生文章略做編排。

何謂「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路線圖

「一帶一路」其實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地、和平的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張騫與鄭和

都排不到第一名

陸上絲綢之路

2016年第7期《時代人物》刊文《張騫:一帶一路第一人》。但該刊緊接著在「閱讀鏈接」中接著又說:張騫與鄭和,一位漢朝博望侯,一位明代航海家,一位開闢了引領亞歐繁榮的「古絲綢之路」,一位開拓出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絲綢之路」,為現今「一帶一路」宏偉構想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張騫與鄭和都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偉大的探險家和文化使者,前者探出一條路,後者拓出一條帶。

海上絲綢之路

一本國內較有影響的人物雜誌,在不經意間就犯了一個「自相矛盾」的邏輯錯誤,其實更為嚴重的是湮滅了「一帶一路」真正的第一人:

東晉高僧法顯。

法顯是誰

東晉高僧法顯塑像

法顯(約公元337—422年),東晉僧人、旅行家、翻譯家。本姓龔,平陽郡(治今山西臨汾市西南)人。中國僧人到天竺(今印度)留學的先驅者。

(編註:長治襄垣亦說法顯是襄垣人,這一點可從古平陽郡治求取答案。不過今天重點不在這裡,且不細論。)

法顯三歲時就到寺院做了小沙彌。二十歲時,由三位戒師為他受戒,十分隆重。法顯志明行敏,儀軌整肅,年紀輕輕就成了一名求思深湛而又異常虔誠的佛教徒。

在長期的遊歷和誦經講經活動中,他發現幾經轉譯的佛經多有缺失,且多有謬誤,不知所云。為了解決中國佛經這種混亂狀況,他決定效仿先行者們,西行求法,到印度尋求戒律和三藏(經、律、論)。在他的號召下,同在長安修習佛學的慧景、慧應、道整、慧嵬一同前往。

《佛國記》

公元399年(晉隆安三年三月),法顯63歲。14年後,東晉義熙九年七月十四日,(公元413年8月26日),回返故土。

其間,法顯從陸路經敦煌、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帕米爾高原,最終到達印度等國,返回時則從海路經斯里蘭卡、馬六甲海峽,印度尼西亞,最後從青島嶗山登陸,遊歷三十餘國,帶回很多梵本佛經,並著成《佛國記》。(詳見《辭海》第六版2009年第460頁)

法顯留學路線

十一個人的西行團隊

張掖馬蹄寺

法顯與慧景、慧應、道整、慧嵬一行從長安出發,首站到達乾歸國(今蘭州西部),經歷了西行的第一個夏坐(印度佛教和尚每年雨季在寺廟裡安居三個月)後,5人行到張掖鎮(今甘肅張掖市),與智嚴、慧簡、僧紹、寶雲、僧景相遇,組成10人巡禮團。到達敦煌時,他們得到了敦煌太守李暠的熱情款待。離開敦煌不久,又有一位名叫慧達的僧人加入其中,組成成了11人的西行團隊。

流沙河到印度陀歷

接下來的行程中,第一大難關就是如何渡沙河。沙河又名流沙河,是敦煌之西延伸到鄯善國(今新疆若羌縣)之間的一片大戈壁。據《佛國記》所載:「沙河中有惡鬼、熱風、遇則皆死,無一全者。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

經過17個晝夜,他們跋涉了1500里,終於成功穿越了戈壁大沙漠,到達鄯善國,即樓蘭古國。此後他們又用35天時間,穿越了東西長約1000公里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他們於公元400年春抵達沙漠南緣的佛教中心於闐國,那裡寺院遍布、國富民樂。

法顯西行線路

法顯在這裡閱讀了多部中土尚未收藏的佛家經典,更加堅定了前往印度取經的決心。之後,法顯冒著生命危險,越過最後一道障礙,這就是「冬夏有雪」、「又有毒龍」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

在歷盡艱辛後,法顯終於到達北印度境內的陀歷國,這時,離長安出發時已整整四年,同行僧人同伴中,或亡或返,只剩下法顯和道整兩人了。

印度居留五年 斯里蘭卡四年

法顯眼中的印度,一切都是那樣新奇,摩柯薩陲王子「捨身飼虎」和屍毗王「割肉貿鴿」讓法顯深受感動。

法顯遍遊了北、西、中、東印度和恆河流域諸地,居留五年,學習梵語梵文,研究佛教經典,廣尋聖地佛跡,深受當地人士和眾僧的讚許。

法顯用梵文將搜尋到的6部經書全部抄錄下來,公元409年年底,法顯決定離開印度前往獅子國(今斯里蘭卡)時,同行的道整決定留居印度,攜律而返的重擔徹底落在了法顯一個人的身上。

屍毗王「割肉貿鴿」壁畫

法顯在斯里蘭卡住了近四年,公元412年(東晉義熙八年)九月,法顯要離開獅子國時,當地人以作隆重的禮節為他送行。

耶婆提:法顯成為到達美洲第一人。

婆羅門祭司遠古的呼喚

法顯乘坐的是中國的商船,這是一個有三條大船組成的船隊。船隊航行不久,因遭遇暴風而迷失方向,經過105天的艱苦航行,於公元412年12月底,到達一國,名叫「耶婆提」。

法顯在這裡住了5個月之久,後經學者們研究,這個地方乃是中美洲洛杉磯到墨西哥的耶卡普爾科一帶。也就是說,法顯早在公元412年就首先到達了美洲,比15世紀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到達美洲要早1080年。

回國

公元413年夏天,法顯再次乘船向廣州進發,結果再次遭遇風浪,迷失方向,隨風漂流,兩個月後的抵達青州長廣郡界(今青島嶗山一帶),法顯離開祖國14年後,終於踏上了故土。

這一天是東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的七月十四日,公曆8月26日。

青島學者張梁先生(筆名東夷),多年情系法顯研究,極力倡議將8月26日這一天確定為國家留學生日,並連續多年在這一天舉辦法顯思想研討會。就在前不久,張先生又為我郵寄來不少寶貴的法顯研究資料。

直接將梵文譯為中文

法顯是創始人

嶗山登陸

嶗山潮海院

法顯取經回國,在嶗山登陸後,受到長廣郡太守李嶷的迎接,全國佛界高僧明侶奔走相告,驚嘆不已。在李嶷太守支持下,當地百姓為法顯集資修建了一座石佛寺,即現今嶗山著名的「潮海院」。現在的潮海院系按照古樣式重建,其正殿廊道還掛著法顯的畫像和法顯西行圖。院中四株古老銀杏樹,據說是法顯當年所種。

彭城佛寺

徐州龍華寺

法顯離開嶗山後,途經江蘇彭城(今徐州)還參與設計建造了龍華寺。後人記載說,法顯「所持天竺二石,仍在南陸東基堪中,其石尚光潔可愛」。徐州龍華寺現已不存,但《佛學大辭典》一書曾稱之「實乃中國第一佛寺矣」。

建康譯經

公元415年,東晉時最為著名的佛教活動家、凈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原籍山西婁煩),派人將法顯迎到建康(今南京)道場寺,正在此研究佛經的130名博學鴻儒,為法顯大師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在南京5年間,法顯將自己從印度訪求到的6部24卷達百萬言佛教經典,全部譯為中文,填補了中國佛教的一大空白。直接將梵文譯為中文,法顯是創始人。

《佛國記》

法顯在譯經講經過程中,同時將他出國15年,經歷31國的山川風物、社會民情等旅行考察,包括往返橫渡太平洋的時間、氣象、海況和全部航行日程記載下來,著為一部旅行記,於公元416年公諸世人。此書原名《歷游天竺記傳》,後人簡稱《法顯傳》,又名《佛國記》。這部書補充了印度古史、於填、龜茲史書的不足,詳細記載了印度佛教古迹和僧侶生活,成為一部集地理、歷史、社會、宗教之大成的傑作,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江陵圓寂

東晉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法顯在荊州江陵的辛寺圓寂,終年86歲。

法顯之「最」

世界到達美洲第一人。比哥倫布早1080年。

直接將佛經梵文譯為中文,法顯是創始人。

《辭源》云:「《佛國記》是我國現存有關海上交通最早而詳細的記錄」——我國歷史上最早對遠洋航線航程的明確記載。

柏楊先生說:「法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學生,而且最有成績和最為成功。」

《方等般泥洹經》五千偈

張梁先生指出:「法顯之前,眾人認為一闡提(惡人)不能成佛。法顯歸還後,將攜回的《方等般泥洹經》譯出,經云:「泥洹不滅,佛有真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張梁先生書中還說:儒釋道,是中華文化的三大源頭。孔子老子法顯,是傳統國學的三位至尊。

季羨林云:「法顯之所以高出眾人之上者,因為他是有確鑿可靠證據的真正抵達天竺的第一人」(季羨林《中印文化交流史》第46頁,新華出版社1993年12月)

結語

法顯是「一帶一路」第一人

為什麼說「一帶一路」第一人是法顯?

因為從古至今捨身求法者,只有法顯一人是從陸路出發而從海路返回,沒有第二人。

西漢張騫有「鑿空」西域之功,而無航海記錄。唐玄奘西行求法,同樣是無航海記錄,時間上也比法顯晚了230年。

玄奘法師曾說:「昔法顯智嚴,亦一時之士,皆能求法,導利群生,吾當繼之。」由此可見法顯在玄奘心中的地位。

至於明代航海家鄭和,雖七次下西洋,卻也沒有走過陸上絲綢之路。

相比之下,法顯不僅有穿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記錄,同時又是開闢「海上絲綢之路」航道的探險者,《佛國記》一書還是我國歷史上最早對遠洋航線航程的明確記載。法顯為鄭和七下西洋打下了基礎,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正如湯用彤先生說:「海陸並遵,廣游西土,留學天竺,攜經而返者,恐以法顯為第一人。」(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26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本文編輯:蟲子)

【《老家山西》實行頭條付酬制】

【熱烈歡迎各路俊彥賜稿,熱烈歡迎有識商家預約頭條】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共拓『一帶一路』策略機遇」論壇在京舉行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秋風:「一帶一路」蘊含古人的天下秩序
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二)75.回天乏術

TAG:一帶一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