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哲學的起點與終點

作者: 田海平

原載:《浙江社會科學》2000 年第 03 期

摘要:面向生活世界的哲學轉向使哲學直接面對它的起點和終點。西方傳統哲學對「本體」世界的「還原」追究遺忘了人的「現實世界」。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對傳統哲學的超越指出了一條哲學回到「現實世界」的道路,因而使哲學回到它的起點與終點。在響應時代精神的召喚中,新世紀哲學唯有在其起點和終點上才能開出絢麗的花朵。

經過二十多個世紀的長途跋涉,哲學已如老黑格爾所說,象一隻在黃昏時起飛的「密納發的貓頭鷹」進入了蒼茫的暮色中。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哲學就要失去它曾經擁有過的一切榮耀,步入灰色的孤獨。在20世紀眾多的思想文化運動中,在那些有如群星璀燦的智者那裡,我們明顯感受到了時代精神某種深切的呼喚,它表現為哲學出現了面向現實生活的轉向。這使世紀之交的哲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直接地面對它的起點和終點的問題。

不論今天哲學家如何談論哲學的終結,哲學始終是我們無可避免、無可拒絕的。哲學一詞總能在人們的心中喚起「愛」智慧的激情。這種「愛」意味著「追求」,意味著「在路上」(on the way)。這種本源性的「智慧之愛」要探討人們「看」世界的方式,有其不可動搖的生活世界的根基。人們總是從這裡出發,而一切有關宇宙人生的疑難最終必得回到這裡才能得到解答。起點同時又是終點。

哲學的這一起點和終點就是人所生活的現實世界。它使得哲學家們總是帶著新的觀點反過頭來追問「什麼是哲學」的老問題。而哲學史則表現為一種奇妙的「圓圈」運動,就象梅特林克的青鳥一樣,總是繞著「圓周」走,最後只有回到「起點」才發現那兒正是「終點」。

西方傳統哲學理解人所生活的現實世界的基本模式是:將人所生活的現實世界歸結為一個抽象的彼岸世界和本體世界,將人分裂為同屬兩個世界的存在。而爭論的焦點僅在於哪一個世界更真實。這使得西方哲學在對「真」的世界的無止境地「還原式」的追究中遺忘了人所生活的現實世界。

當古希臘的哲學巨人們開始塑造西方形而上學傳統的時候,哲學對人的現實世界的遺忘就已經發生了。蘇格拉底的「神」為柏拉圖的「理念世界」作了先導,與「理念世界」相對應的「可見世界」則是虛妄的。亞里士多德在對古代哲學作集大成式的綜合時發現哲學的核心問題應該是探討「存在之為存在」的根據問題,它旨在通過分析和追究某類隱秘的終極存在物來解釋一切。「神的世界」、「理念世界」和「邏各斯的世界」構成了一切解釋的根據。這種哲學,無法避免在推動人的思維前進的過程中對其思維的前提——人所生活的現實世界——的「遺忘」或「瓦解」。

中世紀承續了拍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傳統。柏拉圖的「理想國」搖身一變成了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而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則被改造為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世界不論其價值形態還是存在形態都無非是「上帝」的作品。對一個超驗的價值本源和一個「至善至福」、「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存在本源的信仰超過了一切。人所生活的現實世界由宇宙人生的「最高」主宰——神學本體——來說明,而統一性歸於上帝本身。這樣一來,哲學的推動力與宗教的信仰、理性的證明與上帝的神秘相統一,使得由人的現實世界出發的哲學思考採取了宗教的形式。

隨著近代實驗自然科學的興起,宗教的形式愈來愈受到新思想的批判。中世紀由理性與信仰的衝突表現出來的宗教與科學的二元性開始演化為尖銳的對立。哲學家們面臨一個新的任務,他們必須投入「科學與神學之間的戰爭」,「以使思想世界對於哥白尼和伽利略來說更安全」。(註:羅蒂:《哲學與自然之鏡》,三聯書店1987年版,第115頁。)哲學觸及到了另外一個更大的主題:哲學面對科學的紛紛獨立必須為自己的合法性尋找證明。由於自然科學在學科上的分化,近代哲學隱含著一個哲學與全部科學之間的論題,它表現為哲學面對科學的自我思考。這種思考使得哲學變成了「科學之科學」,它試圖找到思想客觀性和知識確定性的最終根據,結果便是以一種實體的思辯設計重新分裂世界:將人的內容外投到一個思辯實體中去而變為世界和生活的最高本體。現實的人和人的現實世界被抽象掉或被瓦解掉了,世界變成了一種與人的生活世界相隔絕的超驗結構。這是現實世界之遺忘的突出表現。

現實世界的遺忘使得哲學總是以一種扭曲的和「異在化」的形式來表達現實世界的內容。它的大致思路是:從人的生活的現實世界出發,在試圖獲得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現實關係並對人所生活的現實世界作全面的了解時,走到了世界之外,並通過建立一個超驗世界來詮釋人的現實世界。這使得兩千多年西方哲學形而上學始終對哲學思考的起點和終點缺乏清醒的認識,哲學因此變得與人所生活的現實世界似乎格格不入,是「現實世界之外的遐想」。哲學家總習慣於從各種「實體」、「本體」的虛設出發,因而總是在人所生活的現實世界之上(或者之外)設立一個更「真實」、更「本源」的「本體世界」,用它來解釋現實世界的各種矛盾。這樣,在哲學的解釋系統中,出現了對人或人的現實世界的非人理解。要解除這種本體論的思維方式所導致的各種虛假觀念的統治,就必須對哲學的起點和終點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意味著哲學向它長期失落的世界的回返。

20世紀哲學的一個基本洞見是,本體、實體觀念導致世界的分裂和人性的分裂,並將世界和人的最終根據看成遠離人的終極實在,這在邏輯上必然導致二元論。對實體觀念的清除,也就是要破除用來分裂世界和人性的虛假的終極根源,轉而從人的存在方式、活動方式來探索分化世界、統一世界的現實根源。對「實體現念」的消解,是在反對各種形而上學的預設中,尋找對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合理說明的。它實質上踏上了回歸現實世界之路。

傳統哲學用來理解世界的那種方式,被證明為是對現實生活的抽象,並且作為這種抽象是與現實生活相敵對的。另一方面,從生活世界中得來的關於生命的解釋越來越趨於自由的形式。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關係不再求助於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形而上學的觀念設計來獲得理解。如果說以往的哲學是以一種「對人的現實世界的遺忘」的特殊方式來看世界,那麼迴向現實世界的哲學在「真正的世界」的形而上學的迷夢破滅之後開始了對哲學的重新思考,這包括對哲學的起點和終點的清醒的自覺。

20世紀西方哲學在總體上是針對舊形而上學遺忘人生活的現實世界的病症進行批判,但是很多哲學家並沒有避免種種相對主義、懷疑主義和虛無主義的誘惑,且演變成各種後現代主義的「遊魂」。馬克思在19世紀中葉完成的哲學變革深刻地預見到了哲學回歸現實世界的基本方向。他的實踐唯物主義的新世界觀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將哲學從彼岸世界拉回現實世界的過程,是回到現實世界的哲學原則的具體落實過程。我們看到,馬克思哲學在今天仍然是指引我們走出現當代哲學迷宮的「阿里阿德涅綵線」。

馬克思比任何一位「現代」哲學家都更清楚、更全面、更徹底地看到了哲學變革的方向。在「萊茵報」時期(1842年),馬克思就明確呼喚哲學回到現實世界。在1843年克羅茨納赫手稿中,馬克思揭示了區別於黑格爾唯心主義辯證法的中心觀點,指出真正的辯證法則是對意識形態的批判或者是一種革命的意識形態。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寫道:「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以後,歷史的任務就是確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異化的神聖形象被揭穿以後,揭露具有非神聖形象的自我異化,就成了為歷史服務的哲學的迫切任務。」(註:《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頁。)這句話包含三重意思:第一,哲學從彼岸回到現實,意味著它不再為宗教和科學論證,而是為歷史服務;第二,為此,它首先必須揭穿「人的自我異化的神聖形象」;第三,它還必須揭露「非神聖形象中人的自我異化」,而這較前者更迫切、更重要。「為歷史服務的哲學」就是要揭露人類自我異化的根由,指出一條人類自我解放與回歸的道路。因此,呼喚哲學回到現實世界,也就是要求哲學真正能夠貫徹人的觀點、表達人性內容、關注人的現實生活,亦即使哲學現實化、人文化。

在馬克思看來,「為歷史服務」的哲學正好將哲學的視野從「彼岸」轉到了「現實」,從「天上」轉到了「人間」,它從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現實關係中看待宗教、國家、法、市民社會,旨在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係還給人自己。《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實質上是馬克思在「萊茵報」時期倡導的哲學向現實世界回歸、「克羅茨納赫手稿」由真實的歷史主體的回復所倡導的哲學「為歷史服務」、以及「巴黎手稿」中「針對原本」的批判所倡導的哲學通過「實踐方式」解決理論對立的全面總結:是青年馬克思在清除舊哲學的影響的過程中逐步深入而具體地將哲學帶向現實世界的最後總結。馬克思哲學變革的實質是「實踐觀點」之確立,其途徑是將哲學帶回現實世界。

馬克思哲學變革作為哲學對現實世界的回歸的具體落實,實質上揭示了一條哲學現實化的道路,它包括對傳統哲學的兩重超越:由「主體自覺」對「主體模型」之困限的超越;由「實踐觀點」對各種「心靈」或「語言」的「實體觀點」的超越。這兩重超越是20世紀西方哲學一直苦苦探尋但又未能最終得到合理解決的課題。馬克思的遠見卓識正在於,他以實踐為基礎,自覺地將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現實關係作為哲學的起點和終點,從而開啟了哲學思考的新方向。

人生活的現實世界是由人的實踐活動參與創造的世界。人的實踐活動既是一個使自然界人化的過程,又是一個使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過程。人的實踐活動通過兩者的同一打破了自然世界原有限度內物與物的關係,同時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然以這種方式打交道,各自由於對方的存在而具有了一種共同的「意義結構」,而實現了自己的現實。這種在活動基礎上的現實的人和現實的自然的統一,就是人的現實世界。它表現為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現實關係。這一現實關係就是「人存在」作為「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他的世界」作為「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的內在統一。

人的實踐活動構成了人的生存方式或存在方式。實踐活動就是由人的生存方式或存在方式來全面展開人的現實世界的。它將自在的自然界和自為的觀念界變成了有待轉化為現實的潛在形式和理想形式,並進而將人的存在方式深化為一種由實踐進行的「世界籌劃」活動。而事實上,無論潛在形態的自然界還是理想形態的觀念界,只有在作為組建人的現實世界的可能性條件和因素時,才是有意義的;離開了現實世界,二者同歸於空幻,成為一種無意義的虛設。而從現實世界作為人和自然相互貫通的形式看,它又將自然世界和理想世界的矛盾消解於現實中。哲學作為一種高度反省的活動,它反省的根本就是隱蔽在人的存在方式之中的人對自己生活的現實世界的理解。

這就是說,我們只有用實踐觀點才能達到哲學對人的現實生活世界的理論自覺。事實上,人對自己現實世界的理解在多數情況下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而且這種理解總是以一種自在的方式滲透在人們的各種存在方式中。自然態度下的「人生」往往使這種理解外顯為常識、經驗、習慣和具體科學知識,而現實世界遠未構成一個問題。這就造成了人雖然生活於自身的現實世界中往往最不了解自己生活的現實世界。只有在常識、經驗、習慣和具體科學知識的鎖鏈斷裂後,人從具體生活中跳開來,以一種理論的態度反省世界和人生,試圖對人的現實世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才能自覺到人類這種最根本的自我理解的困惑,人的現實世界才能夠成為一個問題。從這個意義上,哲學的思考確實關乎人的覺醒。馬克思哲學在思及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現實關係、面對這個對人而言的現實世界難題時,開啟了一條由「主體自覺」超越傳統哲學的「主體困限」、由「實踐觀點」超越傳統哲學的「實體觀點」的道路。我們認為,這是一條使哲學真正現實化、人文化並始終充滿生命活力的道路,因此是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通向智慧之思的路。

這首先表現為由「主體自覺」超越傳統哲學的「主體困限」。所謂「主體困限」,涉及到西方近現代哲學面臨的知識論困境,就是「如何思議那被認識的事物是離開我對它們的認識而獨立存在的困難」,(註:參見霍爾特:《新實在論》,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13~14頁。)主要表現在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知識確實性的追問:即追問思維主體如何突破其內在性的限制切中思維客體的問題。20世紀哲學對西方現代性的重審,實際上由語言、神話、藝術、歷史、文化等多重角度揭示了「主體困限」的深度模型面臨的困難。馬克思對人和對象的現實關係的揭示破除了主客二分的認識框架。他寫道:一方面,隨著對象性的現實在社會中對人來說到處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現實,「對象成了他自身」;另一方面,「我的對象只能是我的一種本質力量的確證。」(註: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82頁。)馬克思這裡所說的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以及由這種對象化換來的對人的本質力量的佔有的辯證統一就是人的實踐活動。這樣看來,從人的實踐本性出發,傳統認識論在「主體困限」下的那些問題根本就不成問題。而真正的問題則是從人對自己生活的現實世界的創造和理解中,亦即從人的實踐活動中,理解人作為主體的現實性。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主體覺醒。

由此可見,「實踐觀點」改變了以往哲學的提問方式。哲學的任務不是要論證「自在事物」的可知性問題,這已由工業和實驗的成就無可置疑地得到了證明,也不是要解決主體如何達到客體或者客體如何進入主體的疑難,人類實踐活動表明主體與客體原本就是統一的。哲學對人的現實世界的思考即是要通過揭示人存在和他的世界的現實關係,呼喚人的主體自覺。這表明,哲學應該將人們從各種經驗的或者先驗的「實體觀念」的蒙蔽中喚醒,全面反省人作為生產、交往和認知(包括評價和審美)活動的主體內涵。因此,超越「主體困限」的關鍵是如何解除「實體觀念」的蒙蔽。這就是由實踐觀點對實體觀點的超越。它意味著從人對自己生活的現實世界的創造和理解來理解人本身,而不是由某種抽象的「主體」或者「實體」的虛假設計來理解人。這是馬克思哲學的核心所在,它包含著破除一切虛假意識形態的束縛,「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並改變現存事物」的豐富內涵。

應該指出,「主體自覺」和「實踐觀點」實質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推進哲學回到現實生活世界,並使人們正確地理解哲學作為一種真正形態的人的世界觀理論成為可能。哲學在今天從錘鍊人們的理論思維能力方面應當確立一種「實踐的思維方式」,以消解傳統哲學的本體論思維方式和「宗教—科學二元性的思想方法」。「實踐觀點」和「主體自覺」的哲學運思,將克服哲學對「現實世界」的遺忘,真正理解哲學的起點和終點。

哲學回歸現實世界也就是回到它的起點和終點。這意味著哲學的重新開始,表明人們總是從對自己生活的現實世界的理解中開始哲學思維的。自覺地意識到這一點,對於我們今天重新喚起人們的理論興趣,煥發哲學的生命活力,至關重要。不論哲學是否終結以及如何終結,面向現實世界的哲學思考永遠不會「終結」。

哲思學意政治哲學微課堂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教授吳冠軍主講

第一講 重新發現「政治」(Rediscovering the Political)

政治是什麼?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遠遠觀望的那些政客大人物的世界舞台?政治是「骯髒的」嗎?破除這些成見後,我們才能重新發現政治。

第二講 本體論與政治本體論(Ontology and Political Ontology)

本體論據說是研究世界本原的學問,它和政治有什麼相關?進而,哲學和政治有什麼相關?不思考政治本體論,就無法研究政治。

第三講 古典政治哲學(Classical Political Philosophy)

政治哲學是怎麼誕生的?那些古典政治哲人在思考什麼?他們的思想是否屬於「落後」了?在今天重訪古典政治思想,還有何種價值?

第四講 現代政治哲學(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我們所熟悉的政治理念,如「自由」、「平等」、「議會民主」等,都是現代政治哲學的思想產物,然而,政治哲學是如何從古典進入現代的呢?現代政治哲學是否標識了「歷史的終結」?

第五講 現代之後的政治哲學(Post-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對現代政治哲學的批判與反思,使得政治哲學在近三十年呈現出了全新的面貌,現代之後,政治哲學之路通向何方?讓我們一起來思考政治哲學的未來。

課程說明

  1. 此次系列講座共5次課,每次課時間90分鐘,可重複收聽;

  2. 講座採取預報名的形式,滿100人購買課程即開課;

  3. 購買全部課程的前100位同學可以免費獲贈精美蘇格拉底人偶一件;

推薦閱讀:

【西哲】古希臘城邦——共同體中的人(2)、古代印度思想、古代中國思想概述
【每日哲學辭典】無(nothingness)
哲學家的宗教觀
佛學是科學、是哲學、是真正的大智慧、大用處的學問
簡易靠譜的哲學讀物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