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中國課程研究和改革發展

您當前的位置:HomePage >>中國教育 >>教育研究 >>基礎教育 >>課程研究 >>綜合研究 >>21世紀中國課程研究和改革發展——全國第2屆課程學術研討會暨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年會綜述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秘書處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創新教育的倡導,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課程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人們的高度重視。為總結首屆全國課程學術研討會召開(1997,廣州)以來的課程研究成果,交流近年來課程改革實驗的基本經驗,了解課程研究和課程改革的最新動態,推進我國的課程改革,1999年12月21日至24日在廣西師大召開了全國第2屆課程學術研討會暨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年會。本屆會議由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主辦,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協辦,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系承辦。來自國內近20個省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課程理論專家學者、教研部門的課程教材研究與編寫人員、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領導、中小學課程實際工作者125人參加了會議。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呂達致開幕詞。他指出,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展迅速,課程理論研究正面臨極大的挑戰和極好的機遇,課程改革實踐呼喚科學的課程理論給以指導,而科學的課程理論不能脫離課程改革實踐的源泉,也不能沒有課程改革實踐的檢驗。他還特別提到,作為與全國課程工作者息息相關的《課程·教材·教法》雜誌,自1981年創刊以來,不僅成為全國教育類核心期刊(名列第2),而且1995年榮獲全國首屆優秀社會科學期刊獎,1999年底又被評為第2屆全國百種重點社會科學期刊,這是全國課程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榮譽屬於大家。會議還邀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處處長劉兼專題介紹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行動計劃。代表們圍繞著「21世紀中國課程研究和改革發展」這一主題,分別就「課程論知識體系的構建與課程研究方法的轉型」、「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建構」、「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的條件與策略」、「以學校為本位的課程改革」、「課程的學術標準及其評價」、「國際國內課程教材比較研究」等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研討。一、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與會代表認為,伴隨新世紀的到來,人類正在邁向一個嶄新的知識經濟時代。可以預言,人類經濟發展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於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知識將成為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科學技術尤其是高新技術將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這一深刻的社會變革對當今基礎教育的課程發展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要求教育尤其是課程及時做出敏銳的反應。為了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政治、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保證新世紀教育質量,就必須根據新世紀社會的變革來探索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目前,我國正在進行一場深刻的教育變革。基礎教育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與會代表認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的具體要求。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對課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進一步改革並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有代表認為,現行基礎教育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制約,過分偏重學科類課程,忽視活動類課程,偏重必修課程和分科課程,忽視選修課程和綜合課程,從而導致教學內容偏難和過分關注學科體系的完整,忽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受「標準化」「規範化」的制約,過分要求所有學生達到同等標準,從而導致過高的統一要求,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等等。教育要著眼於未來,未來教育越來越重視每個人一生的發展,越來越關注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個性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著眼於這一時代要求,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和個性、潛能開發作為核心,培養符合21世紀需要的有用人才。近些年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和經驗。一些省市先後進行了課程結構、課程內容等多方面的改革實驗。經教育部授權,上海、浙江制定了本地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各科課程標準(教學大綱),並編寫了相應的教材供本地使用。他們的改革實驗已歷經10年,正準備進入第2輪改革實驗。他們認為,課程教材的多樣化是一種合乎時代發展需要的選擇,課程教材改革需要專家的參與和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法律的保障。1997年開始,山西、江西和天津(兩省一市)試驗國家教委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包括新課程計劃、各科新教學大綱和新教材)。這項國家級課程改革試驗,是與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相銜接的,又是第一次把普通高中作為不同於義務教育的學段進行試驗的。這項課程改革在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和課程管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受到普遍好評。這項改革構建了學科類課程與活動類課程相結合、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的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確立了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三級管理的體制。人民教育出版社受教育部委託編寫出版的普通高中各科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人教社不僅為這套新教材的研究編寫出版,而且為這套新教材的試教培訓,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試驗中有充分的數據可以作為科學結論的依據。正因為試驗的方向是正確的,試驗的過程是科學的,試驗的成效是顯著的,課程計劃、大綱、教材經教育部組織修訂,將從2000年秋起擴大到10省市進一步試驗推廣。高中語文新教材將在全國推廣。北京、廣東等省市的代表也分別介紹了各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驗。應當說,近些年來各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和課程理論工作者的學術研究成果,為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奠定了基礎。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世紀交替,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將如何改革,改革的基本走向和趨勢是什麼,這也是代表們討論的焦點問題。有代表認為,至少應從8個方面把握課程改革的趨勢〔1〕。1.轉向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方向,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2.強化基礎學科和學科基礎知識,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學校課程的基礎有可能從「雙基」發展到「四基」。3.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大人文學科課程的比例。4.注重綜合化課程,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綜合化,以克服分科教育的缺陷。就課程與教學而言,分析和綜合是認識世界的兩種不同的方式,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因此,我們在課程開發和教學中應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該綜合的堅決綜合,該分科的堅決分科,綜合中有分科,分科中有綜合,取長補短,相得益彰。5.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聯繫,實現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但這並不是讓課程脫離學術軌道,而是讓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更有效地融合起來,給已有充分發展的學術課程增添時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6.重視課程體系三級管理,早在1989年,有學者就提出了三級課程、三級管理的建議,1999年,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即三級課程、三級管理(見決定第14條)。7.強調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滿足不同區域和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課程個性化問題實際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問題,課程多樣化尤其是課程內容的載體即教材的多樣化,是我國各地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客觀需要。8.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賦予課程以新的內涵與時代特徵。也有代表指出,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課程改革的走向表現為5個方面:1.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性課程;2.重視發展人的主體性;3.加強課程統整;4.轉變課程設計方式;5.強化課程研究。有代表綜合世界各國,尤其是主要發達國家的課程改革經驗,提出各國課程改革呈現出課程的人性化、課程的生活化、課程的樂趣化、課程的統整化、課程的彈性化和課程的個別化等趨勢,這些趨勢代表了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共同性,對於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很強的借鑒意義。有代表從世界基礎教育改革的發展狀況出發,結合我國基礎教育變革的需要,分析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走向,即實現課程設置的現代化,提高課程中的科技分量;實現課程的綜合化,建立開放性的課程體系;建立必修課和選修課並重的課程結構,加大選修課的比率,賦予學生自由選課的權利;實現課程的活動化,注重學生的學習活動過程。與會者的交流和研討,不僅反映了人們對未來課程發展的某種期望,而且反映了近些年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變革發展的方向。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策略會議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走過的道路,進一步總結了我國課程改革的經驗教訓,從不同側面分析和研討了課程改革的基本策略。代表們認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花大力氣,實現大的變革。首先應走革新的道路,從根本上改變學科本位的課程觀,建立新的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觀,致力於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實現課程形態的突破;其次應構建課程研究和課程改革運行的新機制,以研究成果為基礎,提高課程改革的理論性、前瞻性和科學性,吸引社會各方面對課程改革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尤其要吸收課程專家、學科專家、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等人士的參與;三是按照培養目標和有關原則重新選擇中小學教育的新內容,使教育內容更加符合社會變革、時代挑戰和學生髮展的需要;四是依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技術力量,建立課程實施的指導機制,具體研究、指導和推進新課程的實施;五是建立課程評價體系,促進課程改革的科學化。有些代表結合國內外課程改革的經驗,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1.我國是一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的國家,各地區的經濟、科技、文化與教育發展水平相差甚大,因而,一方面,必須致力於區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同時考慮發展的不平衡性,實行先立後破、分步實施的工作方針;另一方面,又必須加強全國範圍的整體協調,縮小區域和民族間的差距。2.課程結構改革已為人們普遍關注,也是課程改革的重點。要進行課程結構的改革和調整,必須加強選修課程、地方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等的教材建設,事實上,教材及相關的學習材料和讀物與課程改革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3.在推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注重學校內部和學校外部的配套改革。學校外部改革是課程改革的先決條件,學校內部改革則是保證課程改革實際效果的保障。兩者合理結合,才能很好地促進課程目標的實現。4.還必須進行師資培訓和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因為課程改革的最終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水平和態度。有代表從基礎教育改革的前景考慮,提出了課程改革的如下策略。1.把握髮展趨勢,對準變革方向。應首先弄清基礎教育的性質和任務,明確繼承與借鑒、發揚與變革的關係,把握改革的整體性和持續性。2.不可忽視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協作。基礎教育以義務教育為主體,以基礎性和發展性為重點,其課程教材應與之對應。而高等教育主要屬於專業性教育和選拔性教育,有著與基礎教育明顯不同的特點。因而,在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時,還必須考慮兩者之間的差異和協調配合。關於課程的一元取向與多元取向問題,是近年來課程討論中的一個熱點問題。有代表立足於多元文化的分析,提出要在一元與多元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引發了人們對一元文化課程的詰難與批判,多元文化課程越來越受到關注,並被廣泛接受。然而,多元文化課程本身又存在諸多悖論和困難。因而,在一元與多元之間保持一定的張力,是解決兩難問題的可選策略。四、校本課程及其開發近年來,由於我國實行課程決策權力分配方面的改革,校本課程的研究已逐步引起課程理論工作者的關注,也引起教育實踐界人士的重視。校本課程成為本次研討會重要的研究議題。有代表提出,校本課程和校本課程開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校本課程強調的是,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開發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而校本課程開發強調的是,學校根據本校的教育哲學,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採用選擇、改編、新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並在校內實施以及建立內部評價機制的各種專業活動。有代表對校本課程和國家課程作了區分,即國家課程是指那些由國家教育權力機構組織專家決策、編製的課程,是全國統一的,並採用自上而下的推廣模式。而校本課程則由學校、教師決策,體現地區差異和學校特色,採用實踐-評估-開發的課程開發模式。但必須明確的是,校本課程不是要求以校本課程開發模式完全替代國家課程開發模式,用「此一元」代替「彼一元」;不是要求學校獨自包辦一切課程事務,而是中央教育機構、課程專家、校長、教師、學生以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參與的民主決策過程。在當今社會,國家或者學校都不可能獨立地進行所有的課程決策,單一的國家課程開發模式或者校本課程開發模式都不可能解決學校的所有課程問題,因為兩種課程對於學校的教育都具有特定的作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也不再採用單一的國家課程模式或者校本課程模式來開發課程,而是在國家課程框架規定的限度內,通過授予學校高度自由來發動課程革新。中央教育機構、課程專家、學校、教師共同參與課程決策,擔負不同的職責:中央教育機構主要是制定具有一定靈活度的國家課程框架,使學校既能從中選擇、改編、新編課程和教學單元,也能據此制定適合地方且與學校相匹配的課程計劃;學校校長、教師、家長和學生參與集體審議,在地方允許的範圍內,擬定適應每個學生需要和職業意向的課程計劃;課程專家主要考慮的是不同的課程開發模式如何取得平衡,怎樣才能提高國家課程或校本課程的質量。關於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代表們提出了如下意見和建議。1.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根據自己的教育哲學主張自主進行的適合學校具體特點和條件的課程開發策略,實質上是一個開放民主的以學校為基地進行課程開發的決策過程。2.校本課程開發是針對國家課程開發的局限性而採取的一種與國家課程開發相對應的課程開發策略,是教育制度內權力與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3.校本課程開發是國家課程開發的重要補充。國家課程開發注重基礎性和統一性,儘管存在不少缺陷,但它在涉及統一的國家基礎和共同的國民價值等帶有根本性、長期性和基礎性的問題上卻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校本課程開發所無法企及的。有代表指出,我國目前尚處在校本課程開發的初始階段,其意義很大部分在於調動教師積极參与課程開發的熱情,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水準。校本課程開發和推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師資隊伍的狀況。校本課程開發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課程決策與管理機制,需要相應的條件。五、課程理論學科群的構建關於課程研究的範圍,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代表認為,課程研究應涉及三個方面,一是課程的基本部分,包括課程意向、課程內容、推行課程的方法和課程評價;二是課程的技術部分,包括如何規劃課程、如何組織課程、如何改進課程;三是課程的社會環境,包括由誰來決定課程、什麼因素影響課程、課程的次序如何決定和安排等等。有代表認為,我國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趨勢和課程理論系統自身結構演化的規律要求儘快建立課程理論學科群的學科結構,並提出了課程理論學科群的基本結構。〔2〕其一是課程基礎科學的學科群,由三個層次的學科群組成,第一個層次有課程心理學、課程社會學和課程哲學,第二個層次是課程概論(幼兒園課程概論、中小學課程概論、大學課程概論等),第三個層次主要有課程原理、課程發展史和比較課程論;其二是課程工程科學的學科群,主要有課程設計論、課程實施論、課程評價論和課程管理論;其三是課程應用科學的學科群,主要包括課程開發、課程督導、課程管理制度等學科。當前,我國課程論學科尚未形成學科群,尤其是一些子學科、特別是一些基礎性學科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反映了課程論的不成熟性。今後一段時期,課程研究的重要任務,就是採取必要措施,有計劃地完善課程理論學科群的建設,加快我國課程理論學科群的建設步伐,以提高課程研究的整體水平。有代表考察教育學誕生以來學科結構的演變,針對課程與教學相互獨立的危機,提出大課程論的觀點和初步構想,主張建構一種大課程論的新觀念。這種大課程論堅持6大新理念:1.強調課程本質上是一種教育進程,是一種實踐狀態的教育,它包含教學進程;2.課程的屬性和類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顯在課程與隱蔽課程,也就包含了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模仿教學與陶冶教學;3.課程系統包含著歷時態課程要素和共時態課程要素;4.課程構成是非常豐富的,課程有機化構成和層次構成,在層次構成中又進一步分為決策層次構成和運行層次構成;5.課程研製者是教師,從而構建起課程包含教學的主體機制;6.堅持辯證整合的教育價值觀念,實現教育的社會價值與本體價值、教育的各種社會價值和各種本體價值之間的整合,體現出整合課程形態。此種觀點,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六、課程設計與會代表認為,無論是課程設計還是課程評價,都應與國家教育整體課程改革相適應,尤其是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目標主要體現的精神有:改革過分注重課程的知識傳承價值,強調課程對於學生身心發展和適應終身學習的價值;改革課程結構門類過多、整齊劃一,缺乏統整的偏向,加強課程結構的綜合性與多樣性;改革過分注重經典內容、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和系統性的偏向,加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的聯繫;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記憶、模仿學習的偏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革考試過分注重學生的知識記憶,並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評價標準的偏向,建立評價主體多元,標準多樣的評價體系。這些目標及其所體現的基本精神應成為課程設計和課程評價的基本依據。同時,代表們還一致認為,應堅持「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設計路線,圍繞學生各方面及其潛能的發展這一核心,正確處理學生、知識和社會三者間的關係,合理統合課程各方面的因素,建構指向學生髮展的整合的課程結構。有代表認為,課程設計與學生生活存在多方面、多層次的聯繫。在教育中,學生生活涉及學生的理性生活、審美生活和道德生活,這些生活都應是課程設計所需要考慮的。但課程設計總是在強調理性知識的價值與強調兒童的價值之間搖擺,未能處理好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兒童的現實生活與可能生活的關係。過去的課程設計只關注理性生活,局限於認知,不重視學生的情感與感悟,而認知、情感、感悟是人生生活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因而,過去的課程把人類生活都定格在科學的世界中,導致遠離生活世界,偏重科學世界;脫離現實生活,缺乏對學生可能生活的合理構建;趨向單一的理性生活,不能滿足學生完滿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從而造成學生生活的「殖民化」。重建學生完滿的精神生活,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深化課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課程設計應從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審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學生精神生活,注重認知、體驗、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統一,現實生活與可能生活、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結合,通過課程設計真正賦予學生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個體生活的主體和社會活動的主體。有代表從基礎教育實際出發,提出了課程設計的一些具體設想,認為課程設置上應當減少科目門類,進行恰當綜合。如小學階段,可以把所有課程綜合設計為包括語文、數學的核心類課程,包括思想品德、社會、勞動、心理健康、人口與環境等的社會類課程,包括自然、科技製作、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科技類課程以及包括體育、音樂和美術在內的體藝類課程四類;教學內容上不斷更新學科知識,切實使教學內容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貼近學生;教材編寫上應注重方法引導,著重能力培養。尤其是要處理好分科性與綜合性、經典性與時代性、基礎性與發展性、學術性與技術性、知識與方法、已知與未知、定性與定量、統一與差異、知識體系與認知規律等多方面的關係。七、課程評價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課程評價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出來。要合理地進行課程評價,就必須首先對課程的本質和標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課程評價標準對於課程評價有很強的指向性,確定課程評價標準,需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具體需要考慮的問題有:1.學生與社會都是價值主體,作為評價主體的課程評價者如何綜合考慮學生與社會的需要;2.課程評價標準如何既體現學生主體的共同需要又體現學生的個性要求;3.當評價主體與價值主體不一致時,價值主體的需要只有通過評價主體的意識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評價者對價值主體需要的認識、理解,是評價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4.即使當評價主體與價值主體趨於一致時,主體的真實需要與主體的願望之間仍會有差距,因而應盡量使願望與需要保持一致,從而形成主觀價值標準與客觀價值標準的一致性。課程評價如何進行,有代表提出分五步走的建議:一是明確評價目的;二是確定評價參照;三是獲取價值主體的信息,包括明確使用課程的學生的整體特徵、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知曉課程使用的社會背景和預見社會發展的前景等方面;四是獲取價值客體的信息,包括屬性、結構、功能、過程、背景等方面;五是作出價值判斷。還必須明確的是,課程評價總是具體的,是針對特定的價值主體,在一個特定的參照系中進行的,如果價值主體和參照系發生變化,評價結果也必然會發生變化。課程評價不僅要重視評價結果,而且要重視評價的參照系。有代表還對義務教育教材分析評估提出了意見,認為課程多樣化必將帶來教材的多樣化。因而,如何科學地分析評估教材質量,鑒定教材的價值、可行性及其適用範圍,就顯得愈加重要。教材分析評估必須以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為基本依據,從知識與科學性、思想品德與文化、認知與心理規律、技巧與工藝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分析。與會代表普遍認為,課程評價是非常複雜的,總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因而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及其利益衝突的平衡協調,既要把握方向,又要注重現實,從而真正推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並不斷完善。大會在一片團結、求實、創新的氣氛中落下帷幕,新世紀的曙光已展現眼前。我們已依稀感受到新世紀浪潮的澎湃及其對課程改革前所未有的期望。研討會全體同仁願課程研究和改革發展能以新世紀的變革為契機,邁出嶄新的步伐,為推進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在這個推進過程中,要正確估計教育行政領導管理機構的地位和作用。正如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主任所指出的:「教育行政領導管理機構應當是理論研究與改革實踐之間相互聯繫、相互結合的最好的紐帶與橋樑。教育行政領導管理機構的作用不可低估,責任非同小可。對此,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認識。」註:本文由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委託廣西師大陳時見執筆起草,劉啟迪等參與修改,呂達最後修改定稿。〔1〕呂達、張廷凱:《試論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這是作者向全國第2屆課程學術研討會暨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年會提交的論文,發表前作了重要修改和補充),載《課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2期。〔2〕廖哲勛:《論我國課程理論學科群的建設》(這是作者向全國第2屆課程學術研討會暨全國課程專業委員會年會提交的論文),載《課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2期。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相關文章:我國義務教育課程及課程政策的歷史變化從學校的層面上看課程整合我國課程論研究的歷史回顧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版權與免責聲明①凡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② 本網註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繫。相關業務問題與建議請聯絡Copyright(c) 1994-2003CERNIC,CERNET京ICP備020072關於假冒中國教育網的聲明 | 版權所有: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網路中心


推薦閱讀:

未挽弩弓天下寒:弩的發展史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五大發展理念的源和流
完善教學常規促師生主動發展
【專業前沿】新見解—最大化發展男性青少年的衝刺速度(上)

TAG:中國 | 發展 | 改革 | 世紀 | 課程 | 21世紀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