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黃疸 脅痛 肝鬱 積聚)
肝炎(學名:Hepatitis)是肝臟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見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還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導致肝炎。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五月十九日是世界肝炎日。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種微小核糖核酸(RNA)病毒,其形態為無囊膜的20面體呈立體對稱的球形顆 粒,直徑25~29nm,內含單股正鏈RNA基因組,沉降係數33~35S,分子量2.25×106~2.8×106,病毒基因組已被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僅有一個血清型和一個抗原體系統。HAV在體外抵抗力較強,能耐受50℃60分鐘及pH3的酸性環境,但在100℃5分鐘、氯1mg/L30分鐘、紫外線照射1小時,甲醛1∶400037℃72小時均可滅活。HAV在體外培養已獲得成功,可在原代狨猴肝細胞、猴胚腎細胞、人肝癌細胞、人胚二培體或纖維細胞、羊膜細胞等多種細胞中生長繁殖。細胞培養的HAV一般無細胞致病作用,但在人肝癌細胞中培養所得的HAV,可能有致癌基因作用,不能作為甲肝抗原疫苗的製備。HAV經體外傳代培養後,其核苷酸序列可能有少量變異,但各株間衣殼蛋白(VP)氨基酸的一致性仍達98%~100%。 由於HAV只有單一的抗原特異性,病毒交叉中和試驗未發現HAV株間有差異,故早期與甲肝病人接觸者,使用免疫球蛋白能預防HAV感染有其理論基礎。此外,根據HAV僅有單一的中和位點,則可採用中和位點相應的合成肽或重組DNA媒介體生產病毒抗原,製備甲肝基因工程疫苗,在某些國家已獲得成功。 肝炎的早期癥狀 肝炎的早期癥狀及表現,如:食慾減退,消化功能差,進食後腹脹,沒有飢餓感;厭吃油膩食物,如果進食便會引起噁心、嘔吐,活動後易感疲倦。 1、出現食欲不振,不想吃飯,胃口不好; 2、面色黯黑、黃褐無華、粗糙、唇色暗紫等 3、鞏膜或皮膚黃染,或出現「三黃」癥狀 4、出現肝區隱痛、肝區腫大 5、出現蜘蛛痣和肝掌癥狀。 病毒性肝炎 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為甲、乙、丙、丁、戊和庚共六種類型型病毒性肝炎。能引起肝臟細胞腫脹,是世界上流傳廣泛,危害很大的傳染病之一。 1908年,才發現病毒也是肝炎的致病因素之一。1947年,將原來的傳染性肝炎(infectious hepatitis)稱為甲型肝炎(Hepatitis A, HA);血清性肝炎(serum hepatitis)稱為乙型肝炎(Hepatitis B, HB)。1965年人類首次檢測到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 此外,病毒性肝炎還有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過去被定為己型肝炎病毒的病毒現在被確定為乙型肝炎病毒的一個屬型,因此己型肝炎不存在。 在病毒肝炎的疫苗,A型、B型、D型的疫苗已研發成功;C型、E型、F型的目前無疫苗。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早期可無明顯癥狀,但肝臟已有病理改變,發病前往往有短期內大量飲酒史,有明顯體重減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全身倦怠乏力,發熱,腹痛及腹瀉,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癥狀。體征有黃疸,肝腫大和壓痛,同時有脾腫大,面色發灰,腹水浮腫及蜘蛛痣,食管靜脈曲張。從實驗室檢查看,有貧血和中性白細胞增多,紅細胞容積測定(MCV)大於95FL,血清膽紅素增高,可達17.1μmoL/L或以上,轉氨酶中度升高,常大於2.0,測定線粒體AST(mAST)及其與總AST(tAST)的比值,其升高可達12.5+5.2%。並有γ-GT,谷氨酸脫氫酶和鹼性磷酸酶活力增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比較少見,多與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伴,是近年來新確定的疾病之一。該病在歐美國家有較高的發病率,如美國該病占慢性肝病的10%~15%,我國目前對於該病的報道也日漸增多,有必要提高對本病的認識。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於自身免疫所引起的一組慢性肝炎綜合征,由於其表現與病毒性肝炎極為相似,常與病毒性肝炎混淆,但兩者的治療迥然不同。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呈緩慢發病,約佔70%,少數可呈急性發病,約佔30%。病人常表現為乏力、黃疸、肝脾腫大、皮膚瘙癢和體重下降不明顯等癥狀。病情發展至肝硬化後,可出現腹水、肝性腦病、食管靜脈曲張出血。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還常伴有肝外系統免疫性疾病,最常見為甲狀腺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實驗室檢查以γ球蛋白升高最為顯著,以igg為主,一般為正常值的2倍以上。 肝功能檢測血清膽紅素、穀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鹼性磷酸酶均可升高,血清白蛋白、膽固醇酯降低,反映了自身免疫性肝炎以肝細胞損害為主的特徵。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抑制異常的自身免疫反應,治療指征主要根據炎症活動程度,而非肝功能受損程度。如若病人出現癥狀明顯,病情進展快或γ球蛋白≥正常值的2倍,以及穀草轉氨酶≥正常值5倍、谷丙轉氨酶≥正常值10倍等情況時,可考慮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經使用免疫抑製劑治療後,65%的病人可獲得臨床、生化和組織學緩解。有肝硬化和無肝硬化病人10年生存率分別為89%和90%,因此,有必要嚴格規範用藥。 藥物性肝炎 許多藥物可以導致肝炎。比如2000年美國因為糖尿病治療葯曲格列酮會導致肝炎而撤銷了它的許可。其它與肝炎相關的藥物有: 三氟溴氯乙烷 甲基多巴 異煙肼、利福平和吡嗪醯胺 苯妥英鋅和丙戊酸 齊多夫定 酮康唑 硝苯吡啶 布洛芬和吲哚美辛 阿米替林 胺碘酮 呋喃妥因 口服的避孕藥 膽錮醇 硫唑嘌呤 有些草藥和食物附加品 不同的藥物以及病人對藥物的反應可以使得藥物性肝炎的發展非常不同。比如三氟溴氯乙烷和異煙肼造成的肝炎可以非常緩和,但也可以致命。口服避孕藥可以導致肝臟變化。由於胺碘酮在體內可以存在很長時間,對它導致的肝炎無法治療。羥甲戊二醯輔酶A還原酶抑製劑可以導致肝功能值上升,但並不造成肝炎。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事實上任何藥物均可能在某些人導致肝炎。 其它毒藥導致的肝炎 毒藥也可能引起肝炎: 含毒傘毒素的蘑菇 黃磷 過量對乙醯氨基酚可以導致肝炎,及時服用乙醯半胱氨酸可以減輕對肝臟的破壞 四氯化碳、氯仿、乙炔化三氯和其它所有有機氯可以造成脂肪性肝炎 新陳代謝疾病 一些新陳代謝疾病也可以導致不同形式的肝炎。血色病和威爾森氏症可以導致肝臟發炎和細胞壞死 。 梗阻性黃疸是由於膽道受阻(比如由於膽結石或者癌症)而造成的黃疸。長時間梗阻性黃疸可以導致肝組織發炎。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蛋白質在內質網堆積造成的一種疾病。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肝臟發炎和被破壞。 肝炎類型及臨床表現 醫學上肝炎可分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種類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廣泛、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傳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臟炎性損害,本病遍及全球,臨床表現為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厭油、腹瀉及腹脹,部分病例有發熱、黃疸,約有半數患者起病隱匿,在檢查中發現。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後,廣泛存在於血液、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等處,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密切接觸等傳播,所以乙肝發病具有家族性。 但並不是每個感染病毒的人都會成為乙肝患者,這與患者感染的病毒數量、毒力和感染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免疫反應狀態,也在乙肝病情和病程的轉歸上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後可能出現下面結果:不發病且產生保護性乙肝表面抗體、長期慢性無癥狀帶毒者、輕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肝炎的中醫論治 肝炎患病的原因主要是正氣不足。由於飲食不節、失節,損傷了脾胃而不能化濕,濕熱內生,困脾傷肝,造成肝膽脾胃不和,從而加遽了對正氣的損傷,導致了肝炎 的發生。另外,由於正氣不足,極容易感染疫毒,所以,肝炎流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大眾不良的飲食習慣。就是說,國家不能完全順應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對百姓日常 生活加以正確的引導,才是預防疾病的關鍵。 治療急性黃膽型肝炎,用茵陳高湯加減,治癒率達90%以上。藥方茵陳高15g(先煎),生山梔10g,炒黃柏5g,酒大黃3g,龍膽草5g,雞骨草30g,赤芍藥10g,桃仁泥6g,川楝子10g,廣木香6g。 甲型肝炎的好發季節 甲型肝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秋冬早春季節發病率高,可能與秋冬大量上市的水產品有關。毛蚶、醉蟹等引起的甲型肝炎暴發,都發生於冬春;早春甲肝增多,可能與春節期間人口流動頻繁有關。甲型肝炎的流行每7年一個循環,並與社會經濟條件有關。 調查表明,甲型肝炎病毒在哪個季節流行與它在環境中存活能力有關。由傳染源污染的一般環境中,甲肝病毒可存活1個月;98℃加熱1分鐘、紫外線照射,含甲醛或氯的去污劑都可將它滅活。甲肝病毒在水生貝類里能存活3個月左右,在流行季節里對本病擴散有重要意義。污染嚴重的水即使用常規氯濃度亦不能殺滅病毒;水源清潔但水管通過的地區被污染,仍可發生傳播。潛伏期內的 飲食 、保育、衛生人員和愛喝生水、吃生貝類的人,都是引起非季節性廣泛流行的重要條件。 肝炎的中藥治療 病毒性肝炎,簡稱肝炎,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它發病率高,流行強度大,傳播途徑複雜,發病機理深奧,治療難度大。我國是肝炎高發地區之一,1988年春在上海及其相鄰省市暴發急性甲型肝炎,百餘天內竟有41萬人患病,這在全世界甲肝流行史上也是空前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佔全國人口數的9.7%,佔全世界該項人口的1/3,慢性肝炎約3O00萬人,每年更以20萬-3O萬患者累加,因而,我國今後防治病毒性肝炎任重而道遠。 病毒性肝炎與中醫的"黃疸"、"脅痛"、"肝鬱"、"積聚"等證候的描述類似。 它是一個古老的病種,兩千餘年前的我國經典醫著《內經》就有 "濕熱相交,民當病膽","肝病者,兩脅下痛"的論述,關於肝炎在國內的流行史在眾多的中醫醫籍中極少記述,而在一些縣誌中卻有記載,在15-18世紀,即 清嘉慶到咸豐年間,北方的玉田、藍山、青苑、南皮、任邱各縣相繼有"麥疸"流行,即在麥收季節流行的黃疸,且有「孕婦得之多不救」的描述,這與當今黃疸性肝炎的流行及孕婦患甲肝、戊肝後的病死率高極為吻合。對病毒性肝炎的現代醫學研究自二戰後始,當時,由於戰傷輸血及血製品,常出現暴發肝炎的報道。50年代曾把肝炎分為病毒性肝炎和血清性肝炎;1964年,在澳大利亞土著人中發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澳抗),70年代用電鏡找到了乙肝病毒完整顆粒和甲肝病毒,故把肝炎分為甲、乙兩型,分別相當於傳染性肝炎和血清性肝炎兩型;1974年以後,在印度次大陸多次流行一種肝炎,與甲肝和乙肝不同,由於當時醫學科研水平的限制,暫定名為非甲非乙型肝炎。1977年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意外發現了依賴乙肝病毒才能複製的缺陷病毒——丁肝病毒。80年代後期,由於分子生物學的進展,在1989年東京的一次肝炎學術會議上,將非甲非乙型肝炎一分為二,名為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1995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等數家科研單位先後報道了庚型肝炎病毒。上述各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在我國均有流行。 乙肝傳播途徑 一,胎源型傳播:如孕婦帶病毒者通過產道對新生兒垂直傳播;妊娠晚期發生肝炎的孕婦對胎兒感染等 二,醫源性傳播:如醫療器械北乙肝病毒污染後消毒不徹底或處理不當,可引起傳播;用1個注射器對幾個人預防注射時也是醫源性傳播的途徑之一;血源透析患者是乙型肝炎傳播的對象 三,性接觸傳播:近年國外報道對性濫交、同性戀和異型戀的觀察肯定:乙型肝炎的性傳播是性夥伴感染的重要途徑,這種傳播也包括家庭夫妻間的傳播 四,昆蟲叮咬傳播:在熱帶、亞熱帶的蚊蟲以及吸血昆蟲,可能對乙型肝炎傳播起一定作用。一,生活密切接觸傳播:與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攜帶者長期密切接觸,唾液、尿、血液、膽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經破損皮膚、粘膜而傳播乙型肝炎 五,經血傳播:如輸入全血、血漿、血清或其它血製品,通過血源性注射傳播。
來源:zhuyk88op1的博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