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到底多恐怖?賺到的錢都用來擴張,可能讓阿里都無路可走!
亞馬遜想成為電商圈的高通,
它已經這樣做了!
——以後,
每一個想和電商發生關聯的企業,
要做的頭件事是給亞馬遜交各種專利費!
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利潤相差這麼大?
流水的首富,鐵打的蓋茨。
最近,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以1120億美元的凈資產超越蓋茨和巴菲特,登上福布斯富豪榜首位。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1120億美元是什麼概念?
那是230萬美國人一年的總收入——或者說,近2000萬中國人辛勤工作一年才能創造出的財富!
如果將亞馬遜和阿里巴巴近兩年的主要數據做一個對比,就會發現一個很反智的現象:市值和總營收遠超阿里的亞馬遜,凈利潤卻被阿里巴巴一年年拉大。
是亞馬遜的盈利能力太差嗎?
其一,從營收上看,高速發展的阿里巴巴和亞馬遜的差距還是越來越大,足以證明亞馬遜的增長有多恐怖!
其二,亞馬遜多年來一直不主動盈利,而是把賺來的錢全部用來擴張業務。
最後,這並不妨礙資本市值長期看好亞馬遜。這也從亞馬遜的股價上升、貝索斯的個人資產不斷上漲可以看出來。
通常,資本追捧一家公司有一個基本認知:它不會在短期利潤上作過多糾纏,而是更看好公司的戰略布局和走向。
那麼,亞馬遜布下的棋局到底有多大?先來了解一下其業務構成。
亞馬遜的業務版塊
1995年,貝索斯創立亞馬遜的時候,他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規劃,只是當互聯網的風口吹來時,他本能地抓住了,並且有一個基本的認定:亞馬遜會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大的書店。
2年後,亞馬遜上市了,如願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書店——現在看來,實現這個目標的門檻很低,只需要做到1.48億美元的營收就可以了。
但是上市之初,貝索斯要面對的是每年幾千萬美元的虧損。
這也讓他意識到,單純的賣書可能並不能支撐起整個公司的未來,亞馬遜必須走品類擴張之路。
從這以後,音樂製品、服裝、家電等,都成為亞馬遜的銷售產品,亞馬遜也成為最早一批電商。
神奇女俠遭圍觀,只因亞馬遜的面料少?
如今,亞馬遜的業務版塊基本由以下類別組成:
第一塊:類似京東商城的網上商城業務。
這是亞馬遜最傳統的業務,包括書籍等各類商品的銷售。2017年亞馬遜網上商城的銷售額為1083.54億美元,佔比接近61%。
亞馬遜實體書店
第二塊:類似淘寶的第三方服務,即通過提供交易平台和技術支持抽取交易傭金。
2017年亞馬遜在這方面的凈銷售額為318.81億美元,佔比21.4%。
第三塊:AWS(即雲計算)業務。
這一塊正在成為亞馬遜的王牌業務,目前,Netflix、Quora、Intergram等大公司都是其重要用戶。2017年,亞馬遜的AWS實現 174.59億美元的銷售,比阿里巴巴一年的總營收還多,而且該項業務還在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長著。
第四塊:用戶訂閱收入,即Prime會員繳納的會員費。
就連阿里和京東都不敢想像,光是收會員費,亞馬遜每年就可以實現近100億美元的銷售,占整個公司收入的5.5%。
第五塊:線下實體店業務,即新零售。
亞馬遜2017年才進軍新零售,目前的主要動作是137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這筆交易為它帶來 57.98億美元的銷售,佔比3.3%。
最後一塊:廣告業務。
2017年亞馬遜的廣告收入為46.53億美元,而在2016年,它的廣告收入還只有29.5億美元。
從亞馬遜的業務構成可以看出,亞馬遜的業務類型非常豐富,結構也很完備,而且在每項細分業務中都具有絕對統治力。
就拿AWS業務來說,在亞馬遜的雲計算方面,阿里巴巴只能算剛學步的小孩,因為亞馬遜雲計算的多個指標,相當於所有雲計算對手的總和!
如今,因為影響到美國政府其他部門的雲計算招標採購,美國政府可能會認定亞馬遜的AWS涉嫌壟斷!
再比如說,會員付費業務。目前,亞馬遜的付費會員人數高達1.2億,也就是說,有一半註冊過亞馬遜用戶都購買了其會員服務,這讓調整運費後飽受指責的京東PLUS會員體系黯然失色。
購買Prime會員就可以免費聽音樂會?京東有這個規定,電商君也購買會員!
阿里巴巴的收入組成
我們再把阿里巴巴的業務作簡單的分類:
第一塊:電商業務。
這是阿里的核心業務,2017年第二季度,阿里佔據了電商B2C約51%的市場份額,行業地位穩固。
第二塊:雲計算業務。
2016年,阿里巴巴在雲計算LaaS層佔到了國內約40%的市場份額,排名榜首。但是與亞馬遜相比則微不足道——2016年,亞馬遜AWS全球市場佔有率為46.1%,而阿里巴巴僅為3.2%。
第三塊:新零售。
目前,阿里巴巴入股了三江購物、新華都、聯華超市、高鑫零售、居然之家等實體商城,布局新零售的決心很大。
第四塊:菜鳥聯盟。
菜鳥聯盟的三通一達,目前佔據了國內很大一部分快遞份額,但是在使用體驗上還有待提高。
第五塊:金融業務。
目前在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和財付通佔據了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支付寶佔了54.5%,財付通佔39.8%。
第六塊:大文娛
包括阿里影業、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在內。
最後一塊:全球業務。
2010年,阿里的跨境電商平台——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上線,買家人數超過1億人。
目前,阿里巴巴併購了多個海外電商或支付公司,例如:東南亞最大的電商Lazada,大力發展海外市場。
從阿里的業務組成可以看出,通過天貓B2C提供一個交易的平台和技術支持,商家繳納一定的入駐費、傭金,加上廣告費、店鋪裝修等,成為阿里收入的重要來源。
而在亞馬遜的業務組成里,這一塊的收入正在有意弱化,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中國人覺得亞馬遜是 「另類電商」的主要原因。
和亞馬遜想比,阿里的這種模式不需要開發自己的品牌或採購物品,不需要自營物流,主要是人力資源和技術的投入,相對而言,這是一種輕資產的模式。
但阿里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可以整合平台優勢,建立起網羅了幾十萬商家的商業生態圈,同時通過支付寶加深滲透,讓大家覺得離開了阿里根本活不下去。
亞馬遜明明可以按阿里的這個套路玩下去,但是它沒有這樣做,因為它的對標對象根本不是阿里,它的野心也不僅於此。
亞馬遜要做電商圈的高通!
多年來,亞馬遜一直主動不去盈利,而且幾乎將賺到了每一分錢都花在業務擴張上,這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
實際上,從亞馬遜的業務組成可以清楚地看出,亞馬遜未來業務增長越來越倚重AWS,在AWS方面,放眼全世界,加上谷歌和IBM這樣的超級科技公司,目前還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和亞馬遜直接對抗。
而國內一些公司在雲服務和大數據方面玩虛的成分更多一些,真正將雲服務和商業應用結合在一起的,目前也只有亞馬遜了——可以說,亞馬遜的戰略轉型比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成功。
在未來的對決上,亞馬遜目前搶佔了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
因為它幾乎花光了賺到的每一分錢,隨時準備投資與擴張。
它可以根本就不care當前的利潤問題,因為它在每個細分業務中都沒有對手,可以毫無顧忌地加大研發和創新的投入而不用擔心有任何風險。
就拿自營商品來說,不管是京東還是淘寶,至今都沒有像kindle系列這樣能衍生出這麼有影響力的產品。
當淘寶和京東沉迷於心選和京造這樣名為自營的項目時,亞馬遜正在將每一個集裝箱子設計都申請相應專利!
這種做法和高通沒有什麼區別——多年以後,每一個想和電商發生聯繫的企業或個人,他們幾乎不可能繞過亞馬遜,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給電商的規則製作人——亞馬遜——交各種專利費!
放長線,釣大魚,讓同行只能走亞馬遜規定的路線,這才是真正的亞馬遜!
最後,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家電商,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目前主宰著全球不同的區域,看上去雙方相安無事,但是,隨著兩大巨頭在世界範圍的擴張,二者之間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到時候,結果只有兩種:或者是阿里巴巴模式在全世界開花結果,或者是亞馬遜讓阿里巴巴無路可走!
推薦閱讀:
※第三方賣家眼中的亞馬遜:是幫手也是攔路虎
※亞馬遜土著的心臟最健康
※深入挖掘亞馬遜賣家選品和運營 每日商報
※成功註冊亞馬遜賬戶需要注意的問題
※怎麼追上亞馬遜?微軟滔滔不絕講了仨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