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痰乃五臟六腑俱生

有雲「痰隨氣行,無處不到」,故臨床各種原因皆可產生痰病。中醫痰病理論,經古代醫家從不同角度不斷地補充完善,整理提高,經歷代臨床應用,使其得到了充分的實踐檢驗。

痰的產生,是臟腑功能失調的結果。中醫認為:痰、飲、水都是人體水谷精微的病理產物。根據其稠和稀分辨病症及發病部位之不同而有所別。水腫多發於四肢肌膚,飲邪多留於胸腔、腸胃之中,而痰隨氣行,無處不到,遍及周身上下各個組織器官,均可發生痰病。一般認為,痰病發生與肺、脾、腎三髒水液代謝失常有關。但中醫有「五臟六腑俱能生痰」之論。由此可見,痰的生成與臟腑功能有密切關係。

脾與痰:脾氣散精主運化,為人體水液代謝之樞紐,脾功能失常,則水濕聚而成痰。《醫宗必讀》云:「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何痰之有」,「脾土虛弱,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膈,凝聚為痰」。故也有「痰者涎液結聚」之說,其多由於「勞傷之人,脾胃虛弱,不能克消水漿,故為痰飲也」。

明張介賓也云:「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虛使然。」中虛實指脾虛升降失常,故他又云:「果使脾強胃健,如少壯者流,則水谷隨食隨化,十留一二,則一二為痰,十留三四,則三四為痰。」在治療上,古人提出:「治痰先治脾,脾復健運正常,而痰自化也。」後世醫家總結脾與痰的關係,概而括之「脾為生痰之源」。

肺與痰:肺主一身之氣,通調水道,通過其宣發肅降功能,使津液敷布全身,故有「肺為水之上源」之稱。若肺失肅降,治節無權,則津液也可聚而為痰。臨床感邪,肺氣不宣,六淫化火,或肺陰不足,均可煎熬津液為痰。古有「肺為貯痰之器」之說,說明痰出於肺,有其一定機理。

腎與痰:腎藏元陽,主水,可調節水液代謝,故稱「水之下源」,若腎陽不足,開合失度,則水液代謝失常,波及脾肺,而生成痰病或飲症。故中醫認為,「腎為痰之本」。腎之虛火,也常可煉液成痰,醫云:「腎生痰,多虛痰,久病多痰,切不可作脾虛生痰論。善病久不愈,未有不腎水虧損者,非腎水上泛為痰,此久病之痰也。」並在治療上提出,實痰易治,「其來也驟,其去也速」。然虛痰難愈,「其來也漸,其去也遲」。治痰之原則在於「使痰不生」,實則指久病之頑痰,用溫補腎陽,「補火生土」,可化散痰結。

肝與痰:肝體陰用陽,藏泄並用,具剛柔曲直之性。《內經》云:「在氣為柔,其性為喧,其德為和,其用為動。」中醫有「肝為萬病之賊」的比喻,肝生痰就是其病變因素。朱丹溪指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氣,氣順則一身之津液亦隨氣而順矣。」治痰治氣主要指肝氣,肝氣的舒暢條達與否,是津液凝滯為痰的主要原因。

心與痰:心生痰是因心氣虛弱,痰濁因虛乘心,心陽不振,血行遲緩則自身生痰。《靈樞》指出:「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若心脈瘀阻,則聚而為痰,發為胸痛,這也是心生痰。故臨床治療心痛,不僅活血化瘀,化痰通陽,也是其治療的重要手段。

正如醫家有云:「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心血虛,神去則舍空,舍空則郁而停痰,痰聚心位,此驚悸之所以肇端也。」心生痰也有「痰迷心竅」之說,從而產生精神,神經方面的癥狀,這也實乃心生痰之意也。

三焦與痰:三焦生痰為中醫學獨特內容,故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之論。如果三焦氣化失常或氣脈閉塞,水液無法正常運化,不能行使「決瀆」的功能,因而津液不通,停聚而為痰。故臨床上的溫通三焦,治療痰濕及水濕停留痰病,均可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綜上所述,中醫關於痰病的學說,是建立在中醫臟象學說的理論基礎上。臨床治痰,一定要注重整體觀念及辨證施治。

推薦閱讀:

中醫教你清掃五臟六腑中的垃圾(二)--心臟
五臟六腑的脈象手指怎麼對應啊?
灸樓藏書《神灸經綸》之五臟六腑井榮俞經合原穴
十二時辰五臟六腑值班表

TAG:五臟六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