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秘密派潛艇赴德?險搞回原子彈技術

二戰日本秘密派潛艇赴德?險搞回原子彈技術

  • A+
  • A-
  • 2017-04-03 09:58:0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道 二戰期間,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結成了同盟,然而,看似強大的軸心國集團卻有一個致命不足,那就是德國、義大利與日本間的距離實在太遠了,三國要想協調統一開展軍事行動更是難上加難。似乎除了拍拍電報和偶爾的人員往來外,前者實際作用非常有限。

    但實際上,在看似波瀾不驚的同盟關係中,軸心國之間的軍事交流規模遠比人們想像的要大得多,尤其是德國與日本的軍事技術交流,部分技術足以讓盟軍在戰場上付出更多、更慘重的代價。

    當然,德日之間的交流並非一蹴而就。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也一併向美國宣戰,二戰範圍進一步擴大。尤其是美國參戰後,其憑藉強大遠洋運輸能力,不斷支援歐亞非各戰場的反法西斯鬥爭。

    特別是在歐洲和北非,由於美方不斷向盟國「輸血」,讓納粹德軍在戰場上吃盡苦頭。於是乎,德國於1942年3月底請求日本海軍進入印度洋打擊盟軍運輸線,後者欣然派遣潛艇部隊遠赴印度洋巡邏,甚至還將英國皇家海軍「拉米利斯」號戰列艦打成重傷。

    資料圖:描繪二戰時日軍潛艇使用甲板炮開火的畫作。

    嘗到甜頭的雙方趁機對1940年9月27日簽訂的三方協議條款進行修訂,規定三國積極交換戰略物資和尖端軍事技術,「惡魔的交易」就此正式拉開序幕。

    日本最初計劃派遣水面艦艇執行代號為「柳條」的交流任務,但從實際情況看,在盟國日益增強的海上攻擊和交通封鎖下,水面艦艇要想遠涉重洋往返德日兩國間幾無可能,隱蔽性較好的潛艇遂成為當時唯一可執行該項任務的運輸工具。

    1942年6月中旬,一艘日本伊-30潛艇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外海秘密上浮,接受了經過偽裝的日本補給艦「愛國丸」號的最後一次補給重又進入潛行狀態,在行駛了一個半月後,8月2日,日本潛艇終於駛入比斯開灣,並在8艘德國M級掃雷艦的「豪華」護衛下進入德國位於大西洋沿岸的最大潛艇基地——洛里昂基地。

    對於軸心國來說,這真可謂歷史性時刻,德國海軍總司令艾里西.雷德爾元帥親往迎接,當然令德國人更加開心的是,這艘歷經萬里的日本潛艇為他們帶來了3300磅的雲母(用於電容器製作)、1452磅蟲膠(用於造煙火)以及日本91型航空魚雷的工程圖紙。

    停留20天後,伊-30潛艇準備返航,這艘「滿載而歸」的潛艇上搭載了德方提供的各類先進武器樣品和圖紙,包括一套完整的地面防空雷達及圖紙、電動魚雷及魚雷數據計算機、火箭和滑翔炸彈、反坦克炮、蔡司防空高炮指揮儀和防空高炮,另外還有價值1億日元的工業鑽石和50部絕密的「恩尼格瑪」密碼機。

    只不過這艘潛艇實在運氣太背,在離新加坡不遠的海面上觸雷沉沒,絕大部分帶來的先進裝備和圖紙就這樣葬身海底。

    當然,日本人不會就此打住。1943年6月1日,一艘伊-8潛艇再次出發前往德國本土,這艘潛艇秘密攜帶了2枚95型氧氣推進魚雷及發射管,一套調穩系統的設計圖紙以及一架新型海上偵察機。伊-8潛艇在歷經長達3個月的海上行程後終於抵達德國布雷斯特。

    同年10月5日,伊-8潛艇秘密返航,帶回的貨物包括機槍、轟炸瞄準具、一台戴姆勒賓士魚雷艇的發動機、雷達、聲吶設備、電動魚雷以及青黴素等。12月21日,在歷經3萬英里的航程後,這艘伊-8潛艇安全駛回日本吳港基地。這也成了首艘也是最後一艘打通德日海上通道並安全返回的日本潛艇。

    此後,日本還派遣了伊-29和伊-52潛艇前往歐洲,但都在途中被美軍擊沉,包括噴氣式飛機發動機以及核武器相關技術等一大批先進技術的交換「胎死腹中」,日後看來這可真是盟軍的萬幸。

    推薦閱讀:

    早在1939年開始行動,希特勒的「原子彈夢」為何最後也沒實現
    二戰 日本差點造出原子彈
    俄天空現壯觀發光莢狀雲似原子彈爆炸(圖)
    時間+複利=原子彈複利

    TAG:日本 | 技術 | 原子彈 | 原子 | 潛艇 | 子彈 | 秘密 | 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