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澍等總結心衰合併房顫的治療進展:藥物及電復律並不優於室率控制

心衰和房顫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的兩大心血管疾病,經常共存,預後不良,對臨床醫生提出了更高的治療挑戰。對此,阜外醫院馬文韜、張澍等總結了目前心衰合併房顫的治療進展,供臨床醫生參考。

1、β受體阻滯劑是治療房顫和心衰的第一線藥物。

2、洋地黃類藥物可應用於心衰急性發作時房顫伴快心室率,或應用ACEI和β受體阻滯劑後仍有癥狀的LVEF≤40%的患者,或不能耐受室率控制者。

3、房顫合併心衰可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僅限於多非利特或胺碘酮,但兩者都有相關的安全問題。胺碘酮有多器官毒性,多非利特可導致QT 間期延長和尖端扭轉型室速,2014 年房顫指南指出院外不可以使用多非利特進行藥物復律。

4、無禁忌時,推薦所有房顫合併心衰患者抗凝:通過使用CHA2DS2-VASc評分評估抗凝指證,並權衡出血風險,在無禁忌證的情況下,推薦所有房顫合併心衰患者抗凝。華法林為抗凝治療的基石,最近新型口服抗凝藥物與華法林對比顯示出了矚目的優勢。

5、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失敗的患者,導管消融能明顯改善房顫且避免抗心律失常藥物毒性,是心衰患者房顫治療的重要途徑之一。

6、傳統的手術治療如迷宮手術可有效控制節律,特別是在接受瓣膜病或血管重建手術的患者。但是由於手術本身的創傷性和風險,很少以控制節律為目的而實施該手術。目前多項試驗正在探索用創傷更小的外科術式進行消融,利用胸腔鏡進行非連續的心外膜消融灶,可以產生完全的肺靜脈隔離。

7、CRT已成為心衰非藥物治療的一線選擇,但房顫對於CRT存在顯著相關的無反應率。2014 年中國心衰診斷和治療指南建議,對於永久房顫患者, NYHA 心功能Ⅲ/Ⅳ級,自身心室率緩慢需要起搏器者,房室結消融導致起搏依賴,靜息心率≤ 60次/分,活動心率≤ 90次/分,可以考慮CRT-P/CRT-D,並且進一步強調起搏依賴,確保雙心室起搏儘可能接近100%,避免不適當的放電,必要時應考慮房室結消融確保足夠的起搏比例。

8、藥物及電復律本身是無效的節律控制策略,並不優於室率控制,可能與節律控制難以維持、抗心律失常藥物負面作用有關。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作為一種節律控制策略的房顫射頻消融,恢復竇性心律可以改善心衰癥狀和左心室功能。


推薦閱讀:

切斷心衰六大誘因
略論慢性心衰的經方辨治
心律失常(心悸、怔忡) 心力衰竭(心衰)(心悸、怔忡)
張健:最近心衰界發生了些啥?

TAG:藥物 | 控制 | 治療 | 總結 | 合併 | 進展 | 心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