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范的分工 ——讀《社會分工論》之失范的分工
失范的分工
——讀《社會分工論》之失范的分工
摘要:
塗爾乾的《社會分工論》以社會團結及其兩種形式為主線,討論了勞動分工的功能、分工得以產生了原因和條件以及反常的分工形式。塗爾干認為分工會陷入失范狀態是由於機械團結向有機團結的過渡沒有完成,分工的發展超出了道德的發展。但是塗爾干並不認為這種失范的分工說明分工會使人們變成孤立的機器,而始終認為分工是社會團結的源泉。
關鍵詞:分工機械團結有機團結集體意識失范
正文:
在閱讀塗爾乾的《社會分工論》後,本文將從塗爾乾的視角分析分工的出現和反常形態的分工之中的失范的分工,並且將重點放在對失范的分工的表現、形成原因和解決方案上。
社會容量和社會密度是分工變化的直接原因,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是因為社會密度的恆定增加和社會容量的普遍擴大。(塗爾干,2000:219)社會成員總數不斷增加,他們之間的聯繫也日益密切,成員相互結合,形成活躍的交換關係,彼此發生作用。一般而言,社會越是進步,它的容量就越大,勞動分工也越來越發達。(塗爾干,2000:217)人類進入大工業時代後,相對手工業時期而言生產力得到發展,科技不斷創新,機器生產日益普及,社會向前跨了一大步,相應的,社會職能趨向專業化因而勞動分工日益細化。人們容易把分工的發展歸結於個人對幸福安康的渴望,認為社會容量和社會密度越大人們就越容易滿足,而塗爾干認為,社會的擴大和密集並沒有允許分工不斷發展,而是需要分工不斷發展。(塗爾干,2000:219)也就是說,分工的發展是由於社會容量和社會密度的增加導致的人們之間的生存競爭日益激烈,社會之所以出現分工是因為人口的增加,即社會容量的增加,但僅有社會容量的增加並不能實現分工,還需要社會密度的改變。社會密度指的是人們之間交往的頻度和強度,也就是關係密度。只有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社會容量和社會密度同時達到某一程度,才會產生分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人們仍舊從事相同的職業,那麼就會因為爭奪同類資源而產生激烈的競爭。在競爭中要麼勝利要麼失敗,失敗了就需要改革,即確立新的專門的領域,那麼分工就越來越明顯。也可以說,勞動分工是物競天擇的結果。
雖然分工帶來社會的團結,但是還是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三種反常形態,其中之一就是本文要講的失范的分工。現代社會中的失范,一個例子表現為工商業的危機和破產,它們足以使有機團結髮生斷裂。實際上,它們已經證明,在有機體的某些方面,某些社會功能之間是無法調和的。(塗爾干,2000:314)同一現象的另一個比較顯著的例子就是勞資衝突。工業職能越是朝著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勞動和資本的對抗就越激烈,遠遠超出了社會團結的發展水平。(塗爾干,2000:314)中世紀時,僱主與僱工還保持著比較緩和的關係,能夠和平相處,但到了15世紀以及大工業時代之後,僱工與僱主的矛盾日益尖銳,僱工形成自己的聯合會,為了僱工的利益不斷反抗、抵制資本家。人們看不到團結,只看到相互的鬥爭。其實,只要分工發展超出了某個特定階段,有時就必然會帶來這些後果和嚴峻的事實。孔德說:「每一種分解作用都必然會帶來分散作用。」分工必然會帶來不同團體之間的分歧,甚至團體內部個人之間也有分歧。勞動分工憑藉自己的特性可以產生一種分解作用,特別是它的專業化功能越強,這種作用就越充分。(塗爾干,2000:318)
為什麼會出現失范狀態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從機械團結向有機團結的過渡尚未完成。二是社會分工的發展快於這種分工所需要的道德基礎的發展,這樣,社會的某些方面便受到不恰當的控制,從而導致失范。
那麼,什麼是機械團結和有機團結呢?塗爾干為了說明社會和個人是如何團結在一起的把社會團結劃分為「機械團結」和「有機團結」兩個種類。按照塗爾乾的觀點,機械團結的社會即傳統社會靠的是成員們高度的一致性和共同的歸屬感來維繫。由於在機械團結的情形中,社會由一套團體成員共同懷有的情感和信仰所支配,那麼個人間並不存在多大的差異性,每個個人都是整體的縮影。(安東尼·吉登斯,2007:88)這種團結建立在個人相似性的基礎上,在傳統社會中人與人的差別很小,成員有著相似的特質,由於人與人之間沒有分化,這樣的社會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集體人格完全吸納了個人人格。機械團結的一個明顯的客觀標誌是「鎮壓的權利」,即對差別性、異質性的強制壓抑。而有機團結是現代發達社會的產物,成員之間的差異日益增加,但通過分工合作相互連接在一起。這種團結以個人的相互差別為基礎,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行動範圍,都能夠自臻其境,都有自己的人格。(塗爾干,2000:91)有機團結的社會,就是近代的分工制社會。有機團結的主要特徵是個人與群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社會的基本任務由人們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人們也日益相互依賴。一方面,勞動越加分化,個人就越貼近社會;另一方面,個人的活動越加專門化,他就越會成為個人。我們在完成本職工作的時候,還是要符合發熱團體共同遵循的習慣和程序。與此同時,我們以另一種方式所承受的重任已經不像承受整個社會那樣沉重了,社會已經給了我們更多的自由活動的空間。(塗爾干,2000:91-92)所以,社會的個體化的發展也會帶來整體統一性的發展。出現失范的分工,是因為「在機械團結向有機團結轉變的過程中,有機團結應該具備的各種條件還沒有完全實現」。(塗爾干,2000:325)理論上講,隨著分工的發展,機械團結逐漸向有機團結過渡,社會分工逐步瓦解機械團結存在的條件,分工使人們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機械團結也就越來越衰微,同時,分工在削弱了人們古老的聯繫時又以新的方式在更高的程度上把人們聯繫起來,這個更高的程度就是人們職業之間的相互依賴性,這使人們更加感覺到社會團結,即有機團結。而事實是,機械團結尚未完全過渡到有機團結。這時的分工就不一定帶來社會的團結,甚至會產生相反的結果。如果分工不能產生團結,那是因為各個機構間的關係還沒有得到規定,它們已經陷入了失范狀態。(塗爾干,2000,:328)也就是說,集體生活的整個領域絕大部分都超出了任何規範的調節範圍,他認為,規範體系是各種社會功能自發形成的關係所構成的一個確定形式,只要這些機構得到充分的接觸並且形成牢固的關係,那麼失范就不會產生。而失范的分工正是由於缺乏有效的社會規範,使分工過程中的各個機構各個部分得不到正常的調節;或者是舊的規範不適用了而新的規範又尚未建立;也有可能是某種規範的發揮受到了阻礙或者是幾種規範相互衝突。
第二點,社會分工的發展快於這種分工所需要的道德基礎的發展,這樣,社會的某些方面便受到不恰當的控制,從而導致失范。能夠為組織社會和有機體產生統一性特徵的只能是各個部分之間自發而出的共意狀態。(塗爾干,2000:320)功能的分化不可避免的會帶來道德的分化,兩者是同時形成的。(塗爾干,2000:322)集體感情已經沒有能力去限制分工所導致的離心傾向了;一方面,這種傾向隨著勞動分工的發展而逐漸顯露出來,另一方面,集體感情本身也日趨沒落了。(塗爾干,2000:322)集體意識的削弱在社會分工發展中完全是一種正常現象。社會發展較快,新的工業生活需要新的組織形式,但是由於速度太快了,各種利益還在衝突,沒有充分的時間來使它達到平衡狀態。與這個社會類型相適應的道德漸漸喪失了自己的影響力,而新的道德還沒有成長建立起來,人們的意識就會陷入混亂的狀態,缺少了準則而盲目埋頭於自己的事情,無法弄清楚社會需要他工作的目的是什麼,人們缺少一個統一的準則和目標。同時個人的私慾增長,無視公共利益而只關注個人利益。可以說,現代社會的危機的本質也是道德的危機。還有一個次要因素,即個人主義。很多情況下,人們把個人崇拜和集體意識相混淆。「個人崇拜」與傳統的集體意識形式形成對比,因為它雖然也有共同的信仰和情感構成,但信仰和情感集中在個人的價值和尊嚴上,而不是集體上。(安東尼·吉登斯,2007:92)個人崇拜在內容上與傳統的道德是不同的,所以如果將個人崇拜誤認為共同道德,那麼也會造成失范的分工。
雖然勞動分工會產生分解作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該回到傳統社會中的機械團結狀態中去。功能的分化是有用的和必需的,但統一性也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不過,統一性並不會自然而然地從分化過程中產生出來,因此,要想實現和維持這種分化過程,社會有機體就必須形成一種特殊的功能,並且要由一個獨立的器官來代表它。這個器官就是國家或政府。(塗爾干,2000:318)由此看來,塗爾干希望通過政府的調節來始社會的統一性得以維持,但是從之後的論述看來,塗爾干並不看好政府在保持社會統一性中的作用,他認為如果功能已經陷入不和諧狀態,那麼政府很難使它們相互適應、相互協調。要改變這種失范狀態還需要重建集體意識和社會道德,但是同樣的,在重建集體意識的過程中,也不能依靠政府在必要時候提醒我們整個社會的精神和共同團結所帶來的情感,我們需要的是這種意識在我們的觀念中佔有重要位置,否則這些觀念是沒有能力牽制我們的。塗爾干更看重的是規則體系的作用,完善的規則體系可以確定各種功能的相互關係。(塗爾干,2000:325)有機團結不僅要靠各個機構在相輔相成的過程中組成一個系統去感受團結的存在,還必須預先確立相互協作的方式。分工帶來的各種功能不僅以確定的方式相互作用,而且也與事物的性質相互吻合,並在不斷重複的過程中變成了習慣。當這些習慣變得十分有力的時候,就會轉變成為行為規範。(塗爾干,2000:326)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各種功能越來越朝著專門化的方向發展,事物變得越來越複雜,所以,需要擴大規定的範圍,這樣才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有相應的規範來進行調節。上文提到,現代社會的危機本質上講也是道德的危機,所以就必須在現代社會的基礎上重建道德規範,發揮道德規範的調節作用,使新的道德深入人心,成為人們新的道德標準。
在塗爾乾的觀念里,失范雖然可以說是一種反常狀態,但是並不能因此否認分工是社會團結的源泉。在機械團結過渡到有機團結的過程中,人們只需要覺得自己在齊心協力的向同一個目標前進就可以了。塗爾干及其不贊成有些道德家在只看到個別的交換和暫時的組合後就責備分工不能帶來團結,而是應該看到整個社會的發展趨勢,社會團結的過程是緩慢的,無論出現分工的哪種反常狀態,都是不能阻止社會關係編織自己的網路,確立有機團結,更何況,只要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確立新的規範和集體意識,是可以減少失范現象的。
參考文獻:
埃米爾·塗爾干,社會分工論,渠東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安東尼·吉登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郭忠華,潘華凌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王新,謝敬磊,塗爾干《社會分工論》認讀,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第26卷第4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