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健康 腸相連 浙江日報
本報杭州7月25日訊 記者童樺通訊員陳旭東王蕊 今天,國際頂尖期刊《自然》正式發表了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下稱浙醫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科研團隊的最新微生態科研成果論著——《肝硬化中腸道菌群的改變》。
這是國內科研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發表相關內容。據了解,國內外的科研人員都曾對肝硬化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關係開展研究,有些研究成果也表明了腸道微生物的改變在終末期肝硬化併發症中起到重要作用,但腸道菌群與人肝臟病理之間的明確關聯仍未可知。
「我們的研究成果,即真正地揭示了腸道菌群和肝硬化之間的秘密。」該論著通訊作者,浙醫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蘭娟院士說,「用通俗的話來講,即腸道內有益菌和有害菌組成了一個生態系統,患者在接受腫瘤放化療、進行器官移植等手術或在感冒中濫用抗生素,就會破壞腸道菌群的生態系統,進而加速肝硬化過程。」
該項研究成果的基礎,是浙醫一院科研團隊花費3年時間,從98個中國肝硬化患者及83個健康中國人志願者中採集到的腸道菌群樣本。
據介紹,人體中的細菌有1.5公斤,胃腸道的細菌就有1公斤,這些細菌已經成為人體的另一個器官。浙醫一院科研團隊從中獲得269萬個非冗餘的人體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基因集,並建立了世界上首個中國人肝病腸道菌群基因集,其中97萬個基因為首次發現,而通過與歐洲人、美國人及中國糖尿病三個基因集的比較,也發現了肝病基因集中有79萬個獨特基因。
通過對這些基因的聚類分析,浙醫一院的科研團隊也發現了28種細菌與肝硬化密切相關,其中多個細菌是肝硬化患者中首次發現。而在健康人中,科研團隊也找到了28種細菌,其中兩個很有意義:一是柔嫩梭菌,具有抗炎性;另一個是陪伴糞球菌,它可能通過產生丁酸鹽促進腸道健康。
同時,該項研究也闡明了肝硬化腸道菌群的結構變化。在肝硬化和健康人組中,擬桿菌屬都是主導菌屬,但是肝硬化組比健康人組含量明顯減少,韋榮球菌屬、鏈球菌屬、梭狀芽孢桿菌屬及普氏菌屬在肝硬化組中含量則增多。
「另一個發現是,肝硬化患者口腔菌會侵入到腸道,而健康人中沒有這一現象,這可能會對肝硬化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文章第一作者,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秦楠博士認為,這是國內首次從腸道菌群發生紊亂的角度揭示肝硬化發生髮展的機制,從而確定了中國漢族人健康志願者和肝硬化患者相關的腸道菌群的群落結構及功能成分特徵。
「研究還發現了15個高特異性和靈敏性的微生物基因,建立了預測疾病的模型,今後不僅有助於肝硬化診斷,還能用於肝硬化療效的評估。」該論著共同通訊作者,浙醫一院院長鄭樹森院士談到此項研究的意義,「我國是全球範圍內的肝病大國,乙肝病毒攜帶者有9300萬人,我們的科研團隊通過二十年的努力得出這一研究成果,用細菌標誌物為治療肝硬化的微生態製劑研發提供了方向,為中國及全球的肝病衛生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評分
推薦閱讀:
※默克爾能否扛起西方反民粹大旗 浙江日報
※人民日報:虛擬現實,風口與局限並存
※今日數據行業日報(2016.11.14)
※「第四大都市區」激起的共鳴 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