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低生育率會帶來「國家危機」
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有消息稱,2014年大約會有1/3的省份啟動「單獨二孩」政策。
而近兩年來,學界開始檢討計劃生育政策得失,輿論呼籲計劃生育政策適時調整,並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
易富賢,因為《大國空巢》一書而引起國內廣泛關注。在書中,他提出了若干新見,包括「人口問題是事關人類未來生死存亡的關鍵因素」、「人口安全是最高的國家安全」。
易富賢另一個新見是:蘇聯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之所以啟動改革,是因為社會經濟出了問題,而經濟出問題又是因為生育率長期低於更替水平,從而導致了蘇聯20~59歲勞動力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就開始負增長,在1990年跌到低谷,國力也跌到低谷。
人口政策需要與時俱進,「單獨二孩」只是中國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開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均衡點」在哪裡?計劃生育政策調整的意義何在?本報記者與遠在美國的易富賢展開對話。
人口是資源而非負擔
求知:有關部門一直強調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但現在終於開始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了。如何評價這種「風向轉變」?
易富賢:遲遲不動的人口政策,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終於能夠動起來,表明國家領導人有調整人口政策的政治勇氣和決策魄力。從目前情形來看,一方面是因為人口危機開始顯性化,一方面是因為人口觀念的轉變。2003年我剛「登錄」中國大陸論壇呼籲調整計劃生育政策時,遭到一面倒的反對,但2008年網路民意基本逆轉,現在已經形成了從網路草民到知識精英、再到政治精英的集體呼籲。
求知:這是否意味著人口問題已得到政府高層的注意?
易富賢:這次人口政策調整得益於本屆領導人新的人口理念。中國過去認為人口是負擔,而新的領導人卻認為人口是資源、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訪問印尼時說:「中國和印尼兩國有16億人口,只要兩國人民手拉手、心連心,就將匯聚起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巨大力量,創造人類發展史上新的奇蹟。」李克強總理認為「我國人口眾多,內需潛力是促進我國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最大優勢」,「用13億人口做乘法,是激動人心的。」
並且,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關於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見》首次提出了要防止「人口過快下降」。
低生育率是「國家危機」
求知:你在《大國空巢》一書中提出,人口安全是最高的國家安全,是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立論的依據是什麼?
易富賢:人口再生產和物質再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兩大支柱。與那些從政治、經濟學角度找原因的「事後諸葛亮」不同,美國學者彼得·舒瓦茨和彼得·德魯克在蘇聯解體幾年前就各自從人口結構角度預測了蘇聯即將崩潰。
我在《大國空巢》中根據美、蘇人口結構對比,也發現人口因素是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蘇聯解體表面上是因為戈爾巴喬夫錯誤的改革政策;但是戈爾巴喬夫之所以啟動改革是因為社會經濟出了問題;而經濟出問題又是因為生育率長期低於更替水平,導致蘇聯20-59歲勞動力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就開始負增長,在1990年跌到低谷,國力也跌到低谷。
求知:後來俄羅斯意識到了生育率問題的重要性嗎?
易富賢: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實行了激進的「休克療法」,導致國內政局動蕩,經濟衰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每況愈下。加之由於住房緊張等生活壓力,越來越多的新婚家庭選擇不生孩子,在莫斯科等大城市尤為明顯,不少新潮年輕人視孩子為累贅,自覺放棄生育,生育率從1990年的1.89跌到了1999年1.17的底谷。
1999年普京上台後,俄羅斯經濟止跌回升,原因之一是1972年到1989年俄羅斯的生育率高於美國,俄羅斯的勞動力在低水平上徘徊了10年後於2000年開始回升。普京認為低生育率是「國家危機」,已成為威脅俄羅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頭號敵人,將來俄羅斯的國家基礎都會受到動搖,因此出台了一系列鼓勵生育政策,降低養育成本,回歸傳統家庭價值,生育率上升到2012年的1.69。
與之形成對照的是,我國台灣地區生育率從2000年的1.68下降到2011年的1.07。
「孩動力」加快國家經濟轉型
求知:按照這樣的邏輯,經濟增長可以靠提高人口生育率來進行刺激?
易富賢:對。中國經濟已經面臨拐點,缺乏增長點。一方面,投資「造物」只相當於體外「心肺復甦」,可以短時拉動經濟,但缺乏持續動力;而調整計劃生育增加新生人口(「造人」)則會給經濟裝上一部起搏器,能有效緩解未來勞動力不足和養老壓力大難題。
另外一方面,中國內需不足。首先是計劃生育直接導致年輕消費者數量不足,其次是很多人擔心獨生子女養不了老,不敢消費。調整計劃生育後的生育高峰是超級內需,是驅動經濟的「孩動力」航空母艦,所帶動的龐大產業鏈對內需的拉動作用遠遠大於房地產和汽車,且可持續地推動今後幾十年的經濟增長。
求知:中國的所謂人口紅利還剩多少?
易富賢:從日本、韓國和台灣地區的情況看,當老年撫養比超過12%後,經濟將從8%以上的高速增長率跳躍性下降。根據日本和歐盟的先例,當15~64歲總勞動力開始負增長、40~64歲人口超過15~39歲人口時,經濟將出現危機。中國的老年撫養比在2012年開始超過12%,總勞動力將在2014年開始負增長,40~64歲人口將在2016年超過15~39歲人口,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
求知:請你作進一步分析。
易富賢:從目前的失業問題來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中國年輕勞動力正在快速減少,大量的企業轉移到印度、拉美等年輕勞動力豐富的國家,那麼給中國提供的就業機會也就減少了。
第二,發達國家由於老齡化,購買力下降,導致國際市場萎縮。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標2012》的數據,高收入國家佔全球進口商品的比例從1999年的81.5%下降到2011年的67.7%。
第三,發達國家將保護本國製造業。比如美國近年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幫助製造業復甦,增加就業。
「就業難」不因人口多
求知:「用工荒」和「大學生就業難」何以在中國同時存在?
易富賢:是的。一個正常的社會是2個消費人口提供1個就業機會。中國內需市場只能提供6億多就業機會,而實際勞動力卻有8億,這是因為計劃生育既減少了年幼消費人口,又提高了婦女勞動參與率,導致「額外過剩」約1.4億勞動力,出現「就業難」。另一方面,計劃生育導致中國20~39歲黃金年齡勞動力在2003年開始負增長,出現「民工荒」。「用工荒」和「就業難」將在中國長期並存。
絕大多數大學生的就業去向是在城市從事第三產業。2013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0%,相當於法國1987年、英國1991年、日本1978年的水平;當時這些國家的城市化率分別為73.8%、78.2%、76.0%。而中國2013年城市化率只有53%,第三產業根本不可能容納如此高比例的大學生就業。
求知:有人認為控制人口,有利於實現充分就業,你怎麼看?
易富賢: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其實,勞動力短缺並不是充分就業,相反失業率會更高。
年輕人能勝任的工作,老年人並不一定能勝任。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由於需求和消費的信心不一樣,年輕人作為消費者比老年消費者創造的工作機會要多得多,年輕消費者促使產業升級,而老年消費者卻使得產業停滯。日本、德國的15~64歲勞動力負增長之後,總失業率(尤其是年輕人失業率)都大幅提升。
中國15~64歲勞動力在2014年開始負增長之後,失業率(尤其是青年失業率)將增高。與日本、德國還不同,中國有龐大的「過剩」勞動力,「用工荒」和「就業難」將長期並存。「保就業」將是中國今後長期的政治任務。
只生一胎已成文化和經濟慣性
求知:為什麼二孩試點使人口增長率變得低了?
易富賢:社會越發達,教育水平和養育成本越高,生育意願越低,婚齡、育齡越晚,不孕率越高,生育率也就越低。我根據育齡婦女結構、生育意願、生育能力綜合判斷,停止計劃生育後的短暫的補償性出生高峰期間,生育率難以達到2.3;每年出生總人數也很難達到2500萬,遠低於中國1963—1971年(年均出生2700萬)、1987—1990年(年均出生2600多萬)和印度近年的水平(2600萬),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幾年後生育率將回落到1.6,然後還會沿著台灣地區、韓國的老路下降。總人口難以達到14億。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在山西省翼城縣、甘肅省酒泉地區、河北省承德地區、湖北省恩施州這些800多萬人口的地區試點二孩政策。二孩區作為整體,人口增長率低於全國,是因為經濟和城市化水平落後於全國,人口大量外流。但是二孩區的生育率是高於全國的,比如2010年為1.52,高於全國的1.18。二孩試點說明即便全面放開二孩也是遠遠不夠的。比如,新疆建設兵團和湖北省長陽縣、五峰縣以前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後來放開二孩,但是生育率卻沒有上升,因為已經形成了生育的「爬蚤心態」。
求知:什麼是「爬蚤心態」?
易富賢:用玻璃罩限制跳蚤跳的高度,跳蚤碰壁後自動適應不斷降低的罩子高度;後面取下罩子,跳蚤不跳了,變成了爬蚤。
求知:怎麼辦?
易富賢:由於長期實行嚴格的獨生子女政策,少生的文化已經成為大眾心理,經濟模式、分配製度、城市規劃、住房設計都是圍繞著獨生子女政策進行的,不但形成了文化慣性,而且形成了經濟慣性。放開二孩後,建設兵團在近十多年生育率一直只有1.0左右,長陽、五峰2010年生育率分別只有1.13、1.27。可見,僅僅將「罩子」取下是不夠的,還需要狠狠地拍幾下。
「單獨二孩」推動生育有限
求知:現在已經允許「單獨二孩」,那麼人口危機、國家安全、就業難等問題會惡化還是緩解?
易富賢:我相信人口政策不會止步於「單獨二孩」,而會一鼓作氣,那麼新的人口政策對緩解上述人口危機,我是保持樂觀的。
求知:「單獨二孩」以前,中國生育率有多高?
易富賢:人口普查中最可靠的數據之一就是生育率。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生育率只有1.22,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只有1.33,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只有1.18,國家統計局的抽樣調查顯示2011年、2012年的生育率分別只有1.04、1.26,這些數據大致互相印證。從目前已經公布的部分地區的電子學籍數據看,人口普查的生育率是基本可信的。
求知:「單獨二孩」政策下,中國今後會達到多少人口?
易富賢:依照本屆中央領導的執政理念,人口政策調整幅度原本可以更大。
這次之所以沒有全面放開二孩、更沒有停止計劃生育,根據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的說法,是因為「國內20多位頂尖人口學家」在《人口形勢的變化和人口政策的調整》一書中判斷:全面放開二孩後生育率會超過4.4,總人口會達到15.35億,超過15億的承載上限。
這次採納衛計委和翟振武等人的「單獨二孩」方案,他們認為「單獨二孩」足以將生育率提升到、並穩定在理想的1.8。2010年他們預測獨生子女政策下,中國人口將從2010年的13.4億增加到2015年的13.9億,年均增加1000萬人。2013年他們預測「單獨二孩」後,2030年、2050年人口分別為14.53億、13.85億;這一預測其實就是採納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2年版》中的方案:中國人口在2015年、2030年、2050年分別為14.0億、14.53億、13.85億。
但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2012年都只增加了600多萬人;用《中國統計年鑒》的生育率推算,年均增加不到300萬人。可見,2015年人口根本不可能達到13.9億,2030年更不會達到14.53億。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最近也承認:「單獨兩孩」後,2015年人口不超13.8億。
實習記者 劉晨
推薦閱讀:
※大英帝國的領土危機又來了
※蔡康永的娛樂圈生存課:看明星如何應對危機
※中國應擴充國家安全戰略視角控制危機
※大S婚姻陷危機?語出驚人:婚照下個老公再拍(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