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58軍抗戰經歷(15)
08-09
《壯志千秋》讀後許 嘯 天 這是一本關於抗戰的歷史記述,長達三十萬言,圖片三百餘幀。當出版事業極形萎縮的今天,這本書的出版,是異常可喜的,因此有提出來加以評論的必要。 著作史書本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古人把它看作千秋萬世的事業,秉筆慎而又慎,這道理是明顯不過的。因為歷史的意義不僅是記述先一代的經驗,而且是提供後一代人以改造現實的方法與決定未來的路向的。我們常常說:某人懂得中國歷史,能夠把握歷史的發展法則,所以他的偉大作為不會失敗。推論起來,便可想見寫歷史不能隨便了。 八年對日抗戰,是占著歷史上重要的一段的。然而戰爭勝利已兩年余,還沒有一本比較詳盡的抗戰史出現。就是局部性的抗戰史書,夠得上水準的,似乎也僅見《緬甸蕩寇志》一部,原因也就在這裡吧。 黃聲遠兄的這部《壯志千秋》,是一部不苟的精心之作。雖然它只是記述一支軍隊的抗戰經過,但我覺得它是到今日為止一部最好的關於抗戰的史書。它有如下兩大特點: 第一、它雖然只是記述一支軍隊的抗戰經過,但是它反映出了整個抗戰形勢的發展。八年中抗戰軍事與國際局勢發展的關係、敵人戰略戰術的運用、我方長期抵抗的戰法,都可從這本書中窺知概略。 第二、它的記述是以戰鬥經過為經,而以人民的支持戰爭和戰時的社會發展為緯。《湘北前線》、《民間英烈故事》等章節都攝入了人民大眾支持抗戰或直接抵抗敵人的事實。《大會戰的小故事》等篇,則指出戰時社會發現的可怕傾向:通貨膨脹、財富偏在、一般購買力薄弱、社會風氣日趨敗壞、無是非之分、抗戰英雄衣食不繼、發國難財的奸商窮奢極欲等。就這幾點而論,如認為可把它當十年間的中國通史看,也許嫌太誇大了些,但至少,它應該是一部完好的局部抗戰史。 其次,我要指出的是,作者是用進步的歷史觀寫這本書的。歷史本身是一個完形,它的發展,有一定的客觀法則。進步的歷史觀,是追隨這客觀的法則的,而不用主觀的見解去抹煞歷史。這本書具有進步的傾向,特別是《烽煙起蘆溝》深入淺出地說明了中日戰爭是歷史的必然發展,其他如《武漢外圍戰崇陽》、《九嶺反掃蕩戰》等章節的寫出,也都是運用科學的正確的觀點的。 論寫作史書的技巧,自然不是短短几句話能夠說明。一般說來,在消極方面至少要做到幾點:一是言之有物,不空發議論;二是簡明潔凈,不堆砌合糊;三是不離題太遠,畫蛇添足。聲遠兄有生活的戰鬥本能,在寫作技巧上是否成功,本書中的每一篇作品,就是一個最明確的答案。 最能引人入勝的,是對戰場的地理環境、名勝古迹、人物風土,都有翔實而生動的記載,如《蘆溝橋史話》,不但窮溯本源,簡明有力,而且栩栩傳神,幾如身歷其境。這一點,就不可與一般枯燥單調的作品同日而語了。 又如《仙岳山之戰》,寫出戰場情景,不但有聲有色,而且充分表現了他以整個生命和靈魂去發掘了一個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無名英雄,從無限的民族熱愛,迸發出對敵人無限的憎很,熱烈的情感全溶注在可歌可泣的事迹里,令人讀起來如奇峰萬谷,如一瀉洪流,有血、有肉、有光、有熱,如自己置身戰場,目擊炮火四射、血肉橫飛一樣,以這樣生動的筆調來把握讀者的心情,確已煞費苦心。 佛羅貝爾曾經說過:「偉大的作品,必然產自作者本身的經驗。」可是,徒有經驗而缺乏藝術製作的手法,也不過是一堆資料。本書卻是作者的經驗在他的藝術製作上的具體表現。它是有價值的藝術,真實的藝術。這藝術品不但具有真實性,而且是鐵一般的事實,因此它是同時跨入了歷史與文學兩個領域的。古往今來多少有價值的史書,同時也是有價值的文學作品。同樣,讀者們可以把它作信史讀,也可以把它當作文學作品來讀。民國三十六年(1947)國慶日於上海跋 空前偉大的民族自衛抗日血戰的怒潮,曾經震撼天地、席捲宇宙,匯合著千萬顆熱血頭顱的正義洪流,終於淹滅了頑強的日寇,使中華民族轉危為安,奠定了復興建國的基石。這此寶貴的事迹,很應該昭垂後世,使萬代子孫引為師法的。 因此,編修戰史這件事,是負有繼往開來的使命,而且必須及早完成,不可失去時間性的。 可是,這一次的抗日戰事,從發生直到勝利以後的今天,經過了十年的時間,而稱得起戰史的作品,卻還少見。不是沒有人寫,而是寫戰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必須具備下列的條件: 一、要親歷戰場; 二、要有軍事常識; 三、要有史家的眼光和筆調。 否則縱有所成,也不過是單調的流水賬,沒有文學上的價值,是不能流傳久遠的。 《壯志千秋》是一部結構謹嚴的大著作,又彷彿是一首詩,一首洋溢著生命活力的紀事詩。它中間有壯烈的畫面,也有清新的旋律。它所選取的題材,既含有藝術的法則,而又必征必信,不失史家的面目。它的特點如下: 一、以五十八軍為經,以人民支持戰事和戰時的社會為緯,自敵我雙方戰術戰略的運用,以至整個抗戰形勢的開展,推闡及於國際局勢,寫來脈絡分明,絲絲入扣。它不但是一部極好的軍事記錄,對於社今、經濟等各方面,也有詳細的分析。 二、戰場如此大,戰役如此多,但作者以精深的筆墨,寫著每一戰場的環境情形,以至人情風土、名勝古迹,無不生動而且富於趣味,使談者恍如身歷其間,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三、能夠運用修辭學的法則,使慘烈枯燥的戰爭故事,成為壯美的詩篇,步步引人入勝。 這本書不是用墨寫的,而是蘸著作者自身的心血和將士們的熱血點染而成的。黃君本為名記者,抗戰初期,他在江西新聞界服務,深得各方信仰。其後轉入五十八軍任秘書的職務,又自請深入前線,與戰士同甘苦共作息,至六年之久。每逢大敵當前,戰事危急,個人生死間不容髮的時候,他總是從容拿著筆記本,把眼前的事實一一記載下來。這種臨陣執筆的功夫,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許多重要戰役,五十八軍幾乎無役不與,每次都獲得了輝煌戰果。有了光榮的戰績,才有光榮的戰史。 將士們的豐功偉績,固然是使這部戰史成功的主要因素,而本書的出版,也可以使忠勇將士們的義烈事迹,更為光輝燦爛、彪炳千秋。 我因此又不覺發生了另一種的奢望,我以為五十八軍的作戰是全面性的,五十八軍的戰史,未嘗不是我中華民族抗日戰史的一個代表作。 現在,各國人士能夠深切了解我八年苦戰全貌的,似乎還在少數。希望作者奮再接再厲的精神,將本書譯成各國文字,使全世界的讀者,都能瞭然於日本法西斯強盜的所以如此迅速崩潰的緣故,這決不是偶然的。 世界在變,我們長期抗戰的勞績,快被時間沖淡了。這時候出版這樣一本書,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 我們把它當作戰史讀,好;把它當一代通史讀,也好。可是誰能從文字以外去體會作者的苦心呢? 我不禁廢書三嘆了!浙西 褚問鵑民國三十六年(1947)七月望日於穗城省政府秘書處之聽海樓一部應該重見天日的好書——草根亂侃五十八軍戰史《壯志千秋》一、 在我極為有限的歷史知識中,我對「滇軍」存有三個模糊的印象: 一、在近代史中,滇軍和江西的淵源很深。護國戰爭時,江西的都督、贛軍司令李烈鈞,帶著大批部屬跑到雲南,和蔡鍔一道「鬧革命」。北伐時,在有滇軍背景的國民革命軍第三軍中,就有不少江西籍的軍人。該軍北伐向江西進軍,南昌最終是被該軍攻克的。 二、滇軍似乎不怎麼反共,解放軍的總司令朱德就是出身於滇軍。當四·一二蔣介石向共產黨開刀後,第三軍的軍長朱培德迫於形勢,只是「禮送」共產黨出境,並未痛下殺手。解放戰爭初期的東北戰場,也是滇軍的一個師首先在海城起義,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引發了國軍大量起義投共的洪流。最後,雲南王龍雲、盧漢也都投進了共產黨陣營。 三、蔣介石的軍隊有嫡系和雜牌之分,雜牌軍中,滇軍和黔軍是最沒有戰鬥力的,被紅軍譏為「黔軍滇軍兩隻羊」。否則,紅軍進入滇黔,也不至於可以隨意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 今年(2013)六月,我有幸拜讀了一本奇書——《魯道源將軍回憶錄——壯志千秋》,書中記述的是滇軍第五十八軍的抗戰史。讀後,我不禁對滇軍刮目相看,肅然起敬。原來紅軍面前的「羊」,在窮凶極惡的日本侵略軍面前,竟會變成一頭勇猛兇悍的「狼」,這是真的嗎?我原先固有的印象徹底動搖了。 這本書是我從我讀初中時的老師李福林處讀到的。李福林、劉星初伉儷的父輩都是民國名人,李福林父親三兄弟時稱「南昌李氏三傑」,伯父李中襄是「五四」運動著名的學生領袖之一,後來成了國民黨的中央委員、部長。李老師因此與國民黨有很深的淵源,解放後自然成了歷次政治運動的批鬥對象,可謂歷盡磨難、九死一生。直到文革結束、落實政策後,他才過上了有尊嚴的正常生活,還在民革組織里擔任了要職。 李老師現已八十八歲,精神還很矍鑠。他告訴我,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他到台灣探親,曾從他的弟媳魯竹芬處獲贈一本《壯志千秋》。他讀後常撫書浩嘆,覺得書中敘述的抗戰血史不應被時代的長河湮滅,他很想把這本書介紹給現代的中國年輕人,想讓大家知道真實的抗戰是怎麼回事,但他當時還有許多顧忌,只能寫些短文在《江西民革》上作些透露。現在他感到自己老了,又不熟悉電腦和網路,已無力再作推介了。 我曾在「憶庫」網上發表過回憶錄《往事如昨》和其他幾篇文章,和「憶庫」的編輯算是神交已久,因此,我建議他將《壯志千秋》放到「憶庫」網上發表。 李老師接受了這個建議,並把這個重大的使命託付給我。我很願意為之代勞,將《壯志千秋》一書進行文字整理,然後放到網上發表出來。 《壯志千秋》的封面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題寫的,扉頁上的肩題是「魯道源將軍回憶錄」,全書用繁體字直排。我馬上開始對這部書進行文字整理: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將直排版改為橫排版,將標點符號改為中國大陸通行的標點。一直忙了近三個月,文字整理才算告一段落。我把這本奇書分章陸續發給「憶庫」,當「憶庫」將此書刊載出來後,我有一股如釋重負的欣慰——自己極為心甘情願地完成了一件為人作嫁的非常繁累而沒有任何酬勞的大事。二、 《壯志千秋》確實是一部值得認真閱讀的好書!如果今天的年輕人只是從許多惡搞胡鬧的電視連續劇中了解抗戰是怎麼回事,那真應該好好讀讀這本書。 這本書中有許多冰冷而真實的數字。如五十八軍「傷斃敵軍約五萬人」,也就是打死打傷日軍共五萬人。按常理,打死的總比打傷的要少很多,就算各一半吧,五十八軍在七年中先後共打死了二萬多日本兵,很了不起了! 另一個數字,五十八軍「陣亡將士約八萬人」。陣亡,就是戰死在戰場的陣地上,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我沒當過兵,以我淺陋的常識:一個班有十來個人;一個排有三個班,共三十多人;一個連有三個排,約一百來人;一個營有三個連,約三百多人;一個團有三個營,約一千來人;一個師有三個團,約三千多人;一個軍有三個師,約一萬多人。五十八軍多數時候只配有兩個師的建制,恐怕滿員還不到一萬人。「陣亡八萬人」,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五十八軍的全體官兵,每個人都犧牲八九十來遍了!這個數字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慘重的犧牲」,我們的四五個戰士的命才能拼得一個鬼子的命,這還是號稱「常勝軍」的戰果。如果是一般的部隊,又要多少條命去換一條鬼子命呢?抗戰是可以隨便搞笑取樂的嗎? 《壯志千秋》是循著五十八軍抗戰的征途一路寫過來,但又不局限於一個軍的戰史。上自世界風雲變幻、最高當局決策、戰區長官運籌及敵方高層的企謀,下至普通士兵、平民百姓、耕夫農婦、販夫走卒的各種狀態,書中都有條不紊地一一進行鋪敘,讓人對抗戰的全貌有個清晰的了解。每一次大規模的戰役,作者都能先將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將戰局的發展變化敘述得清清楚楚。 特別難能可貴的是,隨著五十八軍將士的足跡,《壯志千秋》將征途中的每一作戰及駐屯之地的地理形勢、名勝古迹、民情風俗、歷史沿革、人物掌故、風物特產等,都進行了非常細膩生動的描繪,給讀者介紹了各地的許多遺聞軼事和相關知識,讀來趣味盎然。這些描述,看似在緊張的戰爭場合中忽施閑來之筆,實則透露出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無限熱愛:吾土吾民,豈容日寇鐵蹄踐踏! 我一向以為,只有共產黨、解放軍才有思想政治工作,「軍愛民、民擁軍,軍民魚水親」的場面只會出現在共產黨領導下的軍民關係中。《壯志千秋》讓我大開眼界,原來「軍民一家親」並非只是共產黨軍隊的專利,國民黨軍隊也有,老百姓也會簞食壺漿歡迎國軍,軍人也會幫老百姓耕作收割。國民黨軍隊中有些部隊也有鐵的紀律,觸犯了老百姓的利益也要殺頭。最大的不同也許是,國民黨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沒有階級教育一說,不會去刻意煽動出階級仇恨來。 這部書記載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生動具體的故事,有軍人和敵寇的殊死戰鬥,有義士在敵人淫威面前的寧死不屈,有百姓對敵的英勇機智的鬥爭,更寫了敵寇許多滅絕人性殘暴罪行,讀來令人唏噓感嘆。 這本書是信史,書中都是實錄,各個精彩的故事之間沒有多少必然的聯繫。如果有小說家或影視作家將這些故事串聯起來,演繹成小說或影視劇作,那文學藝術價值或許難以估量。三、 我對《壯志千秋》這部珍貴的回憶錄作了簡體橫排文字整理,並將它放上了「憶庫」網,卻猛然發現,這部來自台灣的鴻篇巨著竟然沒有書號,沒有出版社的名稱,也沒有書的定價。據此我推斷,它在台灣並不是正式的出版物,而只是魯道源將軍的兒女們印製成書後用來作為饋贈親朋好友的珍貴禮品。 我發現,《壯志千秋》內容雖是根據「魯道源將軍的日記和口述資料」,但在書中,作為主人公的魯道源將軍,並沒有以「我」的口吻直接講述,而是以第三人稱出現。我還發現,書中有三四處出現了「著者」(現在通行叫「作者」)的身影。這位「著者」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多年來如影隨形緊跟著五十八軍和魯道源將軍,忠實地記述他親眼看到的一切,我卻找不出他姓甚名誰,是何身份,他比起名探福爾摩斯身邊的助手華生還要隱秘得多。據此我推測,這部巨著真正執筆的「作者」並不是魯將軍本人,而是另有其人。此人應該是一位多年來長駐五十八軍的記者,或是五十八軍的參謀、秘書之類的人物。 書中《幕阜山下》一章《幕阜山攬勝》一節中,很突兀地出現了一個方框,方框中刊有以《登幕阜山》為題的兩首五言絕句,作者署名為「聲遠」。這個「聲遠」是何方神聖?他怎麼有資格很突兀地插入詩作?難道他就是這部書的真正執筆的撰寫者?我不禁冒出了一連串疑問。 但為什麼以「魯道源將軍回憶錄」作肩題的書要將「著者」刻意隱去,卻又有意無意似的留下了許多讓人費解又引人思索的蛛絲馬跡呢? 為了弄清誰是《壯志千秋》真正的作者,我寫信給李福林老師,希望他能寫個序言,除對書的內容作出簡介和評價,再把他得到《壯志千秋》的經過,以及他想推介這本書的來龍去脈作個說明,更重要的是說清楚書中的「著者」到底是何許人也。 李老師很快回信了,他寫好了一篇代序。在電話中他告訴我,他也不知道書中的「著者」是誰,正準備向他在台灣的弟弟和魯將軍的兒女打聽。 我等不及李老師打聽的結果,就在互聯網上仔細搜索起來,搜索的結果讓我喜出望外,我不僅查出了《壯志千秋》的作者叫黃聲遠,而且還下載了黃聲遠原著《壯志千秋》的全文影印件。 黃聲遠寫的《壯志千秋》,早在1947年中即已殺青付梓,1948年一月由上海漢文正楷印書局正式出版發行。可能是由於戰亂原因,印刷量估計不會太多。此書出版不久,大陸就全部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種寫國民黨軍隊抗戰的書肯定會被列為禁書,從此打入冷宮大半個世紀。到了今天,知道有這部著作的人估計不會很多。 從黃著《壯志千秋》的《卷首語》、《跋》、《參戰人員》等篇章中,我了解到黃聲遠是安徽黟縣人,曾任《前方日報》的戰地記者,1939年在江西結識了魯道源將軍,之後加入五十八軍,成了魯將軍身邊的一名秘書。我還從中央電視台「探索·發現」欄目里的《百年講武》第五期的電視中,查到了黃聲遠的照片和《壯志千秋》的封面照。這位「著者」竟和我原先的推測差不太遠。 我將這不同來源、不同肩題的兩本《壯志千秋》仔細進行比對,可以毫無疑義地肯定:這就是同一本書!不同的是,來自台灣的《壯志千秋》是魯道源將軍去世後,由他的兒女在1985年重編的,裡面刪除了黃聲遠版本中的書首《中華民國全圖》、《卷首語》、《領導抗戰的蔣委員長玉照》、《全民抗戰圖》等四幅圖照文字,正文中刪除了《大會戰的小故事》、《北上整編》、《人物誌》、《參戰人員》四個整章,《國殤錄》一章中列舉陣亡官佐的名單也刪除了,正文後面還刪除了《〈壯志千秋〉讀後感》和《跋》兩篇文章,而在書後增刊了多幅魯道源將軍的書畫作品。 反映國軍抗戰的書,又有于右任的親筆題名,按理在台灣應該是可以公開出版發行的,可為什麼魯將軍及其兒女不讓正式再版發行?為什麼要隱去作者黃聲遠的名字?為什麼要刪去部分章節?作者黃聲遠後來去了哪裡?是在台灣還是在大陸?我的腦子中又冒出了一長串更多的疑問,卻又找不出確切的答案,於是只好胡亂猜測。猜測出來的結果,雖然很可能偏離事實,卻也合理解釋了我自己的疑問。 「白髮漁樵江渚上,笑談秋月春風。」下面,我冒昧地把我的猜測寫出來,算是草根亂侃信史吧。四、 《壯志千秋》一書真是生不逢時。它出版的時候正遇上了改朝換代的巨變,那時的中國人都把全部的精力傾注在解放戰爭瞬息萬變的局勢上了,誰還有空暇來回味早已遠逝的抗日戰爭呢?因此,這部書在出版當時產生的一點點可憐的影響,很快就被內戰的濃濃硝煙遮掩得無影無蹤。不久解放了,這樣的書自然在全大陸銷聲匿跡。 從《壯志千秋》表露出的思想傾向來看,作者黃聲遠應該是個很能順應時代潮流、很追求進步的記者。他在書中敘寫到的共產黨方面的人物言論,沒有任何的敵意,只有高度的肯定。例如《大會戰中的小故事》一章中的第一節《有名的井岡山》,作者寫了當年紅軍初來井岡山的窘境,寫了紅軍奇蹟般的發展壯大。他寫到毛澤東的衣著外貌,寫了毛如何深入群眾調查研究,還寫了群眾談論共產黨領袖時表露的感情傾向,個別地方用詞看似有些不恭,但對共產黨領袖的欽佩敬重之情,表露得還是非常明顯的,也暗示出了他對人心向背、大勢所趨的判斷。 我的第一個猜測是:黃聲遠應該不會跟隨蔣介石去台灣,而會選擇留在大陸,迎接解放。 假設黃聲遠留在大陸一說成立,那麼他後來的命運將會怎樣? 下面是我第二個猜測:像黃聲遠這樣在國民黨軍隊里長期呆過的人,共產黨決不會再讓他當記者寫文章了,哪怕他寫的書有那麼多進步的觀點,那也是對反動政權的小罵大幫忙,比直接跟老蔣跑更為陰險反動。最好的設想是他可能會去當老師,或做一些抄抄寫寫不會產生影響的繁雜事。不過他要順利通過反右、文革等重重關卡,恐怕決非易事。像他這樣寫書來歌頌「反動」軍隊、為「反動」將領樹碑立傳的記者,決不是什麼「好鳥」,一定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的。假設黃聲遠具有萬劫不壞之身,能熬過這些關卡,能活到落實政策的年代,他也能過上幾年較為舒心的日子。 黃聲遠先生如果健在,應該是百歲老人了。我希望黃聲遠先生或他的後人能夠現身,說一說他解放以後的經歷,驗證一下我的「亂侃」靠不靠譜。 抗戰勝利後,魯道源將軍率領五十八軍沒有返回雲南,而是一直跟隨著蔣介石參加內戰,後來他還升任了十一兵團司令,成了白崇禧的部下。兵敗湖南後好像從廣西退到越南,再從越南撤到了台灣。到台灣後,他不再帶兵,過起了優遊的養老生活。這位職業軍人,自然會時常回憶起自己的戎馬一生,特別是最能體現出他生涯最為輝煌的抗日戰爭那一段。而將那一段史實詳盡記錄下來的,就是《壯志千秋》一書。 作為一個高級軍事長官,每日每時都要面對複雜兇險的戰局,魯道源本人是不大可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從事寫作的。不難想像,黃聲遠當年加入五十八軍,成了魯道源的秘書之後,是魯道源給他提供了大量的寫作素材,是魯道源為他進行了許多的精闢的時局分析,是魯道源給他安排了難得的寫作環境,是魯道源幫他創造了各種採訪的方便。黃聲遠自然而然把魯道源寫成了《壯志千秋》中的第一主人公,書中所有的線索都是圍繞著魯道源來鋪開的。從這個角度上說,把魯道源說成是《壯志千秋》的第一作者,也是順理成章的。 魯道源和他的兒女為什麼要隱去黃聲遠的名字呢? 我的第三個猜測是:因為黃聲遠留在了大陸,投了共,這樣的人寫的書那時是不允許在台灣流行的。 魯道源決不至於為爭著作權而隱去黃聲遠的名字,但只要黃聲遠的名字出現在書上,就有可能帶來麻煩,就有可能成為禁書,就不能留傳,他就只好忍痛割愛了,將作者黃聲遠的名字從書中劃掉了。 魯將軍的內心恐怕還有更深的隱痛:滇軍的另一支抗日勁旅第六十軍在東北戰場起義投共了,他的故主雲南王龍雲在香港起義投共了,龍雲的把弟盧漢也起義,把整個雲南都交給共產黨了。只有他作為滇軍將領沒有隨滇軍的大流起義,而是和共軍周旋到底,兵敗之後他來到了台灣。對故主和滇軍而言,他算不算是背叛?而在蔣系將領看來,滇軍怎麼算都是個異類,忠誠度總是要大打折扣的。在這樣的環境里,魯將軍儘管生活閑適優渥,但內心能盡去芥蒂嗎? 再有,當魯將軍知道了他的故主龍雲後來被打成大右派,他的上司和部屬像孫渡、魯元等都成了共軍階下囚而關進了大牢,他內心又會受到怎樣的煎熬? 只有對日抗戰的往事才能得到所有中國人的肯定,只有《壯志千秋》一書才能撫慰魯道源受傷的心靈。 他「無時無刻不以未能盡忠報效國家為自責,未能以戰死疆場為憾事」,他苟活下來的最大意義,或許就在於要對得起八萬陣亡的部屬,要讓滇軍抵禦外侮的血戰軍史流芳百世,因此,他鄭重叮囑兒女要重修《壯志千秋》一書。 黃聲遠的《壯志千秋》,有幾章提到了共產黨和共產黨的領袖人物,在台灣卻犯了忌,是萬萬不能在重修的書中出現的。所謂「重修」,其實就是刪除所有含有敏感內容的章節。為了讓《壯志千秋》能順利保存下來併流傳下去,魯將軍和他的兒女們真是費盡了苦心。 以上的猜測能有幾分接近真實呢?希望我的「亂侃」能得到魯將軍後人和其他知情者的評判。五、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今天,海峽兩岸的人民都能用較為客觀、公正和包容的眼光來看待對方,也能用客觀、公正和包容的態度來對待歷史、特別是抗戰史。台灣某市某家商鋪的門口,用了毛澤東和蔣介石聯袂而立的塑像來笑迎顧客,此一創意得到了兩岸人民的高度認同。而在大陸,以國軍正面抗戰為題材的文藝作品也出了不少,像反映雲南人民為抗戰作出巨大貢獻的電視連續劇《中國遠征軍》,就受到了廣大觀眾的高度讚揚。也就是說,時到今日,魯將軍後人的顧忌應該不復存在了,《壯志千秋》在大陸也應該可以公開發行了。 遺憾的是,儘管大陸的中央電視台對《壯志千秋》作出了正面的評介,但這本書還是被關在冷宮裡,大陸和台灣的書架上仍尋覓不到它的蹤影。除了專業史學家和像我這樣有心的好事者會在互聯網上仔細「人肉」搜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出這本書的原始影印件外,它真的是快被人們徹底忘卻了。 但,這是一部不應該被中國人遺忘的著作,聽一聽黃聲遠在《卷首語》中說的一段話吧: 「戰事結束已逾兩年,對日和平條約的簽訂尚渺茫無期,最使人痛心的是管制日本的方策並不能尊重中國的利益。日本財閥、官僚的勢力仍舊存在,竟然膽敢覬覦我台灣、要求重建軍備。如若戰勝國不能改變管制日本的政策,無論日本在任何旗幟下再武裝起來,最先受禍的還是我國。試問我們忍受八年的苦難和犧牲,抗日英雄們肝腦塗地,暴骨露屍,到底是為了什麼?」 作者在六十多年前發出的預言,歷經了多少蒼黃翻覆,讓我讀了如覺久夢乍回,竟是那樣的振聾發聵。僅憑這一點,我也希望能把《壯志千秋》請出冷宮,讓它展現在世人眼前。 將繁體直排的《壯志千秋》一書整理成簡體橫排的電子書版本,在我之前好像還沒有人做過。我很慶幸自己能成為這本書改版的第一個吃螃蟹者,非常感謝引導我完成此重任的李福林老師,非常感謝「憶庫」能幫我將整理出來的文字製作成電子書,並放在網上發表。現在,我已將被刪除的章節全部抄錄完畢,補入原魯道源回憶錄的電子書中,這樣,就完整地還原了黃聲遠著作的全貌,可以另出一本黃聲遠著的《壯志千秋》簡體橫排電子書了。 在進行文字整理的過程中,我發現該書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有一些「短板」,我都冒昧地進行了相應的訂正改動。現就改動情況說明如下: 1.原書的章節沒有編序,為便對應查找,我給各個章節加上了序號。 2.原書的標點符號很多不合今天的閱讀習慣,如沒有頓號和書名號等,我按今天的標點規範用法進行了添加改動。 3.原書多處地方有明顯的文字脫漏或錯誤,有的句子因主語省略而會引起歧義,我都進行了增補改動。 4.原書一些章節敘事重複,表現最為明顯的是第十九章《三次長沙會戰》,這一章原書分了16節,先後進行了兩遍重複的敘述。第5節《第十軍堅守長沙》和第11節《長沙保衛戰奇蹟》說的是同一回事,第7節《血戰影珠山》和第14節《大戰影珠山》寫的也是同一回事,會使人誤以為打了兩次仗,讀來顯得有些凌亂。我按戰局進展的順序大膽進行了調整,將16節合併同類項,共並成了9節。這一改動是否得當,還有待讀者審議。 我不大懂得版權和著作權的知識,將《壯志千秋》作這樣的文字整理並放在網上發表,不知道會不會侵害到原作者黃聲遠和魯道源將軍的權益。我只想讓這部著作廣為人知,能流傳開來。因此,凡有願意刊載這部著作的網站,我都願意無償提供我的簡體橫排電子版本。我更希望能有出版社或出版商將這本書印成紙質書籍,讓它公開合法地出現在書店的書架上。對這類書籍感興趣的讀者,有很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不會玩電腦,不會上網,看不到電子書,能在書店買到紙質書對他們是個福音。 最後申明一點,如果《壯志千秋》原書還有版權、著作權的所有人的話,請知會我一聲,我會立即停止自己莽撞的僭越之舉,並將我整理的電子版本雙手奉送。只是希望版權所有人也能如李福林老師和我一樣,能讓這部著作無償地早日流傳開來。李為霖 2013年12月初寫於廈門卷首語黃聲遠 一個民族能夠發出生之激力,活躍在歷史的前面,它才能夠新生不滅。中華民族在世界史中佔有悠久的光輝的幅頁,從黃炎祖先蓽路襤褸開拓生存的域宇,就表現出了偉大的活力。不幸的是,四千多年像一潭死水的腐朽的封建文化,漸漸地腐蝕了這可貴的活力。然而,八年多偉大神聖的對日抗戰,卻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前所罕見的大時代。維護生存這一莊嚴而單純的感召,使得民族生命的活力,空前地銳化激化,整個民族投入烈火中舞蹈,大戰鬥、大動蕩,它的旋律構成為一首瑰美無比、偉大不朽的史詩!大史詩中,最凸出部分,是在喋血萬里的疆場,在火線上,千萬個不願做奴隸的男兒們,狂呼怒吼,高度集中地表現了民族的感情。千萬人倒下來,千萬人湧上去,英雄們勇敢、豪邁、慷慨、激昂,戰鬥的進行,悲壯、慘厲、勇猛、偉烈。八年持久戰鬥的行為,終於戰敗了強敵,贏得了史無前例的光榮勝利。中華民族如出火的鳳凰,獲得了新生,更秀拔更高傲地挺立了起來。勝利不但排除了日本帝國主義者給予的致命威脅,而且轟然一聲震碎了百年身受的枷鎖桎梏。勝利的艷麗奪目的標幟,是新舊歷史的交替點,是禍福興衰的分水嶺,是最能激勵世代子孫的豐碑。 巍峨的輝煌的勝利之塔高高地聳立著,我們可以看出塔身正發著碧血閃閃的奇光,它隱隱啟迪我們一種崇功報德和承緒繼統的強烈感情。勝利之塔,是以千萬將士的軀體,作為鋼骨水泥,層層疊疊建築起來的。英雄們創下的戰鬥業績,是我們所以能夠勝利的具體而簡單明了的說明。英雄們的白骨上,寫出了「偉大」、「高傲」和「倔強」,它們同時向全世界宣示著: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體現民族性的戰鬥活力素,必須全部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永遠不息地奔流,才能成為一種不可動搖的鐵流:中華民族將生存得更雄偉、更壯健、更優美! 八年長期而艱難的歲月中,作者始終是在抗戰運動的狂潮上跳躍著,雖然僅只是鐵流中的微小的一沫。因為戰事起始,作者任《前方日報》戰地記者,常在火線上出入。二十八年(1939)在江西戰地認識了抗日將領魯道源將軍,以後更參加在他督率的戰鬥序列中工作,在軍中擔任的雖只是秘書的職務,可是為了戰鬥熱情的驅使,也常在熾熱的火網中穿梭往來,錦江戰鬥、九嶺之役、二三兩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以及長衡含戰,都曾身歷其境,戰士們喋血救國的故事,經常激動著我的心靈,同時也太使我感動了,在感動之餘,又覺得以我禿弱的筆觸把這些畫面描譜下來,應該是無可推諉的職責。 五十八軍,這一支堅強抗日的隊伍奮鬥的歷史,是足以顯示民族解放戰爭的過程的。從這一支軍隊作戰的英勇、犧牲的慘烈、意志的堅韌,可以窺知中國抗戰精神的全豹。戰士們以骨肉築成了民族堡壘線的一環,以鮮血洗凈了國家六十多年蒙受的垢辱,他們是崇高偉火的國家靈魂的代表。作者揄揚這支隊伍,秉筆直書,沒有粉飾,也沒有誇大,同時,也就是對全國抗日的英雄將士們表示敬仰。可是,即僅只屬於五十八軍的忠烈事迹,也深深感到遺漏太多的歉疚。五十八軍的官兵,暴骨沙場的總數有八萬之多,許多悲壯動人的忠勇事迹,大部分已無從稽考,雖曾一再簽請通令搜集,終未能向全軍殉國先烈敬致悼念之忱,並向遺漏列入的無名英雄袁示由衷的歉意。 這本戰史問世的時候,離開抗戰勝利的到來,已經兩易寒暑。在國家新的杌隉不安的局面中,也許國人已經把具有無比重大意義的八年抗戰擱置一旁,只剩了一抹淡淡的記憶了。其實,抗戰的輝煌業績,應該是與日月同光、萬古不磨的。不論國家遭逢任何新的憂患,勝利的抗日戰爭,是始終能夠給予我們以寶貴的啟示,和永遠值得我們謳歌禮讚的,在新的危機中,也許我們更可秉著抗戰的火炬,踏著抗戰的光亮行進。退一步說,每一個有血性有良心的人,當讀到本書而體會到勝利是經過如何慘烈艱苦的鬥爭所換來的時候,誰能不自肺腑中傾吐出一句話來:「我們要珍視勝利的成果。」今天的事實是再明白不過的,如果我們不能善保勝利的成果,則雖勝猶敗,甚至於勝不如敗,我們以八年長期苦戰換取得來的強國地位,一旦失去,又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慘國運,那不是千萬人的熱血等於白流,千萬人的頭顱等於虛擲?戰事結束已逾兩年,對日和平條約的簽訂尚渺茫無期,最使人痛心的是管制日本的方策並不能尊重中國的利益。日本財閥、官僚的勢力仍舊存在,竟然膽敢覬覦我台灣,要求重建軍備。如若戰勝國不能改變管制日本的政策,無論日本在任何旗幟下再武裝起來,最先受禍的還是我國。試問我們忍受八年的苦難和犧牲,抗日英雄們肝腦塗地,暴骨露屍,到底是為了什麼? 這部戰史的寫成,作者本有如釋重負的快慰。但,盱衡勝利後二年來的國際局勢,與國內日益增深的憂患,這顆快慰的心情又轉趨沉重。最後,唯有願望抗日英雄們的可歌可泣的偉大作為,永遠受到同胞們的頂禮膜拜,同時勝利得來不易的這一事實更給予同胞們以無限的警惕。英雄們為抗日而流血,是一篇光芒萬丈的壯美詩篇,它指引著中華民族向自由、幸福、光明的彼岸前進。如果我們忽略了英雄和先烈們事迹的昭示,砍傷了勝利的果實,掩沒了歷史預言的豪光,那麼,我們將是葬送民族光華燦爛前途的罪人了。 這本戰史在草書旁午中匆促寫成,絕不敢以文學上的造詣,向讀者誇詡,很抱愧的是裡面有許多輝煌燦爛的戰績,和感泣人天的故事,卻因我禿筆的拙劣而減色,敬希全軍袍澤,多多指教,俾再版時能得充實。又本書承彭河清、宣文傑二先生供給一部分名貴照片使內容增光,謹此志謝。第三十四章 參戰人員(五十八軍參戰官佐名冊) 五十八軍參加神聖抗戰七年零半個月,參戰官佐隨抗戰怒潮而流動,約計長假及因事離職者凡五六千人,此皆對國家盡忠的英勇戰士,惟因名冊不全,無從稽考,致無法志入,深為抱憾。作者謹向遺漏列入的無名英雄致誠摯的歉意與敬仰之忱。 姓 名 號 名 籍 貫 姓 名 號 名 籍 貫 孫 渡 志舟 雲南陸涼 魯道源 子泉 雲南昌寧 梁得奎 星樓 雲南景東 唐宇縱 以字行 雲南會澤 邢事國 以字行 魯 元 子真 雲南劍川 劉正富 懋卿 雲南安寧 高振鴻 雲鵠 雲南陸豐 余建勛 銘新 雲南保山 陳蔭昌 叔初 雲南 黃聲遠 浩然 安徽黟縣 高 群 志豪 雲南 馬子良 以字行 雲南 李洽民 以字行 雲南 李錫蒼 以字行 雲南 李萬華 雲南 王展鵬 以字行 湖南長沙 李秀良 遼寧 倪鶴笙 以字行 安徽合肥 王伯彥 以字行 安徽懷寧 楊世英 洪波 雲南嵩明 馬浩川 若湘 雲南雲龍 李守仁 樂山 河北保衣 高伯昂 時舉 雲南大理 梅正雨 以字行 雲南 王 卞 伯彥 安徽懷寧 龔襄平 亞孚 湖北江陵 周 璜 子爭 雲南大理 艾 輝 子光 雲南路南 燕登稷 席儒 江西南昌 蔣宗琰 公琬 浙江武義 李志軍 雲南大理 邱冠群 中匡 廣東龍川 符車群 少崧 廣東 吳國瑞 安徽桐城 吳振達 伯通 廣東豐順 陳洪淵 江西南昌 蘇紫堂 海波 湖南湘陰 許全楷 湖北沔陽 傅 教 子裕 雲南曲溪 高集祖 江西宜豐 楊思禹 志平 雲南華寧 楊 喬 雲南寶川 張雲清 尚武 西康會理 李兆文 雲南廣通 杞 光 雲南義門 趙家興 雲南路南 李鴻寬 雲南昆明 劉秀元 雲南劍川 宋海 雲南保山 李樹清 雲南路南 吳廷柱 應蒙 雲南晉寧 程志律 官號 江西九江 劉何興 河南開封 徐從成 美齋 雲南大姚 輝 俊 紫耀 雲南昌寧 王文耀 浙江武義 吳光福 雲南昭通 徐福生 再儒 江西豐城 吳興誼 雲南鹽津 唐書元 中明 雲南會澤 鄧流芳 蘭谷 甘肅武山 張鶴齡 萬春 雲南順寧 陳朝仁 星義 雲南尋甸 周 鑒 裕昆 四川長壽 於 溶 魁光 雲南昌寧 穆紹堯 肅之 雲南昌寧 樂汝芳 錦紋 雲南邱北 劉 桑 雲南鎮雄 郭耀華 河南光山 郭道全 湖北竹溪 劉顯忠 伯初 雲南武定 李保安 雲南昆明 彭永謙 雲南昭通 袁開富 濟民 雲南會澤 婁光輝 雲南祿勸 趙公善 緝新 江西宜豐 李 耀 星樓 雲南洱源 何建勛 德鈞 雲南劍川 胡爾昌 雲南鹽興 曹治邦 貴州盤縣 熊 蘋 雲南昆明 李 真 雲南賓川 羅翰章 廣東南雄 張定庥 湖南零陵 陳振華 雲南彌勒 張道鎮 自新 貴州盤縣 郝憲臣 理民 河南開封 王展生 雲南昆明 華汝齡 雲南鹽封 葉瑞珍 致祥 雲南楚雄 王百春 雲南昆陽 覃定曦 廣西藤縣 楊 鈺 春淵 浙江新昌 劉文薰 天爵 江西信豐 包建德 雲南保山 侯坤成 容經 雲南景東 李屏蒼 平蒼 雲南大理 袁 義 禮耕 雲南嵩明 劉國鎮 漢業 湖南湘鄉 李錫蕃 星若 雲南大理 朱兆麟 雲南會澤 馬裕光 雲南昆明 丁成恕 心如 雲南牟定 湯正洪 雲南昆明 王煥然 山東長山 劉寅功 河北濮陽 洪文宣 雲南鶴慶 龍顯輝 廣西融縣 楊汝霖 雲南鶴慶 徽 典 湖南湘潭 李友白 劍青 江蘇漣水 賀韻仙 其中 湖南衡陽 李 雲 友霞 雲南洱源 張瑞民 雲南羅平 洪審言 湖南衡陽 劉國信 湖南醴陵 雷 雨 定一 湖南零陵 蕭文俊 江西吉水 馮凱凡 巨擘 湖南零陵 孫瑜琛 湖南湘鄉 黃夷白 佑民 江西清江 江樂三 世傑 湖南耒陽 李九齡 壽庵 雲南洱源 陳英德 湖南東安 薛豪夫 傑然 廣東樂昌 伍祚祿 錫奎 湖南零陵 謝志慧 信忠 江西寧岡 張潤泉 湖南醴陵 袁 照 江西萬載 黃學文 興周 雲南雲縣 張德鵬 惠庵 雲南劍川 段紹唐 雲南雲龍 莫玉階 蘭庭 湖南邵陽 趙克剛 正君 雲南賓川 李慕韓 雲南麗江 王壽嵩 雲南劍川 姬楚三 韻聲 湖北公安 楊興國 治平 雲南祥雲 劉俊民 雲南昆明 趙芝璞 雲南順寧 龔懷民 鳳翔 西康會理 汪 洋 召龍 江西九江 謝和景 德春 雲南鎮南 夏國棟 澤民 雲南祥雲 嚴少斗 滿普 雲南霑益 陳德純 湖南長沙 吳硯秋 醒之 安徽桐城 徐先良 江西鉛山 胡祖謨 浙江上虞 崔耀武 安徽穎上 王再今 慕霞 浙江武義 羅夢蘭 英奇 江西吉安 余文伯 仲叔 雲南賓川 陸少伯 德輝 貴州盤縣 鄧榮仁 懷遠 雲南蒙化 李治華 孟秋 湖南衡陽 劉壽民 四川宜賓 劉國清 雲南鹽津 周 俊 一鳴 安徽太平 彭笏贊 文虎 湖南瀏陽 馮 勃 樵生 雲南昆明 吳乃聖 仲平 雲南鄧川 胡 熙 劍秋 湖南衡陽 劉福禎 福建龍溪 閩再軍 秋波 江西南昌 劉平球 運寰 湖南零陵 孫素之 滌強 湖南常德 賴清泉 廣東興寧 楊鳴皋 雲南大理 吳緒才 緒清 江蘇灌雲 陳朝林 國森 安徽壽縣 易 復 煥照 江西萬載 楊占彩 雲南大理 范鑒周 賡雲 雲南蒙化 周明強 勉初 湖南瀘溪 段廷侯 友白 雲南鄧川 吳秉澄 廣東豐順 張道良 廣東梅縣 劉晉鏘 鏗然 廣東大埔 張敬軒 文照 福建龍岩 鄒 墉 泰興 江西九江 馬德真 雲南姚安 鍾 鑒 鎮亞 湖南平江 左應雄 錫權 雲南雲龍 唐元愷 湖南長沙 施學仁 道生 雲南大姚 張任軒 雲南鎮康 思燮章 雲南騰衝 任延春 江蘇江都 高精勇 俊才 湖南安化 孔慶任 祝三 江西分宜 楊進昌 雲南祿勸 楊丕忠 雲南昌寧 陳春立 江西新建 唐仕周 子勁 雲南安寧 李超群 世俊 雲南大姚 范 彩 雲南武定 聶濬湄 湖南安化 李 燕 雲南宜良 林 建 家聲 江西銅鼓 徐肯堂 祖棟 江西萍鄉 韓錫仲 兢濤 河北新河 張成昶 心波 湖南長沙 戴奎旻 曼仙 湖南瀏陽 李鳳亭 麟閣 河北景縣 姜輯五 松瑞 山東昌邑 李維本 遼寧新民 周昌恆 紫徽 四川萬縣 杜森庭 芳連 山東滕縣 甄書田 潤儒 河北饒陽 張如林 雲南玉溪 張文瑛 河南安陽 安其有 河南汜水 孫德明 玉誠 雲南玉溪 李昌紀 廣東陽江 王紹光 河南夏邑 劉富奎 河南郾城 巫錦然 桂生 廣西宜山 徐中柱 湖北蒲坼 陸少伯 德輝 貴州盤縣 黃金亭 河南開封 戴佐周 燮庭 安徽蕪湖 李鳳岐 山東濰縣 余德雲 廣東合浦 田百軒 遼寧新民 木成虎 大炳 雲南麗江 趙正偉 超群 雲南雲縣 劉書彪 軼群 雲南劍川 段成章 文山 雲南祥雲 楊世昌 雲南昭通 張耀祖 雲南昆明 汪河潤 西海 江西萬載 歐文星 紹周 貴州龍里 蒲益壽 永年 雲南保山 玩致遠 子健 雲南麗江 潘 奎 世海 雲南綏江 段順中 雲南劍川 李壽山 仁培 雲南順寧 李秉鎔 陶梁 雲南大姚 木 鑒 明遠 雲南麗江 楊 忠 雲南開遠 吳嘉佑 自清 雲南雲溪 馬立德 雲南富民 楊 華 雲南賓川 王健忠 雲南晉寧 梅興發 安徽宣誠 劉文榮 錦堂 雲南呈貢 劉文榮 錦堂 雲南呈貢 楊新時 雲南順寧 周相臣 希尹 雲南瀘西 張實秋 春華 雲南順寧 鮑宏勛 江西萬載 謝卓群 江西寧岡 魯新建 河南沈邱 劉振民 惠生 河北滄縣 王世才 雲南永平 丁現明 河南新蔡 陳正德 雲南華坪 周翔瑞 文綜 湖南酃縣 宋雨蒼 林春 貴州麻江 孫乃園 法慶 山東曹州 徐賢清 正瑛 廣東蕉嶺 張樂彝 雲南鶴慶 王占元 河南新蔡 尹萬選 雲南瀲江 羅忠國 時傑 江西南昌 楊運昌 彥彬 雲南瀘西 黃振國 尚武 河南臨穎 吳從魯 東山 雲南江川 陳相桓 江西蓮花 王家旺 雲南邱北 張玉林 河北北平 徐佑烈 雲南江川 周 鵬 山西榮河 胡 桐 雲南昆明 王紹昆 著輝 雲南劍川 阿允茂 信修 雲南劍川 楊 伊 雲南彌渡 趙文雄 烈鈞 雲南劍川 戴鳳鳴 劍秋 江蘇南京 奚 源 雲南峨山 石汝清 雲南昆明 方中明 仙桂 湖北沔陽 何 鈞 四川南川 楊智輝 雲南綏江 陳發祥 光銀 山東單縣 程順平 湖北漢口 胡光迪 伯庸 江西新建 劉敬群 湖南永興 蒲恩沛 雲武 雲南雲縣 石 柱 擎天 雲南宜良 嚴正福 雲南嵩明 畢曉東 雲南鳳儀 謝宗魯 雲南大姚 余永偉 杞良 湖南攸縣 庄景全 雲南鶴慶 左逵相 鴻丞 雲南鳳儀 李朝茂 炳燃 雲南大姚 余立國 治安 雲南河西 彭繼武 福高 雲南鶴慶 唐則平 湖南酃縣 陳建森 四川重慶 范春鰲 旭映 雲南宣威 黃遇春 雲南彌渡 劉開儀 雲南雲縣 傅慧民 江西清江 茶占科 雲南漾江 施運聰 雲南大姚 馮 群 尚元 浙江杭州 木成虎 以字行 雲南姚安 周秉倫 道五 雲南姚安 金 瑾 子清 雲南呈貢 梁元斌 廣東高要 袁國綬 雲南平彝 陳國祥 雲南尋甸 傅靜藩 貴州貴陽 李自如 四川新津 李春有 茂芝 雲南嵩明 楊紹桐 鳳鳴 雲南麗江 王萬和 頤甫 雲南呈貢 班從訓 雲南姚安 李宇青 雲南宜良 董家元 雲南峨山 段興邦 建廷 雲南昆明 黎 鵬 雲南西疇 陳健民 廣東海康 盧壽金 四川仁壽 錢國濟 儀周 雲南祿勸 秦 瑛 湖南寧遠 毛直安 雲南大姚 吳愚若 涵潤 雲南鎮南 吳士澤 雲南大姚 史有格 雲南玉溪 岩有才 雲南姚安 馮天職 培衡 雲南永善 李錦章 雲南大姚 孫大安 吉臣 雲南姚安 王成章 應武 湖北江陵 孫 福 裕照 雲南昆明 段樹德 瑛昌 江西南昌 夏世榮 四川大足 喬華甫 致南 河南魯山 李紹本 雲南大關 盧建中 江西萍鄉 李向東 雲南鶴慶 羅貴雄 雲南鹽津 曾 恆 錫疇 廣東始興 王鶴齡 鈺如 四川屏山 李 燦 雲南鶴慶 曾志平 江西銅鼓 李興榮 福建上杭 劉世傑 江西贛州 侯興榮 江蘇銅山 河衣戎 斌 雲南雲龍 趙煥平 四川南充 計顯名 雲南昌寧 金長生 湖南長沙 包桂森 湖南湘潭 羅海濤 湖南長沙 於芝生 湖南瀏陽 徐盛禎 漢有 雲南順寧 劉象謙 雲南會澤 蔡中俊 傑修 雲南姚安 寸守仁 靜山 雲南麗江 周作傑 筆天 湖南臨武 黃賢宜 福建閩清 李方旭 雲南順寧 羅生楷 月渡 雲南鹽津 張紹榮 雲南宜良 黎和清 明昌 貴州貴陽 石毓惠 雲南元江 趙侯祿 汝榮 雲南華寧 黨成禹 雲南安寧 彭以藩 澤生 江西萍鄉 陳萬鍾 秀德 雲南會澤 楊延漢 雲南宜良 李承義 繼忠 雲南昆明 李祥鑄 雲南鹽津 白世福 雲南彌渡 卓正才 卓英 雲南大姚 蕭本元 士先 雲南祥雲 龔德敏 紹武 貴州盤縣 張運柱 雲南鶴慶 王復光 雲南賓川 盛家聰 子玉 雲南玉溪 李登高 雲龍 雲南雲縣 段商侯 紹臣 雲南大理 劉 瑜 璞庵 雲南祥雲 李鳳岐 雲南路南 段存忠 丹田 雲南富民 奎玉秀 映珊 雲南華寧 瞿家福 雲南永勝 劉致中 雲南羅平 楊在朝 振東 雲南保山 白玉堂 俊卿 雲南石屏 余靜庵 冰如 湖南嶽陽 何萬珍 若壁 雲南祥雲 楊榮堂 雲南昆明 王希孔 雲南祿豐 皋體敬 雲南彌渡 楊開周 郁章 雲南雲龍 張書范 河南洛陽 鍾 俊 浙江寧波 王仕才 子英 雲南姚安 黃百鈞 經武 湖南湘陰 何永清 雲南江川 周國財 雲南瀘西 劉德奎 朗軒 湖北隨縣 張 標 雲南賓川 伊萬昌 雲南昆陰 段懷璧 和稀 雲南鳳儀 譚 卿 四川 陳兆龍 運通 雲南瀘西 陳 纓 雲南雲縣 李 鑲 如琢 雲南嵩明 楊自凱 國清 雲南賓川 玉景芳 金華 雲南廣南 譚繼舜 志孝 雲南永勝 饒洪戣 志成 江西臨川 周和勝 江西上饒 李毓軒 竹興 雲南祥南 王正輝 雲南鹽興 雷雲霄 河南商水 章劍波 振明 湖南長沙 顧廣元 旭光 雲南元江 鄔國棟 雲南安寧 張楚鍵 湖南安仁 翁履真 雲南祥雲 黃 錚 鐵中 雲南會澤 孫清明 河北東明 段芳林 雲南嵩明 朱貴臨 湖北襄陽 楊開祥 雲南順寧 甘建平 江西萍鄉 朱保秦 子恆 雲南祥雲 劉嘉松 長青 雲南祥雲 李正彬 林波 雲南嵩明 楊嘉龍 茂芝 雲南路南 王占國 泰安 雲南安寧 普正明 雲南彌渡 許洪文 雲南武定 諸應鵾 騰霄 雲南尋甸 孫蘭芹 泮茹 山東陽谷 趙朝相 子丞 雲南賓川 周有春 雲南會澤 段 曦 鑫武 雲南尋甸 張 泰 雲南安寧 張偉文 涵仕 雲南江川 傅造邦 貴州盤縣 毛家壽 正浴 雲南曲靖 劉以超 顯然 雲南保山 畢天華 雲南昆陽 趙安良 浙江樂請 何為魯 雲南雲縣 李國紀 建中 雲南屏邊 高子清 雲南祥縣 吳 俊 光傑 江西崇仁 馬龍文 安徽貴池 石崇森 雲南昆明 吳勁武 開峻 廣東萬寧 陳炳廷 雲南宣威 楊一宇 統中 雲南鄧川 楊華春 雲南祿勸 王文達 雲南楚縣 王之化 雲南鄧川 李家慶 吉庵 雲南祥雲 李兆榮 雲南尋甸 金永安 德齊 雲南曲溪 董於祥 雲南彌渡 李蓮品 雲南祥雲 陳以璧 雲南祥雲 張德良 鑫遂 雲南劍川 徐 藻 子泉 雲南雲縣 范 萍 雲南祥雲 鄧榮仁 懷遠 雲南蒙化 李治華 孟秋 湖南衡陽 劉壽民 四川宜賓 劉國清 雲南鹽津 周 俊 一鳴 安徽太平 劉家駿 良材 江西宜春 常正學 冀賢 雲南安寧 楊潤德 式玉 雲南雲龍 羅用顏 雲南鹽豐 常正榮 耀光 雲南安寧 潘鎮賢 俊哲 雲南祿勸 謝始鑄 敬武 廣東梅縣 覃學麟 壽山 雲南安寧 張鴻昌 鳴秋 雲南保山 張仙儒 西康會理 雲崇義 永卿 雲南昆明 馮國梁 世英 雲南曲靖 羅立峰 杏初 湖北漢陽 熊肇興 啟庭 雲南昆明 和炳斗 熾昌 雲南麗江 李 載 子恆 雲南嵩明 張 淳 文溪 雲南鄧川 鄧春屏 光庭 雲南雲溪 李家興 雲南玉溪 馮桂林 毅力 雲南玉溪 陳鳳雲 高祥 雲南玉溪 何玉堂 其英 雲南馬龍 董 壽 雲南宜良 田 書 子耕 雲南安寧 李吉昌 孟熊 雲南昆明 施學富 稅齋 雲南昆陽 梁春榮 雲南鎮南 董 級 茂孔 雲南安寧 戴文華 雲南羅平 施占明 雲南宜長 田慶銓 雲南安宇 陳德新 紹銘 雲南馬關 楊鴻慶 雲南開遠 馬明芳 雲南尋甸 李 銳 雲南昆明 胡學孟 景歟 雲南姚安 蕭愈忠 雲南新平 牛 基 河南開封 夏 鵬 雲程 雲南安寧 保卿相 嘉旭 雲南祿勸 段炳超 永恆 雲南大理 安履祥 振武 雲南昌寧 張朝信 雲南騰衝 徐國文 雲南昌寧 趙一中 雲南彌渡 曾鴻康 濟民 廣東始興 潘廷富 雲南雲溪 王文國 雲南昭通 謝肇東 雲南劍川 李文龍 雲南彌渡 范正國 雲南宜長 郭自謹 誠樸 雲南華寧 楊同春 福生 貴州畢節 羅光歷 雲南嵩明 張 鑒 雲南洱源 李榮春 海雲 四川安岳 石紹鵬 雲南羅王 居在朝 輔廷 雲南鹽豐 劉永祥 雲南箇舊 楊志仁 雲南嵩明 劉家才 以字行 雲南安寧 李福壽 仁甫 雲南路南 董正榮 廣元 雲南峨山 馬開昌 雲南安寧 韓律訓 雲南鳳儀 李明壽 福建仙游 李順華 雲南鎮雄 張文燦 景樓 雲南楚雄 葉根根 浙江蘭溪 馬宗文 雲南祿半 王澤民 德普 雲南昌寧 李葵陽 子向 雲南祥雲 王和溫 雲南安寧 陳克修 雲南昌寧 胡 燃 忠夔 四川合川 黃裴義 雲南昭通 張權松 紹槐 雲南綏江 吳鵬勛 雲程 雲南彌渡 李 楷 雲南昆陽 李增元 雲南昆陽 沈 壽 久之 雲南彌渡 馬文驥 雲南羅坪 宰興鼎 雲南宣威 黃士平 雲南廣南 劉錫堯 四川新都 盧建清 雲南硯山 徐希賢 雲南宜良 劉光祿 雲南廣南 駱應福 雲南開遠 趙鳳崗 雲南順寧 黃克斌 四川忠縣 魏連華 雲南昆陽 吳朝祥 雲南建水 王 緒 靜生 雲南宜良 吳 銹 惠川 雲南保山 蔣雲鵬 雲南文山 唐桂林 德華 雲南瀘西 楊世昌 雲南保山 王文忠 雲南緬寧 劉光澤 雲南姚安 陳文科 雲南緬寧 劉國俊 秀升 雲南路南 段春輝 燦雲 雲南龍陵 李家祿 雲南曲溪 潘榮貴 雲南廣南 范汝堯 雲南曲溪 周文達 雲南祥雲 任光美 實庵 雲南昆陽 楊履道 雲南大理 李士林 漢臣 雲南保山 李詩培 子超 雲南嵩明 龔德崇 榮高 雲南大姚 張永凱 雲南玉溪 龍更生 雲南峨山 陳 斌 小裕 湖南桃源 陳聚貴 雲南羅平 譚志忠 玉明 雲南寶慶 劉正湘 河北丁縣 李金華 漢三 湖北棗陽 武學堯 雲南箇舊 羅發昌 雲南安寧 羅德方 雲南新良 趙富榮 雲南大矣 李永貴 雲南河西 高金祥 雲南昭通 方開祥 連華 雲南峨山 徐紹成 四川華陽 李文相 雲南雲龍 尹 任 雲南鄧川 蘇文才 紹安雲南 李朝煊 天才 雲南廣南 楊本恕 雲南玉溪 蔣昌榮 雲南巧家 周忠雲 雲南巧家 王樹榮 雲南緬寧 何玉珍 聯奎 雲南廣南 何紹賢 雲南宜良 張懷佩 雲南會澤 戴昌志 湖南新林 鄒寶華 雲南文山 陳 高 智遠 雲南安寧 郭有祿 其中 雲南宜良 李超華 學愚 湖南安仁 劉德武 北平市 楊 瓊 佩華 雲南大理 吳世奇 伯穎 雲南保山 朱漢臣 雲南通海 晏 卿 杳廷 雲南巧家 歐化龍 湖南衡陽 陳慕文 江蘇宜興 李崇超 文軒 湖南永興 普鳳章 雲南峨山 朱成林 詩欽 浙江紹興 李廷棟 雲南彌渡 洪玉廷 湖南靖縣 王冠群 希聖 江蘇武進 俞光漢 子裕 雲南大理 盧道倫 勵晃 廣東始興 田遇明 旭初 雲南保山 趙開泰 雲南宜良 徐家猷 雲南宜良 楊海清 雲南羅平 鄭 霖 雲屏 湖北咸寧 諸 敏 世馨 雲南嵩明 楊立志 雲南宜良 陳思孔 少東 雲南祥雲 吳鴻章 文普 河北肅寧 趙有華 硯山 雲南保山 楊明高 自勛 雲南大理 魏仕清 家榮 雲南宜良 秦有恆 筆亮 雲南魯甸 雍 槐 樹堂 雲南鹽興 張占元 世熊 雲南水善 童起揚 雲南蒙化 趙進之 雲南鶴慶 王化用 德圃 雲南鹽豐 高懷亮 明軒 雲南曲靖 李有福 雲南易門 彭 年 鶴年 江西吉安 趙永清 石泉 雲南蒙自 那懷禮 儀翹 雲南宜良 張體賢 子齊 雲南雲縣 楊文長 冠武 雲南嵩明 馮希曾 學賢 雲南順寧 江家文 雲南威信 劉評秋 景明 江西宜豐 邱德潤 江蘇沛縣 楊金鑄 鑄九 雲南鄧川 黃世昌 永典 雲南大關 王目華 雲南彌勤 李裕春 潤初 雲南昆陽 樂金培 林基 雲南順寧 胡曉明 亮初 江西宜春 孫 禮 四川成都 鄔國棟 梁成 雲南安祿 陳 琪 雲南曲靖 梁 模 效邦 貴州平壩 張楚生 湖北均縣 張有為 大鵬 雲南呈貢 沈正芳 雲南通海 趙澤洲 潤九 雲南賓川 楊奠邦 儒堯 雲南保山 張 福 雲南宜良 羅發英 雲南文山 徐強富 雲南建水 李鼎玲 雲南晉寧 管 澤 潤民 四川巴縣 徐書昌 漢香 雲南永善 吳鶴齡 廣東豐順 李汝章 雲南石屏 葉玉堂 雲南嵩明 張本全 雲南宣威 玉祿貞 浙江新昌 膝趙彪 雲南大姚 尹卓鵬 凌雲 雲南鶴慶 魯道坤 子厚 雲南昌寧 楊金榜 雲南保山 趙玉康 雲南昆明 史 鳳 韓書 雲南永勝 李啟周 雲南呈貢 用玉清 雲南大理 顧繼清 雲南鳳義 黃成萬 雲南廣通 馬紹寬 子厚 雲南石屏 余從雲 雲南石屏 李 學 雲南嵩明 謝 洱 滇生 貴州盤縣 周智仁 樂山 雲南姚安 羅禮明 致雄 四川彭縣 趙學文 雲南姚安 畢士爾 雲南宜良 周世英 遼寧通遼 李天德 澤生 雲南華寧 高永興 雲南昆明 白金明 雲南曲溪 陶應科 治國 雲南羅平 谷家喜 雲南寧安 趙應聰 雲南廣南 張 漢 星黎 雲南富民 楊樹勛 雲南昆舊 朱鴻元 雲南龍陵 樂相楚 雲南宣威 孫陽高 光宇 雲南宣威 王應釗 雲南嵩明 章彥民 雲南昆明 劉 鉞 英鍾 江西玉山 李 和 雲南建水 李 納 雲南鄧川 杜元章 雲南鎮雄 單之龍 雲南開遠 畢衡卿 紹魁 雲南姚安 楊朝仁 雲南硯山 段惠國 雲舟 雲南劍川 趙玉龍 雲南彌勤 符 顯 子銘 雲南新平 褚繼武 雲南鶴慶 楊秉芝 雲南宣威 李正昌 雲南開遠 朱斐章 雲南景東 王正啟 雲南安宇 王有清 宜齋 雲南騰衝 劉克干 雲波 雲南永善 李炎熾 廣東番禺 嵩河漢 倬龍 雲南麗江 韓自本 培森 雲南昆陽 張春芳 雲南瀘西 羅蔭洲 雲南保山 郭繼武 雲南開元 王紹孔 集成 雲南永勝 馬 現 雲南彌渡 張桂芬 浙江寧波 向天文 雲南祿豐 趙開成 雲南會澤 成少海 浙江餘姚 伊萬新 雲南昆陽 劉文卿 湖北宜都 劉文卿 湖北宜都 姚芝生 一平 江西宜豐 孫素之 滌強 湖南常德 賴清原 廣東興宇 陳蔭鑒 仲衍 福建福州 吳延密 江蘇淮陰 吳緒才 緒清 江蘇灌雲 陳朝林 國森 安徽壽縣 易煥照 復 江西萬載 楊占彩 雲南大理 彭笏贊 文虎 湖南瀏陽 范鑒周 賡雲 雲南蒙化 周明強 勉初 湖南瀘溪 侯鎮邦 靖臣 雲南宣威 李懷民 虛谷 雲南洱源 段 經 希文 雲南宜良 段瑞生 伯符 雲南劍川 楊 鏗 震秋 湖南長沙 馬麒官 永年 江蘇武進 林鶴年 覺吾 浙江寧波 楊繼林 雲南昌寧 李克家 雲南思茅 陳德明 映輝 雲南昆明 趙延松 宗澤 雲南劍川 張子材 雲南大理 郭興臣 其光 雲南安寧 吳應科 雲南宣威 王鏡吾 丕清 雲南蒙化 周 鈐 子符 雲南大理 張文炳 松亭 雲南昆明 馬澤章 兆福 雲南景東 謝 瑛 孟衡 雲南通海 黃克來 浙江浦江 袁德立 道心 江西分宜 劉思宜 友文 江西分宜 尹士正 純之 雲南羅平 高忠煌 志明 四川德陽 胡慶和 致中 雲南宣威 李昌汪 力行 湖南長沙 李光澤 雲南曲精 謝長庚 江西雩都 段廷候 友白 河南鄭州 吳秉澄 廣東豐順 張道良 廣東梅縣 劉晉鏘 鏗然 廣東大浦 孫鴻輝 子剛 廣東 楊任有 任甫 廣東惠陽 鄧 健 振華 江西金溪 王炳章 湖南攸縣 李 章 雲南楚雄 邱作東 宇明 雲南鹽津 陳 英 容虎 湖南澧縣 姚漢武 雲南大理 王永亨 雲南嶺川 陳鎮清 湖南益陽 樊心照 旭初 雲南宣威 蕭禮忠 雲南昭通 李文彩 彩光 雲南瀘西 歐炳貴 顯卿 雲南宜良 萬雲波 逵龍 雲南大關 曹雲生 雨龍 雲南曲靖 李靜涵 裕隆 河北獻縣 甄高甫 德岑 河南鎮平 於植夫 四川三台 王書紳 河北徐水 龔以厚 朴金 雲南廣通 周國昌 樊勛 雲南姚安 張子善 郁彬 四川邛峽 葉嘉德 雲南宣威 江學海 雲南景東 李嘉佐 雲南廣通 楊開學 雲南蒙化 劉少東 永芬 雲南昭通 李子實 雲南文山 陳元恭 育荷 雲南楚雄 趙志祥 濟時 浙江紹興 馬懷良 敬維 雲南昆明 祝韶華 峰青 浙江江山 李應光 雲南宣威 馬熙鵬 紹坡 河北安次 于飛字 鐵屏 江蘇阜寧 李紹先 子裕 雲南嵩明 吳國忠 月高 雲南通海 謝炳輝 江西吉水 李夏文 雲南麻粟坡 曾成明 尚武 雲南江川 李東發 昇陽 雲南景東 李嘉禎 發金 雲南宜良 曾治富 四川犍為 曾鞏基 福建永定 李元赤 治中 雲南路南 寧 耀 瑞文 雲南宣威 施仁政 於民 雲南劍川 劉 志 雲南騰衝 戴 銓 日升 雲南大姚 楊錫康 世成 雲南元謀 彭之傑 漢三 雲南姚安 鄧江潮 河南遂平 王培甲 鼎元 雲南大姚 曹壽昌 雲南保山 邵 峻 粟山 浙江淳安 王國俊 雲南昆明 木 蹤 雲南麗江 侯植邦 昌宇 雲南宣威 羅保華 雲南昭通 馬德興 仲皋 雲南蒙自 倪之楷 揆丞 雲南會澤 楊再升 雲衢 雲南龍宇 張志淵 耀球 四川宜賓 何漢卿 職崇 雲南劍川 尹漢秉 東晨 雲南鄧川 周安廷 建中 雲南景谷 張 衡 樂山 雲南嵩明 楊作榮 羽山 雲南鎮南 生育菁 玉軒 雲南牟定 李桂興 瑤峰 雲南景東 袁鐵俠 劍霞 湖南新化 王德山 四川重慶 劉潤林 築歌 湖南東安 李德興 琪璞 雲南景東 朱文銳 興明 雲南會澤 周尚林 雲南景東 嚴宗卿 相臣 雲南霑益 劉明學 愛博 雲南江川 晉 起 雲南呈貢 李文鑫 少宇 雲南徵江 王金梁 元泰 雲南陸良 楊耀輝 相堯 雲南江川 楊耀輝 相堯 雲南江川 李 輝 紹鑫 雲南呈貢 陳世華 雅卿 雲南新平 周尚祖 耀庭 雲南宜良 張志鵬 雲程 雲南石屏 馬少臣 雲南徵江 姜玉山 雲南路南 李 鑫 直齋 雲南景寧 王治民 定一 雲南蒙自 李銘林 河南郾城 朱榮芳 華俊 雲南宜良 孫蓬春 振武 湖南澧縣 王 能 祚久 雲南安宇 徐顯亮 雲南江川 彭鴻興 雲南巧家 張仲權 伯衡 雲南江川 黃超群 戚陵 湖北咸寧 尤浩然 雲南文山 趙紹周 雲南賓川 劉業貴 雲南華坪 何嘯滔 四川南充 李國華 郁文 雲南洱源 李崇文 萬選 雲南緬寧 孫天福 雲南易門 周彩湘 樂良 湖南新化 周汝成 四川潼南 楊錠侯 少藩 雲南鄧川 李思普 雲南澂明 李文祥 盛興 雲南大理 趙國彥 雲南永勝 段希孔 子賢 雲南宜良 王仕修 雲南硯山 謝有文 雲南楚雄 王存貴 敬德 雲南楚雄 楊 林 雲南姚安 李 芬 雲南鶴慶 陳 傑 四川萬縣 李 權 湖南臨湘 李 惠 智飛 雲南羅次 段世俊 雲南富民 龍 泉 廣西桂平 錢必照 樹初 雲南永仁 馬繼唐 曉蓂 雲南宣威 毛洪魁 光和 雲南保山 王子洪 雲南鎮康 李長茂 松圃 雲南玉溪 吳孔雍 中和 雲南大姚 杜米昌 雲南會澤 顧崇信 雲南澂江 黃志忠 雲南劍川 郭華明 旭晶 雲南會澤 聶德明 雲南羅平 畢士昌 雲南宜良 董樹春 雲南鶴慶 楊開俊 逸仙 雲南師宗 袁嘉禮 立之 雲南霑益 劉定凱 安渤 湖南桃源 楊 樾 蔭章 雲南昆明 曾國茂 業炯 雲南緬寧 楊有正 雲南雙柏 王用才 雲南景谷 寧尚志 炳林 雲南宣威 王德進 子良 雲南彌渡 李正泰 雲南昆明 李慕唐 紹先 雲南賓川 曾高富 雲南華寧 李學耀 燦卿 雲南景東 周 章 武興 湖南瀏陽 楊耀祖 雲南鳳儀 郭啟煊 明之 雲南玉溪 張義堯 雲南景東 張 瓊 國華 雲南順寧 楊仕朝 國華 雲南雲縣 陳培光 雲南曲靖 李世英 雲南昭通 朱海清 雲南會澤 張鵬高 雲程 雲南永勝 嚴志先 雲南綏江 雷永昌 達三 雲南墨江 楊 文 雲南永勝 賴 雲 慶陽 四川南充 楊錫珠 光斗 謝本智 慧生 雲南澂江 張國梁 棟庭 雲南昆陽 尤浩然 雲南文山 趙松林 鶴山 雲南河源 何發昌 達生 雲南安寧 周 賜 惠民 江西宜豐 劉國禮 四川巴縣 王 雄 玉麟 浙江上虞 胡延生 雲南昆明 張正林 雲南昭通 金仕寶 雲南昆明 楊永泉 雲南昆明 何金榮 雲南洱源 羅廷洲 雲南順寧 楊 森 雲南騰衝 王建英 四川秀山 李雲芳 河南唐縣 彭 龍 雲南呈貢 王用才 銘高 雲南緬寧 楊世英 雲南大姚 方紹卿 志敏 雲南西疇 游廷金 雲南硯山 段鴻昌 雲南平彝 李嘉鳳 雲南呈貢 徐述維 雲南西疇 普保德 雲南新平 胡育齋 雲南華坪 袁文珩 雲南彌渡 李汝明 雲南呈貢 車榮福 雲南景谷 王金山 河南泌陽 郭 興 河南商水 劉天保 河南武安 李明富 允武 雲南昆明 朱文順 雲南武定 楊又齋 雲南順寧 張培成 德馨 雲南華寧 毛成雍 和宇 雲南騰衝 金 鑫 雲南永勝 何 俊 智敏 四川重慶 劉玉澤 惠蒼 雲南昆明 江映萍 慰儂 四川巴縣 段 芸 雲南昆明 蔣雙壽 浙江紹興 譚世華 湖南永綏 謝嗚九 雲南西疇 黃燦斗 雲南景東 劉德元 雲南牟定 聶占元 雲南呈貢 陸潤雲 雲南鎮南 蘇國權 雲南宜良 賀義精 湖南新化 葉則誠 中甫 浙江寧海 宋友三 承義 山東曲阜 鄧樹清 雲南曲精 李秉厚 雲南緬寧 李 彩 菁山 雲南宣威 康懋才 雲南鳳儀 楊騰雲 義職 雲南劍川 孟名超 卓然 雲南茂蘭 李 禎 雲南彌渡 郭銳劍 占州 雲南呈貢 梅發梁 俊材 雲南順寧 周 梁 俊才 雲南大理 楊 榮 雲南賓川 張青玉 湖南沅陵 邵玉堂 瑤生 雲南路南 張星海 四川巴州 李發明 李順 雲南順寧 楊蔭榮 雲南陸良 楊榮芳 雲南石屏 楊成舉 雲南景東 張國弼 河北清苑 邵光華 雲南富民 趙 鵾 雲翔 雲南保山 李致成 雲南賓川 余茂清 雲南彌勒 趙正科 雲南會澤 楊紹科 雲南昭通 何向聰 雲南安寧 沈福昌 雲南宣威 傅其龍 雲南雲縣 謝運綱 雲南鎮沅 邵培元 雲南石屏 李少清 雲南沅津 廖經紀 雲南永善 楊鳳語 雲南元謀 孫小午 雲南沾益 吳應斗 雲南元謀 萬國梁 述堯 雲南 周興岐 維西 雲南昆明 姜思恆 志祥 雲南昭通 李炳乾 雲南平獎 薛正清 雲南會澤 劉子岑 毅生 雲南順寧 耿紹興 經武 西康越雋 鄧 俊 瑲瑛 四川廣安 張人照 蓋明 雲南巧家 李美清 雲南平彝 張本信 雲南昆明 儲家武 德光 雲南通海 孫有富 雲南徵江 段其敏 雲南宜良 寸源深 雲南騰衝 許國祥 瑞庵 廣東新會 李成科 雲南路南 李嵩權 雲南嵩明 彭琢煜 雲南彝良 袁嘉惠 子民 雲南宜良 羅炳榮 雲南蒙自 楊必富 雲南賓川 楊兆東 旭誠 雲南麗江 楊正矩 雲南順寧 葉 琳 仲興 雲南馬關 楊國威 雲南大理 葉嘉祥 雲南易門 彭學義 雲南姚安 康炳饒 雲南富民 楊芝藩 雲南龍陵 李 珍 雲南嵩明 巴春興 雲南嵩明 陳光疇 雲南大理 范明階 雲南順寧 李紹忠 雲南漾鼻 鍾克昌 德明 雲南馬關 姚 維 雲程 四川合川 姚維才 用之 雲南華坪 李有科 雲南景東 李貴學 雲南大姚 戴 顯 子光 雲南大姚 羅世偉 雲南順寧 施以禮 雲南鳳儀 孔慶藩 雲南石屏 楊立中 雲南呈貢 張培鈞 雲南華寧 周震東 雲南永勝 李懋森 雲南元謀 亞輔賓 雲南陸良 孟邦祥 福建崇安 李國清 雲南羅平 羅文高 雲南蒙化 段嘉善 雲南文山 張春發 福建漳平 劉 垣 耀東 雲南牟寧 孫自仁 柏壽 雲南霑益 余翥泉 雲南徵江 趙仕周 事州 雲南賓川 張 林 玉清 雲南劍川 王樹仁 心田 雲南華寧 胡家權 執政 尹國保 顯廷 雲南麗江 楊學友 雲南鎮雄 張富貴 現龍 雲南師宗 劉 標 湖南邵陽 張喜章 金奎 雲南霑益 李 貴 雲南昆明 李登良 雲階 雲南順寧 吳順禮 德謙 雲南大姚 傅玉昆 蘊珍 雲南劍川 魏攸信 雲南易門 李秉泰 明安 雲南大姚 柏朝禹 雲南通海 唐錦先 壽昌 雲南文山 殷治國 雲南平彝 王用才 錦高 雲南緬寧 李成新 得盛 雲南峨山 李煥林 若星 雲南昌寧 顧桂德 道生 雲南彌勒 張學富 雲南嵩明 張 清 雲南昆明 楊大茂 雲南鎮康 蒙保昌 雲南蒙自 哀雲龍 飛仙 雲南大理 王顯宗 漢益 雲南牟定 張德富 濟民 雲南昆明 曾宗魯 紹參 雲南宣威 周宜云 江南 湖南武崗 何家富 澤芝 雲南陸良 魏諱蒼 澤民 雲南嵩明 王少才 以字行 雲南牟定 卓 立 子魁 雲南鹽津 沈劍鳴 華封 雲南宜良 黎春景 雲南順寧 蔡誕生 廣東順德 王術強 健字 廣東定安 楊樹昌 培德 雲南保山 顏維邦 江西萍鄉 段朝禹 廷治 雲南保山 李昌林 少白 雲南保山 常丕基 雲南宣威 朱培仁 雲南江川 楊興德 華民 雲南保山 戚正芳 湖北漢口 徐繼隆 永興 雲南保山 朱正賓 惠民 雲南富民 石崇森 雲南昆明 李文新 靜軒 雲南安寧 張厚思 雲南華寧 李鬱林 少膺 雲南保山 蕭培元 雲南昆明 胡 楊 四川鹽亭 張必然 健成 雲南保山 王誠吾 湖南洌陽 陳越高 子超 西康會理 張天德 潤生 雲南昆明 沈滿堂 文華 雲南保山 蔡承諜 賴注濤 巨潮 湖南平江 宋文林 雲南鹽興 劉振德 河北清豐 黃慶華 廣西果德 何維勤 民生 雲南開遠 朱有光 江蘇徐州 葉植昌 雲南昭通 張正敏 雲南通海 李元芳 佩馨 雲南昌寧 向連珍 子聰 雲南馬關 夏平成 江西新建 王紹唐 雲南永勝 楊思鏡 雲南通海 戴海帆 安徽壽縣 黃愛民 湖南資興 楊守仁 雲南鹽津 郭尚文 湖南益陽 何星德 四川通江 王思聰 雲南河西 龍通才 俊之 雲南文山 胡忠輝 常甲 雲南霑益 仇恕心 以謙 雲南宜良 吳信偕 省三 廣東豐順 程欣泉 勇舟 雲南保山 李春才 子超 雲南安寧 楊 福 雲南嵩明 李在仁 治齊 雲南蒙化 王子恆 雲南保山 張崇舜 幼虞 雲南保山 周 肅 靜鎰 雲南華坪 楊時嵐 雲南雲龍 吳李光 雲南安遠 劉林興 湖北江陵 吳 鏡 明齋 雲南彌渡 龍林生 雲南嵩明 李自光 雲南雲龍 董苑馨 雲南鶴慶 顧永興 登雲 湖北應山 李應恕 希文 雲南玉溪 安永慶 時英 西康會理 張炎繼 福建上杭 王 肇 雲南劍川 馬正才 雲南河西 楊紹震 繼伯 雲南姚安 湯 昆 樂人 廣東梅縣 蔡正良 江蘇銅山 王光倫 昭明 雲南華坪 李子夔 雲南江川 胡靜山 蘊璞 雲南永勝 周效先 希哲 雲南保山 段元悌 盡臣 雲南昌寧 江興武 尚文 雲南華坪 劉清華 應甲 雲南華坪 陳志禎 湖南藍山 周文俠 宜芳 湖南寧遠 李念祿 申福 湖南嘉禾 趙澤鴻 駿德 雲南劍川 趙壽根 子蘭 雲南鶴慶 郜增佑 雲南鶴慶 蔡鳴皋 湖北黃陂 楊 勛 策舉 雲南劍川 黃世鑫 湖南湘鄉 李 英 典臣 湖南祁陽 劉 宋 維九 雲南嵩明 李俊恩 雲南祿勸 楊一彪 河南潢川 李震亞 建華 江蘇徐州 裘秉彝 浙江慈溪 魏吉林 雲南江川 劉宏恩 雲南昆明 周其才 雲南峨山 李高保 雲南建水 胡漢勛 雲南江川 萬星福 雲南江川 魯朝彥 國逸 雲南昌寧 甘 潤 雨膏 雲南雲龍 李鶴松 迪延 湖南湘鄉 楊正昌 雲南祿勸 史瑞豐 嘉鶴 雲南劍川 董桂林 雲南晉寧 廖維新 雲南文山 姚太明 雲南平彝 楊 乾 鎮坤 雲南嵩明 楊顯貴 華齡 雲南西疇 李志飛 雲南鹽興 張永坤 雲南龍武 李泰發 雲南蒙自 田 貴 雲南大姚 李榮祿 中明 雲南雲龍 王增輝 星庵 雲南邱北 陳笙鏞 紹奎 四川筠連 陳 謙 少益 雲南鳳儀 楊重芳 雲南劍川 裴富強 陸如 江西豐城 秦紹德 雲南江川 羅洪興 四川南部 方家祥 瑞麟 雲南華寧 何學海 德曄 雲南劍川 譚竟成 湖南武岡 范國安 雲南安寧 邵建富 雲南鹽津 高玉明 少中 雲南祿勸 李玉芳 雲南洱源 湯國智 光明 雲南硯山 鄧太元 四川洪縣 李德卿 沛霖 雲南東川 李自覺 雲南峨山 奎汝霖 雲南彌渡 孫明清 貴州桐梓 沈鳳祥 萬光 雲南硯山 楊有富 雲南馬關 楊立庭 健宇 雲南劍川 何玉周 雲南順寧 商錫金 儀 四川成都 郭 堅 建年 湖南湘潭殷汝貴 雲南華寧 李玉谷 雲南順寧李國安 樓卿 雲南通海 卓 迪 福祥 浙江諸暨李承祖 純武 雲南麗江 王安國 治民 雲南羅坪史金鼎 雲南華寧 嚴 華 雲南宣威單明賢 雲南宣威 趙正清 翔雲 雲南祥雲葉潤芳 雲南嵩明 梁國富 俊忠 雲南洱源唐恩膏 雲南華坪 張振華 克強 雲南鳳儀彭舜瑤 雲南祿勸 朱崇武 德純 雲南鎮雄納玉齋 雲南河西 馬秉恕 雲南祥雲高丕振 玉鳴 雲南姚安 李朝本 雲南大理李 禎 澤溥 雲南元謀 丁朝熙 雍和 雲南緬寧陳文榜 雲南彝良 李永祿 海山 雲南祿勸王華才 雲南武定 李有貴 雲南保山陳本厚 雲南彝良 馬如光 明遠 雲南鹽興段錫德 如良 雲南保山 廖 梅 忠毅 廣東興寧李樹芝 雲南昆明 李逢春 雲南昆明和鎮龍 雲南麗江 楊秉奎 雲南劍川陸連昌 卓功 雲南文山 陳天照 熙安 雲南昆明周崇武 尚德 雲南華寧 趙德芳 雲南華寧張 沛 雲南鳳儀 李新年 雲程 雲南昆明黃髮初 海清 雲南宣威 楊汝能 雲南彌勒李 觀 文樓 湖南邵陽 陳志平 樹民 雲南箇舊楊成玉 仲璽 雲南賓川 李成章 雲南彌渡謝朝福 雲南昭通 高小沖 雲南瀘西趙文英 江西萬載 張寶唐 滌生 雲南徵江周雲武 子龍 雲南馬關 周 禎 崇德 雲南昭通陳世聰 敏齋 福建仙游 蒙天福 雲南昭通冉秉林 四川同梁 王年元 雲南洱源薛光燦 雲南易門 普興邦 雲南蒙自王天才 敏生 雲南昆明 楊培本 雲南鶴慶李仕榮 雲南易門 秦國良 雲南蒙自李嗣唐 雲南賓川 楊春才 雲南保山李先堯 錫公 雲南文山 吳思遜 中嶽 廣東豐順楊玉清 四川仁壽 李 進 雲南祿豐陸占勛 雲南廣南 李鴻鈞 雲南祿豐吳從周 郁齋 雲南昆明 查應祥 安徽婺源周 忠 子敬 雲南保山 鄒善君 廣東梅縣趙應洪 鵬斌 雲南羅平 白雲清 四川敘永傅開珍 雲南巧家 楊忠良 雲南雲龍蒲永麟 雲南大理 楊永益 友宜 雲南永勝廖正清 雲南永善 畢發宗 雲南尋甸宋嘉斌 雲南普寧 譚文華 雲南華寧徐之祿 雲南南雄 李長當 雲南昆明陳紹桓 雲南鎮雄 楊秀華 俊生 雲南綏江鄭儒臣 子通 雲南姚安 王天泉 雲南順寧楊天祥 雲南嵩明 楊朝品 占魁 雲南大理李昌樞 雲南硯山 詹醒志 欣之 南京袁正卿 勇年 湖北陽新 何冠文 廣東吳川陳振聲 江西崇仁 侯欽賢 雲南易門蕭世昌 雲南保山 鄭寵光 天培 江西靖安劉和書 江西宜豐 周克志 河南山球李厚謹 雲南廣南 朱仁學 雲南會澤李祖淵 貴州大定 趙聚堂 湖南衡山羅汝英 雲南蒙化 劉丕鎮 雲南大姚蔡莉生 四川管陽 王克剛 雲南鳳儀戴庭高 雲南硯山 李國順 雲南屏邊王增祥 尚徽 雲南蒙自 黃志遠 蘊書 西康西昌傅 志 雲南嵩明 李雲仙 雲南呈貢邵定平 遠昌 四川南溪 韓洪疇 白威 廣東文昌李子傑 雲南大理 王如英 仕雄 雲南嵩明熊義南 雲南蒙化 王富吉 雲南平彝趙文華 雲南徵江 楊遠忠 雲南祿勸孫樹鑫 雲南通海 楊宗震 雲南鶴慶夏威令 浙江富陽 張梅輝 鶴涯 江西宜豐楊 耀 雲南富民 王嘉績 雲南會澤於萬壽 永年 雲南楚雄 喻正剛 中澤 雲南順寧金紹堂 耀先 雲南陸良 李日東 旭初 雲南保山傅玉清 健英 江西安義 郭子清 飛雲 江西萬載趙 治 叔平 雲南邵川 屈可翰 雲南鶴慶宗 高 德惠 雲南硯山 袁紹紀 極原 貴州龍水唐子軒 輝霞 雲南鹽津 簡紹華 雲南徵江蔣戊戌 雲南順寧 畢 俊 雲南嵩明曾復久 永祚雲 南安寧 楊忠林 雲南宜良方懷德 雲南玉溪 張建廷 靖波 雲南楚雄李生富 雲南雲龍 周繼昌 雲南嵩明楊紹武 雲南彌勒 鄧文義 雲南巧家曹芝林 雲南祥雲 陳金燦 汝勵 雲南馬關成作雲 雲南彌渡 楊樹平 耀先 雲南尋甸陳恆金 四川萬縣 楊繼榮 續華 雲南劍川李青春 秀儀 雲南晉寧 陳玉昌 雲南邱北段憲芝 蔭垣 雲南鶴慶 周子通 賢遠 雲南大理金振聲 雲南易門 張茂欽 榮華 湖南新化李占榮 四川三台 楊根李 並茂 雲南洱源李紹崗 景揚 雲南宜良 周正元 廷榮 雲南昭通李士昌 志修 雲南鶴慶 段榮倫 人欽 雲南宜良楊振鵬 雲南大理 武連元 雲南昆明高一峰 雲南蒙自 葉安民 樓卿 四川富順譚懋麟 子祥 雲南大關 戴仁民 濟物 雲南平彝胡漢堯 舜三 雲南鎮雄 王齊國 丕之 雲南蒙化劉 銳 子克 雲南彌渡 李 瑤 文隆 四川中江和光武 耀宗 雲南麗江 王興智 雲南順寧王壁輝 雲南綏江 田思惠 雨亭 雲南鶴慶周承厚 雲南楚雄 張國民 益仙 雲南曲靖楊正清 雲南蒙自 王世福 建華 雲南宣威李榮臣 雲南巧家 田子貴 在華 雲南西疇吳華清 順林 雲南尋甸 呂文質 湖南常寧李自由 果生 雲南雙柏 尹鎮華 灼束 江蘇東海連經鈞 柏衡 雲南安寧 普望才 雲南雙柏趙 彪 游春 雲南大理 戴思榮 雲南昆明吳綬周 金章 雲南霑益 李文宗 雲南尋甸王世昌 河北保定 廖漢傑 發良 雲南鎮雄張之本 雲南昭通 楊鳳吟 雲南廣通洪志朝 德康 浙江蘭溪 黃鼎銘 興祥 湖南汝城李從富 雲南呈貢 楊時清 雲南蒙化李增壽 雲南易門 黃 鈺 鳳崗 雲南鶴慶徐鶴年 恆峰 雲南姚安 樊顯儒 仲武 雲南鹽津李木信 雲南祿豐 李樹林 雲南昆明傅國梁 其義 雲南蒙化 楊保鴻 雲南文山馮國騂 雲南永勝 龍明煦 雲飛 雲南巧家戴積昌 雲南河西 蕭自強 建華 雲南呈貢王建勛 樓功 湖南道縣 田在東 浩宇 雲南西疇楊 萱 雲南晉寧 李文淵 雲南威信於開明 啟文 雲南安寧 趙存禮 雲南保山孔繁清 雲南瀘西 吳正輔 相卿 雲南開遠趙光祥 燦晶 雲南雲龍 邱忠才 雲南彌勒陳天佑 受之 雲南昆陽 李河清 巨川 雲南永勝丁友龍 雲從 雲南大理 吳聯壁 雲南易門何樹銘 雲南會澤 黃國芝 雲南大關張招全 雲南文山 魏開第 候卿 雲南安寧黃裕華 漢梁 湖南芷江 吳國禎 漢民 雲南順寧張錫昌 雲南劍川 普增明 雲南易門馮文標 雲南羅次 王雲海 從龍 雲南宣威龍在四 雲南大關 管開文 直彬 雲南雲江董仲學 雲南劍川 周 俊 雲南明聰徐周祥 白映 雲南宣威 張炳權 雲南宣威牟品卓 大光 雲南昆明 楊正武 雲南馬龍趙毓明 西康西昌 陸昌品 城仁 雲南石屏王得孝 舜臣 雲南通海 杜洪惠 甘肅武都施甘霖 雲南雲龍 張從貴 雲南馬龍袁應才 雲南天潤 黃 琛 雲鵠 雲南鶴慶尹之任 江西永新 蔡 林 四川張應增 廣東 楊恩綸 雲南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戰爭中,最有效率的爆破大壩的方法——抗戰中的那些細節(5)
※橡樹 | 你不知的抗戰:百戰名將趙侗
※佛教在抗戰期間的表現
※後沙月光:抗戰歲月在東南亞的情報戰(上)
※抗戰之各次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戰爭年表(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