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鄉村振興呼喚文化復興

原文載《中國國土資源報》2018年1月9日第8版,刊載時有刪節

鄉村振興呼喚文化復興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明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總要求。這表明,鄉村振興是經濟、生態、文化、科技、社會的全面振興。「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鄉村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和主幹,鄉村文化的復興在鄉村振興中具有基礎和戰略意義,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之舉。

一、以文化復興鑄就鄉村振興的持久動能

文化復興在鄉村振興中地位獨特。鄉村振興是全領域、整體性的。產業興旺是重點,沒有農業創新力和競爭力的顯著提升,沒有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便沒有鄉村的繁榮興盛。生態宜居是前提,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標誌。治理有效是關鍵,有效的社會治理才能確保農村社會安定有序、農民安居樂業,才能煥發農業農村生機活力。生活富裕是基礎,儘快補齊農民收入和農村發展短板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也是落實共建共享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本質要求。鄉風文明則是保障,鄉風文明意味著中華鄉村文化所蘊含的獨特價值得到挖掘和彰顯,意味著農業農村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上得到全面發展,從而充分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氣度、風采和神韻,進一步增添文化自豪、增強文化自信,形成鄉村振興更深層、更持久、更磅礴的力量。

鄉村文化是鄉村發展的突出優勢。在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中,以農耕文化為主幹的鄉村文化始終佔據主導地位。它們點亮了中華文化的早期曙光,決定了華夏文明的發展走向,積澱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國是世界三大農業起源中心之一,距今七八千年前原始農業就已經相當發達。從刀耕火種到男耕女織、從傳統農作到現代農業,在漫長的農耕歷程中,農業生產不僅為華夏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衣食之源,也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了豐厚滋養。縱向看,商周的溝洫井田、漢魏的旱地牛耕、唐宋的水田精耕、明清的桑基魚塘等等農耕活動,不僅對耕作制度、工具使用、育種栽培、生態農業等發展作出了特殊貢獻,也為中華文化繁榮夯實了基礎,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階梯。橫向看,農耕文化門類繁多,不僅包括農學思想、農業技術、節氣曆法、地域民俗,也包括生態文化、治水文化、畜牧文化、茶文化、漁文化、蠶桑文化、飲食文化、釀酒文化、服飾文化、節慶文化等等,其中所承載的社會理想、人文精神、價值觀念、道德意識和思維方式本身就構成了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看,農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兼容了各類宗教文化,分櫱出豐富多樣的藝術門類,包括語言、詩歌、戲劇、民歌、中醫、服飾、風俗、祭祀等等。絢麗多姿的鄉土文化藝術以其特定的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炎黃子孫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規範,孕育了自強不息、勤勞勇敢、集體至上、尊老愛幼、節儉謙遜、守望相助等核心價值,塑造了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性格、特質和精神。挖掘農耕文化資源、傳承鄉土文化基因、厚植鄉村文化根基,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也是鄉村發展的優勢所在。

文化復興是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社會學家費孝通在其所著《鄉土中國》一書中將中國社會性質斷定為鄉土社會,即使從城鎮化步入中後期的當今中國看來仍具有現實性。淳樸優美的田園生活承載了無數遊子的鄉思、鄉愁,燦若星河的鄉土文化遺存了我們民族巨大的無形資產,城市文明沒有代替鄉村文化,反而彰顯了鄉村文化在新時代的彌足珍貴。但不可否認的是,今日許多鄉村正面臨著村落凋敝、田園荒蕪、文化式微的客觀事實。曾在春節期間刷爆微信朋友圈的《一位博士生的返鄉筆記》《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等,只曝光了鄉村凋敝的雪泥鴻爪,就在社會上激起強烈共鳴。事實上,鄉村退變尤其是鄉村文化衰落之快、之重可能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最新的農業普查數據表明,目前全國自然村總計317萬個,比2000年時的360萬個減少了43萬個。更多的村莊則呈現嚴重的「空心化」癥候,人氣日漸低落,文化生機不再,許多銘刻了農業文明鴻篇巨製、見證著華夏大地滄桑巨變的鄉村,漸漸落入社會的底層和邊緣。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一些地方開展的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不重視保護鄉村風貌、傳承鄉村文脈,而是攀龍附鳳、憑空臆造,搞了很多不中不洋、非城非鄉的建築怪物,原有的歷史印記、文化註腳逐漸減少,農村建築與鄉土文化之間天然的血緣聯繫橫遭切斷。這也提示我們,文化復興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是多麼迫切和重要。

二、讓文化復興成為鄉村振興的主旋律

城市是石頭刻寫的史詩,鄉村是文化孕育的長河;前者是硬實力築就,後者是軟實力養成。鄉村振興,必須把復興鄉村文化、提振文化軟實力作為主軸和核心。

鄉村文化建立在傳統農業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之上,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沉澱、積聚起明顯不同於城市文化、廟堂文化、游牧文化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特質,歸納起來,主要是順天應時、因地制宜、和諧共生、崇禮守則、御欲尚儉、重農抑商等。挖掘和傳承豐富雋永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特質,是鄉村振興的治本之策。

順天應時。即上遵天道、下合時機,用現時的話語說就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其功順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違之」(《管子·形勢》)。農業是按照動植物生長規律,依靠人工培育獲得產品的產業,因此對大自然的節氣、物候、氣象等條件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形成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地域性和周期性特點。「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呂氏春秋·審時》。順天應時不僅成為幾千年來農業生產的重要法則,也成為人們日常行為的基本準則,滲透到農村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本質上看,順天應時體現了人對自然規律的尊重,這應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原則。鄉村振興必須擯棄「人定勝天」「大幹快上」的「大躍進」思維,敬畏自然而非主宰自然,順應自然而非違逆自然,呵護自然而非掠奪自然。此外,要大力開發「節會文化」,如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等,豐富節日文化內涵,創新文化活動載體;加強對傳統曆法、節氣、生肖、飲食、醫藥等的研究闡釋、活態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價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

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對「天」而言是順天應時,對「地」而言則是因地制宜。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了「土宜」思想。相傳大禹時就設專人負責勘查評價土地,「任土作貢」「差地設征」,即根據土地的性狀、植被等特徵,將九州的土地分為白壤、黑墳、赤埴墳、塗泥、青黎、黃壤、白墳、墳壚等類型,劃定三等九級,相應規定各等級土地的田賦和貢納標準。《呂氏春秋·任地》記:「人肥必以澤,使苗間而地隙;人耨必以早,使地肥而土級」,這是關於土地肥瘠、乾濕與農作物生長關係的直接論述。《周禮·司徒》云:「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土宜法則已由莊稼播種發展到六畜圈養、草木種植、居住選址、疾病醫療等各個方面,並逐步發展為「五音五行」的風水觀念。因地制宜反映了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鄉土民間性和民族多元性,是中華文化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哲學基礎,也是今日鄉村振興必須恪守的基本準則。用多元多樣的鄉土文化打下底色,用特色產業、特色文化培植優勢,鄉村振興才能千峰競秀、萬壑爭流。當然,從另一個側面看,因地制宜也反映了人們的能動作用,鄉村振興並非要人類做大自然的奴隸,而是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能動地改造自然,讓自然更好地造福人類。

和諧共生。順天應時、因地制宜,歸結到一點,就是在天、地、人之間構建一種和諧共處、協和共生的關係。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和道家為主體,而儒家和道家思想中則有著極其豐富的和諧觀念。儒家尚「中」貴「和」,認為「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提倡「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道家主張「天人合一」,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第42章)。和諧共生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內核,表現在人與自然關係上,就是「天人合一」「和實生物」,表現在人際關係上,就是「和而不同」「和衷共濟」。這種思想在農耕文化中表現得尤為徹底,相對於城市文化的逐利和浮躁、廟堂文化的高冷和僵硬,農耕文化更多是「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的和顏溫馨,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豁達清朗,是「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和善友愛。鄉村規劃建設要嚴防大開大挖、大拆大建,努力保留更多原生態和民族文化圖騰,保住更多鄉音、鄉土、鄉情,塑造更多詩意棲居的田園生活和超然物外的心靈寓所,讓和諧共生的思想落地生根、枝繁葉茂。

崇禮守則。中華民族敬天崇德、講信修睦的傳統既靠民眾的自覺傳承,也有嚴格的典章禮制約束規範。早在三代之時,禮樂典制即粲然已備,這正是中國被視為「禮儀之邦」的由來。儒家將禮置於極其崇高的位置,認為「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規矩之於方圓也」(《禮記·經解》)。禮制被賦以「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傳》)的功能,既是確立天人關係、人倫關係、治理秩序的法規,也是規制生活方式、倫理道德、生活行為、思想情操的規範,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禮制的強制化、規範化、普遍化、世俗化特點,對鄉村規劃建設更是產生了深遠影響,大到農田、水利、路網、村落、建築等組合,小到壇廟、宮堂、門闕、庭院、台基、屋頂、裝飾等處理,都體現了以等級、名分、秩序為核心的禮制觀念。其中所包含的合理內核,如人倫與理敬、秩序和理性、和諧與統一、整體與完美等價值觀念和規劃原則應當得到繼承和弘揚。

御欲尚儉。農業是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相交織的過程,對自然資源稟賦有著強烈的依賴。中國傳統農耕文化正是基於天人相通的思想,高度認同自然資源生產能力的有限性, 把御欲尚儉的節用觀視為核心理念。尤以道教為甚,其創始人老子將御欲尚儉作為治國方略,明確提出「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對己,主張尚儉戒奢,「清虛以自守,柔弱以自持」;對物,採取不干涉立場,「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道教返樸歸真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御欲尚儉在鄉村早已深入人心,成為日常生活的基本準則和鄉土文化的重要元素。其核心要義與當今的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觀具有內在一致性,這對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鄉村振興要旗幟鮮明地倡導尚儉戒奢、中和泰和的傳統文化,旗幟鮮明地貫徹節約優先、保護為主的生態理念,全面推進節地、節水、節能、節材,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努力維護自然景觀風貌,盡量減少對自然格局的擾動,保持安詳穩定、恬淡自足的生活圖景。

重農抑商。自秦漢起的兩千餘年封建歷史中,重農抑商一直是歷朝歷代的基本治國之策,農本商末觀念作為傳統經濟思想的主基調影響至深。重農抑商不僅是統治者厚植農本、維護穩定、鞏固政權的政治經濟需要,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土壤。與西方社會不同,古代中國是以自給自足的農業文明為依託、以血緣關係的宗法社會為根基,這種特殊的倫理文化使農本商末的觀念早已融入華夏血液、深入民族骨髓,成為難以撼動的文化價值準則。重農抑商及其文化傳統有其落後的一面,但也有可取的因素,貫穿其中的重義輕利、樂天知命、內斂平和等義利觀人生觀仍具有積極意義,與之一脈相承的耕讀傳家、崇學修身、尚德向善等本源文化、鄉賢文化可謂歷久彌珍,強農惠農、保護耕地、守護青山綠水更是鄉村振興不能動搖的基礎信念。要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更多工商資本、城市要素投向農村,推進市場配置資源,但要以保護農村文脈、留住鄉愁基因為前提,防止唯利是圖、爾虞我詐、惡性競爭,避免過度商業化和短期逐利行為,使鄉村振興成為本源文化光復的良機而非沒落的夢魘。

三、構築鄉村文化復興的堅實平台

鄉村振興是大戰略,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於一役,需要鍥而不捨、久久為功。作為鄉村振興根基和靈魂的文化復興更要力戒浮躁、練好內功,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文化發展規律,夯實文化發展基礎。

大力保護傳承優秀鄉村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注重文以載道、經世致用,把教化功能同社會治理緊密結合。鄉村文化復興,首要的任務是保護傳承好優秀傳統文化,重建村民的心靈家園,奠定鄉村的發展之本。需要強調,傳承不是仿古。傳承鄉村傳統文化,既包括保護民間習俗、族群地標、建築符號等有形的物質財產,也包括挖掘人文精神、農政思想、民風民情等無形的精神財富,但不是要仿製一批老「古董」,仿造一批假「文物」,更不是要重拾陳舊過時的封建糟粕,不能借繼承文化之名強化小農意識、等級觀念和迷信做法。融合不是複製。城鄉融合發展當然也包括城鄉文化融合共促,在要素流動、共建共享中推動鄉村文化復興,但農耕文明、鄉土文化與工業文明、城市文化相比,有著各自的本色、長處和優點,有著各自的生態位和價值鏈,不能飢不擇食地將工業生產模式、城市建築樣式、市民生活方式簡單套用到鄉村,不能囫圇吞棗地搞類似城市的寬馬路、大草坪、高建築。借鑒不是崇洋。多年來城市建築崇洋之風盛行,「萊茵河畔」「米蘭天空」「挪威森林」接踵而至,「戛納風情街」「泰晤士小鎮」「地中海花園」層出不窮。這其實折射出嚴重的文化不自信。鄉村振興固然要借鑒國外鄉村建設經驗,擇善而從、取長補短,但不能採取拿來主義,不能讓崇洋之風在鄉村重演。「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只有保持中華傳統文化特色,文明之園才能奼紫嫣紅、生機盎然,廣袤田園才能展現魅力、激發活力。

不斷賦予鄉村文化新的時代內涵。鄉村文化復興強調保護第一、傳承優先,但並非要以古非今、厚古薄今,而是要在堅守文化傳統、傳承文化基因的同時,推動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近年來,一些地方在新農村建設中,將傳統節會、技藝、村落、古迹保護與現代農業組織、新興產業開發、新型鄉村治理等相結合,豐富了鄉村文化內涵,呈現出蓬勃生機。筆者印象最深的,一是成都平原的「小組微生」,一是浙江山區的「坡地村鎮」。前者是結合城鄉統籌和現代農業發展,將保護開發成都平原獨特的林盤水系、川西民居、休閑文化等融入其中,打造「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的鄉村格局,在推動鄉村發展的同時,保住田園風光和農村風貌,「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後者是充分利用浙西北豐富的山地資源,採取「點狀開發、垂直布局」模式,建設「房在林中、園在山中」、山水田園城一體的生態型村鎮和綠色產業園區,實現「保耕地、保生態、保發展」的統一,在青山綠水間繪製出一幅幅美麗動感的大地詩畫。兩者的共同點,是在邁向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同時,保護了原有的自然環境和特色文化。在這裡,古老民謠與現代交響淋漓合演,農耕文化與工業文明交相輝映,被賦予新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的中華優秀文化正在跨越時空,續寫新的輝煌。

著力打造鄉村文化復興的空間平台。成都「小組微生」、浙江「坡地村鎮」以及上海郊野公園、京郊民俗村、皖南古村落、關中美食村等成功範例,書寫了鄉村文化傳承創新的時代新篇,但它們數量尚少,寥若晨星。在遼闊的國土上推動鄉村振興,需要搭建更為宏大的文化平台,激發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近年來廣受矚目的特色小鎮,應該說就提供了這樣的平台。儘管一些地方特色小鎮建設存在急於求成、千篇一律、房地產化等傾向,但它們寄託著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嚮往,是連接城鄉、融合工農的紐帶,仍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特色小鎮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土壤,從上世紀30年代梁漱溟等知識分子投身「鄉村建設運動」,到80年代費孝通先生倡導「離土不離鄉」模式,都是這種傳統思想文化的體現,它們是特色小鎮發展的不竭動力。特色小鎮構築鄉村文化發展平台、推動鄉村文化加快復興,鄉村文化復興強健鄉村發展肌體、保障特色小鎮行穩致遠,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共同托起鄉村振興之夢。


推薦閱讀:

音樂:鄉村小天后泰勒絲 —《愛的告白》
北京最東端的小鄉村 世外桃源花園村
鄉村郎中妙手仁心

TAG:文化 | 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