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珍稀花木引種作貢獻——記植物學老前輩張家勛

植物的引種馴化是一門具有多學科知識的科學,也是一項耗費心血的工作。

原河南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園林工程師張家勛,幾十年來,歷經艱難險阻,深入山區老林考察,獲得了大量關於珍稀植物的第一手資料,在非常艱苦簡陋的條件下,引種成功珙桐、連香樹、禿杉等幾十種珍稀植物。尤其是我國的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珙桐在鄭州引種成功,有很高的科學和實用價值,受到了有關專家的高度評價與重視。

張家勛出生於河南省駐馬店市,從事植物科學研究40餘年,高級綠化工程師,河南省中原特種植物院院長。是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專家,被授予「全國綠化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享受政府特殊貢獻專家津貼」等殊榮。

 

珙桐,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植物界的「活化石」。第四紀冰川時期,珙桐在大部分地區相繼滅絕,只在我國南方神農架、梵凈山等人跡罕至的古樹群落里倖存。1869年,法國傳教士威爾遜在四川穆坪發現並成功移植歐洲,成為世界十大觀賞植物之一,因其花朵看似一群白鴿棲息在枝頭,被譽為「中國鴿子樹」。但在國內,如何成功將其移植出原始森林是長期困擾學術界的難題。著名植物分類學家張家勛用40多年的執著,終於使美麗的「鴿子花」走出深山,獻美人間。

理想的種子:總是在不經意間被深埋進心底。

1960年,他考進汝南園藝學校。一天,他在圖書館看到了威爾遜編寫的《中國,園林之母》一書。在書里,他第一次知道了珙桐,知道了威爾遜踏遍鄂黔川的深山老林,用畢生精力研究中國瀕危樹種的故事。而從老師那裡他又獲知:1954年,周恩來總理出訪瑞士,在蘇黎世看到滿街的珙桐花滿枝頭、美不勝收,當地人告訴他,這是來自中國的「鴿子花」。而總理問起身邊的隨行人員,竟無人知曉珙桐的來歷。

這兩則故事,讓一個青年心底的理想種子開始發芽。張家勛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藏在深山老林的珙桐移出深山,一定要讓咱中國的「鴿子花」盛開在中國的大街上。

不懈地尋找

1965年畢業後,張家勛被分派到黃委會工作。負責沿黃兩岸綠化的他常常被派往外地,藉此機會,他多次自費去鄂黔川的深山老林,沿著威爾遜當年的路線尋找珙桐。山高路遠,險情不斷,長途汽車翻到了溝里,簡單包紮傷口後他又繼續趕路。採集到了珙桐樹種、樹苗,找不到腳夫,他就自己一麻袋一麻袋地往山下背。通往偏遠地區的長途汽車是幾天一班,他就獨自住在路邊的小旅店裡等。

在一次次不懈地尋找中,張家勛走遍了鄂黔川三省36個縣,行程7萬多公里,從深山老林採集到了包括珙桐在內的數十種瀕危樹種的種子、幼苗。

1969年深秋,在神農架,張家勛第一次看到了盛開在峽谷里如飛翔的白鴿一樣的珙桐花。他激動得心都快蹦出來了,這哪裡是鴿子花,它明明就是夢中的女神!

花開的聲音

帶著神農架的鴿子花回到鄭州,張家勛沒有停下尋找和移植珙桐的腳步。一到放假,他就背起行囊遠赴鄂黔川。通過長期的實地考察和20年的反覆移植實踐,張家勛得出結論:珙桐表面看似不耐寒,但它能夠在經緯度、海拔高度和環境溫度等條件差異非常大的歐洲種植成功並開花結果,在鄭州也一樣能移植成功。但很多人說:你種的珙桐雖然沒有死,但也從未開過花,不開花就是沒有完成應有的生命周期,就不能說種植完全成功。

鴿子花是有生命的

1985年秋,張家勛種植在鄭州航院的幾十棵珙桐競相開花,轟動了學術界!一時間,媒體爭相報道,好評如潮。曾經對他的研究持懷疑態度的中國園藝學會會長、院士張西翔公開向他道歉,併到處宣講張家勛的精神和事迹:「張家勛沒有一分錢的科研經費,甚至沒有一塊試驗田,但他卻攻克了困擾我們一個多世紀的難題!」北京林業大學、南方林業大學、國家林業研究所、香港植物園等單位紛紛邀請張家勛前去講學,請他做瀕危樹種客座教授、工程師、業務院長等。

國家林業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聯名上書國務院,為他申請國務院特殊津貼並獲得特批。消息傳到河南,有關部門大吃一驚,此人竟是航院的一名普通綠化工人!為此,鄭州航院黨委研究決定,鑒於1972年張家勛調入航院時的特殊歷史背景和多年來的科研成果,把他的身份由工人轉為幹部,並聘為教授。

一生的追求

1997年,54歲的張家勛提前退休了,先是被聘到一家私企做總工,後又到一家國企做總工。無論到哪裡,他都帶著珙桐,帶著那些無法割捨的瀕危樹種。

2006年,他的女兒張丹為自己,更是為父親創辦了河南紅楓實業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公司不僅是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鄭州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和鄭州市現代農業科技型龍頭企業,還成立了我省唯一一家民營林業科研院,而且,擁有鄭州市研發基地50畝、許昌新品種試驗基地160畝、天津特種植物產業園2600畝。以張家勛為首的專業研發團隊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河南省科技成果、河南省高新技術產品等科技成果15個。

現在,張家勛終於專業對口了。他整天泡在研發基地里,看上去,與一個普通的農夫幾乎沒有區別:彎彎的背、花白的頭髮、一口地地道道的河南話。他說,自己一輩子就幹了拯救瀕危樹種這一件事。談及人們贈予他的「中國珙桐之父」的稱號,他總是擺手:「珙桐1000萬年前就存在了,人類才有多少年?我能活多少年?我只是它的孫子的孫子罷了!」

潛心引種、培育珍稀植物

珙桐的引種成功和楊山牡丹的發現,並沒有使張家勛對植物領域的探索和研究停滯不前,反而更加激發了他學術研究的決心和熱情。幾十年來,在他的刻苦研究中,彩葉北海道黃楊、彩葉絲棉木、彩葉銀杏、蝴蝶葉銀杏等許多豐富多彩的園林植物新品種呈現在世人面前,讓人嘆為觀止。

因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所以他創造了奇蹟;因為敬業,所以他專業;因為細心,所以他發現並抓住了機會;因為勇氣、敬業、細心,所以讓他在植物研究上碩果累累。張家勛的這種精神力量在今天這個充滿挑戰、崇尚創新的世界裡更加顯得重要!


推薦閱讀:

糖橙的引種表現及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波爾山羊的引種,波爾山羊放養須知
人際吸引種種

TAG:植物 | 植物學 | 貢獻 | 前輩 | 引種 | 花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