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膽石症
膽石症是指膽管或膽囊產生膽石而引起劇烈的腹痛、黃疸、發熱等癥狀的一種疾病。膽石症是最常見的膽道疾病。膽石症發作期主要癥狀有上腹或右上腹劇烈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甚至可誘發心絞痛、發熱、噁心、嘔吐、腹脹和食慾下降、黃疸等。膽石症慢性期(發作間歇期)臨床癥狀多不典型,可見右上腹或上腹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進食油膩食物或勞累後癥狀加重。本病屬中醫學「脅痛」、「黃疸」等範疇。
治療膽石症的穴位:肝俞穴、膽俞穴、陽陵泉穴、日月穴、中脘穴、太沖穴
一般艾灸
01
肝俞穴
肝俞穴的位置:肝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縮(督脈)左右二指寬處。
02
膽俞穴
膽俞穴的位置:膽俞穴位於背部,當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取穴時,通常採用正坐或俯卧姿勢。
03
陽陵泉穴
陽陵泉穴的位置:陽陵泉穴位於人體的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腓骨小頭稍前下方凹陷中。
04
日月穴
日月穴的位置:日月穴位於人體的腹部,當乳頭直下,第7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05
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當臍中上4寸)。即:從心口窩到肚臍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窩到肚臍眼中央)。
06
太沖穴
太沖穴的位置: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艾灸方法
溫和灸
艾灸取穴:肝俞穴、膽俞穴、陽陵泉穴。 操作方法:消毒後患者取合適的體位。施術者立於患者身側,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每穴灸15~20分鐘,灸至患者感覺舒適、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每日灸1~2次。
溫針灸
艾灸取穴:日月穴、中脘穴、太沖穴。 操作方法:將針刺入腧穴得氣並給予適當補瀉手法,留針時將純凈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長1~2厘米的艾條,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後除去灰燼,將針取出。
⊙版權聲明:部分內容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