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曼德拉——一個不朽的靈魂

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去世,終年95歲。老人仙逝,按照中國人的說法,應該算是「喜喪」,但全球依然難掩悲痛。作為跨世紀的政治家,他無疑是兩個世紀(20和21世紀)最偉大的人之一。他也許沒有一些大國領袖的文治武功,但其人格魅力卻足以讓今天乃至後來的人景仰。他的人格與精神是不朽的。

作為南非的反種族隔離者,他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1944年至1994年)的不懈鬥爭,鐵窗生涯就近28年(1962年至1990年),終於迎來南非白人種族政權的瓦解,並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他開創了民主自由和種族和解的新南非,並和最後一位白人總統德克勒克齊膺1993年度的諾貝爾和平獎。他只任一屆總統,卻是南非終身榮譽總統;他被稱為南非國父,更被選為南非最偉大的人。

曼德拉既有艱苦卓絕的鬥爭史,又榮獲了無盡的榮譽。名利於他,早就沒有任何意義,他近年來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是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盃閉幕式上。

縱觀20世紀的風雲史,無論是民族解放的鬥士,還是各國的開國元勛,鮮有如曼德拉者。

譬如非洲大陸上的很多領袖人物,在民族解放鬥爭中往往一呼百應聲望崇高,但是一旦成為獨立後的國家元首,則難以擺脫獨裁腐敗的怪圈,成為人民公敵。只能與民眾共患難,無法和國民共福祉,幾乎成為一些非洲領袖難破的鐵律。曼德拉實現了黑非洲大陸的政治超越和人格升華,困境時堅守理念,和民眾站在一起和種族隔離做不懈的鬥爭,當選新南非的總統後,則不戀權位,成為新南非政治民主的典範。

對此,曼德拉在自傳中強調「在歷史上,不斷有革命分子被貪婪打倒,他們最終被轉移公共財產為己所用的貪念所壓倒。他們背叛了曾經讓他們名揚天下的高尚目標。」(引自十年砍柴《自由與寬恕:曼德拉傳》)

不僅如此,曼德拉在長期的鬥爭甚至近28年的牢獄生活中,也努力避免使自己走向神壇,因為一旦如此,他將成為道德的符號和象徵,削弱了他砥礪政治現實的反種族隔離的勇士和鬥士形象。因此,曼德拉和馬丁·路德·金同樣偉大,但又比他多了現實主義的色彩;曼德拉崇尚印度聖雄甘地,但在實踐甘地的非暴力抗爭時,又彰顯出他順應時勢的策略智慧,正如曼德拉所言——「我按照甘地的模式看待非暴力。不能把非暴力看作是一種神聖不可違背的原則,而應當把它看作一種根據形勢需要而使用的戰略戰術。」

曼德拉的清醒還在於,他個人充滿悲憫忠恕情懷,他鬥爭的目標或者說革命的指向是南非白人種族政權,而非南非白人。在這點上,他和激進的黑人復仇主義者不同。這個世界,無論是在中東還是前南,抑或是非洲,還無法擺脫民族仇殺的悲劇,國家的分離和政權的更迭已經成為民族間殘殺的催化劑。

在南非,白人種族政權的暴政,並未激活這位老人心中的仇恨,並利用其政治威望,掀起以暴制暴的動員力量,而是以隱忍堅守著自己的理想。正如他所言:「當我走出囚室邁向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在獄中」、「讓黑人和白人成為兄弟,南非才能繁榮發展」。

與其說他是一位革命家和政治家,還不如說他是一位哲學家和宗教導師。他將在政治版圖和人類思想領域,影響人類很長一段時間。人們猶記,就在幾個月前他病重期間,從南非到美國,從中國到歐洲,從白人到黑人,全球都在守望和為這位老人祈禱。如今,斯人已逝,全球都在向其默禱其靈魂安息,在天國永安,這才是真正的不朽。

曼德拉留給世人的遺產,遠大於南非為他舉行的國葬儀式以及美國總統奧巴馬給予他的崇高讚譽。中國著名史家司馬遷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曼德拉,以其思想的雋永和身體力行,給人類留下了厚重的遺產。他是政治家的楷模,是種族偏見和文明衝突的協調者。

作者:張敬偉,察哈爾學會研究員,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約研究

推薦閱讀:

靈魂超然脫俗|三木秉鳳
回憶是靈魂深處的琉璃
扭曲的靈魂——謝晉的悲喜交集之二 (2008-11-15 02:41:03)
活法:人生需要一次靈魂的壯遊

TAG: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