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富足 怎樣吃喝更科學
健康營養飲食方略
春節期間,享受美味、增加營養是人之常情,但又要冒「美味綜合征」的危險。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呢?高級營養師袁國亮推薦了以下飲食方略——
營養組合。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對健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關鍵在於巧妙組合,即將富含油脂的食物與豆類、蔬菜組合,盡量避免和米、面、土豆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吃。這樣既能增加養分攝入,又有利於減肥。
巧選脂肪。完全不攝入脂肪既不可能又損害健康,興利除弊的辦法是巧妙選擇。脂肪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大量增加人體膽固醇含量的,如各種畜肉及其製品、奶油與乳酪中的脂肪等;第二類對人體膽固醇含量影響甚微,如雞肉、蛋類和甲殼類動物脂肪;第三類是能夠降低膽固醇的脂肪,如橄欖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等。顯然,後兩類高脂肪食品是最佳選擇。
三餐定量。食量不可過多,也不宜太少。要選養分相同但熱量相對較少的食物。據測算,成年男女一天的進食量大致如下:糧食500克,蛋1個,瘦肉100克,魚150克,豆類200克,蔬菜500克,牛奶200克,植物油25克。另外,進食時要堅持細嚼慢咽。咀嚼能消耗一定的熱能,吃同樣的食物,細嚼慢咽比狼吞虎咽更有利於保持體重適中。
少食多餐。將同樣多的食物分成5次以上吃,比起一日三餐,養分攝取不受損失,但體內產生的熱量要少得多。原因在於,每餐進食量減少,可降低血中胰島素水平,從而增加脂肪酸的燃燒。
飲食注意三種搭配
春節吃團圓飯,大魚大肉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少不了,但幾天下來,很多人的腸胃就會受不了。河南科技大學醫學院生化系主任唐曉明為您支招: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
首先是「鹼配酸」。節日飲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魚大肉,要和鹼性食物搭配吃,以求人體的酸鹼平衡。含鹼量較多的食物有海帶、萵筍、生菜、芹菜、香菇和胡蘿蔔等。
其次是「鉀排鈉」。節日期間副食吃多了,食鹽的攝入量便增多,從而導致血液中的鈉含量升高,這不利於人體保持正常的血壓。而鉀是鈉的剋星,它能排出人體內多餘的鈉。含鉀較豐富的蔬菜有紫菜、海帶、香菇、蘆筍、豌豆苗、萵筍和芹菜等。
第三是「少渣」摻「多渣」。葷菜不含膳食纖維,而禽類水產等都是精細的「少渣食品」,吃多了會造成便秘。粗纖維食物屬於「多渣食品」,多吃這類食物能消除「少渣食品」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含粗纖維較多的食物有小米、玉米、麥片、蔬菜以及各類水果等。
唐曉明說,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過年比平時還要累」。的確,7天長假,熬夜看電視玩電腦,通宵打麻將,逛街旅遊,每個人的活動都是滿負荷的。因此,通過飲食來調節情緒、減輕壓力就顯得特別重要。
唐曉明說,5-羥色胺是控制情緒的主要物質,其主要成分是色氨酸,而體內的色氨酸可以通過我們日常的飲食來提供,因此經常攝入含色氨酸豐富的食物,可以提高大腦合成5-羥色胺的速度,有效地改善情緒。
色氨酸主要含在魚類、雞肉、乳酪、豆類、燕麥和蛋類中。香蕉含有一種能幫助人腦產生5-羥色胺的物質,適當食用,可以增加平靜和愉快的感覺。
幫您走出「烹調誤區」
廚房裡的煎炒烹炸,如果操作不當,會造成蔬菜內大量營養成分白白流失。營養師管林麗介紹了幾個小常識,將幫您走出「烹調誤區」。
誤區一:燒好的菜不馬上吃。
有人為了節省時間,喜歡提前把菜燒好,然後在鍋里溫著等人來齊後再吃。其實,蔬菜中的維生素B1,在菜燒好後溫熱的過程中,可損失25%。燒好的白菜若溫熱15分鐘可損失維生素C20%,保溫30分鐘會再損失10%,若長到1小時,就會再損失20%。
誤區二:用小火炒菜。
維生素C、B1都怕熱,怕煮。據測定,大火快炒的菜,維生素C損失僅17%;若炒後再燜,菜里的維生素C將損失50%。所以,炒菜要用旺火,這樣炒出來的菜不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營養損失也少。燒菜時加少許醋,也有利於維生素的保存。還有些蔬菜如黃瓜、西紅柿等,最好涼拌吃。
誤區三:丟棄含維生素最豐富部分。
推薦閱讀:
※男士學堂┊男士怎樣建立一個科學的衣櫥?
※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質
※五運六氣的科學性
※霍金 以科學之名
※14萬年前真的存在一位『夏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