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泄露、垃圾信息致網民年損失約805億元

近期,中國互聯網協會對外公布了《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網民個人信息安全的關注。《報告》顯示,近一年來,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因素,導致網民總體損失約805億元。

專家指出,隨著網路安全法(草案)公布,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中國網民的個人信息安全有望迎來「保護傘」,網路空間「侵權易、維權難」的局面有望改變。

約4500萬網民近一年損失千元以上

●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

●公民個人信息被出賣非法獲利、被不法分子利用,從事電信詐騙等活動事件頻發,網路個人信息安全備受挑戰

●近一年來,網民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導致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人均124元,其中約4500萬網民近一年遭受的經濟損失在1000元以上

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過

●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過,包括姓名、學歷、家庭住址、身份證號及工作單位等

●63.4%的網民個人網上活動信息被泄露過,包括通話記錄、網購記錄、網站瀏覽痕迹、IP地址、軟體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

●82.3%的網民親身感受到了個人信息泄露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

網民遭遇到的典型詐騙現象

●最嚴重的是「冒充銀行、互聯網公司、電視台等進行中獎詐騙的網站」,佔比達76.3%

●其次是「冒充10086、95533等偽基站簡訊」和「冒充公安機關、衛生局、社保局等公眾機構進行電話詐騙」,佔比都超過半數

普遍存在的侵權現象

●網民認為搜索引擎上最為普遍的侵權現象是「搜索到假冒網站或詐騙網站」

●在購物過程中,「網路水軍或虛假評價」的侵權現象最為嚴重

●在網購渠道方面,網民認為「不明來源的購物APP」風險最大

●在使用即時通信工具過程中侵權現象主要集中在「收到病毒信息」「收到『釣魚』信息」「收到商業信息」和「收到色情信息」

●在使用電子郵箱過程中,「收到含有欺詐內容的郵件」這一侵權現象最為嚴重

●「垃圾信息多」是網路遊戲和網路社交工具中主要的侵權現象

●互聯網金融產品中「誇大產品收益率」是最為普遍的侵權現象

●85.5%的網民遇到過網站「誘導用戶點擊」的現象,這在對網民選擇權和知情權的侵犯中最為嚴重

●「無法關閉廣告信息」「手機、電腦中有些軟體不知怎麼來的」「預裝軟體無法卸載」等侵權現象十分突出


推薦閱讀:

藏寶圖 | 文玩圈裡的10大「垃圾」 說不定你也有!
家裡經常扔掉的這個「垃圾」,卻能救很多人
558--你血液的毒素堆滿啦!看靈芝如何清除血液中的垃圾!
頭髮不好的元兇竟是這些「垃圾」

TAG:詐騙 | 垃圾 | 泄露 | 網民 | 信息 | 垃圾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