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估值和公司的價值,以恆瑞醫藥為例

股票的估值和公司的價值,以恆瑞醫藥為例

來自專欄年報那些事兒79 人贊了文章

常讀我專欄的朋友都會發現,我基本不談估值和股價,只談公司。

一方面,你可以理解我對技術面一竅不通(事實也是如此);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十幾年前的財報工作者,我對現在常用的估值計算方法,是並不太認同的。

昨天講通策醫療,有粉絲留言說這家公司PE太高了。其實我並沒有推薦要投資這隻股票,而是推薦這家公司。

股票和公司是兩個概念,股票的價格是暫時的,而好公司的價值是持續的。

常見的估值指標有PE(市盈率)、PB(市凈率)、EV/EBITDA(企業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等。

這些指標中,EV/EBITDA相對精準但分析起來比較複雜,股民最常用的是PE。

一、市盈率

那就先說一下PE。

PE的計算公式是: 市盈率=每股價格/每股收益

這裡有兩個核心指標,就是股價和每股收益,股價是動態的,那麼每股收益怎麼計算?

每股收益是指指稅後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也就是說,這個指標本質上是凈利潤的變體。

我做報表的時候,領導給我拍桌子:你把PE給我搞下來。

怎麼搞?

很簡單,增加凈利潤。

出年報的時候往往是元旦假期,上年的業務都做完了,怎麼增加凈利潤?

唯有財技。

我看了三百多份財報,自吹自擂一點講,沒操作過的財技只有黑芝麻的所得稅盈利法了... ...我是真服,很想找黑芝麻的財務負責人要個親筆簽名,可惜辭職了。

根據PE計算公式,凈利潤翻番,PE就會減半,所以PE和凈利潤高度相關,甚至說本質上就是同一個指標。

截止最近一個收盤日(7月20日),恆瑞醫藥的市盈率為81,後面帶個括弧--TTM,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凈利潤每個月是變動的,所以你用季報來算還是用年報來算還是用預測來算,市盈率是不同的,TTM用的是近12個月以來的凈利潤計算的,叫做滾動市盈率,相對比較可觀。

還有一個市盈率是69.2,後面有個括弧是2018E,這又是什麼意思?這是券商估算的公司2018年的全年凈利潤,然後計算的市盈率。

對於盈利能力穩定的企業來講,這兩個值通常差別不是很大。

7、80的市盈率,不低了吧?

那麼我們看看恆瑞醫藥的凈利潤,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8.3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1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25%

無論營收還是業績,都處在上升期。

從上文可以知道,公司的PE是通過凈利潤計算出來的了,那麼公司如此穩健,下一步業績再漲四分之一,PE是不是就要下降四分之一?如果PE不變,股價是不是就要上漲四分之一?

你真聰明。

所以,恆瑞醫藥的高PE,是因為投資者對其的預期使然。

不僅如此。

2017年,恆瑞醫藥的研發支出17.59億,並且全部費用化。

費用化的意思就是進入當期的管理費用,從而減少了凈利潤。按照同行們的玩法,是可以拿出一半來用於資本化的,資本化的意思就是拿出一部分研發支出進入無形資產,這樣凈利潤就不會「損失」那麼大。

如果恆瑞醫藥拿出8個億的研發支出資本化,那麼當年的凈利潤就可以增加8個億,瞬間再次暴漲25%。

這不是全部,公司還採用了激進的折舊方法:

一是電子設備、辦公傢具折舊年限都比較短,二是機器設備採用了加速折舊法:年數總和法。由此產生的當期「多」計提的折舊(進入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差不多有1、2個億。

恆瑞醫藥每年利用會計準則差不多「藏」了十幾個億的利潤。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你還覺得81的PE高了么?

當然,說PE沒有意義,也是不對的。PE的本質是凈利潤,是很好的用來進行行業內好企業、差企業對比的一個指標。

比如我武生物,雖然二者的營收規模不是一個量級的,但PE可以對比。我武生物的PE為63.2(TTM)和51.5(2018E),比恆瑞醫藥低了許多。

一般小盤股更容易受到資本追捧,所以PE高一些,但是為什麼我武生物不如恆瑞醫藥呢?

我武生物的研發支出資本化率高達66%,有1600萬的研發支出進入了無形資產。如果這1600萬像恆瑞醫藥全部費用化的話,公司凈利潤差不多降低10%。

二、市凈率

頭一段有不少銀行股跌破了凈值,市凈率低於1,有媒體鼓吹這些企業超值呀值得投資呀云云。

韭菜們紛紛奔著去了,我默默看著。十幾年前,領導拿著煙斗指著我讓我做低市凈率的場景歷歷在目。

什麼是PB市凈率?

市凈率=每股價格/每股凈資產

和上一個指標相比,這個指標看中的是凈資產,在會計里,凈資產又叫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所以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從報表構成來看,這是歸屬所有者(股東們)的凈資產。

從公式看,凈資產越大,市凈率就越低。怎麼做大凈資產呢?

其實說簡單也很簡單,要麼做大資產,要麼做小負債。

但是說複雜也挺複雜,一般而言,會計處理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做大資產的同時,往往同時做大了負債。

我看1月份剛發生了一筆巨額銷售,因為合同是去年的,於是直接調整到上年12月份了,做了個暫估入賬。上年應收賬款增加,凈資產也就增加,市凈率就下降了。

當然這種業務會影響下個年度的指標,有沒有更好的手法?

融資。

在股市融資會降低PB,增加資產的同時,還增加了所有者權益。

所以市凈率這個指標,要辯證的看。

三、EV/EBITDA

實際上這是很多基金經理最常用的指標之一,但由於其計算過程和代表的含義比較複雜,囊括了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核心指標,因此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是看不懂並且理解不了的。

所以這個指標並不如PE和PB那麼流行。

EV=企業市值+企業債務凈額=市值+負債-現金。

EBITDA=凈利潤+所得稅+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從公式上來看,EV將公司的市值重新計算,加上了負債並扣除了現金,代表了公司的價值。

而EBITDA把凈利潤重新細化並和資產負債表結合起來了,包括可供股東的凈利潤,供與債權人的融資費用以及非現金成本。

這個指標造假或者進行修飾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細心的讀者在閱讀我的文字時,會發現我主要關注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核心指標正是EV/EBITDA的範疇,但是我不會做出公式,讓大家去看枯燥的數字,而是列出方便理解的公司的相關指標,從而對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有一個明確的了解。

所以提一個忠告:指標只有理解了原理才有意義,只看指標的數值的話,十幾年前的我,正坐在電腦對面研究你的心理,然後調整我的報表數字,然後送給你想要的估值數據。

(PS,本專欄做過恆瑞醫藥更詳細的分析,感興趣的可以往前找。)

對於上市公司財報的分析,歡迎通過我的公眾號進行諮詢。

公眾號:詩與星空

推薦閱讀:

誰動了我們的房價?
口腔醫院背後的資本玩家,通策醫療
學會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第一篇)

TAG:財務 | 財報 | 上市公司報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