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讀書,閱讀質量提升300% !
來自專欄所行所思125 人贊了文章
導語:讀了很多書,你是否想過尋找一個有效的讀書方法。全文乾貨預警!!
「這本書好厚看著都暈==」
「看完了,但是這本書到底講了什麼…」「尷尬,怎麼又睡著了?!」
……
看書的過程中,你是不是也這樣想過。
談到讀書這個話題,很多小夥伴都踴躍地表示自己看不下去,那很有可能是你用錯了讀書方法。
閱讀過程中你是不是經常有這樣錯誤的習慣:
1、拿到一本書,目錄都不看直接從開篇讀到末尾;
2、沒有自己的讀書目的,別人推薦的所以拿來讀;3、閱讀的時候生怕自己記不得而把文字默讀;4、從來不做筆記,看到很好的句子高潮一下就沒然後了;5、讀書不分重點,用一樣的速度閱讀書本任何部分;
《槓桿閱讀術》的作者本田直之認為,閱讀一本書之後,只有20%的知識可以被吸收。這僅僅是吸收比例,而我們能將知識應用的實際生活工作中的比例就更低了,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能夠提升閱讀質量的讀書方法。
這個方法適用於深度閱讀,先放上閱讀的流程:
- 對書籍進行分類
- 選書
- 明確閱讀標準
- 略讀與筆記框架
- 精讀
- 寫書評及分享
1、書籍分類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觀點認為,閱讀的目的可以分成三種:消遣娛樂,獲得資訊,求得理解。筆者根據自己的閱讀習慣把閱讀目的定義為:消遣閱讀、啟發閱讀、提升閱讀。根據這三個目的,書籍細分成四類:
- 休閑類,敘述風格平時易懂的文學作品,如《解憂雜貨店》、《我在雨中等你》。
- 知識類,豐富自己的知識,增強某方面意識的書籍,如《少有人走的路》、《激蕩三十年》。
- 提升類,對心智、效率等有提升作用的書籍,如《溝通的藝術》、《社會心理學》。
- 專業類,與學習專業或者工作相關的書籍,從事新媒體行業,我會看相關書籍如《進化式運營》。
前兩種我會用碎片化或者比較空閑的時間來閱讀,後兩種我會用本文的敘述的流程閱讀。
2、選書
書籍需要根據你的閱讀目的來挑選。選書的環節很重要,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書籍都適合你,而且在現今知識大爆炸的背景下,我們的有效閱讀時間被大大壓縮。
我是根據書籍分類以及閱讀目的來挑選書籍。比如我想了解心理學,我會先在豆瓣讀書搜索8分以上的心理學書籍;或者知乎、微博關注心理學博主,關注他們推薦的心理學書籍及推薦理由;然後有目的性地了解作者的詳細信息,確定作者的研究領域是與我的閱讀目的是一致的,這有助於提升我的閱讀興趣;接著,閱讀讀者的書評,了解書本的內容梗概和反饋情況,明確該書符合我的閱讀需求之後再進行閱讀。
3、明確閱讀標準
讀完一本書需要做總結和思考,我一般會寫個書評,書評會從以下的標準出發。
- 整體上,這本書在說些什麼?
- 這本書的哪些細節和重要內容讓我印象深刻?
- 我從這本書收穫了什麼?
- 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有哪些觀點和技巧可以用到生活中?
閱讀一本書的過程,其實就是回答這四個問題的過程,當這四個問題都能清晰回答出來,說明已經讀懂了這本書了。這個標準不是唯一的,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來設定相關標準。
4、略讀
這個步驟的目的是找出我們當前可以應用的信息即只讀自己當前需要的,以及掌握書本的主旨和結構。首先瀏覽序言、目錄、後記,然後快速閱讀整本書,勾畫出每個章節的中心論點。
序言和後記往往會給出書本的核心內容,可以大體了解作者談的是什麼,而目錄可以提供書本的結構,讓你有一個大體的閱讀脈絡。
工具類書籍基本上每一章節都會有中心論點,將這些中心論點組合在一起你會發現,這就是整本書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
略讀的環節回答了閱讀標準的第一個問題,即「整體上,這本書在說些什麼?」
5、精讀
這個步驟是花費時間最多的步驟,不是一口氣通篇讀完,而是逐個章節地執行下列的事項:
- 把書本中的關鍵詞句勾畫出來。
- 用康奈爾筆記法記錄章節內容要點
3、及時記錄對於書中某些觀點或者案例的想法。
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做大量的勾畫和筆記。在這個過程,記錄你聯想到的任何事例去驗證或者反駁作者的觀點。自己的思考記錄在一處,可以發布到微博或者知乎的「想法」裡面,這樣的目的是督促自己把文字的質量提高。
6、知識重組
這個步驟是根據精讀過程的筆記製作思維導圖(我常用的思維導圖是ProcessOn、Xmind、幕布),這樣就有了對於書本的一個整體的思維框架。這是一個邏輯重構的過程,每個人的認知邏輯都是不一樣的,很多書籍,即使乾貨滿滿,但是整體的脈絡卻很混亂,比如《自控力》(無力吐槽…)。這就是對知識穿針引線的過程,書中的任何一個觀點,你能夠找到一條清晰的脈絡予以解釋。
把這個步驟做好,你就弄清楚了閱讀標準的第二個問題:這本書的哪些細節和重要內容讓我印象深刻?
7、寫書評與分享
書評
書評圍繞閱讀標準來寫,也就是用自己的話回答閱讀標準的四個問題。
這個過程才是自己理解提升的最重要的部分,而我們一般都沒有這個習慣。「讀萬卷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兩者是一個整體,前者是認知,後者是行動,從書中獲取和相關知識,然後去實踐,這樣才能知行合一,這才算是完成了對一本書的學習。
分享
分享給你的朋友,或者文章形式發到自己的自媒體空間。檢驗自己是否讀懂一本書的最簡單有效的標準是:如果其他人能夠理解你對與書本知識的闡述,那麼就說明你讀懂了這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觀點認為,適合一個人的,對其有用的好書不超過100本,我們讀書的的最大目的在於成長提升,所以讀書要追求質而不是量。任何知識和方法唯有自己思考、批判性接受並實踐改進之後才會成為自己的,不斷地嘗試和調整之後你一定能找到合適你的讀書方法。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L先生進化論】,讀書需要一個讀書方法,否則往往讀了很多卻依舊感覺沒有任何收穫,本文是作者啃完《如何閱讀一本書》並結合實際操作總結出來的,想要獲得這本書的思維導圖,歡迎關注公眾號,回復關鍵詞「閱讀」即可獲得
推薦閱讀:
※高效閱讀篇-奧野宣之:「筆記之神」的超實用讀書法
※【讀書筆記】殺死一隻知更鳥
※我的讀書筆記這樣寫
※《以自由看待發展》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