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時尚圈愛談的「早春」、「早秋」系列都是在說啥?

時尚 時尚圈愛談的「早春」、「早秋」系列都是在說啥?

張田小 1 小時前

在國際上,早春和早秋的設計都更商業化,實穿性更強。不過,隨著消費者對新衣服時效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概念都快過時了。

如果你有關注過時裝周,你肯定聽說「春夏系列「、「秋冬系列」。那麼,「早秋系列」、「早春系列」又是指什麼?

傳統意義上的時裝周為一年兩次,一次是 2、3 月的秋冬時裝周,一次 9、10 月的春夏時裝周,要求設計師在春季發布秋冬的設計、在秋季發布春夏的設計。簡單說來就是,設計師要在時裝周發布六個月之後的新系列。

那麼,時裝周的功能也就顯而易見了。

除了表面上起來讓各種穿得格外好看的人聚在一起走秀、拍照以外,時裝周還把服裝產業中的所有環節參與者都聚集在一起做生意,比如買手和品牌、品牌和面料商、品牌和媒體等。最直接的就是坐在走秀前台的買手看完秀就能直接訂貨。

提前 6 個月發布的意義就在於,買手下完單,品牌就會通知工廠,到商品真正上架正完成生產、發貨、鋪貨,中間需要預留足夠多的時間。

這樣的形式從 1910 年的巴黎時裝周開始,基本上一年兩次的時裝周是時尚產業固定的運作模式。但後來也因想縮短時裝生產的周期,又在「春夏」、「秋冬」時裝周之外,衍生出了「早春」和「早秋」系列。

「早春」系列又叫「早春度假」系列(又稱 Resort 或者 Cruise 系列,你可以在很多品牌發布的新聞上看到這樣類似的字眼)。早春系列的出現是為了填補「秋冬」和「春夏」之間的空白,每年 11 月左右上市。最初,「度假」系列是專門為富人提供,這些有閑錢的人專門會在冬天飛去熱帶地區度假,因此,度假系列多是設計夏裝和泳裝系列。

而「早秋」系列(Pre-Fall)是為了填補「春夏」和「秋冬」兩季之間的空白,差不多在每年的 5 月上櫃銷售。

有意思的是,與時裝品牌的「春夏」和「秋冬」系列固定在紐約、倫敦、巴黎、米蘭發布不同,與「早春」和「早秋」系列通常都沒有固定的發布地點。

Chanel2013 年的早春系列就去了凡爾賽宮,2014 年的早春系列去了迪拜,而 2015年的早春系列是在韓國首爾的DDP 東大門設計廣場發布。今年,剛換設計總監的 Gucci ,早春系列就放在了紐約的一個廢棄廠房。而 LV2016早春度假系列就放在美國加州棕櫚泉發布。

另外,"早春」和「早秋」也更加商業化設計得更有實穿性,簡單直接地盯准了顧客們的錢包。品牌多有創意性的東西一般就會放在常規的時裝周走秀來完成。

儘管增加早春、早秋系列的初衷是為填補時裝的生產周期,不過,現在有很多品牌對時裝周的功能提出了質疑————顯然,6 個月太漫長。

Donna Karan 談論這個問題就很多年了。就在本月,Rebecca Minkoff 就宣布,下一次的紐約時裝周它要做的不是預告 2016 年的秋冬系列,而是展示馬上要在實體店售賣的春季系列。隨即,Banana Republic 也發布了相似的消息。Tom Ford 宣布取消下一屆走秀,打算舉辦一個更私密的買手、媒體一對一約見。Misha Nonoo 則直接在 Instagram 上舉辦虛擬走秀。

很明顯,「即時展示、即時看、即時買,即時穿」的衣服展示可能會成為未來的趨勢,不管是在美輪美奐的 T 台還是在虛擬的Instagram ,品牌真正的關心還是如何讓這些衣服都快速地賣出去。

題圖和文內圖來自:studded-hearts.com,buro247.com,


推薦閱讀:

TAG:時尚 | 時尚圈 |